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2022-04-25

[摘要]文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文学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面对大好形势,黑龙江省文学界和广大文学工作者要努力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为实现“文化立省”战略,以及实现黑龙江省文学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明清文学文化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清文学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1:

元明清文学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元明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期综述、纵横对比、按体分类、以点带面的方式,可以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为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元明清文学;诗文;小说;戏曲;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进入元明清阶段以后,与前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等阶段相比较,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以上阶段的教学,从学科的属性来看,先秦两汉文学具有经史杂糅的特征;就文学的发展进程而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从文类的形态上看,唐宋文学最为成熟的当然是唐诗、宋词,其他文类尚处于萌芽或发展状态。因此,元明清文学以前,文学史讲授的重点是以诗文这两大文类为主。而元明清文学涉及到的作家作品众多,教学重点转入以小说、戏曲教学为主,学生需要课下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小说等作品的篇幅往往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这些知识。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安排上,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安排是一个学期,最多的是64课时,最少的则可能是32课时。因此,探讨元明清文学教学的新模式,如何高效完成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工作,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相比其他两个领域,文学史有其特殊之处,它含有文学和史学双重属性,其旨趣就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将各历史阶段的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发展大势系统而条理地呈现出来,因而讲授文学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既对毎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情况有所了解,又对中国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脉络有所认识,进而提升解析文本和文献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所以,如何向学生展示元明清近七百年作家作品、历史事件、文学思想、发展态势、经验教训等等,便成了元明清文学史教学的出发点。

一、分期综述:总论元明清文学的历史脉络

文学史研究是以历史的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因而兼具文学和史学的双重属性。编年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即按照时间顺序排比史料,在系年序列中再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凸显历史面貌。贯彻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便是编年史的研究方法,陆侃如先生的《中古文学系年》即为典范之作。其优势在于排比史料,以准确的史实,逐年展示文学史的连续性,从而在时间轴上展示文学史的连续景观。当然“系年”方法用在教学上肯定行不通,教材体例和教学课时都对此有比较明显的限制,但我们仍可吸取其精髓,将它改造成适合教学的模式。在讲授明代文学时,总论部分就运用了这种编年的方式,按照明代皇帝的年号将明朝近三百年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期(有些时间短的年号就直接合并,时间长的年号还会分割),逐次详论每一期的历史大事、文化思潮以及文学风貌。这样学生对明朝的历史走向、思想变革等问题都了然于胸,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对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理解,为“知人论世”作好了一定的鋪垫。

经过这个过程,学生相当于沿着历史的足迹把明朝的文学线索清理了一遍,对明朝各个方面的文学状况形成一种综合认识,这是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理解更多的信息、记忆更多的知识以及提出更多问题的基础。这种以史的观念建构起的框架富有稳定性,因为它立足于过去的事实而不是某些时髦的理论,所以它是稳定的,不会因为研究风气的变迁而废弃;同时它又富有弹性,因为史的内涵十分丰富,各种现象都能通过史的视野加以观照,所以它是灵活包容的,运用它理解一些问题不会显得生搬硬套。反观现在的一些学生,在看待一部作品时,只知道机械地套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框架,不得要领,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树立这种历史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新的教学尝试需要从具体的细节做起,比如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包括记忆明朝的年号,弄清各个文学家之间的代际关系,大体了解各文学家之间交游的情况,知道一些著名文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经历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教材涉及的重点,但却是文学史上最基本的事实。如果学生不掌握以上基本内容,只是硬性记忆教材介绍的艺术特征来应付考试,那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将毫无意义。

二、纵横对比:纳入中华文明史的整体框架

讲文学史要有时空大局观,讲某一个朝代,要能够在纵向上联系其前后朝代作对比,在横向上能将文学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对照。

