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时代审美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高校艺术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是近年来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就是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系统合理的设置安排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书法艺术时代审美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书法艺术时代审美管理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 要】著名画家罗克韦尔·肯特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从这层意义上来讲,高中美术教育正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美术是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高中美术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高中美术;新课程;素质教育;实施

高中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变无形为有形,使无声于有形之中,声形并茂,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高中美术教学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通过高中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又如何将素质教育的内涵渗透至高中美术教育,以引导美育教学的素质化?这两个相互对立又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作为校方,应从素质教育角度重视美术教学

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迈向21世纪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社会发展依赖素质教育,信息时代离不开创造型人才,高中学校应该明确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一定要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高中美术,作为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院校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改革,探索运用各类顺应素质教育、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他们在生活和自己身边发现美术、体验美术,激发其热爱美好生活、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高校管理层及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身心修养,并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借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二、高中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艺术知识、担负起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是高中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神圣的使命。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美术教师不可懈怠也功不可没。

新的形势下,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素质教育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美学知识的传授者,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同时转变教育思想、钻研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鉴赏的引入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提高美学基础知识之外,也要具有丰富的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知识,养成现代文化的心态,即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时代的美术作品,保持良好的接纳与了解的心态,从而分别从横向与纵向间形成一种建立在各学科及学科间内在联系、和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态度。开拓自身艺术视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新课程配合新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美术重新规划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即美术鉴赏、设计、绘画、雕塑、电脑美术、摄影摄像、书法、篆刻和工艺。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提倡的美术教学不断进步,其直接体现是美术边界的不断延伸:由单一的欣赏,已经发展到今天欣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由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型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新阶段。

1.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不断提升

高中美术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悲壮谓之美、和谐谓之美、崇高谓之美……美的形式是多样的,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多样的,正如挪威画家蒙克的美术作品《呐喊》,就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类来带的不安和恐惧,因此,恐惧亦谓之美。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从学生角度出发,融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位一体,其内容更充实,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必须结合新教学,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围绕素质教育将美育做好做优。在理论教学之余,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美术馆、美术展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美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评论,加深其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全方位展示视觉艺术的语言魅力,使学生爱上美术,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3.选择优秀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同时要求教师将美术鉴赏提到重要的位置,优秀的作品使學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如同艺术再现世界,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例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教师可引领学生通过其构图与色彩,体会作者创作该作品时溢于言表的兴奋心境,感受其构思的宏伟气魄,还原作者对于中华民族永远站立起来的信心与骄傲,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鉴赏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该作品从色调、布局、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联系梵高满腔热情却惶惶不得志的人生阅历,洞悉其内心情绪,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使学生欣赏梵高作品的同时,感悟梵高的爱心和渴望生活、渴望给人带来快乐的人生观与艺术观。

四、评价导向,促进高效学习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美术学习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淞强.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

[2]张一远.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思考[J]. 山西教育,2010(3)

[3]王新化.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评价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作者:邓静

书法艺术时代审美管理论文 篇2:

高校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摘 要:高校艺术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是近年来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就是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系统合理的设置安排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市场项目的定位,建立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工作室、艺术社团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很好地提高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的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市场定位

一、艺术教育是艺术时代的召唤

21世纪是科技技术时代,艺术在科技的浪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到城市建筑、居住区环境,小到商品百货。从实体商品经济的产品,再到虚拟经济的网络电脑、手机等数字媒体,艺术为人们带来审美,带来情感的愉悦。艺术的表现通过技术媒体传播给受众。现代的艺术设计与科技的融合,体现人与科技的一种整合性和互动性。市场的兴盛发展和市场传播,为艺术插上了飞行的翅膀。艺术在现代商业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艺术教育的立足点是市场,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为市场所有的艺术人才。艺术专业培养质量,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相关,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商业市场接轨,艺术从市场中来,在生活中体现。

二、高校艺术专业实践中探索

实践出真知,艺术人才培养的是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任务。高校是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在与艺术市场的融合中共生。教育离不开市场的土壤,教育在市场的环境中生长。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实践教学遵循市场规律中进行艺术教育。艺术人才实践教学是办好高校艺术专业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市场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教学是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地反映了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等工作全貌。那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实践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而目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脱钩,学生在专业创作中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完成的艺术设计项目。这都影响了高校艺术人才的有序输出。

