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体验式教学理论论文

2022-04-27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1+3+N”的试点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对其他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建筑体验式教学理论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建筑体验式教学理论论文 篇1:

基于“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展示设计是商业性的展示进行综合性设计的专业课程,“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放在社会实践的设计实战中,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展厅、展场和当地博物馆,了解当地文化与地域特色,通过实践案例的调研,对展示设计的功能性、展示形式等方面的认知,拓宽自身的视野,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运用设计概念与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对自身设计的不断改良、调整、试验中全面理解展示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展示设计;体验式教学;教学改革

1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高校展示设计类课程体系较为复杂,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掌握、艺术和美学思维的锻炼以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高效的学习将展示设计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归纳与整合,并运用于展示设计实践领域。但目前展示设计类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理论讲授、PPT案例调研和学生练习的方式,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1.1 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展示设计课程专业性强,定义和概念较多,课堂枯燥乏味,且设计部分都是既定或成熟的案例,学生无法真正自主实践。教学模式依然采用“授-受”模式,脱离了能力培养的创新轨道。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虚拟案例,按照教学规定,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训练,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封闭了思维。

1.2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环境、课程安排的限制,也只能通过视频、虚拟案例或者引导学生课下实习的形式,导致学生忽视了专业实践。由于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作品有很大的局限性,无具体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设计理念,创新性差。总体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1.3 展示设计课程的考核问题

专业课程考核是高校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学质量、衡量学生知识能力的手段。而展示设计课程的过程考核主要包括考勤、练习以及最终的设计作业三部分。其功能只是对学生个体学习成效和专业知识获得情况的评价,而无法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更无法对学生知识应用情况和创新意识进行考查,导致课程考核内容不当、标准模糊、方式不妥及结论不准等问题,甚至会造成课程考核工作效率低,无法发挥对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2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的教学形式缺乏自身的文化与内涵创作。展示设计在追求新技术、新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注重展示设计的多元化展示形式,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加强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展示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运用虚拟案例、假想设计和“图纸化”的教学状态,忽视实际展示产业的结合,导致与实践相脱离。通过“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对当前的展示设计课程进行改良,制作出既契合实际又满足当前现代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2.1 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展示设计课程是集环境设计、计算机软件、展示陈列、建筑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综合性的设计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体验式教学将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丰富有趣的现场情境教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内涵的教学形式。

2.2 “临境化”体验教学的特征

在“临境化”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强调信任与尊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理解,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往达成综合的感知体会,更注重情感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沉浸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对真实事物的感知,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丰富的情感式体验。将设计思维、逻辑推演、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模式引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事物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體验式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到教学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特定的活动空间,对课堂纪律的把控难度较大。

2.3 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是在一定的空间中逐渐展开的,对于学生的自身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鉴别的能力以及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可以结合当地民间传统艺术与地域文化,将其与现代展示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展示理论与实践操作案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地域文化、民族风格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开发和利用,将展示空间、色彩、策划等教学渗透到地域文化的艺术中,赋予现代艺术新的生机和活力。

3 结合地域特色“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传统的教学形式,僵硬的教学理念阻碍学生对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当代展示设计的设计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视觉效果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展示设计课程在满足视觉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展示产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展厅、展场和当地博物馆,了解当地文化与地域特色,通过实践案例的调研,对展示设计的功能性、展示形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认知。

在展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课程以实际的展示设计项目为依据,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为设计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构建出具体的地域特色教育情境对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以模拟实践展现情境。在展示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对品牌的实际调研,进行头脑风暴的构思,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创意设计。

(2)利用成功的优秀案例作品,分析其中蕴藏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学生通过理解案例的内容,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先进的设计文化的熏陶。

(3)到设计现场进行情景体验。通过对展示设计的空间、色彩、照明、材質、文化底蕴、受众心理等知识体系进行收集整理。

(4)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用数字虚拟技术、多媒体动画技术等多种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5)引导学生对当地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进行分析,让学生有自我认知,能够学以致用。