还是以明代文学为例,在讲到明代小说时,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发展历程,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明代章回体小说形成的里程碑式意义。然后,简要介绍清代小说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说明明代小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样,学生能以全面的历史眼光来看待明代小说,理解它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这样一来,他们对明代的“四大奇书”有了更多的重视,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学习具体作品时,能“瞻前顾后”,寻找这些作品与前代和后代小说之间的一些关系与传承,提岀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体上看,这种大处着眼的讲授方式,与就事论事的传统讲授方式相比,在促进学生的思考方面更有实际效果。

同样的方式还可以用于明代戏曲及诗文的教学上,将其纳入中国戏曲史及中国散文史的大视阈中来讨论,甚至有些内容适当纳入古今文学演变的框架内讲授,比如明末的小品文,它的生命并没有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而停止,在20世纪初,它的价值又被周作人重新提出[1],

并且成为了影响现代文学创作的一股重要思潮。讲述这类问题能够打通古今壁垒,有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以上是纵向的对比。在横向上我们也可以将文学和该时期的其他学术领域及文艺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对照。这种方式在明代文学的讲授中同样适用,因为明代是文学精神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文学影响的痕迹,通过论述文学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比如,在总论明代文学时,便讲到了当时文学对经学、史学、子学的渗透,比如《诗经》的解读趋于文学化[2]、演义历史成为新的风尚[3]、

评点诸子散文的书籍大量产生等现象[4],使学生对当时整个文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风气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按体分类:归并教材各章节的同类问题

现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在介绍明代文学时,多是将明朝分成前中后三期,然后又将各期分成若干章节,对其中的主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进行详细论述。这种体例很适合文学史的编写,但在教学时也没有必要完全地墨守成规。适当调整教材的章节、依据文学体类而非历史分期进行讲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依据文学体类来对作品进行分体介绍,能够使文学史上一些争讼的问题显得更加明晰,各体文学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楚。明代文学根据体裁可以分成诗文、戏曲、小说三类,将这三类分别讲述,各自的侧重点又有不同。

例如诗文部分,主要是集中介绍明代各个时期诗、文两个方面文艺思潮的变迁,指出各个流派之间的同异、因革的关系。这依据的是一种线性的思维,目的是给学生呈现出延绵不绝的诗文发展图景。

对于戏曲部分,则釆用了以点带面的讲述方式,以《牡丹亭》这部伟大的作品为中心展开,其他的内容则如众星拱月围绕着它。明前期的戏剧是作为《牡丹亭》的铺垫而讲述、汤显祖的其他作品是作为《牡丹亭》的参考而介绍,还有之后的沈汤之争、临川派后劲作品都是作为《牡丹亭》的对照来分析。由此以《牡丹亭》这个中心引出了整个明代戏曲的大体面貌,学生既深入了解了《牡丹亭》,同时又对戏曲史有大致认识。

至于小说部分的讲述,也很适合采用这种分体介绍的方式。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明代小说是一代之文学,受到极大重视,因此习惯的讲法是把每一部作品专门列为一个专题来讲,以便使学生对这些名著能有更深刻的体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种安排做了改动,在介绍明代章回体小说时,将当时“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并一处综论。即从这四本书中提取出若干个共同的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对四大奇书进行比照,体现它们之间的异同,显示出随着时代变迁章回体小说形态不断成熟的轨迹。比如,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个问题上,一般的讲法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分析,拈出小說中的塑造的人物形象,结合具体的文本加以分析,其遵循的一般思路是文学理论中强调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安排下来固无不可,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会陷入讲故事的泥潭,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课时,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收获不大,甚至因为教学理念的同一化导致文本分析的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鉴于以上情况,笔者按照写作时间的顺序依次讲述四大奇书的相关内容和各自的人物刻画手法,展示出从元末《三国演义》性格单一的人物形象到明末《金瓶梅》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发展历程,使学生对明朝三百年间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笔法的进步有了更直观的体悟。正是抓住人物形象与小说笔法的演进这一核心,四大奇书之间就不再是彼此孤立的四部小说名著,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节约了讲授的课时,为其他教学内容的安排腾挪出了更多的时间。其他方面,笔者还归纳了一些问题,如虚实关系的处理、整体结构的安排、具体情节的叙述、审美旨趣的倾向、语言艺术的特色等,也都是依照这个思路进行讲述,从而将四大奇书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都囊括殆尽,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每部作品艺术风格的认识,也形成了对明代小说发展的整体印象,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当然,将四大奇书合述仅适用于对艺术特色的介绍,在涉及每部书的形成过程、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时候,还是要将它们分开来讲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纯粹的分体介绍相比于分期介绍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它割裂了同一时期各种文体发展的相互联系,难以对某一个时期整体的文学发展状况全面观照。不过,上文已指出,在教学时,我们一开始就对明代作了历史、文化以及文学方面的分期综述,使学生预先具备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可以弥补分体介绍的不足。因而,采取上述教学安排的前提,需要重视明代文学总论部分的讲授,这与先秦两汉文学的讲授明显不同。因为先秦两汉文学的文本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难度较大,因而笔者在讲授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先分后总而不是先总后分的方法,即先从具体的作品和文献入手,细读文本和文献,获得感性认知,然后反过来再加以总结,升华总论的内容。总之,教无定法,我们要积极调用各种线索串联文学史知识,并把它们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汲取各种知识信息,达到对中国文学史理解上的融会贯通。这是我们讲授文学史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四、以点带面:凸显文学创作的历史语境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也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

