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学研究论文

2022-04-16

2021年10月15-17日,“身体美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由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中心、深圳大学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承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文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体育文学研究论文 篇1:

神话中的体育文学研究

摘要:中外古代神话同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民族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孕育了古代体育文学。本文阐述了中外古代神话中的体育文学,对当下体育文学的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关键词:神话人文精神体育文学研究

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艺术呈现,自然要描写多姿多彩的体育世界,描写体育活动,传播体育精神,也就是传播人类文明,这种以描写体育活动、传播体育精神为主的文学就称其为体育文学。体育文学和体育活动一样有着最古老的起源,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这里我们对中外经典体育文学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中外古代神话中的体育文学

中外神话传说中比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古希腊神话》等,有大量的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体育神话文学记载了最古老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形式,传播了早期人类对体育活动的最为朴素的感情,是古人对当时体育现象的艺术反映。这些作品大多是利用神话传说的形式来描写体育,传播体育、扩大体育的现实作用,这是古人对体育的尊崇,对英雄人物的极力颂扬。这些体育神话文学严格地讲并不是纯正的体育文学,但它们却反映了最原始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反映它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和对体育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又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同时,这种文学样式,故事情节光怪离奇,人物形象饱满而突出,极富传奇色彩,因此,体育神话文学也具有极强的欣赏价值,是人类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古代的体育文学中,记载了大量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神话传说,比如古代奥运会就与希腊的神话有着密切关联,在希腊神话文学中记载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几种不同版本:一种说的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了祭奠宇宙之王宙斯而举办的,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各种竞技活动,这些活动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获胜者被授予很高的荣誉,受世人尊崇;一种说的是,古奥运会是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发起的,传说赫拉克勒斯具有很强的神力,很快就把国王布置的任务,把堆满牛粪的牛棚打扫干净,但国王却不愿把事先约定好的三百头牛赠送给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就凭着自己的力量把国王赶跑了,之后他在奥林匹亚定期举办奥运盛会来庆祝自己的丰功伟绩,古奥运会由此诞生。在这些神话故事中,围绕古奥运会的起源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他们把具有体育特长的人们奉为圣灵,以此表达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因此,体育文学在后人研究古人的文化心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神话体育文学中,优美的神话传说与丰满的人物形象相结合,既为体育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又很好地把远古体育活动及远古人们的精神面貌通过艺术加工,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很好地流传了下来,这为后人研究古文化、古历史、古体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中外古典诗歌中的体育文学

在中外诗歌史上,《荷马史诗》是西方最古老的史诗,而《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作为诗歌体裁,他们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在中外诗歌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世界古老文化中的珍品,至今还被世人传唱,其中有些篇章即使在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也难有作品能与其媲美,因此,这两部作品都能代表古代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两部作品是人类文学史上不变的经典。这两部作品中有对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后人研究中外历史文学的最有力的参考文献,是我们走进古人,了解古人生活,研究古人思想行为的不变经典,同时,在这两部作品中又有大量关于古人体育文化生活的精彩记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两部作品也是古代体育文学的优秀典范。

《荷马史诗》是西方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学著作,记载了公元前十二世纪后期的历史生活,反映了古希腊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古人的生活情况,这部文学巨制是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其中充满了超自然的力量与神话色彩,其中的英雄人物都成了经典,在后起的文学作品中,这些英雄人物被广泛地加工引用,而成为世人心目中不灭的“神”。在《伊利亚特》中,有大量关于古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亚城的战争场景描写,在这场战争中,神与人共同参与其中,在大量的英雄竞技事迹中,体育活动以它独有的方式得以永存,古人的英勇行为在《荷马史诗》中得以集中体现,可以说它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在这赞歌中,体育的力量得以彰显。

我们以《伊利亚特》中的“葬礼与竞技”一节为例,来欣赏一下古人“掷铁饼”的精彩。在最强大的勇将阿喀琉斯为他的好友举行的葬礼结束后,为表示自己对好友深深的怀念之情,阿喀琉斯为他的好友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掷铁饼比赛。在这项竞技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很重视体育竞技活动,并且已经制定了一些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优胜者可以获得奖品,这种体育活动就是我们现代体育活动的雏形,远古体育活动为现代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蓝本,远古体育因文学的传唱而散发出无尽的魅力,人们在这部史诗中既欣赏到体育的精彩,感受到比赛场景的热烈,又体验到古人生活的质朴,古人对力与美有着强烈的追求。

