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学当代文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提供了契机,如何与时俱进地伴随网络载体变化,利用好微载体平台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教学,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这是当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微博文学当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博文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1:

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解读

[摘要]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也呈现“碎片化”现象,微博文学可以说是碎片化文学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文学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新鲜话题,而2010年新浪微博举行的“微小说有奖征文大赛”又提出了“微小说”这一概念。对微小说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微博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对微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让我们理解微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碎片化式的文学的特质。“微小说””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

[关键词]微小说;微博;网络文学;文学碎片化

[作者简介]门红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学的发展分为口头文学、书写文学、和网络文学三个阶段,纵观文学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或改变都会给文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晚清印刷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小说的繁荣;网络的流行使网络文学风行一时;手机的普遍使用诞生了短信文学:博客的兴起衍生出博客文学。如今,伴随“微博”的大热出现的则是“微博文学”,尽管微博文学处于一个非常繁荣和热闹的发展阶段。但是对其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充分展开,首先是因为微博文学的出现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比如这种依附网络存在的、方块式的“文学样式”是否是文学?是文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还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学的终结”;其次,如果我们把微博文学理解为网络文学的一种,那带来的问题则是:这种100多字的“网络文学”是传统网络文学(如网络长篇连载小说)发展的趋势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再次,微博文学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产生出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文学作品,这也使得对其进行理论的阐释显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说征文”则将微博文学再次集中细化到“微小说”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赛的形式产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说”作品,在网络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各大纸媒也纷纷转载刊登这些作品,各方评论家也对此发表了许多看法。同时。这次“微小说”“有奖征文”的性质又增加了这次文学讨论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在分析“微小说”概念的源起和发展基础上,从微观上阐述此次“微小说”作品的特色,并结合评奖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论述此次“有奖征文”中“微小说”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而展开对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展开解读,重新探讨新媒介下文学的境遇与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微小说概念的诞生与演变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说@大世界”为口号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的活动规则:“无论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都可以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营造出朦胧的爱情,诠释出深刻的感悟、表达出生活的苦乐、展现出睿智的幽默。一起来写微小说,说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此次大赛设置了约30万元总值的奖品,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四个奖项,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万,相关微博讨论量达1668213条,其参与人数与作品数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一次“微型网络文学的狂欢”。

同时,这份说明也标志着“微小说”概念的正式诞生,从活动规则可以看出,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不过这里的微型小说更加“微小”,只有140个字。一般意义上讲,在小说的分类中,有一种是按篇幅划分,即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说,还有“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千字小说”、“瞬间小说”等说法。这种分类仅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小说这一文体的规定上,微型小说和其他小说类型是一致的。如小说中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是由于字数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说更加精炼巧妙,要做到用语简短而涵义深远,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微小说”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说之后作为按篇幅分类的小说中的一种呢?答案是否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试图从小说的概念发展来定义微小说是徒劳的。“微小说”中的“微”不仅仅是指“小”,更多的是说明它的载体是“微博”这种媒介。我们知道,世界第一个微博客网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国上线的“Twitter”,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网页、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等多媒体途径向微博客发布简短的文本(字数限定在140以内)。在不到两年内,我国类似的网站也陆续出现,如饭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线之后大热的新浪微博。可以说这些微博的出现促进了全民写作的浪潮,人们在微博上发表一些零碎感悟记录日常琐事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创作。写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网曾举办过“微博客小说大赛”,但是影响范围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体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开始在新浪微博上线连载,“微博体小说”开始流行,对于何为“微博体小说”,作者闻华舰指出:“1.每节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节点,要在140字里写出张力和内容来。2.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围绕着微博发展,比如小说里有微博里正在热议的热门话题。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实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关图片、视频、音乐。”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长篇的连载,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渐发表出来,它体现了“微博体”的概念,但在整个小说的构思和设计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从性质上还是一个长篇小说。到新浪的“微小说”大赛,则对微小所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140字以内完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独立的小说,要求具备小说的特质,人物、情节、环境必须具备,是一篇立体的文学创作。

“微小说”大赛开始之后,各方评论对此概念褒贬不一,反对者大多以为140字写出来的不过是心灵鸡汤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难写出一篇情节、人物、环境都具备的好小说,这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碎片化阅读的又一佐证;拥护者如网络作家王小山认为:“小说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会发展到现在,小说已经没有必要容纳和传达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经典小说作品可以用11页文字去描述印刷机是怎样运作的。而微小说使得文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结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优势,我觉得这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好的趋势。”还有评论者认为《诗经》《论语》中的许多章节都可以认为是“微小说”,不可否认,140字的微小说这种简短的“方块文学”的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古代早期的神话传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

