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对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现实性进行分析,并从搭建教学信息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训教学等方面探讨推进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1: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审视及对策探究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针对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展安全教育的路径,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安全教育 对策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越来越多,校园安全也日趋复杂。目前危及校园安全的除财物失窃、打架斗殴、火灾和饮食等传统安全问题外,还出现了涉及社会稳定的安全问题,如传销活动、网络发动言论侵蚀、大学生贩毒吸毒、网络钱财诈骗、手机钱财诈骗、恐怖事件等,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是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家庭幸福的大事。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保障大学生人身和心理安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生了多起事故,有溺水身亡的、打架斗殴致死的、网络被骗的、宿舍火灾的、女生外出遭遇抢劫的、2012年还有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国庆中秋双节”打砸抢的,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不到位。为了解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我们对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安全教育必要性、安全教育师资情况、安全教育内容、学生对现在安全教育的满意度、学生期望的安全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范围涉及12所高职院校,问卷在线提交1456份,有效问卷1421份,有效率97.9%。被调查的男女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12%和48.88%。本文希望通过对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68.6%大学生的不了解学院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活动,可见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消极被动局面,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而且教育内容侧重于零散的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的可操作实践内容,普遍存在学生满意度低的状况。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知识较为贫乏。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忙于生计的比较多,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很差,导致学生积累的安全知识非常有限。传统高职院校安全课程教学时间少,理论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教育效果不理想。调查发现70%的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安全事件(如被盗抢、诈骗、人身侵害),超过50%学生在遇到安全事件时感到束手无策。针对安全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对学生、教师进行了“你认为大学生开展心理安全教育有必要吗”的调查,并走访了企业界部分领导员工,36.4%的高职学生认为“非常必要”;48.9%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4.7%的学生认为“不必要”。超过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超过90%以上的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超过90%以上的企业员工认为安全教育有必要。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枯燥单调。从学生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内容单调、涉及面狭窄的现象,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等最基础的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学生安全需要,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安排。我们对大学生调查了“你希望在学院教授哪些安全内容”,结果学生希望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9项,这就要求学院必需增设新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适应性。

(三)师资水平低是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瓶颈。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师资相对较弱,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安全方面专业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和素质偏低、安全教学教研不强的现象,而且多数是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对“您觉得学院安全教育有哪些做得不足(多选)”中,超过65.7%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在对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该项调查时超过50%的人认为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这说明高职安全教育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四)单调教学方式导致安全教育效果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大部分学生自觉性比较差,社会不良习气较重,缺乏责任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上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较多,他们对谈恋爱、泡网吧、玩游戏等兴趣浓厚,自我意识非常强却又过度敏感,经受不了挫折,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对安全教育提出极大地挑战。高职院校仅仅采用传统教育方式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不能满足现代价值观影响下的高职学生需求,调查中发现:仅有14%的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接受安全教育的,而且接受教育课时少;67.9%的学生认为“学生自身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调查中发现,导致安全教育效果差除了上面四个原因,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院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二、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在安全教育上存在共性,现将它们在安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学院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思想意识上对安全教育观念是比较淡薄的,在教育目标上把安全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培养目标独立开来,造成安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多数来自偏远农村,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很少顾及子女教育问题,更不要说学生的安全教育,因此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安全知识是个盲区,必须给以教育辅以强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数学院在安全教育时间上不能保障,存在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而轻视安全知识教育的现象。

(二)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渠道。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首先是安全教育没有统一的负责部门,有领导小组负责的、有学工生处负责的、有学校保卫处负责的、还有交给各个服务部门负责等,安全教育负责部门等级不一,各自独立,使得学生安会教育很难得到充分保障,难以形成合力。其次,部分院校没有把学生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只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而不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大多数院校是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担当教育角色随机安排安全内容,更谈不上将学生安全教育从系统性出发进行统一的规划,甚至部分国家级示范院校也是一样;最后就是对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生活中,缺乏持久的教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涉及面太窄,与新安全问题有脱节现象。随着钓鱼岛、南海黄岩岛和朝鲜核试验等问题的出现,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新法律法规,这些知识也要纳入安全教育教学体系中,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安全教育内容设置上,90%以上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没有固定内容,随机性很大,出现问题才教育,这是安全教育的通病。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当对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的内外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寻找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明确新时期形势下学生所需安全知识内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多端,影响社会和学院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深化和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外界问题变化。

