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结合兵团农场实际情况,团场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普通型、技术专长型和经营管理型三类,以此为基础,对兵团农场目前存在的正规教育、健康保健、农场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迁移等一般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农场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和方式依旧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农场存在着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现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论文 篇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创业融资博弈分析

摘 要:在不确定和动态发展的创业环境下,创业活动作为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其过程也包含了多方的博弈。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变化中的创业者面临着动态演进的不确定环境、稍纵即逝的机会、有限的资源,其创业手段受限,寻求战略伙伴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创业融资至关重要。对资本持有者来说新兴产业的投资较一般市场的投资回报更为丰厚,创业投资的概念应运而生,创业投资在资本市场中兴起并逐渐专业化和制度化。但是创业投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不确定环境;信息不对称;创业企业;创业投资者

一、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创业投资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一些银行尝试在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并获得丰厚回报,创业投资很快对各国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并风靡全球。我国的创业投资兴起较晚但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刺激创业投资行业日益完善,我国创业投资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一。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贯彻落实,创业活动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创业投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创业投资本身就隐藏着较高的风险,如何在众多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中选择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进行投资,创业投资者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信息收集调查工作,对创业企业和创业者进行细致的评估,对创业企业所在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的博弈就此开始。

在管理决策领域信息不对称困境一直都存在,但在高度不确定和动态发展的创业决策环境下,信息的不对称给决策者带来更大的难题。对于创业企业家来说,面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动态发展的环境,创业者无法对未来做出精确的预测,甚至无法设立发展目标,只能从现有资源出发,寻求战略伙伴进行资源整合,或利用偶然性事件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为吸引投资,创业者可能或隐藏自己企业(产品)的弱点、提供乐观的行业前景预测、忽略潜在的问题,尽可能地美化自己企业及所在行业的信息。而对于创业投资者来说,其拥有的资本吸引众多创业企业,每个企业都想尽办法美化自己,其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失真的大环境。并且,创业企业来自各行各业,甚至还有新创企业开辟了从未有过的产品、市场、行业,创业投资者可能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行调查和评估工作可能也会遇到难题和瓶颈,投资者往往只能根据创业企业提供的商业计划书等进行决策。但创业企业提供的信息往往过分美化,隐蔽了许多关键的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这会使得创业资本投资市场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创业投资者不敢投资,资本投资市场总额缩小加深创业企业美化信息的程度,最终可能导致创业企业无法发展下去,甚至产生逆向选择。

假设创业企业(创业者)有两个选择,即诚实地公布自己的信息和美化信息,而创业投资者有两个选择,即投资和不投资。创业投资者的选择取决于其基于创业企业提供的信息做出的行业前景预测及对创业企业成功的几率判断。那么,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如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图所示。

假设创业企业(创业者)在得到投资后创业成功的得益为150,创业投资者投资成功的得益为200,那么创业企业(创业者)诚实地公布信息而创业投资者选择投资(这时候因为创业成功客观几率很大而选择投资)时双方的得益为(150,200)。创业企业(创业者)没得到投资也有可能创业成功,因为假设其没得到投资的得益为50;创业投资者不投资因为无任何收益也无任何损失,此时双方得益为(50,0)。创业企业(创业者)在欺瞒了创业投资者得到投资后但创业失败,因为信用问题损失50得益,创业投资者将会损失200得益,双方得益为(-50,-200)。如果创业企业(创业者)在美化了信息之后还未得到投资,双方得益为(-50,0)。基于图的分析,此博弈的均衡选择是创业企业美化信息,而创业投资者选择不投资。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创业企业过度美化信息,创业投资者长此以往积累在创业市场的失败经验后选择不投资创业市场,而选择投资较为稳妥、成熟的资本市场,即最终结果多为创业企业美化信息,创业投资者选择不投资,这会使得创业资本市场陷入僵局。

