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情境式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已成为国家、社会人才培养的重大事业。在把学生转化为时代英才的过程中,单纯的文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在呼唤“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栋梁,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被学生看做老生常谈,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体验情境式教学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验情境式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1: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情境设计

【摘 要】本文从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材编写、评价机制等四方面分析了传统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这无论对落实新课程理念还是走出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困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在此介绍四种较为典型有效和容易操作的情境设计。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体验式教学 情境设计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或者通过教师科学设置典型情境,进行模拟实践,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并主动观察、反思、感悟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深刻的内化的知识,实现情感的升华。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界都非常推崇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式教学。

一、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学而不信,知而不行”。学生在学完“信用卡”和“现金支票”的知识后,却仍然不认识信用卡,不会填写现金支票;在学习“正确对待金钱”后,虽然知道了“钱能做什么?钱如何获得、钱如何使用?”但心中错误的金钱观却丝毫未改变。究其原因,传统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有失偏颇,以知识为中心,强调知识灌输,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探究;第二,师生关系有失和谐,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授,缺乏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灵性去主动地探寻、发现与欣赏;第三,教材与生活有失和谐,以教材为中心,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不触及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热点”,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领悟;第四,评价机制有失全面,以考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这四大问题使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智慧努力和生命体验,导致学生处于抽象知识繁多而具体体验缺乏的“生态失衡”,这样的教学是“传递”而非“交往”,是“控制”而非“学习”,最终导致的是整个教育的畸形发展。

《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倡导学生从亲身参与或模仿参与生活实践的体验中获取相关知识,提高社会生活能力,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习得,以“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无论对落实新课程理念还是走出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困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怎样使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内化知识并转化为行动呢?关注学生体验的教学,必然会重视引发情感体验的情境设计。

二、几种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情境设计

情境设计是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接触到的素材以及教材等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开发,并与学生可能的活动相结合,进行重新组织,安排其呈现方式和呈现途经,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教师课前准备活动,其教学流程为:

以下为几种较为典型有效和容易操作的情境设计。

1.利用生活经验设计情境。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味、晦涩难懂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领悟。

例1:高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师:请同桌的同伴互换穿鞋子,站起来活动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他的鞋比我的脚大,穿了走路很不方便,走不快。

生:我的脚比他的脚小,穿他的鞋我的脚很不舒服、很难受,有可能被磨破。

师:假如我们把“脚”比作社会生产力,“鞋”比作生产资料所有制,你能体会出一个什么经济学道理?

生: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如果鞋不合脚,就会误事。可见,一个社会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这个社会才会快速发展。

通过学生换鞋穿的真实经历以及有效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可能遭遇的认识冲突中茅塞顿开,真切体验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抽象的经济道理,这是属于以身验为主的原体验,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原有经验。

2.角色体验情境的设计。政治课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些教学小品,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现实生活,学生可从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即主体在实践中暂时把自己当作现实的客体,不仅按照客体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作为客体中的一份子去生活。

例2:高一《政治生活》“民主监督”

第一幕:(学生若干扮演各种角色依次上场)

甲、 乙两名派出所值班民警正在打牌,听到敲门声。

农民老王:有人么?有人么?

民警甲:谁啊?真是麻烦!(开门)

农民老王:警察同志,我的一大车西瓜在半路上被几个坏人抢走了,你们可得帮帮我!

民警乙(看表):我说兄弟啊,现在可是下班时间,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民警甲:就是,你一车瓜才值几个钱!

民警乙: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下班回家了。

说完两人扬长而去。

(第一幕完,主持人提问民主监督是谁监督?监督谁?民主监督的内容有哪些?如果你是该小品中的农民,你会怎么做?可以行使什么权利?请同学自由回答。)

第二幕:

老王闷闷不乐回了家,把此事说与乡亲听。

乡亲A:太没道理了!大哥,我帮你出头,把那两小子抽一顿,出出气得了。

乡亲B:我看还是找人大代表反映吧,人大代表可以帮我们。

乡亲C:打个电话或写封举报信吧。

乡亲D:找新闻媒体吧,现在媒体透明度高,时效快,威力大,影响广。

乡亲E:算了吧,一车瓜而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自己倒霉吧!

