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环境研究论文

2022-04-19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技传播环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传播环境研究论文 篇1:

科技传播的媒介逻辑及发展演变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传播手段、传播模式还是传播重要性,科技传播都在不断发展不断革新,媒体对公众理解科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及科技传播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关注科技传播的发展演变与媒介逻辑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传播渠道在全社会实现科技知识和信息的充分共享。

关键词:科技传播;媒介逻辑;演变

在時代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在享受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于社会的全面科技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信息的科技传播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媒介,树立科技创新的精神,打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承担起科技人才培养、科学交流互动、科技要素聚集平台的重任。

1.科技传播的定义与内涵

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科技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这种对科技有意识的传播离不开科学的诞生。“科学”诞生于17世纪,科学与传播无法分割,科技传播几乎伴随着科学技术同时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传播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科普”一词(最早是在1836年)和被称为“科普者”的一批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科技传播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但直到20世纪之后,科普才真正成为学界的研究对象。

探讨科技传播的定义与内涵,首先要明晰科技一词的含义。“科技”可以解读为科学与技术。目前针对“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二者的定义与关系,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出了不同的阐释。其中“信息运动说”“广义学说”“综合交流学说”这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无论表述如何不同,对科技传播概念的解释整体还是趋向一致的,科技信息、交流、共享是共有的关键词,因此无需对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进行明确的划分。首先是由于科学和技术两者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多数的科学传播活动都包括了技术相关的信息,而单纯脱离科学的技术传播也是十分少见的。其次,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两者在语言概念和定义上存在着很多重合,应当将两者整合起来进行系统地研究,而不是要求将两者完全进行区分。最后,综合前人的使用与研究情况来看,两种说法都有使用者,且不同观念的学者对两者定义总结的关键词实际几乎一致,都离不开科技信息的共享。

2.科技传播的发展演变

20世纪30年代,科技传播在国际上初显。1939年由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所著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中,科技传播一词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贝尔纳的研究可以看作是科技传播学的发端,他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交流和公众传播两大方向,目前学界也大都沿着他的方向对科技传播进行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的科技快速发展与应用,使科技传播事业快速发展并引起人们关注,这一时期对科技传播的研究较为初步,可以概括为“问题”研究阶段,即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并把其作为研究的问题。等到20世纪下半叶,随着对科技传播研究的深入,研究方向逐渐从“问题”转向“研究领域”。1962年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的《创新的扩散》,将科技传播领域分散的相关研究理论成果进行了整合。20世纪80年代,有关公民科学素质问题在发达国家引起关注,欧洲开始了以通过科学普及和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著名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1],这一研究重点的出现是科技传播向学科发展的关键转折。2012年和2013年美国科学院举办两次“科学传播学”论坛,则标志着科技传播研究领域正式拓展到学科发展。

我国的科技传播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进入我国产生的,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的科技传播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1988年,我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以及科教兴国的战略,使更多学者进行专业的科技传播研究。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新强调了社会发展中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使科技传播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研究方向也朝着专业化学科化迈进。2014年我国有关科技传播的研究文献在知网收录量达到峰值,伴随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迫切需求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科技传播效果以及探讨科技传播的创新模式成为研究内容的主流。

3.科技传播的媒介逻辑

科技传播包括科技新闻、科学文献、科技电影、科学纪录片等不同形式,涵盖了报纸、期刊、图书、电影、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大众传播媒介。不同载体的传播媒介在科技传播发展的不同时期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从平面媒介、影像媒介和互动媒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梳理媒介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媒介实践过程。

3.1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介

最初的科技传播主要通过以文字为载体的纸质媒介进行传播,主要包括科技文献、科学杂志、报纸的科技新闻报道等。15世纪中叶,近代金属活字印刷术为初期科技传播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665年,《学者杂志》和《哲学汇刊》这两本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诞生,科学杂志的出现,标志科技传播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们为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稳定的渠道,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控制规范化了科学信息的传播途径,使得科技传播更加的专门化、集中化、常态化。虽然这一时期科学杂志的刊载内容多为新书消息及摘要、科技新闻等,并不主要用于传播科技信息,但这意味着科技传播从私人的小众交流向大众传播转变。随着技术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变革、科学工作者的形成、科学信息受众群的出现,科学杂志逐步演变为科学期刊,并成为当时科技传播的主导力量。科技文摘杂志保证了科技成果能够更加广泛及时的传播,是专业交流层面重要的传播工具。其检索与评价功能也推动了学界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

