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统计实践工作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法规、政府责任体系、灾害补偿制度、社会化援助机制、保险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审计统计实践工作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审计统计实践工作研究论文 篇1:

国家审计对央企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 要】国家审计工作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国家的发展产生的作用极其显著,并且国家审计工作能够明确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抵抗风险问题,同样对于我国央企相关的监管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监管作用、治理作用、掌握财会工作以及工作作风问题等。本文就国家审计对央企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国家审计;央企;经营管理;影响;分析

引言:

国家审计部门针对大约30家央企的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得知,接近1/2的企业工作并没有达到基本要求,而且工作没有符合规定,比如,出现交易作假、经营效益估值过高等问题。而且在国家经济会议上,国家审计部门的关于年度预算以及央企财政工作报告中体现出了一些央企投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问题,即,不能及时防范风险问题,以此针对于相关的企业需要要求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由于央企和地方企业是有一定差异性的,而且央企是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当下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审核统计工作,并且所肩负的责任极其艰巨,对于国家的经济贸易体系的健全完善、公共事业工作的实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关系到了国家其他行业领域的发展。当下央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国家审计对央企经营管理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国家审计对于央企投资方面的影响

通过一些调查报告获知,审计工作对于央企投资方面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落实国家审计工作,可以提高我国央企投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效益,进而可以避免不理性投资、投资力度不充分等问题的出现[1]。在制定了包括全世界大约30个国家范围内财会信息质量指标以后,进而可以针对跨国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公司方面的财会信息工作进行分析调查,并且能够提高财会信息内容的质量,最终保障央企投资工作正常地进行,以此提升投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而针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央企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明确审计工作效率、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央企投资工作质量之间的联系,进而能够掌握有效的审计工作可以改变当下企业的投资现状,并且可以处理投资方面的问题。在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科学完善的审计工作模式下,可以高效地处理投资不当或者投资力度不足的问题[2]

2国家审计对于央企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影响

一些调查人员通过央企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摸底调查获知,企业的内部审计以及国家审计相关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产生的作用十分显著。国家审计工作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水状况、生产成本开支以及资金情况等,并且可以对企业中的财务数据实施监管,进而能够认识到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还有一些审计调查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国家审计工作在实施监管行为以后可以提升央企财务报表的质量。针对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工作研究以后,市场经济对于国家审计工作所产生的作用更加敏感,所以国家审计工作不会受到外界相关费用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有着自身的特色,而且有着极强的独立性。在当下受到国家审计工作的影响下,央企经营效益能够得到全面地掌控,进而保障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的公开透明。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在针对国家上市央企经营发展工作进行取样调查显示,通过对这一类上市央企的经营责任进行审查以后,认识到了这一类央企的经营责任在得到全面地审核和统计之后,经营效益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而且生产经营的成本也极大地降低了。因为国家审计部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灵活地避免了产生信息滞后或者压制了企业内控残留的问题,并且所产生的财务报告所带来的风险指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3]。

而且国家审计工作和央企的经营管理质量关系密切。由于国家审计工作的实施使得央企的经营发展能够正常有序地实施,而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国家审计工作得到落实以后,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积极地促进了央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国家审计对于工作作风问题的影响

国家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地监管央企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实施,而且国家审计工作模式更加的独立,并且有着自身的特征,还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监管和掌控工作,进而保障了央企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应用和实施。国家审计工作一般是应用全面审计模式实施审计工作,而审计工作包含了对于企业的监管、资本的监管、资金的应用、政策的实施、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制度的公正公开等内容。而且国家审计工作可以强制实施相关的措施,进而确保审计工作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可以明确相关的责任人,从而可以督促及时整改,以此保障国家审计监管工作有力地促进央企管理人员的工作认识以及管理水平等的提升,进而可以避免央企工作人员作风问题的出现。还可以保障央企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廉洁奉公,并且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所以有利于提升对于央企的经营管理质量,极大地避免了央企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作风问题的出现。因此国家审计工作提倡清廉,反对腐败,并且在针对央企工作人员假公济私、利用自身的职权谋取个人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全面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这样可以为央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提升央企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央企的经营效益[4]。