志怪小说,如《淮南子》《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

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

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

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刘义庆《世说新语之言语第二》

再看两篇“微小说”大赛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爸爸牵着儿子走过玩偶店橱窗时,儿子吵着想要橱窗里那个机器猫。爸爸习惯性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但向前走出十几米后又牵着儿子走了回来。已经有很久没看过这部动画片了?爸爸不由有些忧伤地想道。他拉着儿子走进了玩偶店,儿子兴奋地对柜台小姐说:“我要一个机器猫!”“两个。”爸爸补充道。

於意云#微小说#星期一,派出所的刘所长走进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关于禁止在辖区内饲养宠物的通告》等着他签字。刘所长认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红红的小梅花。

单从形式上看,这几篇似乎都是“方块文学”和“短文书写”。甚至由此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当然,这两者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内容的深度和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数语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讲述完整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对语言更加锤炼,如有的评论家所言:“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以汉语简短而丰富、含蓄而情长的特点。拿来写微博小说不是天然的语言优势吗?”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微小说,它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新兴网络文学形式。它是一种方块文学或日“碎片化文学”,这种碎片化体现为形式上的短小与内容上追求瞬间的阅读感受。

二、碎片化文学的特质:“文眼”与惊颤的瞬间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说大赛”征文评奖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由大学生评审团“我们文学社”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200部作品进入复评,之后由23名专家评审团选出50名进入决赛,最后由专家评审团选出最终得奖作品,其中参考作品被转发的次数及人气。在最后一轮的评选中,评委团在2011年1月4日发出声明:“本大赛主办方和评委团一致认为本次微小说大赛虽优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质量差距不大。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决定将一等奖(价值10万的汽车)折合为现金10万顺延分配至二、三等奖。二等奖由5名增加为6名。奖金由1万元增至2万元;三等奖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优秀奖34名,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至此,微小说大赛的全部奖项已经诞生。

在征文的规则中,对微小说的题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微小说都是“情感类”。在进入复评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类占了119篇,获得二等奖的六篇小说中,情感类5篇,科幻类一篇。以下是二等奖中的前三名,分别是最佳催泪作品、最佳人气作品和评委推荐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说#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甲斐文#微小说#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说自发表在网络上就一直备受关注,是被网友取名为《放学了》的名篇,转发次数达到14596。小说开篇到提到“放学了”三个字其实是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外婆会说这三个字,小说结尾交代原因的同时也说出了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词——回家。140个字写出了外公外婆的爱情史诗,也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中间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许经历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弥留之际最想念的也不过是和外公一起牵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说是从小到大再到小,收缩有度,小说语言简洁平实,浑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确是众多微小说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转发次数是最高的,但小说的整体境界稍显小气,虽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但故事的新颖度并不高。小说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强的,且表达感情胜在一个“巧”字,主人公Nasa自认为有个秘密。而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也有秘密,那就是保护Nasa的这个秘密,整个村的大人来做一件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呵护一个孩子的“童话世界”,这是小说的精髓之处。

整体观察入选以及获奖的微小说。首先我们发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是情感类。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怀,而幽默讽刺玄幻类的很少,直接或间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说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结尾部分。即点睛和意外的结局,这就要求小说中有“文眼”,有让人瞬间感到震撼的语句,如《放学了》中的“我们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们虽然生气,但却在深夜扮成外星人与Nasa玩耍。到底何为一篇优秀的微小说?此次评奖的标准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赛组委员邀请了四位评委参加“微访谈”。在线与网友就次微小说进行讨论。评委们提出“语言能力”与“想象的空间”是好的微小说所必须的,如闻华舰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说,可以扩展成一部百万字的巨著。反过来说,微小说就是把这部巨著的黄金眼挖出来。少些场景色描写,少些心理活动,留给更多空间给读者想象。”胡淑芬指出:“我对微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是否有足够的信息量。引发读者更广更深的联想。”但问题在于评委团面对的只是200篇微小说,而如何在23万篇中选择200篇,这就需要评委团快速地阅读选择,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说只是一闪而过。凭借“一瞬间的阅读感受”来选择,这种感受取

决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让评委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这140个字的小说必须出新,出奇。另外,评委团另一个参考标准是转发次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评奖也是网友与专业评委共同运作的结果。

