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2022-04-19

在当代社会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左右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1:

敷衍与痴爱

摘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的共同体,两者相互依存,同构共生。不过现如今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存在诸多问题,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机械化、同质化严重,甚至趋炎逢迎,不能真实地评析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批评又认为文学创作过于套路,毫无新颖,没有佳作。事实上,两者之间都应坚持以人为本,为读者服务,共同担负起构建时代精神的责任来。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隔膜

1引言

写作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应伴随人们一生,然而在我国写作止于高中结束,很多人到了工作岗位可能连写一份工作报告都要去网上照抄照搬,而文学创作只是小众行为。近些年,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长篇小说每年出版量达到3000部,这些小说种类繁多,成功地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在我国文学界出现百花盛开的局面。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随之复兴,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做出褒贬评析,在文学共同体中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不过随着文学批评与政权的逐渐分离,文学创作似乎得到了自由,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友谊的裂缝也越来越宽。

2唇齿相依,却彼此隔膜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两者都在文学范畴里,不过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学创作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相对独立,文学批评却要从整体视角下考察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符合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没有文学创作,谈不上文学批评,所以文学创作是文学批评生存的土壤,为文学批评提供养料。而文学批评则是文学创作的生长剂,为文学创作催生助长,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先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互依存,这在文学创作者和文字批评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共识。

文学创作者往往期待文学批评者能够读出自己作品里的细腻情感和作品里蕴含的真正价值及理念等,以此来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公众的认可,扩大自身的知名度,激发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不过文学批评家并不会按照创作者的期望对其作品进行评析,由于文学批评者接受到的文学教育各不相同,面对众多的作品,只能按照自己所学到的批评套路对作品进行评论,要么搬来一些概念和生僻词语,要么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对作品里的内容却提到很少,有时根本没有参照文本,因此这种批评很难按照文学创作者的预期达到效果,自然让作家非常失望。所以在写作技术方面,作家们往往对文学批评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文学批评在他们眼中成了鸡肋[1]。不过文学批评者也经常对文学创作表示不满,指出文学界虽然创作出的作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尤其现在多媒体时代,所有人都可以创作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却总是缺乏新意,不能使人眼前一亮,不能使人为之呐喊,真正鼓舞人心的作品太少等。文学创作者与文学批评者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友谊的船说翻就翻,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逐渐形成了一层无法超越的隔膜。

3敷衍与痴爱,责任同构

文学的边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延伸,文学批评也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向前一步,文学创作失去文学批评,虽然不会对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但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痕迹[2]。同样没有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则会是纸上空谈,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它们的最终服务目标,都是人。它们其实是对等互助、同生共构的关系。

然而在许多作品研讨会上,我们不难看到存在太多的敷衍现象。文学批评者在发言中对作品极力赞赏,他们经常高歌赞美一部作品,称其为“珠宝”、“完美的艺术”等等,也给于作家高度的评价,称其“优秀作家”、“先锋”等等,这些溢美之词太过泛滥,即使谈及作品的不足之处,也会稍稍带过,话锋一转,又转回作品的优势,批评者的这种态度使人很自然联想到红包批评、人情批评,这样反而使读者对作品本身降低了兴趣,也使文学进步的可能性降低,也会使文学界出现的有特色的作品销声匿迹。而文学创作者也会在公众场合公开表达对批评家的感激之情,感谢批评家对自己的栽培,感谢批评家对作品的欣赏,并立志以后会出更好的作品等等。

不过文学创作者在私下里会觉得,创作是个体的行为,是自己的宇宙,与文学批评着没有什么关系,文学批评者的评析对自己的作品并无实质性的用处。而文学批评者在谈到整个文学的形势时,则又义愤填膺,指出整个文坛都比较死寂,没有上好的杰作,整个文学界都为了逢迎读者而写作,太过媚俗。总之,文学创作者与文学批评家的隔膜越来越大,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的分析太过僵硬,分析不做作品真正的内涵,所以越来越不信任文学批评家,而文学批评家也看不上文学作家,认为作家们按照套路写作,引诱读者进入圈套,或者作家只是把写作当成赚钱的手段,不会有真正的文学营养在里面。因此,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并没有做到并肩同行,同舟共济,文学创作者没有从文学批评家的评析里判断出自己作品的好与坏,而文学批评家也没有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是否有实质性的进步。

