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论文

2022-04-21

摘要:作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课内体验式教学和课外体验式教学两个角度研究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1: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制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能够自觉履行与承担法律和道德义务,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可以改进以往单一教学方式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验式教学;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思想修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要求。当前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1]。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征分析

对于体验式教学而言,其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活跃学生思维。通常知识的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情感的体验则能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终身难忘。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特征具体如下:

(一)统一认知行为

体验作为体验式学习中的核心,其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中,使情感与认知存留于记忆深处,正确指导思想及行为,实现行为与认知的完美统一。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动参与者,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体验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独立自主思考和探究实践活动,积极发现、感受、评价活动,自主构建认知体系,实现体验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三)学习过程的渐进性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模拟、直观感受与动作操作为主,认识抽象概念与获得思维活动感性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与认识”的循环活动中学习与感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二、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一)具体运用

1.讨论式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多是通过教师主讲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只能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感与重要性不够重视;而讨论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另外,讨论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思维的碰撞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这需要教师科学设计讨论主题,提炼假设性与争议性的问题,并辅之以生动的材料,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讨论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以“基础”第七章的婚恋问题为例,设计“恋爱就是为彼此付出一切”或“大学生恋爱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等话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角色扮演式的运用。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设定某种题材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模仿,对某种行为实践和角色行为进行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踐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扮演的角色情境中,科学处理各种矛盾给问题,这样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知识。

3.案例式的运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式的教学,可以借助典型俺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案例教学具有直观、具体和生动等特点,通过对生活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修养,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二)运用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在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时,需要优化教学方法,适当运用讨论式、情景式或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能力发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以“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这一章节为例,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有效模拟法庭的情景,对法官书记员的服饰、席卡、无线话筒、椅子、方桌以及场所等进行合理设置,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演练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并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科学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真实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将其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加血中,需要创设科学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宣传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配之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引起情感共鸣[4]。如教师对弘扬民族精神,继承爱国传统的相关内容进行传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歌曲《乡愁》,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修养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使用讨论式、角色扮演式和案例式等方法,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金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2):124-126.

[2]李雪如.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0-13.

[3]章根红,尹红婷,刘伯文.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163-164.

[4]汪玲.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8):117-118.

作者简介:

龙贻炯(1983—),男,汉族,贵州大方人,法学学士,教育科科长,助教,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龙贻炯

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2: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 作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课内体验式教学和课外体验式教学两个角度研究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理论说教,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上有体现,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因此,新形势下,探讨本门课的教学改革,引入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一、关于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

1.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知行统一。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动手实践、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互动过程[1]。学生通过体验使知行得以统一。

2.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发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体验”中,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

3.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树立。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法,强调师生双向的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接纳学生、包容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温暖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海》把体验界定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2]。这里,体验一词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感悟性。一句话,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引发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认知。体验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认知,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一)课内体验教学

课内体验式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所授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活动的互动交流。如在第一章中可设置“感悟青春,放飞理想”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此次主题演讲比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勤奋学习、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本章中还可进行辩论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在人生实践中摆正两者的位置,培养远大的理想信念,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如第三章可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录像,解读他们的人生历程,其所展示的人性光辉为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方向。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三)课外体验教学

课外体验教学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如在第二章可设置小记者活动:有关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写出新闻稿并上交,通过对学生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使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爱国主义基地,通过参观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第四章可让学生进行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了解校园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思考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应如何从自身做起。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再思考

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法,较之传统说教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如何进一步提高,不再仅仅“被动”地进入老师设计好的情景或老师设计好的角色[3]。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验式教学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通过亲身实践,“学会”向“会学”转变。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和行动的主动性。如开学第一课问学生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但关键时刻没人愿意试一试,最后我以自己的经历对此发表言论,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开阔了,气氛变得活跃了,最后很多人跃跃欲试,学生发言完成之后,我进行总结。课后学生反映这种方式非常好,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必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

(二)如何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遵循“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使实践课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在绪论部分我对学生说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先认识自我“我是什么”,其次明白自己的责任“我该干什么”,最后确立奋斗目标“我要干什么”,学生对这几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地表达观点。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若要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枫,张宇宁.体验教学是高校情感教育功能的拓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8(2).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1024-1025.

[3]徐迅.对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再思考[J].职教通讯,2012(6):52-54.

