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还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内容分析,系统地提出职业规划信息平台全程跟踪指导和职业规划成长手册与导师制结合的建议,积极地促进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篇1: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创新思考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积极创新和探索,实施产学合作教学模式。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获得发展和进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各个院校都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则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就需要实施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契合企业人力需求和实习教学安排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分淡季和旺季,每年的假期都是旺季,对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但学校确定了固定的教学安排,无法将正常的教学计划打破,而单将人力资源输送给企业。另一方面,寒暑假为企业的旺季,学生没有较高的积极性。这样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学校要安排学生实习时,企业没有较大的需求量,学生的实习单位无法落实。

(二)学生没有较高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合作教育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受旅游企业工作制度、人力资源等各项制度的影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在旅游酒店往往从事的是比较低级的体力工作,属于基层服务,轮岗制度不健全,薪水少,制约学生的积极性,完成实习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三)没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对大部分高职旅游院校来讲,没有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样的产学结合,仅仅是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无法在其他环节深入开展合作,如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安排等。同时,还有很多院校没有健全与校企合作配套的管理制度,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

二、关于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弹性学分制度

现阶段学年制下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将学校的教学需求充分纳入了考虑范围,它的制定是为了教学方便,没有充分考虑酒店需求,开展难度较大。通过弹性学分制的构建,企业人力需求和教学安排的矛盾可以得到解决,以便有效实施产学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校外实习开展之前,需要与相关方面签订协议,对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和约束;结合企业需求,科学调整教学计划,促使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实习需求得到满足。在对学生实习最低实习学时进行设置时,需要学生对实习时间自主安排,对于企业的短期实习项目积极参与,学时修满之后,才能获得学分。这样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学分也可以顺利获取。

(二)对课程设置科学调整,促使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

因为旅游企业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没有平衡的人力需求,学校就需要科学调整课程先后顺序,专业课排在文化课前,技能课排在理论课前,企业文化课在学校文化课前。在酒店淡季时期来上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结合酒店需求,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这样虽然不断地变动教学计划,比较麻烦,但却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如果有较多的学生,合作的酒店又是常年经营,那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批次,分批次去实习和上课,构建稳定的轮换制度,这样学校的教学计划就不需要经常调整。

(三)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接受教育,还需要合作。学生是工学结合所有活动的主体,学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合作教育能正常运行,就需要兼顾学生的需求。将带薪顶岗制度实施下去,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护学生的权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结合产学合作教学模式的需求,对教学、实习、实训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等不断完善,以便从制度层面来保证顺利创新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如成立委员会,制度相应的制度,涉及到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实践教学等,对学生、教师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义务有效规范,更加顺利地运行校企合作。

(五)有效结合择业教育和社会需求,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就业指导专家,分析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同时邀请宾馆和旅行社业等专家,模拟培训学生的各个方面,涉及心理、知识等,将双向选择洽谈会开展下去,解决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就业洽谈会,针对旅游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让企业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以便更好地拓展就业生就业渠道。

三、结语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院校对教育的一次创新,对推动我国教育整体事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没有健全的制度,学生没有较高的积极性等,制约产学合作的实施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进行了思考和创新,如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调整课程设置等,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薛妍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还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内容分析,系统地提出职业规划信息平台全程跟踪指导和职业规划成长手册与导师制结合的建议, 积极地促进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随着中国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旅行社和酒店行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随之而来的却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就业,“有业不就”, 频繁跳槽,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因此,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促进学生理清就业思路,实现高效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1.职业方向不明确

为了更加明确地分析目前学生们在制定职业规划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职业方向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规划。要知道,毕业生如果能够科学准确的认清自身的方方面面,并在此基础之上拥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在面试时更加顺畅。除此之外,职业规划还可以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发挥自身的长处,使得工作更有效率。当然学生们拥有不确定的职业方向是有多方面因素的,除了以上阐述的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之外,还有自身对于旅游管理这一项专业的热情程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职业认识不全面,学校职业规划教学缺失

虽然学生们是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但学校也要承担必要的责任,只有学校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适应旅游管理这一门学科的未来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在此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均不到位,无法为学生们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一方面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学校也不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使得双方陷入恶性循环状态,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旅游行业的各项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对固定的发展方向。 一般都需要从基层做起,比如旅行社,一般从地陪导游做到领队,承接境外团,就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 而在酒店行业中,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从服务员到领班,再到主管、经理,一步步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必须以平和的心态,踏实的工作态度来正视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 很多学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心浮气躁,频频跳槽,造成旅游行业留不住人, 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 因此,对旅游行业来说,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使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 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以平稳的心态理性就业,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改革专业限制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和设计理念、职业兴趣测试、职业性格和价值取向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 有效的职业规划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就业理念。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启用开放性的转专业模式,只要学生有意愿并通过转专业考试便可以转变自己的专业,但也有一些学校在转专业方面的限制性比较严格,所有专业安排都按照当初学生填制的志愿来进行,这两种极端性的转专业模式都会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具体而言,学生们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情况而随便转专业,亦或者是学校的转专業严格限制导致学生们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自身的后续发展。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完善在此方面的各项政策,吸取先进经验,及时了解学生们的需求,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改革当今的专业限制模式。

2.教学中职业教育全程化、专业化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 要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通过调查、案例分析、论证和情景模拟等多样的授课形式,将学生摆在教学主体的位置,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避免枯燥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是否持有正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在日后还要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将这项职业教育不断推向全程化和专业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还要经常有意识地将这种理念传输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习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实践活动当中获得参与的积极体验,还可以真正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以及缺陷,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内外条件兼创

事实上,高职院校无论要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都必须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本前提,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们缺乏各种各样的实践锻炼机会,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多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汲取必要的社会经验。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职业教育担负起责任。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之下,学生们一定要珍惜和把握现有机会,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尽可能的将自身潜力发掘出来,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规划活动当中,制定一份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为未来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校旅游专业而言,这一学科具有更加明显的实用性,其职业生涯应该是清晰的。把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必将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清晰的职业定位,使他们能高效的利用三年学习时间,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做一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将使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要求,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利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J].企业导报,2016(09):152+154.