如果说《荷马史诗》是西方历史上最古老最经典的文学著作,那么《诗经》就是我国历史上不朽的经典文学著作。在我国,体育活动大致出现于原始氏族社会,有民歌为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民歌的意思就是,用竹子做成弹弓,并用来射杀猎物。这是原始人类捕猎的最简单的方式,虽然这种捕猎方式过于简单,工具的射伤能力有限,但这种原始的捕猎却是原始社会的客观存在,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推动人类进化的有效途径,这种射猎活动很简单、质朴,与现代用高科技进行的体育射击活动根本没法比,甚至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体育活动,但它是人类最初的体育方式,是体育的雏形,在体育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从事这种体育活动的人不是以传承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为目的的,跟体育人根本挂不上钩,但他们依然会受到我们的尊敬,因为是他们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这种最古老的带有体育元素的活动是人类体育活动的最初形式,在推动体育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这种最简单的体育诗歌也成为中国古老体育文学的开始,在此以后,就出现了大量的体育文学作品,体育文学的种类和内容也更为丰富,表现的体育主题也更为突出。

总之,从远古时代起,体育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古代神话,《荷马史诗》《诗经》中都出现了大量的体育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后来的体育文学影响深远,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从这些古典体育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学的发展,体育文学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上出现的体育项目,传播了体育精神,扩大了体育的影响力,有效地促进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体育实践活动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文学家创作提供灵感,这大大拓展了文学的创作领域,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参考文献:

[1]王骏,蔡玉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1(02).

[2]陈学新.体育文学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1).

[3]张旭敏.中国古代体育文献考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9(06).

[4]张琴,晓杲.中国古代文学与体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2).

作者:田立刚 谷颖

体育文学研究论文 篇2:

“身体美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2021年10月15-17日,“身体美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由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中心、深圳大学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承办。在持续一整天的大会发言环节,来自国内高校和社科院的50多位学者围绕“身体美学与赛博格美学”“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身体美学与艺术”“身体美学与文学”等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度讨论,探索了身体美学的基本框架、当代嬗变、主要命题,演绎了身体美学介入艺术、体育、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展示了身体美学的强大阐释力和远大前景。

一、身体美学与赛博格美学

大会的第一个专题是“身体美学与赛博格美学”。为了将相关研究落到实处,与会学者先后探讨了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提出了“赛博格主体”“手机赛博格”“人工生命”“数智人类”“赛博艺术”等诸多具有创新意味的概念,揭示了身体话语与赛博格美学相遇的深层机缘。

在题为《身体、技术与赛博格美学》的主旨演讲中,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所长王晓华教授提出:智能机器的兴起已经改变了人的主体性结构,深刻地影响了美学建构。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他着重阐释了以下现象:(一)随着人变成了“机器和有机体的混杂物”即赛博格,审美主体概念已经被改写;(二)身体-技术不断变化的嵌合方式正在产生新的审美话语;(三)赛博格美学具有清晰的理论特性和研究领域。通过梳理与赛博格美学相关的话语谱系,他发现身体美学具有远大的建构前景。它既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又是获得了充分自我意识的美学本身。这不仅是我们的信念,而且是将不断获得证明的事实。

与王晓华教授的发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峰教授聚焦“日常赛博格”的存在形态。在题为《节奏:一个手机赛博格的日常时间原型》的大会发言中,他认为手机是日常赛博格的一种典型形态,所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设施都构成日常赛博格的一部分。在此,我们会发现一种身体在场与不在场交替化的技术身体现象学,它引向赛博格时间与日常时间的碎片化交替,而这正是日常赛博格的存在形态。日常时间与赛博格时间形成自然切换的节奏,这就是日常赛博格的时间原型,同时,这一节奏也反冲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新日常时间样态。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江玉琴教授的发言题为《身体、人工生命与基因-文化协同:一种赛博格美学新建构》。她立足于当下人工智能与太空探索计划取得的新突破,认为技术革命引发了我们关于人工生命、赛博格世界与赛博格身体的新思考。从生命的演化与人类的生命意义角度切入,她探讨人了类生命何以不同的内在机制,追问人工生命的可能性和走向。以《莫罗博士的岛》为例,她认为相应文本传达了基因-文化协同的可能性和突破性反思,预示赛博格美学将是涵括生命美学和身体美学的新型美学样式。

