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这些年社会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各种各样的思想产生了相互的碰撞以及融合,随着西方新思潮艺术运动的兴起,现代陶艺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陶艺设计艺术摆脱了传统使用功能方面的限制,融入了更多的创意的元素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审美趣味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审美趣味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广西高职美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针对广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同时积极改善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广西 高职 美育 现状 对策

美育,指通过各种审美活动,利用一切美的事物或现象使人受到感染和陶冶,进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美育的任务,同其他类教育活动一样,根本目的在于育人。通过美育,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思想获得升华、品格获得提升、身心获得和谐发展,从而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美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广西高职美育存在诸多缺位,表现为认识上存在偏差、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不足以及高职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低下等。为此,本文试针对广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同时积极改善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一、广西高职美育现状

笔者通过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广西若干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广西高职院校的美育状况堪忧,存在诸多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高职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生命线。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美育的实施状况不是国家和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加上美育的效果显现往往比较慢,这些原因导致很多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招生和就业上。为了扩大学校的利益,他们注重招进大批量的学生,为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他们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领导和工作者把美育与德育混同了或是把美育简单地当成艺术教育,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误。

(二)实施美育的软硬条件不足。具体如下:

1.政策及制度的缺乏。高职美育的良好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具体制度的指导,但是经过调查,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针对美育而专门制定有政策或制度的学校寥寥无几。

2.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美育教师的缺乏。美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学科,合格的美育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功底,然而,这样的教师也是学校普遍缺乏的。

3.课程建设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美育课程,一些学校即便开设有美育课程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恰当、不完整,开设的美育课程脱离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或是开设的美育课程没有规范的课程大纲,没有相应的美育教材,没有标准的美育考核评估机制等,这些都是课程建设方面显示出的不足。

4.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楼、校舍、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建设上,用于购买设备设施,而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引进高雅艺术、引进美育教师的投入很少。实际上,良好的环境、高雅的艺术对于育人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小觑的。

(三)部分高职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低下。高职美育实施的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些学校的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方面反映出来。美育实施得好,其效果必然相对好,那么培育出来的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必然也是良好的,他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拥有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以及良好的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但从现实来看,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表现出审美趣味庸俗化、感性化、功利化以及审美能力低下的一面。这些学生感情冷漠,对美的东西反应麻木和迟钝,而对一些怪异的、庸俗的甚至低俗的东西却情有独钟。他们热衷于追求感官享受,过于注重物欲、情欲的宣泄,而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却很少涉足。其次,在这些学生中还出现一些“畸趣”现象。所谓“畸趣”,是指一种病态的趣味,其主要特征是美丑倒置,以丑为美。这些年,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盲目追求时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里“畸趣”现象比比皆是。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甚至人格分裂,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广西高职教育中的美育还做得不够到位。

二、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美育,促进美育的良好发展,这首先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另外,对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结果诸多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在审美趣味及人文修养方面则相应失重,这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加强美育对高职教育来说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这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如果实施得当,美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将尤为明显。

(一)净化心灵。通过美育可有效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美和善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康德曾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别林斯基也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美的东西不仅使人们在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人的精神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经验证明,以美趋善,使人在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灵净化,这是非常有效的,因为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或美的理想所激起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常常是一致的。审美活动会使人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自觉地去厌恶趋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生硬的理性说教或强制规定往往见效甚微,而通过美育,寓教于乐,通过生动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他们,使他们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受到感染和感动,在这感动中洗涤自己的心灵,接受道德的教化,作用相对要明显得多。

(二)健全情感。情感是一种对外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愿望和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它时刻伴随着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美育的方式,通过各种审美活动,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还可以帮助人们宣泄、抑制和克服消极、邪恶的情感,使人们的情感高尚化。美可以激发人的情感。一些高职学生冷漠无比,感觉生活、人生都没有意义,通过美育,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把没有萌发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淡的情感复燃起来,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其次,可以宣泄人的情感。高职学生的受挫力和自制力往往也比较差,产生了痛苦和消极情绪经常不知道怎么宣泄。通过美育,在审美活动特别是在高级趣味的审美活动中,则会使痛苦的情感得到引导、疏通,使之无害地释放。再次,可以净化升华人的情感。前文提到一些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表现出庸俗化、感性化和功利化特点,而通过美育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美育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趣味,能够升华那些低下的、带有生物性的情欲,使其充满理性和社会性,把个体本能的冲动引导到高尚的轨道上来。

