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审计意见描述性统计论文

2022-04-22

摘要:国内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大多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主。就激励效果而言,根据以往数据来看股票期权模式的实施效果要优于限制性股票模式。本文依据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最新上市公司数据,通过stata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模式,其优越性仍略高于限制性股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司审计意见描述性统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司审计意见描述性统计论文 篇1:

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自愿性信息披露在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规制的缺位,自愿性信息在披露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信息质量难有保证。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的统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规范自愿性信息披露提出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

依据有效市场假说,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越是真实、完整和充分,将越有助于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按是否受到管制信息披露可划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非强制性信息披露(即自愿性信息披露)两种。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在强制性披露的规则要求之外,公司管理层自主提供的关于公司财务和公司发展的其他方面相关信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数字化的表内信息,而是更多地关注公司外生信息的披露。“自愿性披露的优势在于,可以相对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股票的市场流动性,提高公司价值”。但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的缺位,导致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的随意性和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自愿性信息披露数量的统计及质量的比照,揭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规范自愿性信息披露提出几点建议。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1 样本的选定及总体披露状况

本文借鉴Botosan的VDITM(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设计原则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证监会2007年新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范的强制披露内容为政策依据,对随机选取沪深两市242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由于年报是定期报告中最具分量也是信息含量最大的报告,故本文选定新准则执行较为平稳的2008年年度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类同。)自愿披露内容作以分类总结,划分出四大类共30项的自愿披露项目,单个项目不进行定性划分,均赋值1分。年报披露内容与自愿披露项目逐一比照,凡年报涉及到项目均赋值1分,未涉及到的赋值为0分。四大类信息共30个项目见表1,满分为30分,披露得分高的视为披露水平较高,反之较低。表1是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公司所在行业及比重。

通过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披露项目的数量集中在5—15这个范围内,低于5项和高于15项的公司数量都不多,而超过20项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这样一个集中程度反映了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整体偏低的现状。图1为所选242家样本公司年度报告中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图,横轴为所选样本公司,纵轴为衡量披露状况的四大类30项自愿性信息披露条目。

笔者将30个项目的披露划分为六个层次,用来衡量样本公司披露水平,其信息披露水平见表2所示。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接近半数的公司披露30项中的6—10项,代表了目前资本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较差的现实。还有35.95%的上市公司披露情况一般,这两部分构成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大部分。披露状况极差的公司占到了10.74%,成为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可忽视的后进力量。而披露情况偏好、好的公司数量都不多,只占一小部分。这样的“鸭梨”型分布状况势必给改进和完善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带来沉重的压力;“梨把”部分,尤其是披露水平较高的公司数量不多,则难以形成有效的模范带头力量。

2 行业视角分析

表3反映了不同行业的披露水平,在总体披露水平低于平均线(50%)的情况下,行业间的披露水平略有差别。其中,采掘业的披露状况要稍稍好于其他几个行业,平均披露儿,88个项目,披露水平为39.58%;其次是房地产业和农、林、牧、渔业,二者披露水平都在35%以上;接下来是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类公司披露水平为五大行业最低,平均披露项目不足10项,仅占测试项目的30.73%。

3 信息类别视角分析

在30个测试项目的得分情况表中,还可以发现四大类信息的披露水平差异较大。具体见表4所示,其中财务信息的披露水平最低,仅为1.65%;而背景信息的披露水平最高,达到42.77%;非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披露分别居中(36.53%)和偏下(36.46%)。信息类别的披露水平高低不等,说明了上市公司作为自愿性信息披露主体存在对信息的选择性披露行为。披露水平最高的背景信息所包括的各项内容都与公司的未来发展机遇和环境等有关,是投资者所关心的信息,这部分信息的披露对于满足投资者评价公司发展前景起到了重要作用。非财务信息包括公司的内部控制、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信息,显然是上市公司想要着重展现给投资者的信息内容;而财务信息类别设计了4个财务指标项目,分别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率,旨在测试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指标向投资者传递经营运作效率的情况。但从实际的得分情况来看,这类信息的披露不尽人意。