尽管如此,存在即意义,即使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但都无一不可或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要服务于读者,它们是文学的共同体,注定要在每个时代留下脚印,是每个时代人们对文字对情感的表达方式,见证了时代的发展。所以解决当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间隙问题,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是同生共构的关系[3],尤其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作家和批评家,应坚持以人为本,致力追求真善美,

文学作品要反映人们的心声[4],而文学批评也要深入社会实际,分析作品对照现实生活所存在的缺陷,并真诚地揭露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醒作家,使作家进步。因为文学批评只强调作品对读者的娱乐性质,却忽略作品背后的消极因素,那就没有负起文学批评的真正责任,只是敷衍了事。但是,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文学批评家,应建立一种对文学痴爱的态度,文学批评家由于痴爱文学,才不能容忍文学作品里的负面影响,而文学创作者由于对文学痴爱,才应该坦然接受文学批评家真诚的建议,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文学水平上真正地提高。

当我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文学创作应该积极地站出来,贴近实际,洞悉社会问题,参与时代精神的而构建。而文学批评也要介入现实,加强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文学的理解,解析文学作品与现实的關系,帮助人们发现现实中的深层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洱.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J].上海文化,2017(1):103-127.

[2]毛郭平.问题·原因·对策——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西北民族大学报.2020(5):182-188.

[3]毛郭平.“多元对等互动”视角下的文学批评[J].学习与探索,2020(2):170-178.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信息:肖一诺,女,2000年10月,汉,湖南省衡山县人,大学本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文艺学等。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肖一诺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2:

传媒文学批评的功能探析

在当代社会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左右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媒时代一方面造就了形态多样与价值多元的文化现实,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在传媒时代中,批评主体从不同的文化体认出发,表达各自的文化价值观,文学批评遂形成社会历史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思想(史)批评、道德批评、纯文学批评……共存互补的多元格局;另一方面,传媒自身也成为一种具有品牌性质的商品,同时也使一切通过传媒渠道的泛文化信息带上商品的色彩。文艺作品和文学评论文章也面临了商业化标准筛选的命运,过于严肃的文学作品或经院式的理论批评往往被淘汰出局。因此,在传媒时代中,我们必须认真审视与推进文学批评与媒体的互动性关系,从而在传媒时代中真正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文学批评的功能。

传媒时代中的文学对个体主义伦理价值的表述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同样,文学批评在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冲击下也经历着变形,陈晓明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和权威化遭遇危机,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建的文化越来越遭到流行文化的排挤,退居到社会的边缘地位。歌星、影星、电视主持人以及娱乐报业的记者,日益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的文化精英,当然,这与文学本身的边缘化相关,而文学批评更难以它的学院姿态和方式对社会发言,媒体的魔力正在使这个时代的各种事物变成一种必然的事件,批评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意外。批评的主导趋势不再是强化学术品质和理论含量,而是变成一些消息、奇闻和事件。”文学批评的娱乐化实际上正投合了广大读者消遣、猎奇的心理,这正是传媒时代一切以市场利润为价值导向的必然结果。基于这个原因,当下市场经济语境中崛起了诸多的从内容到形式都透显个体主义意识形态抑或伦理价值的文艺现象,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大众艺术以及各种以愉悦人的感官为目的的轻喜剧、偶像剧和肥皂剧都任性地张扬一种卸除形而上的精神辖制后所体悟到的感性狂欢。“当今的文学的危机在于,文学已经渐渐丧失了对社会重大问题发言的权力和言说的能力。而文学批评则不仅丧失了应对社会和时代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批判功能。90年代以来的批评界已日渐堕落为名利场,匮缺的就是最基本的批评品格。而这种批评的基本品格的丧失才是今天的文学批评界所遭遇的最大的危机。”

