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创业投资论文

2022-04-19

曾经在苏州工业园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苏虹路堵车,长三角的IT企业都会感到压力。”为什么?因为这条仅长14公里的苏虹路,却连接起了全球——诺基亚、博世汽车、艾默生、安德鲁、友达光电、三星、伟创力等著名企业沿路而立,成为一条著名的“IT产业走廊”。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IT企业创业投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IT企业创业投资论文 篇1:

2009风投依然瞩目IT业

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资本市场黯淡无光,曾经是风险投资宠儿的IT企业,也开始为融资难发愁。2009年,IT将被资本抛弃,还是会成为挽救风险投资的救命稻草?

1月12日,京东商城正式对外宣布了获得2100万美元风险投资的消息。这是继2007年8月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后,京东商城的再次融资。

更早之前,2008年12月,个性定制创意平台——悠都网获得了5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 2008年11月,网络游戏公司——天盟获得IDG VC等投资机构联合投资的千万美元资金; 无线搜索服务提供商——深圳宜搜公司获得12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

从2008年10月以来,国内风险投资市场就进入了整体低迷期,曾经是风投宠儿的IT企业也感到了融资的困难。然而,风险投资的谨慎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出手。只是,相比以前动辄几千万美元的投资额,今天投资人攥着钱袋的手更紧了。

波澜不惊的水面下,是风险投资商的厉兵秣马,他们正在为未来的市场回暖选择新的投资对象,而IT还是他们的重点所在。

投资市场

进入调整期

清科集团的调研报告显示,2001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投资总额只有5.18亿美元,直到2006年也不过17.77亿美元。2007年,惊人的变化发生了: 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总额猛增到32.4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2.7%,投资案例总数量也由上一年的324个增长为440个,增长35.8%。

凭借中国股票市场2006年~2007年所走出的牛市行情,2007年也成为创投资本退出渠道比较畅通的一年。这一年,共有100笔创投支持的IPO退出交易发生,创投机构进入收获季节。

“那时候,很多风投觉得市场大环境很好,资本退出也很容易,所以对投资的具体项目也没什么衡量标准。今天,如果他们还想按那个时候的标准投资,肯定是行不通的。”戈壁投资合伙人徐晨说。

不久前,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公布了一项针对400个美国风险投资家进行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将是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构困难的一年,2010年情况或将好转。其中,56%的投资家预测对以色列和印度的投资有所下滑,51%的投资家认为对中国的投资会下滑。

这对中国企业的融资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清科集团的研究显示,中国创投市场一直是外资机构占绝对主导。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外资投资案例占到了中国整体创业投资项目总数的67.5%,所涉及的金额占到了总金额的79%,而本土创投公司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7.7%和16.9%。

但是中国市场仍旧被很多国外投资机构所看好。去年10月21日,全球风险投资管理基金“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在中国设立办公机构,同时宣布对亿动广告传媒进行投资。

英国投资机构蓝橡资本的中国执行董事吴闽指出: “根据我们自己的研究,经济形势将持续到2010年才会出现实质性反弹,这恰恰是一个创投良机。经济形势所呈现出来的周期与创业投资时机之间存在着一个错位,当全球经济进入一个低位调整阶段时,也正是我们创业投资者重新明确投资战略、筛选投资对象的好时机。”

这种调整,也是风险投资市场借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市场景气度不高的时机所做出的一种顺势之举。

创业者和投资人

都需改变

“VC和PE投资市场不会冻结,2009年大家会一如既往地忙活着,但是交易的成功率会降低,创业者和投资人围绕企业估值问题的分歧会加大。”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在他的一篇博文中这样说。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要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最近,王冉被很多人问了同一个问题: “全球资本市场这么差,我们企业还能融资吗?”“看情况”是王冉的回答。他认为,一方面要看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急迫性,包括企业认为冬天会有多长?企业现有资金是否足够维持度过这么长的冬天?另一方面,要看企业融资的目的,那些有通过并购整合市场规划的企业,不妨继续实施融资; 同时,那些希望通过融资达到改善股东和治理结构等战略目标的企业,也可以继续融资。

