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权投资论文

2022-04-15

企业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所得税问题主要涉及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企业整体资产置换、企业合并、分立等五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股权投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股权投资论文 篇1: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研究

[摘 要]企业股权投资项目作为决策项目,运作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包括项目收集、立项、调研、决策及评价阶段。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是股权投资项目最后阶段,实质是总结、评价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及投资项目执行取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在总结基础上,对股权投资活动进行改进、完善,促使股权投资效益提升,并规避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现阶段,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少,本文通过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股权投资经验为基础,从项目特点出发,针对实际股权投资项目情况,了解企业股权投资项目评价内容,分析评价定义、原则,研究评价报告内容,为企业未来进行股权投资项目实际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股权投资项目;企业股权投资;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0.068

0     引 言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既要有经营能力,又要有投资能力。企业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寻求长远发展,对现阶段企业主业以外的领域开展股权投资,以探索新的业务机会,或以股权投资为纽带,与业务伙伴合作,谋求更好的业务协同。通常投资企业通过投资获得目标方股权成为股东,并享受投资权益,但这一过程不只是享受权益,还需要承担责任。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投资后参股方运营情况,推进投资布局,提升项目管控能力,进而打造股权管控的集团企业。

1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概述

1.1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概念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自身投资项目管理的要求,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完成后的综合评价。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应对前期准备、实施运营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回顾,对比决策、经济指标,发现项目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建议,进而提高决策水平,提高企业项目投资效益。同时,后评价工作也是企业对已投资项目再决策的依据。这样来看,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进行后评价,是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后的重要工作。

1.2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原则

企业股权投资后评价作为监督工具,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引入我国后在重大投资项目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但是目前在股权投资领域推广缓慢。企业股权投资后评价在企业运营管理业绩、绩效评价方面,通常偏重于财务分析。因此,企业要遵循客观、全面、公正、规范、科学、真实的原则,将企业作为主体,必要时在企业内部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1.3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特点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依据发展战略规划、投资策略、市场变化,注重投资长效、协同效应,价值体现在回报率(如稳定的现金流)、股权增值、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在企业层面,通过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实施战略目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化发展,使产业链快速扩大,这一过程中,更加注重项目潜在收益、长期发展影响力,不局限短期收益。股权投资风险大、失败率高、周期长,对股权投资监管遵循长收益周期。围绕生命周期,对资产组合监管,将风险、收益要求组合化。改变分阶段监管模式,提升企业股权投资考核机动性,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活力。尽管近年来投资企业以不同形式推进投资工作、变革评估体系,然而企业股权投资责、权、利不匹配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除新设投资项目外,股权投资通常是交易行为,通过现金、换股、杠杆收购等程序实现。股权投资全过程包括:项目目标选择,对拟投资项目可行性方案评审、决议,风险评估按规定交割,接管、整合目标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决策时,要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策略,设计拟收购、投资轮廓,据此搜寻目标企业项目,比较可选择项目。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成立工作组,对技术、经济、法律尽职调查,形成研究、投资方案,评审、决议、签约交割。

2     企业股权投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企業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主要包括:立项阶段评价(立项标准、报告、程序、评审意见)、尽调阶段评价(实地考察、资料审核、建议书、决策程序)、实施阶段评价(项目合同、签订投资协议、资金拨付、存档、股权变更)、运营阶段评价(跟踪服务、分析报告、重大事项报告、退出)。

2.1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企业应基于评价时点回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确认投资是否按计划实施,发现并总结实施全过程偏差原因,对产生的影响、管理水平、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企业股权投资实施包括立项、审批、实施、治理环节,评价时需对其进行回顾总结、评价。首先,立项阶段评价。在立项阶段,规划部门依据业务发展规划,形成总体投资计划。企业股权投资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得到项目立项论证,选择合资方成立联合组,开展方案论证、谈判,形成立项报告,按规定提交审批备案。其次,股权投资决策审批。对项目可行性、审计、资产评估等进行专项评估,形成专业可行性报告、谈判策略商定协议,做好项目谈判前期准备,根据权限上报审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实施评价时,要确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编制股权投资意向书,谈判签约完成投资。最后,公司治理、经营评价。投资项目实施公司治理,办理相关手续,投资方进行公司治理,开展经营。

