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国际金融课程现状,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特色设计总目标和要求,可从加强课程系统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关键词】国际金融高职教学国际金融作为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务性和时代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 篇1:

民办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课程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民办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经验,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职;国际金融;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习自主能力较弱,而且学院的教学侧重于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对象、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都不同。目前,各高校广泛适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几乎都不适用于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笔者拟根据民办院校的实际特点,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民办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时代特点突出的应用理论课程。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金融》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两个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共计2学分,在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课程以外贸业务岗位的实际要求为标准设计教学目标,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教育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基本理论;掌握进出口报价、汇率换算、出口收汇、结汇、外汇风险防范等实际操作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

教学现状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但数学、经济学基础薄弱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电视、广播、网站、报刊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学生对于国际金融事件都能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所以,当课程中碰到相关理论和事件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但是,钟山学院这类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又存在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的持久性、耐性弱等特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的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和西方经济学掌握状况较差的前提下,遇到要运用前导知识理解存在困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学习兴趣就会立刻丧失殆尽。而且,国际金融本身又是一门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形成了越是困难就越是不想学的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教学目的和要求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应用型人才。虽然在现有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明确指出是高职高专的适用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往往都是普通本科教材的压缩,仍然强调并突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特别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技能特点,没有根据外贸业务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虽然现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像进出口报价、外汇风险防范这类实践内容的教学,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目前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偏重于理论,没有系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指导,加上学生理解方面的困难和教师本身实践缺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国际金融》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

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会了基本理论,但是不会分析现实的金融问题;学生学会了基本理论,但是不会具体操作。很简单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课堂上都能听明白,但是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更别提综合运用了。这是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基本上是纯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相距甚远。我们既没有能够与相关商业银行合作安排学生的现场实习,也没有校内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即使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等方法模拟金融交易环境,学生由于对前期知识掌握较差,理解存在困难,导致配合度低,效果不好。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现有的《国际金融》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既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挂职锻炼的培训,缺乏实践经验。加上课堂教学又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往往就形成了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只能处于静静听的被动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外汇汇率、进出口报价、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的防范这类知识时也都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为基础,讲不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也仅仅是教师陈述案例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学生的配合度低,很少有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即使在教学中广泛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也基本上是将书本上的内容重新翻版,并没有能够通过声音、视频的形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革措施

强化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强化学生对于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基础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做出适当的硬性规定。与高等数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授课教师沟通,在这些前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学时讲解这些课程对于很多后续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讲到与国际金融课程相关度很高的部分,任课教师更要特别提醒学生,并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提高学生对于这些前导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部分这两门基础课程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增开重修班或者补习班。

制定符合民办高职要求的教学计划 首先,由于国际金融领域的新事件、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这些“新”。其次,根据我院《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除了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外,要与学生之前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配合,强调进出口报价、汇率换算、出口收汇、结汇、外汇风险防范等,以便让学生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进出口贸易融资、出口信贷等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再次,应该根据上述两点要求选择适合民办高职的《国际金融》教材。

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理论,更要让学生会运用、会操作。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实践,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软件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模拟操作的平台之外,还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实际观摩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可以对国际金融新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分析实际的问题。

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 在钟山学院这类民办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除了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外,更应该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派遣现有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还可以专门从实训基地聘请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实践教师,开设专项的讲座和实际操作演练,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强化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 现在钟山学院很强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将大量信息和文字内容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非常适宜于给学生在课堂上讲授国际金融的理论发展和新事件案例等。但是,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多媒体课件,传统的板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教学中会碰到很多的演练和推导,例如外汇交易部分的很多内容单纯靠课件讲解,学生理解就会很困难。在使用课件的同时,必须配合板书推导,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像《国际金融》这类课程的教学,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强化传统板书等教学方式的应用。

改变现有的“一卷考”的考核方式 对于《国际金融》这样理论性强、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往往都是采用“一卷考”的考核方式。但是在这样的考试方式下,钟山学院这类民办高职的学生的通过率一般都是不高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3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查出勤、平时作业和上课情况;30%实践调研,可以是到商业银行或外贸公司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对某个国际金融事件的分析报告;40%卷面考核,以期末卷面考试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陈雪.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2]王伟.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2).

[3]张艳清.高职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2).

[4]金仁淑.信息化时代高校《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5]廖福英,赵江红,黎红米.基于外贸业务员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探索[J].问题研究,2010(2).

作者简介:

王翠娥(1981—),女,经济学硕士,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

作者:王翠娥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 篇2:

高职国际金融特色课程教学建设

【摘要】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国际金融课程现状,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特色设计总目标和要求,可从加强课程系统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

【关键词】国际金融 高职 教学

国际金融作为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务性和时代性。通过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外汇交易、外汇风险及管理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一定的运用;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会在实际工作和个人理财中加以实际运用。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以后,国内金融市场正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呈现出联动性的趋势,国际金融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许多经济、金融部门需要大量金融人才。在关于国际金融困难度的调查中,有60%的学生认为国际金融课偏难,大部分学生认为基础知识薄弱是学习国际金融的最大障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是学习中的最大困难.学生在国际金融的学习中,主要问题并不是对国际金融知识本身的理解,而在于前期的基础和后期的运用。国际金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货币银行学和贸易学中分离出来,同时涉及宏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的知识。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学好国际金融必须具有良好的前期学习基础。同时,所有系统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了解知识是如何运用的,而且还要进行实践的锻炼。这就要求国际金融课的教师要注意结合国际金融课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实际运用的关系

