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审美论文

2022-04-16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在本世纪初,由于各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交流空间。这种交流方式的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艺术审美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艺术审美论文 篇1:

刍议网络艺术审美的特性及发展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成熟和深度融合,催生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正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全社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类别,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网络在自身发展和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既有不可忽视的种种负面影响,又表现出异常强大的优越性。研究网络艺术的审美特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优劣,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括通信网络、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本文着重论述因特网的审美现象、特性及发展。

网络艺术审美的融合与泛化

网络艺术:高度融合而广延的艺术门类。何谓网络艺术?由于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媒介形态,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没有成熟和定型,所以对网络艺术的诠释多是众说纷纭的。综合学界对网络艺术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艺术是指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网络艺术审美的相关问题,笔者以为,广义的网络艺术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所有艺术形式、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和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网络艺术具有以下四大类别。

第一类,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一些专业网站展示或传播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动画作品、设计作品等,这类网络艺术实质上是传统艺术借助网络平台加以展示或传播,是有艺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存在方式,有的学者因此不认为这是网络艺术,认为“当下所谓的网络艺术,很多只是把传统艺术的存储和再现媒介更替为网络而已,并没有体现出网络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所具有的特性”。①但实际上,这类艺术因其借助了网络作为展示或传播的平台,就具有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诸多审美特性。主要有:它必须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传播主体的易展示易传播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虚拟性、动态性;接受主体的高度选择性、大众化、全球化等。

第二类,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中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如纯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即上面讲到的狭义的网络艺术。

第三类,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即关于网络的艺术,如何将网络特别是网页做得新颖、别致、漂亮、好看,如网站的艺术化布局、网页设计的艺术化表现,网页的各种构图、设色、文字、动画等审美效果以及网站的特色和风格。为什么有的网站浏览者甚众,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点击率,而有的网站却门可罗雀、访问者寥寥?除了内容的新颖、吸引人以外,表现形式的审美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类,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主要体现为网络互动活动,如网络聊天、网络论坛、网络会议、网络游戏等。“当玩家沉浸在虚幻的游戏中时,他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感悟和真实的情感交流”。②

网络艺术是各种艺术门类的大融合,是高度综合的艺术,网络艺术可融入文字艺术、文学艺术、图形图像艺术、活动影像艺术、动画艺术、音乐艺术、设计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网络具有异常广阔的无穷大的空间,网络审美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均可在网络世界海阔天空、恣意纵横。网络艺术的作品可边创作、边展示、边交流、边传播,永远都是非完善和非固化的形态。网络艺术真正做到了创作工具、展示平台、传播环境、存储介质的四位一体。

审美泛化:网络艺术审美的必然趋势。在网络艺术超大范围、超常速度发展的情景下,网络世界出现了一幅幅神奇的审美泛化景象:从主体看,广大的网民在网络中写作、创作、讨论、交流、阐释见解、抒发性灵,只要上网,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艺术家,也可以是批评家、鉴赏家。审美主体实现了群体的最大化。从过程看,不管是创作、欣赏、展示、交流,还是游戏、娱乐,都处在数字化世界,伴随着审美心态进行,审美活动实现了范围的最大化。从传播看,无限大的虚拟空间,极快的传播速度,快速便捷的拟像生成复制手段,心想意随的交互环境,使网络审美呈现综合化、边缘化、多元化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趋势。

网络艺术的审美形式创新

网络艺术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美学范式,同时也催生了虚拟审美、交互审美、娱情审美等新美学形式。

主体:紧靠现实的虚拟审美。网络化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中增强交往与对话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在网络艺术世界,其主体——不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其身份大都呈虚拟状态。

虚拟现实的网络艺术形象在外观上并不背离现实,甚至看上去还非常真实。但它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是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的超现实形象。网络艺术作品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就好比是再造艺术形象的基因工程,“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③它将现实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再将这些数字化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形象,再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使具有替代作用的虚拟审美物像替代现实的艺术审美形象。

