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从20世纪向21世纪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政策制定水平不高、自身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突出职教战略地位;加强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沟通;努力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化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教育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教育经营管理论文 篇1:

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长期性

摘要: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将谱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内涵建设是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必将触及长期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的深层次问题。文章深入剖析了决定我国高职内涵建设长期性的潜在因素。指出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内涵建设;社会性;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杨志超(1977-),男,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教育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高水平、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是培养职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应该遵循从经济社会到高职教育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逻辑。高职教育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等问题都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对此。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要认识引起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标本兼治。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仍无法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除高职教育自身问题外,还与诸多外部潜在的因素相关,高职内涵建设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教育的社会性特征在短期内难以充分体现

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社会生产服务能否与教育教学进行实质性融合是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政府重视加上社会发展对人才在层次、结构、素质上的多元化需求使我国高职教育在短期内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但在产教结合的关键问题上难以突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教育的社会性特征和社会化作用不明显。

首先。我国高职教育先天不足。动力匮乏。职业教育发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国家,其动力来源于市场和企业,工业革命并未使中国受益,反而带来了鸦片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社会经济体系遭受到一次次冲击。在此期间,职业教育也不乏有张之洞、黄炎培等一批教育家、实践家的孜孜以求和不懈努力。也出现过“癸卯学制”、“壬戌学制”等职业教育相关章程,但由于国家科技水平不高,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薄弱,社会对职业教育缺少认同和需求,致使刚刚萌芽的中高等职业学堂昙花一现。20世纪90年代末,短短几年内,高职教育在缺少社会认识、办学基础和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异军突起,导致办学规模与办学水平的矛盾激化,我国社会经济与整个职业教育之间从一开始就缺乏沟通和联系。

其次,高职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夹缝中求生存。我国数千年“士、农、工、商”社会等级的划分方式注定了文人阶层与技术阶层悬殊的社会地位,中国从古代到近代没有形成工业化大生产局面,“工与商”基本处于社会阶层的最底端,鄙视“技能”,“重文轻技、重理轻用、重道轻器”等文化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理解与选择。高考制度恢复后。普通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焦点,高职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层次和依附,缺少社会舆论导向和政策保障,没有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第三,生产部门参与教学,处境尴尬。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尤其需要与社会生产部门的密切合作,但目前生产部门参与高职教学管理面临左右为难的处境。我国长期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还很大,企业参与教学和管理存在诸多不便,产教合作很难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进展。此外,高职教育办学实力不够。学生技能低于企业期望,科研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相反企业还要承担一定风险和必要投入,加上政策和法制上的保障和监督不到位、企业学校利益不对等、价值观念差异大等各种因素,社会生产部门逐渐淡化了参与高职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问题,非长期不能解决。

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缩水与价值回归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最终体现在科技创新上,高技能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前提。高职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首先要能满足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的需要,成为一名职业熟手,之后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和训练,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各种职业问题,成为职业专家。诚然,高职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不可能都成为职业专家,但应该具有成长为专家的潜力和后劲。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不高,毕业生离“熟手与专家”的标准相去甚远,我国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岗位空缺与高职生就业困难之间的矛盾很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缩水会导致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缩水甚至引起高职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不是历史短、投入少、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是近年来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生产力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缺乏认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不高,这一时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职学院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的定位。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在层次和水平上的需求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整顿和规范的阶段,忽略了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得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期望逐渐拉开了距离。高职教育发展至今虽然解决了规模上的问题,但在教育层次、水平和认识上的差距却难以在短期内弥补。

其次,我国长期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社会的发展边缘。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靠引进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并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效益。因此,“技术引进”作为加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捷径受到社会广泛亲睐,科技自主创新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教育孕育科技,科技提升教育的良好局面。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被部分掩埋。如今。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社会逐渐认识到高职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命脉关系,高职教育随即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曾经边缘化发展遗留下的空白还需要我们一一去填补。

三、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一体系、两种类型之间的矛盾

教育部2006年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是具有职业价值取向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不同体系的教育形式。但近年来,我们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归属同一体系所产生的矛盾必将影响到今后高职内涵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趋势。

首先,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然应该具有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教育中的地位和性质,由于我国现存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职教育高等性与当前终结于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

