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新闻传播论文

2022-07-03

摘要: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科技期刊理应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方面有所作为。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以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都要求科技期刊编辑持续提高科学素养,将之内化为职业要求。科技期刊记者、编辑的科学素养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提高,从而为科技期刊发挥影响力贡献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前沿科技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前沿科技新闻传播论文 篇1:

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12月17日,以“大数据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等嘉宾出席。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辦,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新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承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有效凝聚了全国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量,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科技新闻传播者肩负着重要使命,王春法指出,科技传播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坚持勇于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作用,密切与世界科技记者联盟的联系;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和品牌建设,提升学会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7年“新华杯”科技传播奖同期颁出,该奖项自2015年设立,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旨在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不断创作出优质的科技新闻作品,不断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推动我国科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今年,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等4个团队获优秀团体奖,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黄堃等6人获优秀个人奖。黄堃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仪式上表达了十年来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工作的感想。他说:“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科技新闻行业的发展为科技新闻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我会将这个荣誉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新起点。”

颁奖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分别作了题为《数字丝路:大数据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探索》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调宣部王挺副部长,腾讯网龙兵华副总编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徐九武、周建强、郝建新、刘志军及常务理事、理事,科研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媒体记者等220余人参会。

作者:彭砚淼 葛志伟

前沿科技新闻传播论文 篇2:

新科技背景下提高记者编辑科学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摘要: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科技期刊理应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方面有所作为。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以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都要求科技期刊编辑持续提高科学素养,将之内化为职业要求。科技期刊记者、编辑的科学素养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提高, 从而为科技期刊发挥影响力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科技背景;科技新闻;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日益革新、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新闻传播单位如何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大众,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之前,广大科技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和编辑自身首先需要成为专业的科普者和新闻“把关人”,不断更新科学知识储备、提高科学素养。

一、记者编辑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而“全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向大众开启了信息快速交流、广泛获取知识的大门,大众的身份逐渐从原来的新闻知识获取者向科学知识的学习者、参与者转变,他们渴望了解事情真相、探究科学道理、参与重大科技事件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无疑对科技新闻出版传媒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科技新闻报道一方面可以保证大众的知情权,了解科学事件背后的知识;另一方面,不实或夸大的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恐慌心态,使得科技新闻媒体丧失公信力。而实际上,一些失实或者不负责任的报道,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记者和编辑缺乏科学素养造成的。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造成他们无法准确的理解报道对象和科技事件中蕴含的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无法及时捕捉到科技新闻的新闻点,更不能将其准确、形象、简练地反映在新闻作品中,势必造成科技新闻不够深入、讲解不透彻甚至不科学的后果。

相关数据表明,由于科学知识的迅速更迭,每隔5年就有45%以上的知识需要更新。这表明,不仅大众需要科普,科技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加入不断学习的行列。因此,科技新闻记者、编辑不仅需要俯下身去学知识、当专家,还要当杂家,博闻广识、通晓中外,成为多面手、复合型人才,在科技报道过程中不打无准备之战。

二、探索提高记者编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想要成为专业的科普者、合格的把关者,科技新闻记者编辑必须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而要全面提高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必须打破原有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

1.人才队伍建设多元化

在人才引进方面,需要向具有相关科技知识背景的人才倾斜。以往只具备新闻、文学知识背景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已经有部分科技新闻出版单位在人才选择过程中尝试选择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此举有助于丰富采编队伍力量,增强科技新闻采写、报道的专业性。

与此同时,科技新闻出版单位可增强专家智库资源建设。在新闻采编队伍建设之外,科技新闻出版单位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专家队伍。这只队伍的存在有助于向科技新闻出版单位提供优质、专业、权威的科技新闻,同时也可发展成为科技新闻报道的智囊团,对记者编辑采编的科技新闻素材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帮助记者完成“科普”任务、协助编辑履行好“把关者”职责。

2.人才培养扁平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关单位需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注意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在科技新闻从业者培养过程中,应抛弃原有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新闻出版单位在提高记者、编辑职业道德、采编技能方面外,可利用专家讲座、智库建设、科普宣传、专业会展等机会启发新闻从业者的学习意识,增强其科技知识储备。不仅培养渠道需要向多元化发展,在学习内容上也应丰富化,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前瞻性、专业化,充分利用科技传媒单位优势将记者和编辑直接带入科技知识学习的一线。科技新闻记者、编辑需要广泛阅读科普杂志、科技期刊,浏览科技网站,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关注前沿科学的发展走向,了解新工艺、新技术的内涵,在采写、编辑的前期准备、文章润色、版面编辑的过程学习积累相关的科技知识,逐渐将自己培养成为具备专业、眼界开阔的专家。

