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江南地区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包括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我国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间艺术的聚集地,历来都被文人骚客们所赞美,如今,江南地区的多项民间艺术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苏绣、昆曲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 篇1:

基于数字媒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化使人們的物质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又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很多的传统民间艺术仍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数字媒介和民间艺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民间艺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搭建起交流展示的平台。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科学地借助新媒体力量是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如何基于数字媒介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数字媒介;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造成审美风格的遽然更替,民艺中所包含的形式、种类变化万千,也就因此形成了有别与西方文化体系的中国艺术史,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间艺术相比所谓的“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等殿堂级别的造物工艺与艺术水准而言是一个“相形见绌”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民间艺术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民间艺术不单单指具有形制的物饰,更是指一种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美术和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基于信息数字化发展,媒介多元的传播方式和良好的互动性能够有效带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新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并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承载着华夏儿女过往的记忆和文化,但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民间艺术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活力,许多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无法摆脱的消亡的命运。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并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成为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保护传承也应该融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圈中,仅仅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圈于一方天地中,隔绝和群众的联系,将其奉为曲高和寡的文化,这将极其不利于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长久发展。

(一)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众对象的缺失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人类的历史活动、精神文明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向往与祈愿。民间艺术起源于人,也因为受众对象的缺失而急速衰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众对象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间艺术文化后继无人。传统的民艺人找不到合适的传承者将传统民艺延续下去;二是广大的普通群众对民艺的认知并不全面,以偏概全地认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就是过时且落后的存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没有观众、没有消费群体的尴尬局面,没有观众、没有可以让民间艺术文化魅力展现的对象,意味着没有关注度,而缺少关注度的民间艺术也就缺少了愿意传承的受众对象,这样的恶性循坏就会导致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逐渐衰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时代所遗弃。

(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响应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但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变革、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引进来”的一些带有冲击性的文化会侵扰本土的民间艺术文化,而“走出去”的文化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冷落,但近年来的文化热潮把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推至顶峰,这样大起大落的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民艺的曝光度、唤醒人民的传统意识,从而大范围地关注民间艺术,但这样的关注是没有灵魂的,也是不会长久的。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多方面的娱乐文化在冲击着岌岌可危的民间艺术文化,一旦民艺热冷却下来,将难以逃避消亡的命运。

二、基于数字媒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随着互联网移动数据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也将进入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时代。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能增加大众的参与度、保护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让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扩大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面,推动民间艺术和文化广阔的发展,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让中华文化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数字媒介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1.建立数据资源库

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最基本的就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保护。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文本为例,纸质的文本不易保存,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很多保存在纸本上的民间艺术文化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因而,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文本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民间艺术资料数字化流程主要包括了数据采集、文档整理、文档存储、图片文本化和文本校对。建立数字化的艺术信息库,不仅可以将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文本整理成移动数据,还可以储存影像资料作品,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的制作,可以采用影像的方式将其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如实记录下来,便于今后的保存查阅。

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为民间艺术的保存、再现提供了平台上的支持,也为学术研究和民艺产品产量化、商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基于数字媒介,可以将偏远落后乡村原生态的已经消失了或是将要消失的民间艺术进行数据化储存,通过数据库的收集整合,使用移动终端将其再现至大众眼前,让民众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民间多姿多彩的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数字媒介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还解决了民间艺术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更为民间艺术产品的商业化提供技术、数据援助,为有效传播民间艺术文化提供可能。

2.基于数字媒介传播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无论是传统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数字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数码终端等新媒体数字媒介,都对民间艺术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推动影响。数字媒介能拓展传统民间艺术的空间,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同时引发新的表现形式,还能在传播的途中重塑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研究当代大众文化与流行趋势,可以将民间艺术文化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提取传统民间文化中经典的艺术特征和符号并进行再设计,从而改变部分民间艺术文化的面貌和内在的特征,促使其能够适应当代市场,创造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崭新民间艺术文化。