4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评价体系

课程的评价通常以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主,为了对学生以及设计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展示设计课程中的评价体系需要运用多重评价体系进行评判。

(1)展示设计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学生的临场应激能力的表现,将课堂转变为真实的情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机表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作业、课程记录、课堂中的观察评价以及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等多种形式,各占一定的比例分数。

(3)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在课程中讨论和剖析学生自我实践的能力,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相对公平、准确的集体评价,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专业水平的提升。

5 结语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对展示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全面剖析,从设计的选题、调研到设计的务实、现场的施工等过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各个环节对展示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有完整的认知。在选定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当地文化,制定相关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文影.浅谈体验式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

[2] 罗小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文化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4.

[3] 张春新,邓航.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J].当代美术家,2014.

[4] 周德富,李金祥.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实践训练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

作者简介:杨扬(198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助教,郑州西亚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杨扬

高职建筑体验式教学理论论文 篇2:

基于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1+3+N”的试点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对其他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三段培养、协同育人;模式

作者简介:刘如兵(1976-),男,江苏姜堰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蒋凤昌(1970-),男,江苏泰兴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陈鹏(1972-),男,江苏姜堰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将招生和招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将以学校本位的学历教育与企业工作本位的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强调企业的主导作用,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徒)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岗位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和难点[1]。

一、现代学徒制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学徒制在我国建筑业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期的建筑业开山鼻祖“鲁班带徒”,到唐代设立“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直至今天“师傅带徒弟”一直是建筑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形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既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专业性强的显性知识,如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还包括大量的默会知识,如各工种施工操作技能、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具有实践性、情境性、非逻辑性、不确定性、不可言传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好,默会知识的掌握一般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二是“徒弟”一步步的模仿,用心的体悟及身临其境的“历练”,两者缺一不可,现代学徒制具备这种特质,很容易被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所接受。

二、校企协同是开展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牵头与政府、行业组织以及40多家学院有着长期、稳定、良好合作关系且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联合,成立了“建筑类高职教育联合体”,建立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制定了一系列合作制度,构建了“人才共育、教学共管、师资共培、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各类办学资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人才共育机制

实施招生、就业一体化,学生、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提高企业参与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合作企业改变传统的招工形式,政校企协同解决学生“身份”问题,学生既是学院的学生,又是接受培训的徒弟,是企业的准员工。

校企协同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基于建筑产品施工过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专业与产业、招生与就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的良好机制,有效解决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错位的问题。

(二)教学共管机制

校企联合组建招生就业、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专项工作组,构建全过程教学管理与组织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同组织校内课程与学徒制实训项目的教学、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与技能培训教材、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运用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双主体动态教学管理和运行系统,双系统闭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2]。

(三)师资共培机制

实施现代学徒制关键是要有一支校企双流动、双服务的“工程型”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实施专任教师“持续双师型”工程和“大型复杂项目挂职”工程,专任教师常态化深入工程一线,深度体验企业文化,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实施“职教能力提升”工程,对兼职教师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建立动态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校企合作共建“名师名家工作室”、“建筑四新技术”、“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等专项工作组,协同开展项目建设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师傅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四)基地共建机制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根据“合作共建、开放创新”的原则,构建了校企协同“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的良好机制。根据专业实训体系和学徒制实训项目的要求,通过加大软硬件投入、开发实训项目、提升实训功能,校企合作共建示范实训基地,加大对原有实验、实训室的改造提升,新建建筑BIM实训中心、虚实结合的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和VR沉浸式教学体验中心,从原来只能进行单项工种实训提升到按照企业运行方式构建的多工种综合实训和全方位岗位技能培训。依托合作企业,在校外建立了包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等典型结构的工程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共建企业培训部,既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又可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

(五)资源共享机制

基于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建成建筑类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打造了“两支校企混编的优秀团队”即专业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做强教学中心、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学生创新创业等“四个中心”。