(第二幕完,主持人提问小品中出现哪几种民主监督的方式?你知道当地有哪些舆论监督的方法么?公民进行民主监督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你觉得此事应如何处理才比较合理?请同学自由回答。)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小节目,让学生或检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扮演案例中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要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且对知识还有一个再理解的过程;另外,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模拟情境设计。模拟情境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体会知识,获得感悟。在这种被简化了同时又被赋予了感情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感同身受”的移情作用。

例3:高一《经济生活》“股票债券与保险”

师:学生小A 的父母是双职工,均在事业单位工作,家中共有储蓄人民币10万元。如果你是小A,请帮助家庭设计一个理财方案,方案一方面要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并说明设计理由。

生:我设计的理财方案是这样的:1万元用于活期储蓄,其隨存随取的特点可以保证急需,也是最安全的投资;2万元用于教育储蓄,其特点是收益高,专款专用,可以为日后上大学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3万元用于购买国债,其特点是收益高,安全性最好,流通性也最强,可以带来稳定收入;1万元用于购买商业保险,这是针对风险本身的一种投资;3万元用于购买股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股票市场逐渐成熟。但其高收益高风险,不能投入过多。

此种模拟情境,首先学生觉得有一笔10万元的巨款由自己说了算,非常过瘾;其次,学生觉得应该想一个让10万元增值最大化的方案,所以积极地查找教材和参考书,对各种投资方式进行优劣比较,并热烈讨论,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释放。由此,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拓宽了知识面,还深深懂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从而提高了理财意识。

4.动手操作型情境设计。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而课堂实验活动是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形式之一。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做中学”,让知识与学生的动手操作交织在一起。只有实践才能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明理、激情、导行都离不开实践。

例5:高二《生活与哲学》“主次矛盾原理”

教具:一只广口瓶,一些大小石块和沙子。

教师先将大石块放入瓶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

师:瓶子是否己满?

生:满了。

教师再将小石块放入瓶内大石块的间隙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

师:瓶子是否己满?

生:未满。(生若有所思)

师:为什么?

生:还有沙子可以放入。

教师放入沙子,到满为止。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工作再紧张,总有空闲时间,要学会钻空子等。无论怎样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个更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继续看实验。

教师先将小石块放满瓶子。

师:能否再放入大石块?

生:不能。

师:能否放入沙子?

生:可以。

教师再将小石块倒出,然后用沙子放满瓶子。

师:能否放入石块?

生:肯定不能。

教师:现在,请将前后两种放法进行比较,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活动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人总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事情总有大小之分。如果先做小事,就像先放沙子,结果必然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失去抓大事,取得大成就的机会。这个道理在哲学上就叫做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由学生活动、分析、总结,再到教师归纳讲解,学生从被“灌输”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有了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既获得了感性的体验又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被动的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地位,由此构筑起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创设了情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加强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情境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是在凸现问题的情境中,在构成自主学习交往的活动中,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学生的个体才能发展、发现,创新的品格和能力才得以弘扬和提升。但在情境设计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设计必须符合实际。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目标,是通过情感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只有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真正动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2.情境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便于他人模仿使用该情境。这就意味着教师设计的情境在教学辅助条件的要求上不是很高,材料易得或者可以替代,整个设计具有吸引力,比较容易控制。例如前文所提“主次矛盾原理”教学中,所需教具仅为一只广口瓶、一些大小石块和沙子,此种情境利于操作,既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

3.避免情境设计的“泛化”和“神化”。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在情境中体验一番,如果學生认知水平较高或者学习内容较容易,过多的情境设计可能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体验教学的理念应一以贯之,但并不要求时时体验、事事体验,将体验“泛化”和“神化”。

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把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落到实处,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我们用心尝试。

参考文献:

[1]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1).

[3]任靖.知行统一为取向的实效教学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5).

[4]丛雅姿.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5).

[5]柯建来.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4).

[6]周丽娟.体验生成内化——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体验式教学[J].教学月刊,2007,(12).

[7]杨吉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5.

作者:苏 娅

体验情境式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已成为国家、社会人才培养的重大事业。在把学生转化为时代英才的过程中,单纯的文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在呼唤“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栋梁,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被学生看做老生常谈,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本文就思想政治课体验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 理论课 体验式教学 情境创设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把目标课程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创设出良好的认知情境或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环境的体验,触动学生情感、构建新的知识、发掘意义所在。与其他科目的知识技能传授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思想交流,更注重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培养,而物质决定意识,真理来自实践,所以体验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方式,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思想政治品格的塑造。

一、环境熏陶形成体验情境

宋代大儒程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环境陶冶就是利用特定的人文环境,隐性影响受教育者情绪与状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有益的环境当中,不断体验课程的目标内容,强化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室黑板报、宣传栏、墙壁来进行环境塑造,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以及课本内容,让宣传栏、板报“说话”、让墙壁生动起来。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都是思想政治的光芒,都能得到美的熏陶、情绪的感染。比如说:教室走廊命名。“民主路”“法治路”“自由路”“和谐路”等。比如说会说话的板报。教室的板报上可抄录部分目标课程的关键知识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相关历史启发故事等,加上精心设置、插配的图画,定期更换,使学生只要走进教室,就能生出对思想政治的感悟和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情境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同时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功能进行捕获、编辑、存储、播放。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概念的符号性、抽象性特征具象化、趣味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在讲到诚信价值观时,教师可以课前搜集相关影视文艺作品片段,比如《卖拐》等,或者在网上查找相关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比如说“老人倒地扶不扶”等,通过集体观看和讨论,让学生在法律与道德、个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思考、探索和选择。