二、职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联合投资模式的引入

因为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者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最后使得创业资本投资市场陷入僵局,联合投资模式和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引入打破了这个僵局,给创业资本市场带来生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一个主要客观原因就是投资决策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无法做出理性决策。创业投资者将决策权托付给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团队的职业投资机构,这么做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还能提高效率。因为创业投资者具备资本,但不具备知识,职业风险投资机构具备知识,但是将知识传递给创业投资者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都较大,且效率低下,创业投资者委托职业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决策,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的成本是目前来看所有方案中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

并且现在联合投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联合投资模式指很多创业投资者在向创业企业同时进行资金投入,即几家创业投资企业联合对一家创业企业投资,每家机构只投入很少一部分资金,累积效应使得利益一致的创业投资企业占有了相对多数的股权,而每一家承担的投资风险却没有增加。这也称为“集合投资制度”,随之而生的产物往往是“创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模式对创业投资者来说不仅具备委托职业风险投资机构代理投资的效率优势,还能有效分散风险,弥补资金不足,增加资本流动性,优化项目选择,产生规模经济优势。而对创业企业(创业者)来说可以强化与其它合作伙伴的关系,增强企业在关系网中的地位,提高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联合投资模式经常发生在有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中间,在投资初期有经验的创业投资机构会找寻同样具有经验的与自己相似的创业投资机构作为联合投资伙伴。通常都是强强联合,会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给创业资本市场带来稳固的力量。

但是,职业风險投资机构和联合投资模式的引入也给创业资本投资带来新的博弈,因为利益的不同诉求博弈方由原来的两个变成三个,即创业企业(创业者)、创业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三方。因为新博弈方的加入、委托代理关系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创业投资者博弈方人数的变多,这场博弈中的影响因素大大增加,也变得复杂起来。不同博弈方的利益诉求、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前景的判断、创业投资者的退出能力、博弈方之间订立的契约都是影响这场博弈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博弈已经变成一种动态博弈,在这里不作讨论。

三、總结

在只有创业企业(创业者)和创业投资者两个博弈方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双方的均衡解会让创业资本市场失去效率,因为信息不对称的恶性循环,创业投资可能陷入僵局。现实中创业资本市场非常活跃,这得益于风险投资机构和联合投资模式的引入,但这也给创业投资的博弈带来更大的复杂性,甚至增加博弈次数,降低创业投资的效率。环境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常态,但这种不确定性也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所有的博弈方都是决策者,面临动态的环境,异质性的目标,想要做出理性的决策往往很难。西蒙就提出,人是有限理性的,很多时候决策者无法追求最优解,只能追求最满意的解。所以,创业投资市场的博弈方再怎么重复博弈也只能做到满意的解,无法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最优解,并且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局势风云莫测,重复博弈只会增加不确定性,只能从外部制度环境入手来增强博弈方的彼此信任。如创业投资市场应尽快制度化、专业化,以制度来催生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形成尽可能简单的游戏规则,减少创业投资各博弈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提升创业投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Sarasvathy S D.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2): 243-263.

[2]郭建鸾.创业投资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5-21.

[3]郭四代.中外创业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09:37-38.

[4]Joshua Lerner, J, The Syndic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J].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23 (autumn), 1994 , 16-27.

[5]Simon H A. 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9: 253-283.

作者:张芬芬

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论文 篇2:

新疆建设兵团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探讨

摘 要: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结合兵团农场实际情况,团场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普通型、技术专长型和经营管理型三类,以此为基础,对兵团农场目前存在的正规教育、健康保健、农场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迁移等一般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农场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和方式依旧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农场存在着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现象。根据团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独特性选择适合农场实际的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式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问题。

关键词: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odel of Xinjiang Farming Corps

QIN Wei-ping,WANG Quan-yong,SHI Guan-feng,LIU Wen-xia

(Shihezi University,Xinjiang Shihezi 832003 ,China)