以元代文学为例,从蒙元王朝1234年立国,到1368年被朱元璋的义队军推翻,经历了134年的历史。在这一段历史的文学进程中,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迥异于传统的“温柔敦厚”而一变为“自然显畅”,其中的答案,只能从时世推移的沧桑巨变中寻求。又比如,传统的文学批评中一般认为“诗庄词媚”,而曲的当行本色是什么?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蒙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流、文人地位的下降、戏剧的“自娱”与“娱人”需要,皆是构成元曲“自然”审美风格的原因。再比如,元曲中出现了〔唐歹合〕〔拙音速〕〔阿忽合〕等曲牌,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少数民族音乐进入中原的结果。

在清词和清诗的教学部分,由于文学史教材中对于清诗、清词部分的介绍比较有限,而诗词乃是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文学史教材的基础上,布置《清词史》《清词丛论》《清诗史》《清诗流派史》等专业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宏观背景。

在文学史教学中,面对朝代更替,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历史分期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朝代的更迭没有使文学史呈现出截然的一刀两断的面貌与风格,然而每一次更替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方向。如前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对明清易代大背景作出历史脉络的梳理,对整个清朝的诗词作整体的讲述,描述其异于其他朝代的特点,注重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譬如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长期灌输中,很多学生会认为长篇小说是清代文学的代表,而清词是清代文学的末流,没有多少可观之处,甚至很多研究生也抱持这样的观点。而事实上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清词都足够与宋词双峰并峙,而这正是教学中应该致力矫正的方面。在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时,需要给学生呈现文献证据,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也尽可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的评价。尤其对钱谦益等被清廷打上“贰臣”标签的诗人,须结合他们的诗歌作出说明,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遗民诗人群体是清初一个庞大的士人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又包含了许多小集体,且不同集体的诗作也带有其自身特点。而教材因为篇幅原因,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清诗的“神韵”“肌理”“格调”“性灵”四大诗派,忽视了对遗民诗人群体的关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区分、了解遗民诗人群体,笔者对南宋末年与明末清初的两大遗民群体进行了对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遗民群体的评价也必然会出现变化。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细读作品进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体会当时作者的遭际与抱负,从而对原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

五、余论

维果茨基认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借助他人的指导可以解决超出自己原有水平解决问题,这个潜在的能力发展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5]。虽然这个概念是在儿童认知领域提出的,但在具體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因为它同样反映了教学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在学生已知的领域中打转。该理论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教师在教育中不可代替的引导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需要适当提高知识难度。在讲授清代诗词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知识接受范围,又适当加以扩展、联系、比较,提升学生对清代诗词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发现,受到戏说历史和流行影视的影响,学生对稗官野史体现出较大的好奇心,出现史实不清、评价随意的倾向,这在教学中是应当加以矫正的。

总之,相对此前其他历史阶段的文学史教学,元明清阶段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将难以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遑论保证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对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作了一些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祈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7-28.

