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论文

2024-04-25

影视艺术论文(共6篇)

篇1:影视艺术论文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百姓中打滚的贺岁喜剧导演

——简谈冯小刚及其贺岁片的艺术特色

学号:1045425

姓名:杜文娟

专业:中药学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冯小刚个人简介和其主要作品。简述了冯氏电影的欲望表达,对生存、生命的反思,京味语言,明星策略等主要艺术特色,不同阶段的电影作品主题,人物选择的不同和特点。重点介绍了“冯氏贺岁片”具有人文关怀、独特的喜剧表现力和艺术创新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平民化 冯氏电影 贺岁片 喜剧

正文:一个电影导演,他用20年的时间去关注中国人下的现实生活。在商业上,他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一连串的票房高峰,以至于独孤求败。他的电影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并撩动人们内心的情感波澜。只有真心才有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他就是冯小刚。

一.冯小刚及其作品简介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其导演过的电影总票房超过20亿,是中国内地最具有电影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近年主要电影作品有:《甲方乙方》、《集结号》、《大腕》、《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连续四年获得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三届百花奖、一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导演作品:

1994 北京人在纽约》与郑晓龙合作,《永失我爱》成为导演处女作,1995《情殇》电视,《一地鸡毛》电视,1996《冤家父子》电影,1997《甲方乙方》与葛优合作的第一部贺岁电影,1998《不见不散》电影,1999《没完没了》电影,2000《一声叹息》电影,2001《大腕》电影,2002《关中刀客》电影,2003《手机》电影,2004《天下无贼》电影,2006《夜宴》电影,《集结号》电影,2009《非诚勿扰》2009年贺岁大片,《风声》担任总监,2010《唐山大地震》电影,《非诚勿扰2》电影,2011《温故1942》电影。出演作品:

1986《凯旋在子夜》,1987《便衣警察》美工、小偷,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1996《冤家父子》,1997《甲方乙方》钱康,2000《爸爸》,2001《谁说我不在乎》,2003《卡拉是条狗》,2004《功夫》鳄鱼帮大佬,2005《童梦奇缘》流浪汉,2007《破事儿》客户主管,2009《建国大业》,2010《苏乞儿》神偷,2011《让子弹飞》汤师爷,《最爱》,《东北一家人》客串第12集。广告作品:

2004豪爵广告片(衣柜篇、鲜花篇),2006一汽马自达WAGON轿车电视广告,雅虎广告,2007“北京向上看”公益广告,中国人寿(姚明代言期间所有广告片),2009斯巴鲁森林人广告,2010百事可乐,2011百姓网代言人。

二.冯氏电影的创作特色

(1)欲望表达

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冯小刚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的导演。他始终把目光投向喧闹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市民导演”。他的电影以平民的视角,表现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阶层的心里欲望和消费要求。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电影才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喝彩。

(2)对生存、生命的反思

假定式的游戏情节中透露出了对生存、生命的反思。冯小刚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游戏、反讽等特色,进而把“游戏”扩大到了整个市民文化在贺岁片中他把对生活的调侃,对 1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人生的戏谑和对主流文化的揶揄推向了极致。他的几部贺岁片,无论是情节还是语言,游戏化的处理都贯穿他创作的始终。冯小刚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构建了一个成人游戏的童话世界。如在情节层面上《甲方乙方》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不见不散》是一个追逐的游戏,《没完没了》和《天下无贼》是一个智力游戏,《手机》是一个关于谎言的游戏。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无论是将工作游戏化(《甲方乙方》)、爱情游戏化(《不见不散》)还是社交游戏化(《没完没了》),实际上都只是冯小刚的一种“游戏人生”的生存态度的展示。纵观冯小刚的电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的主题都是沉重而深刻的,无论是《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三者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人的卑微的尊严的关怀,还是《大腕》、《手机》对现代传媒暴力的警惕都是十分深刻的。在贺岁片喜剧形式的包装之下冯小刚所追求的对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正是冯小刚的贺岁片没有流于纯粹的搞笑和无聊闹剧的原因。

(3)京味语言

游戏调侃的京味语言。《不见不散》中刘元装瞎是用诗一般的朗诵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伤感,可是这一切却随着被揭穿后的一句:“我又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庄谐相生的幽默。而“同志,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更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善意而温和的揶揄。《甲方乙方》中川菜厨子“守口如瓶”的“打死我也不说”彻底消解了英雄的崇高含义。

(4)明星策略

明星策略:不变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冯氏贺岁片高扬“贺岁喜剧”的旗帜,针对最佳放映档期,演绎社会关注的情感问题,冯小刚一马当先地开拓了本土娱乐电影的制作策略。而且不论在前期的策划还是后期运作,他都始终注意依从商业生产流程,针对中国市场特色,迎合普通民众的心理趣味和道德倾向。在1995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国产片一派萧条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票房神话。

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业导演,他的艺术成就可能的确比不上张艺谋、陈凯歌这些从电影院毕业的专业导演,但是这不能否认他电影深处的小人物的大智慧,至少这些人打动了中国观众,让他们心甘情愿走进电影院,《唐山大地震》在中国的高票房是有目共睹的。

冯小刚可以说是中国贺岁喜剧的鼻祖,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基本上是每年一部贺岁片。这些喜剧带着特有的冯氏幽默和调侃,讲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冯小刚不同于香港喜剧演员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他是扎根于中国大陆的导演,从他生平看出,他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从小热爱美术、文学,20岁进入北京文工团,再后来到了北京电视台做美工,他的生活给了他创造力,所以很多时候他都参与了剧本的编写。

