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课之影视艺术论文

2022-04-24

内容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艺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重视学生美育和德育培养和发展。影视鉴赏课程特点能将美育和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优秀经典影视作品以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影视鉴赏课之影视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影视鉴赏课之影视艺术论文 篇1:

《影视鉴赏》课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及改进策略研究

摘要:《影视鉴赏》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选修课中的一门重点课程,宗旨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影视作品中感受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各种类型的情节还能在不同程度上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课程思政平台。本文针对《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大纲,剖析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影视鉴赏》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高校大学生

一、《影视鉴赏》课程分析

《影视鉴赏》课程是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门选修课,学生通过学期学习和考察或考试的方式来获取选修课学分,选修课虽然不同于专业必修课,其重要意义也十分显著,高校大学生需要选修满足符合毕业条件的选修课种类及学分才可毕业,而《影视鉴赏》是高校选修课中学生会普遍选择的一门课程,甚至会一课多选。

学生在《影视鉴赏》课程学习过程中,会通过数字媒体视角、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叙事分析等多角度多方面对影视片段或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挖掘影视背后的自身意义、社会意义,从而进行解读分析。

《影视鉴赏》课教师会选择较为多样的影片进行剖析,分析其类别、题材、手法、导演、演员等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审美能力,开发艺术思维。大部分的教师选择的影片多为最有代表性、最有借鉴意义的世界级影片进行授课,从不同视角确定其创作思路,深层次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并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在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教育的作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意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能够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中,提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可以在课程中进一步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打破原有学科教学的禁锢,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影视鉴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以灵活教学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影视片段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分析片段的手法和意义,进而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的授课模式。在启发和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影视片段的分析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爱生活,是《影视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所在,既能够实现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又能够协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试,从高校大学生视角对《影视鉴赏》课程的培养情况及改进措施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线上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除个人基础情况外,问题共5个,有效样本数763份。问卷样本中有来自7个省份的不同学校学生,样本特征分散,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有515名大学生选修过《影视鉴赏》课程,占到总体样本的67.5%,可见大多数的同学会在众多艺术类选修课程中选择《影视鉴赏》课程,该课程成为选修课中特色突出、教育意义显著的重要课程;进一步对选修过该课程的同学进行追加问题,515名同学中有91.3%的同学喜欢该课程,能够在该课程中有所收获;在同学们选择该课程的原因中反映出,该课程具有趣味性,摆脱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采用教师授课、影视欣赏、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化教育意义;更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出该课程不仅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可以端正自己的心态和观念,在影视中体会生活的乐趣,感受美学给自己心灵的洗礼。问卷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作为特色课程的《影视鉴赏》,同学们的期待值较高,希望能够在轻松的学习中收获知识,进而提升自己,而灵活的授课方式、多方面的教育意义也成为了同学们喜欢该课程的重要原因。

本文还采用了线上个别访谈的方式,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十名学习过《影视鉴赏》课程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访问,具体从高校大学生的视角,对《影视鉴赏》课程的授课方式、是否需要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访谈中显示,授课教师会选择有意义的影视片段带领大家共同观看学习,大多数为爱国特色的影视片段,时长适中,在课堂中观看片断,课下观看整部影片的方式对影视剧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影视的手法和制作展开分析,不仅仅是影视的观看效果,还会进一步深挖该影视剧的历史背景、时代特点、历史意义以及人物描绘出的各种精神特征,因此成为高校大学生们所喜爱的一门课程。

五、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影视鉴赏》课程开设效果较好,均能够结合时代特征,多方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美学意识、创新意识、爱国意识等进行培养,交叉进行课程思政,协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大学生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实现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教育,在影视片段选择中,需要选择较多类型的影视片段进行赏析,更需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育,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有特色的授课内容选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多层次的重点培养。

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对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学习,针对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影视也呈现出的高速发展态势,授课教师需要接受新思想的学习,能够针对当前大学生喜欢的影视片段挖掘出更具有深层次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闫家军.普通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探究[J].戏剧之家,2021(31):172-173.

[2]何朦凡.变“水课”为“金课”——高校影视鑒赏课的设计与创新[J].企业观察家,2020(07):120-122.

[3]周旭.以“影”动人:影视鉴赏课程的美育价值与实践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26-127.

[4]刘艳.关于影视鉴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93.

