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职院校建设不断发展,对教育管理也更加严格。文章对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的意义来进行研究,力求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高职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国际标准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改革与实践

[摘要]国际上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用ISO9000族标准来保障教学质量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已占相当的比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难点和切入点,提出基于国际标准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改革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ISO9000族标准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张桂宁(1962- ),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刘宁生(1970- ),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ISO9000族标准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03B27)的部分成果。

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教育质量管理改革与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应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过程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快速有效并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管理滞后现状,实现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的方法和模式。

一、ISO9000族标准及其对教育质量管理的适用性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国际标准。该标准突显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即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形成过程的控制为重点,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因此,该标准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思想的精华,成为确保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化统一模式,我国也采用其为国家标准,代号为GB/T19000。

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分为三十九大类,其中第三十七类是教育。在教育界,英国是率先使用ISO9000族标准来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国家。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已占相当的比重,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我国较早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学校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等。显然,该标准对高等教育的适用性是毋庸置疑的。

教育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质量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质量问题,还包括与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工作环节。因此,教育质量管理更不能仅限于事后管理,必须依靠PDCA(计划、实施、监控、改进)的循环机制,把教育质量管理延伸到教学工作开展之前、之中、之外,扩展为一所学校全面的、全方位的、全员相关的质量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教育质量管理时,要把所有影响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系统地整合起来,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确保教育质量的形成和持续改进。ISO9000族标准恰恰为我们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化、过程化、规范化提供了方法论。

二、在高职教育中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切入点

贯彻标准并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技术层面通常遇到的难点包括:教育产品的定位、教育过程的识别与再造、体系文件的架构和内容、质量组织机构的改造等。

(一)教育产品的定位——教育服务

ISO9000族标准是把教育作为服务性行业予以适用的。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这在高职院校尤为明显。根据ISO9000族标准对“顾客”的定义: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因此,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和国家,都是学校这一组织的顾客。

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并不取决于学生(顾客),而是取决于学校能否向学生提供与顾客(学生、社会和国家)要求相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要的实训条件、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能否通过优质的教育服务去发现学生的素质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开发、锻炼、提高自己的意识和技能;能否通过优质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迅速成长为适应用人单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所需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本质是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这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因此,教育质量管理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教育服务的过程,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进行规定并使其持续受控。

(二)高职教育服务过程识别与流程再造

ISO9000族标准认为“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强调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其采用的方法模式,是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顾客的产品(服务)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的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的业绩。这一过程方法模式,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开展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建立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工作是正确识别并再造教育服务的流程。

对于教育服务过程的初步识别,可采用“功能分析法”,即从职能工作出发,描述每一项职能的内容和分工,从大过程向小过程分解,最后得到整个学校各个职能的工作环节。当然,这尚未能识别出职能之间的工作相联度。因此,需要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把流程中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环节找出来并建立先后的顺序,形成“条块清晰”的教育服务“过程网”。

伴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服务过程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应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吸纳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成果,进行教育服务流程的再造。流程再造,就是要确保产品(教育服务)能更快、更好、更易地满足顾客(学生、社会和国家)对质量的期望和要求,合理去除产品(服务)生产(提供)中多余的中间环节。当然,也会有新增的过程,如“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服务质量内部评审”等。

最后,基于教育服务的基本理念,可把相应的高职教育服务过程套入ISO9001标准条款,建立它们的对应关系,以利于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如表1所示:

(三)体系文件的架构和内容,应有利于理解和执行

为便于文件的发放,以及使用者的持有、保管和理解,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通常设计为自上而下的三层次结构,依次为:

质量管理手册(A层文件),明确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部门职责;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对特定的教育服务术语予以定义;编制程序文件与标准条文对应表、质量职能分配表。其作用是:有效帮助各部门正确理解部门职责及各项职能工作所应依据的程序文件。