4 综合视角分析

综合行业和信息类别,不难发现,不同行业在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时各有侧重。各行业各类信息披露程度如表4所示。

农、林、牧、渔业的背景信息披露水平高居行业榜首,而采掘业和房地产业次之。笔者从整理得分过程中得知国家对农、林、牧、渔业政策的倾斜也许能解释这一现象。同时,这一宏观背景信息又成为很多公司未达到预测利润或计划指标的主要借口。统计中,拿背景“说事”,不从自身经营找原因的公司不在少数。另外一项披露水平较为突出的是采掘业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采掘业是资源耗费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该行业侧重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信息的披露,正满足了社会公众希望借此来评价其履行社会职能情况的需求。对非财务信息披露同样重视的还有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一个同样是环境的天敌,另一个是近几年新兴的行业,都需要以自愿披露的方式向投资者传达正面信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各行业的水平都较低,但房地产行业算是几个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其他几个行业对该类信息的披露几近为零,而房地产业能达到7%。在统计过程中,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上述项目中披露水平较高的几乎都是《内容与格式准则》中鼓励披露的项目。

5 披露质量分析

定量分析并不能深层次了解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问题,本文选取了房地产行业中业绩相差悬殊的两家公司——万科A和sT高新的年度报告,比照分析它们自愿披露信息的质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具体披露状况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万科A披露了30项中的24项,披露情况不错;sT高新披露了30项内容中的12项,披露项目仅为万科的1/2,但在整个样本中sT高新的披露却达到了中等水平,似乎并不差,这不禁让笔者对其自愿披露信息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万科A的自愿披露信息主要在年度报告“致股东”书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其中系统而详尽地披露了行业发展历程、目前所处阶段和行业发展

障碍、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发展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等外生信息;重点分析了导致业绩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对以后年度的销售毛利率趋势做出预测,提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期间费用等努力方向;此外,对内部控制、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作出了较详尽的披露。相比之下,sT高新分析的深度以及可靠性等则远不及万科A,对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比较模糊,没有相对可靠的依据来支撑,各项指标的变动及变动原因、人力资源等内容虽然作了披露但无外乎是一些套话,有的甚至沿用以前年度的旧稿,对投资者决策效用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sT高新年报中单独设一篇抗震救灾报告,反映公司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贡献和作为。统计中,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借助选择性披露,趋利避害的倾向。从这里我们可以预见,自愿披露整体数量少的状况已然存在,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更令人堪忧。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 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从对年报自愿信息披露的数量及质量方面的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披露内容“过量”与“不足”并存。这里的“过量”是相对于投资者的需求而言的,年报中很多公司自愿披露的篇幅并不短,但大多介绍一些行业和市场的常识性信息,很少有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模式对未来发展能力、员工素质、市场潜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做出客观、深入的分析。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投资者有效决策。大量无价值信息的存在只会给投资者的阅读和提取有用信息带来困难,甚至误导投资者。“不足”一方面表现在目前我国自愿性披露信息数量上总体偏低,内容也只局限于《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所列示的条目,并没有更多的投资者需要的决策性信息,从这一层面讲,自愿性披露信息数量仍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出发,各个行业侧重披露的信息条目差别很大。例如,采掘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明显好于零售业,但就其行业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重大影响而言,采掘业此类信息的披露又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需求;而零售业中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信息似乎也没有通过自愿披露显现出来。(2)披露形式与位置不统一,随意性比较大。在对所有样本逐一查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自愿披露信息的披露形式和位置比较灵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沪深两市的披露风格略有不同。沪市上市公司倾向于表格披露,从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开始,但凡涉及到数据或者对比、统计等内容能用表格的基本都用表格,而深市上市公司的语言表述多一些。业绩好、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都不错的公司更倾向于一目了然的表格披露,而业绩平平的公司则多采用语言描述。另外,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要求,两市的规范也存在差异。例如,大部分沪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的“重大事项”一章都罗列了信息披露索引,便于信息使用者查找相关信息,而深市上市公司也有这样做的但数量上远不及沪市。另一方面,不同公司对同一内容披露的位置不同。例如,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鉴证意见则有的放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之前,有的置后,有的则干脆与年度报告的审计意见放在一起。其实,格式与位置本身只是披露的形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格式和披露的位置是否能够引起信息使用者的注意,是否能够有效传达信息。(3)披露质量不高,信息价值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作为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工具,自愿性披露信息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决策有用性上。因此,作为自愿披露的信息,至少应该具备可靠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信息可靠性差。例如,对于新年度计划指标的披露,在测试中,有新年度经营计划的公司已经很少,但更少有公司能够客观地分析新年度生产、销售等计划指标产生的依据。其次,避重就轻,披露不够完整。在统计中,利好信息主观披露愿望强烈并且阐述详尽具体;利差信息则少披露或不披露的选择性披露行为也不在少数。以背景信息为例,同样是A股上市公司sT高新只关注优势或利好消息,对前途面临的障碍和风险避而不谈,而万科A能够客观地分析行业发展前景和公司将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最后,断章取义,系统性不强。例如,对重大指标变化及原因分析的披露,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就事论事,不能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的原因。