三、“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是依托学生(学徒)在施工现场,通过整个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训练来实现的,而建筑工程结构类型不同、施工进度不一,很难找到一个单位在建工程完全与学徒制要求一致,而且一个企业也难以接受很多学生,为此通过组建学徒制企业网络,构建“1+3+N”的试点合作模式,“1”是指土建类专业校企深度产教融合平台,“3”是以3家大型特级企业为主,包括“正太集团”、“江苏一建”、“中建一局”等,“N”是N家中型建筑企业为辅,包括“大江建设”、“锦汇集团”等,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实现了“五个共同”。

图1 “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原则,结合试点合作企业工作崗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建筑行业中级技术管理岗位及相关职业岗位群,以施工员为核心岗位,以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等为拓展岗位,培养既懂专业基础理论又精通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是课程建设。在对建筑生产过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模块设计→确定不同课程开课的顺序。根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构建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将职业元素全面融入专业教学,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技术的核心要素做好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有机结合“绿色建筑+建筑产业化+建筑信息化”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三年的学习划分为: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和学徒期三个阶段,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完成(如表1所示)。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由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群与学徒制专项实训项目群“两个系统”构成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管理平台等“三个平台”理实一体课程群:根据实训能力进阶的规律,设置“专项基础技能实训”、“综合实务技能实训”、“岗位工作技能实训”和“专业拓展技能实训”等“四类实训”项目群。

(三)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一是针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基于实际工程项目,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融入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开发相应的项目化教材和典型案例库、微视频库、习题试题库、图片库、创新创业资源库、无纸化考评测试系统等相关教学资源。二是针对学徒制实训项目,根据“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深入工作情境”的原则,开发建设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系列实训实习教材和技能考核试题库[3]。同时应建立“教学资源动态更新”制度,及时增加反映建筑业“四新技术”的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教学资源的典型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创新性。

(四)校企共同组织教学管理

实施“全程跟踪、分段管理”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按照“学生”的要求,执行学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在企业期间,按照“学徒”的标准,执行企业岗位的相关规章制度。校企都要安排专人进行全程跟踪,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及时反馈,解决问题,保证教学组织管理上的高效性和持续改进。

理实一体课程以真实施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施工现场直播教室中实施;实训项目主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以相关规范为依据开展岗位实训,企业要落实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师傅),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考核标准,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按协议支付学徒酬金。

(五)校企共同进行教学考核评价

完善信息化教学评价平台,形成快速高效的质量纠偏机制。以学生(学徒)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重点,采用动态评价、多元评价、过程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考核评价有机结合,“学业”考核主要从学习过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情况和校内实训项目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评价[4];“学徒”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与素养、操作规范、实践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岗位工作成果等方面,对学徒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四、结语

“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能够培养适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产教融合平台,精准选择合作企业的是关键,培养模式和人培养方案的创新是核心,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保障。实践证明,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高,教师团队开发课程能力不断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试点效果良好,得到了合作企业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梁涛.现代学徒制“六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时代金融,2015(5):155-156.

[2]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12):1.

[3]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76-79.

[4]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23.

责任编辑 吴学仕

作者:刘如兵 蒋凤昌 陈鹏

高职建筑体验式教学理论论文 篇3:

基于IOT的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改革初探

[摘 要] 文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存在的现状,找出其中一些须改进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结合物联网(IOT)的思想及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使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升级转型,为高职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多媒体 改革 高职 创新

1 前言

多媒体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各大高校、高职高专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特别是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多媒体技术的设计、开发和维护人员。高职院校普及多媒体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熟悉、掌握、运用和开发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教育及多媒体未来世界的要求,更是迎接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程的强大科技影响力,培养多层次、全方位、各领域的多媒体人才。

高职院校的多媒体课程定位是以培养学生的多媒体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多媒体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多媒体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多媒体信息素养是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高职院校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2 高职多媒体课程现状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对当前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课程存在一些须改进或者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改革的程度跟力度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有些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及多媒体课程的升级。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这也是高职院校为培养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必须经过的一条道路。