[2]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0-287.

[3]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98-404.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83-512.

[5]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60.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冷卫国

明清文学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2:

文学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

[摘要] 文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文学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面对大好形势,黑龙江省文学界和广大文学工作者要努力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为实现“文化立省”战略,以及实现黑龙江省文学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文学 文学专业 大发展大繁荣

[中图分类] I0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学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涌现出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以其自身的辉煌广为流传,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以鞭挞黑暗、讴歌光明为己任,为民族启蒙而高歌,为人民觉醒而呐喊,在反映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道德情操等方面,创造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以自觉的使命意识,创作了一大批直面社会、关注民生的优秀作品,以强势冲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引起巨大反响,文学的作用与功能得到空前的扩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激励人民奋进的号角。

黑龙江省的文学事业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创作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中短篇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创作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并多次在国内外的重大文学评奖活动中摘取桂冠;长篇小说显示出旺盛的态势,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各级文学组织的培养下,具有浓重本土意识的中青年作家在国内文坛的地位稳步上升,显示出厚重的创作实力;业余骨干和文学新人成长迅速,成为推进黑龙江省文学创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力量。可以断言,黑龙江省文学界有实力在“文化立省”的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努力推动黑龙江省文学界更加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实现“文化立省”战略,是一项庞大、浩繁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考验:要对全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梳理,做到对资源的容量和题材的把握上胸中有数,为下一步的深入开掘夯实基础;组织力量创作一批在国内乃至于国外产生重大而广泛影响的文学精品,并为影视、戏剧、动漫等姊妹艺术提供文学支持;培养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大师级的德艺双馨的作家;要积极探索文学领域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力争杀出一条“血路”;要认真谋划具有文学特点、地域特色、品牌效应的文学活动;要建设标志性的、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更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引导人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应该在继续解放思想上有所作为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在新的历史实践中继续发挥巨大威力。文学创作实际上是作家对生活的一种思考活动,通过思考认识生活、选择生活、概括生活、评价人生和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家也应该是思想家。鲁迅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毛泽东赞誉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时期文学之所以能够在初始阶段便引起轰动效应,关键在于广大作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勇于解放思想,大胆冲破“左”的思想禁锢。联系黑龙江省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在机制上、体制上、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根本症结上入手,也就是进一步地解决好思想还不够解放的问题。破解这个命题,既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文学的责任和义务。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文学特有的功能,既要有敏感和激情,更要有理性和冷静。以思想家的深度“沉”到现实生活之中,按照创作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讴歌光明与进步,鞭挞丑陋与保守,为全省的继续解放思想鼓呼,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有所作为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最根本的就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包括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文学创作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艺观念是多元的,但文艺的指导思想是不能搞多元化的,必须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统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全过程。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融入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去,创作更多、更好坚持“三贴近”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发挥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文学反映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以审美的方式,通过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表现出来的。从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批具有时代特征,既平凡又伟大的新人形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丰富、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是文学创作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宗旨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利益和福祉,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红线和轴心是人民的价值和人民的精神。文学创作要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积极反映他们的心声,创作他们喜爱的作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提供精神支撑。

应该在文学精品创作上有所作为

文学精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学精品,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文学创作近年来确实取得很大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文学精品太少,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鸿篇巨制更少;有的作品脱离现实生活,缺乏人文关怀,在商业化的潮流中表现出粗鄙和媚俗的不良倾向;部分作家表现浮躁,缺少潜心营造精品的心态,更多考虑的是文学以外的东西。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直接影响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学界建成创作精品的基地,首先要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各级文学组织工作者要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克服自卑情绪和因循守旧的文学观念,认清文学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树立雄心,增强信心,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全省文学事业实现新突破;要建立健全精品创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进一步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为创作精品而努力拼搏;精品不会一蹴而就,营造精品需要有耐性和刻苦精神。要帮助作家提高理论素养,克服思想上的浅薄与平庸,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甘于寂寞、厚积薄发的创作心境,在求新、求深、求精上下功夫。只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上,就会有更多的精品出世。