18世纪中后期,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现代印刷设备的发明革新了现代印刷技术,促使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的诞生,科技传播开始在专业杂志期刊以外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上进行传播,科技传播事业也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纸质媒介,主要以文字为载体传播科技信息,相比于其他形式而言,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在传达科技信息的时候,不仅可以实时报道科技信息的动态,还可以刊登新闻背景资料、调查报道、深度分析报道等,同时,纸质媒介保存性较强,适用于反复阅读,更便于受众的深度思考与分析。但是,这一纸质媒介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获取信息的周期较长,需要对信息加以深刻思考再加工,随着社会发展受众观看习惯的改变,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纸质媒介已经不再是受众的第一选择。

3.2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介

20世纪20-30年代的第二次媒介革命,诞生了广播和电视。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升,航天技术发展使卫星升空成为可能,卫星升空给卫星直播设备、国际广播、卫星电视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1935年,西安广播电台正式建设,其间开设了农林常识、卫生常識、无线电常识及问答、邮电常识等科技专题栏目,另外在西北文物、民众教育、军事常识等栏目中也涉及大量科学技术内容。无线广播电台的创建丰富了早期科技传播的内涵与外延,以科学教育启发了民智,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进步[2]。而电视媒介的诞生,使得影像成为这一时期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影视传播主要形式有科技新闻、科幻电影、科普视频、科技类纪录片等。1882年,法国科学家马莱用摄像机拍摄了各种动物和人物的运动轨迹,作为一种科学的影像记录,从“科学纪录片”演变为如今的科普类纪录片[3]。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随着信息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幻电影的表达也越来越多元化,传播的科技信息种类越来越丰富,电影主题也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现实社会需求,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实现了科技传播功能。

我国科技传播在影像媒介层面的实践主要是以电视媒介为主。目前,CCTV10科教频道是我国面向受众最广的科技传播平台,该频道是2001年响应“科教兴国方略”而开播,也是目前国内收视率最高受欢迎度最高的科教类电视频道。频道中的《探索·发现》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故事,探寻自然环境的奥妙,以达到科技传播的目的。其中,《寻找滇金丝猴》获得了2002年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TVE”大奖。

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介作为一种综合性传播方式,综合了报纸和广播的特性,兼具了声音和画面,所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单一的文字形式无法比拟的,有利于科技成果、科技社会影响等内容的再现。但是,由于受众对于电视娱乐化的固有印象以及电视节目本身科学性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于电视节目传播的科学信息的信任度。不过电视媒介目前依旧是大部分受众首要选择的传播媒介,在科技传播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3.3以互联网与手机为代表的互动媒介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出现并大规模应用,这预示着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科技传播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传播方式变得愈发多样化,传播范围的广度与深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以网络和移动终端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以纸质媒介和影像媒介为基础,继承了传统媒介的优点,打破媒介种类的限制,传播文字、声音、画面等多层次信息,打破了时空限制,适用于所有科技信息的传播。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微科普一起并称为三大科普网站,受众通过网站的搜索、分享机制,能够轻易的获取科学信息。“科学松鼠会蹿红”入选2008年度中国科普十大事件,微科普的内容被有关政府部门网站、人民网相继转载。互联网平台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搜索、分享机制,已经成为其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

此外,微纪录片形式也是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我国也有在科技传播领域运用微生态纪录片形式的尝试。CCTV官网创立了专门的《微纪录片》合集,中国纪录片网也设有微纪录板块,《丹顶鹤之乡》等微生态纪录片在网络上有着不俗的播放量,微纪录片形式以其独有的互联网特征已经在科技传播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

互联网技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性就是将以往点对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对点的传播,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乃至多向传播。这种交互改变了科技传播固有的模式,将以传播者为主导的局面打破,由受众共同参与形成双向交流模式。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应用推广,大众更能作为信息发布者实现科技知识和信息的充分共享。

4.结语

媒体作为桥梁连接了科学与公众,承担了科学普及的作用。媒介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科学水平,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通受众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科技信息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发明显,科技创新及科技传播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每个人不但是技术传播的接受者,而且是技术传播的生产者,通过自媒体平台各种各样的技术传播内容被生产、被检索、被分享。除了科学技术行业内部,政府、社会、媒体和普通大众也注意到了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承担起了科技传播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翟杰全,陈双双.科技传播学:历史渊源和学科发展[J]科技传播,2015,7(05):11-15

[2]姚璐,战涛,周东华.战时西安广播电台的创建与科技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02):318-322

[3]高瑜.中国科学纪录片的叙事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作者:杭鲁萍 赵雅君

科技传播环境研究论文 篇2:

科学流言榜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中国霾”比“伦敦雾”安全吗?