早期的冯小刚拍摄过一部文艺片《一声叹息》,根据王朔小说《狼狈不堪》改变,这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囊括5项大奖。他拍摄这部片子就是为获奖而去的,在获奖后他也说,“一部电影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充分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实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前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大多是历史题材,反映的是中国落后、愚昧的一面。而这部影片是以现代题材获的奖,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电影和当代中国的认识。”

他的早期喜剧影片中的故事人物多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没有固定的工作,从《甲方乙方》的姚远,到《不见不散》中的刘元,《大腕》中的尤优和《没完没了》的韩冬,这些人物中姚远是一个帮别人实现梦想的“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员工,说员工已经很正式,其实就是四人组的一员;刘元是一个在美国混日子的移民中国人;尤优则是一个彻底的下岗工人,在电影开篇就表明了他的身份;而韩冬则是一个没有公司的跑运输的司机。这些可以说都不是上层的人物,但或许正是这些人物的现实与荒诞中游离感吸引了中国观众,毕竟当下生活才是离我们最接近的。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除去《夜宴》,后来的几部电影他的镜头仍然是对准了有特殊身份的小人物,《手机》中的严守一是《有一说一》节目的主持人,还有了婚外恋;《天下无贼》中的王薄、王丽夫妇则是小贼,因为被傻根感动而走上保护他的路程,同时又启动了人性的回归之路;甚至《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也只是一个战争场上曾经被遗忘的九连连长;《非诚勿扰》的秦奋则是靠着一些不靠谱的发明而致富的学无所成的海归。

观众在观看这些影片时,看到的不仅是秦奋、韩冬等人身边的任何事,其实还有自己身边的你我他,只是人们不承认而已,他们在电影中找到了归属感,当冯小刚把故事以现实手法呈现出来,他或许只是想折射当代人在生活中的影子,但是如果过于真实,就会成为纪实片,这样违背了他作为商业导演的本质,影片也会边缘化,观众也许并不待见。所以,他就以一种让人觉得是近乎荒诞可笑而又绝对虚构的方式表现这些让人捧腹的场景,或许他只是在规避现实,但也许也正如他说的只为“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

三.“冯氏贺岁片”的艺术特色

审视“冯氏贺岁片”的艺术品位,主要表现在人文关怀、独特的喜剧表现力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冯氏贺岁片”以人文关怀来陶冶和净化观众的心灵;以独特的喜剧表现力和艺术创新更新观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觉,从而实现对观众的携引。1.“人文关怀”的主旨表达

有不少评论者将“冯氏贺岁片”斥为“媚俗”之作,认为他的电影“都脱 不了一个‘俗’字,都是迎合一部份城市市民似不足似不满的似睡似醒的心态,对准这类市民装钱的腰包,而制作出的俗不可耐的欺世梦幻。”不可否认,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俗化的东西,但那种认为“冯氏贺岁片”俗不可耐,代表着影视文化的蜕变的观点,也不能说就是对的。冯小刚的贺岁片具有通俗性但并不庸俗,并非单纯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满足人们潜意识里的各种欲望,而是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后,有一些思索,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冯氏贺岁片”有着鲜明的平民化特征,用平民视角展现平民生活,在对普通人生活的展现中,又饱含着对他们的关怀。这种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他们生存境遇的关注以及用真情对他们心灵的抚慰。

先来看看导演对小人物生存境遇的关注。冯氏贺岁片虽然都是一些假定很强的故事,但细节之中却包含着真实,这些真实的细节真实地再现了平民的生活处境。如《甲方乙方》中因无钱买房而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妇的困境,是现实中很多老百姓都面临的困难,现实中的人们不会都有一位患病的妻子,但买房难对每个平民来说都是深有体会的。《不见不散》中出国在外的刘元、李清,为了生存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不乏卑微和困苦。现实生活中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尽管有不少功成名就,但相信更多的人仍在艰难的打拼之中,他们有梦想却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没完没了》里的韩冬以替人开车为生,辛苦了一年却因雇主的恶意拖欠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钱。《大腕》中的尤优也面临下岗失业。这些小人物充满尴尬和困境的生活正是对现实的反映,只是冯小刚用艺术的手段对它们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夸张变形带来了喜剧的效果,但冯小刚不是只停留于嬉笑的层面,而是用一种理想的方式解决了小人物的困境,用他们之间的真情和善良来对抗现实的残酷和无情,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这种慰藉首先表现在对小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他们虽然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缺点,但也被赋予了很多可亲可爱的品质。

对于实际的矛盾,冯小刚未必能够解决,但他在自己的影片中用真情使观众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升华,让他们在卑微而琐碎的生活中体验到人间的关爱。“真正的电影艺术应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要„„唤起人们的爱心、同情心和对 于未来的希望,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人格”,在这个意义上,冯氏贺岁片可 以说是触及到了真正的电影艺术的真谛。到了《手机》和《天下无贼》,冯小刚虽然不再以城市平民作为表现对象,但人文关怀的主旨却并没有消失,反而有所加深。在《手机》中,冯小刚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在社会发展、技术 3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进步中所不 得不面对的问题。比之前四部贺岁片中的日常关怀,人文精神大大加深了。《天下无贼》让“观众在一个 不与现实发生直接联系的审美判断里寻觅到了美好的愿望”,影片所触动的是 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所以,冯小刚与艺术电影的导演一样,都想在自己的影片里表达一些意旨,他并非一味地迎合观众、投其所好,也试图对观众有所携引。正如他自己所说,贺岁片“在具有娱乐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除了让大家感到有非常可笑的地方外,还有就是让你笑过以后,有一些可以让你思考的东西。”