(1)建立数字化博物馆

新型的数字化艺术博物馆借助音频讲解、虚拟体验、交互技术等手段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数字化博物馆是在数字媒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智慧型博物馆,能够实现对传统民间文化以及民间艺术产品的保护、对传统民间手艺进行再现。虚拟化的数字博物馆创建,可以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置于更为广泛开放的平台,实现人和系统之间的交流,通过体验让参与者完全沉浸于虚拟的幻觉中,让大众亲身参与到民间艺术创作中,打破时空限制,仿佛亲眼观看到民俗表演、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等。这样就为观众提供了与民间艺术互动的趣味化方式,满足了观众对民间艺术深度了解的愿望,加强了民间艺术传播的现代感。

(2)借助影视作品传播民间艺术文化

新媒体虽然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将会被新媒体所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同样也可以成为推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大助力。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影视剧《延禧攻略》就将非物质物化遗产南京绒花、缂丝等民间手工艺品带入公众的视野中。随着该剧的大火,剧中的服饰、道具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这样大众更加相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不是过时落伍的存在。

3.基于数字媒介互动体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基于数字媒介传播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具有单性向,而民间艺术文化要想经久不衰需要和受众对象进行双向互动,让受众对象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将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建立“两微一端”平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形式主要为博物馆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进行的融合传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故宫博物院建立“两微一端”平台后,粉丝数过百万,活跃的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定时和粉丝们进行俏皮的互动,发布更新馆内藏品介绍、故宫资讯等有关内容,手机APP、网页端上还有主题互动游戏等功能。基于数字媒介的互动式交流让民间传统的工艺、文化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利用大众碎片化的时间,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潜移默化地植根在人民的心中。

三、小結

基于数字媒介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互动传播,首先要做到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保护,通过建立数据资源库有效保存民间艺术文化,再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传播,最后进行双向的艺术文化互动,才能真正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借助数字媒介获得长足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活化。

参考文献:

[1]周鸣勇.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措施或方法[J].艺科论坛,2017.

[2]周明磊,潘雨青.民间艺术资料数字化系统研究与设计[J].前沿观察,2017.

[3]张淑华,于凤丽,冯东.民间艺术新型数字化传播途径探索[N].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吕行佳,宋世桢.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考察——兼论新媒体环境下民间手工艺的产业化实践[J].文化艺术研究,2017.

作者简介:戴砚亮(1986-),男,汉族,辽宁,讲师,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数字艺术与交互、数字出版、动态影像设计。

作者:戴砚亮

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 篇2:

江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的现状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江南地区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包括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我国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间艺术的聚集地,历来都被文人骚客们所赞美,如今,江南地区的多项民间艺术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苏绣、昆曲等。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地区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都被遗忘,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很多技艺都已失传。本文对江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策略,以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办法。

【关键词】江南  民间艺术  保护  高校教育  运用

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古人智慧的肯定。江南地区历史悠久,传承下来的经典民间艺术数不胜数,负有盛名的如昆曲、云锦、刺绣等,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开始对地方的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政策,希望能够将精彩、丰富的民间艺术与技艺世代传承下去。但是,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却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一些民间艺术已经被纳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可以说这是保护民间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江南地区现存主要民间艺术的保护方式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 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

江南地区现存的民间艺术有缂丝、刺绣、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纸、泥塑、草编、灯彩、九连环、民俗挂件等数百个品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后继无人,逐渐消亡。

1.生存空间极度萎缩

民间艺术的生存很大程度依赖于其能够为艺人提供的生存资源。如今,各类文化艺术进军中国,现代艺术及其产物充斥着文化市场。与手工制作、工序复杂或者技巧难度高的民间艺术相比,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快速生产、批量大、质量好、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昆曲为例,现代的多媒体、影视、电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艺术产品的需求。而传统的昆曲形式,许多观众认为与现代主流的艺术产品相比比较乏味,昆曲市场因此逐渐萎缩。