二、高职国际金融特色课程教学建设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大到如何分析国际金融变化的规律,防范金融危机,维护本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小到如何防范汇率波动的风险,参与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等,知识都是我们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必须掌握的内容。国际金融学正是研究国际金融诸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并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一定的运用;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会在实际工作和个人理财中贯彻执行。通过对国际金融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二)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的课时,培养应用人才

不要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因而不注重学生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理论功底并非他们的长项,如果教师一味的按照本科生的精英教育模式来教学,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其强项是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生源特点,着力在实践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应用中掌握理论。对于国际金融这门课,有很大程度上需要利用仿真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对学生进行外汇交易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不同形式外汇交易的程序、技巧以及外汇买卖的时机等一系列实际业务的操作,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利用对我国现有金融市场参观的感性认识,建立模拟市场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金融基本理论与实际业务有机的结合,解决金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关键。国际金融虽然是一门着重金融基础理论的专业基础课,但我在教学初期就作出了相关实践环节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作实践调查,如到银行了解有关汇率、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特别由于目前居民金融意识较强,相当的家庭都有金融投资(股票、债券、保险),故可在讲述证券市场这一节内容时,就布置大作业即通过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背景出发,结合行业周期和具体单个企业发展的基本面分析出发,模拟证券市场的操作,在合理投资价格下选择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并写出简略的投资报告。学生们在得到任务后,很兴奋,借书的借书,查数据的查数据,有的学生回家与从事证券投资的父母直接进行投资咨询,同时在教学中,随时进行实时跟踪并对具体市场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及时纠正错误的投资理念。

(四)在内涵建设上坚持产学一体化,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在内涵建设上下工夫,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产与教结合、教与学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业与专业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专业与就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根据产学结合的基本要求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协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成立相应的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学合作工作委员会,使校内、外教育因素的结合与校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教育合力。做到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结合、服务助学与管理促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实习实训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切实搞好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徐彩.关于高职高专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2]秩名.从“主动实践”看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2011-06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实务》教学方法的思考2011-11

[4]赵扬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浅探苏州职业大学学报

[5]陈雪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作者简介:徐火军(1973-),男,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类国际金融。

作者:徐火军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 篇3: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行动导向教学对于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我们在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教学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金融专业 行动导向教学 专业课程体系

1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内容

1.1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含义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控制行动过程,利用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的完整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的评估计划,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进而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构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的全过程。行动导向教学始终强调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式的学习;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学习实践平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教师传授知识,学习接受知识;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的学习。

1.2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特征

行动导向教学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是全面的教学过程。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活动。第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第四,尽可能的以学生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点,并且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的题目和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五,要求学生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第六,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与学。第七,试图保持学生动脑和动手活动之间的平衡。

1.3 行动导向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案例分析、问题引导、头脑风暴、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3.1 项目驱动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为实践展开,基于构建自主的教学理论,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景中来,由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项目中各个环节的知识技能,逐步完成整个项目,掌握所学知识技能。

1.3.2 案例分析

是指将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3.3 问题引导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程以及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教学提出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1.3.4 头脑风暴

是指由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是一个使每个人能提出大量新观念、创造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1.3.5 情景模式

是指根据学生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学生安排到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的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6 角色扮演

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当今的工作岗位。

2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2.1 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虽然在形式上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但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课堂讲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2.1.1 忽视实践教学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理论知识教学时间较多,实践部分的时间比较少。受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实践教学的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校外的实践教学,除要取得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支持外,实习过程的检查指导也较繁琐等因素的制约,致使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形成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普遍现象。

2.1.2 实训任务失真,实训项目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职金融专业教学实训主要是采用实训软件进行模拟实训,缺乏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同时,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没有建立起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实训项目,只是选择性地进行项目实训,各项目之间呈现独立、杂乱无章状态,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1.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职业能力锻炼不够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实训模式,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被动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是高分低能,其真正投身到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影响了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发展。

2.2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将行动导向教学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包括:

2.2.1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知识够用为原则

既重视理论教学,更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时间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比例不低于40%,在专业核心课中的比例不低于50%,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2.2.2 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原有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我们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课程开发专家和金融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以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为基础,通过对各岗位流程的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形成了包括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保险基础与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人寿保险实务、国际金融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学习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2.3 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呈现选择化的特点

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以及问题引导法进行教学。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情景化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通过这些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主要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以及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以真实金融专业为基础,提高仿真的凭证和工具,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流程,并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如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针对银行存款、现金资产、银行贷款等业务,通过由学生扮演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模拟这些业务的操作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2.4 实践教学中强化仿真教学,建立接近实际要求的实训环境

我们建立了多个仿真实训室,如商业银行窗口服务仿真实训室、保险业务窗口服务仿真实训室、证券投资窗口服务仿真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等,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如何进行业务流程的操作,如何与客户打交道,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如在证券投资实务课的教学中,利用证券投资实训室进行高度仿真的实训操作,将沪深股市的实时交易行情引入实训课堂,指导学生运用交易软件模拟股票交易,学习运用分析指标判断个股走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在教学实践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适用于高职教育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开放式的、探索型的学习氛围,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做到教、学、做合一。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磊,熊明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2,(3).

[2]宋威.行动导向法在高职金融专业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09,(1).

[3]郑淑晖.高等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实践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

[4]齐宏卓.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5]汪静.为德国“行动导向”揭开“神秘面纱”[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简介:谭文培(1965-),男,湖南攸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金融监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11

作者:谭文培

上一篇: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下一篇:证券发行制度经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