王冉的观点解答了一些创业者的困惑,而投资人也面临着投不投、投什么行业和企业的困惑。

徐晨认为,从风险投资商的定位来说,目前企业上市时间难以确认,对于那些看中短期上市回报、热衷于投资晚期项目的投资商来说,2009年不是太好的机会。相反,早中期的项目、成长性强的项目机会相对多一些。

“这段时间,我们考察的项目数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花在每个项目上的考察时间更长了。我们会花几个月时间考察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看其运作情况是否良好。如今项目的竞争也没那么激烈,我们可以更从容地考察。”徐晨说。

资本市场红火的时候,很多创业公司的议价能力很强,因为排队等着投资的投资公司数量很多,这家谈不拢就换下一家接着谈。如今,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都更加理性和冷静了。

此时,风险投资商也会格外谨慎,不会把宝押在一个公司上,这也导致了单个项目所融资本总额的下降。IDG VC的一位负责人感觉到,前两年,单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几千万美元的现象很常见,规模大的能达到4000万~5000万美元,最近一段时间,单笔投资金额明显减少了。

IT投资热点尚存

创投问世以来,IT就是资本追逐的焦点。尽管近两年,IT行业的受关注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却仍然是获得投资最多的行业。

“IT最近没什么新的热点。”徐晨说。不过,从成立之初起就专注于IT领域投资的戈壁仍然将投资重点放在IT业。2009年,那些现金流大、周期长、需要很多资源投入、缺乏盈利模式的IT公司,融资将会很困难,比如视频网站行业。但同时,IT业也存在着一些投资商机的领域,徐晨个人看好以下4大领域。

第一类是电子商务企业。这类企业所需的现金流非常大,融资需求迫切。而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像电子商务这样将传统业务与高科技相结合的领域,给投资者的感觉更稳妥。

第二类是社区类网站和网络游戏公司,其中游戏包括网络游戏、社区游戏等。经济不好时,玩游戏的人反而多,这也使得社区、网游等提供精神娱乐的业务具有很强的抗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第三类是移动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如手机、MID、UMPC等小型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企业。

第四类是SaaS业务。与前两年比较火的CRM、ERP等SaaS业务相比,如今戈壁开始关注针对更垂直行业、服务更细分的SaaS业务,比如专门服务于物流、人力资源行业的软件。“以前的通用类软件有一个问题,它们的客户一般是中小企业,一旦碰到大企业,产品就又回到了定制的老路,产品的通用性很差。如今,大企业的某些方面的业务也会逐渐外包出来,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等,针对这些特定细分领域所做的SaaS服务会更有机会。”徐晨说。

这一观点也与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不谋而合。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认为,2009年,在线软件、移动设备与网络安全等领域将获得投资或受到关注。此外,受到3G发牌的影响,电信也将成为2009年IT投资的一大热点。

作者:陈淑娟

IT企业创业投资论文 篇2:

【最创新】后发先至,科技兴城

曾经在苏州工业园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苏虹路堵车,长三角的IT企业都会感到压力。”

为什么?

因为这条仅长14公里的苏虹路,却连接起了全球——诺基亚、博世汽车、艾默生、安德鲁、友达光电、三星、伟创力等著名企业沿路而立,成为一条著名的“IT产业走廊”。

后来,它的“风头”慢慢被仁爱路抢走了,中科大、人大、西交大等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纷至沓来,一下子成为了苏州的“智力高地”。

然后,苏虹路也不甘落后地进行了调整。西门子、三星、飞利浦……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设计新产品,实现“Made in China”向“Made for China”转型。

再接下来,仁爱路所在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开始持续发力,信达生物、纳微科技、思必驰等等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这么一轮轮“你追我赶”过程中,园区的国际化形象也从“Suzhou-Industrial Park”转变为“Suzhou-Innovation Park”,成了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破立之间见曙光

对于时间,我们总是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全新蜕变的重要时刻,可往往,造就这些伟大时刻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为关键的。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苏州人从田岸走向口岸,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跨越,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道路。诞生于1994年的苏州工业园区,自然乘上了这个“东风”,二十一世纪伊始,外向型经济在园区发展得风生水起。同时,大洋彼岸有一个叫作“硅谷”的地方正在不停创造奇迹,令全球称羡。