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终结于专科层次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才技能水平的提高,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需要:终结于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性质得不到体现,学生在职业领域内没有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空间,满足不了人民对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

其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不同,使得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个体在认知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个体接受某种教育类型的水平和层次越高或从事某种工作的时间越长,其相应的认知结构就越稳定,越不容易被改变。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一体系。在入学标准、考核与招生制度等各方面无法体现区别,占高职生源比重较大的普通高中生在缺少基本职业认知准备的情况下升入高职院校,给本来就不成熟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带来巨大困难。此外,很多人认为“专升本”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良好衔接的实例,不少高职院校仍以升格本科为目标,国家对此虽然不赞成但也没有强令禁止,普通专科不等于高职教育,从全局和长远来看,“专升本”的社会舆论会导致高职教育偏离人才培养的方向。

四、商职教育内涵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人民从接受高等教育向接受高水平高等教育转变的需要,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至少应该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内涵建设需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高职人才培养是一个相对长期和稳定的过程,再完美的产教结合模式也会存在教学对生产实际的滞后,因此,高职内涵建设不但需要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还需要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二)加快建设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

立法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通过立法明确高职教育在政策扶持、资金来源、专业设置、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层次、办学条件、师资培养、考试制度、产教结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教;其次,目前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各类社会团体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责任不甚明确,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督,急需以法律形式完善高职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难以解决职业教育领域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迈出职业教育体系重构的一步

高职院校能否与普通大学顺利分流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性调整的关键,它将影响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社会发展势必引起各行各业对高级专门人才在数量、水平和层次上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的趋势和愿望。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结构,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予以保障,这样才能较好地规避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性变化带来的风险,并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并重的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不仅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先进技术的孵化器。人才培养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技术创新在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得高职人才类型和层次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远远超出了工业领域对高职人才内涵及层次的概括;同时,“技术”一同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当前“技术”的内涵既包括操作、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等物质形态的技术,又包含交流合作、经营管理、规划协调、服务创新等非物质形态的技术,技术创新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并重的道路是社会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

(五)把握好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各种利益团体都是构成高职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解决好教育公益性与市场功利性、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克服资源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困难,因此,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各利益团体的共同参与和分工合作、相互监督,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高职教育既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又不偏离高等教育的方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引导和协调的工作,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应抽调力量对各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各种行业在一段时期内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毕业生标准提供可靠依据,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和企业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在政府和各种利益团体的协调和衔接下应抓住机遇、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目前,各类教育公司是利益团体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对各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在教学指导与培训、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安置学生就业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当前政府、企业、学校之间合作的重要平台。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加上国情历史、文化观念、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但发展空间和价值潜力巨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彻底摆脱技术落后,在技术上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途径。我们只有打破常规、消除成见、求真务实、突破创新,才能创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振兴史上的奇迹。