但上述对网络艺术虚拟性的表述却并不排除网络艺术的现实性,网络艺术虚拟审美具有有限性和相对性,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与现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④网络艺术都是反映现实的,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是一一对应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艺术作品可以转化为网络艺术作品,网络艺术作品也可以转化为传统艺术作品。网络本身也具有有效的调节手段,使网络艺术的虚拟性仅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如作品大赛实行实名投稿制,参赛者提交作品时,必须提供个人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号码等,增强了网络艺术的现实感。这决定了网络艺术的虚拟性同时具有紧靠现实的特征。

过程: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网络信息传递与传统媒介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网络既存在着点对面的传播,又存在着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传播方式”。⑤传统信息是“发布→传播→接收”的形式,而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则采用“发布←→传播←→接收”的方式,这是一种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交互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在网络上开设电子论坛、出示创作者或主办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每一件作品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个交流、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受众能直接参与艺术作品的评价、修改与创作。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催生了网络艺术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的特性。

网络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个人私密性不同,是一种大众参与、时实在线、交互共享的审美形式,网络艺术只存在于网上,如若不在网上,它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在网络的在线空间里实现交互,被人浏览或有人参与它才是存在的,才是具有艺术魅力和審美意义的。

网络艺术的交互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受众对网络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的,可以说是由受众决定故事的发展。受众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段落或内容选项,有选择性地进行作品的浏览。二是指受众也参与创作的过程,网络艺术的交互性存在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网络艺术是关于交流、交互的艺术,正是这种双向交互的特点,使最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重新配置,因而也使艺术作品变得更丰富、更成熟、更具艺术品位,更为平民化和大众化。

体验:快乐世界的娱情审美。“网络游戏已经成了网络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⑥游戏的娱情性不言自明。而网络世界中,网民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源于兴趣使然和表达欲望的驱动。由于网络创作者署名的虚拟性,其创作虽然也要追求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源于心灵宣泄,嬉笑怒骂,俗语戏说、随意涂鸦、角色反串亦皆成艺术品,正所谓在创作中享受快乐,在娱情中实现审美。

在网络艺术化的体验活动中,网民与网民联系与互动,天南地北的人一起聊天、一起在网络论坛或网络会议上讨论,由于各自的署名和身份都是虚拟的,大家互不认识,所以往往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同时表现出更多的心灵呈现和真情宣泄,感受更多的快乐和愉悦。在网络游戏中,同样由于网民及身份的匿名和虚拟,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情与“面子”,甚至避开了现实社会里游戏、娱乐中的赌博与金钱交易,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欢乐和快意,还了游戏娱乐的最初内涵和本真意义。

网络艺术审美的风格延展趋势

随着网络媒介功能的不断发展和日益丰富,网络艺术亦不断地延展和丰富着自身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审美主体:非二元对立形态。

“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了和谐的身份融合”。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⑧“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严格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参与网络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⑨网络艺术的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其身份既呈虚拟形态又呈融合状态,网民的社会身份往往用虚拟的符号加以表现,网民通过匿名登录,通过对其自身网民身份的审美包装和形象塑造,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空间自由地进行角色扮演,网络艺术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

大众化与平俗化:网络传播的特殊审美方式。网络艺术的创作绝大多数是面向大众的个人展示和自我宣泄,网络传播使得艺术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平俗化。网络艺术是最开放的艺术,网络艺术作品要公开面向最广大范围的社会大众,面向全世界,是大众都能够参与创作、表现才能和天赋的艺术,因而网络艺术是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艺术。

网络艺术既然是最大众化的、非专业的艺术,其创作语言就会更加远离正统、不拘一格和随心所欲,甚至用字母串代表让人猜不着含义的短语,故意用错字错词表现搞笑……我们除了要十分警惕网络艺术语言可能产生的粗俗和低劣的不良影响外,却也不妨用平静的心态接受它的平实性、大众性和随意性。