年轻的园区意识到,外资带来的制造加工业再强大,也是给他人“做配”,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站上时代的C位。所以,当有人还在将制造加工奉若至宝时,园区决定与其临渊羡鱼地看着硅谷奇迹,不如退而结网来一个漂亮的“转身”。

要如何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在当时的园区还是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对于园区来说,无论是陆域面积,还是自然资源,都是一个有着明显传统发展模式“天花板”的区域——所以那些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要想“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路指向性已经很明晰了——就是新兴科技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21世纪经济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从外资“一股独大”到内外资的“双轮驱动”,从单纯依靠制造业到制造业与自主创新并重,进入新世纪后的园区先人一步“玲珑转身”的举动,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智慧,更是具有大气魄的转型升级。

属于生活的“窗紙”常常会被新的思维方式捅破,其背后是迸发出新时代的曙光。进入新发展阶段,园区的创新故事,正式启幕。

笃志前行的智慧

在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园区的战略眼光功不可没。

一条两端向上的微笑曲线,代表了产业中长期发展策略的方向,这就是施振荣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品牌;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曲线上占据有利位置,则能收获高附加值的回报。

苏州曾有这么一个例子,2005年某厂家贴牌生产了全世界63%的鼠标,该厂一个鼠标出口价格是25至30元人民币,而贴上外国牌子在海外的售价高达28美元左右。可见,制造业作为产业链中端的加工环节,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想要实现持续高效发展,必须朝着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就在那一年,园区大手笔开始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从“引资”向“引智”转变,曾经的制造业高地,展现出了注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面貌。

园区人很清楚,要摆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源型、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提升园区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元素就是科技创新。借鉴优秀经验,园区提出了“转型、提升、优化、创新”的八字方针,开始向着“国际新兴科技产业城市”的目标迈进。

也是从那几年开始,日后为园区创新发展贡献了巨大能力的三大载体——国际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苏州纳米城走进了历史舞台。

最早成立的是苏州国际科技园。2000年,在苏州城东的一片茭白地上,建设者们打下了国际科技园的第一根桩,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自主创新的伟业是从这里起步的。二十余年间,从最初作为苏州软件园的一部分,转型成为中国首批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走出了苏大维格、南大光电、中际旭创、麦迪科技、同程旅游、思必驰等在内的一大批自主创新的科技企业,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园区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事实上,2000年,刚走出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影,制造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园区选择开辟自主创新这条艰难又充满变数的“小路”,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日后的发展证实了园区人的确有着过人的勇气与选择的智慧。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建苏州纳米所,预示苏州将大力发展纳米技术产业。很多人费解,一座地级市,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培育一个前景不明、基础不强的全新产业?

园区人很清楚,选择产业布局,要考虑5到1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既然已经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就要选择一个更具前瞻性的产业来发展。“必须有耐心,才能走得更远。”时任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的张东驰当时曾表示,纳米产业和其他产业不一样,更基础更广泛,出成果也更慢。

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被授予“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2010年,园区正式明确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把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区;2014年,全球纳米领域的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在园区开工启动;2020年,园区发展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产值迈上千亿级……十余年磨一剑,如今园区纳米产业在微球、光刻胶、滤波器、单晶硅、氮化镓等领域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园区企业在10多个细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同时,引进大学时,还特别注重面向全球,通过国际合作来设置项目。从西交利物浦大学到后来的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等,这些中外合作平台也在不断拓宽国外高校科研成果在园区产业化的渠道,加速推进跨国项目的合作与转移,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的科研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为产业发展不断引入国际一流创新资源。

此外,创新区还是二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组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搭建的培训研习、实习实训、人才招聘平台,进行的校企共建,联合培养,为园区产业腾飞注入了动能。

比如时下大众较为关心的职业教育。从校企结合到贴合产业发展,园区的职业教育不断探索,旨在为园区发展“定制化”培养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

