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存在过分渲染高等属性而忽视学生属于未成年人、过分注重刚性管理而忽视人性化投资、过分突出课堂考核而忽视生活能力培养、过分注重考证教学而忽视素质培养等四大误区,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1:

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中关于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摘要:在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各个学校的教育之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源于社会中严重的缺乏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强的人才,所以教育部门会跟随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的转变对于学生们的教育内容。在高职的教育当中,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重要的教育准则,对学生们展开非专业能力的教育培养,进而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非专业能力培养

在高职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其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教育课程进行管理,这是最基本的管理项目,还包括对于学生进行非专业能力的教育进行管理。当前对于非专业能力的教育状态依然处于非常传统化的管理形式中,比如将制度化管理与条例式管理进行结合的教育方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于自身的管理和学校的制度化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所以,高职学校在进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性的、科学化的管理。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中关于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讨论。

一、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中开展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职教师的引导能力,创造更为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

非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一些综合性素养。具体主要包括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的观察和领导的能力等等多个方面。高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加强自己对于专业性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技术,还要进一步的培养自己的非专业性能力,因为非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不断的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性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优势[1]。

(二)提升高职学生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减轻学生们的就业压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个领域已经被智能化和机械化所覆盖,真正用到人力的部分已经逐渐的在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能够更加出色的表现自己,为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们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不能够让学生们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这也是为了学生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保驾护航[2]。

二、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中开展非专业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们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进行人际交往、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们非专业性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3]。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能力来将自己内心想要传达的知识以更加直接、更为简单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在非专业能力的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准确的选择想要表述的词汇、帮助他们简明扼要的表达语意、帮助他们科学合理的构建语句的结构等等,可见语言表达能力的实用性。另外,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判断一个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基础条件,高职学生要想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非专业能力,离不开教师对于自身语言能力的培养,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够展现出其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假如与他人之间没有科学有效的沟通,或者学生属于不善言辞的类型,那么可能会为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多以高职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辩论等等一些有关语言的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语言障碍,增强学生们语言表达时的自信[4]。

(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非专业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有效的协调组织内部之间的关系、能够快速的适应在新环境之下成员之间的来往、创建科学的联络网、吸取外界的一些有效信息和科学的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等。人际交往属于一项非常重的非专业能力,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是就业,在就业之后就会每天面对自己的老板、上级以及同事,此时就能够凸显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高职中有很多的学生专业性的能力都很强,因为传统的教学当中也比较侧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教学,但是他们非专业性能力就很薄弱,所以在就业之后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对于那些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他们甚至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5]。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保证在高职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只有学生们拥有了相应的非专业能力,才能够在为来的工作和实践当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得到更多的认可,进而可以更加快速的适应新团体的氛围以及新的工作环境,进一促进人际交往关系之间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指能够在自己的指挥之下带领团队顺利的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计划工作、组织工作、协调工作、沟通工作、指挥工作以及控制工作等等多个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团队的目标,灵活的运用各种高效的方式,将团队中的各种力量整合起来,让团队中的所有人都能将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因此组织管理能力也是培养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一个必要的部分。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比如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来选举几名同学,将任务分配给他们,让学生们在实际的活动中体会组织管理,并且不断的提升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大多数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完成,因此,在某种角度来讲,每一个人都属于组织管理者,并且承担着自己的组织管理的重要任务[6]。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于高职学生组织管理这一非专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中,相信大多数的工作都不是由一位工作者完成的,而是以团队为基础,一起完成一个工作。这就需要强大的团队精神来支撑,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的完成一份工作。所以,在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学会与人合作,并且善于与他人合作,还要注意团队的整体效益。每个人在创业的时候都不可能单凭借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创造成功,他们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也就是团队协作,团队协作的时候不要求成员牺牲自我,而是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展现出自己的特长,拥有必须完成任务的决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拓展训练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来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得學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集体的工作当中,进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挖掘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可以不断的通过理论知识,在自己所处的学科之中、艺术领域以及技术和实践领域之中不断的创造出来的,并且创新的能力会提供一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这属于新思维、新方式以及新的发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具备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想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核心。在当前社会中行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完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每一个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都是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实践而逐渐的培养出来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如果想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要求,那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培养实践进行科学的改革,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创业,鼓励学生们多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的技术咨询活动,为他们的创新创业增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例如:首先,安排学生们参与一些创新创业的课外实践活动;其次,帮助学生们了解社会中的经济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充分的了解社会中的各种层面;最后,锻炼学生们在创新创业中遇到困难后的解决能力,培养他们养成创新化的处理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职学生的教育时要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当作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为非专业能力是影响学生们毕业之后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高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成为了衡量其职业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高职学校要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们的非专业能力,为学生们创建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比如为学生们建设非专业能力检测的机制,或者通过择优录取的基本方式将非专业能力和毕业以后的就业联系在一起,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非专业能力的实践活动等等,为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性素养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阳炼.非专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8(06):105~108.

