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术等都是实现审美培养的重要途径,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全面健康成长。幼儿正处在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能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实现精神文化的丰富,并积极影响生活实际。基于此,围绕幼儿艺术领域的审美教育问题展开理论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 篇1:

基于幼儿艺术与审美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 要: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助于完善幼儿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要想保证幼儿教育的发展,则需要构建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幼儿艺术教育体系,编制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问题思考;审美体验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该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的集合体,往往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等优点。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逐渐形成互动教学,增加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此外,幼儿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的提升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建构人文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基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所束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幼儿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虽然部分教师注重与幼儿进行互动,但很大程度上也只是针对个别幼儿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当前幼儿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幼儿园要注重构建人文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尊重幼儿的逻辑习惯

由于受到幼儿年龄所限制,幼儿思想情感并不复杂,幼儿在对世界进行感知时,往往主要靠直觉来实现这一目标,对待每一件事都充满情感。由于幼儿注重感觉,致使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幼儿喜欢按照自己的逻辑习惯感知世界。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尽可能的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并对幼儿的逻辑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从幼儿的角度欣赏艺术,为幼儿创造更多、更好的欣赏机会,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欣赏。

(二)实施差异性教学

由于不同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致使幼儿对艺术的理解不同,表达方式方面同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差异性教学时,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尊重幼儿的创造性与差异性。在具体艺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重视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激发幼儿兴趣

(一)挖掘幼儿日常生活的艺术主题

在幼儿园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出适合幼儿的主题,而后在将幼儿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添加到主题中,以此来形成主题网络,充分保证幼儿活动的连续性。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品制作时,要善于引导幼儿回收利用废弃物,例如废弃纸箱、瓶子、报纸等,同时需要将环保理念渗透到主题中,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的表演、以及演讲等,幼儿教师还可以拓展幼儿园课外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环保写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环保”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贯穿于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

校园环境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对幼儿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基于此,幼儿园要注重为幼儿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布置好幼儿园环境,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向幼儿传递知识。例如,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可以将“春、夏、秋、冬”四季作为主题,随着季节不断发生变化,幼儿园要设计出与各个季节相符的主题环境,增加校园文化气息。同时,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艺术画册、毛笔书法、幼儿绘制的作品等对校园进行点缀。而对于创作出色的作品,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为方式来鼓励幼儿更多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与艺术实践

审美教育的有效開展,不但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素质,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艺术欣赏水平。其中审美情感是艺术欣赏与创造的基本前提,而审美感知力又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积累,营造出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只有创造出当前这种环境,才能够刺激幼儿大胆发挥其个性。此外,还应注重发挥音乐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而幼儿的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则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并不会过多的在意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深刻内涵,往往在音乐情感方面出现偏离。基于此情况下,幼儿教师要耐心讲解,通过语言生动形象地分析音乐作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

综上所述,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生活化实践的合理应用,将艺术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题,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获得情感方面的升华。同时,还需要注重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与艺术实践,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在当前基础上,注重启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美育功能的理性思考[J].黑河教育,2013,(1):79.

[2]马琰.审美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0-113.

[3]姜茂霞.幼儿审美教育与自由创造的关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4(7):76.

作者:谢晓露

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 篇2:

幼儿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教育价值研究

摘 要: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术等都是实现审美培养的重要途径,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全面健康成长。幼儿正处在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能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实现精神文化的丰富,并积极影响生活实际。基于此,围绕幼儿艺术领域的审美教育问题展开理论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审美教育;理论研究

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具有众多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存在,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心理,实现审美性、科学性、社会性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全面发展。落实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以下将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对相关的内容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教育元素分析

“美”属于哲学范畴和意识形态,想要在艺术领域中实现良好的审美能力培养,必须抓住教学内容中具体的审美元素,借助生动、形象、具体的感性形象引导幼儿进行内心的体会和感悟。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丰富,而且具有众多的审美元素,教师需要有效挖掘和科学引导。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是常规概念下的艺术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旋律之美、歌词意境之美、舞蹈动作之美、情感表达之美;美术活动中的线条之美、形式之美、手法之美、创作之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美、展现方法之美、精神追求之美,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审美元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人们身心特点的客观规律。比如毫无节奏感、表现力度过大的声音普遍会让幼儿产生焦虑、厌烦、害怕的情绪,而轻快、舒缓、有规律的声音表达能够让幼儿产生喜悦、平静、祥和的心绪。还有,有规律的线条和杂乱无章的线条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又比如文学作品中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故事情节,幼儿会对凌辱弱小的大灰狼产生反感和厌恶,而对机敏的小白兔产生赞美。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天然的朴素审美感知能力,正是进行基础审美教育渗透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领域不同内容的不同审美元素,引导幼儿全面理解和体会,在正反对比体验中实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