东北电力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李伟副教授的发言《从身体美学视角看“赛博格身体”的伦理问题及身份建构》独辟蹊径,聚焦赛博格的伦理与身份建构问题。他认为赛博格至多是具有一种工具性意识的工具,必须制定伦理行为规范来调整真实的人与“人工的人”之间的关系,完善赛博格伦理。而这也是人类与智能机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关系哲学。但在赛博格身体的意识问题得到科学推演之前,有关它的身份建构则有可能陷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

在题为《赛博格时代的“自相矛盾”:华莱士〈遗忘〉中的身体与技术》的发言中,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万晓蒙探讨了华莱士创作中显露出的身体叙事形式和身体观。围绕故事中身体与技术的关系,她对文本进行了细致解析,力图揭示后人类语境下作为意识主体的身体与技术无法和谐相处的深层困境。她认为技术与身体的复杂关系提示人们:在“赛博格”社会和后人类语境下,个体应该从更多角度思考技术的发展路径。

在《从抵抗技术的身体艺术到身-机融合的赛博艺术:人类纪中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路径》的发言中,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公维敏探讨了赛博艺术的话语流变及后现代艺术的合法性问题:从梅洛-庞蒂将“活的身体”概念引入艺术研究,到杜尚提出“现成品”概念,再到斯蒂格勒提出身体与技术融合,后现代艺术最终走向身-机融合的赛博艺术。而斯蒂格勒的身体-技术美学不仅为人类纪中的当代艺术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也再次捍卫了艺术本身的合法性。

二、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研究

在第一场大会发言过后,与会专家开始“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分别对“身体主体的审美机制”“身体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任务”“身体存在状态”“后身体美学建构”“人工智能审美主体”及“身体美学的内部抵牾”等若干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在题为《时空美学:身体作为审美主体与身体主体审美机制何以可能》的发言中,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认为:学界对学者王晓华提出的“身体主体”概念未能全面理解,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未能真正超越二元论。他认为基于艺术节奏学、中国古代意境、境界理论和思维现象学审美经验描述而提出的“时空美学”可以走出这个困境,解答“身体审美主体”和“身体主体的审美机制”何以可能的问题。

贵州大学方英敏教授的发言与马正平教授的发言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在题为《论作为一种美学范式的身体美学》的发言中,他梳理了舒斯特曼、伊格尔顿、王晓华和张再林等学者推进身体美学范式变革的线索,认为现代身体美学是从身体出发、以身体为审美本体的美学。他重点阐述了西方哲学史上心灵本体论与身体本体论两种基础形态的转换机制,从而为确立现代身体美学作为一种范式的美学找到了坐标。然而,我们依然面临继续澄清身体美学基本问题的使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方英敏教授围绕身体美学的研究任务,以身体为审美本体重释审美的性质和规律,敞开现代身体美学研究与现代美学精神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回应学界的关切,也将有助于身体美学自身的深入发展。

在题为《围绕、攀登、洒扫——礼拜佛塔之身体美学的阐释》的发言中,苏州大学文学院王耘教授认为,礼拜佛塔的三种基本模式——围绕、攀登、洒扫——均与人之身体动态的行为活动有关,皆可从身体美学的层面上加以理解。他细致分析了佛经典籍记载中的围绕、攀登、洒扫等仪式,阐述了与礼拜佛塔紧密相关的身體美学的审美体验,从而揭示出佛塔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内在关联。

在题为《身体美学是形而上学还是本体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的演讲中,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宋丽丽提出: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身体美学是一场生命认知运动,有助于我们深度认知地球身体与人类身体的复杂关系。在她看来,作为生命本体的审美对象,身体呈现了一种双向的、循环的、整体有机论的身体-意识中心的生命本体论。这也与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三个关键词——跨界、直觉、生命真相——密切相关。通过对有生命的、运动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美学彰显了一种弹性修复的认知图式与训练方法,表达了重建生活方式和自我生命的可能性。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亚芹察觉到身体美学研究的最新变化。在题为《知识型的转变:从“身体美学”到“后身体美学”》的发言中,她认为“知识型”是一种知识生产中的深层结构,揭示了身体美学的转变机制:如果说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及其相关话语研究是对西方传统美学中身心二元对立传统的解构与超越,那么,后人类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则是对身心关系的技术化践行与反思。从“身体美学”到“后身体美学”的转换,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由在二元论框架内展开的以解构为主的知识言说方式,向科技与人文大融通的“反身性”言说方式的转型。身体美学知识型的位移更新并重塑着我们的知识图景,让我们对“自然人”与“技术人”的本质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也为当下美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可能性路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海静的发言《判断力、目的论与当下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美学问题——基于康德美學的一种扩展性探讨》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康德的目的论观念出发,他认为人们还未能找到一种不借助于目的论的假定性前提来对有机体的合目的性机制进行表征的科学语言。在他看来,有机目的论与逻辑认识论还无法完全相互贯通,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康德意义上的“鸿沟”。由此之故,人类还不能制造出一种与自身智能具有等同存在基础的智能形态。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还无法成为与人类相等同的审美主体,无法生成反思性的判断力,由这一智能形态创作出的对象亦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对象。