流言:近日,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格慧课题组对我国灰霾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媒体对此报道称:“伦敦雾是酸性,中国霾是中性,所以中国霾更安全。”

真相: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格慧近日表示,有关报道存在表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整之处,有待澄清。

伦敦雾与中国雾霾有相同的过程,二者在雾霾期间,二氧化硫在颗粒物或者雾滴上被二氧化氮等氧化剂氧化形成硫酸盐的液相化学机制是一样的;但是,伦敦雾事件是发生在雾滴上,而中国霾是发生在灰霾粒子上,雾滴的体积远大于灰霾粒子。

所谓“中国霾中性”,主要是与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期间的大气颗粒物相比,中国灰霾粒子的酸碱度偏中性。伦敦当时的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我国现在的水平,并且大气中存在大量强酸性粒子,容易造成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对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影响更为严重。

在我国,空气中有大量的氨气存在,硫酸盐形成过程中与氨结合,中和了酸性粒子,变成了中性。与伦敦雾相比,目前我国雾霾是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型的复合污染,既有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特征,也有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的煤烟型特征。

冬季洗澡先洗头,容易导致脑溢血?

流言:冬天来临,网上一篇关于洗澡顺序的文章广为流传。该文称,人的血管非常薄弱,遇上高温就会热胀,一不小心就会爆裂。冬天洗澡时,如果先洗头,会使血液突然集聚到头部,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脑溢血。

真相:脑溢血,又称脑出血,通常指出血性脑卒中。简单说,就是脑血管承受不住压力破裂,导致血液流出进入脑组织。血压高是引发脑溢血的根本原因。

至于洗澡诱发的脑卒中,原因并不是大脑血管受热膨胀,而是因为洗热水澡时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用力过猛引起的血压变化,有可能诱发脑溢血。

所谓“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的说法,出自日本某刊物的有关报道。报道称,每年12月和1月期间,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报道写得很清楚,致死原因是由于“温差”而不是“受热膨胀”;而且,日本人喜欢泡澡,摔倒后因溺水死亡的情况很突出。所以,并不都是纯粹因为脑溢血直接致死。

用塑料盆洗漱不安全?

流言:近来,有人网上呼吁,不要用塑料盆给宝宝洗漱、洗衣服,因为觉得塑料盆加热后会渗出毒素,对小孩子不安全。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真相:塑料盆多由聚丙烯(PP)制成。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成的,耐热性好,稳定度高,不仅被用于食品包装、器皿生产,而且在纺织品、玩具、医學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甚至有些国家的钱币就是用聚丙烯制造的。

不过,聚丙烯的安全是有条件的。虽然聚丙烯的耐热性很好,可以承受100℃以上的高温、用在微波加热中;但是油脂的沸点更高,在200℃左右,因此,聚丙烯不宜盛放滚烫的油脂。

此外,聚丙烯易老化降解,失去原有的透明度,表面泛黄、褪色,甚至完全粉化。老化后的聚丙烯自然不再安全,所以要注意塑料器皿的使用年限。

“食肉菌”真的会吃肉吗?

流言:近日,广州一老人被螃蟹夹伤而不治身亡。此事引发人们对食肉菌的恐慌。有人认为,“食肉菌”就是一种能吃肉的细菌。

真相:所谓“食肉菌”,并不是指单一某种细菌,而是引发坏死性筋膜炎、肌肉组织损坏的一类细菌的总称。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原有化脓链球菌和创伤弧菌,其他的病菌还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

感染后,如果不能尽快切除坏死组织并接受大量抗生素治疗,蔓延的毒素和全身严重的应激反应将导致败血病及多器官衰竭,可在数天内危及生命。正是由于这类细菌的“残暴”特性,所以才被冠上吓人的“食肉菌”名称。

虽然名字叫“食肉菌”,但这类细菌并非真的会“吃肉”。该类细菌主要通过伤口或发炎的咽喉进入人体,它们在人体内的繁殖能力很强,能迅速产生毒素,侵蚀肌肉和身体组织,溶解、破坏人体的脂肪、淋巴管、筋膜等结缔组织,使患者伤残、休克,甚至死亡,医学上将因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叫作“坏死性筋膜炎”。有的特定菌种还能侵犯人体的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溶解。

核电站有辐射,一旦爆炸相当于核弹?