在一个欲望丛生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对欲望的表现成为一个焦点,以前谈欲望,尚有启蒙、人文精神作为其话语存在的背景;而现在却无所顾忌地追求身体的狂欢。个体主义与大众传媒的合流,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精神缺萎。身体日渐成为表现的重心,对思想性欢乐的追求被放逐了。怎样在文学作品中处理好感官与理性的冲突,这需要文学批评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个体主义本身的问题仅仅在自身的理论樊篱中不能寻求理论的突破性,只有拓展其理论生成的疆域,从社会关系结构中借助于另一个关于人的规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得到解决。而这种借助与寻求在传媒时代中取决于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合理谋划,并最终由文学批评指引其合理的伦理取向。

人们对于文艺普世主义伦理话语最近身的体认就在于该价值形式对绝对个体主义泛滥的理论匡正功能上。个体主义突显了对于“自我实现”与个体生命意识的强调,但它不仅强化了“寻根文学”中所存在的个体性单一的精神主体性的偏移,而且进一步将之异化为极度的“内向化”、“心灵化”和“深层自我实现”,并随之将它极度“外向化”、“对象化”,从而制造了一个全面的关于人的个体性的神话,使人与文学的个体性的内涵失去了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依据。个体主义所表现出的个性意识的强化与在单一的精神主体方向的偏移带来的个体性的畸变和新迷失,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如何进行我们的伦理诉求。其实,“个体的觉醒和强化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有另一种导向,这就是导向对自身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即时代社会关系的自觉关注,导向对包含自身在内的现实解放和自由发展的自觉追求。这种导向可以使主体性愈来愈超越自我升华到一种崇高宽广的境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学批评应更好地精心培育普世伦理,从而为修正个体伦理作出相应的努力。

从目前的文学阅读现状与文学接受对象来看。文学批评应该侧重于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不是那种高要求的应该做什么。这样说丝毫不是意味着当下的文艺不应该对人们作出道德上自律的承诺,它只是在如实估价世俗社会的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更具现实可行性的伦理取向而已,就终极目的而言,它正构成道德自律的伦理话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它对于个体主义伦理话语的意义就在于。“普世伦理首先是对人类道德对话的邀约。她邀请所有不同道德文化传统、道德学说和持有不同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的各阶层、各地区、国家和民族、各信仰群体的人们参与对话,她允许参与对话的每一个对话者(无论是作为群体还是作为个体;也无论是作为某一文化传统的发言人还是作为某一宗教信仰的传播者)保持其自身的道德观点和申言权利,但同时也要求他们以积极的姿态。来承诺达成必要的道德共识和普世伦理原则的人类道义责任。因此,参与对话的各派在坚持自己道德观价值观之合理立场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寻求大家能够共享的人类道德立场。”

而这种普世主义的伦理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批评的正确引导。将人置于社会关系中,普世主义的伦理取向便作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终极追求而出现在文学批评中。在传媒时代中,文学批评标举这种略带精英色彩的人文理念既是为了规范任意张扬个体主义可能出现的人性误读,也是对人之为人的独特性的自我反思。检视当下个体主义伦理取向的文艺视景,诉说人性普世主义的文艺样态虽则在数量上略显单薄,但由于这种文艺形态注重人性深度的开掘与形而上意义的质量承诺,所以对于具有自省品格的个体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人性撞击力一点也不亚于个体主义所带来的感性裹胁力的影响。最能给我们以这种印象的当数“二张”,即张承志与张炜的浪漫主义美文学系列,还有诗人海子对诗意家园的执着吟唱等等。

由此可见,传媒时代中文学批评的伦理取向是一个需要专门考察的学术问题。这种伦理取向实质上是社会层面的伦理要求与个人心性修养层面上的道德要求的统一,从而避免“批评失范”和“批评腐败”。也就是说要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起以权利、民主与契约精神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并辅之以制度的保障和伦理底线的规范;并在个人心性层面上以仁爱:求知与信仰精神为伦理核心,从而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和超越性的道德要求。

在正确的伦理取向基础上,传媒时代中的文学批评应该导引文学追求一种审美的高端价值。大众传媒的经常性、普遍性需要,将会催生大众文艺的强劲崛起。而文学批评必须在与传媒的“合谋”中保持文学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在传媒时代,由于传媒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文学批评离不开传媒,必须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扩大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24日发布了《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上网族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了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所以,文学评论假使不直面网络这一信息媒体的话,势必会大大削弱其本身在大众中的影响。现在中国内地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而且上网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也就是说文化评论的主要对象就是他们。文学评论本身是一个学院式的东西,也可以说学理性很强的文本。但是怎样才能在文学批评中把大众化和学理化结合,或者说精英的东西跟普通的东西结合,实质性和形式性的东西结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这就需要我们的评论家多写一些有思想内涵的媒体评论,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的文艺评论的普及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媒体与文学评论相结合。文学批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要借助于传媒,它也要包含与表现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生活之中。