责任编辑 肖称萍

作者:杨志超

高职教育经营管理论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 要 从20世纪向21世纪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政策制定水平不高、自身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突出职教战略地位;加强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沟通;努力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改革开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向21世纪转变的历史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无论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扩大就业和提高国民素质,还是在改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新型产业结构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都充当着重要角色。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务,提出继续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地位上。因此,认真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与发展经历,深刻反思和剖析高职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晰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一)探索发展时期(1978~1995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界一般以“金陵职业大学”的成立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起点,在这一时期中央和地方先后建立了128所职业大学,这些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特色高职教育雏形形成,为后来高职教育的调整和规模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法律地位确认到调整发展时期(1996~1998年) 虽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真正在法律意义上对职业教育进行规定和确认的是以1996年9月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为界,《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8年,新组建的国家教育部在“三改一补”①的基础上提出“三多一改”的方针,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重视教学改革,真正办出高职特点。也就是说,除“三改一补”中提到的学校可以办高职外,本科高校也可成立技术学院发展高职,只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举办方式可以多规格与多方式,只要能体现出高职特点即可,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根据需要不断地“变”。 (三)规模扩张到目标定位发展时期(1998~2005年) “三多一改”方针一经提出,全国各地举办高职教育积极性大增。到1998年底,全国各类专科层次的高校共有139所。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2005年”,当年,在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至33.7万人,招生增幅达到47%。大学新生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激升至2005年的504万人。在高校扩招的背后,高等教育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学生质量问题凸显,使得高职教育从开始的跟风规模发展向自身目标定位方向发展转变,高职教育“质”的要求应运而出。 (四)示范内涵发展到全面质量提升时期(2006年至今) 在规模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质的发展日益迫切,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2006年11月,教育部启动“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根据规划,教育部将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稳定高职现行的招生规模,把重点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特色上。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些文件体现了这一阶段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诉求,并以此引领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国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有组织有步骤,层层推进”的高职教育示范内涵建设计划,说明了政府对高职教育建设理念和技巧的逐渐成熟,也反映出现今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二、高职教育发展的贡献 (一)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少,但意愿强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个人需求和意愿,重视公共资源的公平性和共享性,重视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众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过14年的风雨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迅速发展,2013年,全国拥有高等职业院校1297所,招生31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25万人的50.4%,在校生数963万,比1999年增长了8.2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正成为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方式。 (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要手段,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普通高等教育“一方为大”、负重发展的不均衡局面。同时,面对终生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观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封闭式教育培养,参加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院校不再是个人升学和就业的唯一选择和出路,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打通高等教育体系,使得人人能够成才,整个社会从学历教育走向学力教育,这是新时期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任务。 (三)顺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并行发展。有研究证明,2005~2011年间,省际之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高职教育与经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顺应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是4.6%、51.6%和43.7%,劳动力产业构成为10%、46.6%和43.4%,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70%相比,差距很大,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社会经济产业要突破瓶颈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大批低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要转化成为高新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为此,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不是可以靠引进就能解决的,只有依靠高职教育来解决。 (四)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 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蓄水池和解压阀的作用。从全日制学生数量统计来看,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照此比例推算,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特别是对那些家境困难的弱势群体,高职教育发展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上升平台,高职教育通过培养这些毕业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调节阀的作用,同时对于民族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是社会公平和进步的助推器。 三、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一)政策制定水平不高,高职法律制度不完善 在政策发展上,尽管上世纪我国接连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并提出把职业教育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但这些政策主要局限于具体工作落实,没有一个整体的工作思路和理念,而且政策调整也比较频繁,使得下级落实起来相当迷茫。如1996年,国家提出要通过“三改一补”方式来发展高职教育,不到2年又提出“三多一改”的方针,一年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提出积极鼓励本科大学办高职、办专科的工作意见。当时全国出现100多所本科大学创办高等职业学院或高等技术学院,虽然这些政策大大激发了地方发展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教育的盲目扩张,2003年左右,这些普通本科院校办的高职又开始逐渐淡出高等教育历史舞台。这些政策的出台虽然迎合了当时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但客观反映了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不到位和政策的科学性不足。 在法律形式上,除了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相对具体地提及高职教育体系、组成实施和保障等内容,其他皆为一般法性质,比如《劳动法》《教育法》《教师法》等,主要是宏观层面的原则性话语,具体指导明确性不足,导致高职发展的主渠道不明确,高职投入保障体制不顺畅,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会化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管办不分等问题。 (二)高职教育自身缺乏吸引力 从高职教育发展主体看,高职教育相关利益方包括各级政府、学生家长和行业企业。在政府眼里,高职教育无经济效益拉动,不如本科高等教育;在学生家长眼中,高职教育就业无竞争力,不如名牌本科大学;对于用人企业,高职教育无产业、行业和企业特点,人才质量与培养方式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这样的尴尬局面其实是高职自身缺乏吸引力导致的。 从高职教育两大特性看,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前培训性,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企业有效需求不足与就业岗位待遇不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巨大,但由于职业教育结构不完善,区域分布不均衡,毕业生就业不对口,造成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另外,在岗的一线高职毕业生待遇偏低,社会接受程度低,也影响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选择意向。高职教育要发展,必须正视自身缺陷,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才能破解高职教育发展困境。 (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西方职业教育发展来自于企业发展需要,在真实企业运作中孕育产生,企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紧密,相互依存,互为促进。而我国高职教育则来自国家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与提升学校的品牌地位,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生产经营,优化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后会影响企业自身运营,挤占企业资源,企业的经济利益难以体现,这直接影响到行业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等制造、经营管理组织对于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生和教师来单位考察、调研或上岗实习理应提供便利与方便,并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落实这一规定时,企业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体现和保证,这使得《职业教育法》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规定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作为企业要接受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企业指导教师,这会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秩序,负担起不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机器损坏的风险,有时还得担负《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给予上岗实习者适当的劳动报酬。如果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等配套措施不到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肯定大大折扣[2]。 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展望 (一)高职教育的政策环境大大改善,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未来十年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其目标是加快建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2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改民生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我国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职业教育认识的深度和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日益理性和成熟。 在利好的政策环境下,政府将着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技术和技能的积极性;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招聘和教师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动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督责任,保障财政投入及时充足,逐步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要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二)现代职教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沟通更加便捷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为职业教育指明了一个新的改革创新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以各级各类学校职业教育和各类校外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载体,以社会需求为指向,以培养有一定职业技术和素质劳动人才为目标,具有适应社会需求、有机沟通、多元立交的特点。所谓适应需求,就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结构体系建设的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遵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有机沟通,就是以课程衔接体系为中心,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资源、招生制度、教学评价机制、行业参与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互衔接,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多样化和系统性;多元立交,就是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相互沟通的关系,实现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并行教育培养方式,搭建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立交桥”。 (三)现代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区域能力不断增强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一样能服务社会大众,能够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只是对象和层次有所区别,职业教育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并且比其他高等教育更加直接和现实。因此,高职教育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和行业发展转变的步伐,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4]。如要做到“动、走、转、变”,就要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是某一地区依托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某一特色专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相互合作,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而共同组建起的教育合作体,是近几年,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创新,促进优质教育社会资源共享共赢的重要模式。如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江苏建筑职教集团、浙江工贸职业教育集团、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等等,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这将是企业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新途径。 (四)可持续和创新意识明显,特色内涵自觉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秉持的理念,高职教育发展也不例外,具体体现在综合利用高职教育资源,改善高职教育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和校际之间的高职教育均衡发展上,实现教育平等公正,满足社会大众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在具体实现路径上,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客户现实需要,把高职教育推到社会服务的第一线,综合强化职业教育客户意识,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挖掘自身优势,培育高职本身特色。如今,伴随着客户市场的不断细化和分化的时代,高职教育必须理解需求,深入挖掘需求,然后满足客户需求,只有强调这种综合化客户意识,才能保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一切基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创新意识。 (五)教育全球化趋势突显,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高职的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经济支持、合作办学、专题培训和师生互派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在国际通用型技能人才的过程。虽然我国高职国际化进程起步较晚,但一直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与德国合作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打造以“高新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董事会管理”为特色的新型职教模式。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并且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加速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这是高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和内涵的提高,参与国际教育的机会也将会增大,这是我国高职走向世界,争取世界高等教育认可的有效途径。