(三)激发志向。一些高职学生缺乏理想和目标,成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通过美育,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状态,促使他们树立相应的理想目标。理想和目标是人类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在审美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常常让人从中受到无穷的启迪,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可以使人在审美超越中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丰富意义,体悟到做人的高贵,进而促使人们在心灵自由里面设想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因此,通过美育,通过崇高的体验与观照,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另外,美的生活、美的理想和美的人生是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能促使一个人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乐于迎战任何艰难困苦,坚毅不拔地去攻关破隘,满怀信心地去夺取胜利。

(四)提高境界。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人的境界不尽相同,层次有高有低。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与人的境界有着紧密联系,对提高个体的人生境界有着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判断。通过美育,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修养,提高其生命境界。针对高职学生审美趣味低下以及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情况,广西高职教育应大力加强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审美超越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努力去追求一种具有高尚的情趣、宏阔的视野、崇高和自由的精神境界。

三、广西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观念,摆正美育的位置。具体如下:

1.转变不重视美育的观念。美育的实施情况虽然不是国家和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并且美育的效果显现不是那么快速明显,但是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广西高职教育的领导和工作者必须改变不重视美育的观念,在培育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美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纠正对于美育的偏误理解。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工作者比较重视美育,但由于对美育的理解存在偏误,结果也影响了美育的具体实施,影响了美育的效果。美育不是简单的美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德育和艺术教育,虽然这些都和美育有着很大的联系。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起到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美育离不开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情感体念,那美感就不会存在,美育也不会有效果了。因此,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于美育的概念、性质以及功能要认识到位,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开展美育,促进美育的良好发展。

(二)积极改善美育的软硬条件。具体如下:

1.制定相关的美育政策及制度。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具体制度的指导,任何活动都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美育也一样。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及工作者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从政策上支持美育的开展;同时应该制定完善的美育制度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包括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度、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制度、美育效果的考核评估制度以及美育经费的投入预算制度等。

2.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广西高职院校美育教师的缺乏,与整个广西的美育环境乃至全国的美育大环境有关,从整个广西乃至全国的高校来看,专业的美育教师都非常缺乏。广西高职院校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可以从其他的学校或教育部门引进美育教师,二是通过美育专家的引领指导,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专职的美育教师。

3.加强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广西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性,设定恰当的美育目标,制定出标准的课程大纲,并以此选择或组织专家编写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美育教材。高职院校选择的美育教材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要突出其职业性质,应加强专业与美的融合,普通的美育教材不一定就是适合高职教育的。在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应该制定一套较为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考核与评价学生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应该切实可行,并且考核与评价应该以审美趣味以及审美能力的高低为主而不是以美学知识为主。

当然,以上的这些工作,无论是制定相关的美育政策及制度还是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或是加强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不可少的。广西高职教育应该适当增加美育的经费投入比率。高职院校的建设不能只注重教学楼、校舍、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引进高雅艺术、引进名师专家这些方面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具体如下:

1.拥抱艺术,引导高职学生从艺术鉴赏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训练培养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引导高职学生从艺术鉴赏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艺术是一个范围很大的组成,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诸多门类。在众多的高职学生中,他们的审美偏好和审美能力常常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学生对于各种艺术美的感受常常也是不同的。人都有寻求新颖与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对于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艺术都有可能接受,都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时,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审美范围,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从鉴赏、对比过程中来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2.走进自然,引导高职学生从自然美的体味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自然界是美的世界,它蕴藏了自然的法则和宇宙的奥妙,它充满玄机又显示迷人魅力,常常让人心动不止而又心叹不已。游览风景名胜,体味自然之美,不仅可以拓展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进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境界乃至人生境界,当然这里边就包括了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对于愉悦身心,自然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为自然美的魅力在于它处处充满生机,为人们的审美心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当人在顺境中,观赏这些景色,就更能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发生交流,产生共鸣,感觉力将更加敏锐,也更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乐趣,陶冶出欢快乐观的性格气质。就是处于逆境中,大自然也能成为排遣忧思、消除烦恼的绝好桃源,心里的忧愁也将逐渐远离而去。自然界中无限多样的美使得人的情感得到极大丰富,使人在观赏这些景物的同时,情感性情也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因此,在高职的美育过程中,美育者应该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引导他们从自然美的体味中培养出一种高尚的人格、坚贞的节操、豁达的心胸、舒美的情怀。通过自然美的陶冶,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境界得到超越和提高,而在这过程中,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境界也常常会相应地随着变化和提高,因此从自然美的体味中也是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3.体味生活,引导高职学生从社会美的感悟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引导高职学生从社会美的感悟中提高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社会生活中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而人按照美的规律对社会的改造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美。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世世代代的劳动者以其巨大的智慧和能力,构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美的画卷,留下了一个个优美壮丽的传说。在社会生活中,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真挚的情谊、纯洁的爱情、全心地为人们服务、刻苦钻研以及各种文化设施,诸如戏剧院、文化宫、博物馆等,各种景观诸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风景名胜等等,无不体现着人的情感和智慧,给人巨大的美感。事实上,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具有美育的功能,问题在于能否从审美方面加以挖掘和体念。生活中许多美的东西,光用眼去看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迸发更多的灵感,散发出美妙的光辉来。在对高职学生实施美育的过程中,美育者要帮助他们培养更加敏锐的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一些超脱的精神,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美感,受到更多的感染、陶冶和教育。通过美育,通过感受各种社会美,推动高职学生最终会分清什么是真善美的东西,哪些是虚假丑恶的东西,并且对于真善美的东西,他们能积极去称颂弘扬,对于虚假丑恶的东西,他们能勇于去揭露批判。在这弘扬和批判的过程中,他们对社会美的认识将更加的丰富和完善,而他们的情感也会得到充分的陶冶,他们的人格和节操会锻炼得更加高尚,他们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广西高职教育中应该切实加强美育,引导高职学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柳.论美育对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2]邓福田.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问题与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