2.民间艺术传承困难

江南地区的剪纸、皮影制作、苏绣等民间艺术制作工艺复杂,对初学者的技术和耐心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些民间艺人更是牢牢遵循传男不传男、只传关门弟子、只传直系亲属等封建的传承理念,进一步阻碍了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3.经济的发展颠覆了民间艺人的生存之道

依靠民间艺术生存的艺人们,在经济发展尤为迅猛的今天,几乎被现代的经济文化压得喘不过气来。来自于社会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改行换业,放弃传承民间艺术。一些人甚至为了生存肆意地破坏、摧残民间艺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民间艺术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实施对民间艺术保护政策以来,虽然颇有成效,但是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并不够,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逐渐被时间所埋藏,一些地区的保护部门对现有民间艺术的保护不够重视。

二 加强对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

对江南地区现存民间艺术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制订有效的保护机制与保护计划

保护江南地区民间艺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与传承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需要有关部门制订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通过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人、发放经济补贴、开发民间艺术产品产业链等方式,解决民间艺术保护的根本问题——经济问题。另外,还需要制订一个周密的保护计划,对民间艺术实施长效性的政策保护。

2.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工作

阻碍民间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承困难,解决传承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艺人的思想工作,改变其封建的传承思想;鼓励有志向的社会人才加入民间艺术传承行列,并给予优秀传承人一定的经济支持;将优秀民间艺术引入教育教学当中,以学校教育为载体,传承民间艺术。

3.为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最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针对这一需求,政府与地方保护机构需要不断地深化保护工作,加强保护资金的投入,并以民间艺术为资本,筹集更多的保护基金。同时,还应当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以江南地区的泥人技艺为例:现代很多的泥塑作品素材都取之于现代社会的著名人物、经典表情等,而不再是传统的胖娃娃、古代农民、侍女等。创新的泥塑作品更具吸引力,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而这项民间艺术也拥有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4.树立全民保护意识

树立全民保护意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民间挖掘优秀的传承人和保护者,同时联合当地企业、财团等加入到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当中,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不断地挖掘未被发现的优秀民间艺术资源与人才,培养人民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兴趣,营造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良好氛围。

三 江南地区民间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保护民间艺术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其作为教育资源,投入到学校教学当中。教育教学是任何时期都不可取代的工作,而能够被改变的是形式、内容、方式等外在的事物。将江南地区现存民间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当中,不仅仅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更对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艺术类教育,其对于历史文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1.将民间艺术作品中的设计元素和精神内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

第一,将民间艺术作品的造型观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江南地区民间艺术作品造型设计取材大都来自于生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故事和其他技艺。以剪纸为例,江南地区的剪纸多取材花鸟类、文字类、动物类等,将取材对象的特点进行夸张式的放大,然后再将其展现在红色的纸张当中。很多剪纸的题材更是富有爱国情怀、生活寓意。对于艺术设计来讲,取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品的设计不仅要题材新颖,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刻的内涵,能够表达一种思想、文化或者精神。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内涵,且取材比较新颖,表达方式非常独特的民间艺术作品,如苏州的水墨、瓷刻等,这些艺术品表现方式非常独特,用材也很新颖,在现代的艺术教育当中,完全可以借鉴民族之风进行创作,定是别有一番风韵,同时把江南地区民间艺术夸张而又接地气的造型理念运用于艺术教育当中。

第二,吸收民间、民俗艺术的审美意向。民间民俗艺术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能够传承上百年,甚至千年,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种艺术能够在任何时期都能打动某个群体。而现代的某些审美观念、艺术作品、工艺品,甚至是某一思想,总是在被推到高潮后迅速消亡。究其原因就在于缺少本土审美特点,在大量吸取外来元素之后,逐渐地被其他新兴的外来元素所替代。