2.2   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效果后评价

投资方应优化整合资源,获得协同效应,提高影响力,以获得资本效益、市场增加值为基础,结合协同效益,对项目产生的效益予以综合评价。首先,对技术评价是否适用及安全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技术引进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应对技术对象、权属,技术先进性、适应性,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等重点分析、评价。其次,财务效益评价。对项目盈利性、清偿能力、盈亏平衡能力进行相应分析,计算收益率、净现值、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流动比率等指标,对比预期目标,根据对比结果,找出差异大的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协同效应评价是项目后特有的评价内容,主要对投资后总体效应进行分析,且大于合资前独资效应。协同效应根据影响不同,可分为经营、技术、管理、财务协同效应。

2.3   股权投资项目影响评价

股权投资项目实施后,会产生直接、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评价。首先,股权投资项目直接影响债务结构、项目实施后内部员工配置、人力资源收入水平、市场品牌资源保护等。此外,直接影响的评价还包括对相关方的影响评价,可以是对投资方、供应商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企业实施股权投资以后,项目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其次,间接影响是对国家、区域经济等产生影响进行的评价。同时,企业股权投资后,还要对产业结构、技术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企业实施的是境外项目,则要对投资外交、经贸合作影响以及项目所在国经济环境、发展现状、资本市场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

2.4   项目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综合后评价是对项目宏观目标综合分析后,评价投资实施效果、影响力等,进而评价股权投资成功度。通过对股权投资总体成功度评价,从投资过程总结、效果效益评价、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给出意见。结合经验教训,从提高效益出发提出建议,针对决策层、管理层两方面,提出决策方法、意见,完善项目评价工作。根据项目现状,从内、外因素评价项目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產生风险的原因及相应对策。通过可持续发展因素评价,找出对项目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得出评价结论。目标可持续性是项目后评价的重点,后评价结论是股权投资企业是否继续持有项目的决策依据。

2.5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关注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项目的评价过程中,涉及资料、信息应具有真实性及可靠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所运用的资料,需要经过反复核实,确保进行项目评价时资料、数据内容的真实性。其次,需要与项目投资决策时所依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比较。企业股权投资后评价,应根据评价前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情况,对企业投资项目实际投资时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主要比较的项目包括执行过程合规性、项目决策执行流程完整性、投资目标完成度,通过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比较,分析投资实施过程中偏离及产生的原因,得出实施效果影响、决策流程、管理水平、技术评价结果。再次,评价需要反映股权投资项目特点。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需要根据现有信息,以有效、科学的评价方法,根据项目特点,按规范程序,对项目实施后产生影响因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给予相应评价,总结分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评价结果,并作为其他同类项目投资的经验与参考。最后,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的评价资料需要保密。企业需要足够了解评价机构实施投资项目评价过程,并熟悉项目方情况,对关联方商业秘密加以保密,另外,各方应该关注并了解需要各方保密的资料,评价机构需要根据要求对这些内容加以保密,不得泄露信息与数据,也不允许将这些资料用于其他用途。此外,企业还要建立畅通、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对股权投资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反馈。

3     结 语

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对投资项目发展前景的再评估,也是对原投资决策的重新检视,还是对投资全过程管理的总结与分析。企业股权投资后,能够得出公正、规范、真实、严谨的评价,由此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指导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工作。本文介绍了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类型,总结了企业股权投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内容、注意事项,将成果应用于实际评价工作中,使其具有实用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江文.浅析国有集团性股权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管[J].西部财会,2018(5):62-63.

[2]徐倩倩.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管理模型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33):57-58.

[3]吴杰.国有企业开展股权的投资后评价审计分析[J].财经界,2016(36):288-289.