通过微小说的定义的发展我们知道。在新浪微小说大赛之前,其他网站如9911也举行过微博小说比赛,但是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而新浪举办的这次却影响巨大,这显然是取决于网站的影响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资源优势举行这样一场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征文是一种营销策略。微小说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担当了“广告”的角色。所以,对于“广告”的内容主办方是有要求的。从上文我们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万部作品,有关的微博评论达1668213条,在这些作品和评论中有很多是关于“耽美微小说”(以写同性之爱的一种小说类型)的,也有很多网友创作和转发了这种类型的微小说,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最后没有一篇进入到比赛之中。所以说评奖过程中其实是有两套标准即“转发次数”与“评委认可”,在23万个作品中,转发最多的是这篇小说:

Well_Lee李炜#微小说#半夜回家,打开门,发现地上多了一双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没人啊!回头再看,那双鞋不见了。

但这篇小说也仅仅在转发中位列第一,并没有进入比赛,被转发次数多的小说有两点,一是名人效应,这篇小说是“快男”李炜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题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说”。所以说评委团在评论小说时,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学所用的标准,比如一篇小说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有没有鲜明的人物或者经典的场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的则是非主流的内容以及特殊表达方式的。虽然与评委的标准语在网上流传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微小说的大致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即寻找故事中的文眼,寻找在140字中让微小说出彩的亮点,更加注重一瞬间的阅读惊颤。

三、碎片化的文学: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文学发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说创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完成,构思完一篇小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发送到网络上与其他读者网友在线交流,文学创作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这么自由,似乎变得无人不可,无时不可,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很难进行大部头的创作与阅读,人们喜欢创作这种“即时”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时化的创作,即时化的享受,追求一时的感觉,微小说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微小说大赛之后许多报刊杂志也开辟了“微小说”栏目,继续征稿,将微小说从网络带到纸媒。许多评论者由此担忧。文学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终结?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文学评论》发表,提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之后,评论界在关于文学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的谈论中一直有“文学走向终结”的声音。重新提起“文学终结论”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文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的担忧和隐痛——在看似“全民创作”的繁荣背后,其实是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一分钟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说更让文学研究者有理由怀疑:文学何为?何为文学?140字似乎难以蕴含文学应该包含的特质,而这种瞬间即逝的文学似乎也很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过,结合上述几篇优秀的获奖微小说我们看到,在一篇微小说中是可以包含小说中的三要素。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必须也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的心灵历程与对时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没有比微博文学,微博小说更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处于“快生活”中,文学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块文学”,可以瞬间消费。但另一方面,从微小说的内容来看,情感类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却是对这种“快”的反思与厌倦、都市中人的孤独与游离,——生活其中但又强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时代,微小说中强烈反映出人们对温暖情感的向往,《放学了》是一种长久不离不弃的爱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情怀,而初选、复选、决赛中情感类占有绝大比例也反映了这个现象。其次,众所周知,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自由,语言的自由,作者创作的自由以及创作内容的相对自由,但是在这次微小说大赛中。却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个字,要求语言更加凝练,表达更加准确,是对作者的一种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网络语言的运用非常少,由此我们看到,创作形式变化的同时却对创作语言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说是对网络创作语言的一种有力的整合。

今天,网络文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微博文学、微小说这种依附于网络微博存在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丰富了网络文学的空间,它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不断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只有这样,“微小说”才能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快餐”而也可以获得自己自足的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而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在呼唤着新的信息传媒和符号载体的问世,随之而来的又总是种种文化创意、艺术幻想和审美灵感的勃发。”

[参考文献]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青山]

作者:门红丽

微博文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2:

微文化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

摘要: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提供了契机,如何与时俱进地伴随网络载体变化,利用好微载体平台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教学,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这是当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微文化时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经典 教学探索

当今时代,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为代表的“微”文化的发展,无孔不入地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最能跟时代潮流接轨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微文化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因此,深入理解微文化的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产品的影响,充分利用微文化平台,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的现实课题。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出发,探索微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新模式。

一、 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独占鳌头,曾经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学经典已经逐渐退居幕后。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赋有的特性使它魅力非凡,教学内容也较为新颖,但由于文学被时代边缘化,不是特别受学生青睐。因此,对于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促进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迫切任务。

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今,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读者的时尚新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完全可以抓住大学生这一阅读心理,通过微文化的途径传播文学经典,有意无意地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田,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领悟力和感受力,培养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素养观。

微文化参与者的主动性、随意性和自由性,有利于各参与者的互动。只要教师稍微加以引导,完全可以很好地促进课堂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微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还有利于促进静态的、平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和立体感。此外,微文化信息浏览方式便捷,不受时空的约束,传播广,扩散速度快,能更高效地提高文学经典的教学效果。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契机。