文学批评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生动呈示,寻求与媒体的互动合作,从而缩小了批评分析中的抽象推理给读者带来的距离感,增加了文学批评的审美吸引力;批评心得的诗意传达,在激发读者美感同时,又能够引导读者玩味、领会批评家深沉的人生体验和独到的审美发现。文学批评采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容易诱发读者的想象,对作品的审美韵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而其更为重要的职能,是通过它的思想和艺术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优秀的文学作品融入了作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不断以艺术创新冲破成规定律,越是人生体验深刻、形式新颖独特的作品,读者接受起来难度越大,这时就需要文学批评的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精微之处,体验蕴含在文学中的审美价值,从而获得强烈深邃的审美享受。

同时,文学批评在传媒时代中发挥文化审美的功能,让文学批评走向文化审美层面,并不意味着对文学自身特性的忽视和抹杀;相反,则是使文学批评向文学自身回归的一种表现,从而能从一个更高的理论维度来对文学提供的特殊经验、特殊情感进行审美的审视与阐释。只有从人类创造活动及人类精神文化、审美情感价值的内质的相通性上来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融汇。人类的特殊经验、情感在文化沟通的共同主题下才会呈现出自身应有的审美价值。在文化审美层面,文学批评从探讨文学与人类精神活动、人的主体创造活动之间必然关联出发,就容易获得对产生于不同形态文化圈内的人类特殊经验、特殊情感的领悟和沟通,进而能够真正地认识和把握到文学所蕴含的深刻、稳定和恒久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学批评在走向文化审美层面中,注重对蕴含在文学之中的审美高端价值的发掘,从而使文学真正成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共同享有的可持续、可再生的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资源。

文学批评在走向文化审美领域之后,实际上也就是在把文学与整个人类的精神文化、审美情感有机的联系起来当中,能够将文学既当作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当作是在人类整体文化观照之下具有自身规律特征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从而真正发现文学在人类文化结构中的位置、功能与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审美视野中的文学,其自身的审美特点、自身的丰富性将会在文化审美的催化下不断地发散。除了人们熟悉的文学社会性、典型性、形象性等之外,还可以认识到文学自身的形式、文本、语言等诸要素的独特作用,可以发现文学与人类其它的把握世界方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展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传媒时代中,文学批评的文化审美维度。能使文学批评获得广阔的文化审美视野,即把文学现象提升到文化审美领域中来认识、观照和把握,就能够从中获得对蕴含在文学结构之中的那些深刻、稳定、恒久的审美价值的领会、理解与把握。

但是在传媒时代中,我们面临的是批评权利的扩散。千百万人都有可能通过网络来进行文学批评。这种批评权利的大规模扩散确实是我们要去面对的。但是批评权力的扩散不仅意味着批评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文学批评与传媒恰当的“审美距离”,才能使文学批评保持其审美的纯粹性与导引性。

传媒时代中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要关注入文精神的建设效应,另一方面更要垦拓文学自身的发展空间。而这前者意味着文学批评要和文学创作一样保持道义感,批评家要有艺术良知。要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趋附于流俗。趋附于文学之外的利益关系;而后者则意味着文学批评要对文学内部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阐释和解读,包括批判和否定,从而更好地履行其本身的审美导引功能,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文学批评的审美导引功能和伦理取向功能是一体两面的,文学批评不能只追求对大众的审美导引,而忽视文学批评对社会价值和责任感的执求与建构。建立起文学批评内在的审美尺度和伦理尺度、构筑一种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双向互动的双赢局面是文学批评的未来期盼。

作者:陈国雄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3:

模仿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价值初探

摘要:模仿论作为19世纪以前重要的学说,一直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核心标准。从19世纪开始,模仿论被表现论和价值论逐渐取代。到了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则似乎完全摆脱了模仿论的影响。本文初步探讨了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关系,旨在证明模仿论从文学生产方式来说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具有理论探讨价值。