作者:沈小娟

企业股权投资论文 篇2:

企业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所得税问题主要涉及企业整体资产转让、企业整体资产置换、企业合并、分立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税务总局通过下发国税发[2000]118号《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和国税发[2003]4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对其所得税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一、明确区分几个基本概念。

1、企业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如果一家企业将“非独立核算”的营业分支,比如一条或几条生产线,多项固定资产、存货、投资等转让出去,换得接受企业的股权,而属于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不属于整体资产转让。

2、企业整体资产转让。

如果一家企业将经营活动的全部资产和债务或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转让,而且本企业不解散,作为继续存在的独立纳税人的地位没有发生任何变更换得接受企业的股权,属于企业整体资产转让。

3、企业整体资产置换。

如果一家企业将其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与另一家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进行整体交换,资产置换的双方企业都不解散,属于企业整体资产置换,它实际上是指多种非货币性资产的置换。

4、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如果两个以上企业合并,其中一个公司存续,其它公司终止的,为吸收合并,即A+B =A;如果两个以上公司合并,合并各方都终止,而产生一个新公司的为新设合并,即A+B=C。以上终止企业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

5、企业分立

企业分立分为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如果原企业存续,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为存续分立。如果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为新设分立。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分立,一般不须经清算程序。分立前企业的债权和债务,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分立协议的约定,由分立后的企业承继。

二、企业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所得税的两种处理方式。

(一)、免税改组企业所得税处理

在企业整体资产转让、合并和分立的改组业务中,转让企业、被合并企业、被分立企业取得的非股权支付额(包括不限于现金、有价证券、其它资产)≤所取得的股权的票面价值(或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或者在整体资产置换交易中,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25%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当事各方可选择按下列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

1、转让企业、被合并企业、被分立企业、资产置换双方可暂不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但取得非股权支付额或补价的企业,应按(国税发[2003]4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将换出股权中包含的与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部分,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如下 :应确认的与补价或者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财产转让所得=全部财产转让所得×(取得的补价或者非股权支付额÷取得的全部财产的公允价值)。

2、转让企业、被合并企业、被分立企业、资产置换双方取得的股权或者资产的成本,应以其原持有的资产的帐面净值为基础确定,不得以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基础确定。

3、合并企业、分立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被分立企业全部资产的成本,应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对于企业在会计上已经按资产的评估价入账的,企业可考虑采取“综合调整办法”,即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额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整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调整期最长不超过10年。如果被合并资产、分立企业的公允价值1000万元、账面价值800万元的差额200万元,则按10年时间平均每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4、在整体资产转让业务中,接受企业接受转让企业的资产的成本,根据国税发[2003]4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六条第二项的规定,可以按评估确认价值确定,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5、在企业合并业务中,被合并企业的股东以其持有的原被合并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不视为出售旧股、购买新股处理。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换得新股的成本,须以其所持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 但未交换新股的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的全部非股权支付额,应视为其持有的旧股的转让收入,按规定计算确认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依法缴纳所得税。

6、如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基本相等,即净资产几乎为零,合并企业以承担被合并企业全部债务的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合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不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被合并企业的股东视为无偿放弃所持有的旧股。

7、在企业分立业务中,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被分立企业的股权(简称"旧股"),"新股"的成本应以放弃的"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如不需放弃旧股,则其取得新股成本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1)直接将新股总投资成本确定为零;(2)以被分立企业分离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的比例先调整减低原持有的旧股的成本,再将调整减低的投资成本分配到"新股"上。

8、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或者被分立企业已分离资产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或分立企业承担,被合并企业及分立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分立企业按下列计算公式弥补:

某一纳税年度可弥补被合并企业的亏损额=合并企业某一纳税年度未弥补亏损前的所得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合并后合并企业全部净资产公允价值)

某一纳税年度分立企业分的的亏损额=被分立企业某一纳税年度未弥补亏损额×(分立企业分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分立前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公允价值)

(二)、应税改组企业所得税处理

如果整体资产转让、整体资产置换、合并和分立不符合免税重组条件,或未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当事各方可选择按下列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

1、在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业务、整体资产转让及整体资产置换业务中,原则上应在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全部资产和进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因此,企业在年终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对增值部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以后,可就投资分回的利润按“企业股权投资所得”进行所得税处理。取得的股权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成本。