作者:刘扬帆

影视鉴赏课之影视艺术论文 篇2:

影视鉴赏课程的美育与德育价值

内容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艺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重视学生美育和德育培养和发展。影视鉴赏课程特点能将美育和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优秀经典影视作品以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影视鉴赏 美育 德育

影视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具有综合性、直观性、欣赏性,深受学生喜爱。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程,让学生学习影视艺术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经典影视作品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开设影视鉴赏课的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技术型人才。中等職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低,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因而大众对中等职业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一定偏见。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完善多次层次多类性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指出“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培养一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手段,符合新时代中等职业学生的成长规律,身心变化。在一项“您对以下哪些方式接受德育教育比较感兴趣?”的调查研究中,公共艺术占比高达78%,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可见德育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形式向好。影视鉴赏课程作为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程,深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喜爱,影视艺术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可以让教师实施美育教育的同时又可辅助德育工作的开展,本文将从影视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德育功能为出发点,探索这一课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影视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与价值

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曾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影视鉴赏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鉴赏能力,来发展学生审美判断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影视鉴赏课程教学中,采取理论知识与鉴赏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影视艺术基本知识,掌握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电影流派、影片主题思想等。例如,在教学活动中选取电影《巴顿将军》片段,让学生初步理解电影中的“景别概念”,景别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影片片段中所使用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大小景别的运用,可让学生领会到不同景别的使用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选取曾获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获奖影片谢飞导演的电影《本命年》片段,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电影中“长镜头”的使用所带来的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历程,电影片段中近120秒的一组跟摇长镜头,展现了主人公出狱后回家的全过程,镜头中依次出现地下通道、马路、车流、街巷和火车、汽车的噪声、鸽哨、广播声等视听元素,这个镜头中不仅展现出整座城市的样貌,更预示着主人公即将面对的生活:阴暗、嘈杂、压抑和挣扎。“长镜头”美学用保持时间、空间的连续性来减少创作者对事件的干预,尊重真实的时间和空间,强调画面所固有的原始力量,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

随着5G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影视作品的传播更加迅速便捷,如今影视作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会成为青少年争相模仿的对象。容易让青少年学生陷入审美误区,“审丑文化”、“伪娘文化”等审美心理误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影视鉴赏课程因具有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性的特点在中等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既可满足青少年对影视文化的精神需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求“真”、崇“善”、致“美”的价值标准,厘清影视作品中的“假”、“恶”、“丑”。另一方面,通过教教学活动将“美”的理念灌输到中等职业学院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美”的标准和内涵去把握和理解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

三.影视鉴赏课程的德育功能与价值

习近平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影视作品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输入的有力工具,常带有西方“普世”价值观和“强权至上”的世界观,然而我们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平均在15岁-18岁之间,随着生理方面出现的急剧变化,学生的心理方面也在发生变化,在认识能力与自我意识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可塑性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情况。某些影视作品中的“金钱崇拜”、“享乐主义”、“以物为本”等价值观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弘扬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赏析,激发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升华道德情操。

影视鉴赏教学中,在对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美的鉴赏的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影视作品中的德育资源。1990年上映的红色经典电影《焦裕禄》,取材于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伟大壮举。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摆脱了以往同类题材电影中人物“高”、“大”、“全”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焦裕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电影《焦裕禄》中用巧妙的叙事和创新性的镜头语言,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民公仆形象,突出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对影片主题思想的解读,引发学生强烈共鸣,激发青少年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初步树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根据《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观念、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影视鉴赏课程可做为开展这一专题教育的有利载体。2016年,随着“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纪录片创作人员聚焦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工业制造领域,创作出一批以“工匠精神”为题材的高质量纪录片,可作为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资源,通过观看《留住手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手作》、《大国工匠》、《新青年老手艺》等系列纪录片,分别对纪录片中所包含的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等要素进行解读,在解读的同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如《大国工匠》第四季第六集中,讲述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升空,而火箭的“惯性导航组合”是长征七号火箭的眼睛,在太空中测量火箭的飞行数据,提高火箭的入轨精度,控制飞行姿态。加速度计作为的惯性导航组合的核心,加工中每减少1微米的变形,就能缩小火箭在太空几公里的轨道误差。而加工加速度计的刀具需要航天科技九院的铣工李峰,在200倍的显微镜下手工打磨。一次,李峰加工的加速度计存在着5微米的公差,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已经属于合格产品了,但是李峰还要坚持拿回去返工,把公差降到最小。在他26年的铣工生涯中,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为航天事业磨出了一柄“利剑”。通过影片所营造出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品德,从中获得启示。受到陶冶,最终使学生用“工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工匠精神”践行到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中。