4国家审计工作对央企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

国家审计工作在社会发展的形势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对于央企的经营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能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工作質量以及工作结果也会随之变化。站在央企的立场上分析,传统的国家审计工作一般主要针对财务方面进行科学全面地监管,目的是为了明确央企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也是为了认识到央企财务工作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下国家审计的工作需要掌握央企的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最终掌握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4]。

国家审计工作对央企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国家审计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地保障并促进央企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的实施,而且还可以确保央企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实施国家的行业政策,并且还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估央企应用国家财政所产生的作用,提升央企财产安全性,而且还能够督促央企及时解决所产生的问题;此外,对于央企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还表现在可以有效地推动央企实施改革和创新工作,推动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升对于作风问题防治工作的积极实施,并且可以健全完善央企内控制度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职责。而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施对于央企工作的监管和审核,以此保障央企管理工作更加公正公开[5]。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审计对于央企经营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央企正常高效的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发挥了有效的监管职能,推动了央企管理人员更好地经营管理,并且可以避免央企内部出现工作作风问题,还可以提升央企投资方面、央企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江涛、曾昌礼、徐慧: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5(4).

[2]姬霖、汪少英:国家审计对央企治理功能研究[J].财会通讯.2018(10).

[3]蔡利、马可哪呐: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治理效率[J].审计研究.2018(6)

[4]胡泽君.努力开创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局面[J].求是,2018(13)

[5]刘家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09)

(作者单位: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屈秋奕

地方审计统计实践工作研究论文 篇2: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法规、政府责任体系、灾害补偿制度、社会化援助机制、保险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对策研究,重点应建立健全恢复重建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恢复重建中政府部门职责、拓宽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加快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合理确定损失补偿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关键词: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对策

恢复重建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目前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中,学术界比较侧重于对事发中应急救援机制的研究,对事前的预测预警机制研究近年来也有所增加,但事发后的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则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种畸轻畸重的研究现状不利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整体性发展和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出现高发频发态势,地方政府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恢复重建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往往使地方政府灾后救助工作陷入困境。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工作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能力,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概念及内涵

恢复重建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政府危机管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自然灾害的“恢复”是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对主体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重建灾区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达到或超过自然灾害发生前的标准。恢复重建是在消除自然灾害影响的过程中除旧布新,因此,恢复重建不仅意味着补救,也意味着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恢复重建是自然灾害处置过程中实现变“危机”为“转机”的关键环节。国外有学者这样定义“恢复”(recovery):“使受灾害影响的社区回到灾前状况或最好能改善社区状况的活动”。可见,恢复重建要以消除自然灾害为基础,以谋求未来发展为导向。从总体上看,它不仅包括灾民紧急安置、公共基础设施等物质方面的恢复重建,还包括灾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生存空间氛围等非物质方面的恢复重建。

“恢复”与“重建”虽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还是存在着差别。一般来说,巨灾之后,恢复是指早期的恢复生产和正常的生活条件,重建一般是在较大、较显著或者毁灭性破坏的基础上才有的长远性应对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有“重建”这个应对程序和实施阶段,有些自然灾害存在着“有恢复无重建”的现象,比如天气大雾,导致机场不能正常运行等一些简单的自然灾害,大雾散去,问题便解决了,也就基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我们从时间长短来看,恢复可分为以生存为取向的紧急恢复和以发展为目标的长期恢复,恢复过程比较快,而重建过程则比较漫长。长期的恢复目标就是重建的基本内容,发展性恢复是更高层次上的重建,长期的重建是在短期恢复基础上发展的。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两者统筹兼顾,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自然灾害是无法消除的,但是人们能够对其进行科学预防并正确处理好灾后的各种问题。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当前实际工作来看,地方政府不仅是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线指挥者、直接参与者,更是事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笔者于2009年7月-8月和2010年7月8月对湖南若干县、市进行了两次较为系统的调研,其中包括祁阳县、道县、岳阳县、会同县、麻阳县、洪江市、冷水江市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笔者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灾区自然灾害救济状况进行了点面结合的实证调查。两次调研收集的信息真实可靠,调查的结果基本反映了湖南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状况,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湖南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可归纳为五点:

2.1 恢复重建的主体机构逐步健全

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基本体制是: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政府、应急办、民政部门、基层组织的管理模式。例如祁阳县在2010年的洪灾后危房改造和倒塌房重建工作中,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县委、政府领导任副组长,民政、发改委、财政、建设、国土、房产、移民、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祁阳县危房改造和倒塌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协调、督查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层层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联系到户。

2.2 恢复重建的灾害救济补偿制度初步建立

政府作为灾害救助的主体,应在灾前做好物资储备、发放程序与标准等准备工作。近年来,湖南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灾害救济补偿工作的组织领导、分级管理以及救灾经费管理等。各县级政府已具备一定的妥善安置灾民与灾害损失评估能力,并根据城区、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域特征,不同灾情等级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制订了较为合理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对受灾地区的人员损失和经济损失也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统计,为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表1中不难发现,政府大多以家庭受损情况为灾后救济的主要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灾区民众进行一定的救济补偿。例如道县在对因森林火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补偿中规定:因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被征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应完好无损的,及时返还;已造成损害尚能修复的,负责修复或补偿修复款,无法修复的,按重置价补偿,造成其他物资消耗的,按实际消耗补偿;在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中,县指挥部办公室应指导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灾后重建,重点组织实施专家后期评估提出的改进措施,恢复受灾林木等,清理因应急而设立的临时设施;经专家组评估认为该林业生物灾害对林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县、乡两级政府酌情予以补助。

2.3 恢复重建的社会参与力量不断壮大

在应急管理领域,虽然政府在资源、人员、组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地方政府不管是在灾害预警、响应阶段,还是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重建阶段,都应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提高应急管理处理效率。调研发现,湖南省的红十字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及志愿者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的宣传培训和社会募捐、群众性救助

等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如目前永州市森林防火救灾方面有专业队伍24支992人,半专业队伍239支11408人,义务森林消防队560支26467人,护林员4830人。祁阳县潘市镇在2010年成立了总数约80人的专业森林火灾扑火队,统一服装,统一工具,各村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挑选人员组成总数约30人的扑火应急队,形成了整个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以群众义务扑火为主的局面。

2.4 恢复重建的保险机制作用逐渐发挥

纵观世界,2007年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00亿元,保险公司支付了共计280亿元的赔款,占整个损失的40%,而其中欧洲的雪灾有50%的损失获得了保险赔付。在我国2008年年初的南方冰灾中,保险补偿也近20亿元。在此次冰灾中,保监会行动十分迅速。首先,启动了保险行业重大自然灾害一级响应预案,在保监会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全国保险因灾损失和理赔情况的日报制度;其次,紧急召开抗灾救灾视频工作会议,同时下发了多个文件,对于做好灾区的保险抗灾理赔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最后,组成多个小组,由保监会党委成员带队。分赴受灾比较重的地方,现场指导当地的抗灾理赔工作。与此同时,各地保险公司集中各自的力量,严格按照保监会的要求,迅速展开理赔工作。据统计,全行业共有5000多个工作组,20000多人坚守在抗灾理赔第一线,督促灾害理赔工作。保险机制在灾后恢复重建逐渐发挥经济补偿与辅助社会管理的作用。

2.5 地方政府的救灾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

表2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对地方政府官员问责的范围较大,且问责的对象多为一线的乡镇干部,一般是从镇长到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受到相关的责任处分,受处分原因多为救灾不力。经调研,进一步了解到。地方政府基本制订了一套相关的政府救灾问责制度,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开展和救灾资金运用等起着监督管理作用。如祁阳县为做好2009年度防汛抗灾工作,制订了(祁阳县防汛工作责任书),由县人民政府与相关镇人民政府签订防汛工作责任书。责任书明确规定了责任追究的方式。县人民政府对各镇人民政府防汛抗灾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对执行不好的给予通报批评;对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本辖区发生严重灾害损失的,视情节给予行政责任人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玩忽职守、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将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人刑事责任。