在企业合并业务中,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合并企业的股权视为清算分配。

在企业分立业务中,被分立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其被分离出去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计算被分立资产的财产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对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其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应保持不变。

2、接受企业、资产置换的双方、合并企业、分立企业接受相应的资产,在计税时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

3、在企业合并、分立业务中,被合并企业、被分立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分立企业弥补。

三、案例分析

(一)、整体资产转让所得税处理

案例一

甲企业将其账面价值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0万元的全部资产整体转让给乙企业,取得乙企业的普通股6250万股(以下简称A股,每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18750万元,取得非股权支付额包括银行存款250万元,乙企业持有的丙企业的股票市价为1000万元。不考虑税费。

甲企业

会计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确定换入投资的成本。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 :长期股权投资-乙6750

长期股权投资-丙1000

银行存款 250

贷 :应收账款 500

存货35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

固定资产2000

无形资产1000

税务上,由于非股权支付额÷股权支付额=1250÷6250=20%,符合免税整体资产转让的条件,20000-8000=12000万元的资产转让所得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由于其取得了非股权支付额,也应缴纳这部分非股权支付额所对应的财产转让所得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应确认的与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财产转让所得=全部财产转让所得×(取得的非股权支付额÷取得的全部财产的公允价值)=12000×(1250÷20000)=750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或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乙企业

会计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乙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借 :应收账款500

存货40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

固定资产净值4500

无形资产10000

贷:银行存款250

长期股权投资-对丙企业投资1000

股本 6250

资本公积12500

税务上,乙企业的各资产计税成本同会计处理一致。

2、应税整体资产转让所得税处理

案例二

甲、乙两企业进行整体资产置换,甲乙两企业资产状况如下 :

甲企业 :

乙企业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为:50/1400×100%=3.57%<25%,经批准可以免税置换。甲乙企业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一致。

1、甲企业的所得税及会计处理

甲企业理论上全部资产转让所得为1400-1000=400万元。但由于其是经批准的免税置换,只需确认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资产转入所得,其余部分的资产转让所得可暂不确认。

收到补价相对应的资产转入所得=全部资产转让所得×(补价÷换出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

=400×(50÷1400)=14.29万元。这部分所得应交企业所得税=14.29×33%=4.72万元。

甲企业接受乙企业的各项资产的入帐总价值=甲企业原资产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已确认的补价收益)=1000-(50-14.29)=964.29万元。

甲企业接受乙企业的各项资产成本分别是:收到补价方换入某资产的计税成本=换入资产的入帐总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入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

存货=964.29×350/1350=250

长期股权投资=964.29×300/1350=214.29

固定资产=964.29×400/1350=285.72

无形资产=964.29×300/1350=214.29

2、乙企业的所得税处理

乙企业接受甲企业的资产入帐总价值=乙企业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乙企业支付的补价=900+50=950万元。

乙企业接受甲企业的各项资产成本分别是:换入某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的总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入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

存货=950×450/1400=305.35

长期股权投资=950×300/1400=203.57

固定资产=950×400/1400=271.43

无形资产=950×250/1400=169.41

(三)、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案例三

A和B各出资30万元成立了乙公司,各占投资的50%,经过97、98、99三年的经营后,于2000年决定与甲公司进行吸收合并。甲企业只有一个股东C,持有甲企业50万股,每股票面价值为1元,评估每股市值为3元。在合并时,乙企业的净资产为60万元,经商议,决定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15万元现金并增发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甲企业股权(即需增发150000股),作为换取乙企业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条件。实现甲企业对乙企业的吸收合并。

由于在合并时乙企业收到甲企业非股权支付额与股权支付额之比=150000÷(150000×1)=100%>20%,此合并为应税合并。按照应税合并的所得税政策作如下处理:

1、乙企业将所有资产转移到甲企业时,确认其资产转让所得110-100=10万元的财产转让所得,应交企业所得税为33000元。乙企业将其得到的甲企业股权和税后的117000元现金按投资比例分配给A和B后,宣布取消其独立纳税资格。