2.“冯氏喜剧”的审美呈现

类型电影最早诞生于好莱坞,并因其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而得到迅速发展。类型电影作为一种适应观众心理需求、迎合社会大众审美趣味的艺术形式,在世界电影史上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可磨灭的历史经典,而喜剧片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类型之一。翻开中国电影史我们会发现,早期的电影包含着丰富的喜剧构思和喜剧因素,可以说中国电影是从喜剧起步的,在之后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喜剧电影也始终没有断流,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冯小刚吸取了喜剧电影的丰富养分,他的贺岁片大多是喜剧,《手机》和 《天下无贼》从内容看虽已不是喜剧,却也包含着相当的喜剧因素。“冯氏贺岁片”之所以大受欢迎,喜剧的成分功不可没。在中国的喜剧电影史上,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喜剧电影,其中不乏深受欢迎、广为流传的喜剧系列电影,比如王先生系列、二子系列、阿满系列等等。但这些影片所以被记住,大多是由于剧中角色的缘故,而冯小刚的贺岁喜剧及其在影片中所体现出的喜剧艺术风格 却以导演的名字命名,被称之为“冯氏喜剧”、“冯氏幽默”,足见冯小刚的喜剧 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个性。

“冯氏喜剧”的独特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丰富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妙语,就不会有惊喜,就不会有奇异的组合与超常的表达。因此,想象力的匮乏最终必然会造成喜剧性在艺术中的匮乏,同样,想象力的丰富最终也必然会带来喜剧性在艺术中的富足。而冯氏贺岁喜剧则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比如《大腕》,“大量采用互文本的方式,将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语言、最火红的明星、最焦点的事件、最重要的大众文化、最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甚至最流行的广告都通过喜剧 的改造融合在影片中,本土现实构成了丰富的喜剧资源。”激发起观众丰富的喜剧性联想。冯小刚在嬉笑怒骂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将各种搞笑因一起。相对于多数喜剧作品想象力相对匮乏与平庸的状况,冯氏贺岁喜剧无疑是丰富了喜剧艺术的表现力。

“冯氏喜剧”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笑中带泪,难怪乎有研究者将他的喜剧称为“深情喜剧”。具体表现为喜剧中悲剧性叙事段落的插入,喜剧中悲剧性因素的介入,不仅使审美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还使得停留于肤浅、直露、搞笑层面的喜剧获得更深刻的内涵。

类型电影需要适应大众的审美心理,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但这并没有 从根本上抑制一个有所追求的电影导演的创造潜能,而一些富有艺术个性和美学价值的类型影片的产生也成为可能。”冯氏贺岁喜剧便是以其独有的风格形成了艺术上的“这一个”,更新了观众对于喜剧的审美体验,这是它的艺术贡献,是它对观众的艺术馈赠。3.“创新求变”的艺术追求

从《甲方乙方》到《天下无贼》,冯小刚的每一部贺岁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变化。《甲方乙方》是七段小品的拼贴;《不见不散》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并且把故事搬到了具有异国情调的美国;《没完没了》展开了一次善与恶的较量;《大腕》展示了难以料想的喜剧葬礼。不过,这四部贺岁片虽然故事不同,题材各异,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即一个玩世不恭却心地善良的小人物,在经历了种种尴尬又令人捧腹大笑的事 件之后终获圆满的大团圆故事,并且这种模式深受大众的欢迎。但从《手机》 开始,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明显的变化,有了更多发人深思的内涵。

影视艺术概论论文

如果说冯小刚拍电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他完全可以按照此前的模式继续拍摄下去,但冯小刚大胆地突破了自己,追求风格的多样化,不断提升着自身贺岁片艺术形式和精神内容的高度与深度。艺术本来就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冯小刚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对于艺术的态度,对他而言,电影不仅仅是商品,更是艺术。我们不难看出冯小刚对伦理在现代社会的脆弱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次是由喜剧到悲剧的转变。从《甲方乙方》到《大腕》,“冯氏贺岁片” 总是给我们快乐的一个多小时,娱悦之后有一些轻松的思考。而到了《手机》,虽然我们仍能在影片中找到我们所熟悉的“冯氏幽默”,但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有多少观众能够会心地一笑呢?《手机》中四处蔓延着手机带给人类的心理恐 惧,影片的结尾也一反“冯氏贺岁片”的大团圆结局,严守一和费默在事业和 感情上的大溃败让人不寒而栗。所以,《手机》在风格上虽然充满了喜剧的因素,实际上是用喜剧的形式包裹着一个悲剧的内容。这种风格和内容的悖反,加深了由生活趋向艺术的力度。《天下无贼》讲述的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故事,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使故事显得沉重,并且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但影片讲述时却大部分由反语、玩笑、华丽的装饰构成。有研究者认为这使影片形成了一种“矫饰”的审美趣味。“矫饰”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它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期待视野中的冯小刚,矫饰的趣味还造成了形式的狂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享受,同时,矫饰并没有造成 影片故事内容的破碎和意义的缺席。所以,《天下无贼》仍然体现出内容和形式的悖反,用喜剧的形式来包装悲剧的内容,使故事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冯氏贺岁片”风格的蜕变使观众的期待视野不断打开,不断超越旧有的审美适应而走向新的审美境界。冯小刚以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丰富和发展了观众对于贺岁片的理解。