2 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成因剖析

以上问题的成因,主要可归结到政策制定主体、市场环境及上市公司自身治理结构三个方面:(1)不够健全和明确的引导规制,尚不足以确保自愿披露健康发展。自愿披露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政策本身的缺失令其难以在质量上对信息使用者有所保障。首先,政出多门,缺乏统一性。从目前深交所的各种条例和《证券法》条款看,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并不是空白,但这些规定出自不同的部门,各自的侧重点和规范都有所差别。多头领导往往会造成执行者行为的混乱,披露差异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差。政策本身的不稳定性给上市公司的执行带来了麻烦。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最初发展阶段,证券监管机构要求初次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公司的盈利预测,并将此作为审核上市的指标之一。但从1993年起将其改为自愿披露盈利预测的政策。这样的规制本身就存在着不稳定性,失去了在实践领域的公信力。最后,可操作性差。我国的相关政策在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方面态度是肯定的,但是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来激励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例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并不受到法律保护更没有成本方面的补偿,多披露似乎只能增加披露成本,而潜在的收益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选择自愿披露时顾虑重重。(2)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使部分公司对自愿披露产生投机心理。就资本市场而言,市场机制越完善、竞争越充分、资金流转越自由,就越有助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机制并没有完全放开,希望通过自愿披露信息获得超额回报的优秀公司不但不能从自愿多披露中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白白花费大量的额外披露成本。而一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往往可以借助这一手段美化自身的形象,误导投资者。例如,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一种怪现象,许多ST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受投资者的追捧,股价不断攀升,有的竟然高出发行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屡见不鲜,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不成熟,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制度存在一些的过失,亟待解决。(3)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内部限制了自愿披露行为和信息的质量。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和管理者双方博弈围绕利益展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双方在自愿披露信息方面往往持相反的态度。股东所关心的是管理层是否完成了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受托责任,而不愿意承担因为自愿多披露信息而发生的附加成本;而管理层则处于自身职位的保全,乐于向市场传递更多的信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证研究证实,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外部审计的作用等公司

治理变量都与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现在,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一股独大、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职业经理人素质、独立董事“不独立”等问题都不利于这种制衡关系的形成,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将长期受制于这种环境。