二、微文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模式的创新

微文化时代背景下,各种微载体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多篇幅较长,大学生由于对文学兴趣本身就不高,再加上就业压力带来的各种考证挤压了学习时间,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文学,很难深入理解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微文化的出现,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了解提供了便利。

(一)微媒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提供信息技术阅读平台

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阅读、微书评等微媒介打造“微”平台,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展示窗口,借助无处不在的微媒介的“微”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文学经典。当然,这种方式主要在课堂外进行。

如通过建立微信群、发布微电影、推行微阅读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微”方式参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讨论中,如对鲁迅小说的评价,对路遥《人生》的品析等。充分引导学生在阅读原作的基础上,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阅读过程中,有些作品还要引导学生细心揣摩作家的创作思路、创作风格和语言特征。每次通过一个专题内容的发布,引导学生慢慢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文学鉴赏习惯。而这样的方式,于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媒介增强师生课后互动效应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课后作业、课外答疑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微媒介采用图文并茂的文字发布出来,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如授课教师通过建立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经典”阅读的微信公众号,同时开设相关资料下载、课后答疑、课程微视频等栏目,并经常更新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学生通过订阅此公众号,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和复习题,还可以很方便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这种方式比起课堂教学,完全不会受时间的拘束,也不用太多顾忌公众场合说话的尴尬与约束,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率性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清楚掌握学生对课堂情况的了解,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实现师生双方双赢模式。

(三)加强“微文化”建设

从微文化角度突破常规进行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模式,既传授文学知识,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微文化”建设,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媒介阅读素养教育模式。

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尤其善于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获取最快速最便捷的信息资源。但大学生由于自身阅历有限,很多时候对于鱼目混珠的众多信息难辨真假,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状况。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大多也流于肤浅,容易被网络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的文学评析、文学现象所迷惑。因而,在微文化背景下,合理引导大学生运用新媒介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媒介阅读素养刻不容缓。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媒介阅读素养为主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微文化讲座。开展高品位、高质量的以媒介阅读素养为主题的微文化竞赛活动,如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微书评竞赛活动。这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势必对大学生阅读经典起到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同时,建立保障和监管机制。教师要加强新媒介技术运用能力和文学经典的写作编辑能力,并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确保其运行安全、健康,以便可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述,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提供了契机,如何与时俱进地伴随网络载体变化,利用好微载体平台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教学,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这是当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l]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2]陈业林.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学报,2014(06).

[3]安瑛.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王慧姝.微文化时代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范式——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5(01).

[5]丁明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曾葵芬,女,长沙医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

作者:曾葵芬

微博文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3:

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指导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摘 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应当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指导建构整个课程体系。其中,用科学精神关注教学各个环节与学生创新方式培养,用人文精神关注学习主体的生态人格建设。这种指导不仅是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还是引导学生将来成为一名有爱心与有责任心的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现当代文学教学

人类文化主要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形态。这两种文化间的区别之一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方式,“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着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1]。对一个国家及一个人来讲,两种文化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单纯拥有哪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健全的国家,不能发展为全面、和谐、完善的人才。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它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的人文性决定现当代文学教育应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观点固然不错,但那种偏执于人文教育的做法有失偏颇。张志公先生曾指出:“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我不反对,但把它与科学性对立起来,就走向极端……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强!”[2]杨叔子院士说:“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是立事之基,少一样都不行。”[3]从根本上说,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出属于现当代文学学科自己的教学目标体系。

一、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

科学在于揭示共性规律,精神内涵是求真、求实、求新。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涵盖多学科知识,如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但我们不能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承担起其他学科知识传授任务,这就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各个环节必须做到科学、准确、缜密、系统,真正将本学科的特点反映出来。

一是教学内容选取上的科学性。首先在作家遴选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众多,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作家,其一生前后思想也不一致。如何正确选取这些作家,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眼光分析辨别,不仅看他的政治观是否先进、落后或反动,还要看他的世界观是否追求和平,更要看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在现当代文学学科“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中,其中就有“重估”不同政治立场的作家的问题,如沈从文、张爱玲等。其次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其作品可以说汗牛充栋、良莠不齐,如何筛选、甄别这些作品也是一个关键。过去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现当代文学学科曾对一些作家作品的选择存在误区。尤其在“工具论”、“泛政治化”等思想指导下,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曲解、别解、误解、歪解,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教训,如延安文学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十七年文学中“鲜花”与“毒草”问题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一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种方法能否促进学生对作家作品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并引发他们对现实进行“介入式”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对同一种文体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有时就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厌倦心理。因此,应采取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同是曹禺话剧,《雷雨》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方法,《原野》可以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等引导学生理解曹禺不同作品中的精神实质。