关键词:西方文艺理论 模仿论 文学生产方式

一、引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模仿论并不是具体的文学理论,而是关于文学艺术与世界之间反映关系的学说。文学艺术作品以“模仿什么”及“怎样模仿”为关注焦点,是从哲学意义上体现出反映论。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文学的相关思想就以模仿论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指导原则,以“模仿什么”及“怎样模仿”为理论焦点,逐渐形成了模仿论。直至19世纪,模仿论才被表现论、价值论以及本体论逐渐取代。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更是一片繁荣,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层出不穷,曾经作为理论指导的模仿论似乎退出了当代文学理论的舞台。然而,笔者认为,模仿论并没有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销声匿迹,而是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继续指导人们认识文学艺术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文学艺术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西方本体论哲学观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二、模仿论概说

模仿论来自西方本体论哲学传统。自古希腊时代起,西方就形成了以“求真”“仿真”为核心的哲学认识论。赫拉克利特从哲学上论证了自然界是由联合的对立物构造成的和谐的存在,艺术则应当模仿自然造成的这种和谐。而稍后的德谟克利特则把模仿视作人的创造实践活动的本质和本原,他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是人在模仿动物的活动中创造的,模仿创造了艺术;在文学艺术领域,艺术不但模仿自然,也模仿人,不过德谟克利特要求文艺模仿好人,不要模仿坏人。从哲学观念出发,苏格拉底也认为艺术应模仿人,不仅模仿人的外形(神色姿势)和活动,而且还要模仿人的心灵(如情感、心理活动等,这也为后期在模仿论的基础上提出表现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真实”“作用”的价值评判尺度。而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中建立了完整的模仿论批评理论系统,以模仿媒介的差异区分出了史诗、戏剧、抒情诗,以模仿对象的不同划分出喜剧与悲剧。亚里士多德奠定了模仿论的分类说及批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真实性为艺术本体特征及重要价值判断的尺度,他认为诗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模仿,在模仿自然时可以“虚构”和“创造”,但这必须合乎情理,贴近真实,并且强调诗要“寓教于乐”。

直到19世纪初,模仿论才在某种程度上被表现论取代,然而,模仿论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从表象上看,19世纪之前的模仿论是一种机械反映论,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自我理论的修正与调整,必将走向死亡。但是,笔者认为,模仿论作为西方哲学认识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并没有就此退出西方文学艺术的舞台。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社会存在及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方法,模仿论始终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不仅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如此,在文学艺术理论领域也是如此。首先,在文艺创作领域,模仿论指导着艺术家能动地模仿和反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与社会存在。不论哪一种文学艺术作品,都可以说是对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文学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土壤,不能摆脱对现实的模仿,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恒久的艺术生命力;同样,如果文学艺术仅仅是对社会现实机械地模仿,也不可能具有艺术生命力。首先,文学艺术必须基于社会现实,超越社会现实,启发人们认识社会现实;其次,在文学理论领域,理论是后于文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是对文学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三、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