3.团队建设专业化

任何专业知识人才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的全才,具有相关科技知识背景的人才也只能做到对某一个科技领域比较熟悉。但科技知识的传播内容是广泛的,无论是报纸、杂志的每个版面还是网页、APP的每个栏目都有自己的定位,记者、编辑所编写的稿件可能涉及各种学科门类,仅凭扩大科技新闻从业者的知识面并不足以生产出优秀的科技新闻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知识全面、采编专业化、组织分工明确的科技新闻采编团队就显得至关重要。

“全媒體”的冲击引发整个传媒行业的改革,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的市场调研、客观的市场分析、新颖的选题策划、权威的科学报道是好的科技新闻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而建设一支优质、专业的传播队伍,可以将周全的组织分工、全面的人员配置、合理的设计实施等团队优势变成优秀科技新闻生产报道的强大动力。这只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素质过硬的记者与编辑,更需要具有专业科技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智囊团”,洞察力明锐、思维灵活的策划者,以及具有超前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总编领导力量。这样的团队不仅可使成员发挥所长,相互之间查缺补漏、长短互补,更可以成为优秀的科技新闻从业者的培养沃土。相对于外出学习、参加培训、集体培养的方式,这样的团队所建立的内部学习交流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将学习过程落到实处、将知识传播深入人心,科技新闻的采编力量将得到最大化。

三、结语

科学素养的形成不能靠一朝一夕,而应自觉地将科学素养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主动应对纷繁复杂的科技、社会和科技新闻出版行业新变化,才能持续提高新闻出版行业记者、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萌.科技编辑如何提高科学素养[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8-18007

[2]姜海.谁来做科技类报刊的“把关人”——从某些部门拟建立科学记者“黑名单”说起[C].科普期刊和科技类报纸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交流培训会议,2011.

[3]叶冰.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提高科学素养[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211-213.

(作者单位:科学导报社)

作者:田静

前沿科技新闻传播论文 篇3:

让科技新闻报道可信又可看

要让科技新闻报道可信可看,就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报道语言上要做到专业且通俗易懂,报道方式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这关系到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和传播效果问题。

科技新闻与普通新闻在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上是一致的,即要坚持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但科技新闻报道由于专业性比较强,使得采编较难把握其尺度和方式,导致科技新闻报道做起来要比普通新闻的报道更难。

一、科技新闻报道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

目前,经常在各种传媒上出现一些虚假新闻报道,特别在现代网络媒体上更为频繁。其中“假新闻”中,科技新闻报道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2001年7月22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大篇幅报道《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称美国医生怀特教授将赴乌克兰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人头移植手术。7月25日,方舟子将这则新闻收入新语丝网站,并批注:“智力稍正常者都不会相信。”方舟子“考证”后指出,有关怀特医生换头术的报道最早出自美国超市小报《全国探究者》,也有媒体认为该报道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广播公司。

不管始作俑者是哪个媒体,国内媒体的编辑在编发国外科技新闻时,首先应查找信源,如果信源是《全国探究者》这类小报小刊,那就得“严重存疑”。一般而言,《自然》《科学》等严肃的科学期刊才是最可靠的信源。其次,编辑应咨询相关领域的国内专家。像换头术这种难度极高而且存在明显伦理争议的手术,如果没有技术障碍,那么国内专家应该是知晓的。向这些专家咨询一下换头手术的可行性,就能对这个新闻的真伪有一个初步判断。

造成虚假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记者或媒体为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道听途说或闭门造车制造出来的,这样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在虚假报道中尚属于次要成分;二是记者或编辑不追求精准,对报道的来源把关不严造成的,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这是造成虚假科技新闻报道的普遍现象,属于主要原因。

分析各种事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新闻报道一定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所谓可靠,就是新闻事件是记者编辑亲眼目睹的或消息来源经得起考证的;所谓权威来源,就是报道内容来自足以证明报道真实性的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即新闻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或相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报道让新闻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而且还容易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些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大众传媒,一定要把好新闻报道的真实关。