自由夸张和感性张扬:独特的网络艺术审美风格。网络虚拟空间为主体提供了交往和创造的最充分的自由平台,人们可以随时变更与选择自己的身份,尽情地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交流,自由地构造与发布信息,对信息选择、接收、鉴别、反馈、删除、重构、再发布,体现了人类在网络世界中追求自由创造、张扬个性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的网络艺术,极大地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属性,极大地宣示了自己自由创造、感性张扬的特征。

社会功能:更广泛自由的干预与教化。“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也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地位”。⑨与传统艺术相比,网络艺术具有更强的对现实的反作用,它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能更有效、更能动地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网络艺术因其虚拟性和大众化特性,更强有力地体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干预与教化。网络世界中省却了现实社会直接的利害权衡,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担心、顾虑与障碍,借助网络无限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无比广阔的容量空间,就会比传统艺术显得更自由、更广泛、更强势。广大网民通过网络世界可以揭露丑恶、批评落后,对社会的消极现象加以监督和鞭挞;可以匡扶正义、褒扬英雄,对先进典型人物事件给予正面报道与表现;也可以感召良知、同情弱者,为社会急需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与帮扶。一篇揭露贪腐或歌颂英模的文章往往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几十万的点击率,一个报道急需救治的病人或面臨失学学子的信息会唤起无数好心人的倾囊相助。网络艺术绝不仅仅是供人“狂欢”的虚拟现实,它虽可能带有诸如网络虚幻、网络迷恋、网络暴力、网络黄毒等消极的影响,但它更具有极强的推动社会文明的积极功能,具有日益重要的促进时代发展的社会作用。

注释:

①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王连功、周婷:《网络游戏艺术论》,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版。

③(法)马可·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许行明、杜桦、张菁:《网络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⑦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4(7)。

⑧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新闻界》,2007(1)。

⑨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编校:郑艳

作者:李 益 夏光富

网络艺术审美论文 篇2: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艺术审美的影响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在本世纪初,由于各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交流空间。这种交流方式的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2002年,QQ在中国的用户尚属少数,只是在少数城市青年中流行,但是到了2005年,QQ成为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行的联系方式,随着QQ业务的拓展,用户不断增加,虚拟空间成了大部分青少年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QQ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网络联络方式,比如MSN,以及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各种messenger,它们和QQ一道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交流方式。这股潮流虽然在中老年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青少年始终都站在时尚的最前沿。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精英文化的破灭,出现了传媒时代以数量取胜,艺术载体迎合大众低俗欣赏口味的趋势,同时大众审美的庸俗化又加剧了艺术产品审美价值取向上的消费至上的理念。与这些时代风气相契合的是网络虚拟空间加剧了青少年审美水准的降低。

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诸因素中,网络语言的不断兴起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全新文化现象。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标志性话语,相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话语和八九十年代的诗歌话语,当下的网络语言已经深刻渗透到青少年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第一反映。“文化大革命”话语的实质是政治至上思想,诗歌话语是英雄主义复苏的标志,而当下的网络话语却是与时下的网络传媒手段和半西化的港台影视节目影响分不开的。青少年语汇的变化反映了他们在人生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方式上的深刻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与当下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媒体导向有着直接的原因。