Key words:farm;human capital;investment model

经济学家们纷纷揭示和论证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领悟。现在,人们的目光已经集中到如何形成和提升人力资本这一问题上,因此,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实际,对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作深入的分析,对促进兵团农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兵团农场人力资本的类型划分

兵团农场人力资本,从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特点等角度分类,可划分为普通型、技术专长型、经营管理型三类。这三类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便于我们对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分析和设计,有利于提升农场人力资本。

1.普通型

普通型农场人力资本是目前兵团农场人力资本中等级最低,最一般的类型,主要是指身体健康,智力健全,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能从事一般性农场作业的劳动力。这类人力资本的形成一方面是完全或部分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具备了基本的知识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式的传、帮、带,从父辈那里获取一定的农场知识和作业技能,并且在自身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农场技术。这类农场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体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前提下,男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女性高得多。在兵团总人口中仅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为81.84万,占总人口的33.36%。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为76.02万,占30.98%,尚未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但基本具备农场生产技能的人口38.09万人,约占16%,三者共同构成兵团普通型人力资本的主体,占兵团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普通型人力资本应该力争向下面两种类型转化,否则,此类人力资本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

2.技术专长型

技术专长型农场人力资本是农场人力资本的“中间型”,是今后大多数农场人力资本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类型。它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好,智力较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一般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从事技能性农场操作的劳动力。这类农场人力资本经过了较高文化层次的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文化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技能型农场人力资本比一般型农场人力资本具备更大优势。在团场具备上述条件的人口约34.83万人,占14.20%。

3.经营管理型

经营管理型农场人力资本是农场人力资本的最高层次,在农场人力资本中不占多数,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并且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也很高。经营管理型农场人力资本是指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逻辑性强,洞察能力强,具有大专以上(少部分人学历较低) 文化程度,熟悉农技知识及农村人文知识,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具备管理能力,能在农场中从事管理性工作的劳动力。这类农场人力资本具有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善于抓住机遇,能够把握农产品市场的脉搏,能够管理农场企业。兵团农场的各级管理人员基本可以归为此类。

二、农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模式

在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归结起来有正规教育、卫生保健、培训、迁移等,对这些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既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辅助农场劳动力作出理性的人力资本决策。

1.正规教育的投资和收益分析

秦伟平,汪全勇,石冠锋,刘文霞:新疆建设兵团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探讨正规教育投资分为两种,一种是农村家庭对家庭成员(一般为子女) 个体的投入,一种是政府或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前者暂且称为“个人投资”,后者暂且称为“社会投资”。正规教育的收益也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包括精神收益和经济收益,精神收益包括教育可以使人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人对职业的选择能力和满足程度大大提高,人对工作、生活、艺术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人更具有责任使命感,人更具有组织性与社会适应性,甚至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经济收益主要是指个人未来较高的经济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受教育的人会合理的安排经济支出,会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更换职业,以取得更多的收入。社会收益主要是指服务于社会的收益和个人不能独自享有的收益部分,如教育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风气好转等。

从社会投资角度来看,兵团在切实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重点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成人教育。农牧团场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职工子女素质,他们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整体素质较好。但是这些子女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上岗,造成农场人力资本的现实投入很低,严重影响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从个人投资角度来看,农场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体力的要求较高,青年男子因进行正规教育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较女子大,农村男子的增量投资收益率会低于女子的增量投资收益率,由此推出的结论是对男子进行正规教育投资的可能性比对女子进行正规教育投资的可能性要小,但是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因素,如重男轻女思想、男女的生理差异对学习的影响等,结果往往是对男子进行正规教育的投资比对女子进行正规教育的投资多。从而表现出个人投资的非理性。

2.健康投资和收益分析

健康投资也可叫做卫生、保健投资,是指一定时期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护和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所花费的所有支出。从内容上看,健康投资包括花费在医药、医疗器械、设备及设施、医务人员服务报酬支付,医疗科学技术研究和情报调查等方面的直接费用;也包括用于公共卫生(包括环境、食品、劳动等卫生工作),地方病、寄生虫病、急慢性传染病的大规模防治,以及卫生检疫和卫生宣传方面的间接性费用。健康投资是一种可以为投资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生产性投资。

