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文章从人本管理的含义和实质入手,以人性化情感管理的必要性为依托,重点探讨如何以人本管理方式来充分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无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并依据其自身特点,越来越被高校教育者所重视。无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逆反心理状态,能够全面覆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被公认为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群体,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普及,以及受社会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意识越来越突出,老师简单化的灌输教育方法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对于此类教育方法有种逆反心理。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被大家所重视,无意识教学的主要内涵和特点又称“隐性教育”,它是不被受教育者自身能意识到的教育新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指借助于无意识心理学的理论,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提前在学生们的周围安排好一些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样可以使得受学生们能够被动地去感受和体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而愉快的情景中发展他们的智慧和学习知识的能力。

一、无意识教育的特点

在我们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如果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相比较而言,无意识的教育可以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教育方式的渗透性。相对于有意识的教育,无意识的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是通过测方面的,当然了,也更不是通过一些硬性的规章条例和制度来强制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党建、法学等情景来产生无形的力量,从而达到约束受学生们学习的目的,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随着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教育载体也随着时代而进步,这样就可以使得许多的教育者们能够施教在每时每刻,这样也更有利于消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2.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现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也具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以往我们用直接说教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引起受学生的排斥感,其原因是在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间上相对集中,在道理上也过于绝对,这样会令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原则,灵活处理学生问题。

3.教育环境的快乐性。无意识教育既然是以人的无意识心理为发端,就本质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是感到轻松、愉快的,满足其自身的心理需求,使其樂于接收,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学生们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在我们班级管理的无意识教育中,我们可以运用人们的情绪体验,然后再设计和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可以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从而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幸福的正向情绪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想要学习,喜欢学习,进而达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适当运用无意识教育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

1.寓教育于班级活动之中。班级活动是有多层性和目的性的,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确定活动的内容,进而再开展多种内容的活动,班主任要善于把多层次和多目的性的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开展。首先根据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计划和内容去选题或根据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去选题。在选题过程之中,我们班主任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这样结构才符合学生理解和发展提高的规律,因为学生思维的提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2010年我院团委组织学生进行我国西南五省干旱的捐款、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捐款,我班级学生踊跃捐款。在这两次捐款之后,我班一学生的同学在南京上学时患了白血病,我班学生知道后又主动进行捐款,这么多的事情使他们深知生命的宝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榜样的力量实现。在无意识的教育中,榜样教育就是在对于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我们班主任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要在班级中通过宣传来树立这样的一个典型,从而达到教育和影响其他学生的目的。我们所选的榜样之所以有力量,那是因为榜样是产生在学生之中的,像这样的事能够具有真实性,也更加地有吸引力,所以榜样才更加地容易使人感动和接受,从而达到使人效法和模仿的目的。我们班主任可以通过宣传榜样的力量来鼓励先进,带动中间,教育后进。在选择、树立榜样的同时,班主任应注意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正强化”教育,这就是说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对他们正确行为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把正确的行为习惯巩固和保持下来。

3.无意识教育融于环境教育之中。人的思想品德均形成于一定环境之中。一种环境是指客观环境,即是人们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如在图书馆中,读者安静地读书,悄无声息,为什么没有人去喧哗?这是因为有一个无形的管理者在监督和约束着他们,这个无形的管理者就是图书馆内安静的氛围。如加强班级教室纪律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形成一定的奖惩制度,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这样的氛围,就自觉地去遵守这种制度,会保持教室和宿舍环境的优美。另一种环境可以是指人们通过种种活动相互交往,发生着各种关系。在这些交往中,人们常常是互相成为一面镜子,不自觉地充当着正面的或反面的教育者,相互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对方;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生活在班级这个群体里,每个人都希望班级学生喜欢他、接受他,获得班级群体对他的认可,追求内心的平衡,在班级里的学生个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约定俗成的班级群体风气靠拢。即一个班风好的班级,班风就是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全体学生会积极地按照班风要求去做,自觉地维护自身班级的荣誉和班纪班规。

4.增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教育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简单地说就是班主任要与学生交朋友。首先班主任要热爱学生,了解、熟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待他们无伯仲之分。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于无意识教育形式活泼多样,寓教于无形,因而能很好地适应班级管理工作,适应形势变化对班级学生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无意识教育获得的认知往往是比较直观的、零碎的,因而这种认知不是持久的,带有易逝性。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利用无意识教育配合有意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史蓉.无意识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0,(5).

[2]王石磊.无意识教育:高职院校“两课”开展的新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2).

[3]张佳.浅论无意识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杨能山.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文教·历史,2006,(6).