不论是在艺术教育,还是在其他项目的高校教育当中,都可以借鉴民间艺术的审美意象及取向,选择具有本土气息、富有创新性的元素,并将其演化为一种思想、一种手段或是一种技巧,最后以保障该事物的长期留存。例如:绘制水墨画时可以借鉴苏州娟扇的审美意象,选择具有古典气息的绘制内容,如侍女、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尽量选择具有古典气息,与当地文化气息相接近的题材,创新之处则放在用色和笔法上。

2.加大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开发力度,择优选取应用于高校教育当中

民间所流传的艺术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教育。例如制陶,这是一项对制作工序非常考究的艺术,将其投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并不现实。在选择民间艺术的时候,不能够过于盲目。民间艺术教育题材的选取在于其与教育的切入性,以及其保护和传承的迫切性。在选择民间艺术的时候,要根据高校教育需求进行挑选,同时不断地对现存民间艺术进行挖掘,多种民间艺术相对比,择优选取,创办特色教育资源。近年来,苏州等地区高校一直在不断地开发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某些高校已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纳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并从中汲取精华,开设了以当地民间艺术为基础的专业。

四 结束语

江南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将其运用于高校教育当中,则是一种两全其美之法,既能够对江南地区民间艺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还能不断地推动流域内的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湘琼.对民间艺术保护现状的思考——以青海河湟地区民间美术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5(3)

[2]刘武、宋健.浅谈艺术教育对我国民间艺术保护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5(8)

[3]侯乾、路园、李强.以竹木雕之乡石市乡个案谈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3)

〔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

作者:方洁

审美式民间艺术论文 篇3:

现代性语境下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以民歌、秧歌、剪纸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以其简洁、素朴、夸张、热烈的审美风格而传达了陕北地方民众刚健、清新、欢娱、福乐的审美精神。然而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性语境下面临着变异乃至异化困境。解决这一困境,需要从表演形式与艺术内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重建。这一转化与重建不仅有利于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本身的发展,它亦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建设提供镜鉴。

关键词: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审美风格;现代性方案

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源自于陕北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提炼的生活情态和艺术样式,是陕北民众对自己生存物质和生命繁衍获得保障而需求信仰和想象的物质与精神结晶。据此而言,所谓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就是指陕北区域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固的地方民俗事象、审美风格及文化精神。陕北地方由于特殊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及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这一特殊的民族融合历史,决定了其文化特质相对古老和独立。由于其古老,历史文化纵深感特别强,区域内部原生文化积淀深厚;由于其独立,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基质,为今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民俗审美文化提供一个范例。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范型,其所折射的是陕北民众刚健、清新、欢娱、福乐的生活美学精神。本文拟从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角度,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质进行分析,揭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社会现代性所发生的诸多变异现象,并探索这种变异现象的根源及其在社会现代性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尝试用审美文化学的方法来提出解决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发展困境的可行途径,同时挖掘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建设的潜在价值。

一、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的审美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质

尽管几乎所有民俗审美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现象,但是,对于民俗审美文化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又本能地指向当下与未来时间意识,民俗审美文化因而同时体现出复杂的现代性气质。因为“现代性本是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剧变的正当性论述,它是个体一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之质态和形态的变化,而且在人心秩序一社会秩序一人心秩序的框架中,不仅赋予社会秩序变化以前提,而且亦是社会秩序变化投射的结果。‘现代性’作为心性及其结构概念,它并非是自然客体固有属性,而是关于现代人自身的属性”。基于此,对于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审视,特别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民歌、秧歌、剪纸的审视,也需要我们在现代性的视野内,分析其外在的审美表现症候,把握其审美特质。