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诞生,建校之初就提出了“为产业办教育”的口号,并坚持以“构建校企互融共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多年来,其形成的产教互惠共赢、校企互融共生的共同体,不仅为学生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2020年年底,由园区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挂牌成立,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能够学以致用的高端复合型、紧缺即用型国际化人才,为园区孵化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国际创新生态增添动能。

在创新区,有一条规划之初被叫做“横一路”的小小道路,后来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仁爱路,即使是当初的建设者也很难想象,这条路竟在十余年之后,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科技跨越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道路。这里汇聚了数十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为园区乃至整个苏州市培养着大批高端人才,为区域筑牢“智力基座”,打造产业升级引擎提供保障。

厚植“热带雨林”

人是创新最核心的要素,但要请“和尚”必须也把“庙”修好,而修好“庙”,金融的力量不可忽视。

2004年10月,孙剑勇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拎着一台笔记本、带着一个想法,走进了中新创投(即元禾控股前身)的大门。他们想利用手头掌握领先技术,研发一个芯片、形成一套系统,运用特定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上营销,未来前景非常可观。孙剑勇自信满满的叙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打动了中新创投,很快一笔1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就批准下来了,第二年孙剑勇的盛科网络站上了起跑线。

起步资金解决了,公司成立了,可是孙剑勇又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创业难题——招人难。从产业角度来看,盛科网络涉及到集成电路领域,在2005年的园区确实是比较新,更别说相关领域人才。孙剑勇并非没有想过要将公司搬迁至上海,以便人才招募,但集成电路初创企业在上海等地的发展实际上还受土地资源、人工成本等问题的掣肘。

这个问题,我们后来在采访元禾控股创始人之一、元禾原点总经理费建江时讨论过,当时就是他主导了盛科网络的那笔投资。费建江认为,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科技型初创企业招聘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动成本高,如果区域内有很多公司,这个公司倒了,人才立马可以去同领域内的另一家类似的企业,所以当时中新创投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园区形成一个企业、人才集群。”费建江如是说。

帮助苏州工业园区发展高科技的产业是彼时元禾控股的重要使命。在费建江看来,优秀的人才一定是依附在企业上面的,有了优秀企业才会有人才的聚焦。他力劝盛科网络留在苏州,并算了一笔账:一家科技公司有50至100人,元禾控股一年至少会投10家,投10年就是100家公司,可能有1万人左右的人才集群。

只有走出第一步,才有后面的良性循环。而元禾控股的成立,便是这第一步中重要一环。

园区很早就意识到外向型经济必定要面临转型,因此于2001年创办元禾控股,希望通过元禾控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引导带动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集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保证园区的平稳发展。据了解,园区此举也是借鉴了硅谷发展的经验。硅谷拥有上千家风险投资公司和20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通过风险投资“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蓬勃和兴旺。

借鉴是园区的经验,也是园区的智慧。在正式成立之前,园区就组织元禾控股几位创始人去新加坡学习,主题就是资本运作与风险投资,并积极“引进来”,与当时台湾最大创投机构怡和创投合作设立6000万美元平行投资基金。2005年,元禾与以色列Infinity合作,设立国内第一只中外合作非法人制创业投资基金。2006年,再開新局,与国开行合作设立国内第一只市场化运作创投母基金,2010年,又与国开金融共同发起当时国内层级最高的国创母基金,如今元禾已经构建了集债权融资、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生态系统,基本上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以国资股权投资机构“打头阵”,多年来园区逐渐成长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高地”,在畅通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科技创新与金融赋能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区模式”。

2009年,园区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金融产品,以贷款风险共担模式,鼓励银行为中小型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四两拨千斤”,依托政府和银行的强强联手,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园区目前已形成“苏科贷”“科技贷”“园科贷”“扎根贷”“知识贷”等省、市、区多级联动的政策性金融产品体系,与风险补偿资金池联动。

多年来,这一政府资金参与的“增信+补偿”债权融资新机制不断完善,2021年度园区风险补偿资金贷款产品授信额度超75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8%,企业户均授信额达1500万元。

2015年,江苏省首家政策性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融风科贷成立,这是园区精准扶持中小型科创企业的另一项创新探索。7年多来,融风科贷运用“投资+债权”双维评价模式,借助大数据征信等外部资信评估方式,综合判断企业创新性和未来成长性。融风科贷已累计向400多家科创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5亿元,贷款笔数超千笔,在贷余额超3亿元,有力支撑园区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成长。