(四)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主要沿用传统方法,普遍采用墙报、图片、广播、讲座等形式比较多,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较少,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措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调动高职懒散成性的那些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高职院校在安全教育措施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这体现在领导布置了就抓,领导走了就撒手不做了;要检查了就突击加班,检查结束就不管了;出现事故就抓,没有事故就万事大吉,安全教育注重形式远远大于关注内容。

三、探索安全教育路径,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占据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的半壁江山,为保障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效果,必须构建长久的安全教育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本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把安全教育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是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的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新形势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的需要。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论是原来的“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还是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都把安全知识及生产防范技能作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给学生,其中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最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安全素质责任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治安和稳定,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因此,转变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构建“六位一体”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有组织地建立由学院分管领导、学工处、系部分管领导、辅导员、班委会和宿管员构建“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形成由学院分管领导制定安全教育目标、由学工处确定安全教学内容、由系部分管领导落实安全教学方式方法、由辅导员具体落实安全教学内容、由班委成员和宿管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和检查的安全教育体系,保障学院学生安全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如图1所示。在“六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中,安全教育上升到战略角度,成为学生人才规格培养目标组成部分,这就保证了安全教育长久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安全教育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就可以构建安全教育知识内容体系,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授课计划,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学模式。从上而下教育体系有利于相关部门收集安全教育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上安全部门构建实践教学活动,将安全教育知识丰富充实,使得安全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新颖化、实践化,从而实现安全知识现代化教学。

(三)安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完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事关国家稳定和人才培养规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安全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时地把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中,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征,抓住假日期间、外出实习、社会实践、毕业生离校之前等重点时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还要将安全教育内容同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教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逐步建立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包括人身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如图2所示:

(四)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渠道应该是多方面的:除少量课堂教学渠道、课外专题报告、办理板报外,还可以采用LED显示器进行24小时安全教育转播,让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格局。首先,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内容,并且要增加课时,实施正常课堂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安全机构的安全展览,参加社会结构举办的安全讲座或者是安全模拟训练,扩大安全教育的视野范围,特别隐蔽性很强的网络诈骗、手机诈骗等等要和公安、派出所联合进行录音、录像、投影等方面的教育。最后,学院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安全案例,将每天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及时更新到学院的LED显示屏上面,通过这种方式,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现象,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大学生安全学习、愉快生活,为高职院校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冬梅,硕士,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刘冬梅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2:

关于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本文对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现实性进行分析,并从搭建教学信息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训教学等方面探讨推进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 安全教育课程 教学改革

【文章编號】0450-9889(2017)04C-0165-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使用互联网且校外活动越来越多,这些都增加了校内和校外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致使高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同时,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学生生源呈现多元化特点。因此,进行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意识、构建安全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适应学生特点、顺应学校不断发展需求的需要。

一、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目前,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主要是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致使学生参与课堂不多,互动性不足。而且,高职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二)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开设安全教育相关专业,授课教师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或正规的学习。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老师大多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他们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以致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研究设计,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使得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三)教学实效性不强。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往往缺乏较新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教学中往往引入陈旧案例,显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外,教育课程大都是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不利于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化。这容易导致虽然学生已经接受安全教育引导,但是没有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缺乏安全事故处理能力,安全问题仍然发生。

