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士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强国之策,振兴之举,育人之路。“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完善了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实施高中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音乐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品德、身心发展等方面说明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搞好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意义

绪论

近年来,随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初步取得了可喜发展。但是,高中学生受“应试教育”和“追星热”等不良音乐环境的影响,加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音乐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使音乐教育走向歧途。对此,一个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取何态度?要明确的责任和方法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其重要性。音乐教育是高中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重视高中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新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的举措。为此,笔者利用在徐州高级中学教育实习的宝贵机会,目睹了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对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个人思考。

一、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1 高中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确定了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如何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的基本途径,就是向审美教育发展。西方已有学者预言:未来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我们要想在这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树立审美教育的超前意识,建立新形势下的美育体系。因为,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但只有美育才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途径。因此,美育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条必经之路。显然,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的重要事业,审美教育又是现代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艺术教育。为此,我们应当加强艺术教育,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无疑,高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衔接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艺术教育不可缺少,尤为重要。徐州高级中学从领导到普通教师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他们始终坚持把艺术教育的内容作为学校整体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术教育的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2 高中音乐教育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措施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特别是高中音乐教育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美教育是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中间环节。美育融化在德育中,正如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一般来说,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其艺术情趣的格调也会是高尚的。反过来,一个艺术情趣高尚的人,其道德情操也一定会高尚。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高中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的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徐州高级中学就是把赞颂祖国的作品安排在国庆前后教学,以歌唱祖国为中心,由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欣赏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和《五星红旗》等组成。在雄壮或优美抒情的旋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了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同时在课堂上还可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其他歌唱祖国的VCD歌曲,如《爱我中华》《龙的传人》等。学生看着流动的画面,在旋律声中跟唱着“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或是那一声声“爱我中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又有谁会不被感动?作为一名中国人,又有谁不感到自豪?在国庆来临之际,又有谁不从心底深深地祝福中国?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的作用。

3 高中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抓手

贝多芬说:“音乐是人类之间交流感情的最好机会。”笔者在徐州高级中学实习期间所在的高中班级是艺术特长班。据调查采访,学校年年有联欢会,重大节日有会演。在活动中,师生感情愈来愈深,班集体越来越和谐、团结、奋发向上。一次歌咏比赛后,一同学说:“短短一个多月的歌咏活动,给人以深刻教育启示。把我们心底对党的热爱、激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爱国心。”另一位同学说:“用歌咏比赛方式进行传统教育,音乐是极好的手段,我们乐于接受。演出虽只有两小时,但在我们心里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禁不住快要融化在音乐声中。音乐确实可以修其性,美其心。我真希望今后多开几节音乐课,多搞几次活动。”还有同学深有感触地赞叹了种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品格”。老校长亲自搬乐器,不少班主任排练到很晚,很多师生嗓子都练哑了。不计报酬,日夜加班的“乐队客人”,把支援友谊放在第一。这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用金钱难买的“友情”和“奉献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其实,这来自对音乐的共同追求。由于徐州高级中学是一所音体美特色学校,在调查过程中,学校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外出社会实践。东出连云,北上绎山;游览大运河,参观万寨港;深入车站,军营,敬老院;学雷锋,送温暖;收旧利废打扫电影院;办军训,搞野炊,请来校外辅导员。学生的课外活动可谓多矣,占用的课余时间也是可观的。结果如何呢?许多班级不仅形成了团结向上、开拓奋进的良好班风,争创文明班,为学校争了光。而且毕业考试升学率也大大提高。实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乍看起来,花时间搞音乐活动和德育活动,学习时间减少了,但实际上,学生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身心健康有所促进,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精神更刻苦,效率也就提高了。同学们都深有感触地说:“玩要玩的痛快,学要学的踏实,我们就需要这样的教育,喜欢这种学习生活。”事实胜于雄辩,徐州高级中学的实际可否让我们得出结论:“寓教于乐”是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有效抓手,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内容之一。