经过多年培育,园区“资本力量”不断增强。2021年,园区新增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242家,截至目前总数达1320家,包括持牌类金融机构190家。而在金融“活水”浇灌下,园区创新主体增速同样喜人。2021年,园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492家,新增上市企业12家,3家企业入选2021中国“独角兽”企业,36家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园区科技创新发展迸發出强劲活力。

生态成链,产业成群

“考虑到土地、环境、劳动力等因素,苏州走传统的外延式扩张已无条件也不可能,只有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才是苏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曹路宝

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即便再过几十年,追溯园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史,生物医药产业也一定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一代代开发建设者执着的信念,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激情地投入,一位位企业家在这里为梦想奋进,伴随着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提速,生物医药产业也不断蓄势聚力成长,迅速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园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真的“后发先至”,但作为后起之秀的园区,确实又很“秀”。

最近,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公开对外发布“2021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一共五个单项竞争力排名,苏州工业园区占了三项第一,其中更是直接拿下了被认为含金量最高的单项指标——产业竞争力的“冠军”。

翻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时间线,我们清晰可见,苏州人的生物医药产业梦是如何一步步照入现实的。

2006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后更名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破土动工;2007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开园,并于年底成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区域;2008年,园区把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引到了苏州,从此,每年都有诺贝尔奖得主来到独墅湖畔讲学,为园区带来了大量生命科学专业人才。

2015年对于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作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引进的重点平台型项目,开始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到了2018年,通过十余年蛰伏,当港交所出台“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IPO上市”的相关规定时,园区迅速反应,土生土长的生物医药企业信达生物于2018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园区首家登陆港交所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是全国第四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生物制药企业。

2019年,苏州生物医药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且位居前列;2021年,首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落户苏州,预计到2023年底,初步建成按全新机制体制运营的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主体的快速发展,往往是区域产业腾飞的缩影。信达生物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突破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技术壁垒和瓶颈,实现高端生物药单克隆抗体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同时也成为第一家将创新生物药授权给世界500强的中国药企;百济神州研发的原研药泽布替尼获批FDA 新药上市申请,成为首个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得到 FDA 获批的抗癌新药;艾博生物于去年11月份获得江苏省首张mRNA疫苗生产许可证,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 mRNA 全套技术能力的生物科技企业……

不仅仅是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原创新药龙头企业,围绕着创新药各环节,园区的特色企业也正在集聚。据悉,截至2021年年底,园区在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和新型疗法三大重点领域已经聚集相关企业近2000家,2021年产业产值预计超1150亿元,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外,去年3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等两大国家级平台也落户园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的科技创新矩阵。

自获批启动以来,“一区两中心”就成为了园区创新发展的重点之一。今年年初,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召开,以“新年第一会”的昂扬姿态,动员全市上下奋力闯出一条以创新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苏州之路。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奋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园区”的苏州工业园区,也将乘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之势,继续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持续深耕,更高层次实施创新驱动,加速推动新兴产业崛起,为不断丰富“园区经验”内涵,绽放产业创新集群活力贡献园区力量。

作者:向煜

IT企业创业投资论文 篇3: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新机遇

在我国社会融资股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存贷汇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围绕资本市场升级传统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选择,兼具传统信贷与股权投资属性的投贷联动业务渐受青睐。

这些天,网络科技公司CEO黄立为公司的资金问题忙得焦头烂额,为了能帮公司找到后续资金,他不断辗转于银行、创投公司与朋友之间。“我们已经从VC融到了一笔资金,但还不够,现在正在想办法从银行贷款,不过目前来看比较难,因为我们是初创期的IT企业,没有靓丽的报表,也没有什么抵押物。”黄立颇为无奈。

在告别旧有经济增长模式后,中国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这些科技公司企业主中与黄立拥有相同遭遇的却不在少数,他们常常面临融资无门的困境,难以成为银行的“座上宾”。