三是课后各种实践活动安排的科学性。课后各种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本学科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文学作品艺术再高妙,不和具体人生相关联,也没有意义。因此,课后各种实践活动的安排必须有科学性。如可以举办与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相关的征文活动、演讲会、辩论会、座谈会、讲座、笔会等,还要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参与课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科学实践,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思想情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真正使本课程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走入生活,并在今后人生中扎根落户。

二、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创新方式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5],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创新定位于学习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让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必读篇目之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学习过该作品,若大学还像中学那样教学,则已失去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建议学生将其改编创作成话剧、电影剧本等,并作为一次作业完成。现实证明,许多学生能大胆想象,跨越时空创造出许多合理人物形象,构思出许多精彩片段、台词和结尾。又如余光中那篇脍炙人口的《乡愁》一诗,诗人将人类难以表达的抽象情感,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将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出来。这些学生当然都知道,再讲解意义不大。作为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也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同样有着“乡愁”。教学中可让学生写写《乡愁》,且文体不限。实践证明,学生写得很精彩:乡愁是一部电话机,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乡愁是面对故乡发出的一条祝福微博或微信……对学生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应给予表扬与鼓励,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逐渐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二是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学习和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古人常说“学贵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会研究,才会钻研。罗斯扎克曾说:“任何缺乏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教育理论都不可能达到激发年轻人寻找新思路,争做新人和最终更新文化的目的。”[6]批判精神培养已经成为创新精神的重要方面。为此,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批判他人观点,提出独到见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用科学精神关照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性,关照学习主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真正充满创新与乐趣。

三、用人文精神关注现代学生的生态人格建设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发展、财富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灾难,尤其20世纪以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等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呈多元化的同时日益窘迫化,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这种生态危机不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更导致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7]。在“科技主义”、“工具主义”盛行与泛滥的今天,强调人文精神显得尤其重要,科学精神的诸多要义最终要靠人文精神来实现、巩固与提升。

当代人类学认为,人类生态困境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人性困境,因而他们提出构建生态人格的人性生成目标。这种生态人格的核心是“善于处理人类与自然、他人及自身的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8]。这种主张不失为解决当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此,作为人类教育环节之一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生态人格教育。作为人文学科教育之一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在此征途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状态,关注生命价值是人文关怀的深切体现,是生态人格建设的核心之一。现当代文学教材中汇聚着众多名篇佳作,其中涵盖着丰富、深刻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自由精神等。其中尊重生命、促进生命健全发展、探求生命的创造潜能是不懈追求,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立足点。

但是,传统“人”的教育是偏颇的,更多时候强调一种“智”的教育,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以前我们一直主张张扬学生个性,培养爱国热情等理念,这些固然不错,但这种人文意识教育往往是不到位的,常常让学生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漠视他人的生命,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不能正确接纳其他民族。这种生命意识的狭隘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会销蚀我们的创造力与包容力,阻碍我们和其他人、其他民族和平共处。从这个角度看,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要在重视学生“智”的教育的同时,更要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关注个体生命的生态人格建设,如通过对有关作品的讲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美启善、以美启真,引导、渗透与强化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同情他人的高尚情志,引导学生懂得真诚呵护生命,创造美好生命状态。因此,这种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生态人格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即如何回应当下人的生存困境与人格发展的现实问题”[9],必然会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美好生活情感,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因充满人文关怀而更富有活力与魅力。

总之,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目标是引导学生对真善美及内在和谐性的追求,不仅更好地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为将来他们成为有爱心与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提供某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刘新成.历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报,2002.03.19.

[2]《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8.

[3]张媛.杨叔子院士: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才是“绿色教育”[N].科技日报,2002.6.19.

[4]饶爱民.习近平:广大青年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J].中国人才,2013,(11):68.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15日)[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

[6][美]西奥多·罗斯扎克著.苗华健,陈体仁译.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202.

[7]吴苑华.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J].实事求是,2004(1):44-47.

[8]孙力,马宇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人格培育[J].生态经济学,2005(10):100-104.

[9]彭立威.论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价值指归[J].道德与文明,2011(4):117-121.

作者:陈宗俊

上一篇: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论文下一篇:临床路径护理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