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审美表现

2022-09-11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设计者通过一定的材料创造美、挖掘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却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声音、动画、数字等多样化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一、色彩设计

色彩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元素之一。人从出生之始,先辨识黑白,喜好红色,到能感受丰富的色彩,通过色彩感受世界,接收信息,又通过色彩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甚为重要。

设计师不但需要精心选择最恰当的设计形式和信息基调,同时还要选择最能够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色彩元素。在人的视觉印象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界面承载着更多的信息传递职责。色彩设计如果鲜明、准确、和谐,受众可以从色彩中获得良好的主体印象。如果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相同,那么人们关于色彩的认知也具有一致性,这一条件可以为设计者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另外,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对增强媒体产品的展示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突出信息的主体性,营建良好的产品氛围,而且还可以达到快速吸引用户的目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色彩设计的辅助作用,用户才能从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由此在艺术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搭建起审美桥梁。

二、视觉流程设计

成功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完美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犹如作品的骨架,与其他作品要素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作品。新媒体下的受众更多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获取信息,因而科学的结构设计不仅要将浏览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要帮助浏览者更快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例如面向受众的网页,网页结构设计包括整体布局、检索栏位置、广告栏设置、头版版面以及建立讨论区模块等。由于内容繁多,所以设计者需要综合考量每一个细节。艺术设计者需要立足于美的角度,并结合受众情感需求优化网页结构,力争展现作品的独特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使浏览者通过网络界面设计获取有效信息,保证受众既能获得有效信息,又能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在视觉传达中,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之为视觉流程。视觉流程的建立既立足于人的本能习惯,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表现,将作品的重点、特色等有序的得以展现,使受众舒适而有效的获取信息。

三、信息符号设计

任何艺术设计都必须以一定的符号为信息载体,因此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符号有具象表现,有抽象表现,有其本义,又有象形意义与象征意义。设计者需要深入理解符号的确切含义,且在不同环境与领域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通过符号实现信息传递。

然而,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受教育水平差异,所处生活环境的差异,包括宗教信仰的不同,人们对同一符号的理解也会表现出差异性。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者应从受众出发,从受众对符号的认同程度出发,并与信息含义结合起来,赋予符号应有的意义,从而使受众能够全面理解符号的内在思想情感以及所蕴含的重要信息。

与传统艺术设计相比,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我们以新闻报道为例进行说明,传统的纸质媒体通常以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而新媒体还可以采用图像和声音的形式进行报道,文字宣传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宣传效果。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信息能够以更加生动和立体的形式进行传播,传播效果大大提高。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主体更加淡化,不仅信息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而且受众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其中的设计元素所吸引。一般来讲,事物如果能够获得他人的视觉肯定,则更容易被他人所认同。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具有鲜明的色彩、真实的画面、清晰的声音,甚至更多的交互感受,因而能够为受众带来一种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因而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迈克•费瑟斯曾经对消费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距离的缩短对观察和体验不包括审美对象在内的物体具有积极作用”,显而易见,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使信息主体与受众有效结合,有利于受众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艺术设计的应用使社会大众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满足了他们的理性需要,更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正是由于艺术设计者对艺术作品的创造,才使得受众与媒体产品进行良好的互动。每一位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很明显,新媒体下的艺术设计氛围比传统艺术设计更为轻松、自由。受众所感受到的信息包含内容与形式,更多的是审美情感。

摘要: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方式、审美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艺术资源丰富,体现在审美上,色彩、视觉流程和信息符号的设计都打破了原有传统设计的审美内涵。结合数字化设备,展现艺术设计作品,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信息交互,与受众的互动体验,使信息主体与受众有效结合,有利于受众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艺术设计,新媒体时代,审美

参考文献

[1] 周洁.新媒体艺术中传统图形元素的设计表达[J].包装工程,2013

[2] 马洪伟.新媒体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4

[3] 桑莉君.论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作家,2013

[4] 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

上一篇:赏识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管理的促进作用下一篇:病理生理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