“由于传统金融制度安排与科技创新性企业在资产结构、发展模式方面并不匹配,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创新金融机制和产品”,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房汉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投贷联动业务。

“投贷联动”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信贷支持,PE或VC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以“股权+债权”的模式,给创业期的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不久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银监会正在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的研究,鼓励条件成熟的银行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事业部。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迎来新机遇。

此外,在我国社会融资股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存贷汇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围绕资本市场升级传统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选择,兼具传统信贷与股权投资属性的投贷联动业务渐受青睐。

目前,多家银行已经开始了对投贷联动业务的尝试。上海华瑞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刘汛在接受《中国银行业》杂志采访时表示,“上海华瑞银行正在推动与硅谷银行的战略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对硅谷银行的学习逐步掌握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方法与技术,并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为适用中国的本土化的投贷联动模式,并达到战略共赢与利益分享的目的。

据了解,包括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路投贷联动业务,旨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求更加差异化的发展,提升盈利能力。

但囿于《商业银行法》中 “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规定,商业银行只能“曲线试水”相关业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金融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国家层面也将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一定修订,其中对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或有松动,这对于投贷联动业务开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

融资难题掣肘“新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加速进入了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前行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富有活力的科技型创新性企业毋庸置疑是此轮经济增长的主角。

然而,在我国孕育“新经济”萌芽的科技型企业却一直饱受融资难题的困扰。有资料显示,北京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科技活动资金的80%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等内源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不足总经费的2%。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按照银行传统的信贷文化,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信贷人员更偏好现金流良好、有抵押物、短期盈利能力良好的成熟企业。而对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的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商业银行会比较谨慎。

这折射出传统金融制度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房汉廷对记者分析说,企业成长期包括创业期(初创期和成长期)、成熟期和过熟期三个阶段。成熟期企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风险低,可依靠传统金融制度进行融资;过熟期企业具有一些投资特征,可依靠现代金融制度安排融资;而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在我国却缺乏应有的金融制度安排。

在我国金融市场层次单一,间接融资比例高达80%以上,其中银行业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又超过了90%,加之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信贷资源多倾向于成熟期和过熟期企业,从而导致了结构性融资难题。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过去依靠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服务的重点。“过去很多项目由投资拉动,GDP的增长多由政府或大企业来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确实受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客观事实。”刘汛表示。

随后,他指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重点,我国进入了 “微观时代”。“其背后体现了去中心化的思维,这也意味着‘大企业时代’将告一段落,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科创型企业将成为重点,对这些轻资产企业,商业银行亟待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和思维。”

投贷联动新机遇

《意见》第十二条指出,“完善商业银行相关法律。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

“投贷联动是基于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创新,它打破了债权式投资与股权式投资的限制,通过‘债权+股权’的组合,能有效覆盖企业现在与未来的投资风险”, 房汉廷介绍。简单来说,投贷联动的核心就是以企业高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抵补银行贷款投放所产生的风险。

在投贷联动模式下,一方面,商业银行在与PE/VC等机构的合作中,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有利于平衡风险与收益,提升商业银行积极性;此外,目前对于传统融资业务过于单一的商业银行来说,围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升级相关业务显得尤为迫切,而投贷联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品单一的现状。

实际上早在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特批获得了国内首张人民币股权投资牌照,并成立了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开金融”)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而后,包括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商业银行渐次跟进,探索投贷联动模式。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较之6年前,如今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迎来了全新发展期。“今天的中国经济与30多年前美国经济十分相似,当前中国也正在掀起一轮高新科技浪潮,特别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成功使得产业界看到了希望,加之国家层面和监管层对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认同,其发展前景广阔。”

此前,华瑞银行董事长凌涛曾公开表示,定位于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上海华瑞银行,将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刘汛向《中国银行业》杂志的记者透露,目前华瑞银行正在积极推进与硅谷银行的战略合作。“我们将向硅谷银行学习相关的技术与经验,同时也将发挥华瑞银行本土化的优势,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更为适用中国的本土化的投贷联动模式。”