二、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教育作用分析

(一)促进幼儿感知想象能力提升

感知,是幼儿和艺术作品产生互动交流的基础,想象是发明创造的基础,也是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条件。艺术从来都是言有尽,景有尽,而意蕴环绕,情感无穷的表现。人们的艺术学习活动并不只是对已知内容的重复,更是延伸拓展的创新,这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需求。另外,感知和想象能力虽然受到幼儿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则是在环境的熏陶、有意识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和深化的。幼儿的感知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进行再创造和再深化。幼儿阶段的艺术领域教学活动,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学习,而且和日常的生活实际具有密切的联系。幼儿可以借助直观、具体、形象的实物,借助直接经验进行感知和理解,体会和感悟其中的审美元素,进而实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具体情境、氛围的创设和营造,先借助向日葵仿真花或者图片,通过亮度和颜色深浅的变化,深化幼儿对形态各异的向日葵的感知,丰富他们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和创造活动。“向日葵在成熟之前是绿色的,和其他的植物一样,绿色代表生机,黄色代表收获”“这朵营养不良,里面没有小网子,都是洞”“向日葵总是一眨不眨地看着太阳”。幼儿能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个性化的作品创造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向日葵绘画完成的动态过程展示出来,也可以通过现场绘画的直观演示方式,引导幼儿全面感知作品线条美及造型美。总而言之,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感知想象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认真做到相关的教学引导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們的重视。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是时代教育的主题。艺术领域的审美元素可以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优美意境的氛围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这有利于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谐相处的情感,等等。基于此,教师要努力做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歌曲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幼儿切实感受到音乐节奏变化带来的审美享受、歌词内容表达的生活之乐,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鉴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小,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让他们在实践参与和交流分享中深化理解和感受,切实实现情感的熏陶,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学苑教育,2016(21).

[2]姜茂霞.幼儿审美教育与自由创造的关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7).

作者:包淑英

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 篇3:

幼儿歌舞艺术的审美教育

【摘  要】幼儿歌舞是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语言,以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手段,它是反映幼儿生活与表达幼儿情趣的一种教育艺术,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审美活动的特点,详述了幼儿舞蹈的审美特征,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美育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歌舞艺术  审美教育

对幼儿进行歌舞综合艺术的审美教育,它主要是提供给幼儿自娱自乐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深得幼儿的喜爱。

一 总论

幼儿歌舞通过歌舞教学,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意识与欲望,培养幼儿健美的身姿和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其对节奏的感受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 幼儿审美活动的特点

幼儿的审美活动在本质上不同于成人,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中所依靠身心素质的不同。幼儿身心发展未完成的事实,形成了他们的审美活动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1.直觉性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审美心理不能从一般的心理机能中独立开来。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7岁的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期,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审美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做出反映,只会从一个特例推到另一特例,并将互无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

2.情感性

“幼儿的审美与艺术是其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他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① 4~8岁的幼儿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泛灵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幼儿审美活动的情感性。这一时期的幼儿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将一些僵死的事物生命化,与之对话并付诸感情和行动。

3.创造性

幼儿在审美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不合规矩”,一方面他们审美时是按照自己的灵感进行灵活的调整;另一方面,幼儿由于个体的审美心理发展不成熟,使他们对既定形式和成人经验的依赖更小,自主创作的灵活性更大。审美活动的创造性主要在于说明幼儿的审美表达更具有审美创造的意味。

三 幼儿歌舞的审美特征

幼儿歌舞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它自身活泼、天真、夸张、有趣的特点。幼儿歌舞是幼儿表演的、幼儿观看的,应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一般来说,幼儿歌舞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歌舞的直观性

幼儿审美的直觉性特点决定了幼儿歌舞的特点具有直观性。舞蹈形象本身就是直观的艺术形象,它是幼儿通过眼睛、耳朵、身体直接进行审美感觉的。幼儿正处在成长阶段,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思维特点是形象具体的。

2.幼儿歌舞的童趣性

童趣性即幼儿的兴趣、情趣。兴趣,即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或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幼儿歌舞艺术活动中,要着重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另外,还应讲究歌舞语汇的趣味性。

3.幼兒歌舞的童幻性

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幼儿舞蹈艺术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是幼儿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幼儿幻想题材的歌舞艺术中,他们可以像大狮子一样在“森林”里走来走去,也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幼儿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构成幼儿歌舞艺术特色的基础。

4.幼儿歌舞的模仿性

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幼儿歌舞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说幼儿歌舞具有模仿性。

5.幼儿歌舞的综合性

幼儿歌舞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中了演唱、表演、舞蹈、语言等艺术形式,其题材反映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所感兴趣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及自然景物中的花鸟鱼虫、山水风雨和童幻世界中的一切,歌舞节目大多都能被幼儿接受。

四 结束语

在幼儿眼中,歌舞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游戏。幼儿感兴趣的不仅是歌舞动作,更多的是深入幼儿心灵、产生共鸣的内容、情节。在幼儿园中,一节优秀的歌舞表演课必定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必定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为起点的,必定能引起幼儿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共鸣。

注 释

①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42

参考文献

[1]贾任兰.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冷英嘉.从幼儿舞蹈之全新审美看幼儿舞蹈教育[J].北方音乐,2013(12)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孔亚琴

上一篇:证券市场应该培育论文下一篇:语文寓教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