三、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目前高校艺术专业不断地新增专业,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另一方面相关的艺术公司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造成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不适应市场的岗位需求。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与市场接轨的原因诸多,主要是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培养能力上不足。那么高校可以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建立企业实训与就业基地等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上进行合理的改善,通过改革地提出培养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的策略。

目前,高校大学四年的艺术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仅仅也是多门课程的堆积,课程内容偏重大而全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为主。而高校人才培养应立足艺术的市场需要及艺术人才的专业实践性需要,以艺术市场的应用为教学导向,艺术制作的实际需要为艺术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核心。以高校培养艺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机制,注重实践立足社会需要。把艺术公司请进学校,把艺术项目带进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体会艺术公司工作的氛围和艺术制作流程。

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战应用能力的培养,独立完成艺术项目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才使能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

四、高校艺术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实践教学的改进可以从艺术专业培养的定位考虑,重点是发挥高校艺术专业的自身优势,如师资力量、实验室、工作室、地缘优势等。在高校自己的艺术专业特色上下功夫,把握高校教育资源与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实践教学以把握市场就业为方向,适应市场对岗位的需求。在高校的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深度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高校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实际项目出发还原项目制作过程,通过项目制作过程学习艺术制作过程,通过产教的融合培养具有艺术制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艺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设置融合

艺术专业课程在基础课中有一定的共性,艺术专业的不同设计专业在基础课程中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各艺术专业都需要开设素描、速写、构成、人体、雕塑等相关课程,可以建立艺术专业的公共基础教研室,改变原有的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壁垒,在各个基础课程的教学由专业基础教师统一教学,这样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更加的灵活多变,教学资源又能合理应用。

也就是说在大学一年级时不分方向主要进行艺术基础课程的训练学习,可以开设初级的造型能力课程,进行统一的造型能力课程训练。大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中进行一定的课程训练。在二维、三维艺术课程,艺术造型、photoshop图形处理、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史论知识进行艺术专业的基础学习。通过大学一年级的培养为艺术分专业打下基础,也增加了一定的艺术兴趣为大学一年级以后的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大学一年级是艺术基础通识训练,升入大学二年级以后可是进入艺术市场岗位的分类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专业方向培养。明确培养定位根据各高校的艺术专业的办学实力作精准的定位,把艺术专业进行细分,培养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定位培养。例如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艺术培养中,分为平面广告方向和影视广告制作方向。如果学生选择影视广告制作方向的学习培养,那就在今后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将影视广告的课程系统化,把影视广告制作的培养作为大学艺术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这样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专业化的培养。

2.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将市场项目引入课堂

艺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将是艺术专业教学的关键。艺术教学中动手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完成一件独立的作业或者作品为主,虽然作业内容是以理论内容为依据但是往往缺乏实用性,作品反映课程的单项练习内容,独立课程作业练习往往缺乏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教学的学习中仅仅是完成每一门课程的作业,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实践教学犹如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應用能力。艺术制作的实践教学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做到学以致用,关键是实用性的实践环节,实践内容进入市场项目,而项目是在市场中艺术应用的最终目标。将艺术项目制作贯穿全部艺术专业的实践环节中,项目实践制作对艺术专业课程有极强的艺术指导性和专业技术支持。将市场项目引进课堂,对于实践教学发挥最大功效。艺术项目制作中的艺术制作的各个环节和部门是一个系统整体,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每一门课程都是独立存在的,课程表面上看是前后的衔接关系,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往往关联性不大。而项目引进课堂后,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同一个项目将艺术的专业课程统一起来,相互影响、衔接传承。例如在视觉传达的包装课程实践教学中,将黑龙江地区某五常大米的品牌项目制作引入课堂实践教学中,那么,在设计制作包装就不仅仅是单单考虑包装的美学特点了。对于品牌文化、视觉设计效果、包装材料、市场营销等都有较高的整体布局要求,从包装的材料、包装的印刷、包装的档次、包装的运输、包装的展示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考虑。包装设计前期的市场调研,整体品牌设计再到包装视觉艺术绘制,包装容器的设计,整体设计方案都要符合黑龙江五常大米的产品定位,在市场项目的要求下完成整个包装设计的设计方案。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完成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在整体中制作艺术项目可以更好地把握实战能力,提高艺术制作专业水平。