应该在提高文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拔尖人才上有所作为

文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学队伍建设,更需要对文学新人的发现、培养和指导。据初步统计,黑龙江省目前35岁以下的业余作者已经很少。进一步提高现有作家队伍的创作实力,加大文学新人的培养力度,是文学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目前创作比较活跃的中青年作家队伍,要从理论功底和文学功底两个方面进行提高。科学的理论是作家对社会现象、社会发展脉络理性思考的钥匙,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修养,深化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对每个想成大器的作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组织作家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甚至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否则,理论准备不足,认识能力不够,反映到创作上就会缺少力度;文学功力问题是内容和形式的综合体,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作家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技巧的磨砺、手法的多样化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对于文学新人要从基础工作抓起,重视从社会各界、大学、中学中选拔和发现文学新秀,适时地举办一些笔会、研讨会、征文、评奖等活动,为文学新人的成才提供机遇。对于成果突出的新人,要通过送出去深造、开办作家班等形式,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应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所作为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同全国一样,都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以文补文”活动起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类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得到较大的增长,冰雪文化、娱乐文化、图书音像、影视制作、演出市场等都产生了热点或者亮点。但文学界如何发展文化产业还是一个新课题。众所周知,文学历来是作为公益事业,在经济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正因如此,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的许多文学期刊由于受经济的困扰,或被迫停刊、或无奈改版,日子十分困难。当务之急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推动文学期刊尽快走出低谷,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要按照产业经营的方式,面向市场,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点。进入市场不等于丢弃文学品位,搞低级庸俗的东西,一些期刊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可以在保持文学水准的前提下,对读者群进行定位,并努力使之扩大,确保期刊有较好的发行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开展一些文学培训、广告业务等,增加期刊的活力;加强与企业合作,走“文企联办”的路子。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都采取了与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合作的路子,双方各取所需,互补互赢;加大文学期刊的改革力度。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政治家办刊、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编采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文学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文学作为人类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艺样式,不仅以其自身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还以其独有的功能和表现形式,为所有文艺门类提供母本和基础。人们十分喜爱的电视剧、电影、戏剧、动漫、歌曲、曲艺乃至舞蹈、书法、美术等艺术样式,无不受到文学的支持和滋润。在当下十分活跃的网络文化中,文学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抓住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文学创意中心和动漫、网络创意中心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深入挖掘黑龙江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创作生产,力争在短时间内走出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刘惠音)

作者:何中生

明清文学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3: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教育;消费社会;文化研究