“十五”时期,兵团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对兵团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到2004年,兵团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5.61岁,婴儿死亡率为12.69‰,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4‰,孕产妇死亡率0.72‰,各项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均超过了“十五”计划。“十五”时期兵团卫生公共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搭建起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疫情网络体系构建,完成了兵团、师、团三级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职能作用明显发挥。

3.农场技能培训的投资效果分析

如果说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对农场人力资本生产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在于形成知识存量和体能存量,那么,农场技能培训的投资往往直接形成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鲜明的层次性、显著的实践性和明显的经济性。

在职培训是克服目前农场职工,尤其是外来劳务工素质下降的一个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冬季培训是农场长期以来狠抓的一项大规模的在职培训活动,包括劳动局实施的“职业资格”培训、科委开展的“科技之冬”活动以及教委进行的“扫盲”工作。这些活动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对提高了农场人力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矛盾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技能培训的整体性。最好是三家联合,统一指挥,以“技术等级”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实用生产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让职工在学技术、用技术中提高,在学技术、用技术中脱盲,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4.“迁移”的投资和收益分析

现有研究表明,迁移新地后的净现值(即新地区期望获得的收益现值减去迁移耗费的成本现值) 超过现在地区的收入现值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获得预期较大的收益是劳动力迁移的决定性原因。

兵团劳动力的迁移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类。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主要表现为农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到2004年,从事农场的职工从占职工总数的65.7%下降到2001年的47.0%,到2004年刚刚恢复到50.5%;而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劳动力比重由22.6%下降到18.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由11.7%上升到30.8%。从事种植业的职工下降速度最快,由从业人员总数的64%下降为43.5%。

农场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表现为农场高素质职工的流失和内地农村地区富余闲散劳动力的涌入。农牧农场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不安心在农场,通过各种途径向内地、城市、沿海地区流动。出现了大量的外出“打工仔”,使农场、连队失去了“顶梁柱”。为了尽快补充农场一线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各师、团、连三级领导也在有计划地从河南、四川、青海等省引进移民和大量的民工补充职工队伍。有的连队60%是新职工,主要由他们来支撑连队地农场生产。

就劳动力个人而言,劳动力迁移是劳动者在预期迁移收入与成本之间作出权衡选择的结果(图1),是一项理性的投资。图1 中的E0 表示如果劳动力在原居住地继续劳作以后收入趋势;E1 则是劳动力作出迁移决策后预期将来收入,劳动力迁移决策以及迁移的欲望的强烈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在C 点以后E1 曲线的高度表示变换地区后获得的收入量。如果迁移后的收入较大地增加,并随着工龄的延长而提高,必然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反之,迁移后的收入较少会减弱劳动力的迁移欲望。

(2) 迁移后的工作年限长短直接关系到个人总收益量。劳动力个人在较低的工作年龄段就应该寻找最能发挥自身人力资本作用的地区和职业。

(3) 图中的ABC 点构成的经济损失计入迁移成本。这一成本将对农民的迁移决策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这一成本过大,农民将取消迁移决策。因此,为降低成本,一般应在迁移之前作好工作安排,以避免损失。

就农场而言,劳动力引进则属于一种迫不得已的非理性行为。据90年代中期的一次调查显示,在短短几年中,自治区流向内地的科技人员达6000多人,其中兵团占到4000余人,而且绝大多数是从农牧农场走出去的。近些年来,这种情况越演越烈,“老年职工盼退休,中年职工跳龙门,青年职工不上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相当数量的职工离开农场而去时,大批内地劳动力涌入,这些人大多来自贫困山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场生产上劳动力的不足,然而,有技术、懂经营的人走了,没有技术、不懂经营的人来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走了,较低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来了,这不同质的一来一去,使兵团农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三、几点启示