3.实践教学可以走出课堂通过社团与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展开

艺术专业设计制作的周期较长,而一门艺术课程仅仅是几周的三四十学时,学时数较短,学习时间明显不足。实践教学模式除了在课堂,应有一部分是通过课下的实践制作来完成。因为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也满足不了专业学习的能力要求。那么,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建立第二课堂,创建艺术专业社团,发挥社团作用。社团由专业教师做为指导,学生自主组织,在下课实践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社团由学生担任社长,学生自行完成社会项目,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艺术社团活动,可以利用好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实际能力,对于课堂实践教学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高校艺术专业的工作室制,在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将成为艺术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力量。艺术高校建立艺术工作室,主要通过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场地和专业学习设备。高校可以根据艺术项目类进行不同的工作室建设。如艺术视觉传达专业可以创建印刷工艺实验室、陶艺工作室、书法篆刻工作室、雕塑实验室、数字媒体制作实验室、包装工艺实验室等,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工作室制的建立为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保障。

总之,高校艺术专业应用实践教学要仅仅把握市场方向,以市场岗位为培养目标,通过与艺术公司合作为应用型培养路径,在实践教学上发挥高校与企业的自身特点,通过强强联合共同发力,为市场培养应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艺术专业理论知识与市场应用实践环节的结合紧密,依托市场项目为艺术创作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强的自身特点,培养出合格优秀的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2]王艺翔.浅析多因素博弈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及实践[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注:本文系2018年黑龙江财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B201815。

作者:程笑君

书法艺术时代审美管理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 要:当素质教育的号角成为响彻我国教育界的首要声音,审美、艺术这种在应试教育下被轻视的学科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社会各界也都开始重视人才的复合性与高素质。高中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教学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通过高中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又如何将素质教育的内涵渗透至高中美术教育,以引导美育教学的素质化?这两个相互对立又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浅析。

美术是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著名画家罗克韦尔·肯特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从这层意义上来讲,高中美术教育正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毕业后踏入社会的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高中学校应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重视美术教学

社会发展依赖素质教育,信息时代离不开创造型人才,高中学校应该明确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一定要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高中美术,作为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院校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改革,探索运用各类顺应素质教育、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他们在生活和自己身边发现美术、体验美术,激发其热爱美好生活、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高校管理层及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身心修养,并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借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修养

传授艺术知识、担负起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是高中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神圣的使命。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美术教师不可懈怠也功不可没。

新的形势下,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了更多机遇,由原本的边缘学科转身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高中美术教师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同时,素质教育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美学知识的传授者,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同时转变教育思想、钻研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鉴赏的引入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提高美学基础知识之外,也要具有丰富的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知识,养成现代文化的心态,即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时代的美术作品,保持良好的接纳与了解的心态,从而分别从横向与纵向间形成一种建立在各学科及学科间内在联系、和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态度。开拓自身艺术视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新课程配合新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美术重新规划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即美术鉴赏、设计、绘画、雕塑、电脑美术、摄影摄像、书法、篆刻和工艺。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提倡的美术教学不断进步,其直接体现是美术边界的不断延伸:由单一的欣赏,已经发展到今天欣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由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型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新阶段。

1.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不断提升

高中美术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悲壮谓之美、和谐谓之美、崇高谓之美……美的形式是多样的,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多样的,正如挪威画家蒙克的美术作品《呐喊》,就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类来带的不安和恐惧,因此,恐惧亦谓之美。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从学生角度出发,融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位一体,其内容更充实,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必须结合新教学,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围绕素质教育将美育做好做优。在理论教学之余,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美术馆、美术展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美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评论,加深其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全方位展示视觉艺术的语言魅力,使学生爱上美术,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3.选择优秀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同时要求教师将美术鉴赏提到重要的位置,优秀的作品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如同艺术再现世界,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例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教师可引领学生通过其构图与色彩,体会作者创作该作品时溢于言表的兴奋心境,感受其构思的宏伟气魄,还原作者对于中华民族永远站立起来的信心与骄傲,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鉴赏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该作品从色调、布局、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联系梵高满腔热情却惶惶不得志的人生阅历,洞悉其内心情绪,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使学生欣赏梵高作品的同时,感悟梵高的爱心和渴望生活、渴望给人带来快乐的人生观与艺术观。

参考文献:

[1]张淞强.高中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9月

[2]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思考[J].道客巴巴

[3]钱初熹.迎接視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郑霞.高中素质教育与美术欣赏[R].山东莒南县第三中学, 2011年7月

作者:李嘉欣

上一篇:财务管理本科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艺术本质研究油画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