作者:伍小玲

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3: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文章介绍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分为教师设置教学方案、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组际间交流和分享活动的成果、教师总结测评、内化应用五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课;情境

[作者简介]霍宏,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团委书记、学工部副部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建,广西南宁,530003

传统思维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被盖以“枯燥乏味、理论说教”的不受学生欢迎的帽子,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探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将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地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人。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大的区别是前者以学员为中心,“以学为主”,而后者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成为演员,而学生成了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并且可能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最终导致较差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强调“活动中学”,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将学习变成乐趣和追求而不是压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珀在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型强调亲身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常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对于自身所亲历的事件发表看法,进行反思,形成有关思想、感觉、联想及其他观察的资料,进而运用理性逻辑分析资料,在自己已知的知识中寻求类同的体验,并将形成的初步结论、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至此,体验式教学拥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可变通为: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教学方案)——学生参与情境活动——组际间交流和分享活动的成果——教师总结——内化应用五个教学环节。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引入心理分析,形成大学生共同认知的结论,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所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优良的公民道德等。

(一)教师设置教学情境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首先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动。情境的设置思路有许多,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内容安排,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中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第五至第八章的内容,都具有很多的体验式教学的素材,这为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关键就看如何设计方案和实施了。以下简单介绍几个素材提取思路:

1.从生活实践中设置情境

该情境的设置思路是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熟悉,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来作为情境,学生必然有要探个究竟的心理,这样自然就成功地激发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主动性。这一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教学中,由于该课程刚好是在大学一年级中开设,可以结合学生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设置,让学生讲述自己开学来每一天的活动安排,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睡觉,甚至包括睡觉时宿舍讨论的话题。以这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开始本章节课程的讲授,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讨论热情,能把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该课程奠定一个轻松活跃的基调。

2.从经典故事中设置情境

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生活中到处存在很有启示意义的故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激发同学探究和讨论的兴趣。例如,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到说教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会使人对人生观的理解是那么的空洞、遥远和模糊。如果能从我们身边或者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从这些人士的成长经历、不同阶段的轨迹,不时地引入、对照大一新生的现阶段的情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样的过程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更直接地体会信念的价值。

3.利用视频、录像或时事热点等设置情境

如果有多媒体设备,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录像等手段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共鸣。例如,在讲“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一章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记录电影,让学生在沉重解说和黑白色彩中酝酿激昂的爱国热情;再播放《我的1919》,在“五四”运动滚滚洪流的渲染下,点燃学生满腔的爱国热情;然后,运用图片、文字简要介绍爱国大学生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最后,放映一些有关“六四”的影视和图片资料,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旦走上错误的方向,将对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进一步深入引导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此时,教师可以就此提出问题“‘六四’等爱国热潮背后所体现的是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教师要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将自己被激发出的积极情感贯穿到学习过程中,把学习视为自己的需要,激发出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

(二)学生参与情境活动

利用上一环节的情境,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情境活动。活动以小组讨论为主,情景表演为辅,效果会更好。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讨论或表演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中心开展活动。如在“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多个层次不断推进的问题:(1)爱国主义是不是仅仅是一个比较虚无的概念而已?(2)大家是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教师适时解释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3)列举自己身边自己认为能表现爱国主义的行为,强调要是真人真事(教师及时总结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践行性,而不是虚的)。(4)假设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国内外敌对分子)利用金钱、美色或其他诱惑自己出卖国家、民族等情况,自己会如何处理(此问题可具体到某一件事上,例如国外间谍利用学生有偿索取一般人认为很一般的学校学生思想动态、校园安全信息等资料)?(5)以自己的家庭比作国家,分析爱家与不爱家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通过此问题,进一步总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性)?

如果有条件,最好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般由10个学生组成,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和发言的形式;小组长把活动中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把它们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相信学生团体动力的作用,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也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此阶段的关键在探索,学生常为自己通过探求得到答案而感到兴奋不已。这一环节做得好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以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逐步内化,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为下一步交流分享体验做好准备。

(三)组际间交流和分享小组的成果

这是很重要的一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要素,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因此,它是学生主体与知识、环境客体相互作用并产生悟性的活动过程。

操作上先让每一小组的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然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而且还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教师可建议课后各小组进一步归纳总结本组观点,并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小组的讨论小结,把纸贴于教室后面供大家相互浏览阅读与比较。

(四)教师总结测评

学生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获得了知识、丰富了情感、锻炼了能力,接下来即进入教师总结测评环节。即教师在组际交流后,按课程的正确观点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测评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并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何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团队动力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方式反馈迅速,学生印象深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课堂测评的设计除注意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外,也要重视课堂知识的领悟、拓展和延伸。比如设计这么些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出色?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自我启发,深化学习的本质。

(五)内化应用

要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加以证实,将所学知识加以合理应用,还得通过实践应用方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这一环节可布置学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相关任务,让学生将知识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学生可以不断地进步。例如上完“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一章后,可以布置学生从日常出发、以自己为示范点,在校园内坚持每天检查自己是否有不文明的行为,如是否有乱丢垃圾、在公众场所大声说话、破坏公物等,有则及时改正,无则嘉勉,及时表扬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的基础上,能敢于指出别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或以默默帮助其纠正的方式,为文明校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如果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都达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和成功感,就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个阶段,既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进一步陶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应用性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体验式教学将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英]柯林·比尔德,约翰·威尔逊.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艳华.例析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几种情境设置[J].生物学教学,2005,(3).

[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

[4]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张梅娟.情感效应——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新视界[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6]付洪,谭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和谐教学模式——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些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8,(1).

[7]高丽梅.互动式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尝试[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4).

作者:霍 宏

上一篇:高效课堂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