1.高投资低投入

对兵团这样一个农场人口众多、农场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的经济体而言,提升农场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农场人力资本,探讨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问题,投资的对象是谁?相对于地方农村,目前农场人力资本的投资范围不可谓不广、投资力度不可谓深,但与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层次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本流失。导致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恶性循环。所以,在进一步探讨农场人力资本的有效投资模式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对不同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后的现实投入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继续导致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情况发生。

2.投资模式的选择

农场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存在多样性,投资模式存在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在作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两性”,即投资的理性和多元性。所谓理性,就是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前要进行理性分析,不可盲目地跟随他人,要根据农场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既然是“投资”,就应该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性,要大致计算投资成本和回报利润,其中投资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回报利润也并不仅是货币收入,还应包括生活环境改善、个人家庭的心理收益等等,所谓多元性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很多,要考虑到投资的多元化。正规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卫生保健、迁移等都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一些人的学历层次不高却能获得较多的收益,正是因为他们通过非正规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多。因此,笔者建议要根据兵团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独特性以及团场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模式的组合(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7.

[2] 梅广明. 人力资本增值八法[J] .人力开发,2002(11 ).

[3] 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李玮,杜健梅.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J].企业管理,2002(7).

[5] 杨宣志.培训效果反馈[J].人力资源开发,2002.

[6] 陈丽君,沈剑平.人力资本混合雇佣模型理论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

[7] 余文华. 人力资本投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8] 李豫新,殷朝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战略思[J].人口与经济,2004(3).

(责任编校:周祖德)

作者:秦伟平 汪全勇 石冠锋 刘文霞

投资企业联合投资模式探讨论文 篇3:

企业中人力资本研究

摘 要:

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为题,探讨与其相关的问题。首先结合我国企业在现代化的管理与经营转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投资现状、环境现状、应用模式与效益评价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投资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本

文献标识码:A

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当今社会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发展趋势,而且企业种类的扩展、运营形式的多样化等,都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来看,企业发展方面的硬件设施、技术设施等几乎水平相当,但是随着知识复用水平的普及与应用,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而且我国一些较大的企业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达程度也接近国际化水平,因此,应该对企业中人力资本的反思与探讨。

1 概述

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企业家,都在不断的进行企业资源的重新理解与配置,尤其是在资本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一些走在前端的企业纷纷提出了“以人力促发展”的口号,也就是说,以创新或创造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人才与知识作为重点,从而把企业的人力作为一种资本来管理,以提升企业的收益水平。简单的讲,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来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以我国为例,经过向现代化的转型,不仅学习到了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且也对其有了一些管理经验,然而,与国外相比,在总体上的体系构建、系统化设置与人才利用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多元的视角、多层次展开分析研究。

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分析

2.1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以预期收益为目的的资金投入及其运动过程;重点在于对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才的关注,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并推动生产率的提升、经济效益的递增;它包括投资主体、客体、动机与行为过程,与之对应的是企业、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

2.2 投资现状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在企业中存在保密性,所以只能从通常的市场反应与相关调查对其发展的趋势加以分析,具体而言,人力资本投资整体上在不断增加,总量呈现为逐年增长,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在向科学化与合理化方向成熟化;虽然人力资本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重视,但总体上的人力资本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在投资中力度欠缺,结构设置不合理,投资机制不成熟,投资效益评估较差。

2.3 环境分析

首先,市场、社会政治、资源、交通运输、通信信息、资金、劳动力、软环境等皆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环境;其次,企业管理者与战略部署中,会直接对人力资本投资造成影响,而且在不同的计划与部署中,人力资本的投向会迥然不同;第三,在以知识与信息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是必然选择,而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也就是对于知识复用及不同结构的调整,同时企业中的雇佣关系也会发生一些重点的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市场的不断成熟,人际关系网将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巨大的约束与影响。