1.陕北民歌及其审美特质。陕北民歌又称陕北“信天游”,是陕北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即兴而作、信口而唱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艺术形式。陕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广泛,善于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在歌词运用上,惯用双字叠用,多用音韵响亮、生动形象的重词叠字和方言土语来加强民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模声词、摹状词等人类童年时期用词被大量使用,体现出情趣盎然、形象生动唱词风格;在唱腔运用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强化直感的形象视觉美,颇有我国古代《诗经》歌词的味道。陕北民歌在总体上讲究感情的真挚美、强烈的抒情美、鲜明的形象美、形式的灵活美、手法的多样美的审美风格,极能体现陕北民众的诗性思维和陕北文化的诗性智慧,反映陕北民众的淳朴文化观念和悦乐的审美精神。

2.陕北秧歌及其审美特质。作为一种与太阳崇拜和祭祀有关的民间艺术形式,陕北秧歌在美学风格上追求一种“走的轻巧,摆的花哨,扭的活泛”的表演风格,表演时场面阔大,气势恢弘,动律欢快,节奏鲜明,线条洗练,形象淳朴,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规范完整,稳中有变,推崇浓墨重彩、悦目动情的色彩审美效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表演时表演者多为红袄绿裤,脸上油彩鲜亮,手持彩帕、红伞,突出色彩的强烈对比。而色彩本身是形式美的构成因素,其魅力在于其能折射人们的理想,渗透人的情感,表现人的理性,是表演者心灵的表露。陕北秧歌因而就用色彩形式与肢体语言生动地再现了陕北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操,是一种典型地反映陕北传统民俗审美文化,并体现现代陕北传统生活风格的艺术样式,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反映了陕北民众珍重当下、追求永恒的生活观念与精神理想。

3.陕北剪纸及其审美特质。陕北剪纸是一种以彩纸、金银箔为主要创作材料,以剪刀和刻刀为主要创作工具而完成的镂空艺术。由于其主要展示载体是窑洞的窗户格子,所以剪纸在陕北又名“窗花”。陕北剪纸在表现内容上多为陕北民众的日常生活物什,像大公鸡、肥猪、羊、牧童、黄牛、飞鸟、玉兔、蔬菜等成为主要表现内容,因而同样显示出很强的地方性特征。在创作手法上喜用夸张、变形、象征的手法,如用葡萄、葫芦象征多子,用桃、松鹤象征长寿,用鸳鸯、双飞燕象征夫妻永结同心等,以此来体现陕北民众驱邪禳灾、繁衍求子、节庆祈福、阴阳互生的美好愿望与素朴观念。从表现方式上看,陕北的窗花充满了抽象意识,它绝非客观如实地再现自然,而是将对象做二维形态的变形和抽象处理,抑制空间的生成。其图案线条简练、刻画生动、内容丰富、形象饱满,较好地保留了汉画像石的美学风格;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域位置,同时体现出粗犷、质朴、大气的边塞遗风。

二、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困境与出路

然而,随着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激变,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原本蕴藏的自然生命与生活节律、纯朴善美的生命追求、对生的崇拜和对死的敬畏以及人类面对存在万物时的谦逊姿态与物哀精神,在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驱动下,有的完全异化为装饰性、程式性的各种权力规训与时尚扮饰,不仅失去了原初民俗审美文化的活力内核,而且掺杂了诸多利欲和假恶丑的内容。这种传统民俗活动形式结构‘能指’与‘所指’链条的在现代社会的断裂,在极大程度上归因于现代科技工具理性对伦理价值理性和审美表现理性的僭越”。受市场功利主义强烈影响的现代陕北人追求物质满足,享受当下幸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心灵的慰藉,结果使民俗审美文化活动沦为形象展演,民俗技艺则在大规模的工业复制中生命力逐渐走向衰亡,民俗审美文化活动完全蜕变成一种伪审美的庸俗实用主义。

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这种现代性发展悖论在陕北地区快速现代化的背景下表现得颇为明显:身处现代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渴慕丰富多样、奇妙炫目、新潮时髦的现代消费文化及其文艺娱乐形式,而视自身沿袭已久的民俗审美文化为陈旧、落后的东西而有意识地予以否弃。