网络作为第七媒体有着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征,其即时性、娱乐性和技术性,这些特征凸显了现代传媒对人思想行为的深刻影响。由于网络交流可以在瞬间及时地表达交流双方的各种意图,这就大大突破了那种传统的书信和电话语言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网络语言突出的是及时性,这更能反映交流者的应变能力和真实态度。因此,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交流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被大大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交流者的真实个性得以张扬,同时,人作为传播客体服从于电子传媒的需要,其语言文字的文化修养随之削弱。电子传播的艺术美感虽然降低了,但是其娱乐性却大大增强了,因为在瞬时内不可能完成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话语。于是,网络语言娱乐性的增加就弥补了艺术性的不足。最为明显的网络语言特征就是各种输入法局限了语言美感的发挥,却增加了语言的出错率。久而久之,语言的变异功能就自主地发挥作用,以至于网络语言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语言规则。目前,由于简便易学,青少年普遍采用全拼或者智能全拼的输入方式,这种输入法的最大特点是重码多。由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决定了同一个语音可以代表多个汉字,拼音输入法的特点就是由重码带来的出错率高。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要求必须以很快的方式来完成交流,这就形成了网友在交流时默认了大量的所谓“错误”,最终这些错误变成了时尚,在日常用语中,大家也以使用网络语言为乐。从目前来看,这种网络语言的势头会越来越猛。比如说,时下的语汇中经常出现的“晕”和“倒”就是为了满足网络交流的即时互动而产生的简化式语言和儿童化倾向。

青少年普遍存在对社会、人生和人性认识水平上的低下,而造成当下青年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理想和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艺术追求和审美价值的异化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现在,有一些影视剧以宣扬某些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或者所谓“狼性文化”和“丛林法则”来满足一些人的感官刺激,加重了人们对于物欲的疯狂追逐。以时下最为流行的娱乐节目为例,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情趣高雅、激励人积极向上的节目不多,好多地方电视台克隆香港、台湾地区节目风格。港台地区的影视节目在青少年精神生活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港台娱乐节目出于商业的考虑,过分宣扬娱乐性,其结果就是大量克隆日本的低俗娱乐节目并加以本土化。比如说,在港台地区广泛流传的《康熙来了》和《红楼梦中人》,就是以展现人的个人隐私为出发点,来吸引观众眼球的。这些节目大量地公开展现人的欲望,以扭曲的方式满足观众对于人性的浅层需要。这类节目在港台地区已经比较成熟,随着这些节目的“尺度”越来越宽,一方面,挑战着观众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这些节目也在不断花样翻新地调整着观众的感官需要。

目前大陆地区对这些节目进行了有限度的模仿。事實上,大陆地区由于有着自身特定的文化传统,对于这些节目进行复制时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问题。比如,港台节目以曝明星的隐私为乐,这在大陆地区不宜模仿,还有港台娱乐节目使用过于粗俗的语言,这对于崇尚礼仪的中国文化是一个致命的伤害。如果说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庸俗文化的入侵,那么对于外来港台地区文化认同带来的语言认同却是实实在在的。港台地区和内地由于长期隔绝的原因,在语言习惯上已经大相径庭,这一点在港台的商业娱乐节目和影视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香港人主要使用粤语,台湾人主要使用台语和国语。在语法和语言习惯上和大陆差别很大。这些语言习惯对大陆地区青少年影响很大。这些港台式的语言和网络语言一道成为青少年语汇的新生力量。比如在网络上经常会看见有些人喜欢用“酱紫”和“米”这样的新式语言。其实,“酱紫”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原因产生的对“这样子”输入失误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港台影视中经常使用“这样子”的发音类似于“酱紫”。最重要的是,网络语言的即时互动要求快速输入,这就难免会出错。

