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教学市场营销的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职市场营销类专业是一个集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专业,进行专业教学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课程教学市场营销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课程教学市场营销的论文 篇1:

浅谈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法思想强调“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结合“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概念及理论体系。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但一般市场营销课程往往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学生学习靠死记硬背,缺乏创新和思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致使学生高分低能。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营销实践相脱节。现行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大多是知识灌输,内容讲解过细,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教学内容还不能适应营销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3.考试题型呆板、机械,缺乏能力考核与创新。传统的考试重书本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考试、轻语言表达。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试题呆板,没有体现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很难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1.建立“工、学”结合的实战营销教学场所

要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单纯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工、学”一体化全新的营销教学场所:学生实习商场、模拟营销教室(公司)、营销策划咨询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商贸营销学会等,采用“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技能训练后,把学生由课堂直接带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营销工作,为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宣传、市场铺货理货、广告创意设计、公关、促销宣传、营销方案策划等多种实际营销工作,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体验、感悟、把握市场营销的真谛,从而解决单纯课堂教学带来的使学生对市场营销的模糊、困惑、漠生,甚至恐惧的问题。通过学生“工学结合”,亲历市场营销实践,才能培养、锻炼其对市场深刻洞查力、理解力,对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敏锐眼光和发掘能力以及对具体产品、服务的实战营销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起基础,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无缝”对接。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课程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和前后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的内容从横向纵向组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采用“二个二分之一”(二分之一课堂教学、二分之一到公司、商场实训和市场实践)的营销教学方式。

(1)把学生由课堂上的消费者变为生产者

传统教学是以学生接受学习、被动学习为主。教师满足于学生听懂听会、理解记忆。学生是课堂知识的单纯消费者,盛装知识的容器。在新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的主角,课堂演出的表演者。

在课堂上,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让学生展示其通过报刊、电视、图书馆、互联网及社会各方面获得的资料信息,介绍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对营销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产品的创意、广告设计、公关活动设想,对某种产品市场营销方案的整体设计思路等等。学生带着项目和任务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以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体验创新、感悟营销,学生智慧如花绽放,成为课堂的贡献者和生产者。

(2)由学习营销,到体验、感悟、探究营销

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不亲自接触市场营销,感受市场营销,只在课堂上学习市场营销,其对市场营销的认识把握始终是模糊的、朦胧的,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必须把专业放到市场中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实战营销中去。市场是最好的课堂,企业营销人员是最好的老师,各商场超市、公司、企业的产品销售是最好的营销教学案例素材。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层次,对市场营销的把握层次,以及对市场营销实战操作水平层次的提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迅速提高。

①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市场一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理和知识要点,掌握市场营销操作的程序、要领和方法,从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如在广告、促销、公关、商品陈列等营销活动中观察、分析、感觉、体悟、认识市场营销。

②聘请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将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③教师把企业市场营销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提炼,设计成营销探究课题,形成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让学生去调研市场,确定问题所在,探究解决之道。

④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向学生提供一个包括有待解决与决策的问题的特定情景,让学生个人和团队去分析诊断、解决,主要目的在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⑤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仿真教学。根据软件提供的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环境,然后应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技能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定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座谈会。社会在发展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和看法,因此学生们对发展中存在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座谈会形式让学生对某些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⑦情景表演。情景表演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全面检查。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个小品剧,根据剧中人物、对话情景,让学生表演,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对剧中没有达到目的和要求的,让学生续编。

⑧社会实践教学法。积极和企业接触,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的主题,如企业需要做广告,那么根据企业对广告的基本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用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为企业制作广告;企业需要做营销策划,学生就可以此为课题,为企业进行策划工作。

3.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知识层出不穷,教材内容要重视拓宽基础知识面,增加课程的信息量,补充最新知识、最新成果,改变过去那种用明天的内容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社会的局面。教材内容以应用性、实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学生对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将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市场营销的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与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场、消费者需求研究和购买行为等)、营销策略模块(主要包括市营销组合、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营销组织与营销控制模块。实行“模块+课题”教学模式,对其内容进行有效地组合,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和大量单纯为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讲授的知识,及时的补充一些有关营销的新理论、新成果和营销实战内容,增加一些营销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内容,从而较好的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使课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应性。

4.考试的调整与改革

考试的目的、方法、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改革考试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1)对传统的考试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去名词解释、填空题等内容,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2)采取多种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社会调查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等形式,真正做到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考查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再学习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理解、去自学、去思考、去实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谢和书

高职课程教学市场营销的论文 篇2:

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市场营销类专业是一个集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专业,进行专业教学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实践能力 KAM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旨在培养进行生产、管理、服务等的技能型人才,为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需要对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建一个集基础课程、职业岗位培训和职业拓展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以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下面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简介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7年,是一所公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该校设20多个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营销人才,人才培养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未来可以胜任各类企业的市场调砸死、客户维护、推销商品、市场策划等工作,兼具市场营销和管理服务的双重职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营销实务、营销策划实务、谈判与推销技术、零售管理、商品学实务、采购与配送管理、门店运营实务、客户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等。

