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教学的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将微课嵌入课堂,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可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的先天不足,可避免课堂教学的发挥失误,可促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工学课程教学的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工学课程教学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1:

消防专科教育中物理课程设置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消防部队的职能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物理学教育在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消防部队的发展及人才战略的培养出发,分析消防部队院校现阶段物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消防;物理教育;课程设置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消防事业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消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繁重性、火情的复杂性和要求的严格性都要求新时代基层消防指挥人才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广博,又要有专业知识的精深。物理课是消防专科教育提高消防人才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物理学不但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是一切工程技术的基础。消防专科教育中物理课既是消防指挥人才学习业务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他们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文教养课。好的物理教学能有效地满足消防部队“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创新”的教学要求。

一、消防专科教育物理教学的目标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消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消防工作日益繁重,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消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增多,急需大量高素质消防人才的充实和高新科技的融入。消防专科教育中物理课有两种作用,一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指导于消防指挥人员的业务工作,二是思维方法的培养、科学精神的熏陶、创新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即科学文化的教学。

物理课程教学能培养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物理课在消防专科教育中对提升消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有现实作用,对提升教学质量中“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质量关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在这门课上加大力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消防专科教育中物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不能与时俱进

现阶段消防专科教育中普通物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保留了一贯制的模式,使用的物理教材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简明物理学教程》,其内容编排为传统的力、热、电、光、原子物理的顺序,课程内容与消防指挥专业结合不够紧密。《普通物理学》作为《电工学》、《电气防火》、《火场供水》、《消防技术装备》、《生产工艺防火》等课程的前期铺垫课程,应与其紧密相结合,为学员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但教材中消防业务联系较为密切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模块在教材中占得比例较少,且部分知识点与消防指挥专业之间缺乏有机整合,专业针对性差,没有突出消防职业教育的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类先进的技术或者新型材料大量用于消防设施和装备上来,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品逐渐成为消防部队的主流装備,需要学员掌握的知识点更新更广,消防专科教育的物理课程内容缺乏动态更新,部分知识体系陈旧老套,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第一任职的需要。

(二)教学实验设置不合理,教学缺乏探究性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员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实施物理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不仅能够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消防专科教育中物理实验设置内容不合理,一些与消防业务相关的重要试验没有能够开展,如与《火场供水》课程密切相关的“伯努利方程”实验没有开设,与《消防技术装备》密切相关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演示”缺乏演示器材,与《电气防火》课程相关的“尖端放电”、“避雷针原理”实验缺乏实验器材等。在物理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只能对部分物理实验的规律、现象、原理采用讲解的教授方式,出现了教师“难教”、学员“难懂”的情况,也使得物理课堂气氛沉闷,学员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缺乏启发性,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难以达到发展学员科学素养和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滞后

消防专科教育的物理教学仍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缺乏等现象。多数教师沿袭传统的“灌输式”进行物理教学,追求规范化;教师在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教学“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教师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员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物理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教师极少组织引导学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式的落后教学手段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教师教学中对物理教学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及学员的成长发展中的地位重视不够,忽视了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和人文情感的灌输。

(四)学员对物理课程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员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类似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保证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消防专科教育部分学员自身的理论基础较差,或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学员感到“学了无用”,加之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呆板,没有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且实验与教学脱节,致使部分学员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好。

三、消防专科教育物理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调整课程设置,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其目的是帮助学员构建完整的消防指挥业务知识体系直接指导于消防指挥人员的业务工作,且培养科学素养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任职的需要。根据消防指挥专业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把《物理学》的基础内容进行分解,重新组织成便于教学的“活模块”,每一模块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消防专科教育教学实际选取不同的模块构成组合模块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与消防专业有关的实例进行分析,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在课程设置时,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其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强调整体和均衡教育;加强知识之间以及消防专业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使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关注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二)优化实验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员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上,特别是在发展学员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兴军、人才兴军必然趋势下,对培养高素质,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消防指挥人才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组建相关课程目标的物理实验,对物理的规律、现象、原理进行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使复杂的原理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一观念恰恰颠倒了教与学双方的矛盾关系,而现今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家和实际工作者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教学中的任何活动、教师所作的任何努力,根本上是为了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的模式就是:“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师生之间应形成广泛的交流氛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暴露学员学习物理中存在的困难,能够帮助学生从多方位、多视角上认识物理学。改革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转变为学员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示范者,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由过去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继承转向重创新;教师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和对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设计,改变过去学员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状态,倡导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使学员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以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对学员的考核方式也应随着学员的学习内容不断更新而加以改进,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应当形成一种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知识能力并行的、以能力为主的考核模式。使学员成绩的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试卷与实践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使学员的能力得以全面的展现,使学员的才智得以全面的肯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从课内到课外,知识得以扩展,素养和能力得以提高,满足部队发展的需要。

(五)教师加强学习,教学科研共同进步

师不得道,何以传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任职前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很快就会过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掌握近年来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不断汲取反映物理学及消防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广博的基础知识之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使之运用到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学组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学历提高、进修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等,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学历结构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探索和掌握新的教学规律,发展创造性思维,使物理教学跟上消防教育发展的步伐,为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消防指挥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敖红,张琳琳.对高职普通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2]王晓风.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亟待改革[J].邢台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周白霞,王吉红