对于上述民俗审美文化中发生的一些异化现象,需谨慎对待。首先,民俗审美事象、民俗审美活动、民俗审美仪式、民

俗审美观念的迁衍暗示了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和情感意绪的变迁,彰显了民俗审美惯例、民俗审美规制的发展与衍变,预示了民俗审美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之间多元的权利消长与斗争过程,展现了民俗审美文化决心走向现代性的复杂心路历程。如同美国当代心理人类学家维特·巴诺在其《心理人类学》一书中所指出:“如果一个民族古代民俗的各方面内容不能与现代发展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相融、相协调,那么,它绝不会延续到今天,而是会早早地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如果一种民俗的内容同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与态度偏离太远,它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流传下来。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然有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其次,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并不与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亦步亦趋,而总是顽强地存留自身固有的文化一心理一情感结构,因为民俗审美文化的多元性难以在受工具理性规制的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单一结构中栖身,民俗审美文化总会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现身。事实也是,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地方性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都能较清楚地看见其源初的民俗审美文化原型。有些民俗审美文化存续至今,而有些则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巨量发展与文化现代性的急剧变革而逐渐成为地方性的民俗审美记忆。因此,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民俗审美文化模式对地方民俗审美文化进行评判,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对整个地方民俗审美文化的误读。

解决上述困境要求我们运用审美文化学的分析方法,对陕北民俗文化的审美形式进行梳理和描述,洞悉陕北民俗文化表象及其深层结构在陕北文化变迁中的相互关系和历史走向,将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与当代陕北民众生活联系起来,探索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重建方案:

1.民俗审美文化资源感性审美外观及展演形式的重建,这主要表现在物质化民俗审美文化的保护重建、惯制化民俗审美文化的即时表演、精神类民俗审美文化的形象再现。尽管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裹挟会使民众的生产生活走向同质化、单调化、浅表化,然而民俗审美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一直与其感性形式及岁时节令纠结在一起。“不论是存续在民俗审美文化感性活动中体现民众情感、意绪、思想、信仰的美感形式,还是积淀在民俗审美文化中勾连地方民众生存与立世、发展与中兴的集体无意识的美感内容,最后无不诉诸一种艺术化的现代生活形式,体现为一种生气灌注的审美生活形式”。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民众往往把民俗审美事象作为艺术化的创造与欣赏对象,处于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不由自主地被民俗审美活动的艺术氛围所包围,信奉的价值、内在的情感、崇高的信仰随着丰富的想象,一起融人民俗审美文化活动富丽的审美场面与艺术化的狂化氛围中。这是因为,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求就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中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意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近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黑格尔的如上断言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重要形式——秧歌中得到极好的例证:随着秧歌表演内容的展开,演员陶醉于自己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似乎找到了与诸神共在的机缘,得到了情感的寄托、心灵的飞升和肉体的享受。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民俗审美文化及其感性外观形式,民众才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找到了联结生存物质与情感信仰的纽带。

2.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生产与消费逻辑的重建,这主要是指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价值理想,将会对原有民俗审美文化起到认同或消解作用。从民俗审美文化的发展的逻辑来说,作为一种文化惯习,其主要受制于民众自己的文化甄别逻辑,即地方性民俗文化知识以及民俗现代性和民众生存体验之间整合而成的稳固文化一心理的结构,所以,应该根据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的时空分延与民众生产生活的感性物质活动之不断整合与迁延所形塑而成的文化一心理结构来把握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生产与消费,而不能陷入惟生产与消费决定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犹如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射陕北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境况,折射出他们的思想与观念情况,反映出他们的情感与心理状况。根据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观点,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民众,其社会地位、思想境况、审美取向与价值理想,皆可以通过其所持的生产方式与消费观念反映出来。因此,从民俗审美文化生产与消费逻辑重建的视角来看待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异现象,就可以让我们从生存论的根基意义上认清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变异的根源,并在这一框架下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生产与消费逻辑的重建,还可以使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内涵得以丰富扩大,民俗审美文化的生命基质重新焕发,民俗审美文化的习惯样式衍展更新,民俗审美文化因此获得坚实的生存论根基。