4 高中音乐教育内容能有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美育渗透在智商中,智育中有不少审美的因素。如透过端庄的文字,均衡的方程,变幻的几何图形,迷人的英文字母。如果我们辅以形象生动的教法和直观简洁的多媒体手段。把理智寓于情感,把概念寓于音乐形象之中,把单调知识学习寓于愉悦享受之中,效果大不一样。美育孕育着创造力,形象思维是对世界的一种把握。如我们在教学中力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而导向他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使之欣赏水平向高素质、高层次、高境界发展。可见,重视高中音乐教育,远远超过艺术方面的作用。它能显示出其综合功能,大可不必担心会冲击教学秩序,更不会影响学习。相反,会有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谈到学校音乐教学时说:“唱歌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唱歌技术,二是精神活动。唱歌的技术是次要的,精神活动才是第一要义。”各种含义说明,只要始终重视寓教于乐,克服只教“乐”不育人现象,“副科”就能发挥主科不能代替的多功能效应。古人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学生连续上几节文化课后精力疲劳,若再加上灌输理论的报告,往往产生疲劳厌烦以至逆反心理。如在学习负担较重的高中阶段加强音乐教育,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恰当地多安排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学生们则乐于接受,肯定大受欢迎。学习效率,质量和效果大不一样。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防止为娱乐而娱乐,为活动而活动而忽视思想教育。二是要注意做到水乳交融,藏而不露。寓教于乐,乐中学知识,以收潜移默化之功效。由此可见,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爱好的必要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只要精心安排,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定会实现。学生或认真学习,精力充沛;或生龙活虎地操练劳动;或轻歌曼舞,琴棋书画。其爱好和情趣都得到了满足,学生自然会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教育教学目的就可圆满达到水到渠成。

二、如何搞好高中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高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身心发展最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科学的教育,决定他们能否全面、健康成长。如认识不到位、教育不得法,甚至可以影响其一生的全面发展。右半脑的主要功能是形象思维,有人称之为“音乐脑”。左半脑是逻辑思维,称之为“语言脑”。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说过:“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的语言是音乐。”音乐艺术活动开发了右脑,也大大促进了左脑的智力开发。对高中生的教育,尤为应遵循这一科学客观规律。众所周知,精力充沛,富于朝气,活泼好动是青少年共同的年龄特征。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高中生不仅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且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也逐渐达到成熟,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更大的社会性、独立性和自觉性。在徐州高级中学教育实习期间,笔者就发现高中生好动好学,喜欢表现自我;也逐渐显露出个人标新立异的特征。如不加强教育和引导,极易受负面影响。如:电台电视、报刊排行榜以及盲目追星。笔者从有关报道中也得知,西安曾出现过学生为了抢先得到歌星的签名,不惜从二楼跳下去亲吻歌星。调查数据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古典音乐了解不多,唱流行歌曲却如数家珍。对贝多芬、肖邦知之甚少,对蔡依林、周杰伦连生日都能记得。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个值得探索的音乐教育现象。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但假如我们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犹如掩耳盗铃。而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还不能区分流行音乐的优劣,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允许流行歌曲进入音乐教材。因此,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优劣的鉴别力,是摆在每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中音乐课和课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要重视自身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可先从鉴别欣赏流行音乐人手,因为这是青少年最为关注又易受其影响的内容。选择优秀、健康的流行音乐进课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而且,这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的一种倾向。现今的流行音乐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合适学生,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将流行音乐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在选择流行音乐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对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要健康向上。由于有些流行性音乐还不成熟,音乐创作水平还不很高,商业味道较浓,娱乐性过强。其中大多是成人诉说自白情爱的爱情歌曲,而有的流行音乐只是在烘托一种气氛,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学生。我们一定要保证其内容健康向上。同时,流行音乐的选择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发展水平,音乐教学应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流行音乐,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过早地让学生把“情”、“爱”挂在嘴边,把朦胧的爱意散发出来,与学习混为一谈,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耽误了前程。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同时我们在选择流行音乐时,要充分考虑到音乐在立意、情景、音韵、曲调、配器、伴奏等各方面的因素,要适合学生的音乐发展水平,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的把握,才能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2 大胆创新,丰富课堂音乐欣赏内容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应身心健康发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阶段,高中音乐教育,多为欣赏课。作为教师,更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在徐州高级中学实习期间,笔者的指导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对民族五声调式产生认知和共鸣,采用了周杰伦的运用民族五声调式谱写的《青花瓷》这首歌曲。在学习课本“流行风”单元时,老师安排学生的欣赏曲目是《龙的传人》,安排了几位艺术特长生,用古筝、竹笛、大鼓合奏的方式为全班同学演奏这首曲目,其余同学跟唱。课堂上,学生反应极好,并且主动参与演唱。这种方法,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创新,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课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结合实际,拓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任何教育都讲究形式效果的统一,对待社会大气候影响造就下的青少年,只靠说教、批评是不可行的,应要扣紧社会重大时机,采取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形式和乐于接受的方法去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潜移默化,玉汝于成。再者,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且他们的情趣爱好又各异。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地多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让他们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互相教育、共同进步。例如,学校应成立合唱团、舞蹈队。让学生的特长爱好得到尽情的发挥。学生自排的节目不仅可以为学校赢得荣誉,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能力得以释放、展示,使自身得到锻炼,情趣得以陶冶,觉悟得以提高。这种教育效果,学生思想上所受到的启迪,恐怕是课堂教学以至报告会所不能比拟的。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高中音乐教育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音乐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几方面来看,我国中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还是比较乐观的,特别是徐州高级中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现阶段还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学校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师应守住音乐课堂的前沿阵地。只要我们牢记使命感,责任感。保持良好的师德和爱心,重视加强高中阶段音乐教育,那么,高中音乐教育一定能让高中生从中受益。因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最终将落在他们身上。赢得青少年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就一定能赢得未来。