影视鉴赏课程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相较于思政课的任务性和强制性,其具有的灵活性、趣味性、形象性,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提升德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让德育工作更有亲和力,公共艺术课程的德育优势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和开展艺术活动中,自发自觉的受到熏陶和感悟,既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促使学生将道德价值内化为高尚的精神品质,外化为优秀的行为习惯。

影视鉴赏课程应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需求为出发点,设置不同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影视鉴赏课程的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美的教育”和“德育的培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让职业人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

[2]丁毓薇: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0.12页

[3][德]席勒著,冯至等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4]史可杨著,《影视美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52页

(作者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王婷婷

影视鉴赏课之影视艺术论文 篇3:

构筑影视鉴赏课外学习平台 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影视鉴赏课作为很多大专院校的选修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但只是靠课堂上三十几个学时,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依托学生社团,让更多的影视作品、更好的鉴赏文章和更多的学生见面,可以培养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建立互动平台,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可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中留下他们闪光的智慧。

关键词:影视鉴赏;社团;互动;创新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电视融汇了诸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建筑、摄影以及声、光、点、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极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形式。而影视鉴赏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它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渗透了影视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由浅人深、从点到面地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我校所开设的影视鉴赏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

1996年7月,国家教委以教体字5号文件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都要开设“大学影视鉴赏”选修课。我校作为专科院校,大力贯彻国家教委的号召,从2000年开始,优先为开设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提供多媒体教室,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能力训练。影视鉴赏课对通过影视文化的解读开拓学生视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文化的精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智能因素。影视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场景可以光怪陆离,故事情节可以惊险曲折,只要给它一个理由,只要可以做出来,就是有价值的。影视艺术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影视鉴赏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虽然如此,但是影视鉴赏课毕竟是选修课程,面对的只能是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群,即使面对选课的学生,也存在者学时少(32学时)的问题。如何让这样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尝试搭建课外的学习、互动平台,不但可以让选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进来,构建更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依托学生社团,学以致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鸡西大学社团自2000年创建以来,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自己组织、自发开展各种活动中,锻炼了各项能力,提高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从创建以来,已经开展了8届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既是社团成员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过去成果的总结,积极的奖励可以让社团中的每一名成员更乐于参与其中。选修影视鉴赏的学生大多都是对文学艺术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任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各种社团之中,特别是电影社团、心泉文学社、梧桐雨戏剧社。影视鉴赏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学生想说没有时间去说,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表达,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体会、想法诉诸笔端,可以把学生在影视鉴赏课上的心得、鉴赏文章、感悟推荐给文学社、戏剧社,定期展览,有些得到师生好评的文章,还推荐到校外发表。还有些学生,他们不善于写,但他们善于表演,可以让学生指导学生模仿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片段,或者稍加改变,在戏剧社、电影社中的活动中表演,并且让那些掌声雷动的表演在学校的晚会中亮相。电影社团除了定期开展自己社团内的活动外,还每周给全校师生放映国内外的经典影片,让学生不再在留恋于录像厅、网吧,不再只关注言情片、恐怖片和神鬼片,在学校的电影院和同学一起安静地欣赏经典大片,2个小时不算长,但心灵随着彼得·帕克、伊安·马康纳、哈瑞·塔斯克尔、杰克、阿甘等人诗意地栖居着。

二、建立互动平台,畅所欲言

我们喜欢立竿见影,有时候还有点迫不及待。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不愿意等待的时代,是一个渴望交流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交流也变了样子,很少有人会闲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纸和笔也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愿意去等十天、二十天甚至一个月从遥远的家乡、朋友那里来的信。而随着信息技术一起成长的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是新鲜事物的倡导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愿意使用新的交流工具:QQ群、论坛、空间、博客、微博……他们不缺少对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蒂姆·伯顿的认识,他们缺少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基于此,影视鉴赏课的任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建立可以和学生互动的QQ群,在群中让学生讨论,有些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却很经典,可以将这些辑录下来,让后来者来品读。任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文章在空间、博客、微博上发表,可以让学生来评论。以社团为依托,建立互动平台,这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希望可以产生滚雪球一样的力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全校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当然解决高校影视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仅靠公选课和课外的平台的建设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如影评、论坛、主题电影周、DV大赛等活动,并且与团委联合,将这些活动常态化。总之,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重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慧玲,对素质教育下高校影视鉴赏课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0,(9).

[3]孙丽琴,理工院校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4]吴永富,大学影视鉴赏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0).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HGJXH?摇B2111131)

作者简介:郑兴凤(1979-),女,硕士,黑龙江庆安人,鸡西大学文法系讲师,主要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研究。

作者:郑兴凤

上一篇: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研究论文下一篇: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