结论:只有真心才有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冯小刚这位在16年的时间内拍摄了16部电影和多部影响同样深远的电视剧的导演,他和他的影视作品能够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中国人的情感脉络,他的电影总能够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并撩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或许他就是我们终于等到的那个,能够真正被称为是国民导演的人。

参考文献:植根当下的中国—— 冯小刚电影探析

冯氏电影中的后现代因素------论后现代语境中的冯氏贺岁片

冯小刚百度百科

《第十放映室》《电影过年•中国电影力量之导演篇5》票房推手--冯小刚

篇2:影视艺术论文

审美感觉,是一种对外在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突出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主观条件反射,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如欣赏《英雄》时,飞雪与如月胡杨林之战,画面色彩艳丽;无名与残剑五色湖祭奠飞雪的交锋,画面空灵、幽怨,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卷,受众对之的欣赏是兴奋、是激动,是一种来不及思考便获得的审美感动,这同样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人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各种官能之上的,在人的感觉中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这种包含着各种官能的感觉人们可以知道事物不同特征,如颜色、冷暖等。在影视的审美感觉中,视觉和听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它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人的视听感官。因此,影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较之其他艺术,从其大众化程度及审美效果方面看,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具有其优越的审美地位。因为影视艺术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可以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受众,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中,如同和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一起亲历了那场人类的海难和超越人性超越国界的爱情绝唱。而看过《英雄》的受众,也不会忘记那些精美的画面及其震撼的视听效果。那是一种来不及思考,瞬间便获得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即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由各种特征及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完整形象。人们在无意识中是不会人为地将之区分为各种感觉元素,它本身具完整性的特征。在艺术欣赏中,艺术作品总是以整体形象呈现在欣赏者脑海中。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欣赏者决不会把作品形象区分为色彩、线条等孤立的元素来加以感受,而是自然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去感受“父亲”那深深沟壑上呈现出的沧桑和文化历史感。同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与价值判断,受众最终也是以一种整体感受去把握作品,而不会将其有机元素进行分割。

审美联想与想象

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影视艺术欣赏中最富于张力与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指在主客体互相交流的审美活动中,因主体的审美感官接触到客观审美对象的某特征而引起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联想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联想是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即所谓的“登山则情满于山”,正是指审美主体在类似条件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和感情体验。如有些女性受众在看了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后,因女主人公玛丽莲的漂亮而导致她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坎坷命运,联想到自己也作为女性所饱受的许多坎坷与酸涩,不禁潸然泪下;而一些男性观看后,则联想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贪欲与不敢承担责任的虚伪心理则深深自责。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联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中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法就充分运用了人联想的天性。即是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心理基础。如影视中的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就是运用了人联想的自然天性。比如“隐喻蒙太奇”的审美心理就是受众类比性心理联想自然天性的体现,如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段非常突出的画面,即在一群黑压压犹太人后面跟着一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看上去天真、可爱、无邪,她似乎不知道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放在了一个推着死人的板车上。电影画面在黑白底色的映衬下小女孩红色的裙子显得特别的突出,令人心痛而又触目惊心。影片正是运用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即受众类比联想的`心理天性,通过画面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使受众自然联想到,小女孩红色的裙子象征人类鲜活的新生命,最后这个象征人类生命蓓蕾的小女孩也被纳粹扼杀在死人堆的板车上,至此,小女孩的红色裙子成了对战争对残酷对纳粹的隐喻与控诉!正是由于人这种联想的心理天性,影视作品用不同的类比性事物进行画面造型,使影片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影视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神奇魅力之所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受众在精神时空中超越感知的银幕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对直观的影视艺术形象某种程度的联系、组合和再创造。影视艺术的形象由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具体性,因而它不像文学那样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特洛依战争为美女海伦打了十年的仗,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海伦的美进行无限的想象,而一旦把海伦的形象搬上银幕,受众就会认为原来海伦的形象就是这样,海伦的形象立即被具体化、直观化,令受众或满意、或失望等等。然而,尽管如此,影视中仍具有一定艺术张力的想象空间。如影片《黄土地》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叙事。14岁的翠巧所嫁的丈夫在影片中并未出现,影片只是让受众看到翠巧结婚当晚蜷缩坐在床上,此时只见一只又大又黑的手把盖头揭开,接着画面呈现的是翠巧惊惧的表情形象,只见其本能地往后退,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充分调动受众对翠巧丈夫的想象及对翠巧悲惨命运的悲悯之情。在影视的叙事中,常会出现某些情节、细节的空白或“静默”,这是创作者特意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强化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与理解

审美情感与理解是影视审美心理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它体现为受众最后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升华。