[2]夏利平,黄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J].企业导报,2016(06):134+136.

[3]韩国彩,时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模式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0(03):126-127.

作者:陈娜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纷纷扩大“3+2”学制招生规模,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生教育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结合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3+2”学制班级辅导员工作,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探索“3+2”学制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3+2”学制;教育管理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而近年来由于自主招考政策变化及高考生源趋紧,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增加面向中职录取生源比例,“3+2”学制学生群体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用在刚刚担任“3+2”学制学生辅导员的身上,并不为过。相比较高考普招班乃至自主招生班,“3+2”学制学生没有经历埋头苦读、刻骨铭心的高中三年,他们由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然后再进入大专院校学习两年。相比较高招生,由于出发点和所经历的三年并不相同,因此“3+2”学生班级的确有着自身的性格特点。现根据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

1旅游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分析

1.1学习方面

他们渴望学习,要求进步,希望能与其他普招班同学看齐,比如积极参加英语三级、四级报名考试等,但缺乏耐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给教师留下的映像是,学习也许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是忍不住要说话聊天和玩手机,也有性格沉默的孩子会选择静静地发呆或者酣然入睡。这反映他们学习底子弱,良好的学风并未形成。中职期间学习的技能目标性十分明确,一旦完成,便解放松懈。如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同学均已通过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并拿到证书,对高职所开设的相关专业课非常反感,自我满足,但实际上很多学科知识并未掌握。

1.2校园生活方面

他们活泼开朗,因为中职期间,学业中实习部分占很大一部分,三年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早早踏入社会实习工作,故体现出情商较高的优势。进入高职大学后,他们比高招生能更快融入大学的课外生活,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也是积极参与,能力优势明显。

1.3社交人际关系方面

“3+2”学制学生因前期社会历练,踏入社会较早,表现出故作成熟的稚嫩但又有些许老练的双重特征。在学校内,他们渴望被重视,希望学校和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关爱,他们比较反感别人称他们为“3+2”,期于被给予一样的认同,反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有色眼镜。但他们自己又喜欢把现在的高职大学与之前的中职学校做比较,且一旦暴露弱点或逃避某些困难时又会搬出自己“3+2”出身这张护身符,给自己贴上特殊标签。据调研,因为中职三年的学生管理要么是所谓的“严打”式管理,要么是“放羊式”管理。他们害怕、不喜欢严肃认真的老师,想要和辅导员打成一团,对与他们和蔼的任课教师容易亲近。社交圈喜欢结交更为成熟的社会人士,接受新的社会潮流非常快,适应性强,但个人主见并不坚定,朝三暮四时有发生。遭受打击失败时,其挫败感较强烈但自愈能力也很强。

2.旅游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教育管理实践

2.1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定位

针对“3+2”学制学生在中职期间已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及专业技能培养,且在高职期间相比普招生三年学制只有两年学习时间,所以应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提供更为丰富、更加贴合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他们对领队证考试更有需求性,这就要调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证板块的相应课程。又如在语言课程中,很多学生对学习多年的英语早已丧失信心,但对大学开设的韩语等小语种非常有兴趣,可以考虑让他们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语言课程。而授课教师也要对这群教学对象有清晰的认知,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管控约束性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降低教学难度和进度,让他们努力做到学多少、记多少、用多少。

2.2走近课外生活,给予更多“自由”

同是大一年级学生,“3+2”学制学生和普通高招生源有着天壤之别。很多普招生刚从高三毕业,之前都是在家或父母陪读一直相伴,缺乏独自在外生活阅历。但“3+2”学生经历中职三年的在校住宿生活,且基本都有在外实习经历,他们在外生活经验丰富,更具有独立性。从这点出发,高职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在他们刚进校时就应找准定位,扮演生活中“志同道合”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可能更为合适。走进他们更具有防范和隐私性的内心世界可能更难,但从他们的生活喜好出发,走近他们的课外生活,潜移默化中加以引导,改变陋习,杜绝不良事件发生。他们的校外生活也很丰富,在遵守原则前提下,给予更多相对“自由”使他们在章程中张扬自我,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总之,“3+2”学制学生的性格特点中,带有明显的初中、大学以及社会、校园的多重结合特征,辅导员及教师团队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区别对待,见招拆招,进退迂回,用真心对待,才能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好。

参考文献

[1]  贾莲英.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14):136.

[2]  张云浩.高职院校“3+2”学制学生管理初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2):98.

[3]  郑瑞芝,刘毅,刘笑含.高等职业院校“3+2”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18):51.

[4]  王燕玲.高职院校“3+2”分段学生的自我管理现状调查—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2016(12):35.

基金项目:2019年省级质量工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9mooc478);2016年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177);2017年校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YJJY13)。

作者简介:汪舒(1984年——),男,漢族,安徽来安人,硕士,讲师,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国际经贸。

作者:汪舒

上一篇:电力系统通信设备论文下一篇:商业企业物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