[3]朱立元.美育与人生[J].美育学刊,2012(1)

【作者简介】姚敦泽(1985— ),男,广西百色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老师。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姚敦泽

审美趣味艺术教育论文 篇2:

现代陶艺设计中审美趣味的表达探析

摘 要:这些年社会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各种各样的思想产生了相互的碰撞以及融合,随着西方新思潮艺术运动的兴起,现代陶艺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陶艺设计艺术摆脱了传统使用功能方面的限制,融入了更多的创意的元素内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更加关注艺术感,需要将设计师的情感以及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创作出更加独具特色的陶艺作品,这本身也是现代陶艺个性特征的体现。本文针对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审美趣味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陶艺设计和制作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陶艺设计;审美趣味;个性特征

陶艺设计和创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融入设计师的想法,对其思考和研究之后,才能够创作出具体的创作思路,并将其投入应用,创作出独特的陶艺作品。这本身是设计师在对自然物上产生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提炼来获得艺术水平更高的一种独特形体,创作出具体的艺术设计素材。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作者具有更高的领会力和感悟力,这样才能够反映出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质朴以及美好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本身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会体现出差异性,因此他们赋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也体现出差异性,会产生独具特色的陶艺作品,而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表达设计师的审美趣味也能够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修养。

一、对于审美趣味的客观认识

实际上,现代陶艺作品,包括其内容以及形式的美感的追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从最开始的设计到整个工序的制作完成,并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流程。而如果陶艺作品本身缺乏审美趣味,它就会像一个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一样,是完全一模一样的造型样式,而不具备任何的独特性,这种设计作品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实用性。但是现代陶艺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完全超过了使用功能的基础,会更加追求视觉欣赏的效果,这使创作空间进一步拓宽,也让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想法以及见解,使陶艺设计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思想情感更加丰富。也就是说,在现代陶艺设计的过程中,包括设计师个人的喜好以及思想精神,还有社会文化、艺术内涵以及创新创作的方法,都是构成审美趣味的重要元素。

审美趣味一直以来都是陶艺创作过程中重要的目标,而艺术创作本身是一种物质的精神化体现,其中渗透出的审美趣味一般要通过设计师对人进行观察,和自己的一些思想进行交融之后,产生一些宁静奔放或者诙谐含蓄、惆怅茫然的思想感情变化,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呈现,融合到现代陶艺设计作品中。因此,现代陶艺创作所具有的审美趣味,就使整体的设计特点从物质基础上升到了精神文化,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陶艺作品的物质转换的过程,不同的趣味以及已经,共同形成了陶艺设计作品的个体化符号,组成了陶艺设计的整体风格。

二、现代陶艺设计中审美趣味的具体表现

实际上,陶艺设计创作和绘画艺术会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他们的差异性仅仅是使用的媒介材质不同。也就是说,陶艺设计作品的呈现是使用泥巴来进行创作,而绘画作品的呈现则是使用纸张,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创作手段是基本相似的,而表现的形式则体现出差异性。在绘画的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结构的布局和透视、氛围渲染等方面的基础要求,而陶艺设计则会通过材料的选择设计理念的融入以及制作方法的应用来体现出设计师的情感思想,从而产生一种立体的视觉美感,这两种艺术形式最终追求的美的目标都表现出一致,在表达美的过程中,仅仅是呈现的方法体现出差异性。