作者:谷倩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 篇2:

当代美育的价值取向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士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强国之策,振兴之举,育人之路。“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完善了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美育;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当今世界的教育已经将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列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泽罗研究所主任H.加德纳近年来一直探索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目前的智力概念仅仅和科学推理、逻辑思维挂上了钩,似乎艺术教育只是辅助这一概念下的智力的发展,这就极大地贬低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他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人格智能。在这七种智能中,至少有四种智能与艺术教育有直接的联系。没有艺术教育,这些智能将丧失,从而将难以培养智能健全的人。

美国恩科系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认为,新经济时代十分依赖知识资本,人不仅创造知识,而且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当代计算业巨头迈克尔·戴尔要求将人才列为十大优先考虑的工作之首。这是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的崭新意义的人本主义。

当代,由于科技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竞争机制的快速形成,生活节奏空前加速,城市化与科技化导致人与人的隔膜等等,人类由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转入快速高效的现代节奏。这固然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同时,这种巨变与空前的紧张也对人的身心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精神疾患者已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有的专家估计美国社会中大约有1/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患。中国的精神疾患的数量也在增加。人类应该拯救自身,特别是拯救自身的心理缺损,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当然这种解救主要依靠国家立法与制定政策,努力建立社会的公正、正义,大力发展心理治疗。此外,就是通过美育,使人类真正做到审美地对待自身,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共识,成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人的本位作用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对以人为本的倡导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倡导,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关怀提到突出位置。而美育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关怀必不可缺少的学科。美育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是更加尊重知识、更加注重人才全面提高的世纪。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要作为重要战略举措来抓,而高素质人才离不开人文素质的培养。从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来看,中国教育体系确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人文教育薄弱就是较为突出的一点。实践证明,加强审美教育,对于推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符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而且也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

二、“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美育的发展是人类在20世纪后期普遍重视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农耕时代的贵族教育与工业时代的劳动后备军教育都必然要求应试教育。而当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民素质已成为科技发展与国力强弱的基础,因而素质教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当然,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已引起较多的重视,而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常常被忽视。因而在素质教育的“三全”(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体现教育的所有方面)中,非智力因素,特别是美育就自然引起人们的重视,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9年12月在中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这就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关心”列入未来世纪教育的中心课题。各国教育家共同认识到:(1)我们过去教育的最大欠缺是没有将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关心”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学生的最大缺点也是缺少关心;(2)在未来的新世纪,人类在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关心”。

所谓学会“关心”,是一种同只“关心自我”的人生态度相对应的人生态度,即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其中包含浓烈而高尚的情感因素,同美育息息相关。

三、“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完善了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

世界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从猿发展到现代的人,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发展到如此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人越来越美,社会越来越美,这都是人的智慧、才能、理想,通过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人类自身逐渐完善的历史。原始社会中,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主要造就的是功利素质的人(其他素质处于萌芽和依附状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造就的是伦理素质的人,黑格尔说的所谓“英雄时代”就是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产业革命时期),主要造就的是经济素质的人,会赚钱,有商业头脑和经济观念,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甚至不惜把人也变成“经济动物”。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征,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与此同时,普通劳动者则被迫成为机器的“奴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造就的是智力素质的人,生产的社会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变成智力的较量,因此不惜用重金聘用或收买人才。到了20世纪20年代,诞生了由德国“包豪斯”的先驱们开拓的“工业设计”,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材料的革新成果创造人类所需的各种用品,强调对传统的扬弃,追求产品的功能与美的统一。这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显地从“智力型”向“审美型”过渡。今天,人类所创造的产品对人类审美情感的适应,使今天的世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美好。