在题为《实用美学与实践美学的对话——以身体美学的“西学东渐”为中心》的发言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赖锐认为舒斯特曼的身体理论对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实践品格的身体美学进入中国后,迅速与本土的实践美学形成了交流碰撞,正好回应了本土实践美学的“主体缺位”难题和“主-客”二元论困境。通过对舒氏身体理论从美国到中国的西学东渐线索的梳理,我们有望廓清身体美学内部的抵牾和争端,恢复其致力调和身心二元论的学理品格。

三、身体美学视域中的艺术和体育研究

大会的第三个专题是“身体美学视域中的艺术和体育研究”。在该场讨论中,学者们分别以电影、昆曲、舞蹈、戏剧、健身、游戏等为例勘探身体美学的跨学科建构空间,确证了身体美学对于相关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仝妍教授敏锐地察觉到了身体美学对当代舞蹈教育的意义。在题为《从“身体美学”出发:当代舞蹈教育的哲学定位》的发言中,她认为作为美育活动的当代舞蹈教育是一种基于主体“在世”感性经验双向转换的审美教育活动,并在“身体审美”经验不断输入或输出中传递着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情感内涵与超越生命的张力。从“感性”“身体”“在世”三个不同维度出发,她探究了当代舞蹈教育以具身性、整体性、超越性为特征的哲学内涵,进而从身体美学角度反思了新时代舞蹈教育的实践活动和价值构建。

在题为《后人类身体影像:一种理解后人类的方法》的发言中,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坤宇提出:后人类身体影像作为后人类思维的具象化表达,是想象后人类的重要手段。他提出人工智能电影塑造的身体模型与基因工程、增强外骨骼、缸中脑等多个要素的引入有关。由于其与肉身、灵魂、性别、繁殖等思维对象的排列组合,相关文本生发出数种后人类身体模型。与此同时,3D、4D、VR、AR、MR等新媒体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电影,影像变得日益立体化,“拟感化”、素材化,从而成为了一种身体体验中的过程-关系事件。因此,后人类-媒介极易让人沉浸其中,分不清身体与影像之间的界限。而我们需要正视、审问、再认识和掌控我们的身体。

在题为《〈明心鉴〉与昆曲表演的“体验美学”》的演讲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安裴智阐释了身体在昆曲表演艺术经验中的呈现。以《明心鉴》为例,他论述了清代昆曲表演艺术已经涉及到戏曲表演的“体验美学”:在“释症集”“秘诀集”“方法集”“勤学集”四卷中,我们可以发现昆剧表演理论的体系化以及注重并强调演员的内心体验。在他看来,《明心鉴》所倡导的“演员体验美学”比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论”要早140多年,是中国昆曲表演美学给世界戏剧学的一大贡献。由此,他认为《明心鉴》不仅标志着昆曲身段表演的理论总结取得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还意味着昆曲表演美学体系的形成。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卫亭绒的发言与安裴智教授形成了呼应关系。她发表了题为《作为戏剧轴心的身体》的演讲,强调“身体”不仅是构成戏剧艺术的前提,也是戏剧感动人心的路径,更是构成戏剧具体情节的基本元素。站在西方剧场表演艺术的角度,她阐述了“身体”如何参与戏剧的各个环节,以及戏剧又是在何种程度上呈现和使用身体的关键等重要议题。根据上述探索,她的发言阐述了身体在戏剧中的轴心地位。

在题为《从抵抗技术到沉浸技术——身体美学在科幻电影中的渗透与变异》的发言中,中山大学博士后李石指出:随着西方哲学的“身体转向”以及当代视觉传播媒介的兴起,对身体的视觉呈现成为流行文化的中心,而科幻电影则是大众的欲望投射和身份认同最为集中和活跃的领域。在科幻电影的制作中,主体经历从“抵抗技术”到“沉浸技术”的立场转变,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欲望投射图式和身份认同机制。随着反抗色彩逐渐褪去,相应文本开始带有更多的娱乐性和消费性。

