科技传播论文范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中国记者:从事近20年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您认为科技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刘亚东:第一是专业性强。专业性天然地造成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就对科技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自己要把报道内容弄明白,而且还要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二是耐久性强。

第一篇:科技传播论文范文

科技新闻的传播研究探讨

【摘 要】在新闻工作中,对于科技新闻的要求尤其严格,以为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新闻方面的编辑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在科技新闻既要为大家传播相关新闻内容,还要将一些科技知识普及给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将科学技术进行传播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将科技新闻的传播做好,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省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本文就科技新闻的传播加以研究和讨论。希望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科技新闻 传播 探讨

国家经济想要平稳快速的发展就不能离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也极其重要,这不单纯是科技本身存在的价值,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对于科技新闻来说真实性最为重要,将科技知识真实的向观众们进行报道,确保观众不会被报道所误导并对新闻进行了解。才是科技新闻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对科技新闻的概述

目前对于科技新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学者们给出了一些典型;比如孙宝寅先生在主编《科技传播导论》的时候就曾表示:在科学发明与自然奥秘中,科技新闻是最新的报道;辜晓进先生在主编《现代科技新闻概论》中也说过,在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的互相关系中,科技新闻是对新鲜事实的报道。

对于科技新闻来说,还是没有公认的定义,不能对其进行所有的特征的阐述概括,对它的外延也没有清楚地认知,同时,它还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特别是科技的不断发展也让科技新闻的呈现变得多种多样,在涉及到的层面上也更多。所以,对于科技新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科学的把握,是相当重要的。结合来说,科技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现或者发生的科技现象与科技事实进行知识性、科学性的报道。

二、在我国科技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传播者对科学素养相对薄弱。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在我国传播媒介里的不论编、采、导、播人员的科学素质相对不高,对于科普人才来说,是很匮乏的。记者职业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出身,当然科技新闻记者也不例外,在相关专业下没有学习的基础,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就把自己听说来的东西进行报道,造成误导受众,在新闻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对新闻的真实性不能进行保证。长期下去,会造成新闻公信力的下降,失去权威性。所以对于科技新闻记者的科技素养必须加以提升。

2.记者超越权限对科学进行解读。在科技新闻中记者超越权限对科学进行误读的实践不胜枚举,当年的“水变油”事件还历历在目。摆正位置是首先要做的,科技新闻的媒体并不是鉴定委员会,记者也并不是科学家,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只需要对新闻做出完整真实的报道,对于成果进行判断记者并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过早的进行下结论,除非已经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不然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错误。对于科技新闻记者而言,我们只需要解读已经存在的科学结果,不能对未知事件进行破译。

3.对于伪科学的弘扬。在2002年颁布的《科普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在科普工作中应该对科学精神进行坚持而抵制和反对伪科学。”其实在科学新闻中是最容易出现伪科学的情况了,而作为科技新闻的工作者来说,对与抵制和反对伪科学既是职责也是使命。这就需要科技新闻的工作者善于发现和制止伪科学的发生,越是重大的发现就越是需要确凿的证据。

三、对于我国科技新闻发展的对策

1.科技新闻做到人文化。人之根本就是文化,对于科技新闻来说就是在文化大背景下在进行传播,所以,将科技人物的人文特质进行研究,会对科技新闻的质量有所提升,这在传播效率的提高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策划过的科技新闻是可以和现代的文化相结合的。比如,利用对比的手段来将不同空间的文化习俗变现出来,让人了解不同,发现差异,这就是一种学习,一种了解和一种研究。在对比中也能找到不足,对文化进行补充。

在科技新闻中,为了可以增加超前性,有越来越多的预见性科技新闻。他们就是根据专家的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隐秩序进行揭示,对未来的社会形势进行描绘。以文化背景作为依托对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增强,对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就决定了科技新闻的传播方式也不相同,科技新闻工作者应该根据我国自身的文化特点再加以西方科技新闻的优势,来对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增强。在我国的科技新闻传播中,会出现说教式的科学知识灌输,这样就让观众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只是一味的进行接收,这样就算是新闻中出现了虚假信息,观众也要被动接收,而在西方的国家就恰恰相反,媒体人坐在一起相互讨论,中间会出现各种观点的提出,有时甚至对总统进行调侃,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看来,似乎很难被接受。而且,西方对于语言的运用也是相对幽默的,即使在正式节目中,也会形成一种自然的风格,我国则是一本正经的面孔。