由于古希腊时期的人类还处于“儿童时期”(马克思语),只能朦胧地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西方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柏拉图就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文学艺术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之后,亚里士多德更是确立了模仿写实选择。但是,人类的思维并非僵死不变的,而是在历史进程中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深化发展的,模仿论也并非是封闭、单一、被动的,而是动态、能动和多元的。但是,模仿论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及其演变规律,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源,主要是模仿论在历史进程中沾染了某一时代的具体特征,变化为该时代所能接受的某一具体理论学说(如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或某几种理论学说(如当代西方种类繁多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理论发展的主要规律被遮蔽了。因此,某一时代的研究者偏重文学发展链条中的某一环节,从而忽略了文学理论发展史中各种具体理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纵然有对文论发展史的研究,研究者也以某一时代受到推崇的理论或某一学者信服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编纂文学理论的发展史。当然,这种现象与西方思维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西方思维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二元对立”,即主观与客观、灵与肉、内容与形式,以及意识与物质的分离。在文艺活动中,与中国文化侧重文艺活动中的主体不同,西方文化更重视对客体的研究,这也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人们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在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分离的前提下,向客观物质世界接近、靠拢。当某一种观念学说不再能为人们提供认识真理的途径时,就会有新的学说出现并颠覆旧的学说。这种思维模式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表现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在上述各种文学思潮中,我们不难发现模仿论的影子。如古典主义思潮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重视对“古人”的模仿,无论是诗,还是戏剧,都不能逾越鸿沟,坚持“寓教于乐”的价值判断标准;浪漫主义思潮则反驳古典主义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行为,强调以感性为主,赞美灵感、大自然,将人的主观情感作为文学创作主要的反映对象,用语言文字来模仿人的主观情感状态,于是回归自然、表现“自我”便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文艺思潮;现实主义则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古典主义,并结合具体的时代特征,强调文学创作不能只关注人的主观情感,而应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社会为模仿核心,从而实现对浪漫主义思潮的颠转。与古典主义不同的是,现实主义并非机械地模仿客观世界,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结合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有选择地模仿,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进入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垄断资本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洪流中,人逐渐被“物化”“异化”,传统价值观逐渐被“拜物”“拜金”所取代,科技迅猛发展、消费主义盛行、金融经济兴盛、资本运作方式的变化都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文学创作开始转向人们的内心,运用诸如意识流、回闪、拼贴、戏仿等技巧来模仿人类精神的荒原状态;文艺理论也出现了与传统的断裂,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认为传统的文艺理论重视文学的外部因素而忽略了对文学文本的研究,提出了“陌生化”“有机性”等文学观念,开始将理论关注焦点从外部转向内部、从他律转向自律、从他为转向自为。而到了后现代主义者那里,文学艺术与文艺传统彻底决裂。不再相信世界上存在什么价值或真理,一切只是一种“游戏”,文本是虚构的,并不能够反映人的外在世界或内在世界。于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开始转向对“虚构性”“不确定性”的积极模仿。从文艺的审美形式来看,有创造力的形象和风格被平面化的类象取代,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消失了,文本拼贴呈现碎片化;从艺术的价值内涵来看,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度被平面化的模式所取代,意义被消解,艺术走向平庸;从艺术生产的机制来看,艺术全面商品化,被资本控制并批量化生产。人们易于接受这一类的文学作品,且乐在其中,究其根源,在于现代或后现代的文化从整体上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真实状况,并成为了西方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之前我们说过,文艺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能动的模仿与超越。从文艺活动的总体性来看,无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文学理论领域,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社会存在为基础,能动地模仿社会存在在人类精神领域的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社会存在作为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作主体受社会存在的影响,通过模仿媒介语言,模仿社会存在在创作主体精神领域的反映,从而实现了对社会存在的超越;在文学理论领域,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是文学理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现实依据,批评主体和创作主体一样,能动地模仿着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在批评主体精神领域所激起的反映,并对这种反映做出相应的回应,最终“理性地”实现了对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的超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的产生均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以模仿论为重要的中间环节,从而实现对社会存在或文学作品的超越。这样,在当代西方门派繁多的文学理论中,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核心,所有的文学理论都是以能动的模仿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核心途径。只不过,模仿论并非具体的文学理论,而是指导文学理论发展的潜在学说,是人们认识文学现象、总结文学规律、发展文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模仿论无论是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还是在文艺理论领域,都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是能动反映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实现。而模仿论在文艺理论中潜在的指导作用,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逐步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本体学说——模仿及模仿相关范畴的研究,从而更加系统、完整地把握文艺理论的本质及特点。

四、结论

虽然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具有该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思潮,每一种思潮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以模仿论为核心而展开的具体演绎(只不过模仿对象不同罢了,或是模仿社会存在,或是模仿主观世界,或是模仿客观世界),而社会存在是各种文学理论在模仿论这个链条上转化的条件。社会存在是一切文学活动的基础,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养分。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是在以模仿论为核心指导原则,结合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演化为符合该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文学理论,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反映,而并非消极、被动的模仿,不能对模仿论做出机械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模仿论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社会存在的根本方法,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探讨价值,而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具体关系仍值得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79.

[2]冯宪光.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杨守森.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外文系)

作者:屈冬

上一篇:一氧化碳中毒护理论文下一篇:健康发展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