在题为《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审美文化》一文中,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李冰雁指出:从反乌托邦的赛博朋克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话语实践,从后人类主体性的凸显到实现自由和谐的审美状态,后人类美学正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强大的前瞻性。在她看来,电影为后人类思潮提供了一种具体化的哲学情境,而理论话语又反过来拓展了影像的表现力。根据由此产生的线索,后人类不是“他者”的存在,而是我们人类自身。后人类影像呈现了人类对未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选择如何改变我们当下及未来的命运。

在题为《从封闭的“魔术圈”到融合的元宇宙:数字身体之变》的发言中,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韦施伊认为:作为最典型也最普遍的数字生存环境,电子游戏是我们所体验的重要对象。在游戏世界中,数字身体不断生成与变化,而失神的身体成为了数字身体现象学的一个典型状态。现代技术的失神重新剪贴缝合了我们的世界,让“不在”得以在场,也重新结构了我们的身体节奏,改变了我们自身的知觉方式。从这种人-技术-世界相融合的最初雏型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这也是理论思考的应有之义。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收获是相关探讨扩展到了体育维度。在题为《当代中国健身运动的身体经验生成及其潜能》的发言中,中山大学博士后丁文俊提出:健身运动日渐成为当代中国的时尚潮流,而舒斯特曼和阿多诺的两种观点可以为理解健身文化提供理论参照。他认为当前中国健身文化受到资本的塑造,大众过度关注如何塑造身体外部的健美形态,将卡路里数值作为管理生活的依据。有必要在健身实践中转向关注身体经验的生成,将健身房建构为一个独立于资本主导和工作规训的场域,激活身体经验的生命政治潜能。由此,身体美学为当代批判理论如何激活身体的积极内涵提供启示,促成个体属性从“可测量”转向“经验性”。

四、身体美学与文学研究

在“身体美学与文学研究”专题,与会者们揭示了文学创作的身体图式,梳理了中西古今文学中的身体观念,探索了身体美学全面介入文学研究的可能性。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各位专家展示了身体美学强大的理论阐释力。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欧阳灿灿发表了题为《〈薄伽梵歌〉中的身体思想》的大会发言,力图证明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利用数论思想重新定义人的身体的前提之下,《薄伽梵歌》的作者倡导瑜伽思想,力图通过梵化的身体行动把人的自然肉身转变成梵化的身体,并因此协调世俗生活要求与宗教教条之间的矛盾,最终使两者臻于和谐统一。

在题为《后人类,科技与艺术的辩难——弋舟中短篇小说论》的发言中,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李徽昭提出:如果考察弋舟小说思想主题生成原因,或可发现它与后人类叙事有着隐秘深远的关联。借助后人类视域,弋舟对冰冷的科技理性与感性自由的艺术进行了辩难性书写,形成了科技-艺术的互动叙事架构。在其短篇小说中,手机网络、现代机器等高科技产物凸显了城市化中的后人类语境,艺术事件则以时间折叠方式涵纳着对个体生命与时代的深切追问。通过中短篇小说的即时性后人类审问,弋舟从科技与艺术辩难视角,思考了个体生活与精神的多元问题,呈现了艺术与技术的时代勾连与精神思辩,实现了对社会文化现实的有效介入,恢复了中短篇小说的有机性。

在题为《异域景观、身体变革与现世警示——对〈机器之门〉的后人类解读》的发言中,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鹏杰指出,江波的科幻小说《机器之门》提供了一個“后人类”的异域图景。在后者所形成的语境中,机器因其快捷、便利、坚固、精细等种种特性,逐渐取代人类的某些器官功能,最终机器或许将植入并取代躯体,而人类和机器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如何面对机器、融合人、产生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是一个沉重的社会、伦理问题,也是当下社会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题为《现代文学中的身体意识——以贾平凹小说为例》的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讲师杨勇指出:贾平凹的小说之所以长期受到理论界和读者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其能呼应时代需要、凝聚时代精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身体意识跨越了自然美感、文化象征、商业魅惑以及环境生态等多个层面,说明作者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与身体美学相关的研究成果。

在题为《具身化,权力图式与机器人的性别建构——对科幻小说〈我,机器人〉的一种解读》的发言中,深圳大学博士生黄秋燕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机器相关的性别建构成为具有探索价值的议题。从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集《我,机器人》出发,她分析了机器人的性别建构机制,揭示机器人性别建构背后的权力结构以及机器人性别建构呈现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她认为有必要把主体间性概念引入到相关研究中,以拓展更具涵括性的理论空间。