二、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类课程的KAM教学模式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是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客户关系、渠道等工作,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和客户的管理维护,对面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用人企业需要学院培养出能够吃苦,并且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所以在日常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围绕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我们提出KAM课程教学模式(见表1)以提高课程设置的项目化和任务化,适应未来社会岗位的需求。。

表1 “KAM”教学模式

培养模式(KASM) 教学过程(TSC)

K(knowledge,知识素养) T(Theory,理论)

A(ability,职业基础能力) S(Simulation,实操)

M(Manage,管理能力) C(Case,案例)

从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来看,具体运用到大学3年的时间,教学模式的时间进程表(表2)如下:

表2 教学模式的时间进程表

学期/教学模式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KAM教学模式 K(knowledge,知识素养)—贯穿大学三年

A(ability,职业基础能力)

M(Manage,管理能力)

TSC

教学过程

理论

案例

实践

1.项目设计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包括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三大类,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商品辨别、商务礼仪、电子商务、心理分析、经济法、人才资源、公共关系、企业管理等,职业岗位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市场推销、网络营销、价格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等,职业拓展课程包括财税、营销实务、配送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项目设计方案,学生在项目的推进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课上教学与课下项目结合的方式,将知识与项目相融合,通过项目的推进来展开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运用项目实践进行知识的消化,仿佛置身于一场真实的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课程也更加有趣。

2.情境的加入

针对每个项目和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的情境,在上课前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查阅手册,分析和进入项目的实施。根据情境的引导得出任务。通过情境的运用可以引出工作线索,提示实际情况,让学生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例如在学习公司的成立这一学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模拟成立自己的公司,组建公司的组织的架构,确定公司的法人、办公地点、利润分配方案等。

3.通过实践对项目进行检验

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和可操作,要通过反复的验证才能保证。进行验证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改为项目化教学以后,并不是教材章节的内容更改,而是对项目运行环节的重新组织,需要对项目名称进行提推敲;二是项目的过程要与实际的工作内容相符,要做到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三是对情境进行验证,情境是工作任务的仿真,进行情境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出情况,以便让学生全面感受项目的实践过程。

四、小结

本文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为分析对象,介绍了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时要以社会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输送具有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已任,广泛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设计方案,可以让高校和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工作环境,让学生积极参加工作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需求,树立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的志向。

参考文献:

[1]苟建华.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2]雷满丽.高等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模式[J].职业时空,2014(03).

本文为2014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立项编号:14QN014】的研究成果。

作者:宗琮 曾誉倩 王姗姗

高职课程教学市场营销的论文 篇3: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仍然沿袭的是“原理 + 案例”的传统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本文结合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重在探索一条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够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 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也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它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模式,突出了“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一致,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一致,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的典型特征,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能够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實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教学组织实施既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其难点表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设计的思路

市场营销这门课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前提下,能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上岗后能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以市场营销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在对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内容,通过学生参与和完成实践任务,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构的总体思路是:专业教师在对市场营销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和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市场营销工作人员共同分析市场营销典型工作过程,对照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结合学校的资源(硬件和软件)细化成多个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教学情景),分析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形成市场营销实务课教学情景,并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三、课程构建设计方案

(一)以满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来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市场营销工作实际过程和行业标准,分为四个岗位群:市场调研和分析岗位群、市场策划岗位群、促销岗位群和销售岗位群。根据以上四个岗位群相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四个核心教学单元,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目标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销售计划实施与管理,增加第一单元市场营销导论和第六单元综合模拟实训(用一个任务贯穿整个实训过程),整体设计为六个单元,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组织模式架构来进行教学,重构知识体系,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业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训练,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理实一体性。如市场调研与分析专员,具体见下表:

市场营销核心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教学目标一览表

(二)以满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来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采用小组工作法,把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以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努力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如在教授“人员推销”这个知识模块时,将课堂设计成一个推销现场,模拟推销人员和客户,让每个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面对各种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推销技巧,对出现的各种不同销售情况都能知道应说什么、做什么,并提出针对各种销售情境的最佳对策。

(三)以满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来确定评价手段

本课程采用“全程化、开放式”的课程考核,取消单一的期末考试方式,建立了“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考核中特别注重实训考核,实训过程考核包括实训态度、出勤情况、与人合作、营销能力、职业道德等考核指标。成果考核包括课程五项策略运作技能、问题思维与创新、实训报告撰写质量考核指标等。如产品策略运作实训,成果考核包括产品整体概念运用技能、新产品开发技能、包装与品牌策略运作技能、产品生命周期策略运作技能、问题思维与创新与实训报告撰写质量。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课程设计依据的是对职业工作的整体化行为过程分析,通过构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重在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支撑。具体实践效果如下:

1.通过对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促使教师、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推进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

2.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使得学生一接触课程教学就产生一种身临营销第一线的感受,迫使学生不断地面向企业、面向顾客,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注重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行为的模仿与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真正使学生在校学习的两至三年时间内,实现从“进来是社会人”到“出去是职业人”的转变。

3.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影响到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从而带动这些课程作出相应的改革,使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改革整体优化,形成改革的合力,促进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

田丽丽(1982-),汉族,江苏句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作者:田丽丽

上一篇:林木种苗建设与林业发展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基本要义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