流言:不少住在核电站附近的人担心,核电站的辐射会造成人体伤害。更多的人则担心,核电站一旦发生爆炸,其危害将不亚于核武器。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真相:所谓核电辐射很危险,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辐射,看电视,用微波炉,甚至喝水、吃饭、抽烟等,都会接受辐射。这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辐射,我们称为本底辐射。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来自核电机组的辐射量比环境本底辐射要小得多;周围居民接受的来自核电站的辐射更是微乎其微,一般每年在0.01毫希沃特以下,相当于每年增加了5天的环境本底外照射,而现在国际安全标准是公众剂量每年1毫希沃特。所以说,住在核电站周围的人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

是相对安全的。

此外,核电站不等于核武器——压水堆核电站使用的铀235燃料浓度只有3%~5%,核武器使用的燃料浓度必须达到90%以上;而且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一样发生爆炸,因为两者的作用原理和机制不一样。通俗来讲,核爆炸是通过高对称性、高同步性压缩,把高浓度的铀235压缩到超高临界发生裂变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的中子和能量,从而产生冲击波和光辐射;核武器的主要破坏手段是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核电站的核事故是由于超临界造成堆芯熔化,放射性外溢,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核燃料的浓度比较低,所以绝对不会发生核爆炸。

哺乳期妈妈恢复月经后就要给宝宝断奶?

流言:近日,网上有传闻说,哺乳期妈妈恢复月经3个月内,应该断母乳,因为“恢复月经后,母乳中就会出现雌激素”,如果长期吃这种母乳,男孩将变得缺少男子汉气质,女孩容易出现性早熟。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真相:母乳是新生儿成长和发育重要的营养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之后可以适当补充辅食,最好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里并没有专门考虑妈妈月经恢复的情况。月经周期返回后,乳汁确实会发生轻微的改变,直接的观察记录包括:在月经周期前后,乳汁的分泌量变少,婴儿也会频繁要求喂奶;有时候伴随着乳汁味道的轻微改变,婴儿可能会拒绝喂养。这些变化是正常的,原因被归于母亲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不过,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坚持喂养,而不是立即给孩子断奶。

所谓“乳汁雌激素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女孩发育性早熟”的说法,也是危言耸听。目前没有任何案例或者研究报道证明。事实上,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乳中的激素会对婴儿肠道里健康微生物的产生有帮助,潜在保护婴儿免于产生肠道炎症、肥胖和以后生活中的其他疾病。

国际奥委会禁止转基因食品?

流言:近日,有媒体称,某企业曾向奥运会供应转基因产品。此事再次引发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

真相:不论是国际奥委会,还是中国奥委会,都从未禁止转基因产品——当然,前提是这些转基因产品获得了许可。

对于公众所担心的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安全性评估,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2014年,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发布了《理性看待转基因》一文,其中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观点说,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我国已批准的17种转基因产品均经过了安全性评估。

【责任编辑】赵 菲

科技传播环境研究论文 篇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传播者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传播者面临着翻译障碍、发达国家垄断科技信息传播隐患、互助合作力度欠缺、科技传播体系不健全、科学技术新闻边缘化等一系列困境,据此提出相应对策:解决翻译障碍,消除发达国家垄断;调动互助合作积极性,不断升级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消除科技新闻边缘化。以期提高中国科技传播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者 困境 对策

文献标识码IA

一、全球化时代的科技传播的内涵及特点

科技传播,按研究内容来分,属于研究微观问题的科学内社会学,作为一种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的活动,其实质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科技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支持”。

全球化时代的科技传播,由于传统上具备科学性、专业性的科技信息资源所增添的数字化、虚拟性、巨量化、开放性等特点而呈现出和其他传播领域不同的新特点,(1)高效性。全球化时代的科技传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巨量信息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以提高可利用效率,实现科技知识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2)网络化。科技传播通过网络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在更广泛的区域、用更灵活的机制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网络科技传播淡化了传统科技传播时间的概念,更适应信息传播的特点。”(3)国际化。为促进人类的科技进步,科技传播在各国科技人员及各项科技工作中频繁地发挥作用。“由于现代化产品的构成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资源,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要求很高,耗资巨大,因而依靠单个国家的生产条件很难完成,必须通过科技传播,进行国际间的专业协作”。

