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播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音乐传播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衡量与评价的标准也更趋全面,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音乐传播中音乐是一种特点十分鲜明的、功能十分突出的人类精神文化。[关键词]音乐传播;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注重音乐教育过程的音乐性,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

第一篇:音乐传播论文范文

钢琴音乐文化传播与音乐文化教育

摘 要: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文化逐渐的流行并且已经普及。钢琴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文化传播与教育的主流形式,在促进人的性格培养,价值观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钢琴音乐文化是社会音乐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其优雅的旋律,唯美的听觉享受一直被人们所称道。立足于音乐文化的对人的熏陶,就钢琴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讨,以此促进社会音乐文化内涵的丰富。

关键词:钢琴音乐文化;音乐教育;音乐传播

1 钢琴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之间的干系

钢琴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两个表现的事物高度的发展关系在一定层次上相互促进,具体的表现的形式:第一,音乐教育和音乐的文化传播二者互相保持着协调发展的逻辑关系,相互可持续的促进,都属于社会音乐文化领域,都受到音乐文化的传播的限制,立足于自身体系的建立和高度的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分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这个关系使它们直接或间接的形成互动的必然性。第二,社会的音乐文化传播有着自身的理性的逻辑元素蕴含其中,表现在是音乐教育的文化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由此看来,音乐教育与社会的音乐文化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社会音乐文化传播的背景,音乐教育是难以继续发展的,同时缺少音乐文化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传承更是遥遥而不可实现的。

2 钢琴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

虽然钢琴音乐教育在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变化,但实际上我国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得并不够好。这种不完善除了包括政策方针、教育体系等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与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缺失。

2.1 钢琴音乐教育中的因素和社会音乐文化的干联

钢琴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影响的因素是在教育过程中的设备硬件的搭配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它们两者的互动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不是单方面,往往是双向。

钢琴音乐教育有着突出的三要素的特征:音乐教师、音乐教材、音乐设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三个部分。首先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植树人的角色,通过音乐教育的手段将音乐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传播给下一代。所以,作为引领者音乐教师必须首当其冲地融入社会音乐文化中,设身处地的感受社会音乐文化,对社会音乐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的汲取。其次,音乐教材的内容直接表现出音乐的中心思想,也是学生最先接触的音乐文化。所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协调搭配好互相彼此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软件配置是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因素。这些要素彼此影响、彼此制约,彼此配合,增进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可以将社会音乐文化适当融入这些要素中,用来促进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

2.2 钢琴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深入分析

社会音乐文化起源于古代时期,承载着人类悠长的汗青和厚重的文化,经由多年的文化变化仍然生生不息。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有五十六个文化各不相同的民族,不仅如此,每个时期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发展轨迹。综合起来,文化的发展轨迹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着深深的作用。

钢琴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仅仅改善人们的思想水平,音乐对于社会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离开音乐教育,学生的精神教育将会不完整,综合素质的能力将会出现短板,对精神食粮的要求也会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3 加强钢琴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对策

对于加强钢琴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多种的方法,要加强教育过程中的音乐互动的环节,要做到教育主体间的双向教育互动,对传播过程中的音乐文化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对待文化的差异要高度的认同,扩大音乐文化传播的范围。音乐教育对社会音乐文化要高度的渗透,这是快速融合的发展的过程,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所在。

将社会音乐文化引入到钢琴音乐教育中:钢琴音乐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音乐不断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需要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融入其中,丰富本国的音乐文化内涵,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引领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民族的精神融入民族音乐之中,既有音乐文化的传播,也有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

同时,流行音乐也属于社会音乐文化的范畴。流行音乐大多数的商品化的音乐,在引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将其中的积极部分融入音乐教育当中。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流行元素对学生的熏陶。我们可以将流行音乐的音乐和基本常识融入钢琴音乐教育中,同时也可以加入流行音乐乐器的教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社会音乐文化传播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发展,钢琴音乐教育作为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钢琴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旋律演奏的乐器,更是一种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对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美玲,胡水欣.浅论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节奏训练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1(03).

[2] 张甜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J].民营科技,2010(11).

[3] 李江霞.钢琴教学与奥尔夫音乐教育[J].长治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卢婷婷(1983—),女,贵州人,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讲师。

作者:卢婷婷

第二篇:音乐传播视角下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衡量与评价的标准也更趋全面,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音乐传播中音乐是一种特点十分鲜明的、功能十分突出的人类精神文化。

[关键词]音乐传播;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注重音乐教育过程的音乐性,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音乐审美教育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方面,其主要特点是以情怡心、以情启智、以情导善。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受人们价值观支配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以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是按照音乐美的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艺术内容对人进行的有助于其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音乐传播活动。