(一)审美情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呈现,情感的结晶。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情感性运动过程。艺术欣赏同样也是情感的运动与交流。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本质性、稳定性而又具有易变性的主观态度与体验。情感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美学家认为,审美心理是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即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在感知和注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感性里积淀理性、在理性中表现着感性。情感在影视欣赏中主要表现为受众对艺术对象的态度,集中体现为受众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认同”。所谓“审美移情”,就是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把人的生命情趣无意识地移至审美对象,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使审美客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对象。正因为这种“审美移情”作用,影片《红高粱》中那一望无际在夕阳映照下狂舞通红的红高粱,似乎就融入了“我爷爷”“我奶奶”的生命冲动与原始本能力量。在此狂舞的红高粱,隐喻着对人类生命自由追求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所谓“审美认同”,是受众在移情作用条件下,与影视作品艺术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换,用其眼睛、心理去看、去感受、去面对其所面对,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即发生与作品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确认。如美国片《魔鬼代言人》中,作为律师的丈夫因有魔鬼的父亲加之天才般的才能,使其任何正邪的律师辩护都永处于不败的辉煌境地,可付出的代价却是父亲对其美丽妻子肉体与灵魂渐进式的折磨和毁灭,当其失去深爱的妻子时,他作为人和律师的良心受到猛烈的痛苦撞击与人性的警醒,他最后以死来抗抵魔鬼父亲对他虚荣内心的诱惑,完成了作为人其人性和作为律师其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在欣赏过程中,影片使受众进入了作品中人物的世界获得了一次人性的拷问、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和对人类虚荣原罪的思考,从而使受众与作品产生了一次深切的交流与认同。

(二)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在感性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把握,是在感知、注意等感受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审美对象不仅具有感性形象,而且蕴涵着内在的本质和意蕴。因此,在影视欣赏中,必然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结合,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判断的统一。在影视欣赏中,受众通过视听感官感性地接触艺术形象,然而,在这种感性接触中必然包含着理性因素的参与。这即是说受众在欣赏时,必不断地在脑海中把握和理解影片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等,最终形成一种生命体验与理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只有这样,受众才能领悟《黄土地》中对农耕文明的历史沉积和农民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体验《泰坦尼克号》中爱情对生死的超越价值与意义,等等。

篇3: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一、影视艺术的内涵分析

所谓影视艺术就是电影和电视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展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 ? 马尔丹曾说 :“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 ( 或空间——时间连续 ) 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1]苏联的瓦斯菲尔德说 :“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无论是天文学的时间或形象的、蒙太奇的时间——总是在空间里,在一定的纪实性的或假定的环境里实现的,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2]从上述两位权威学者论中可以看出,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表现,在时间的延续过程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屏影像,在空间的表现过程中展开画面形象,让作品在多角度和多方位得到表现,得到平面式和立体式艺术效果。这门艺术主要反应的是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等流动媒体的艺术效果。电视艺术来源于电影艺术的启发和创新,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新生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繁荣昌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影视文学的内涵分析

所谓影视文学就是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的统称。它们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不断把传统的语言文字、历史记载、传奇故事、小说、舞蹈、歌剧、诗歌、戏剧、散文等进行二度创作和形式创新,并以“声”、“画”形式展现文学内涵。影视文学虽然不及传统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且影视文学是一个迅猛向前发展的新生事物,将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一个崭新的纪元。人类已经离不开这一样个现代化的、富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型文学形式。

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一样,它把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戏剧与绘画、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听觉体验、有声语言与动态画面构成影视文学的重要素材和创作对象,有机地形成影视文学,并通过运用形象思维和综合艺术的展现,来充分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的审美意识。

三、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二者虽然名称不同、含义不同,但是它们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存在着艺术的共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是一对姊妹关系。

(一)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的共性。

从内容的表现上看,影视文学总是以人为创作对象,人的思想活动为创作主线,把各种关系有机结合,创作出完整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声、画”形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这就要求文学剧本的形成需要极强的艺术性。影视艺术亦是如此,必须以人为中心,以情感为链条,通过时间的或者空间的手段来表现和烘托文学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它们都是通过运用形象思维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属性进行文学剧本原创作,以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展开等复杂的现代化手段来叙述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生动性和视觉与听觉的愉悦性。

从审美角度上来看,它们都是通过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描绘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真挚的思想情感表达,来唤起人们对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带给人们视觉的赏心悦目,情感的跌宕起伏,故事的起始与终止,剧情的喜怒哀乐等等,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美好人性的唤醒与批判。

(二)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姊妹关系

影视文学来源于传统文学的提炼和创造,有效地吸收营养成分,借鉴先进经验和传统的文学精华,并以丰富的现代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声像技术”构成影视艺术。原创文学为影视作品提供文化资源和结构素材,链接成生动的银屏剧情,其剧情的展现靠的流媒体(电影和电视等)以时间和空间的延续和展示,综合表现为影视艺术,随着影视艺术的展现与人们的感悟,又会诞生新的影视文学,影视文学又会给影视艺术家们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又会构成新的影视艺术。

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的根基和依靠,一切艺术的原创和再创作都来源于文学的创作。脱离开文学的艺术都是空洞和虚无缥缈的,是没有情感和杂乱无章的拼接,也就不能称成其为艺术。影视艺术是对影视文学的渲染、升华和再创造,使影视文学的内涵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达到把以静的文字表达变为生动形象的影视艺术。影视艺术创新文学作品,运用文学的创作手法,推广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影视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又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创作内涵和创作手段,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摘要: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作为一对姊妹艺术,它们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共同繁荣,谁也离不开谁的存在意义。本文对二者的概念与内涵以及相互关系作了明晰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