程序控制文件(B层文件),主要针对跨职能的工作过程,明确“做什么”“由谁或哪个部门做”“为什么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做”,明确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人员、培训、设备和指导文件),明确每一个过程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的结果,明确需要做出的记录。对程序文件的策划,应考虑:第一,将高职高专教育规律融入文件,如编制《顾客及相关方需求调查、鉴定控制程序》《毕业生跟踪调查控制程序》,将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予以程序化;第二,将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如编制《教育计划设计开发控制程序》,将教书育人、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文件;第三,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强化,如编制《记录控制程序》,对工作记录的填写、整理、保管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第四,重视质量的预防、监控与改进,编制《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教育服务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形成教育服务质量的PDCA闭环管理;第五,为便于各级工作人员的对工作要求的理解和执行,宜采用“文字描述+流程图+过程控制表”的方式予以陈述。

作业文件(C层文件),明确了每一项工作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每一个岗位人员如何完成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使岗位人员在从事其工作时,有“法”可依。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重新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不是对学校原有管理制度的简单抛弃,而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流程化,使之更易于被工作人员理解并能真正指导他们完成工作。体系文件应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都能够做到的质量准则。因此,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结合学校个体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各类评估的有关指标,转化为高职教育日常工作的控制要求和准则。

(四)组织机构改造

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立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划分并明晰教育质量管理的“监、管、办”三层机构,从而使每一项质量工作都做到“有人办理、有人管理、有人监督”。第二,应根据教育服务流程的需要,重新构建组织机构类型,减少管理的层级,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应落实质量方针,分解学校总的质量目标,在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中明确质量目标、职(工作内容)责(质量责任)、工作协作关系、任职要求(包括基本条件、知识技能和所需能力)、权限等,使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工作有目标”。

三、建立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方法

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一次重大的管理变革。剑桥科特学院院长JohnP.Kotter教授的变革理论,对开展此类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步骤如下图:

在这一变革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实际,学院领导采取以

下步骤和措施开展贯彻标准工作:

1.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将当前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对学院发展的不良影响向50%以上的教职工宣示,以增强教职工的危机感,产生改革的紧迫感,为构建新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奠定群众基础。

2.组建领导团队。必须为贯彻标准工作建立一个有魄力、位高权重的领导班子和一个术有专攻、富有牺牲精神的工作团队,通过团队的协作开展改革工作。

3.设计改革愿景和改革战略。针对质量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目的,提出贯彻ISO9000族标准应实现的目标或可能达到的状态,并设计行动的路线,以指导教育质量管理改革工作的开展。

4.传播质量管理改革的愿景。通过逐层展开的培训,向教职工传播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愿景,使他们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可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5.授权实施行动。为体系文件编制者扫除工作干扰和障碍,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意见,授权他们在相关的工作领域组织开展相关的调研、讨论、试验和总结。

6.创造短期效应,巩固改革成果。可通过体系的试运行,让工作人员看到我们正朝着成功迈进,并很快就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而且试运行也在帮助他们不断巩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7.转化为校园文化。应通过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严格执行,将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所形成的教育服务观、质量观转化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学校员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才能确保新建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长效机制。

四、建立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效

我院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建立起了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5年底顺利通过了国际认证,成效显著。

1.促进教育观念更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贯彻ISO9000族标准,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以及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可促进广大教职工正确面对教育市场,树立教育服务观,真正理解“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本质就是满足多样化的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促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学校功能由被动保障转化为主动服务;促使全体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多元智力理论,因材施教,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教育服务质量观,认识到“优秀的毕业生来自优质的教育服务”,认识到“质量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内容,更重要的,它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做到“质量工作从我做起,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2.实施教育服务过程控制,有效保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以及每一个工作岗位提供了可供测量的管理准则、技术准则、工作准则;“监、管、办”三个层次权责分明、各司其职,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供了组织保证。因此,使学校教育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均处在学校可监测、控制的状态,对教育质量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3.教育服务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以不断满足和超越顾客的期望为目标,这就促使高职院校必须持续深入了解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最新要求,定期开展教育服务质量的数据统计,并依据《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实施教育服务现状分析,正确评价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等诸方面存在的与顾客要求不相符合的缺陷,并通过《不合格教育服务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推进专业建设,减少和消除不合格教育服务,形成闭环式持续改进,以优质的教育服务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

基于国际标准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改革,教育观念更新是前提;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教育服务过程控制是关键,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国英,林修齐.2000版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

[2]刘大明.ISO9000与质量改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0.