电工学课程教学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2:

中职电类专业课微课嵌入式教学的意义分析①

[摘 要] 将微课嵌入课堂,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可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的先天不足,可避免课堂教学的发挥失误,可促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电类专业;微课

微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然而,微课与碎片化学习和翻转学习总是如影随形,但是众人热衷的是难得一次翻转作秀,对常态化的课堂翻转总是敬而远之,这就使微课的应用空间和应用效果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拓展微课的应用空间,在充分利用微课开发与应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将微课嵌入中职电类专业课的课堂,开展微课嵌入式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了中职电类专业课微课嵌入式教学在促进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化解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的先天不足

(一)部分职教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较为复杂,在这支队伍中存在一大批语言表达偏差的教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有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之分,以致教师有了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课教师和从事专业技能教学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之分。现在的高职院校一般是由中专校升格而来,而现在的中职校一般都是由普通中学转型而来。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乏原普通中学语言表达较差的教师来到职业学校干起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量新生代教师不断加入,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选人、用人方面始终没能摆脱两类专业课程和两类专业教师思想的束缚,遇到语言表达不佳的则时常以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为由而网开一面。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不断深入,紧随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职业学校近十来年从行业、企业引进了一大批急需的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技能型人才。这一部分教师中有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有行业企业的“师傅”,有最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教师,也有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短期聘用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语言表达能力不佳者的比例偏高。

以上教师虽然语言表达不佳,学校在课务安排方面对此也有所考虑,但他们毕竟是教师,有其相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语言表达方面的缺陷成为制约这些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一大障碍。

(二)微课可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的先天不足

其实,微课就是PPT的升级版,其最为显著的升级就表现在语音上。对语言表达不佳的教师,我们曾经尝试过给PPT配上语音,而且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近年来遇到了微课,发现我们的配音PPT的本质就是微课,于是我们开始了微课嵌入于课堂的教学实践。

嵌入课堂的微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二是借用他人的。课前,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准备好微课的脚本,优化好课堂用语的文本,再进行逐句录制,最后再将这些录制好的语音合成到相应的微课中。课堂用语逐句进行录制的目的就是保证精练、生动并高效,对自我感觉不佳的,可重新录制,直到满意为止。这样,课堂讲授内容被提前录制,现场授课变成了嵌入微课的播放过程,这其实就是课堂讲授的前移和拼接、加工和优化,实属一种“笨鸟先飞”之法。

嵌入课堂的微课应更多来自共享资源库。但就目前的现实而言,相关微课资源库还没形成,能够实现共享的资源一般都不成系统,但有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对一些经典的、重点的或难点的知识,相关资源我们一般都能零星地收集一些,这些是我们将微课嵌入课堂来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不足的宝贵资源。相关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课堂的实际需要,在共享资源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当然,寻得的资源不一定与相关教师的课堂完全吻合,所以课前还有必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一些预处理,或对这些资源的使用进行一个周密的计划。

二、避免课堂发挥失误

在实际教学中,任何教师都难保课课精彩、节节满意,即使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有学生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还有环境的因素。对教师而言,影响课堂授课效果的,除了前文所述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甚至還有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这些因素,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教师课堂发挥失误、教学效果不佳,不是课堂不够生动,就是重点不够突出,或者是难点没能有效突破。而微课嵌入式教学则是避免课堂发挥失误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门课程,都会有一些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表现出来的不是磕磕绊绊而是平平淡淡,不是难以精准到位而是常现干巴无味,不是学生理解不了而是兴趣难以聚焦。这些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宽泛平淡的介绍类知识,教师讲授干巴,学生阅读无味,课堂平淡如水,气氛压抑沉闷。上这样的课,教师很难发挥正常水平,经常失误连连。比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从外到内、从定子到转子、从材料到功能,所有教材都是这样如流水账一样,一一进行了介绍。由于电机的拆装费时、费力,而且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般都是纸上谈兵,虽然其中也穿插一些图片,但仍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收集了一些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应用方面的视频和图片,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再配以生动的解说词制作成微课,并将这些微课嵌入相应的课堂。这就使原来课堂上单调的讲授变成现在生动的微课的播放,原来枯燥的听讲变成现在直观视频的观看,教学效果当然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对有些重点、难点知识,教师真的很难保证做到一次性讲授能让学生听懂,即使课前做足了功课,课堂教学现场所组织的语言有时还是那么苍白无力,面对一脸茫然的学生,我们是那么无奈和尴尬。比如,电工学中直流电路的化简,对毕业于大学电子电气类专业的教师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但对我们所面对的中职生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学生都是普通中学挑选后留下的,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偏差,一个并不复杂的电路化简,常会使一大片学生晕头转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急得满头大汗,但学生却皱着眉头、一脸不解。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偏差,电路走向的变化幅度稍大一点就理解不了,这就需要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的台阶转化为无障碍坡道。为此,我们利用Flash动画来表现电路化简变换的过程,并配以精心打造的解说,以几个典型的电路化简问题为题材制作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的微课。将这些微课嵌入相应的课堂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电路的化简方法,主要教学任务由微课来完成,而教师则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最后,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相对的,其实对任何教师,若发现有精彩的微课,其呈现效果比课堂上我们自己即时教学的效果要好,所以,可将相应的微课嵌入课堂之中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成功率,避免课堂发挥失误。在我们平时所搜集的作品中,不乏有名人之作、名师微课,将这些微课作品嵌入我們的课堂中,使之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这不但能弥补部分教师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避免课堂发挥的失误,还间接实现了“邀请名师,进我课堂,教我学生”之目的,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多样化,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彩。同时,“邀请名师,进我课堂,教我学生”又是我们模仿名师、学习名师、丰富自我的极好机会,“名师”进我课堂,我与“名师”同台授课,这必然能有效促进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提高。