作者:曾庆琪

高职教育经营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新内容与新视点是创业教育,此举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因为一系列的原因,高职创业教育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阐述了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方向所指,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发展所致。一是由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二是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高职创业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还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1. 认知不清、重视不够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社会和高职院校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地方和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认为高职学生创业是小众事件,高职创业教育是个别教育,大面积推行没有必要;有的认为创业教育是拿较多资源换取少量产出的不划算教育;也有的认为高职院校本身就业形势相比较而言还不错,没必要开展创业教育。凡此种种片面或者不正确的认知,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没有真正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与规划中,人员、场地、资金均不到位。

2. 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环节薄弱

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但许多高职院校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发展滞后,与专业教育尚未形成有效融合,且不成体系。有的职业院校在教学安排时将之列入工商管理学院(系)的素质拓展课程,有的学校将创业课程作为“职业规划”或者“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分支,还有的虽然作为独立课程开设,但没有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所选用的教材也没有针对高职学生,极少数院校没有任何创业类课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创业教育课程群。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也相对较为薄弱。一方面授课模式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占主体,创业实训软件和平台的应用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许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纯理论知识传授阶段。另一方面,相比较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投入不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甚至缺乏,未能提供必要的条件用于学生实践,学生只获得了知识,没有积累经验。整体而言,高职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践环节设计,仅依托没有针对性的课程加零星的创业活动,无法实现对高职学生普及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3. 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任何教育离不开教师,离开教师的教育只能是无本之木。创业教育起步晚,又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所以师资比较匮乏,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觉得有心无力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三个群体:“学工口”的老师(主要是辅导员)、“教学口”专业教师以及“社会口”聘任教师。三个群体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但也各有不足。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广泛的创业师资培训体系,但当前的师资培训鱼龙混杂,紧靠一周左右的培训就让一个不了解创业教育、也没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创业教育也是无奈之举。