作者:陈立娥

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人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文章从人本管理的含义和实质入手,以人性化情感管理的必要性为依托,重点探讨如何以人本管理方式来充分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人本管理;情感教育

長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着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主要以纪律、奖惩、约束、强制等为手段的刚性管理模式。大量实践表明,刚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所谓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以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柔性化的班级管理,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教育、激励、引导、暗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将班级的期望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本文从人本管理的视角,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班级人本管理的含义及实质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要求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管理者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全面体现人性关怀,充分发扬人文精神,班级的管理也不例外。

高校班级人本管理的含义,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解释,但笔者认为,人本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根本,以“人的本性”作为基础来进行的。高校班级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依靠学生、尊重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能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工作欲望和学习热情,摆脱传统管理理念中的利用强制性的指令、制度来完成指定性的工作,是让大学生自主地完成并自愿地尽自己最大努力地来做好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班级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的职能作用,其实质是依靠学生、教育学生、凝聚学生、发展学生。

二、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现今大量事实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孤僻、自卑、胆怯、自私、冷漠、小诚实、小守信和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这些病态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严重制约着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智商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指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要求他们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是高校情感教育的需要

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一方面,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寻求人类真理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未来都永远不能寻到人类的真理。很难设想,一个感情冷漠者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情感教育正好弥补了部分高校人文关怀的不足。一些高校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对现代生活的真正理解,缺乏良好的情感素养,造成教育的片面性与人的精神境界的完整性相背离。高校情感教育的基础是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就是集体生活。班级亲情化管理模式就是在洋溢亲情氛围的集体生活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从中学会尊重别人、与人相处,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3.是强化学生班级观念的需要

在高中阶段,班级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学生班级观念比较明确,但到了大学之后,由于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陌生,同时也缺乏像高中那样有一个固定的交流场所,部分学生不是交往范围狭窄,就是不能与人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感到“知音难觅”、人际关系不协调,产生了孤寂、烦闷和对班级事务产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漠不关心心理。这些问题使部分学生淡化了班级观念,干扰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亲情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动员班级所有成员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集师生的智慧积极营造亲情氛围,以亲情作为班级学生交流的纽带,让学生通过班级得到温馨感,使其内心的安全、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班集体,自觉维护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

4.有利于促进学生其它素质的提高

学生个体素质的要素和结构,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分为三个层面,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在这三个层面中,心理素质影响和制约着其它两个层面。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个人驾驭和把握心理情绪的那种较为稳定的能力。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对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通过对学生实施情感智力教育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对学生实施情感智力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人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1.关注学生需要,进行和谐的师生情感沟通

(1)要爱学生,并使学生学会爱人。“爱是心田的甘泉”,而“爱心”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方法产生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智力教育的起点。只有教师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只有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才能唤起他对人生对社会的希望和愉快,为学生情感升华打下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

(2)要尊重学生,并让学生去尊重别人。人们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自己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尊重是指来自他人的承认、接受、关心和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而且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一直对他是欣赏的,尊重其意见,就能让他自由地提出意见,勇敢地发表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学生是学生愿意学习、快乐学习的一大秘诀。一个受到别人尊重的人,也能更注意对别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能用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去看待社会,进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智力水平。

(3)要信赖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过青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教师应该相信学生会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师的这种信赖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别的学生一样具有才能,对自己的错误就会有改正的勇气。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创造友好的信赖学生的气氛,多给学生以赞扬,因为赞扬就像温暖人心灵的阳光,我们离不开它。反过来,教师也要设法使学生信赖自己,这样才能使师生相互信赖、情感交融,把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师生之间的互相信赖,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信赖社会的意念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4)要理解宽容学生。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就此将自己束之高阁,而应走近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而当一位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班主任也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加以处置惩罚,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如果把教育变成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强化其中的利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的情感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排斥在教育的过程之外,教育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而如果教师具备了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亲切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来感化学生,那么一个全新的情感智力教育模式,就能得到实施,并通过情感智力教育模式的实施来获取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更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所谓“自主”是指个体通过意识与能力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自身与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主体状态。自主管理是自主意识与能力外化为自导、自控行为,是达到自我理性成长的活动过程。通过自主管理,班级成员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选择进取的目标,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价自己。班级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的愿望,能以开放的心态互相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班级成员创造未来的能力。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要求班级管理者善于把握时机,以人为本,各施其能,各尽其材,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实现班级自主管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二是具有三元意识,掌握自主管理的思维要素。自主管理并不是没有方向、没有计划、随心所欲,而是要求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三元意识:做什么——自定任务、目标意识;怎么做——自我计划,实现意识;做得怎样——自我检查,总结意识。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无疑会进一步融洽班级感情,使学生个人得到自我教育及自我更新。

3.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培育自主管理的文化底蕴

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长期积累并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学生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级文化的折射,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使每一位學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使班级管理效能最优化。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一是创造条件形成班级“宽容和接纳”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不同的学生文化,要创造条件在认同班级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个性文化的自由张扬,并使所有学生能形成宽容、接纳不同思想和人格的广阔胸襟。二是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建立班级网页、QQ群等加强班级同学间的交流,构筑班级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三是管理过程模糊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要管得太紧,统得太死,要给学生留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张扬自我个性的舞台。学生处在社会、学校、班级等一个个动态的组织系统里,面对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难免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此时,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予以指导,模糊化处理,不要对学生苛刻要求,过多指责。对学生犯了错误,要有宽容之心,要给予信任、关怀和鼓励,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怡.人本管理下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浅谈[J].浙江工

商学院学报,2008,(6).