[2]谢景慧.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贵阳学院新生成长小组为例[J/OL].中国培训,2020-07-06.

[3]潘书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为例[J].四川水泥,2016(10):218.

[4]杨小燕.我国高职教育非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01):41~43,54.

[5]董华.试析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8(30):118.

[6]刘阳炼.非专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8(06):105~108.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曲萌

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2:

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存在的四大误区

摘要: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存在过分渲染高等属性而忽视学生属于未成年人、过分注重刚性管理而忽视人性化投资、过分突出课堂考核而忽视生活能力培养、过分注重考证教学而忽视素质培养等四大误区,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误区

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生源全部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教师承担着一部分家长应承担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责任。学校不应以高职教育为借口,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为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管理的新路子,笔者拟就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四大误区作粗浅的分析。

过分渲染高等属性而忽视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有一个由浅入深,即初等、中等、高等循序渐进的过程。五年制高职教育虽说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其教育对象仍然是只有初等文化层次且尚未成年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不可能由初等越级进入到高等教育序列,他们必须经过中等教育这块跳板,这块跳板也必须在五年制高职教育内部寻找,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中必须包括两至三年的中等教育。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否则就是对受教育者的极端不负责任。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是有本质区别的,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曾指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依靠他人管理和他人关爱,后者注意自我管理,这是教育对象是否成人化决定的。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上,特别是在前两三年中,不应过分渲染教育上的高等属性,而应踏实地落实中等教育的责任,承担起部分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知识层次以及尚未成年的事实,对学生提出了过分的自我管理要求,由于学生达不到制度的要求,遂导致管理上的紊乱与无效,从而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和声誉。

过分注重刚性管理而忽视人性化投资如今的教育管理比较重视制度建设,有些教育管理工作者怕麻烦,怕多事,工作简单化,成人化,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此教育与管理效果极其不理想。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刚刚从初等教育毕业而且尚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社会和新的教育环境,一切对他们都很新鲜,很有诱惑力,而其自我防范意识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预期,自我约束力尚未达到成人的境界,仅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样的制度约束是很难被学生所接受的。只注重制度的约束太过刚性,也太过简单。未成年学生多少有些叛逆心理,越是不让干的事,他们往往越想尝试,这时过多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多多地给学生关爱,不能借口高等教育的属性,片面强调自我管理而放松对学生的监护,放弃对他们的关爱。要尽到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与关爱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在学生身上进行必要的人性化投资,以弥补制度管理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已是大势所趋,校园管理更是首当其冲。要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作为奋斗的目标。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从心底里喜欢的是具有幽默风格、与学生的关系宽松和谐、不刻板、善于与学生交往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乐于在学生身上花工夫,舍得在学生中进行感情投资,因此,这样的教师特别适合那些刚刚离开父母又没有成年的学生。

过分突出课堂考核而忽视生活能力培养对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未成年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生活能力培养应该是头等大事,也是职业教育应有之义,更是人生的必修课。现在的情况是学校及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考核包括实践性课堂学习的考核比较重视,各项评比活动都十分强调课堂考核成绩,相比较而言,对于学生生活能力引导与培养显得很不够。只有学生学会生活,课堂学习才有意义,校园才会和谐。许多初中毕业生来学校前,没有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洗衣、打扫卫生、为人处世、理财等,生活过得很糟,从而影响到同学关系以及自身的精神面貌,最终影响到课堂学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与考核是非常重视的,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笔者2005年对本校03级35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6名学生来职业学校之初,想改变初中阶段学习被动的局面,想借升学更换学校之际,重振精神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但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其中264名学生非但没有实现原来的愿望,还自认为不如以前,其根本原因是自身缺乏约束力,没有学会生活,生活的糟糕现象反过来影响到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的不良局面。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强调课堂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要在这方面多花精力,为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分注重考证教学而忽视素质培养职业教育已摆脱了普通教育重理论的应试教学模式,创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规律、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考核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不论是专业课还是理论课都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应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是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是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学习期望的。现在的问题是,大量的考证教学代替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更何况相当一部分考证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有的学生临近毕业,最多的可以拿到十多张证明自身实力的证书,而这些证书相当一部分是既无权威又无用处的。教育者应该深思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拿了四级、六级英语等级证书,而连英语日常对话都听不懂的学生不在少数。当今世界是一个物竞天择、强者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其发展趋势是不断走向以道德水准为前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能力社会,因此,能力的考核应建立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才有意义。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理应都放在最基本、最基础的学习与训练上,证书教学应与专业课程合二为一,不应该用名目繁杂的证书诱惑没有生活阅历的学子们,干扰正常的教学和全面素质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在以后可能是很简单的,科技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在降低人们的劳动技能,这一点对于职业教育的能力培训与全面素质培养有着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秀疆

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3:

高职教育外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思考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中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性,也对外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突破口,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和便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服务系部教学中心工作为导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材是我们在工作探索过程中创新的工作理念和特色思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外语职业技能 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成长成材

Key words: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ccupational skills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growth and success of students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相对剧烈的竞争时代,在占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创新已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出何种类型和质量的毕业生去适应市场的需要,去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便成为了当代高等职业院校竞争的焦点所在。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院校中外语类专业有着高于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之上的培养层次,又有着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外语教育相区别的普通语言文化教育,它具有专门用途英语或职业英语教育的性质,专门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的专门外语人才。既然人才培养模式的层次存在差别,可见由人才培养模式所折射出的学生成长成材的教育管理工作肯定也存在差异,意味着高职教育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中职教育层次的管理水平,不能等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外语语言文化教育管理理念。

当代高职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学生有以下特点:

(1)外语专业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受西方民主、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较深,对于传统的政治观念的理解和接受比其他专业学生有所欠缺。由此而导致和衍生的负面和消极影响是,正儿八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效渗透到学生思想和心灵的深处,必须借助行之有效、形式创新、特色鲜明的载体和途径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外语专业学生个性鲜明、性格普遍比较外向,活泼好动,有利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但他们的纪律约束性较差,容易以自身的鲜明个性去驾驽各项规章制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按照其他专业的正常思维去开展,而应该先解决学生个性至高、纪律无谓的思想观念的切入点,然后再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外语专业学生男女生比例不均衡,女生比例较大,女生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女生基本成为各专业男生关注的焦点,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女生中开展正确的婚恋观教育,让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在求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学业、爱情和责任的关系,学会正确保护自己;

(4)外语专业学生工科基础较差,尤其是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不强,学习基础也普遍较差,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的就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5)外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外语或者相关类的职业,要与外国人和事物进行接触,更多时候是关系到他们的爱国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在踏上社会之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而不是沦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崇洋媚外的奴隶;

(6)外语专业学生乐于接收新事务,讲求个性,崇尚时尚,情愫较敏感,意志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强,必须在他们中大力开展有效的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他们的人格。

以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中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本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认为有代表性的,并不完全代表所有高等职业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掌握和了解学生特点、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使学生管理工作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导向下,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着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

特色思考一、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突破口,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和便利。

(1)校内广泛开展与教学和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角、英语朗诵比赛、英文征文比赛、英语翻译能力大赛、英文名曲、名剧表演大赛、“英语之夜”电影放映月、英语社团活动、“手拉手”英语口语帮扶辅导班等,使学生工作与教学实践相长,使学生活动的载体在教学、专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新,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借助丰富、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途径得以提高。

(2)校外以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为主导力量,推进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由系团总支、学生会牵头,以班为单位,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积极参加家具博览会、广交会、亚洲艺术展示会,多种多样的英语翻译实践、旅游专业社会实践、旅游专业现场化教学等,既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得到锻炼(有组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历练自己),又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了提高。

通过校内校外各种平台对学生外语职业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之前已經拥有了较强的职业技能,已经基本具备了可以适应外语外贸类企业单位的人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轨中缩短了适应的时间和和成本,也为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了筹码。

特色思考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外语专业学生突出的外语职业技能是就业取胜的重要筹码,但是实践充分证明,外语专业学生如果在校期间内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主动去克服和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如计算机运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等,即使拥有过硬的外语专业职业技能,也会造成自身在当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提高学生外语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学生管理理念。

具体操作中,我们将“把课堂带到现场,把现场带入课堂”的现场化教学理念融入外语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结合“阶梯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大学生专题研讨会,以案例分析、技术方案、調研报告、论文或其他文件等形式,通过学生开展研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大学生专题研讨会在二年级学生中的深入开展,使他们在正确意识到了自身在除外语职业技能的锻炼之外还应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塑造自身在外语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力,使很多综合素质欠缺的学生有了方向和目标,并在对就业形势的清醒认识下努力调整自我,适应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特色思考三、以服务系部教学中心工作为导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材。

(1)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核心体系,使学生工作努力配合教学、服务教学,尤其是配合我系实践教学上取得了突破,使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实践教学的发展相长。

1)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掌握学生中对教学的意见及建议,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团总支组织的一些意见,协助和配合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2)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广大学生走服务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就业道路,促进教学相长。

3)在学生社会实习与就业指导方面,加强与专业教学管理组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制订学生社会实习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学生社会实习流程、共同研定学生就业指导手册,引导学生实习与就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2)坚持课内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德育环境

1)积极建立正常的联系沟通制度,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形成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

2)努力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往届优秀毕业生举办讲座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3)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一年两次的广交会和家具展、多种多样的英语翻译实践、旅游专业社会实践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3)坚持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1)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2)活跃第二课堂,以我系文化艺术节为主要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编,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作者:郑广峰

上一篇:知识产权担保义务论文下一篇:产品保障措施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