[文献标识码]A

季中扬(1976—),男,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审美文化研究。(江苏淮阴 223300)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文革”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本文所谓的文学经典危机恰恰并非如此,其新的征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黄浩在《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一文中就提出,由于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1]。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2]。二是由文学批评蝶变出来的文化研究从理论层面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西方文化研究者指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如何在社会变革与理论消解两面合击下传承与重建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有学者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通过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3]。本文认为,这个主张很有价值,但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辨析。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当代社会文化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这是毋庸争辩的事实。有学者就此提出当代社会已经或正在进入消费社会。本文以为,所谓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突出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特征、新动向所采用的权宜性指称。由于资本支配力的无限制扩张,当代社会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特征、新动向:一是当代社会通过现代传媒不断制造消费理念,诱发新的消费需求,拉动社会生产的扩大,使资本得以获取最大利润。让消费欲望发酵,虽然使社会充满活力,但也加剧了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单向度发展的态势。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借助于表面事物而得以存在。”[4](P116)包装与品牌在商品营销中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精神性因素只是作为卖点而受到重视。这些新特征、新动向几乎已成学界常识,本文不再赘述。问题是,我们要透过这些新特征、新动向,追索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走向,从而考察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拉动社会生产,消费指数上升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表征,也是社会物质进步的标志。但是,所谓消费需求其实是种种生活欲望,欲望是否适度就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伦理问题、文化问题。在消费社会中,种种生活欲望已经最大限度地被释放,诸多新的欲望还在无节制地被激发。物欲膨胀必然侵吞精神生活领地,消费社会的文化前景可能是精神生活日渐沙漠化。有学者就此指出,消费社会中消费关系已经成为一切关系、活动的基础,消费取代了审美[5]。也就是说,消费社会中人们最终只剩下消费体验,富有精神性与情感性的审美体验必将终结。果真如此吗?消费关系是否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一切关系、活动的基础尚是一个问题,即使消费关系已经成为消费社会的基础关系,能否决定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又是一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消费社会的文化景观:凝聚着精神与情感因子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时常“发烧”,如漫画版《红楼梦》、网络游戏版《三国演义》销量都非常可观;或大或小,或先锋或古典的艺术展往往不乏人气;不仅流行音乐“粉丝”众多,高雅音乐会也大多能够成功举行。当然,消费社会文化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商业因素,大众化的、娱乐性的视觉文化在过度扩张,精英化的、审美性的阅读文化在不断萎缩,长此以往,文化中精神性因素可能会渐渐变质。但是,一切只是可能而已,而不是事实或必然。消费社会中精神文化呈现生气勃发的气象,至少说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不是已然被决定的,而是具有多种可能。唯其如此,文学教育等文化实践才有参与文化建构的可能性。试想,如果大局已定,方向无法更改,一切主观努力都不能逃脱“历史的诡计”,文学教育还如何可能?本文以为,文化逻辑的展开受到经济、政治、宗教、社会心理、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一种因素的影响虽然不是同等重要,但是可能同样关键,因此,在社会文化逻辑之中到处潜伏着偶然性,一切都是可能的。

在以往诸种社会形态中,政治权威、宗教权威往往能够左右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即便如此,社会文化仍然具有多样性。在儒家文化大一统的封建社会,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民间文化不是还有各自的空间吗?消费社会虽然存在种种权威力量,但就总体而言,已经不是一个权威统治社会,我们不妨称之为诱导型社会。由于诱导型社会强制力量弱化,对社会整体控制能力下降,社会文化更有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共生景观。事实上,消费社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统一性、多元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等等,所有文化形式、文化形态都能在消费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在多元与相对自由的文化空间里,很难形成某一种文化压倒其他文化,主导整个文化走向的格局。因此,如果一定要说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走向的话,我们只能说它在走向多元,而不可能预言在多元化的文化空间里,某种文化,譬如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必将终结。多元与自由往往会给选择造成困难,要解决选择的困难,就必须建立价值体系。消费社会中影响最为深广的价值观念是一切都可以消费,物质形态的东西可以消费,精神形态的东西也可以消费,甚至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次消费活动。很显然,围绕消费观念建立的价值体系,忽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矮化了人的高度,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反动,这样的价值体系必须矫正。但是,在诱导型社会中,我们不可能通过权威力量来矫正价值体系,也不可能以经济诱导来增强精神性因素的介入,惟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来渐渐调节、完善价值体系。由于消费社会价值体系中,精神与情感的价值面临着物质力量的挤压,因此,饱含着精神性与情感性因子的文学教育就应该格外受到重视。

总而言之,在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文学教育的定位与文化研究经典观的谬误

文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我国发生得很早。《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此处的“乐”是诗、歌、舞统称,可见古老的“乐教”之中已经包含着文学教育的因素。但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前现代社会都并不存在独立自足的文学教育。如《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即将诗歌完全看作道德教化的工具。所谓独立自足的文学教育是指专业化的文学教育,它是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中形成的。现代专业教育是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育各种人才,主要是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因此,现代专业教育大多定位为技术教育和科学原理教育,专业化的文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培育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一般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文学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育,较高定位则为文学原理与研究方法教育。由于文学高度密集着精神、情感、思想,在文化建构与意识形态整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文学教育往往还被定位为思想规训的重要手段。当然,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文学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核心课程语文就是由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组成,尤其是高年级语文课,文学教育所占比重非常大。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基础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也主要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读写能力教育与思想规训等方面。