在西方人看来,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特征。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同时,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决定性地影响到一个群体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海德格尔当年曾说过,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他称之为“道说”。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文化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保持民族语言的纯粹性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瑰宝。在世界大的语言种类里,汉字是唯一的象形文字,而且汉字的多义性确定了其神秘的特征。目前,世界各国的汉语热方兴未艾。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继承、保护汉字的美感特征和文化内涵。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语言的改变会间接影响到思维习惯和艺术欣赏品位的改变。当下年轻人身上经常出现的浮躁、迷茫、道德水准下降等,与使用语言的改变不无联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网络语言更能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比如在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暴力、庸俗、浮躁、低级趣味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都是发人深思的。语言的状态就是一个时代和民族精神状态的写照,保护民族语言中的传统就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当下网络语言正以其汹涌之势和外来语言侵略一起腐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何教育青少年自觉地抵制网络语言的毒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除了上述的聊天工具之外,网络BBS和FLASH使用的语言也是造成网络语言低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眼下,国家对于BBS缺少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网络语言乃至整个网络文化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很多人在论坛里面发表各种内容庸俗而且语言极不规范的帖子。BBS用语也逐渐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注意的是很多文学网站发表的帖子也不具文学欣赏价值,以大众娱乐为主,这对于文学的艺术品位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BBS语言大多浅显、随意,同时夹杂着很多暴力性和色情性的语言。BBS语言在语法上也极不规范,错别字随处可见,严重违背了正常的语言发展规律。至于FLASH,起初由于简便易学,被很多人用来娱乐。随着FLASH的发展,图像制作处理技巧日益成熟、精致,但是FLASH中使用的语言却存在着极不规范的混乱现象。更为严重的是,FLASH技术被大量运用到各种文艺题材中去,其中网络语言的大量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作品的艺术性。文学性是所有艺术性中最为基本的因素,而最能体现作品艺术性的因素就是语言的艺术性。目前网络文化在我国处于初级水平,势必会带来很多这样那样的弊病。出于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规范网络语言,引导网络语言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周杰,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康清群,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

编校:张红玲

作者:周 杰 康清群

网络艺术审美论文 篇3:

“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课的追求

从2014年开始,在教育部的引领下,我们策划开设了“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一共包括五门课:“艺术与审美”

“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其中,“艺术与审美”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两门课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系列课程由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的领导同志提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具体组织,互联网企业“智慧树”全程服务支持,体现了政府引领、大学院系策划组织以及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

我们开设这套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课程,有以下几点追求。

(1)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形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媒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推进教育公平。系列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新形态。这5门课程每门课每学期有30学时的在线视频教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还开展了6次12学时的全国跨校直播互动见面课,学生反响非常热烈。课程在互联网上面向全国高校开课,覆盖面很广。仅“艺术与审美”这门课,选课学生就有19万人,涵盖600多所大学,而且很多是边远地区的院校,由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2)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浓厚氛围。我们讲昆曲,讲《红楼梦》,讲敦煌,因为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敦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总之,要引导大学生熟悉和热爱我们民族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认识和体验,强化他们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大学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3)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迈出重大步伐。系列课程由北京大学牵头,但讲课教师除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外,还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著名高校的20多位学者,还有王蒙、白先勇、蔡正仁、叶长海等文化界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以及樊锦诗、王旭东等长期在敦煌工作的著名学者。集中邀请那么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来讲课,更充分地体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

(4)课程内容具有普及性和趣味性,传播基础性的知识;同时又融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力求体现学术性。组织这套系列课程,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系列课程所讲的题目都是授课学者长期研究的成果精华。例如开设“红楼梦”课程之前,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国范围的多次红学研讨会。又如“昆曲”课程,自2009年开始就在北大开设了昆曲经典艺术欣赏课程,至今已经持续八九年,网络课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设的。再如“敦煌”课程,课程组于2014年和2016年暑期先后兩次到敦煌研究院,和樊锦诗等敦煌学者共同研讨课程具体实施方案,这门课可以说汇集了目前中国敦煌学研究的顶尖学者。

(5)课程建设宗旨是在传播人文艺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高远的精神追求。传播健康、高雅、纯正的趣味和格调,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是我们的系列课程在设计和组织时反复强调的宗旨。

本系列共享课程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林蕙青副部长说:“这门课的定位非常好,大师用他们的毕生研究凝练出的精华来指导学生,聚集了最优质的资源,对我们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很有意义。”

建设这个“艺术与审美”系列网络共享课,利用互联网的媒介,在大学生中加强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们贯彻中央精神的一种尝试,也是回应时代呼唤的一种尝试。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叶朗

上一篇:锣鼓艺术形式论文下一篇:审美电影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