4. 评价考核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一件事能否有效持久地推进,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很重要。当前不仅高职院校,整个高校系统对创业教育的评价考核都存在一些误区。一些主管部门把国家对创业教育开展的基本硬件要求直接拿来作为一个学校创业教育成效的考核依据。有些高职院校自我评价创业教育成效时,也拿创业典型的成功来佐证学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单个少量学生的创业成功可能源于创业教育,但不能证明创业教育的成功。即使大量学生创业成功也仅能证明创业的成功,不能证明创业教育的成功。创业教育重在教育,教育成败的衡量是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评价和考核固然必要,但是倘若评价和考核不是引领创业教育、推动创业教育、促进创业教育,而是阻碍了创业教育,这样的评价考核比没有更可怕。

二、解决对策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的理念,将创业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将其理念和精神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要重新认识创业教育的任务,创业教育是培养人,不是帮助创办企业。创业教育不是让每个人去创业,而是让每个人有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基本的创业能力。创业是一个变数极强的活动,有人20岁不适合创业,但随着能力和外部环境以及资源的变化,可能30岁合适创业。创业教育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如果遇到适合创业的时机,能够意识到、把握住,并且有能力去尝试、去创造。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马上创业,而是为大学生未来进行创业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准备。学校、政府、社会包括家长和大学生都要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创业学习、创业实践的环境,鼓励但不鼓动,包容但不纵容,帮助但不包办。

2.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多借鉴学习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和国内做得较好的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经验,再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一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应包含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其中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创业理论教学的教材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整合资源,编写适合高职特点、适合各自学校校情生情的创业教材,从源头上加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创业实践的园地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建设跟自己学校专业特色相关,跟现代产业相关的帮助大学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的创业园区。同时跟学校周边创业园、科技园联系、对接,帮助更多学生找到实践场所。

在整个课程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要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开设以培养岗位创业知识为主的专业类创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与岗位创业知识相融合,将创业理论课程与创业实践课程不断结合,立足第一课堂,有效整合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开放性,增强服务性。创业教育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广而高,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线上课程的质量和数量,开发一批优秀的在线式创业教育课程,这是对线下课程的有力补充。

3. 大力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应制定明确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除了引进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外,着重吸引校内的一些优秀教师加入到创业师资队伍里来。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激励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创业师资的各方面权益。包括创业师资的科研奖励倾斜、创业师资的工作量核算倾斜以及创业师资的评价考核等。二是加大对创业师资的培训力度,高职院校应该舍得投入,让创业师资多参加含金量较高的培训,多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与创业教育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借以拓宽创业教师的视野,提升创业教师的育人能力。三是针对校内创业师资实践经历缺乏,大胆尝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借助学校一些校企合作的平台,让教师参与一些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至允许并鼓励创业教师参与到一些创业项目中去,增加创业实践的经验。

4. 完善创业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

育人是长效工作,加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晚,现在过多地开展各种评价和考核未免还有点早。创业教育本身也不是帮助学生创业成功的教育,所以切忌以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否来评价创业教育的成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创业失败其实也未免不是创业教育的成功。所以,高校以及社会不妨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暂时放下挑剔的眼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业教育过程的完善上,评价和考核可以有,但切忌简单粗暴不合理。

当然,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诸如社会支持和认可度不高、高校和大学生对待创业教育的急功近利、高职院校创业文化氛围不浓、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园地建设受局限等。但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渠道,在帮助高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康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93.

[2] 陸兰荣.探究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

[3] 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33-35.

[4] 王东明,刘姬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4-27.

[5] 王宇楠.大连高职专科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4-15.

[6] 龙晓峰.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9-21.

[7] 张原.广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6,(11):7-8.

(编辑:秦俊嫄)

作者:顾新春

上一篇:销售环节会计监督论文下一篇:新媒体下网络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