二、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性

(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的广泛使用,使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学习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方式,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将安全教育的知识内容具体化为贴近实际的应用策略。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合度,使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达成共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二)学生特点的不断发展是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目前,高职学生的主要群体是“90后”学生,他们呈现出的特点与“80后”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别。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他们个性张扬,熟悉电脑操作,获取信息能力强且善于探索。传统的“灌输知识”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90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为依据,将网络技术融入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中,使安全教育课堂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在教给学生安全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推进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搭建教学信息平台。高职院校可建立一个融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移动学习、教学评价为一体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平台,搭建教学平台APP。通过教学平台,教师能够实现课程设置、教学监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下载安全教育教学平台的APP,实现自主学习、提问并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平台对学生提出的难点重点问题的统计,做好实体课堂授课内容,使实体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每一章节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根据网络教学和实体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情况进行评价。这一做法可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组建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团队,设置专门的教研室,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并通过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价等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不仅组织教师队伍到专门单位参加安全理论知识的培训,而且组织参加相关安全知识的实战演练,如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演练、地震疏导演练等,这样教师能够更深入了解课程,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当代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三)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训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针对“90后”高职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探索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发生在高职学生周边的案例,并且在重点地方插入视频动画,让学生扮演角色做出正确应对,如在高校中发生事故逃生自救方法、学生寝室防盗防骗等,形式直观、针对性强,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此外,为了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不仅要采用理论教学,更要添加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方面,学校要建立安全教育的模拟实训基地,如消防安全,针对不同的火灾类型,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训基地采用不同材料进行灭火,学生亲身体体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要领,提高学生处理火灾能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是维护高校政治稳定和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径,因而高职院校要结合当代学生不断变化的特点,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对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性改革,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彬.翻转交互: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维度[J].河南科技,2015(11)

[2]刘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简介】唐翠英(1984— ),女,广西桂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作者:唐翠英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篇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摘要】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学生 安全意识 对策

学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这将对高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诸多新挑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机制

安全教育是确保高职学生安全的基础教育,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及养成过程。同时,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成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学生工作处主抓学生的日常行为;社会科学教学部负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承担安全教育课程的部门负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训练自我保护技巧;各系负责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学院团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学校保卫处负责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通过打造四支安全教育队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把安全教育覆盖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放在学生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其次,改进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再次,创造条件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过程,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加强安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安全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构建一支安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通过安全意识强、保护技巧多的教师才能确保安全教育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也就是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向学生讲授有关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防卫措施,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或当遇到意外事故时能运用自救措施,确保自身人身、财物安全。

(三)增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安全意识教育。专业课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力量。专业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生产流程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专业课教师与本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多,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专业课教师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护技能的训练,通过专业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四)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在工学结合的条件下,面对分散在各地的顶岗实习生,应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因为学生骨干队伍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他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了解本班同学的情况,能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在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骨干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是辅导员的信息员,成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延伸,能及时反馈和协助学校处理同学们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骨干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安全保护技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

三、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拓宽安全教育的新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全员策略,它符合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其实,课程本身都蕴涵着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每门课程都可以找到安全教育的着眼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要在教学内容中额外增加一部分安全教育的知识,而是适时适当地、灵活机动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理念。只要教师能站在安全教育的高度适时地穿插与此有关的思想、理念,哪怕只有一两句话,其效果将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

(二)依托企业,校企联手,共同构建安全教育的工作平台。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在工学结合这种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或顶岗实习,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同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者,制定有具体的安全要求及安全措施,拥有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企业育人的独特作用,通过传、帮、带,不仅能把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传给学生,用丰富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达到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三)开展网上安全教育。传统的集中教育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网络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集中教育的不足。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可以就复杂多变的实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潜在的各种风险,通过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及时向学生提供多种帮助,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预防或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自我教育。安全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目的是让学生将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技能转化为素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要使安全教育由外部强化到内在自觉,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离不开学生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应引导高职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自我教育,把安全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学生把一定的安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成自觉的行动。

四、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训练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形成较为完善的校园服务体系。在工学结合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针对学生实际,针对职业教育群体的行业特性,依托专业教师和行业资源,为高职学生建构符合他们认知与需要的服务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供实质保障。例如,可以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校内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另外,还可以配套建设法律维权中心,为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公提供法律支撑。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使他们对求职指导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的服务,日渐完善安全服务体系。

(二)营造渗透安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校园环境、建筑风格、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等对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营造符合安全教育需要的文化氛围,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校园安全周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安全小标语比赛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安全常识。

(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应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通过社团、协会、学生会、共青团等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尤其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习惯,以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陈少珍

上一篇:高校偿债风险控制论文下一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