要理解现代陶艺审美趣味的表现,绝不仅仅是陶艺作品的形式方面,更多的是在内容方面的呈现,会融合作者本身的设计理念以及作者的某些思想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要让作者的冲动以及理性相互平衡,使作者在思维的碰撞以及煎熬中升华自己的灵魂,使其心灵豁然开朗,从而能够在作品中呈现出一些生机和灵气,达到设计意境的飞跃。因此,在现代陶艺设计中,陶艺作品的外观没以及内涵的美相互作用影响,才能够成就整体的陶艺创设的美,这样具有审美趣味的陶艺作品,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更加特殊的感受,吸引人的注意,让观者和创作者产生共鸣。

还要了解现代陶艺设计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多样化特点,来自于社会艺术思想以及文化的开放性基础,由于多种元素之间相互影响,而我国和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借鉴,都成就了现在陶艺设计艺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如果脱离传统使用功能,陶艺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美术创作理念,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创作者的创意性思维,使整体的陶艺设计造型风格产生更多样化的变化,而陶艺设计师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历史文化社会责任。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能够看到造型更加生动灵活、内容夸张荒诞的一些独特的主题,这都是现代审美趣味的具体表达[1]。

由于每一个陶艺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记忆,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不同的造型方式,这就会使不同的陶艺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造型,体现出各式各色各样的形体特征,使作品所具有的内涵以及审美元素更加丰富,呈现给了观众独具意味的作品形式,达到了陶艺创作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高度统一以及融合[2]。

三、现代陶艺设计中审美趣味的具体获得

在陶艺设计作品中,审美趣味的获得来自于艺术家长期的实践以及分析,他们本身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于人的观察和了解,通过自己的总结归纳来使陶艺创作的规律,特点更加鲜明,于是能够创造出形式更加丰富、题材不同、意境深远的陶艺作品。

在现代陶艺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和绘画以及建筑、其他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认真的交流,相互寻找其中可以使用的素材,让绘画艺术的具体表达观念以及呈现方法,还有建筑以及木雕的造型理念相互融合在现代陶艺设计制作中,融为一体,使陶艺家的综合艺术水平更高,艺术修养更高,眼界也更高,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出造型独特的陶艺作品,为陶艺设计输入更多的养分和能量,使陶艺设计效果更加真实良好[3]。

与此同时,还要求陶艺设计师能够真正融入到生活中,了解到艺术本身来自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只有陶艺设计师对社会产生充分的了解,认真研究一草一木以及我国的大好河山,才能够在陶艺设计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灵感,使这些元素大放异彩。通过感悟自然的精神,使用物质媒介来将其进行客观的呈现,使自己的精神在现代陶艺设计中得到完美的融合,才能够有效保障现代陶艺设计的审美趣味得到提高和表达[4]。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陶艺设计和传统的陶瓷已经体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性,并不仅仅追求陶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而是会更加关注了陶艺设计中所融合的一些精神内涵,还有独特的思想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于现代陶艺艺术精神内涵的掌握,融入具体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使最终设计出的作品更具形式美,提高趣味性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石勇.浅析民间文化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J].艺术教育,2019,06:158-159.

[2]師月群.“大巧若拙”设计思想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J].陶瓷研究,2019,3402:65-68.

[3]黄勇.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原则与形式研究——评《环境陶艺设计》[J].新闻爱好者,2018,08:115.

[4]周媛.现代陶艺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7,06:132.

作者:沈鹏

审美趣味艺术教育论文 篇3:

交互类广告在大众审美中的引导性作用

摘 要:交互广告指的通过装置能够与受众进行交互的一种全新广告类型,伴随着近年来新媒介和新思想的发展,交互类广告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立的广告形式。本文以广告学的传播学效果与广告审美具备的艺术教育效果为基础,探讨交互类广告作为全新广告形式的应用,尝试运用新的设计手段来豐富现有的广告形式,运用广告其无处不在和其潜意识影响的特性,使广告对人的审美认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交互类广告在大众审美中的引导性作用是通过潜意识方向影响大众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通过对其审美引导性作用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发掘交互类广告的价值,也能为将来广告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未来广告形式的发展明确新的方向。