文学教育难道只能定位为文学知识教育、读写能力教育、文学原理教育与思想规训的综合?本文认为,现代教育理念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已经背离了人类教育的初衷。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育精神、情感、体魄都高大健康的人,而不是为社会“打造螺丝钉”。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专业技术教育与科学原理教育,而是旨在强调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常识:教育就是育人!所谓育人是说教育要以受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兴发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西方哲学家蒙田早就批评知识灌输教育“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6](P143),认为“如果我们灵魂的步履不比较安详,如果我们的判断力不更加健全,我宁愿我的学生把工夫用在打网球上,那样至少他的身体会比较灵活些”[6](P147)。在孔子的大教育理念中,诗歌教育之所以被看重,就是因为孔子看到了诗歌在提升人格修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对诗歌教育功能的认识,包含着对文学教育定位的思考。“不学诗,无以言”是说诗歌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诗歌具有审美教育价值。我们由此看到文学教育可以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当然,孔子对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素朴。本文认为,所谓人文教育,是说文学教育应该致力于提升受教育对象的文化修养,使受教育对象能够理解、欣赏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尊重、保护、爱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不是弃若蔽履,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文理想;所谓审美教育,是说文学教育既是艺术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又是美学教育,文学教育要使受教育对象在美学高度建构起价值体系,以审美自觉定向审美自由。惟有将文学教育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才能彰显文学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才能为文学教育的合法性作最有力的辩护。

文学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其教材应该以经典文本为主。一方面,经典文本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传承;另一方面,经典文本不仅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还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趣与深刻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大浪淘沙,品质久经检验,宜于作为范本。文化研究经典观也重视文学教育中文学经典的处境,概而言之,其观点有二:一是认为现存的文学经典往往是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选择的结果,如《诗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不仅主要出自已经过世的、男性的、汉族作家之手,而且其中含有大量落后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观念;二是认为文学教育就无所谓使用经典文本,诸如《大话西游》、《英雄》等流行文化文本也可以作为教材。本文认为,文化研究经典观其实是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其无视文学经典的自身品质,没有认识到文学经典在积聚人文内涵、传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其观点本身而言,谬误也很明显。首先,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选择对于文学经典的身份塑造虽然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其固有品质,而意识形态与文化权力等理论话语暗含片面强调文学教育之思想规训功能,忽视文学经典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倾向,长此以往,不仅将会数典忘祖,甚至可能随着典籍的流失、毁弃,最终无典可数。其次,指责文学经典中含有大量落后的、有害的思想观念往往来自意识形态的偏见,其实,从来没有过时的人文思想,孔子的语录,柏拉图的对话,谁能说它们思想过时?也从来没有绝对有害的人文思想,人类思想总是充满矛盾的,理解矛盾从而激发思考总比愚昧无知要好,当然,在编选教材时对文学经典进行分级处理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必因噎废食。最后,教育总是具有选择性,我们得选择经过检验的,而不是尚处于实验中的价值观念传给后人,《大话西游》、《英雄》等流行文化文本虽然受众广泛,但可能只是满足一时的精神需要,其品质尚需历史检验,文化研究者将其引入文学教育课堂,非但不是教育革新,而且是缺乏学理依据的草率之举。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上文论述了文学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且提出文学教育应该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那么,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这是我们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史知识教学、阅读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典文本的研读。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相当于理工科实验课一样的基本功训练。”[7](P75)通过研读经典文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学史知识,而且“经典文本阅读是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7](P74),可以弥补空泛的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只有深入研读经典文本,才能让受教育者真切体验到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透露出的人文境界,使其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从而将文学教育真正落实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在文学教育实践中,文学史知识概论的教学完全取代了文本研读,这导致许多文学专业学生虽然知道许多文学史知识,但是对于文学本身却体会不够深切,甚至不具备起码的辨别作品优劣的能力。我们强调研读经典文本,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直接阅读经典文本,而不是仅仅学习文学史知识概论。当然,所谓研读与一般消遣性阅读有所区别,一是要求熟读,二是要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研究性阅读。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重视熟读经典文本,甚至要求背诵,这种教育方法在“五四”前后受到猛烈批判,认为这样做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使其成长后缺乏创造性。本文以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不在于强调背诵经典文本这样的教育方法方面,而主要在于教育体系上。中国传统教育既丢弃了孔子时代贵族教育的大教育体系,又没有形成多学科兼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其仅仅面向科举考试遮蔽了教育的多向度可能性,迷失了教育之育人本义,而后人不察,反而认为是读经教育误尽苍生。其实,就文学教育而言,强调熟读经典文本这样的教育方法还是比较可取的。首先,熟读、背诵经典文本可以有效地传承文化,培育文化理想。即使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需要能够延续传统的文化堡垒,而惟有经典文本的意蕴在人们心底不断发酵才能为文化堡垒筑起最坚固的城墙。由于熟读经典文本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因此,在选用经典文本作为教材时,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原貌,不宜根据当下思想观念进行删改。譬如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口技》一文时,删削了其中非常精彩的、但据说是不适宜中学生接受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样做至少不利于培育学生尊重文化遗产等人文意识。其次,年少时积聚一些经典文本在心底,成年后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理解不断深入,甚至可能渐渐形成一种文化人格,这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朱光潜先生在回顾其学习文学的经历时,非常中肯地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这早年读经的教育我也曾跟着旁人咒骂过,平心而论,其中也不完全无道理。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8](P118-119)