二、中国科技传播者面临的困境

科技传播者作为科技传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被定义为“科技信息源、传播机构以及作用于此的人”,主要包括科技共同体、教育者、社会各类传播系统中从事科技信息采集、制作和编辑的工作人员及有关政策制定的相关工作者、传播组织和机构。 理想的科技传播应做到真实、全面、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高、公众科学素养高。目前,我国科技传播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夸大现象严重,垃圾信息泛滥,虚假问题屡禁不止,盲目跟风、炒概念,技术创新信息不新,表现形式缺乏新意,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信息分布比例不合理,泄密不断等”。同时,由于受众市场的细分也局限了科技信息的普及,过度追求趣味性使得科技传播偏离了科学的精神。具体到科技传播者面临的困境,我们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科技传播者面临的翻译障碍以及发达国家垄断科技信息传播的隐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科技交流越来越频繁。科技作品逻辑严密、专业性强,加之传播渠道、反馈机制的不完善等导致的翻译障碍,使得各国的科技传播者之間的交流举步维艰,这在英语非母语的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开发和研究网络较早,网络管理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目前已具备了垄断网上科技信息传播的条件。“如果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信息传播业将全面萎缩,发达国家不但可以直接攫取这一行业的超额利润,而且会凭借其垄断权进行信息掠夺,从而使国家和地区间已形成的差距拉得更大。”给发展中国家科技传播者传播信息和知识带来一定困难。

2.科技传播者互助合作力度欠缺及科技传播体系的不健全

在由科研工作者、科技期刊、大众媒体、普通公众组成的科技信息传播链上,科技期刊以高度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小众性,长久以来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国内各类科技传播者各行其是,杰出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大众的了解和接受。李从军“媒体联合国”的概念在境内外媒体中引起较大反响,同时也凸显了各国媒体合作力度上的欠缺。“我国现代科技传播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历经300余年形成的比较完善的传播组织体系相比,无论在规模、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具体表现在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传播针对性不强、传播效果不明显、资金来源单一,“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日益增长的科技传播的巨大需求,表现出一种低效益的不适应状态”。

3新闻边缘化问题

原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媒介存在漏洞,保障知识产权的各项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政府对科技信息传播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大众传播领域,科技报道处于不受欢迎、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科技新闻成为稀缺资源,传播地位相对弱化,传播空间受到排挤,公信力也受到置疑。与科技传播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都急需提高。传播方式的陈旧单一、传播效果的广受抑制,使科技传播者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针对中国科技传播者面临困境的对策分析

为了解决我国科技传播者所面临的上诉困境,我们应该针对性地从解决科技传播者面临的翻译障碍和消除发达国家垄断入手,提升科技传播者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科技信息传播环境,同时,调动科技传播者的互助合作积极性,加大科技传播体系的建设,最后,应该重视政策法规的完善,消除科技新闻边缘化的现象。以期提高我国科技传播的整体能力,具体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

1.解决翻译障碍,消除发达国家垄断

我们应该从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人手,寻找、培养熟悉多国文化的专业人士加入到科技传播者的队伍,通过建设权威传播渠道、完善反馈机制解决翻译障碍,这样由于文化差异、内容晦涩以及技术问题所造成的翻译障碍势必越来越小。科技传播者队伍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为促进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遏制发达国家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全世界应探索建立一个机制及国际机构以协调全球传媒业,这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平衡的全球传媒秩序,同时也将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流动问题。

2.调动互助合作积极性,不断升级体系建设

国际舆论较量的背后是国家传播能力的较量,没有科技传播者之间的互助合作,没有传媒集团的强大后盾,就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舆论导向,就难以掌握国家科技形象的主动权。我们应该不断“升级”技术创新传播系统,建立可持续的环境支持系统。在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提高科技传播的效能、效率作为落脚点,把社会上的科技人员、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教育组织及科技团体和科技出版、科技宣传等机构组织起来,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中,建立一个包含专业交流系统、科技教育系统、科技普及推广系统在内的功能互动系统。

3.完善政策法规,消除科技新闻边缘化

推出新的法律法规,转换体制建构新范式,适当降低科技信息传播业的进入壁垒,尽快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不断探索解决政策法规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提高科技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在深度和广度上对科技新闻资源加强策划。从政策上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发表研究成果,培养一支发现能力强的高素质传播队伍,深入挖掘科技新闻线索,同时科技新闻需要关注民生,通俗化、大众化。促使科技新闻回归核心地位,提高我国科技传播的整体能力,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才,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学科——科技传播学[J].百科知识1996(3)18~46.

作者:易晨冉 谈新敏

上一篇:世界形势政治分析论文下一篇:国外制药企业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