2、甲企业接受乙企业的全部资产,须以乙企业的资产的评估价值计价。

3、乙企业清算分配时,A与B各得到现金58500(117000÷2)和市值225000(450000元÷2)的甲企业股权,作为放弃乙企业股权的代价,A与B应分别对乙股权的股权转让所得=(225000+58500)-150000=133500元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4、合并前如果乙企业亏损,不得用甲企业以后年度盈利进行弥补。

案例四

甲有限责任公司由5个投资者(A、B、C、D、E)分别投资200万元,各占股份的20%,共计1000万元组成,1999年该公司有亏损100万元未在税前弥补。2001年1月该公司决定分立成为两个企业,分立时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

种类    账面价值  评估价值    种类  账面价值

存货  450  584   短期借款    400

固定资产    700   950  长期借款    600

无形资产    850   1300  股本 1000

资产合计    2000   283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2000

甲企业分立出去乙企业的资产如下 :

种类  账面价值   评估价值

存货  50  150

固定资产  100    250

无形资产  450    700

资产合计  600    1100

甲企业所余资产与负债如下 :

种类   账面价值  评估价值   种类   账面价值

存货  400 434  短期借款    400

固定资产  600   700  长期借款      600

无形资产  400   600  股本  400

资产合计  1400  173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1400

假设甲企业还继续经营,此分立为承继分立,如果甲企业不继续经营,而将所余资产与负债另成立一个丙企业则为新设分立。

如果乙企业支付给甲企业股东的是乙企业100%的股权,没有非股权支付额,经批准同意成为免税的分立业务。所得税处理分以下几方面进行:

1、A企业在分立业务中,不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和损失;

2、B企业接受的资产须以原账面价值计价,即存货50、固定资产100、无形资产450。

3、1999年亏损额的分配

乙企业分得亏损额=100×〔1100÷(2834-1000)〕=60,可用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如为新设分立则由新成立的丙企业用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

4、五位股东取得“新股”与放弃“旧股”成本的确定:

(1)若所有股东都不放弃甲股票,可以直接将乙股票总投资成本确定为零,甲股票成本仍为200;或者先调减甲股票的成本,再将调整减低的投资成本平均分配到乙股票,乙股票各个股东计税成本=200×1100÷(2834-1000)=120,总计600,“A股”各个股东成本为80,总计400。

(2)若部分股东放弃甲股票,即C、D、E三位股东以放弃甲股票代价,分别取得的乙股票的成本为200,共计600;A、B两位股东持有的甲股票的成本不变,各为200,共计400。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

作者:刘国库

企业股权投资论文 篇3: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若干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与其他的投资形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就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的流程、要求、原则等,结合实际的国有企业股权投资实例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的评价作出了相关的分析,以期在未来的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中能够有借鉴意义。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上,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以政府的意见为导向,配合国家经济调控,其经营管理具有公益性和盈利性相结合的特点,其生产资料和所得盈利归国家所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股权投资是一种扩大投入资金,将被投资企业按照股份占有的多少分给持有人的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分析是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活动之后对整个投资活动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当前以及未来可能投资项目参考和经验借鉴,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的特点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的对象是那些国家政策扶持的高新产业,而这些产业可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无法从一般性的金融部门获取投资的项目,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的目的就是为这些高新产业产业提供资金流,帮助其发展,主要目标不是通过风险投资获得利益,而是在局部实现国家财政调控的目的。在这种不易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的项目需要有着严格的监督,保证股权投资的公正性,近年来,这些国有股权投资企业积极促成各种投资改革,如框架优化、精简审核流程等,但是国有股权投资企业的权责不分明、权责不对等的情况依旧存在。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挑选投资目标的决策程序与决策管理的不同

一般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挑选投资对象时,只需要对投资对象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其发展规模和发展计划进行审核,即可批准通过。而由于国有股安全投资项目的的特殊性,国有股权项目投资的决策流程相对完善和复杂,首先国有股权项目投资需要针对投资条件与国家政策对投资对象进行筛选,如市场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等,之后再对初步通过的同类企业进行审核,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投资的法律、金融、技术、管理等方面跟进,之后再进行审核、决议和批复。