3.民俗文化审美文化研究在场感的重建。这主要表现研究者应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生存论与体验论的角度,积极探索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延续载体和媒介的创新,努力推动陕北民俗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注意到挖掘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实用伦理价值,忽视了载体与媒介的创新,致使许多优秀的陕北民俗审美文化遗产消失。事实上,对任何民俗审美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浅表形式的简单探讨,而应挖掘其深层意蕴,进行在场式的体验性研究。因为缺乏体验式的、感通式的单纯学术性研究,容易切断陕北民俗审美文化鲜活的生命源头,背离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生活本质。此外,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本身的丰富性要求我们超越单纯的民俗学研究视角,而从更为广阔的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仔细分析地域民俗审美文化在当代的生产与消费逻辑,研究地域民俗审美文化与当代陕北民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分析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社会现代性进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变异乃至异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说,以民俗审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创新为着眼点,运用现代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新发展,不失为保存和发扬陕北优秀民俗审美文化的一条可行途径。

三、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意义

如果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钟敬文),是民间民众的文化资本,那么,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地方性审美文化现象,也是陕北民间民众的文化资本。在今日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双重语境下,重新开发并利用这一资本,推进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有利于培养陕北民众的社会团契精神。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陕北民众日常的一种生活审美活动,承载着他们价值理想与情感信仰,外化为他们的礼仪惯制与生活内容,始终契合于审美的终极目的,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自然统一,指向“有意味”的

生活形式。同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陕北民众自由自觉地进行创造并享用的生活一文化活动,对陕北民众的情感理想与价值范型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优秀的民俗审美文化能够融合社会集体理性价值观和地方性个体感性生命与情感形式为鲜丽的审美形式外观,成为地方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休闲和娱乐形式,使民众享用其中而不问缘由”。可以说,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地方性文化范型,其现代性价值就在于其通过丰盈的审美内容和多样的审美形式重新唤回对地方优秀民俗审美文化的价值体认与情感信仰,形塑当代陕北民众的生活审美风格和人生价值理想。

2.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并阐释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工具,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与研究当代陕北民俗文学、民俗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是植根于陕北民间、民众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研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就是研究陕北人的精神状况。同时,由于陕北艺术与文学在现代审美文化史上一度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诞生了如陕北秧歌、信天游等享誉海内外的经典艺术形式,产生了如路遥、高建群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所以,研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对于我们认识这些艺术形式与作家产生的文化因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如何培育地方性的优秀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借鉴。

3.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还有利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本身的发展。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及其相关活动所蕴涵的重视当下、追求彼岸,求得生活丰富和精神永恒的乐生精神,可以成为今日中国审美文化同质化、模式化、优美化等异化现象的批判基质,唤回当代审美文化中久已忘却的对生命力的礼赞及其对自由意志的张扬,唤回对传统审美文化中所蕴藏的追求新奇、敢于抗争、直面痛苦的崇高美学精神。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生命旺盛并流传广远的多种艺术形式,包括民歌、秧歌、剪纸、建筑以及其他多种民俗艺术,其艺术形式粗犷憨朴,艺术风格清新活泼,艺术精神积极健康,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果我们从现代性的角度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衍变进行梳理,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所潜伏的发展危机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和本土性建设提供镜鉴。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5.

[2]谷鹏飞.论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社会功能[J].榆林学院学报,2006,(1):42-43.

[3]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

[4]曹晖.陕北民居门窗的美学风格和文化意蕴[M].旅游美学,2007,(3):18.

[5][7][10]谷鹏飞.从美学的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J].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6,(9):6.

[6][美]雏特·巴诺.心理人类学:文化与人格之研究[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124.

[8][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5.

[9][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8.

作者:王静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营销论文下一篇:工业污染源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