三、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对策

1 尽快健全政策引导及监管规制

(1)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证监会《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虽多处为自愿性信息披露留有空间,但似乎还缺少切实可行的鼓励方案,导致目前自愿性信息披露“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首先,将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补充、鼓励自愿披露等条款明确写进相关制度准则,向公司传达一项明确的信息。其次,为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做一些尝试性探索。例如,组织相关人员专门研究自愿披露所能带来的公司收益、社会收益和所耗费的各种成本等,在此基础上出台类似美国“安全港”的规则用以界定披露责任等方式降低其披露成本来鼓励自愿披露行为。(2)引导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具体做法。从内容上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项目。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政出多门的局面,统一由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牵头,其他相关组织如证监会、交易所等派出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小组负责专项研究和协助制定工作;其次,做出对自愿披露内容的具体指导。就行业差别大的项目,做好调研工作,确定信息使用者对特定行业信息需求的侧重点,在进行引导时重点把握、区别对待。②从质量上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控制。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自愿披露信息的质量要求可较强制性披露信息适当放宽,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如“新年度经营计划”等信息,有必要引入独立审计或第三方担保等来保证信息质量。③从披露格式与位置上要以便于投资者接受为原则。可以在报表附注中单独为自愿性披露信息留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披露。在自愿性信息披露语言和形式的运用上,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图形、图表来辅助说明,并尽量减少复杂会计术语,以减少误解,提高信息利用效率。(3)搭建投资者和经营者直接沟通的平台。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真正的会计信息市场需求主体,会计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制约了需求者主张保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在投资者看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借鉴万科的做法:通过在公开网站和公司门户网站及时公告经营信息、设立投资者来访栏目和公开联系方式等,保证投资者通过互动方式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动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和信任。(4)建立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体系。目前深交所每年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质量进行的等级评分主要是针对强制性信息披露,建议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建立一个长期、系统、持续的监督和评价体系,既对已披露的信息做出质量评价又要“以观后效”,形成对前述评价的持续监督和修正。(5)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奖惩制度。目前,我国立法比较薄弱的环节是“民事赔偿责任”不够清楚和完善,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一旦披露和出具虚假信息,应当负什么样的民事赔偿责任,不够具体,难以操作,只能借鉴《民法通则》一些条款,不太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要求,股东的利益难以保证。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惩罚措施来确保自愿披露信息的质量。奖惩制度的建立要以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通过证监会或相关质量评价机构的质量评级,定期公布披露等级优秀的公司,不仅能让投资者对公司更了解,还能够提高公司的市场认可度,从而形成潜在收益弥补自愿披露的成本,促使这些公司形成持续披露的良性循环;对于质量评级差的公司,提出适当的警告,但对于情节恶劣、蓄意披露虚假信息的公司,则不能手软。(6)动态监管辅以灵活的政策。要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就必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既要重视法定信息的披露监管,也不能忽视自愿信息的披露。现阶段,适当加强引导和监管就可以满足资本市场需要,但如果自愿性信息披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方面自愿披露信息对资本市场而言不可或缺时,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信息的规范和监管或考虑重新界定该信息,这里也不排除将其列为强制披露范围的可能。

2 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运行主体和运行规则决定了市场运行效率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需求和供给。要完善资本市场的竞争机制,就要注重强化三个市场主体——上市公司、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及一个运行规则——充分竞争。首先,增加市场容量,实现优胜劣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虽短但速度惊人。从20世纪90年代人们排长龙买股票到现在每支IPO动辄冻结数亿资金,足可见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状态,这显然有悖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前提。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完善公司上市的相关法律制度,适当降低门槛,让更多业绩优秀的公司有机会参与资金竞争,刺激其自愿披露的动机,改变资金供需不平衡的格局。目前,创业板的开通可以视为一个调节市场供求的良策,但降低门槛不等于没有门槛,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市场准入要执行严格的标准,对于已经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完善退市机制。其次,培育高素质投资者,形成有效需求主体。高素质投资群体的缺位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与投资者所需信息之间不能实现有效对接,造成信息披露的“过量”与“不足”。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个人投资者占开户数的99.60%,中小投资者(股票帐户中资金量在30万元以下者)所占比重为81.48%,个人投资者的知识结构层次偏低,大专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高达67%。提高投资群体的整体素质,培育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以及确保资本市场科学运行都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健全中介机构机制,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国外的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中介机构越有效,强制披露制度的重要性越小,而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要求越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审计、法律、税务等)普遍存在规模小、业务水平不高、资信不足、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建立强大的、高质量的中介机构体系,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将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地遏制不诚实信息的形成与蔓延。