而且,科技新闻在传播中,也要以现代精神的分析作为基础,将道德上的教育与科学理念相融合。比如曾经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在科学新闻的报道中也要自然的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探讨,然后再加以预防,这不仅是新闻需要的,更是社会所需要的。

2.科技新闻通俗化。其实,对于科技新闻需要的通俗化问题,已经是一个老课题了。在这一问题上对于科技新闻的从业人员来说其实一直都在改进的路上,但是效果不大。在现在的科技报纸或者新闻时,还是有很多晦涩难懂的部分,这就令人们对阅读或者观看缺乏兴趣。这就造成喜欢看科技新闻的人有很多,而真正获得好评的科技节目却少之又少。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在科技新闻中出现的问题。在科技新闻内容上的专业性导致了语言的晦涩。对于新闻来说,专业术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是科技方面的作品,那作者就会对专业术语的部分进行解释,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作为科技新闻的新闻记者可能因为时间上的紧迫,在自我认知中将观众的层次水平想的过高,或者一时间想不出可以替换的通俗语等等方面出现问题。其实记者也向对专业术语进行转换,但是又怕出现失误。保守起见,就还是对专业性表现手法进行大量的报道;还有就是记者没有在语言对艺术手法进行使用。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环境,会让新闻失去生动风格,仅仅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保证是远远不够的,就受众的心理而言,在报道中的错误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而让他们继续关注下去的是兴趣;最后就是科学新闻记者对科学素质的缺失,造成对专业术语对生活化语言的转换没有信心,即使从新闻内容上看确实吸引眼球,但是出现的问题却那么显而易见,漏洞百出。

第二,实现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路径。想要做好科技新闻的通俗化,首先要对报道的主体内容进行选择。选择之后再从受众的心理进行思考,百姓们会对新闻中哪一方面最感兴趣。将通俗化做好的第一步,就是将新闻围绕受众的生活开始展开,做好基础。然后就是对语言的加工,将好的名言、典故借鉴在报道之中,不仅增加了文采也从另一个角度对通俗化的力度进行了加强。做好相互融合,让新闻更加有趣和新鲜。这就是所谓的:根本没有枯燥的科学,只存在枯燥的描述。

之所以科技新闻报道略显单薄与生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背景的铺设。比如,对航天飞机的发射报道就可以假如进历史背景的展开,再融入丰富的知识内涵,提升通俗化的档次。

当然对于记者的科学素质要通过不断培养来获得逐渐的提高,科技素质上去了,也就敢灵活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新闻的讲解,从根本上对第科技新闻的报道做到通俗化。

第三,科技新闻亲和化。在新闻作品中只有和读者靠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让新闻充满生命力。科技新闻当然也是如此,不然因为其体裁单调和内容高深,会让受众望而却步,通过分析讨论造成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多数的科技新闻并没有真正做到对读者的需求和尊重,因为科技报道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这就造成有些媒体一开始就把定位放在读者的上面,全面都是教育式言论,诸如“教你几招”之类的口吻进行报道,让读者产生反感;然后就是对原生态场面和镜头并不常见。在任何的新闻报道中,对于镜头的捕捉和表达是很重要的,单一的语言描述会让整个新闻单一乏味。造成这种情况的就是记者对生活进入的不彻底,所以对于真正的原生态信息不能很好的进行捕捉。还有就是报道的专业性也让记者失去纪实的冲动,一味的进行照本宣科。其实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很多角度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场景的把握也可以向外延伸。对于教科书式的新闻纪录,不具有亲和力。

在科技新闻中可以加入新鲜的元素,对特殊事件进行报道,给读者带来形象的新闻事实。在心理学上说,人们对奇人奇事会有产生兴趣。这样与科技新闻相结合也能更被读者所接受。对于新闻的延伸也是增加亲和性的方法之一,让读者体会到这些了科技新闻是和日常息息相关的,这样将报道的内容从纯科技拓展出来,将对读者的指导作为新闻的服务宗旨。对于新闻专业化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熟悉的事件联系到不熟悉的东西上,找到结合点,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联想,拉近新闻报道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始终将科技新闻来源于生活,利用在生活中理念进行落实,让读者对科技新闻的抵触心理逐渐消失,变得亲切起来。

四、总结

在我国科技文明日益发展中,对于科技新闻的传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中科技新闻并不是新鲜的产物,而是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但是在发展中却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显得相对发展滞后。科技新闻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因此对于科技新闻的改革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于科技新闻,我们还要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现不足努力创新,使其可以把新闻作用最大化的进行发挥。