[3]Jamds D.ISO9000管理体系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

[4]王化义.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关键[J].教育与职业,2001(8):15-18.

[5]沈以华,等.职业技术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作者:张桂宁 刘宁生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2: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建设不断发展,对教育管理也更加严格。文章对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的意义来进行研究,力求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高职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内涵;体系构建;人才

在现代贯彻落实中国长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刻,高职院校要健全教育质量的管理,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同时,也要求高校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并将其作为重点推进。目前,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与发展结果形成了矛盾,教育资源跟不上实践需要,资源配置更与个人实际需要不符合,教育成效明显低下。因此,如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十分值得教师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的分析

1. 高职教育的固有属性

质量可以这样解释: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依据学校教育的特性,满足受教育要求的程度(其实就是取得较好的结果,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高职教育质量就是接受教育后,教育的成果是否满足教育参与者的要求。这里涉及一个专业属性的要求,高职教育中的教育就是专业属性,指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媒介参与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固定性。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规划,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管理配套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的评估等内容,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活动的固定性。

2. 高职教育的质量管理

所谓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建立评价机制进行分析,即通过学校设置质量目标、方针和职责,质量标准,质量过程控制,质量效果保证和改进管理职能的方法来进行质量评估。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与小学、中学的教育质量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这三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其管理模式基本相同。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对理论的阐述和传达,但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质量要求是具有实践性的,主要注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注重对技术的掌握。就像现代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学习速度赶不上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动态的社会中,各院校各专业的改进提高都是必要的。

二、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1. 建立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机制

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估相较于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估,要晚十几年,所以在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规范上,其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并且不断补充先进的评价观念,力求评价标准的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成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成的,另一部分是由实际需求而产生的。例如,近年新建的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现代地铁、高铁、飞机等相关的工作创办学校,办学资格和年龄都处在孩童阶段,需要不断进行摸索,探究办学经验。而新建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还没有自己的特色,面对较重的任务重和匮乏的资源都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将教学质量提高上去,达到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

2. 建立教育资源的管理机制

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社会学校资源。师资资源主要指教师的质量,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前提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做好培养培训制度,多对教师进行培训资源的供给,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外,就是要对教师进行政绩考核、岗位评定,适当的奖励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就是指学校的课程设置、图书馆资源、学校各种创新成果等。社会资源就是多利用外来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锻炼的机会,通过人力资源输出、外来资金的引进来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管理机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3. 建立教学过程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是通过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来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机制的建立。只有明确教学过程,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明确的教学或是学习目标。

三、体系构建的实际意义

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使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有据可依,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都能得到具体量化,有利于实践标准的确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保持有序的教学过程,对于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明确的对比,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要调动广大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育质量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使高职学校更能吸取经验。

四、结束语

目前,高职教育质量检测机制的建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吸收借鉴优秀的经验,选择合适的部分,融合自身的特点并化为己用。同时,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开放化的要求下,高职教育应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制定符合高校特色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

[2]杨理连.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

[3]何振海.论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5(35).

作者:赵宏旭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3:

基于ISO9000标准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摘 要:本文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在全方位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学院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和质量监控,达到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探索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关键词:ISO9000 高职教育 质量管理 质量监控

一、引言

为了促进内涵发展,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原有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于2003年开始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引入这一体系的高校,建立起了具有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学院坚持“立足职教,服务商贸;打造品牌,满足需要;持续改进,实现高效”的质量方针,在教学与行政管理上全面实施ISO9000标准。全院上下形成了围绕“学生、企业、社会”需求制定质量方针、管理制度、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的良好的管理氛围;确立了基于过程的管理框架,在教育教学服务过程中按照“设计-开发-实施-检查”四个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对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进行全面控制;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涉及高职教育的关键过程,依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学院保持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教育教学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教学质量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学院内涵建设的需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引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方法,修订和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文件,继续探索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二、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的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和自身特点,学院在原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或修订有关制度并有效运行,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进一步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内蒙古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为主要依托,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保障,确立“转变观念、以人为本、规范形式、持续改进”的建设思路。

1.转变观念,引入ISO9000管理原则与方法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开展高职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管理方法;根据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情况,创新管理理念,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现代化。