关键词:广告审美;交互艺术;审美引导

伴随着近年来新媒介和新思想的发展,交互类广告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立的广告形式。交互类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类别,具备消解传统精英艺术,加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作用。同时,广告同所有影视类创作相似,都具备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随着广告对大众生活的越快来越深入,对于受众的审美影响也越来越强。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广告(电视、户外等),交互类广告所具备的优势日益凸显,其形式所具备的感官冲击效果和注意力吸引能力都是其他广告任何形式无法比拟的。而从广告诞生之初,就不断有学者在探索其作为主体的人对感性对象的认知、感受与审美能力的问题。因此,在交互广告逐渐崛起的今天,探索交互类广告对于大众审美的引导性作用和具体应用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在国内广告对于大众审美所具备的作用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研究。阴雅婷所著的《数字媒体时代广告审美文化的嬗变与超越》中提到广告对日常生活审美的作用但并未深入探讨审美引导的影响 [1] ;谭亚平所著的《低俗艺术的抑制与当下中产消费群体的审美引导》中强调只有使全民的审美趣味得到提升,艺术家们才能潜心创作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艺术! [2] 其分析较为独到,但因没有具体切合的方向所以对于探讨大众审美引导和审美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尚有不足。本文旨在通过交互类广告对于大众审美的几个关键性作用,着力探讨交互广告对于大众审美的引导性作用。

(一)交互类广告内容对大众审美的直接引导作用

要探讨广告内容首先要谈到交互类广告的定义和时代背景,交互广告作为通过特定装置能够与受众进行交互的一种全新广告类型。其诞生与时代变革,信息技术,传播媒介以及体验型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早已从基本的物质需求转变为了精神需求或者说多元化需求;他们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个性的张扬、情绪情感的同化以及审美快感。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代表着交互技术能够搬上街头,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广告受众只能单方面接收。4G、5G 时代的到来彻底消解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受众的自我意识增强,更乐意主动参与到传播活动中。在此背景下,交互类广告更能够满足受众在广告这一传播活动中的需求。

交互类艺术审的“美”即是参与者做出的行为,其审美引导作用或者说价值观引导作用在形式上趋向于强烈的受众参与性,最为典型的当属跟随受众的行为,产生视觉上变化的视觉交互,这类广告大多是设置在 LED 屏幕上,凭借数字影像技术和简单的编程给受众带来交互性;除数字显示屏上的交互外,还有通过装置实现交互的形式,此类广告具备很强的直观冲击感和更强烈的交互感,其更加有效的交互性意味着它会成为日后交互类广告的主流。

在此,我们需要提到一款游戏。三维弹球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KPT 提倡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微笑,通过面部表情识别装饰检测受众的微笑。左边嘴角微笑则弹球中的左挡板抬起,右边嘴角微笑则弹球中的右挡板抬起。通过一个简单的显示屏将游戏现实化,受众在微笑的过程中自然能感受到 KPT 想要传达的欢乐概念。该广告属于典型的品牌形象广告,也是典型的凭借电子技术和装置实现交互的广告。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感官体验,交互艺术的审美即是审不同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它是更加主观化,精神化的艺术且具有极高的受众参与度。该广告能够使受众参与简单的游戏,将笑容带来欢乐,笑容带来小成功的观念从行为角度上影响受众的态度。其趣味性对于扩大受众和建立品牌忠诚都有较强的效果。其对于受众审美的积极性引导作用直观而有效,影响受众行为而改变其态度或者说价值观的方式与大众传媒方式不谋而合。

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交互因素的引导作用远强于传统媒介的原因便在于受众的行动直接干涉了现实生活中的结果。该类广告引导受众参与改变现实的过程。通过交互直接传达给受众的是一种信息亦或是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传播中的换位思考的概念,引发受众在交互后的思考,便能达到审美引导的作用。

广告究其根本是为了影响受众的行为,因此并无商业价值的装置也可称之为广告。交互艺术其引导作用远强于传统广告的原因便在于行动直接干涉了现实生活中的结果。交互广告大幅度具象了广告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作用,使广告能够直接有效地进行价值观传播的同时改变大众审美,因此广告在大众审美中的引导性作用较于从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交互广告的场所极为广泛,较于单纯的室内或室外广告具有更大的空间延展性,其装置的限制也更少,对于受众的直接影响也更强。