3、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湖南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从客观上讲,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恢复重建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显缺失

目前,湖南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应对自然灾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它许多省份一样,有关恢复重建的规定只是零星分散于相关的规章之中,分量小,原则性要求过多,相关内容比较粗略,对恢复重建工作缺乏流程性的规定,可操作性差。即便是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恢复重建”也常常以“救助”、“善后处置”等字眼来替代,内容上多侧重灾后生活物质方面的救济,缺乏心理危机干预、保险机制引入、社会组织建设等。在实际工作中,也多表现为善后处置、社会救济等形式,注重“输血”救灾,轻视“造血”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属于一种临时性的补救措施。制度上缺乏深层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因此,在指导实际部门开展工作时,执行者往往感觉困难重重。

3.2 恢复重建的政府责任机制尚不完善

在地方政府灾害恢复重建工作中,造成政府责任薄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和任务不明确。从目前的应急预案中不难发现,当下的应急管理多侧重应急处置工作,对事后恢复重建的职责界定,只是作象征性的规定与说明。尚未真正明确。当前。灾后救助的重任主要由各县、市民政部门担任,但民政部门提供的只能是灾民生活物质方面的救助,而对于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灾害评估、基础设施、经济生产、心理康复,以及恢复重建的资金拨付、使用和监督等工作,基层政府部门存在一定的缺位。除此之外,目前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部门为主的单灾种管理体制,缺乏贯穿于整个恢复重建工作的协调组织,使得恢复重建工作呈现条块分割、系统性差、资源共享程度低、工作比较被动的局面。

3.3 恢复重建的社会化援助机制尚不健全

首先是社会化援助制度方面的缺失。地方政府对城乡社区、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类社会捐献者积极参与恢复重建工作缺乏制度上的激励与保证,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引导与支持帮助。其次是恢复重建的资源来源单一。在资金供给方面,政府仍是各类恢复重建资源的主要提供者,缺乏政府与企业、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对志愿者有效组织及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致使志愿者组织的辅助作用难以发挥。最后是民间组织发育缓慢。受行政作风影响大,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不明确,独立性较差,建设水平低,在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工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4 恢复重建的保险保障水平尚待提升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以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为主导的灾后救助方式,保险保障的覆盖水平低,投保意识不强。如图1所示,当调研时问到“您是否购买了自然灾害保险”时,80.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知道有这类保险”。由此不难看出,保险的作用还未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制约保险机制在自然灾害中发挥作用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保险行业自身的特点,也有我国制度环境的特殊原因。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巨灾保险法律法规,仅在个别的法律中,存在对开展巨型灾害保险予以支持的表态性和宣传性的表述,没有涉及配套的赔偿细则和适应具体情况的单行法规。另外,我国保险产品与险种的发展严重滞后,险种结构单一,产品不能满足转型期不断增长的社会风险。笔者在湖南部分县、市民政局救灾补偿记录中发现,自然灾害保险品种偏少。通常只对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对其他自然灾害(如风灾、虫灾等)造成的损失鲜有补偿。

3.5 恢复重建的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同的危害特点,灾后恢复重建补偿工作所面对的补偿对象、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时间、补偿方式等也各不相同,而且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独特性,想要制定一套相对比较统一的规范化补偿办法和标准,难度很大。从实际中看,不同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其资金实力和发展层次不同,导致补偿标准参差不齐,高低有别。例如在禽流感的扑杀补偿过程中,曾出现过因区县之间存在补偿差价而导致群众将扑杀家禽由补偿低的区县向补偿高的区县流动的情况。同时,不同的自然灾害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法律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往往相关部门在灾后补偿中出现相互推诿、扯皮以及踢皮球的