参考文献

朱倩蓉、吴民淑2015《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学知识传播——<中国药理学报>科技新闻工作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第2期。

白小豆2013《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现状研究》,《新闻世界》第9期。

方 方2014《关于新闻传播新旧途径的比较与探讨》,《魅力中国》第12期。

郑小丹2015《网络时代我国企业公共关系新闻优化传播研究》,《中国科技博览》第23期。

谢海滨2015《新闻宣传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第11期。

作者:刘洋

第二篇:解析科技新闻传播规律

中国记者:从事近20年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您认为科技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刘亚东:第一是专业性强。专业性天然地造成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就对科技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自己要把报道内容弄明白,而且还要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是耐久性强。科技发展的渐进规律和连续性特点,让不少科技新闻报道有了长期留存以资跟踪和参考的价值。这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客观和真实,提出更加特殊的要求。“立此存照”的压力无形而强大。所以,我在实践中坚持一个原则,并且把它做到极至,那就是科技新闻报道(指消息)完全用事实说话,不加任何个人议论。与其说这是为规避风险,不如说这是我的职业信条。

中国记者:就像您说的那样,科技新闻有时涉及的问题太专业,难免让人看不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写作方面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刘亚东:我们的科技类报纸上的确有很多像“天书”一样晦涩难懂的文章,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文章中充斥着术语和数据。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解释,二是翻译。解释就是根据记者自己的理解,用类比、详析、图表、背景介绍、相关链接等各种手段把一种专业的表达阐释清楚;翻译是指把一种学术的说法用记者自己的语言,也就是大多数人都能听懂的语言讲述明白。

中国记者:请您举个例子说明,在科技新闻写作中如何对术语和数据进行“解释”和“翻译”。

刘亚东:不少记者在这方面都有精彩之笔。我在美国工作期间,由IBM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共同研发的“蓝色太平洋”超级计算机问世。在一篇总共500余字的消息报道中,我对其超过2.6TB的存储量做了这样的翻译:“足以搁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书籍”;而对它最高达每秒3.88万亿次的运算速度又做了这样的解释:“打个比方,如果使用袖珍计算器,一个人要花上6.3万年才能完成‘蓝色太平洋’1秒钟的运算量!”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和数据本来像天文概念一样匪夷所思,但经过这样的解释和翻译,我相信就连小学生都能听懂了。

中国记者:听说您十分推崇《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报道风格。可也有人认为,科技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不能也不必讲故事。您怎么看?

刘亚东:科技新闻报道更需要讲故事。为实现有效传播,记者要讲出好故事,从而把高深莫测的科学技术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新闻规律具有普适性,讲不出故事是因为记者还没有找到故事。一个科技记者的工作经历就应该是一个找故事的故事。

上世纪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一块火星陨石上,发现了意味着原始生命存在的物质后,我在《火星上确曾有过生命吗》一文中的相关报道这样切入:“去年8月21日,史蒂夫·厄普顿下注,赌太空生命将在一年之内被发现。赌注登记经纪人威廉·希尔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这么倒霉。他不得不以1赔10的赔率付给厄普顿1000英镑。兴高采烈的厄普顿说:‘我要用赢来的钱去享受一个美妙的假期,但肯定不会到火星那么遥远的地方。’”把一个纯粹的科学发现与一个普通人打赌的故事联系起来,无疑增强了这则报道的可读性。

中国记者:多年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工作,您认为我国科技传媒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

刘亚东:到2008年,在新闻出版总署正式登记的科技类报纸达58家。办科技类报纸,中国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国家。应该说,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我们的科技类报纸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要提高科技传媒的影响力必须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通俗化或者叫普及性,另一个是权威性。权威性不够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新聞采编队伍。懂科技的不懂新闻,懂新闻的不懂科技,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很多科技传媒对外部世界关注不够。以我为主是对的,但也不能视他而不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在我们的传媒重要时段或重要版面上,没有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科技报道,缺乏权威性就会成为必然。逐渐地解决好普及性与权威性问题,我们的科技新闻事业必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本刊记者

第三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模型

[摘要]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是影响这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评价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指标体系,一共包括六个一级指标二十九个二级指标。在分析这些指标波动对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估模型。这样进行定量分析,能计算出各项指标对传播能力的影响稀疏,有效提高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关键词]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评价指标 评估模型 结构方程