三、促进项目化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将微课嵌入项目课程,使之成为教师的替身,确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可选方法之一。

在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项目课程体系下,课堂上学生读什么、什么时候读,听什么、什么时候听,看什么、什么时候看,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等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这就常出现同一课堂的同一时刻不同学生的学习内容可能不同,同一学习任务不同学生所用的时间长短可能不同,同一问题不同学生的解决办法可能不同。而且项目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对电类专业而言,学生之间既有认知能力的差异,更有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还有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不同,以及实践性环节来自环境、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干扰。所以,在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个别差异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其结果常会导致优秀生在一半不到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部分学困生就是花上两倍的规定时间可能也完成不了。

另外,项目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我们的学生都是普通中学的落榜生,与普通中学(特别是重点高中)学生相比,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具有与项目课程的自主学习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及时、更为准确、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但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一两个教师要面对少则二三十、多则五六十个良莠不齐的学生,这样的指导是无法实现的。

如何来解决这些难题呢?我们想到了微课,想让微课来作为教师的替身,借助于微课来替代教师进行常规的教学指导。于是,课前我们将相关教学内容做成一个个微课,并将其嵌入项目课程的课堂中。课堂上学生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并根据自身的实际,自主选择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教师则会有更多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必须在现场解决的问题。

微课嵌入课堂,是电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实践。愿我们的实践能促进微课应用空间的拓展,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郭玮.微课嵌入式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7).

[2]唐维明,刘克军.项目课程教学实践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3]刘克军.项目课程如何应对学生个别差异[J].大观周刊,2012(3).

作者:刘克军

电工学课程教学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3:

论电子通信专业电工基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

[摘要]现在的职业教育要求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围绕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工基课程教学內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进行探讨,就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付诸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电子通信专业教学 方法手段 改革创新

一、引言

我院的办学宗旨是根据需要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弘扬“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此我们针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使职业教育和市场相适应。

二、电工学教学方法改革

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各学科教学重点不一。因此,我们不断在试点教学班中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经验后在所有教学班中推广。在教学方法上,将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思维培养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实践指导、工厂参观实习等不同教学形式灵活应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进行网上学习、交流、沟通,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精讲多练,自主学习

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讲授,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精讲必须多练,着眼能力培养,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实践二位一体教学法

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在电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电机模型教具、实物教具,提出本节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听课,并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电机拖动理论,最后再通过实验、实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過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地“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都觉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在实验和大作业中,只设定题目或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对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提示或给出

参考文献,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学习来发现知识、掌握原理。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采用:

(1)基于兴趣教学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讨论题,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拓宽教学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尽量采用实物、模型、音像和CAI课件等进行形象教学。如电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缺乏电机的直观形象及电机原理中的时空概念,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难于理解。我们最早是制作实物教具及模型,后来又购进了电化教学设备,如幻灯、胶片投影仪及教学资料片,并制作了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电机的结构和现场使用情况。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原则,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络教学已成为电工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建立网络教学与学习网,提高单位学时理论教学的信息量,切实解决课程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

随着教学班人数的增加,问答式教学难于开展,学时很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电工学网络教学的开展,将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我们的电工学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中,将设置“课程介绍”“公告栏”“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师生讨论”“教师答疑”“问题集锦”“布置作业”等等多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但方便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师生间无障碍地交流。这样,学习课堂宽广,学习心情放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目前,已完成电工学视频教学的制作,正在出版。

6.实验教学立体化

实验教材出版化,实验教学多媒体化,实验设备网络教学化,实验技能网上学习化,实验问题课中课后网络讨论化,实验内容开放化。构建教材、教学、资源立体化实验教学系统。

7.突破传统考试考核办法

从多方面考核:问题讨论、课外大作业、实验创新、奇思妙想、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

三、总结

运用职业教育有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理论,联系电工专业教学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的改革问题。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推行“双师型”或“双师化”物理师资,确保教学最终能够实现为电工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 本文旨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的具有实践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忠林,梁萍.谈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0).

[2]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03).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经贸职业学院)

作者:徐 进 任 峰 瞿江峰

上一篇:企业集团风险财务管理策略论文下一篇:高速公路成本管理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