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把握,关键在于把好报道的来源关。记者或编辑要亲自向新闻的第一接触者进行核实,在无法联系到第一接触者的情况下,至少也得要权威部门的新闻发言或检验证明数据。只要做到了确保报道来源的权威性,虚假科技新闻报道就能最大限度的被减少。

二、科技新闻报道语言要做到专业且通俗易懂

科技新闻报道的往往是前沿科技,事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备受大众关注。但是,科技新闻报道也有让记者编辑为难的地方,就是如何讲清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又不失去其科学性,否则就会影响到报道的传播效果。

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要根据专业术语在报道中的重要性和本身内涵的复杂性而确定解释的形式,一般可分为括号解释法和单独解释法。对那些在报道中不起重要作用或本身的内涵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专业术语,就在其后面直接加以解释,并把解释用括号括起来,这种方法谓之括号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在报道中第一次出现的专业术语后面实施解释。对那些在报道中起重大作用且本身内涵一两句话解释不清的专业术语,就应在报道中单独用一段或几段加以解释,这种方法称为单独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如果是消息,解释可以放在报道主体部分开头的第一段,如果是倒金字塔的消息则可以放在报道的结尾部分;若是通讯,除了可在文章中单独成段解释外,还可以单独成篇附在通讯的后面进行解释。

值得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科技新闻报道都对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如新华社2004年1月8日播发的《我国开始全面建设最大科研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这篇报道,就在报道的结尾部分专门对“正负电子对撞机”作了详细的介绍。有了专业术语的解释,报道可能会稍微长点,但绝不是琐言,它不会削弱报道的宣传效果,而且还会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因为清楚明了是吸引受众的前提。

当然,对于那些在一个时期内大众传媒报道中反复涉及的、其内涵并不复杂的专业术语,就不一定在每篇报道中都进行解释了,只在初始的报道中解释清楚即可。如“禽流感”,报道开始涉及这一专业术语时必须解释清楚,在其后的报道中可以不进行解释,因为它的内涵较简单,在当时已经被受众理解了。

三、科技新闻报道方式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

由于专业性强,科技新闻报道往往容易被写得太理性,像试验报告性的或学术性的不伦不类的东西。由于这种东西干巴巴、枯燥无味,一般很难吸引受众。一条没有多少受众的报道,能有多大的价值?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社会效果的报道写了也等于是白写。因此,记者在进行科技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在理性的基础上注意讲求报道艺术。

我国目前大众传媒上的科技新闻报道,很少讲究报道艺术,其例子俯首皆是。如2004年4月20日《大众科技报》刊登的《我国纳米技术再获重大突破》一稿就是如此。此文比较长,有1000多字,其导语是这样写的:“日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利用纳米尺寸的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成功研制出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由导语部分的写作风格可以看出报道主体部分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是不受受众欢迎的。不说别的,仅就报道的导语来说,一般的受众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纳米尺寸”?什么是“孪晶”?什么是“纳米孪晶纯铜”?而这些问题,在报道的主体部分也没有解释清楚。不但如此,报道的主体部分还出现了不少没有解释的“脉冲电解沉积”、“铜晶须”等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滥用,使这篇报道很难让一般受众所明了。然而,要想让这篇报道通俗易懂,其实方法很简单,这就是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在报道的主体部分把“纳米”技术等专业术语解释一下,受众也就没有读不懂的了。因此,把报道写得通俗易懂,是科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艺术。

其实,要想把科技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也不难,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比拟和比喻。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比拟的手法要比比喻的手法用得多些,而在比拟的手法中拟人法要比拟物法用得多些。如湖南省《常德日报》1990年3月5日刊登了一篇关于淘汰水稻老品种的报道,题为《我的退休报告》,通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报道把要淘汰的水稻老品种比拟成人,而且用的是第一人称。报道开头第一句话就写道:“我老了,我该退休了。”然后接下来,写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及地点;写了“我”的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写了“我”曾为农村、农民作出过的贡献与成就;写了“我”的衰退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与事实;最后写了“我”的宽阔胸怀,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该退则退。就这样把一篇本来不好写的科技新闻报道写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搞科技新闻报道要做到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要做到专业而不难解,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如果这三方面都做到了,那么离做好科技新闻报道就越来越近了。

参考资料:胡德桂.科技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新闻记者,2004,(7)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邰山虎

作者:杜占江

上一篇:电子商务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物流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