1.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依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扩散与应用,其基础是科技传播。科技传播的英文是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相关术语还有“科学传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和“技术传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目前学者们在这些术语的使用上并无实质上的差异,都指的是“科学技术传播”。[1]本文将主要采用科技传播这个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需要构架一个桥梁,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技信息在不同个体之间得到有效转化、共享和扩散。科技传播正是这样一个桥梁, 它在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科技信息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2]

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有效整合科技传播力量、高效配置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的一种能力,体现为一个国家有效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广泛扩散科学技术成果的实际效能[3]。它主要体现在:第一,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提高。提高科技传播能力能够加速科技知识在研发和应用两类个体之间的扩散,实现了科技知识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而我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5%,可见科技传播能力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性。第二,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只有科技传播得到了良好的推动,才能更多的把科技知识带给广大的社会公众。国外对此提出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旨在消除科学界与公众的距离感,这标志着国家层面上的有意识有组织研究科技传播的开始。[4]根据最新数据表明2003年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仅为1.98%,而美国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17%,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还很低,科技意识以及对科学关注程度还很薄弱。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势在必行。

2.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影响一个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它既与政府对科技传播的投入程度、科普场所数量相关,又受到传媒对科技的传播力度、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⑴ 设施资源,指的是科技传播过程中可靠的辅助性资源。科技传播中的设施资源主要承担着科技传播业务,如科普馆、大学、科研机构等等。它们承担着向大众进行科学传播的基础作用,其总体的规模和效果对国家的科技传播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展厅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普场馆的功能比例和建设投资的公众受益程度,是科普场馆利用率的反映指标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科普场馆展厅面积应占建筑面积50%以上。而我国平均为33.5%,远低于联合国的标准[5]。可见这些资源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⑵传播媒介,传播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在公众和科学间起桥梁作用,它在公众科学素质提高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闻媒体是科技传播的主力军,因为目前公众接受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各种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方式。很多媒体十分重视科技报道。例如BBC的Rough Sciences、discover等。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加入使得科技传播更加广泛和快捷也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⑶政策支持,指国家、政府对促进科技传播作出的相关政策、法规。科技政策控制着一个国家科技活动的规模、速度和方向。恰当的经济和法律等制度,也是科技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环境[6]。在政策支持中最重要的反映就是科技经费投入量,它是反映一个社会科学技术事业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例如,2005年我国R&D经费投入量为298.98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34%;而美国达到3125.3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68%。目前R&D占GDP比例中,发达国家 >2.0%,1.5%是发展中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混合区。

⑷传播环境,指科技传播媒介及科技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多种条件和状况的总和。其中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2005年我国R&D人员达到136.48万人/年,但是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只有16人/年;而日本分别为89.62万人/年和134.9人/年。

⑸传播效果,指某一特定的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众所产生的效果。是反映国家科技传播速度的指标,包括有论文、著作出版等。据统计,目前国际三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总数中,美国有564090篇,英国139911篇,中国111356篇。

⑹成果转换,指对科技成果的推广,科技企业、科技园、专利转让等先后成为科技成果转换的重要方式。成果转换主要指的是科技成果的转换速度和效率。目前我国2004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达到了49360 件,而美国以164291 件仍然位居榜首。

这六个方面将共同影响着国家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这些方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构成影响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因素。

鉴于上述六个方面影响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因素,从中选取了下列反映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具体指标,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如表1)

3.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

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研究由于涉及范围之广、影响因素之多,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研究工作中缺乏对某些指标的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手段,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经验性。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单纯以单个或部分指标来评价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引入数学理论尤其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我们基于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方法的大量研究成果,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侧重采用数据分析手段,通过模型计算出各项指标对传播能力的影响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

这个结构方程模型含有6个结构变量(隐含变量)、,11个关系(自变量作用的关系为€%1~€%4,因变量作用的关系为€%[ij)。结构变量也就是潜在变量,指的是不能直接观测的变量,主要分为内生结构变量和外生结构变量。内生结构变量指至少受一个结构变量影响的结构变量即因变量,用表示,它产生的变量关系为€%[ij,图中用红色箭头标示;外生结构变量指不受其他结构变量影响的变量即自变量,用表示,它产生的关系为€%1~€%4,图中用蓝色箭头标示。

4.结论

遵循科技传播原则来设计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多级评估指标体系,确立层次化、条理化的各项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指标系数合理科学。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合理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参数,以减少失误,保证决策正确。这为当前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依据,提高了科技传播中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翟杰全.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许亚丹,单泠.科技传播的作用分析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1.2

[3][6]翟杰全.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刘佳.浅谈英国的科技传播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作者:童雯婷

上一篇:性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医保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