现象,造成灾害损失补偿工作乏力。在调研中曾浏览湖南一些县级政府网页,发现无法查找到一些县、区的灾害损失核定情况的详细统计数据,按规定本应向社会公布的补偿明细,因种种原因只作为政府的内部资料进行交流,这既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使公众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灾后补偿机制的规范化管理及社会稳定,甚至有损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动摇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4、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中恢复重建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上述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影响到地方政府灾害恢复重建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机制建设的切实可行之策。

4.1 健全恢复重建相关法规,完善恢复重建有关政策

2007年11月1日,《国家自然灾害应对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一部龙头性法律。地方政府应以《国家自然灾害应对法》的实施为契机,积极运用地方立法权,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尽快修订并整合已有的应对灾害的法规政策,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范,完善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相关内容,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比如,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该条例的颁布为汶川灾区重建过程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得各项工作有法可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同时,地方政府在应急预案设计中,必须明确恢复重建是应急管理全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容撰写上应相对独立,不能笼统、模糊。预案要清楚地界定政府和部门在恢复重建中的职责、任务及相互间的关系,恢复重建资金的调拨、使用与监督,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并且允许在紧急时刻突破相关法规的限制,简化行政程序等。此外。由于重建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地方政府还应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情况和事态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4.2 完善地方政府责任机制,加强恢复重建机构建设

加强地方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导责任,明确各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改变过去单灾种的应急管理模式。明确民政、卫生、财政、宣传、审计等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提升地方政府恢复重建的综合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各级应急办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及监督作用。从以往经验来看,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复杂多变,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政府应急办内设科室或增设恢复重建的专门管理机构来承担恢复重建工作的具体职责,包括事前对灾后恢复重建进行整体规划;恢复重建过程中对相关的人力物力进行调配,与上级领导部门、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团体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协调;在事后对重建成果进行评定,检验其是否与事前的规划相符,并据此作出奖惩,等等。

4.3 拓宽社会各方参与途径,保障恢复重建社会资源供给

在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中,地方政府在灾后房屋、道路、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恢复重建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灾后居民的心理救助、生活信念等“软件”方面的恢复则需要大量的民间团体、志愿者、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研究表明,民间公益组织在灾后救助过程中更了解灾民的心理、生活习俗、需求等,更容易使灾民心灵恢复安宁与平衡,而漫长而复杂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各类民间组织在专业优势、细节关注和持续投人等方面仍然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地方政府要改变观念,首先确立灾后恢复重建是政府主导下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并尽快修订恢复重建中各方参与主体、渠道与沟通联络的法律法规,为各方社会力量的制度化参与提供保障。其次,建立社会组织间的联动机制以充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如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增加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商会、行业协会等其它NGO的横向联动,统筹协调,发挥整体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再次,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鼓励和规范志愿者服务工作,发挥红十字会现有培训机制的作用,对志愿者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应急水平。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心连心国际组织等各类民间组织自发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踊跃参加了震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他们在如何有效沟通信息、协调资源、灾民心理救助和捐款募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4.4 推进灾后保险机制建设,加快引入恢复重建保险机制

单纯的政府灾后救助计划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尤其是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年度,国家不得不使用大量本来可以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资金,来进行灾区恢复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而灾害保险的优势包括:一是可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对灾害损失进行补偿,具有转移风险的作用,二是灾害保险可以适应灾害补偿需求的波动,自我调适能力强。因此,灾害保险在灾害损失补偿中的作用非同寻常,地方政府加快恢复重建保险机制的引入也十分必要。

首先,树立以政府为主导,个人、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其次,健全灾害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保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与之相适应的保险法律法规也应尽快出台。最后,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灾害保险基金,设立以政府出资的救助基金为基础、商业保险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巨灾风险补偿机制,对灾害保险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以增强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灾害保险基金可通过三个渠道筹集:一是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按一定比例划入,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取;二是从保费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建立风险准备金;三是利用财税优惠政策,降低现行保险企业的税率。我国灾害保险的作用目前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政府应与保险企业积极合作,鼓励与支持保险业参与应急管理,在一些对社会公共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和领域,可以实行有选择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并通过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来扶植灾害保险企业。