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进入一个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从追求单一到追求多元化的新时代。这种“高感情”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求具有高知识,高信息含量,还要求具有审美价值。新时代的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竞争极其激烈,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商品的审美内涵即是价值内涵。审美力同样能创造巨大的价值,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育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人与世界的这种价值关系,从而全面提高自己,为实现这种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发现、感受、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的能力。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育就是要培养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善于辨别生活中的美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和人生。通过美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

四、“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士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强国之策,振兴之举,育人之路。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也是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强调“崇德”、“正德”,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修养,把人性规定为道德性。王国维说:“美学上的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把美学和伦理学用之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

因此,在美育过程中,首先通过情感的陶冶,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其次,美育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只认识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就具有内在动力,激发人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感受,使人产生激情,在得到精神上享受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再次,强化审美文化和社会和谐的功能,使崇高、壮美、正义、光明、纯洁、友爱、刚强、温暖等人性美,在新的时代得到弘扬,实现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而且是美的。当一个人不计个人的利害,不畏死亡,为实现最高的善而奉献一切、牺牲一切时,这就达到了最高的美的境界,即崇高的境界。

审美力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社会愈朝前发展,人的审美力应该愈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包括健康的审美力的培养。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美育从增强人的审美力的角度上说,又将成为实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在的情感动力。而从美育特有的形象性和情绪感染性来说,它又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青年一代,努力培养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灵魂、美的风格,就迫切需要广泛进行审美教育,学习美学理论知识,加强美学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否则,不加强美育那就不免戴着有色的眼镜去观察现实,看待人生与未来,以致美丑不分,或以美为丑,或以丑为美,在追求美的同时就已亵渎了美。在这样人的心目中,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命运、集体的利益,还能占什么地位呢?

作者:谢 灵

审美教育下艺术教育论文 篇3:

家教访谈陈钱林:家长要在“扶”与“放”上做文章

【陈钱林简介】

浙江瑞安人,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八届督学。曾任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校长。他构建的“尊重教育”和“尊重管理”理念体系和实践模式在学术界影响甚广,“尊重教育”成果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一等奖。曾获温州名校长、温州十大杰出青年、温州首批教育名家等荣誉,被聘为温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专著有《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等。

陈钱林是一位知名校长、教育专家,对家庭教育也十分在行。他有一对龙凤胎孩子,儿子陈杲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女儿陈杳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作为父亲,陈钱林有何家教秘诀?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教孩子自立,从尊重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陈校长,您培养出了一对有出息的龙凤胎儿女,让许多家长羡慕。请问,您对家庭教育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陈钱林(以下简称陈):1994年8月,我的一对龙凤胎孩子出生,儿子叫陈杲,女儿叫陈杳。我是一名中学老师,想到两个孩子以后要进入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连充足的睡眠都不能保证,不禁忧上心头。我决定对孩子施行自立教育,尽最大可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现在想来,让孩子从小自立,就是我对家庭教育最大的心得。

记:您的自立教育,都包括哪些内容?

陈:所谓自立教育,包括自立人格、自主学习、自律生活三部分。我认为,孩子不能被大人牢牢地控制,应该有自己的主动权。下面分别解释:

自立人格,就是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比如带孩子出门前,我会跟他们讨论,制订一个计划,先去哪里后去哪里,碰到熟人怎么打招呼。如果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就表扬他们有主见。出门后,我们按计划行事,如果与计划有出入,我也不会说什么,回家后我会跟他们分析,你刚才哪点做得好,哪点做得不好。再比如,孩子3岁以前,我家不开电视。孩子3岁时,我父母在我家住,电视解禁,孩子们就偷偷地看。我没有武断地禁止他们看电视,而是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如果你们长时间看电视,爸爸妈妈就会不舒服,爷爷奶奶就会回老家去,没人煮饭。你们觉得是有饭吃好呢,还是看电视好?”孩子们马上说:“当然是爷爷奶奶在这里好,我们不看电视!”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

记:给孩子权利,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陈:对。自立教育必须从尊重孩子入手,否则孩子不可能有自立人格。

记:自主学习指的是什么?