篇4:浅谈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

关键词:影视文学;影视艺术;艺术共性;相成关系

影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把静态的文学言语通过有声且直观的视觉形象呈现给大家,在丰富人们工作学习后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向人们展示了视觉盛宴的另一种世界,使观赏者们产生不同于平常的感觉。一部非常具有成功价值的影视作品是一定会在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并都达到高水平,并能完全将两者完美融合,吸引观众产生价值。影视文学具有听和看两种手段,它是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的文学剧本,也是电视剧、电影等形式的内容存在基础。影视艺术让影视作品和文学更具有渲染力、生命力、表现力、感染力,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主动鉴赏观看,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价值。

一、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字,它是另一种表达形式的文学类型,它将文学剧本进行深加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微视频等声话设备播出,用直观的听视觉感官表现形式把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达到文学思想内容的表达诉求。它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相比具有更高的魅力,更容易获得人们关注。影视文学具有的特点:

首先,它是文学一种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与其他文学作品并没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它在编辑故事情节、凸显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方面等方面具有传统文学所具有的规律。

第二,它在表现上兼具了影视媒介的一些特点,这是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融合了影视媒介的“读”、“看”、“听”等特点,所以影视文学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

第三,其影视特征鲜明。视觉效果比较突出,它将死板的文学描述形象通过具体直观且视觉非常鲜明的手段表达出来。它也具有一定动作性,主要是把死板文字用具体影像描述出来;还有就是运动了蒙太奇手法,使得剧本中的各内容、场景、人物及其他都能根据需要效果进行组合,以达到最好表现效果。

二、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空间、时间等多种手段来彰显银屏形象的表现力、感染力,通过这种时空融合的艺术效果,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影视艺术讲究的是意境、意象、和神韵相融合的美学效果,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感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并起到净化心灵。影视艺术的最早应用是在电影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的普遍和升级,在电视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影视艺术主要通过空间的营造、叙事要求及发展方位、场景再现、人物表现等方式来展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只为提高作品的收视率,去拍摄具有迎合性质的商业片,这是不课能会代表影视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降低艺术标准,具有通俗化、暴力化、低俗化的影片,虽然迎合了观众的趣味,但与影视艺术相比是一定不能同日而语的。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发展造就了特技效果,为特技效果提供的平台,但这并不是等同于影视艺术,特技效果的运用虽然为观众带来新鲜感,提升视觉效果,但也只能给观众们带来一时的视觉刺激和冲击,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影视艺术的真正意义上是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为他们带来眼心相融合的艺术。在使用中要把握好度。

三、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可以说是具有相互交融、荣辱与共的关系,两者中谁有欠缺,向观众们展示的作品都不会光彩而变的不完美。

(一) 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具有一定的艺术共性

从他们内容的手法展现来看,影视文学的侧重重点大部分主体是人物的本身,主要表现线路是以人物本身的思想行动,在纷杂的关系网中,各种互动融合,一个剧本故事的连贯表达,以达到熏陶塑造启迪并感染大众。在设置相关场景中、故事的铺陈等方面,作品都会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表达的艺术性。影视艺术是阐述方式,并且怎样运用都是为了烘托表达出影视人物的主题。

从美学形态上来看,他们都运用时空等形式来彰显角色和场景环境。它本来就具有展现美的基本目的,进而以启迪智慧为最终愿景,而另一种中所运动的方式也是同样是达到这一要求。出发点上他们是一致的。

从展示方式上来看,一种是能把所有故事情节精彩的融合展现,行使了蒙太奇方式,使任务、环境以及其它等表达整理展现的更为和谐。

(二)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相辅相成关系

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内涵,再有魅力也不会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所以说影视艺术是需要影视文学的存在。影视文学也需要影视艺术的衬托。文学剧本如果具有了吸引力,就像一座房子有了坚实的地基,但是只靠牢固的地基是不能吸引眼球的,还需要为其不断的添砖加瓦,描龙画风,让其穿上漂亮的外衣,充满光彩,让人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无论怎样,有意义的文学内容需要影视艺术的烘托,这样才不会显得粗糙干瘪。影视艺术通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影视文学彰显了更强的表现力,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领悟。

只有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会使作品丰满,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并具有历久弥香的力量成为一部优秀作品。许多奥斯卡金奖获得影片,就在这运用的非常精彩。只有具备令大众震撼的文本,再配备饱含深情的角色演绎、非一般的情节设计、不同寻常的手法创作,达到大众在鉴赏时产生自主地被感动效果。

( 三)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前提都是以文学为蓝本

所有的运用手法都需要围绕文学的内容来进行再创作更具有彰显力,不能凌驾于文学内容之上而自成一体。只能在尊重文学内容的前提基础上,通过合理地运用艺术手法,才会使作品呈现和谐之美。当所有的作品都只具有娱乐功能时,影视作品就失去它的光彩价值和积极意义。

影视作品使得文学作品更为形象丰富。其内容更为直观、具体、形象,也使复杂的社会万象通过一个镜头,就能表现出五味陈杂的韵味。

(四)在观众的接纳程度和方式上,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更加的切合

影视文学在思想的表达上、感情的传递上、审美观点的塑造上,都给大众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说到底影视作品是为了愉悦大众,没有了观众认可,再具有深意、再精美的制作、再有艺术价值的影片也不会有大众欣赏。两者既需要在内容上贴近大众,也要通过艺术来表达美为社会带来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影视作品要在文学的内容上和艺术表达上找到融合点,既要广大观众所欣然接受,又要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学艺术水平。

四、结语

一部较为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盛宴,也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对于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等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努力将两者更好的融合,使得影视作品在升华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大家的观看兴趣,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是现代影视作品努力的方向。只有将影视作品的文学效果、艺术效果、社会价值、观众满意度联系起来创作,影视作品才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斌.影视艺术鉴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德]克拉考尔.电影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枚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6][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胡尧之,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7]崔剑剑.试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关系[J].电影文学,2013(18):19-20.