一、音乐传播中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建构审美心理结构

人作为音乐的传播者,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实践者,既是音乐教育培养的对象,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体。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的理解力等方面。首先,音乐审美教育能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通过长期和系统的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人们感知音乐美的灵敏度会有所提升。其次,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力与想象力。音乐没有具体的视觉形象和语言的逻辑力量,音乐作品中的内容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领会。音乐是将丰富的情感内容凝结在抽象的形式中,这也就为人们的驰骋想象留下了空间。第三,音乐审美教育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直观理解力。审美理解力是后天审美教育和文化熏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审美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将复杂的、丰富的和多变的情感内涵浓缩到抽象的形式中,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使音乐审美主体将理性认识融入到了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中,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促进了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的发挥。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提高审美主体的直觉理解力,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文化精神,对音乐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传播中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音乐审美教育能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以音乐审美的形式触摸生命和心灵的存在,在展示人类的独特生存样态和把握世界方式的同时,使人产生了超脱功利的美的想象和情感体验。音乐审美教育是诉诸感情和心灵的特殊教育方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把握音乐审美教育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具有的重要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从人性出发,探讨音乐教育中蕴含的人学本质和价值,通过对音乐的和声、旋律、音响、曲式等表现素材的反应,将审美体验运用到教育中指导音乐教学实践,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使人通过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音乐的有效传播以内化的方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感染与熏陶使传播者与受传播者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音乐审美教育关系到人内在的心灵陶冶、人性和人格的塑造。在音乐传播过程中音乐审美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对音乐审美感受的中介和动力。

三、音乐传播中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他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由此可见,在音乐传播过程中音乐审美教育能使人们的情感得到规范和节制,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社会健康的感化力量。音乐审美教育使人们精神振奋、热爱生命、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期望达到的精神境界。音乐审美教育促进了受教育者的个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群体素质得到提高,有助于促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与高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身心经受着巨大压力。音乐审美教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无论审美主体的音乐条件如何,他欣赏音乐的能力一般高于其音乐制作与演奏的能力,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充分的社会性。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感、旋律美强化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音乐审美教育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得到了普遍认同。音乐审美教育对于提升音乐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对于重塑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在接受音乐教育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和感悟音乐的能力。音乐审美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塑造审美主体、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综上所诉,若想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和发展,音乐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这其中音乐审美教育更是有益于审美主体自身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许多国家也都将音乐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繁荣、音乐当先。

作者:金虹

第三篇:音乐传播视野下中职音乐课堂的有效音乐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音乐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在中职音乐课堂上,音乐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的发展为有效音乐的教学提供了很重要的启示。从中职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历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音乐传播视野下中职音乐课堂的有效音乐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音乐传播;中职音乐课堂;音乐教学;传播媒介;教学研究;音乐传媒

一、在音乐传播视野下,有效音乐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必要性

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音乐教师是进行音乐传播的主导者,同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是音乐教学的监察者。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传播过程中起着一个中枢作用,他所具有多样性的身份角色,导致音乐教师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素质。

而在如今阶段,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去看,音乐传播的内容非常杂乱,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引导,学生会很难分清音乐的好坏。在网络音乐一个大环境下,充斥着很多不同的元素,这些元素以消极、低俗和不雅的内容为主,另外,当下社会整体处于一个商业化的氛围之中,音乐产品或多或少都趋于功利化的方向发展。

二、音乐传播视野下能够促进中职音乐授课内涵的有效策略

音乐传播是指通过相关的传播途径,把相应的一些音乐类型和形式利用不同的大众媒介散发出去,这个传播过程具有发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而音乐教学指的是一种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去选择音乐教材,然后通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的口传心授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指导的过程,具有严谨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音乐传播和音乐教學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音乐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来源以及一些优秀的音乐内容,而在音乐传播向成熟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传播过程中专门化的部分。这种情况的驱使,就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自身作出一个相应的转换,选择优秀的大众传播过程中的音乐文化,把握好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把优秀的资源提供给中职音乐课堂,从而提高中职音乐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音乐传播视野下如何促进中职音乐授课方式和教学历程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音乐传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音乐进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实际距离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性认识感受到音乐的不同内涵和意义。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式,会根据周围的音乐环境进行潜移默化地改变,学习模式也会采用一种合理的选择方式,来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所以说,在中职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在一种合理、科学的音乐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

例如,如果教师在向学生教授原生态音乐时,可以带学生到远离城市的田园中去,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对大自然进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原生态音乐的真正含义。

四、音乐传播视野下促进中职音乐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有效策略

在音乐传播的视野下,存在一种对音乐传播的实际效果的最终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在面对中职音乐课堂的改革中,中职音乐教师可以把这种评价和反馈机制加进去,这样的话,需要教师为了课堂上的音乐教学,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课堂的音乐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方面的鉴定系统和一个与评价系统相适应的反馈方式。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对自己课堂音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程度来进行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水平和不足之处,教师通过对评价系统进行反馈,还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个参考。

本文以在音乐传播视野下进行中职有效音乐教学的必要性为基点,为提高中职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历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冰,赵昕.酝酿中的音乐传播学[N].音乐周报,2002.

[2]张丰艳.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3(23).

[3]陈力丹,王亦高.论音乐传播[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刘聪明.新领域新视角新力量[N].音乐周报,2007.

[5]罗玄.音乐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解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4.

[6]刘超洋.新媒体与音乐传播[D].郑州大学,2008.

作者:蒋沂呈

上一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下一篇:财政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