3 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明确企业产权,实现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运用各种法律、法规的力量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其次,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平衡股权结构。研究表明,股权分散程度高的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因此,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能够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权利的制衡,避免一股独大独霸决策权的局面。再次。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改任人唯亲的独立董事任免方式为竞聘上岗;建立类似中介机构的组织负责独立董事薪酬基金的管理和分配,薪酬基金来源于上市公司,进而增强其业务的独立性;同时,建立独立董事监督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方式,提高独立董事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对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公司治理能力等进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最后,完善经理人市场机制。经理层是委托代理关系中隶属于董事会的直接管理者,其任免同样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要提高经理层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把经理人推向市场,充分竞争上岗,逐渐甩掉行政干预的影子。

四、结束语

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益补充,更是缓解经营者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只是根据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现状简单剖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就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方式提出几点建议。在我国目前阶段,对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才刚刚开始,很多问题等待着理论的探索。例如,资本市场投资者对自愿披露信息的具体需求状况怎样?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所能带来的总收益和成本究竟有多大?自愿性信息披露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引导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借鉴西方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来预见我们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太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研究。

(责任编辑:杨全山)

作者:陈立军 安丽君

公司审计意见描述性统计论文 篇2: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摘要:国内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大多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主。就激励效果而言,根据以往数据来看股票期权模式的实施效果要优于限制性股票模式。本文依据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最新上市公司数据,通过stata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模式,其优越性仍略高于限制性股票。

关键词: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实施效果分析

一、引言

管理层与股东之前的利益权衡问题一直是企业矛盾的焦点,而股权激励作为对管理层的一种激励形式被看作是缓解矛盾的有力工具。不仅是在国外,近年来在我国企业中股权激励的现象也很普遍,这对于缓解代理问题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为,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005年12 月31 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提供了政策指引。《办法》颁布以来,股权激励得到了实务界的广泛重视。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在探索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激励模式,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主,以往的研究多视这两种激励模式为同质的,并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来证明两者实施效果的差异。根据国泰安最新数据显示,采用期权和股票的企业比例越来越均衡,有更多的企业选择采用股票形式。鉴于这种新情况,本文依据最新数据通过stata软件就期权和股票这两种形式做统计分析,以期了解两者实施效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差异,得到一些启发,并进一步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股票作为激励模式。为此,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以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现状,为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国内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展开。现阶段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模式主要有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丁保利等,2012),而股票期权的激励模式优于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徐宁,2010),刘广生等(2012)认为股票期权的激励模式具有的有效性要略高于股票期权。

由于不同激励形式其本身设定的差异,激励效果也会有一定的不同。股票期权激励实质是一种权利的授予,作为长期激励机制成本低且基本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同时会给管理层带来巨额财富,因而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此外,股票期权激励使管理层不承担风险,因而期权数量设计中基本不受其风险承担能力的限制,通过增加期权的数量,公司可以产生很大的杠杆激励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就现阶段而言,股票期权的实施效果仍然要好于限制性股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因此本文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搜集2007年1月-2014年6月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此期间公布并执行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有341家。

为确保实证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样本选择严格依照如下原则:(1)剔除发行B股、H股以及同时发行多种股票的公司,保留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因为发行不同股票的公司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依照的财务会计准则不同,其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2)剔除 ST、PT公司,因为这类公司经营业绩较差,财务报告的风险较大,可信性值得怀疑,不具备分析价值。(3)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故剔除金融类公司。(4)剔除在股权激励实施期间进行资产重组、管理层有大幅度变动的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因为以上情况可能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使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误。(5)剔除数据缺失以及中途停止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经过以上处理,得到有效样本286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经验,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一般以公司业绩为衡量标准。而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有很多,比如托宾Q、ROE、ROA和一些加权项等。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歩阶段,采用托宾 Q 值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恰当。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大多数是以单纯的ROE或ROA一个指标去衡量公司业绩,较为片面,同时也会给管理者盈余操纵的空间,就统计而言也有存在噪声的可能性。