在题为《整全之美——李渔〈闲情偶记〉中的“身体”探赜》的发言中,深圳大学博士生詹文伟认为:李渔的戏曲著作《闲情偶记》体现了一种身体美学观念。从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作为主体性的身体和作为文学艺术的映像的身体三个角度出发,他论述了《闲情偶寄》所表达的基本宗旨:随着上述三个维度在外与内、静与动、局部和整体三个层面达成了统一,艺术中的身体展示了一种整全之美。

五、简短的结语:走向未来的中国身体美学

在大会总结阶段,王晓华教授指出这次会议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一)由于40后学者、50-60后学者、70-80后者学者、90后学者的共同亮相,它表明中国身体美学家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梯队;(二)以身体美学与远程在线即赛博格美学为基本主题,本次会议讨论了身体美学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其强大的阐释力;(三)通过阐释人工智能、后人类、传统文化等重要议题,它显现了身体美学面向未来的建构前景——身体美学很可能会揭示人存在的本体论结构,解构困扰人类的二元论,推动美学研究回归其起源和来处。

作者简介:

黄秋燕,深圳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宋国栋,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美与时代杂志社副主编。

作者:黄秋燕 宋国栋

体育文学研究论文 篇3: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加强和优化学校文学教育

2012年12月1日至2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中学生文联、深圳市红岭中学承办,以“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学文学教育行动策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颁奖典礼和成果展览会在红岭中学隆重举行,同期召开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苏立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作家张之路,全国中语会秘书长、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校园文学研究专家王世龙等文学界、教育界知名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优秀文学社指导教师及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等媒体记者共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致开幕词。她在回顾首届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曲阜论坛)的成果、阐述本届论坛的主题后说:“两届论坛,从曲阜到深圳,呈现出一条富有象征意义的轨迹。从古老的思想文化圣地曲阜,跨越到现代经济文化发展最前沿的深圳,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恰恰代表了校园文学的发展之路,恰恰指示了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既要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开放兼容的鲜明路标。”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苗宁礼致欢迎词。河北省张家口一中在2011年首届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及成果奖评比中被评为首批“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在二届论坛开幕式上,该校党委书记于成东代表与会学校发言。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张蕾致贺词。深圳市中学生文联执行主席、红岭中学校长田洪明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白烨先生因出访国外未能出席论坛,在临行之前给组委会发来了贺信,由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邓虹向大会宣读。

第二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颁奖典礼、深圳十佳少年颁奖仪式紧接开幕式隆重举行。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评选活动的宗旨是交流展示全国各地学校校园文学优秀成果与经验,整合校园文学资源优势,引领创建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学特色学校,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发展。这项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热情响应和参加。组委会共收到近400所学校报来的各类申报材料3000余件,从中评选出了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等6家“示范文学校园”,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等39家“优秀文学校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我们文学社、山东省实验学校空间文学社、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雪龙文学社等32家“示范校园文学社团”,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思庐文学社、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小草文学社等46家“优秀校园文学社团”,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张丽君主编的《潞园文丛》,河北省石家庄市十七中边东书主编的《美文美读》、《享受美读》等80件“校园文学研究与教学成果奖”,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学生万亿、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学生吴岱霖、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学生唐迢等32名“校园文学新苗奖”,还评出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校长孟颜军、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余森为“校园文学事业贡献奖”。

开幕式与颁奖典礼由王世龙主持,校园文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光第宣布获奖名单。

12月1日下午1时30分,在红岭中学体育馆隆重举行第二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展览会剪彩仪式。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市潞河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等100多家文学社团参展。深圳校园文学成果展、红岭中学校园文学博览会同时举行。

论坛认为,文化强校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论坛以“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学文学教育行动策略”为主题,围绕“校园文学——文学教育——语文教学——文化强校”相关联的话题,分别设置了“名家专场论坛”、“校长专场论坛”、“校园文学社团指导教师专场论坛”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经过名家专场论坛、校长专场论坛、校园文学指导教师专场论坛三场论坛的学习与交流,一致认为,办好文学社团是发展校园文学的前提,而发展校园文学是作为中学文学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要通过校园文学活动衔接课堂内外,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语文大课堂,整合校园文学资源优势,引领创建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学特色学校,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发展,从而建构文学校园,实施文化强校。这是本届论坛进一步研讨论证的重要理论贡献。

(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整理)

上一篇:教师专业发展论文下一篇:足球体育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