三、利用社会事件创设体验情境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简单的教条罗列和讲解,而是一种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并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研究时代主流思想是教师的必做功课,一方面可以将这些社会热点话题与目标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问题和悬念的提出来刺激学生的参与思考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分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来发现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对相关问题的内在思考。教师要注意问题提出与问题解答的节奏,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探寻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进而达到在情境中认知、思考和生成自身知识。

四、情境创设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互动的活动,是师生通过有效课堂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示教者老师,受教者学生在本质上是一种平等关系,而非二元对立,只有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和探讨,才能让学生丢掉隔阂,感受思想政治之美。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心灵的启导者,育人的关键是育心,教师应通过角色的转变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由知识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关注学生成长,形成学习共同体,不断以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找到根源所在,及时反省自身不足,通过互动与调整。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亦师亦父、亦师亦母、亦师亦友。教师要在课上课下多关心自己的学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利于生动环境的塑造和个体关怀的开展。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验式教学,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模式、新境界。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学习环境塑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来创设体验式教学的情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积极性,并且在制定措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通过以上多元努力,才能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廖芳,钟晴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2013(6).

[2]欧光南.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科教文汇,2007(10).

[3]王海民.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胡根发,男(1966—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学。

(责编 张景贤)

作者:胡根发

体验情境式教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3: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

【摘要】体验式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文章分析情境创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并对情境创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科學划分情境创设的教学步骤,进一步延伸情境创设的平台,有助于情境创设更加科学地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中。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情境创设 教学步骤 延伸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的课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到不仅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内容,更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并在授课的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与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有着较深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一、思政课中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演与成功实现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源于现实的问题情境,当新的信息与个体已有的认知系统出现不协调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践,促使个体的认知结构由不协调发展到协调。个体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沟通、对话与协作,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反复地联系与深刻地反思,这一对话、互动与反思的过程就是个体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体重新认识世界、生成意义的过程。

二、思政课中情境创设的现实诉求

众所周知,体验式教学法在许多的课程中都很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冲击,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已经过时,对课程多少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主观上认为学与不学差别不大,容易忽视课程的重要性,造成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另外,相比其他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含更多的思想意识、抽象理论与概念,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述会让学生感觉到难以理解与枯燥无味,也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是说教课程的误解,给教师授课带来障碍。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适时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通过对情境的参与与体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学情境之中接收教学内容,并在反思与交流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认知的提高,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产生情感的认同与认知的统一,并将其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自身的行动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情境创设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创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创设情境,以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科学划分情境创设的教学步骤,进一步拓宽情境创设的途径,有助于情境创设更加科学地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

(一)科学划分情境创设的教学步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的课程是一门以德育为主的思想教育课程,包含着大量的抽象理论与概念,如何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产生信服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情境的创设,理论精讲、情境体验、交流反思是教学情境创设的三个基本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创设出和谐、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环境。

(二)进一步延伸情境创设的平台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不仅要在课堂中运用,还需要在课堂外加以运用,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互动,在校园中创设丰富的课外生活,在社会中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延伸情境创设的平台。

1.良好的课堂互动

“基础”课包含着大量的理论与概念方面的内容,单纯地进行理论的讲述,学生们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如何提高学生们对“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并引起他们对该课程的重视,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互动。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教育学生,还需要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们从心理上体验到“基础”课程的要求,即公民应文明礼貌、诚恳待人、互相帮助、与人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学要求。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在讲到“理想信念”有关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理想信念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将自身的感受与经历与他们一起分享,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最后,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们分析与思考,并与他们进行探讨与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互动的教学状态,并在这种互动中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与内容。

2.丰富的校园生活

“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需要创设大量的教学情境参与实践。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与进度,适时地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如教师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看一场红色电影、组织一场红歌比赛、组织一次爱国主义的演讲活动等。在这些校园活动中,即使没有教师的参与,也能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体验到思想政治的教育。校园活动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深刻地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之中。

3.广泛的社会活动

道德理论认知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讲授,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情境进行体验与感化,但是道德认知只有通过个体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通过个体的具体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外化于自身的行动。实践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桥梁,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升华。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德行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延伸,是创设情境的又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银星严.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4):18

[2]郭华茹,朱忠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实践教学[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5

作者:金朝洪

上一篇:局域网数据存储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初中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