北京银行也于近期成立了“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成为国内银行业首家推出“创客中心”的银行。据了解,北京银行创客中心将实施会员制,以投贷联动创新为主线,通过联动企业、机构、银行、政府等多方资源,围绕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创业孵化开展工作,搭建一个股权投资和债券融资联动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北京银行为会员提供丰富的行业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他们提供创业中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我们也为他们提供包括投贷联动在内的全周期金融服务,从各个方面提升会员的忠诚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粘性。”北京银行有关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在北上广深等创业活动和投资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投贷联动业务将取得较好的发展。未来3年内,北京银行将发展10000家会员,通过创客中心大力推动投贷联动运营模式,预计3年内实现投贷规模达1000亿元。

中国投贷联动业务寻路

目前,囿于《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规定,我国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国开行的股权直投模式;二是“曲线试水”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借助海外全资控股直投子公司进行投资,另外一种是与外部VC/PE合作,按照“债权+认购股权”的模式进行。

具体来说,在第一种模式下,由于国家开发银行获取了人民币股权投资牌照,其依托投资机构——国开金融,即可开展股权直投业务。国开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勇在接受《中国银行业》杂志的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开金融开展的投贷联动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夹层融资以及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合作。

以夹层融资为例,在国开金融的夹层融资业务模式中,与其达成夹层融资合作意向的企业,将获得国开金融的直接投资,且有优先向国开行申请贷款的权利。之后企业每年按出资比例向国开金融进行分红。此外,国开金融还将从各方面协助企业发展,比如改善公司治理,协助公司境内外上市意见咨询、战略制定、行业研究等。

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受限于法律与政策,只能曲线操作投贷联动业务。具体来说,一种是借助境外投资子公司,进行直投业务,并与境内银行各个分支机构进行业务联动。以招商银行与SLARZOOM光伏亿家的战略合作为例,通过SLARZOOM资质审核的项目将获得招商银行一定期限的无抵押贷款,同时招商银行旗下全资子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将获得SLARZOOM光伏亿家一定比例股权,该企业亦可通过上述股权质押再次获得额外贷款。商业银行若无海外全资子公司合作,则会选择另一种模式,与外部VC/PE合作,一般做法为风投先筛选合作企业,银行再跟进,以便降低风险。

不过,从2009年起商业银行试水投贷联动业务,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差强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贷”与“投”之间的风险冲突。商业银行秉持的是审慎经营的原则,而风投机构则较为激进,这种风险观的巨大差异化导致了诸多投贷联动项目难以落地。

“投贷联动并非一个简单产品、一个技术或者一种创新服务,而是一种崭新的信贷文化。”刘汛认为,要想真正做好投贷联动业务,需要保持投贷联动业务条线的高度独立性,乃至自成体系。

“比如说从盈利指标来看,按照传统银行的考核标准,要想贷款,企业必须先要盈利。但是对投贷联动的目标企业来说,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更加重要,盈利反而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指标,这就需要银行对原来的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更新,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一位从事投贷联动业务的业内人士表示。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贷联动,上海华瑞银行在与君联资本合作的投贷联动项目中,首次尝试改变传统银行的“静态评估”投资理念为评估企业未来的“动态投资”理念,并为轻资产的成长期互联网某公司提供了5000万元的无抵押信贷支持,同时该公司为华瑞银行提供了一定比例的认股期权,作为对未来风险的补抵。

刘汛表示,因为上海华瑞银行以科技创新金融为发展战略,所以,在普惠金融部也将更多聚焦投贷联动业务,并尝试根据相关业务特点,从组织架构、考核和绩效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由于投贷联动单笔业务风险较高,为了减少员工的压力,我们不做单笔业务的考核,而会按照某个投资板块进行考核,这样成功的项目就能抵补失败的项目。同时,从企业未来成长考虑,项目运作肯定会跨年度,甚至用三年或者五年时间,因此考核时我们也尝试将考核期拉长为三年。”

不过,对国内所有希望从事投贷联动业务的银行而言,挑战依然不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原来已经习惯的信贷文化和评判模式中走出来,学习一种全新的价值投资文化;二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加之投贷联动业务操作周期比较长,在资本市场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是否做好准备去应对?

投贷联动国外经验镜鉴

作者:李立群

上一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论文下一篇:新型智库公共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