第二、多媒体课程关注高科技及多形式的课程资源的制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主要依靠超文本(Hypertext)技术,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科学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这些课程资源造成了所谓的“信息堆积”现象,一方面,这些课程资源所展示的更多的是技术理论和原理,对“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高职学院的教学原则极不适应,另一方面,这些课程资源完全不能展示教师在常规教学环境下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工作中的创意水平,“信息堆积”扼杀了创意。

第三、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资源之间无法进行交互,开放性和互补性较差。各高職院校多媒体教学资源根据本地区或者本校的教学情况进行,没有从课程及人才培养的全局上、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因此所建设的教育资源交互性、开放性、互补性和共享性较差,形成了许多“资源孤岛”。比如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都以exe、pdf、swf等格式制作,进行二次加工及适时调整异常困难,不利于资源的灵活使用,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多媒体教育资源的“鸿沟”现象越来越普遍。

第四、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没有统一规范与标准,因此教学的大纲不能得到共识,不同学校的教师、学生采用不同的多媒体课程教科书、教案,课程素材也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描述这些资源的元数据之间也存在异构性,缺乏统一性,造成该课程的评判也不能标准化。

3 基于IOT的多媒体课程改革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计算和网络,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管理未来的城市,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的这些特性为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跟实践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多媒体课程教学及实践认为,充分抓住这一机遇,把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入、细化,以达到真的多媒体课程教学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性地尝试:

首先,对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的管理上进行改革。采用传感器技术把多媒体课程涉及的资源如教学场地、教师、学生、课件、实验设备等进行智能标识,统一地用物联网进行管理,因此这些教学资源从学校和教师手中解放出来,让普通的学生都有选择的自主权,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的课程目标,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服务。另外,基于物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模式把高职院校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智能的高度,不仅可以把相应的管理人员解放出来,而且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其次,基于物联网的多媒体课程可以实时记录并实时反馈。在物联网中所有的被传感器标识的物体都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这些信息在多媒体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很难记录的,但是通过物联网,这些信息记录并反馈回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掌握课程的进度,方便适时地调整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的安排;另一方面,课堂的灵活性更强,因为物联网的信息都是相互开放的,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最大化的灵活性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安排知识点,单一单向的传统多媒体教学课程变成全面通透的学习网络,更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最后,教学评定可以做到实时化、智能化和最优化。基于物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评定把实时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取出对于管理层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智能决策模型,把相应的决策送到课程教学的第一线,让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都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情况;另外,多媒体课程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决策模型来进行分配,以达到最优化的资源利用。

基于物联网的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把物联网的先进思想跟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的改革上,首先,把多媒体课程中的资源从静态模式升级转型成智能动态模式,形成统一标准的规范化资源;然后基于物联网的基础上把多媒体课堂与实验过程实时记录并反馈到教学质量评定机构;最后,教学评定机构根据实时反馈的信息采用智能决策的方式对该课程的各个层面进行评定,例如教师、学生考勤,重点难点讲解,习题检查,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等。

4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的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改革模式有望给高职教育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它不仅仅是一个智能的传感的网络,把信息从不同的地区及相关院校传递到任何地方,它把传统的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提升到一个实时、智能、最优化的层次。物联网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统一进行管理,把无序和不标准的高职院校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合理化,然后通过实时反馈的信息对多媒体课程进行评定,真正实现了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的目的。高职院校的其它课程改革也可以按些思路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这样形成一个全新的基于物联网的高职院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骊.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职业教育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140- 141.

[2] 黄远.利用行业发展优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平台-以多媒体设计制作专业为例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0,(32):68- 70.

[3] 杨从亚.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5- 7.

[4] 李健.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标准化分析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03):17- 20.

作者:吴卫 曾晓亮

上一篇:教学管理视角下学科德育论文下一篇:生态文明教育与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