因此,结合现有模型,本文借鉴盛明泉(2011)会计业绩的度量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和主营业务利润率(ROM)三个会计指标同时来评价公司业绩。这些指标具有财务指标可比性、客观性的特点,而且比较容易获取。其中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主营业务利润率(ROM)=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2.解释变量。本文对股权激励模式的研究限定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范围内,由于激励模式为虚拟变量,所以用SELECTION来代替。如果样本公司运用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则其SELECTION设定为0;如果样本公司运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则其SELECTION设定为1。

3.控制变量。在研究中,除了股权激励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其他一些控制变量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不容忽视。具体本文的控制变量设计如下:公司规模(SIZE)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为总负债/总资产;股权集中度(CENTRA)为公司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总资产周转率(TUR)为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净利润增长率(GROW)为(本年净利润 - 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三)回归模型

根据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本文构建如下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

模型1:ROE=A0+A1SELECTION+A2SIZE+

A3LEV+A4CENTRA+A5TUR+A6GROW+ε

模型2:ROA=B0+B1SELECTION+B2SIZE+

B3LEV+B4CENTRA+B5TUR+B6GROW+ε

模型3:ROM=C0+C1SELECTION+C2SIZE+C3LEV+C4CENTRA+C5TUR+C6GROW+ε

其中A0、B0和C0是常数项,A1-A6、B1-B6和C1-C6是系数,ε是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运用stata对3个模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虚拟变量SELECTION的均值为0.42,小于 0.5,说明在我国,到2014年年中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时仍有一半以上选择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另外,样本公司ROM、ROA和ROE的平均值分别为0.2861、0.0703 和0.1233,样本公司之间业绩的差异比较小。控制变量SIZE、LEV的均值分别为21.8528 和0.4224,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CENTRA 指标的标准差为16.6084,说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股权集中程度有很大区别,有些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而有些则过于分散。

(二)相关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pwcorr相关系数检验和vif检验。经过检验变量间的相互系数比较小,且三个模型的平均vif值仅为1.3,可以判断三个回归模型中各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回归模型是可用的、有效的。

(三)回归结果

对模型1、模型2和模型3 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下表。从表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模型的调整R2为0.1850,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F统计量为57.62,相伴概率Sig.F为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上显著。由于模型中虚拟变量SELECTION的存在,因而其系数只能简单说明采用不同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中哪类公司的业绩情况更好。当系数大于0,表明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SELECTION=1)的公司业绩较好;当系数小于0,则表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SELECTION=0)的公司业绩较好。由回归结果可知,SELECTION与ROE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0127,说明采用股票期权模式的上市公司ROE 比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公司ROE更高,但二者激励效果的差异并不明显。同理,由数据可知回归二、三两模型的拟合优度均较好,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回归三中SELECTION的系数为正数,说明从ROM衡量的公司业绩来看采用限制性股票比股票期权的效果要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几年期权和股票两种激励模式越来越趋于均衡这种现象。鉴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以ROE和ROA为业绩衡量指标,而ROE、ROA的SELECTION系数均为负数,则可以说总体而言股票期权的效果要略好于限制性股票,由于系数很小,所以差异并不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为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做了稳健性检验:进行内生性检验,用变化量来对模型一、二、三重新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与前文研究结论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前文的结论比较稳健。