陈: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孩子的自学能力应该从幼儿期开始。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对我说,他发现地球是圆的,证明方法是出门沿着小路走一圈,最后正好回到家。我不认为孩子可笑,毕竟他独立思考了,所以给予鼓励。

我儿子上小学以后,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我认为没有必要,就让他跳级,还向老师求情,为他争取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跳级后,他考试常常得90多分,这个成绩在班里是倒数几名。我觉得,他年龄小,又不做作业,90多分已经不容易了。后来,我发现儿子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初中以后,他甚至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在家自学。在14岁那年,他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

记:对女儿,您也鼓励自学吗?

陈:当然。我女儿上小学时喜欢做作业,我也就鼓励。到初中时作业多了起来,有一天晚上她一边写作业一边哭,把写好的作业扔到地上。我想这样苦读不是办法,于是与老师联系,争取少做作业。老师同意了,但女儿的考试成绩下滑了。我坚持让女儿自学,慢慢地成绩上来了。上高一时,她也是上午到校,下午在家自学,高二是一周到校一周在家自学,后来考上了南方科技大学。大胆自学,让两个孩子拥有了他人少有的轻松的中学生活。

记:自律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陈:所谓自律生活,主要是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这方面很简单,不需要多解释了。

记:除了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外,您的自立教育理念还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验证?

陈:孩子自立意识强了,同学关系就很好,因为他们乐于帮助别人。我儿子在中科大读书的时候,有位美国著名数学家来中科大选苗子。美国老师说中国的教育犯了最大的错误,求同思维强调过多,求异思维培养不足,而陈杲的求异思维与众不同,正是做学问的好苗子。后来,我儿子就有了去美国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我女儿在南科大也跟老师、同学交往非常好,收到了世界三所名校全额奖学金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我认为,人生的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孩子的成长正如爬山,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从哪一条路走比较好,这是宏观上的扶;孩子走路时摔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这是微观上的扶。但是,扶的目的是为了放。如果怕孩子辛苦,抱着他,走到山顶,即使走得最快,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家庭教育,就是在扶与放上做文章。

帮孩子追梦,别在乎圆梦

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很发愁,因为孩子胸无大志。问孩子有什么志向,有的孩子说想当城管,因为穿着制服很神气;有的孩子想做卡通片里的人物,因为可爱;有的孩子想当司机,因为自由。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方面,您有什么高招儿?

陈:小时候,孩子的志向会不断变化,有时候会有多个志向,还可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不好的志向。其实,志向不分好坏,即使是不好的志向,只要孩子喜欢,不妨先鼓励,反正过一段时间,孩子的志向会变化的。家庭教育要以志向激发孩子的动力,并不是给志向判断好与坏。

记:您的两个孩子小时候都有过什么志向?

陈:陈杲小时喜欢计算,志向是当数学家。但有一段时间,陈杳和陈杲常常玩过家家游戏,演历史剧,陈杲就产生了做导演的志向,希望能导出一大批电视剧在电视里播放。陈杳小时候想当画家,读小学时的志向是当作家,读初中后变成当科学家。有一天,我发现陈杳把自己手机通讯录的人名改成了包大人、王朝、马汉等。她问我:“缺了个谁?”我说:“好像是展昭。”她悄悄告诉我:“我就是展昭。”原来,那段时间,她的志向是当侠客。孩子们有什么志向,都会告知我。我的做法是,不管他们的志向是什么,我都赞同。

我发现有些家长太现实、太功利,当孩子说长大想做司机时,家长嗤之以鼻,打击孩子:“一点志气也没有,竟然想做司机!”当孩子志向远大时,家长又泼冷水:“想当科学家?别逗了,你天生就是出力气的命,不要好高骛远。”这些家长只会让孩子好好学习,掌握有利于升学的技能,当孩子进步缓慢时,又不断给予批评与指责,让孩子的自卑感与日俱增。有什么比毁灭孩子的梦想更可怕的呢?打击梦想,就是毁灭幸福。我的体会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之一,在于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但不要在乎是否圆梦。

记:那么,您是如何帮助孩子追梦的?