篇5:影视艺术欣赏结业论文(最终版)

学号: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影视艺术欣赏结业论文---《疯狂的赛车》影评0812104017 0806班

2010.05.30

在电影院的银幕上看多了关于好人的电影,真不习惯看到这么多坏人呀~~

人还真是有奴性,大银幕上阉人看多了,忽见一个完整生猛的活物,竟然条件反射性地很不习惯。看得我胆战心惊,满头大汗,直想敲敲广电总局各位大人的秃头:别再打瞌睡啦,不得了不得了!坏人们全放出来啦,又是医药欺诈,又是贩毒,还有黑帮,会教坏细佬,埋汰差佬啊!就我这样的政治觉悟都看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三拨坏蛋中;九孔拼贱到底的杀妻奸商李法拉,和戎祥、高捷饰演脑袋秀逗掉的台客黑帮,——同志们,台湾同胞就占了两席啊,这是什么潜台词,置风雨飘摇的两岸关系于何地?!警察同志在影片中简直成了插科打诨的废物,坏人们要么“多行不义必自毙”,要么蠢到自投罗网,不劳人民警察动手。两个年轻的警察满脑子就想办大案立大功成就个人名利,对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毫无兴趣,时常面露不爽之色。耿浩发现泰国僵尸后急忙跑到警察局报案,民警们互相推诿,对报案群众很不热情;工作忙乱无效率,且漏洞百出,导致犯人

从眼前溜走。这样的人民警察,这样的工作状态,怎么能保障和谐社会??而且影片实在是太阴暗、血腥了,从头到尾充斥着暴力,而且逐步升级,2400个镜头中,起码有1千个镜头有打架斗殴,刀、枪、棍、棒各种凶器层出不穷,甚至有活吞蟑螂,舔食骨灰这样低俗、恶心、变态的招术,实在令人发指。影片放映结束后,看见现场有很多小盆友,心中升起了深深的忧虑,由于广电总局工作的疏忽,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花朵们,正在遭受怎样的毒害……

呼唤广电总局!打倒《疯狂的赛车》!(PS:看片时我的邻座就是广电总急大人那~)

好了,奴性揭露完毕,进入正题。实在是太惊愕了,那感觉就像密实的黑色帷幕被掀起了一角,或者一贯口味清淡的江浙人进了川菜馆。撇开广电总局不说,片子本身也相当令人惊喜。《疯狂的石头》的升级版,更为风格化。如今内地导演里难得找到几个会讲故事的,能把故事讲出花活,把观众讲个措手不及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宁浩算是狼波湾。

其实,客观地说,《低俗小说》、《罗拉快跑》之后,怎样的叙事手法都不算新鲜。即便在08年上映的华语片中,《李米的猜想》和《硬汉》也都运用到了相似的多线交织。但都做得不够完整,《李米》的核还是爱情,故事讲得虎头蛇尾(审这部片时,广电总局的老头们可没瞌睡),而《硬汉》因为人物不足以成立,那点叙事上的小花招也一溃而成败笔。

而宁浩的确把这种叙事方式做足、做到极致了。和《疯狂的石头》相比,《疯狂的赛车》在疯狂上升级。在人物关系上,不再是《疯狂的石头》那般一攻一守,一正一邪,而成了坏人们的狂欢。撇开警察不论(他们就是一插科打诨的,在叙事上没有承担太多的功能。)几乎全是为非作歹的坏人,即便是黄渤饰演的赛车手耿浩也算不上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他只是个孝顺师傅的倒霉蛋,而且没什么歹心。而每伙歹徒都有自己的逻辑。叙事像是一群做布朗运动的分子在玩击鼓传花。(不剧透了,大伙自己看吧。)最搞笑的不是黄渤,也不是九孔、戎祥,哼哈二将,而是徐峥。但是我看片的时候一直把他当作汪涵了……

和《疯狂的赛车》突出重庆风味不同,《疯狂的赛车》有意模糊现实背景,突出风格化。除了室内空间(比如李法拉的家中、幽暗的防空洞),外景只限于几处,如反复出现、颇有旧时风情的三岔路口、运动场及沿海的公路,没有一个城市的全景。在空间的处理上尽量往类型片的角度靠拢,这在国产片里很少见。

篇6:谈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艺术论文

摘要:

电影和电视发展到现在,创作者已经越来越注重声音在电影电视的运用,在人们的印象里,那些优秀的配音,悠扬的音乐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每每提及总是激动不已,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创作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影视创作 声音

声音,是听觉艺术的物质构成材料,是寓有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影视“声画艺术”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区别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丰富多彩,但目前对声音的分类方法并不统一。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孙欣在其《影视同期声录音》一书中按照《电影艺术词典》与《现代影视技术辞典》中对声音的分类方法,认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我认为这种分类应是比较清楚和全面的。