2.以人为本,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学校质量管理的特点,强化质量责任、质量文化建设,加强质量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提升质量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与学生参与质量管理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3.规范形式,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与组织机构和组织体系

按照现代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从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实际出发,补充、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学院实际,健全规范化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组织体系。

4.持续改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核心,构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学院的科学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的内容

1.制定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以满足社会需要、企业需要和学生需要为基本要求,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毕业生质量考核的新标准;以毕业生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在专业改革的基础上,确定各个专业的教学标准;从本专业课程特色出发,促进课程内容改革,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研讨制订课程质量标准;按照课程质量标准,加大学生成绩考核改革的力度,改进考核方法,制订严格的学生成绩考核标准。

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务处和人事处制订教师师德建设标准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科研工作规范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和课程质量标准,教学管理部门确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等教师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制定评价量表。根据实践性教学质量要求,制定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毕业环节工作程序,落实毕业实习的内容,各专业建立一套覆盖毕业环节全过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毕业环节质量标准。

根据毕业生质量要求和教师教学质量要求,制定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教辅工作质量标准。最后,形成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学生质量标准为核心,包括教师教学质量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等在内的质量标准体系。

2.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组织体系

首先,完善教学行政管理机构。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引进企业质量管理元素,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教学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职能,重点是强化质量责任,形成院长为质量责任核心,各级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负责人为主要载体的质量责任体系。在现有的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强化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工作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三大功能,创造性地构建起高效务实、分工合作、全员参与的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框架,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

其次,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原则,在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督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即由院长委托全权质量代表制度,履行质量监控的校内责任;建立质量监控的职能部门,形成延伸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再次,规范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两级三层”教学质量督导管理体系,即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督导管理体系,学院教务处教学督导科与质量管理科、系部教学质量检查小组、教研室三层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将学院的宏观控制与系部的微观管理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一支有专家、同行、管理人员、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人员、学生信息员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3.完善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

第一,确定质量责任制度。完善学院的工作责任制度体系,建立以实现毕业生的质量标准为目标,以主要行政领导质量责任为核心的质量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管理责任。

第二,制定质量监控机构工作制度。确定专门的质量监控机构的职责权限,强化质量监控功能,规定各级专兼职质量监控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形成与教学、学生行政管理部门相结合的质量监控制度系统。

第三,建立质量奖惩激励制度。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质量管理方面自觉性的基础上,完善质量管理的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和质量控制纠正与预防机制。

第四,全面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以实现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规范化为目标,全面修订、完善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管理规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

第五,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学院资源以及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有效地用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4.进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设

以社会对学生的质量评价和对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为主,改革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包括学生素质评价在内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进多元评价机制改革。

在以人为本管理基础上,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开展常规教学监控,定期进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同时对教学某环节进行专项检查。随机对专业系部的教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日常教学纪律、实习实训等情况以抽样督查的方式进行监控。完善自我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质量评价机制,特别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完善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质量的评价机制,包括对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系院管理、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等管理质量的评价机制、各种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机制等。

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包括对各种评价方式、方法和评价技术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各种先进的评价方式,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如实施网上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同行评价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5.强化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质量评审体制,结合教学检查,建立有高职特色的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内部评审机制。依据质量信息和质量评价、评审结果,及时对教学过程实施管理干预和质量控制,健全学院、系部、科室三级反馈纠偏机制。

完善对质量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处罚、奖励机制,调动各个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并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形成对资源配置及时调整的机制。将系部教学工作质量评估作为系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与专业建设资金、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等挂钩,确保发挥系部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作为教师晋升的重要依据,切实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建立和完善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督导专家听课、期末学生评教的全程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在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调控,实现循环提升,使学院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动态化发展。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计划、实施、评价、改进)循环模式,构建多层级相互配合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创新与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四、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的效果

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需求,完善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根据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ISO9000质量标准为基本框架,引入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建立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全面、快速提高。学院在校内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及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成以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为基本架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融合了ISO9000系统的原则方法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总结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规律,对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带动和辐射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GB/T19000——2000.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学校教育管理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中汉,徐恒山,侯生录,李军义,丁明利.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理念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赵中建.学校管理体系与IS09000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潘春利

上一篇:新闻评论实践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