陈: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学他们含混的温州方言,把中科大说成“蝌蚪大学”,把清华大学说成“青蛙大学”,把哈佛大学说成“打哈欠”,把诺贝尔奖说成“牙杯盖奖”。孩子们很喜欢,常做青蛙大学、蝌蚪大学的游戏。这是我对他们的期望,也在无形中引导了孩子们的志向。孩子们常做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有一天家里吃鱼,他们正经八百地讨论,为什么把鱼骨头丢掉?也许骨头更有营养。我鼓励说,如果鱼骨头真的更有营养,那全世界都会震惊,说不定还可以办厂用鱼骨头生产食品。孩子们立即着手查阅资料,最后发现不可行,自然就放弃了。尽管这些梦不会成真,但父母的支持与鼓励,让孩子们的远大志向得到持续地激发。陈杳报考南科大时,我陪她乘火车去北京参加笔试。路上,她仿照毛泽东《沁园春·雪》填词,先填了上阙:“独瞰深冬,北龙南驰,昆山内外。看苍穹酣眠,大地辗转。月洒银辉,灯戏旷野,万类雪天竞逍遥。怅生灵,问茫茫宇宙,孰梦孰醒?”她说,现在研究科学的人太少了,好像人都睡着了。言外之意,自己有可能会成为大科学家。我很高兴,一时兴起,填了下阙,以示鼓励:“幸哉陈家儿女,为真理一路壮志酬。弟深谙数学,才惊科大。姐好物理,乾坤在手。刚赴南京,又进北京,泛舟科海心自由。我陈家,数创新人才,还看杳杲。”

总之,我对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的志向,引导孩子自学。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会产生推力,如果具备了这两种力量,普通的孩子都有可能成大才。

艺术必须学,别起功利心

记: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绘画班、乐器班、舞蹈班,原本应该渗透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被简单粗暴地带向生硬的技能培训,成了一块升学的敲门砖。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对孩子的生活而言,艺术就如阳光、雨露一样,不但必须,而且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所以,我赞同让孩子接触艺术,但目标不应该是培养特长。能不能培养成为特长,要看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功利性的教育,一谈艺术,就要培养特长,这是教育的误区。

记:陈杳和陈杲小时候参加过特长班吗?

陈:我很重视艺术教育。陈杳和陈杲小的时候,我引导他们唱歌,但没有对声乐的拔高要求。两个孩子也曾对乐器产生兴趣,跟着音乐课进度学了一段时间竖笛,但终究对乐器的兴趣不如对阅读与科学的兴趣浓厚。两个孩子也都没有参加过美术类培训班,他们画画完全是凭兴趣。我认为,艺术只有从陶冶情操的角度植入儿童教育,才有育人的价值。艺术的陶冶,在孩子的精神世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当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时,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也就水到渠成了。

记:您认为艺术教育需要花费高额学费吗?

陈:在不少人看来,艺术属于高大上,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不管是艺术消费还是艺术教育,费用都很高。实际上,家庭艺术教育资源很多,只要能培养孩子对艺术这一形式的兴趣,能体验、感受到艺术之美就足够了。比如,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听、唱还是演奏,都与情感关联。多听音乐,既利于孩子情感的发展,也有助于亲子间的情感互动。陈杳和陈杲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音乐。两个孩子还是婴儿时,仿佛对音乐节奏有特别的反应,当哭闹时,我一放轻音乐,孩子们就会安静地听。搬到瑞安市区后,我家里配了音响,一家人常一起唱歌。我有时也卖弄一下,唱些《涛声依旧》《送别》之类的歌。陈杳曾说:“听爸爸唱‘长亭外,古道边’,就情不自禁地特别感动。”虽然我唱得不好,但孩子感受到了歌曲的意境,这样的艺术教育就达到目的了。

再比如美术,我认为让孩子涂鸦比任何培训班的专业学习都重要,因为那属于创作。小时候,陈杳和陈杲都喜欢画画,经常把自己置于画面的情境中,与诸如外星人、机器人,或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儿童画对于开发智力很有益处,当孩子画画的时候,大脑和手无疑都得到了锻炼。我就买来一些绘本给他们阅读,配备了一些彩笔供他们涂鸦。

总之,我认为艺术教育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块升学或者获得某种资格的敲门砖。如果硬要说它是一块敲门砖,但愿这扇门是艺术之门、真善美之门,孩子通过基础的学习和了解,能推开这扇门,在艺术生活的殿堂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就能拥有幸福人生。

【编辑:陈彤】

上一篇:行政调解制度探究论文下一篇:逾期注销登记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