熟读经典文本只是基础性工作,我们还得理解、领悟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有人认为,阅读无须刻意求解,只要熟读自然而然地就能够理解。格言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朱熹甚至明确反对以“道理言语”理解诗歌文本。他在一封信中说:“‘倬彼云汉’则‘为章于天’矣,‘周王寿考’则‘何不作人’乎。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9]本文认为,反复“涵泳”确实是一种值得发扬的文学阅读方法,但是,“道理言语”其实也有助于理解文本。我们上文提出,文学教育作为审美教育需要在美学层面展开,而只有通过“道理言语”,才能将模糊的审美体验提升到美学层面,从而使理解清晰化。当代一些阅读理论甚至认为,惟有理论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文本。譬如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细读”方法,要求将文本孤立出来进行语义与结构分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者的审美分辨能力。当然,新批评派“细读”方法科学主义与形式主义倾向非常严重,本文并不赞同。研究性阅读固然需要理论分析,但要以阅读者的审美体会作为基础。明清评点批评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体会作为基础的研究性阅读方法,可惜理论分析缺乏系统性与深刻性。清代桐城派提出的一套阅读方法,恰好弥补了评点批评的不足。桐城派开创者方苞认为,理解、领悟文章首要在于“义法”,“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10]。也就是说,阅读文本应该把握其思想内容与结构安排的条理性。刘大盄则指出,“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他非常重视审美体会,拈出“神气”作为准则,但以“神气”论文不免过于笼统。他又提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11]。此后,“因声求气”阅读方法成为桐城派不易之论。刘大盄的阅读方法局限性非常明显,但与方苞的阅读方法相结合,就相当系统而独到了。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典文本的研究性阅读在理论与具体方法上是开放的,桐城派的阅读方法也只是可资借鉴的对象之一。如何融通已知的阅读理论与方法,建构一套适应现代文学教育的阅读理论与方法,这是我们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J].文艺争鸣,2002,(6).

[2]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2005,(5).

[3]赵勇.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J].天涯,2006,(3).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5]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1).

[6]蒙田.论教育[A].蒙田随笔[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7]尤西林.经典文本导读在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8]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A].我与文学及其他[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9]朱熹.答何叔京[A].朱文公文集卷四十[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方苞.又书货殖传后[A].方望溪先生文集卷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刘大盄.论文偶记[A].海峰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龙迪勇】

作者:季中扬

上一篇:行为导向教学法诊断学论文下一篇: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