(二)投资的层面不同

国有股权投资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是出于战略层面,针对的是企业层面的投资,追求长远的收益,而固定资产投资仅仅是针对项目层面的投资,达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现实现阶段的经济增长的行为。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是在宏观层面上制定策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优化战略布局。

(三)实施投资的过程中的重点不同

国有企业股权项目投资在实施过程中签掉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首先需要对符合投资条件的企业进行筛选,在初步通过之后对入围的企业进行调查比对,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目标企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在战略上调整产业布局,激活生产链模式,最后对目标企业进行审核、决议与批复最终完成国有企业股权投资,并对投资后项目进行评价。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在于可行性分析以及后续的生产计划拟定、建设过程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完全是具体的、局部经济效益的实现过程,与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正好是相对的关系。

(四)投资后评价的不同

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是为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以及未来的投资项目提供借鉴的标准,而固定资产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现阶段的经济效益增长而实施的战术性投资。由于着眼长远发展,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在投资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投资流程的合规性与协同效应,如同在围棋中的落子与搏杀一般,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是为建设“大龙”,以大局为核心,落子的目的是为了盘活整个局面,在局部上可能与经济效益的关联性不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原则正好相反。

二、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的评价内容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立项时的评价、审核时的评价、实施过程的评价以及经营评价,对这些流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总结,将各个过程中的重点都在评价报告中突出,如立项时的投资建议计划与可行性分析。其中,经营阶段的评价是要对经营的结果的作出评估,也是评价中的重点。

(二)投资效果评价

主要从技术的使用、经营效益以及协同作用三个方面对投资效果进行评价。技术评价主要从所引进的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角度开展,同时也要对技术引进的后续消化过程做出评价;经营效益需要从多个财务指标入手,如实际盈利、资产流动、偿付能力等,如果某个指标出现问题,则需要进行重点分析;协同效应的评价设计到投资的长远效果和战略布局,对投资后企业的隐形收益作出分析评价,评估融资后和融资前效益的增长情况,包括企业的影响力,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等。

(三)投资影响评价

主要评价投资后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被投资企业的员工的薪资、劳务结构、品牌效应等可直接得到反馈的内容;间接影响主要有产业布局的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战略导向的影响等,这是無法直接反馈的内容。

(四)实现程度评价

主要是对国有企业顾群投资项目目标的考察,对投资后项目的实现程度实时跟进,并与立项时制定的项目目标作比对,检查投资是否使项目目标得以实现,这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的实现度的考察,对未来的国有企业股权投资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五)可持续性评价

可持续评价的内容是对可行性报告的事后检验和补充,在经过实际的经营过程之后,投资项目的可持续性成为项目的重点问题,是否能够实现长远利益、是否能够在现有条件下维持投资的进行、是否能够保证在战略上保持优势都是可持续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六)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就是 结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投资进行概括和总结,综合性的评价充分考虑投资项目事后的进展以及事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的预估与建设工作是否充分,为将来的股份投资提供模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对企业的投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在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数据的真实性和分析的合理性

为了真实地反映出投资过程的问题,在事后的评价中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是第一手数据并且要能够直观地反映现行状况,在分析时要体现出逻辑的清晰性、预估的合理性,不能够随意的评价,更不能仅仅只是展示数据,要结合数据做出分析。

(二)突出国有企业投资的特点

在评价中要突出国有企业投资的特点,即流程的严谨性、决策的科学性,要与通常意义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作出区别,体现出国有企业投资的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规划,分析内容应该是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逻辑条理清晰,布局长远。

(三)注意评价的保密性

在事后评价中要注意,由于是国有企业的缘故,在聘请分析机构对投资的事后评价时需要依法对项目内容和有关商业机密进行严格的保密,以免不法分子得到机密信息对国家的财产进行破坏。

(四)保持通畅的交流和反馈

在评价结束时,要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渠道,确保企业在经营交流过程中能够得到实时的反馈,从而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善,保证投资和后续事项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显著的区别,因为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国有企业的投资需要建立完整的决策与评价体系,在投资后的的评价中,要注意多方面的考量,建立及时的反馈和沟通渠道,为未来的投资建立模型和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单位: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扆浏富

上一篇:绿色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银行保险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