4.5 完善灾害损失补偿标准,规范灾后补偿程序

由应急办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头负责制定损失补偿的专业标准。根据国家总体预案中规定:自然灾害的损失补偿标准由民政局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损失补偿标准由卫生局负责,事故灾难损失补偿标准由安监局负责,社会安全事件由相关部门负责。这四大部门应根据合法性、合理性、实操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科学确定损失补偿标准。另外,应规范灾后补偿工作流程,包括:(1)受灾群众和基层相关部门根据灾情进行报损;(2)由专业职能部门或与其他部门及第三方机构联合办公来定损;(3)由专业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补偿方案建议;(4)与相关利益群体的互动,展开公开听证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由专家论证环节;(5)专业职能部门根据听证建议进行补偿方案制定及实际方案修订;(6)报经相关领导和部门审批,最终由领导决策;(7)选取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公布。通过这七个环节,最终可通过这样民主公开的互动方式确定合乎灾民心愿的、恰当的补偿方案和补偿标准。

4.6 健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突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作用

重大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一定数量的社会公众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但地方政府在恢复重建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经济恢复,轻心理恢复”的倾向,对灾后心理干预工作不重视,经费投入也严重不足,这些对灾后的全面恢复重建工作极为不利。因此,作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部门要及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辅导。首先,要树立全面恢复重建的新理念,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引入恢复重建工作中。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建议在各级卫生部门中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具体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和有关协调事务。其次,加大自然灾害心理危机干预的经费投入,保障自然灾害心理危机干预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注重发挥心理专家、卫生与精神专业人员、红十字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特殊优势,分层次分类别地组建心理危机干预人才队伍,形成一个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系统网络,具体落实到基层社区、乡村。2008年冰灾期间,道县政府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就是采取最朴实的拉家常、排排坐等家庭会的形式来安抚群众情绪和疏导焦虑悲观心理,帮助灾民恢复重建家园的生活信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晖 唐湘林

地方审计统计实践工作研究论文 篇3:

稳步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

日前,闵行区人大工作研究会、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共同举办了关于“推进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的专题研讨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陈穗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汪闻生博士、国家会计学院赵敏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逸帅博士先后作主题发言,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作总结点评。闵行区人大、政府有关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深化对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认识,以及人大如何有效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等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思考、见解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对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的认识

对新形势下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制度涉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各种关系以及经济、政治、生态、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很多现实问题,如经济转型、收入分配等,都与当前财政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有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大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在中央的决策部署很清晰的情况下,人大的预决算审查监督可以做得更多一点、更深一点、更硬一点。

关于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的内涵和外延。谈到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标志性的做法就是“四本账”——政府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全部提交人大审查监督。但是,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不止于此,而是要把政府的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体系。如何理解“政府的全部收支”?涉及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政府的”。政府可以作狭义的解释,也可以作广义的解释。比如,可以是政府及其所属的各个行政机关,宽泛一点包括事业单位,再宽泛一点甚至包括经营性机构。第二个是“全部收支”。应当是所有单位的公共收入、支出、资产、负债都纳入预算报告和监督体系,至于采取哪一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总之,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应当是各级政府及其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机构的所有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接受人大审查监督。

二、关于预算改革与人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预算法的修改,与会专家谈到了财政预算改革的主要方向及对人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要建立预算编制的标准体系,全口径预算要处理好专户资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之间的统筹问题。要细化预算公开内容,没有预算的公开透明就谈不上现代财政制度。

2、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过去预算的审核、控制,是预算收支尽可能平衡,甚至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平衡。但实践证明,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在经济波动时,如果拘泥于平衡,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后的改革方向,是由单纯的控制平衡、控制赤字,向支出预算拓展,也就是要更加重视支出政策的内容和重点。新预算法提出要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这是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财政向民生倾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刚性支出,只能升不能降。这在财政快速增长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增速降低时,就涉及可持续的问题。因此要编制中期的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提前预测。年度预算要与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相衔接。

3、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过去有许多重点支出与经济增长是挂钩的。但实施多年后,带来一个问题,这些挂钩机制造成财政支出结构的僵化。据财政部2012年统计,七项挂钩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48%,加大了政府统筹安排的难度,造成资金投入的低效。比如,现在有的地方,教育方面的钱花不完。