2.4 模式分析

在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中,有四大类型,分别是管理与技术匹配型、学校型、客户型、企业办学型;在这些类型中,除了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复合性要求或者有效配置之外,其余的都属于人才的培养与培育,优势在于直接性,劣势在于时间性。其中的最大矛盾即是企业与人才的自我价值之间的协调如何进行。

2.5 效益评价

通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评价,可以将人力成本所产生的效果转换为货币度量间的数据比较,从而得到最终的价值评估。通常来看,可采用差量分析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3 优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对策

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道路上,人力资本投入可以对企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但能够优化核心生产力的要素,还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如同为企业“注入了血液”,但需要通过企业全盘部署,认真研究,构建起一个科学的系统化运营模式,从而解决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带来的收益。

3.1 明确战略部署

首先,作为企业应该明白与投资相邻的风险的存在,所以在自身经营战略的部署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要求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其次,对于人力资本的依附要以个体为主,并保留所有权,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可进行适当的协商,在使用权中进行一些分让,同时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粘滞性,减少移动障碍;第三,在人力资本中还应该以物质资本作为依附,如此人力资本气息环境好时,则创造的价值与效益也会越来越大,若环境不好则会造成反面的消极影响;第四,对于人力资本应该增加对其流动性的认知,从而采取积极的稳定措施,比如,创造条件、环境、保障等。第五,最主要的就是从战略上进行科学部署,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合理的培养或者吸纳人力资本,然后进行合时宜的体系化构建与系统化管理,推动企业从制造向着创新发展的道路前行;以现在的社会反馈来看,人力资本的获取途径非常多,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对于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促进与扩展方面,也就是说,让人力发挥出最大价值。

3.2 制定科学的投资规划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是相邻关系,所以,需要共同投入。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来分析,间接性、滞后性、高效性、长期性、多效性都是具体特点,然而,由于社会总体上的个人主义原则占主流,加上投资与回报之间存在时间差,虽然利润丰厚,然而需要等待与规模化投入,因此,要求制定出科学的投资规划,比如,在培训课程的设置、管理中的灵活度、个人、企业、社会收益方面,都要进行细致划分与评估,并利用企业文化与好的福利与发展空间来达到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从而使人力资本投资更加合理化。

3.3 优化投资环境

在投资环境的优化方面,要从整体上进行一些考量,比如市场、社会政治、资源、交通运输、通信信息、资金、劳动力、软环境等因素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权衡,从而减少投资中的阻碍,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明确性,比如,在企业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中,需要对人力资本进行一些整合、并对其配置结构进行调整,再如,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人力资本的合理调整等,都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具体表现;其次,建议在投资环境的优化过程中,通过培训制度达到对企业文化的重新构建,建立起以人才为核心的新型发展理念,从而引领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开创新局面。

3.4 核算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这个方面虽然属于财务管理,但应该从全面管理的模式开启对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联合,具体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考核评估制度,以计划与管理报表的方式,进行平台的搭建,促进管理的细致化,投资的有效化。具体来看,可以对企业招聘投资收益方面增加核算、在职业培训投资收益方面增加核算,以及对医疗保健投资的收益增加核算等。

4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化、社会发展快速化的当代环境下,人们对于“新”的追求与对“新”的体验欲求较大,而且易于被更新的东西吸引,因此,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在资本的多方面构成中加强研究,并利用人才与知识的结构调整来达到企业的全面化管理与全面化发展;应该尽可能从构建的角度进行体系搭建,有利于企业实现“人本化管理”,能够很好的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灵活度,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斌,刘灿辉.风投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控制权配置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3,(10).

[2]冯立莎,王建设.企业中的人力资本评估——人力资本的确认及范围[J].商业会计,2014,(20).

[3]張为杰.企业通用人力资本培训激励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7).

[4]聂会平,郭毅夫,王培根等.资本定价视角下的企业个体人力资本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5,(23).

作者:曹英

上一篇:包豪斯教育理念下环境设计论文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初中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