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经历了“戏剧的电影”、“文学的电影”、“画面的艺术”,终于走向了“视听艺术”的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初曾激烈反对过声音的电影,如今高度重视声音的运用。八九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电影业借高科技的威力,以炫人耳目的视听效果再度复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环绕声的使用,它以无以伦比的感染力彻底征服了观众。

实际上,声音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在人脑中形成空间形象的手段。在影视制作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和揭示影视主题。就声音而言,当我们一提到电影《大话西游》周星驰那段经典对白“曾经有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后来才后悔,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讲三个字:我爱你!如果一定要在这份爱加上个日期,我希望是一万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且被人们频频用作互侃的玩笑。而就音乐而言,它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表情,亦可以表意,或者表达某个情景和场景。例如,当我们听到《二泉映月》时,我们会从乐曲中感到一种凄凉和悲苦,这就是表情我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旧社会艺人那种辛酸的生活和心灵的痛苦,这就是表意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支乐曲联想到凄楚萧瑟的江南风景,联想到那个瞎子阿炳在大街小巷卖艺的情景。也就是说,通过人的耳朵和大脑,原本看不见的音乐可以转化成人的视觉,而且视觉所展现的场景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就如电影画面的移动、切换、转场一样。音响是比音乐更具形象性的声音,它的空间造型比音乐来得更具体、更真实、更易把握,例如,汽车的喇叭声,大海的潮水声,刮大风和吹微微细风的不同风声,自由市场鼎沸的人声等,当人们一听到这声音时便会联想到它所对应的场景。一般讲,音响会增强画面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果将一种音响加载在另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有的空间就被大大扩展了,画面的意义也更加丰富。例如,画面是旧社会一位十八九的`女孩在大街上卖身葬父,而画面外传来的声音是同情声,还有啧啧的讥讽声。虽然在画面上看不到这些发出不同声音的人,但在观众的想象中这些人是在围观着这个女孩。而在这里由于同情声和啧啧的讥讽声的运用,画面的空间被扩大了,使这个卖身葬父的女孩的这个画面中不再单调而是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声音不但具有创造画面形象的能力,而且如果将特定的声音加载或赋予某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本具有的意义和内涵不但被丰富了、生动了,而且也可能被改变和修饰。

除了空间上的造型作用外,声音还可用来对画面的表现进行补充和丰富。一段好听的旋律,在人们心中唤起的联想可能比一幅画面所唤起的联想更为丰富和生动。因为音乐更具抽象性,它给人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富有理性的美感情绪,它可以使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体验、志趣和爱好去展开联想,通过联想而补充丰富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音乐不但具有空间上的造型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这种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情绪色彩,这是画面所无法表达的。在影视制作中巧妙地利用音乐的表情作用,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调动观众参与片中情节、内容的积极性。例如像《卡萨布兰卡》,还有《毕业生》中的《寂寞无声》,都是大家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马上回忆起这经典的影片内容,以及影片所塑造的经典人物。

尽管声音具有与画面相同的造型和表意功能,但在表达方式上与画面却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点首先表现在声音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一具体场景或事物。例如,我们无法通过一段音乐准确表达出布达拉宫的外形、色调和建筑风格,而一幅布达拉宫的静态画面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即使我们用语言来描绘它也不如这幅动态画面来的直观。可见,声音对于事物或事情的描述具有不准确性和宽泛性。人们听到一段音乐时,只能说“ 它听起来像什么”,或者说“我从中感到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理解音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理解音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形象描述出来。其描述的细节会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描述的意境和情感却惊人的相似和雷同。

声音在表达形象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影视制作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表现力。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讨论声音在影视制作中的运用。

1、运用声音表达和渲染主题。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逼真的一部。片子在一开始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一场中,用惊心动魄的音响效果把战争的残酷、惨烈表现的淋漓尽致。看过此片的人们很难忘记那子弹摄入水中、打进肉体的可怕效果。导演和音响设计人员还两次使用了“主观音响”的手段,一次是登陆作战中,一次是在桥头遭遇战中,刻画人物在恐怖的战争场面中无法忍受处于短暂“失聪”状态的心理感受,本片的音响运用不但使观众加强的对画面难忘的效果也起到了揭示和深化统一主题的作用。

2、运用声音调动观众情绪。

相对于画面而言,音乐是最能调动人的情绪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用音乐进行气氛的营造和渲染比用纯粹画面更有效,更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在电影《泰坦尼克》的结尾导演使用了该篇的主题曲《我心依旧》不但恰当地表现了电影主人公处在那种环境下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使影片主题和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在《泰坦尼克》中,这段音乐被几次用到,正是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具有高潮有带有一些伤感的乐曲不但实现了故事情节上的过渡和转场,而且将主人公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轮船上发生的短暂但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也表现出了杰克为爱牺牲的伟大、露丝对杰克的无限怀念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于失去杰克的无限痛苦,并把这份痛苦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比任何人为的表演、痛哭、解说都来得简洁、巧妙和含蓄。

当然,我们在影视制作中不能过分地夸大声音的作用。毕竟,任何影视制作都是以视觉画面为主的编辑艺术。只有当我们对影视表现的各个元素的特性有所了解掌握后,我们才能在影视制作中科学地运用这些元素,并发挥它们各自的表现优势。声音的特性及其巨大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凤铸。音响美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上一篇:竹园小学暑假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记录下一篇: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