(二)交互行为影响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不同于传统广告的“信息”传递为主的传播方式,交互类广告如今作为加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形式,增添了交互性后,其通过行为改变潜意识的方式对于大众行为和大众审美的影响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交互类艺术之所以能够有更好的审美引导效果,在于其除了将受众置于一个主动参与的地位,同时也使得受众在主动参与中产生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将行为内化为潜意识。受众在此过程中会将交互广告传达的内容视为自身的主动的行为。

而宏观而言,大众审美本质上指的是大众集体意识的审美行为,谈到大众审美就无法避免地谈到集体意识,一般受众的知识有限,时下的审美主流更偏向于 “糖水化”。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碎片化的信息减少了人们的审美时间,也就减少了审美的深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入的思考必然会成为主流,这也是对社会发展更有促进作用的大众集体意识。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任天堂的井盖广告。任天堂作为日本的游戏动漫巨头,除了常规广告的宣传之外,也在交互类广告上有显著的投入,其中就包括其在美国数个城市的井盖做广告的行为。任天堂设计出了一款包含它旗下角色形象的踩壓变色的井盖,路过的人踩在井盖上时,井盖就会改变颜色。在此过程中,民众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井盖上的广告,对任天堂公司的形象产生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受众的审美中,任天堂公司不再是一家“冰冷”的游戏公司,而变成了生活日常中的“小快乐”制造者。

同时我们还要讲到“态度—— — 依从—— — 行为”的影响,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研究表明,因为已经做出的行为无法改变,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其做过的后续实验中也证明了当促使受众进行某种行为的理由不足时,人们会“自己为自己找理由”,而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行为内化为潜意识的形式实际改变了受众的态度。显然交互这种非权威强迫性的行为足以构成理由不足从而使得交互类广告的受众“自己为自己找理由”,那么其传达价值观和影响审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由此我们可知,行为影响的潜移默化虽然难以察觉,但却有着非凡的效果。官方渠道要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媒体要进行审美引导,交互类广告能够成为最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

(三)广告中“美育”的审美引导作用

广告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日常的现象。在其社会功能中美育的作用从其诞生起就一直存在,成功发掘出交互广告在大众审美中的“美育”作用,能够使受众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增加大众思维深度,拓展大众的艺术修养,同时完善目前教育中的德育、美育和创新力的部分。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对于品德和创新力的培养作用,目前对于其研究和叙述也已经相当充沛,但其实践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健康的艺术教育应该同时兼备德育和创造力教育。创新力和德行,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这两种素质的交合一向是一种基因式的存在,且常常是通过艺术形象得到彰显。正因如此,从远古时代起,艺术就受到华夏人民特别的重视。需指出,古华夏人对艺术、创新力、德行的理解与今人并不一样,且从来都不单独提之。”[3]

当然,我国也存在许多广告对审美进行积极影响的案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公益广告《时光倒流篇》,其文本解说词直击人心,通过相似镜头的情绪积累和降低色彩饱和度渲染时光流逝感的手法,将最后的主题烘托得淋漓尽致。此类属于 “广告美学”中的“主题美”,能够使观看到的受众进入广告所营造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引导受众关注父母,陪伴父母价值观形成的效果。而交互类广告对于青少年的美育功能显而易见。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美育,交互广告的美育更强调一种审美实践。这其实是一种更加非功利的美育形式。而交互的性质也使得这种美育行为变得可以反复进行,而非传统广告那样有特定的时空限制。

交互广告作为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美育方面对于大众的审美引导是非常直观且有效的。对于现有的主流广告,很多尚停留在传播效果强调的阶段。但我们发现已有部分的广告开始在美育方面进行探索,并思考审美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逐步提高全市场广告的审美水平从而辅助艺术教育提升全民艺术修养、创新力和道德素质。

席勒曾经做过这样的论述: “要把一个感性的人变成一个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宏观而言,全新的交互类广告结合了时下的信息技术和装置艺术后,广告的审美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它能够推动艺术从精英向大众,能够促进受众的知识结构完善,使受众在获得趣味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艺术修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交互类广告在大众审美中的引导性作用是通过潜意识方向影响大众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通过对其审美引导性作用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发掘交互类广告的价值,也能为将来广告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为未来广告形式的发展明确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阴雅婷.数字媒体时代广告审美文化的嬗变与超越[J].传媒,2017(06):71-73.

[2]谭亚平.低俗艺术的抑制与当下中产消费群体的审美引导[J].大众文艺,2019(12):245-246.

[3]滕守尧.创生性艺术教育引论[J].贵州社会科学, 2018(08):94-99.

作者:刘嘉林

上一篇:广电技术科技管理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优化实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