[2] 林洁丹.从系统管理学角度谈班级的人本化管理[J].卫生

职业教育,2008,(1).

[3] 徐建伟.班级管理巧用心理效应[J].班主任,2007,(3):

15-16.

[4] 张鹏程.班级管理重在适度[J].班主任之友,2007,(3):

21-22.

作者:王洪玲

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3:

浅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与思想教育

摘要: 二十一世纪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给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树立良好班风,形成端正学风,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等方面来谈谈如何打造团结和谐的班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级管理 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者,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相比,更具有“管理育人”的特性。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大量深入细微的有效工作,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目前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学生比以前更关注个人利益,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比以前更加突出……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给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端正的学风,“以班级建设带动个人的进步,用个人发展促进班级建设”。

(一)良好班风的树立。

自学生进校伊始,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明白全班同学和班主任是一个整体。在军训期间,我坚持和学生同吃同住,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如陪护生病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状况和需求并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迅速建立了师生感情。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赢得了全校军训会操二等奖,使集体荣誉有了具体的承载体,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我校的管理素以严格著称,新生进校初期往往难以适应,易产生各种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到对学校行为规范的执行和遵守。我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症下药,通过班、团活动的开展,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教育,使他们明白人是社会人,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教育学生要懂得将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而学校的管理正是经过实践检验卓有成效的帮助他们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的有效制度和平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学生内心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行动上自然就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时,全班共同讨论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班级公约,将学生内心的自省和制度的外部约束做到了有机结合。另外,在班级中进行团队建设,将全班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形成各有特色的团队,使他们既相互竞争又互相帮助,整个班级都以“为班级增光为荣,给班级抹黑为耻”,很快地让学生学习和适应了学校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树立起了良好的班风,呈现出团结、进取、向上的风貌,也因此赢得了校级“文明寝室”、“文明教室”、“先进班级”等众多的荣誉称号。

(二)端正学风的形成。

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向社会人、职业人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学生开始树立专业意识并对自身有较为准确的定位。我通过和专业老师的共同配合,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的初步职业规划,明确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进而产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业上的不甘为人后,使得班级内部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和端正的学风。此外,作为班主任,我还通过常规性的下教室、下寝室等管理活动,以产生有效的督促作用,并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要求,以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此同时,我经常和班级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及时介绍和反映学生的情况,并从另一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效的沟通能使任课老师的讲课更具有针对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端正的学风使全班的整体学习成绩和效果在系部名列前茅。

二、注重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更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我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班学生积极参加校(系)学生会、校团委、心理协会、校合唱团、营销协会等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在这些组织的各项管理和活动中,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学习和实践,良好的表现使他们得到了肯定和表扬,部分同学还通过锻炼在其中担任了一定的职务,接受着更大的挑战。我班学生曾荣获“校园十佳歌手”、学校建模比赛优秀奖;协助外语教研室成功组织举办了“商专英语口语大赛”,并荣获优秀表演奖,等等。此外,在周末、黄金周以及寒暑假期,学生们还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家教、作促销……勤工俭学,既进一步认识了社会,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在校期间的丰富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让他们在毕业求职中深受其益,班级同用人单位的一次签约率达到了95%以上。

三、和谐班级的构建。

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不致于扩大问题、加剧矛盾,使工作陷于被动。要顺利解决各种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是关键。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其基本特征不是教师知识的交流传授,而是在思想和行为的潜移默化中言传身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平等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班主任也要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民主平等,和睦共处,通过对问题的共同研究探讨学习,在相互交流式的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重在知识的交流过程,重在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师生都能够找到成功、找到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师要注重在思想和行为的潜移默化中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必须将寓教于管、寓教于乐、寓教于具体事件中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不采取任何体罚和经济处罚行为来教育管理学生,因为这只能“杀鸡取卵”而失去他们的信任,导致他们“口服心不服”。班级的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便是批评,也要在调查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分析利弊,对事不对人,让学生学会思考,心悦诚服,达到批评一个、教育全班的目的。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机统一。

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来,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把学生单纯看成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有利于消除他们对于被管理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将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如此,不仅能拓宽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渠道,起到了学生与教师的桥梁作用,而且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均指出,新世纪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强化服务意识”。班主任的工作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思想教育都应该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离开为学生服务,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际的内容和意义。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直面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去教育、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2]王青耀.“浅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创新’”.光明日报,2006,5.23.

作者:刘 莹

上一篇: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论文下一篇: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