4、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要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地方政府会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权。

5、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绩效。过去以项目支出为重点,今后要扩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6、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进行了规范,从法律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7、建立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要全面反映政府的全部家底,反映偿债能力和负债水平。这项工作从2010年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编,2012、2013年在全部省级政府试行,上海等地已经推进到区县一级。2016年开始试点,建立正式的制度。

8、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以前有很多优惠政策,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统一,因此在下一步改革中要进行清理和规范。

上述改革内容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这些改革为加强人大审查监督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提供了更多、更透明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预算审查的重点由平衡、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就要对支出预算的背景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中期预算规划可以使人大看到现有政策对今后预算的影响,对批准年度预算提供了更多信息,但中期预算规划与年度预算如何衔接、如何约束?政府提供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后,需要人大审查,这也为人大审查年度预算提供了更多信息,等等。但如何运用好这些信息,做好预算审查工作,是人大面临的新课题。

三、关于提升人大的审查监督能力

强化专门力量。预算管理的趋势是越来越专门化,技术性会加强。在我国,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不像国外的议员有助手、有经费,因此,让每个代表都看得懂政府的各种预算报表和报告是不现实的。人大应当着眼于提升自身的审查监督能力。当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人大设立预算审查监督委员会或预算工委之类的专门机构,并充实其人员和力量。

加强内部整合。在人大内部,预算审查监督也不能仅靠预算工委或财经工委一个部门来承担,而是要形成整体合力。人大的各个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各自的分工,加强内部统筹协调,把“议事”和“议财”结合起来,共同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善于借力。一是要借用审计部门的力量,对审计的重点、内容等提出要求,结合审计报告来审查预决算报告。二是要建立预算监督的专家咨询制度,借用专家的力量来提高审查监督能力。三是要督促政府做好预决算信息的公开,同时通过公开听证会等形式,借用社会公众的力量来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

四、关于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现路径

把握节奏。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人大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需要根据预算改革的进程、人大自身的能力稳步有序推进。比如,先在形式上要求政府把“四本账”全部提交人大审查,形成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架构,再逐步对“四本账”的内容和细化程度提出要求。根据改革的进展情况,一些内容可以先向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相对成熟后再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最后再向人代会报告。对于预算编制过程的提前介入、预决算审查的深化、预算绩效的评估等工作,可以根据情况逐步纵深推进。

突出重点。一是要更加注重对项目支出的审查监督。基本支出弹性相对较小,而项目支出,尤其是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是形成政府重大资产和负债的载体。二是要关注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债务。政府性基金种类多、金额大、细化程度不够,是当前预算监督的薄弱环节。将来政府举债一定会阳光化、透明化,如果政府的举债没有受到约束、比较自由的话,就容易出现问题,人大应当加强监督。三是对国有资本经营性预算的监督。国有资本经营性预算是国家从出资人的角度对存量资本和增量收入的预算。目前只是把收益列为预算。国家作为出资人,取得了利润和资产,同时也产生了债务。人大还没有对大量国有企业进行全口径预算的监督。四是对预算支出绩效的监督。闵行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预算项目绩效的前评价、中评估、后评估,人大从参与前评价,到审议中评估、后评估报告等。今后,还可以探索对部门的整体预算支出绩效进行监督。

做实预算初审。国外议会对预算的审查一般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会期短、内容多,因此,在大会期间对预算进行充分审查是不现实的。对预决算的审查监督,重点应放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之前的初审阶段,由人大常委会来主导。人大常委会可以由财经工委或预算工委牵头,统筹协调各个机构的力量,在初审阶段对预算草案进行分工调查,分组审议。人大常委会还可以公开听证会、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借助人大代表、专家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对预算草案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审查批准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研讨会会议记录归纳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审阅。) (周行君,闵行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闵行区人大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王逸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师,政治学博士)

作者:周行君 王逸帅

上一篇:企业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探讨论文下一篇:对话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