五、研究结论和启发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最新数据对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就当前而言,实施股票期权模式的公司业绩仍然要略微好于实施限制性股票的公司,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股票激励形式大多是为了一个具体项目或短期目标,即经营者对于股票的拥有权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则采用限制性股票的目的是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某个或某些长期战略目标中。企业乐于去采用这种激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目标和需求。从ROM这一业绩指标来看,限制性股票的实施效果要比股票期权好,这可能也是最近两年越来越多企业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原因。这一点与之前的研究是不一致的。当然有可能对某一具体业务项目的激励,限制性股票效果会更好,所以企业选择哪种形式是根据企业具体的长期或短期规划决定的。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得到启发: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同,企业应依据自身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选择具体的激励模式,选择哪种激励模式并没有一个定性的规定,只有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方向,才能确定。同时政府应有所作为,营造大环境,制定政策,尽可能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机制,使股权激励的效果真正得到有效发挥,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探索。Z

参考文献:

1.激励、福利还是奖励:薪酬管制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基于泸州老窖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6).

2.丁保利,王胜海,刘西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探析[J].会计研究,2012,(6).

3.周仁俊,高开娟.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2,(5).

4.刘广生,马悦.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3,(7).

5.吕长江,严明珠,郑慧莲,许静静.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 [J].会计研究,2011,(1).

6.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公司治理,2009,(12).

7.李曜.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管理,2008,(23/24).

8.黄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9.Yezen H. Kannan,Terrance R.Skantz,and Julia L.Higgs.The Impact of CEO and CFO Equity Incentives on Audit Scope and Perceived Risks as Revealed Through Audit Fees[J].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4,(5).

10.Tinglong Dai,Zhaolin Li,Daewon Sun.Equity-Based Incentives and Supply Chain Buy-Back Contract[J].Decision Sciences,2012,(8).

作者:杨光琪

公司审计意见描述性统计论文 篇3:

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角度对2012年新疆沪深两市39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新疆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统计分析 对策建议

一、引言

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再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内部控制建设从无法可依到有规可循,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从简单披露到全面披露,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试点企业向全部主板控股公司推广,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内部控制的高潮已然到来。

不可否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2012年强制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大军。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这些都成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对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改进提供借鉴。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有上市公司39家,本文以此为样本数量。

本文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及其他公开资料。披露情况以能否在深、沪交易所或巨潮咨讯网上查找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准。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三、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披露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总体披露情况。根据统计,39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上市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2.31%;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7.69%。其中沪市21家企业中有19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中告,占比为90.48%,深市18家企业中有17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4.44%,仅有1家企业未披露。在36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均为有效,占比为100%。

2.按是否强制实施分类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纳入强制实施分类的上市公司为26家,其中国有控股25家,境内外同时上市1家。经统计,26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2.31%。非强制实施的公司13家中有12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2.31%。

(二)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披露情况

1.内部控制评价缺陷标准的披露情况。在3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占比36.11%,2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63.89%。其中纳入强制实施范围同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24家上市公司中,9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37.5%,未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12家上市公司有4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33.33%。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内容的披露情况。36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占比为77.78%。其中,1家企业披露了存在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2家公司披露了存在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全部公司均无重大缺陷。共披露内部控制缺陷54个,其中重要缺陷3个,占比5.56%;一般缺陷51个,占比94.44%。

四、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披露情况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整体情况

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中有2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66.67%;1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33.33%。其中沪市21家企业18家中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85.71%,深市18家企业中有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44.44%,10家企业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按是否强制实施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2012年,强制实施分类的上市公司为26家,据统计,有22家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80.77%,4家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19.23%。非强制实施的公司13家中5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38.46%。8家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61.54%。

(三)按板块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根据上市板块对上市公司分类,统计发现,27家主板上市公司中有20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为74.07%;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有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为66.67%;创业板上市公司3家均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四)按审计结论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在26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均为标准无保留有效审计意见,审计结论100%为有效。未见保留意见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五、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依据和格式各不相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名称和内部控制评价依据复杂多样。首先,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名称五花八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及自我评价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等。其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依据也各不相同,有:《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股票上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关于做好2012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依据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致使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可比性也大大降低。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26家,其中2家公司只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家公司既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也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些公司未履行向投资者披露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报告中,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状况在全国32个省区中排名23位,整体水平不高。但统计分析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大多数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设计、执行、监督等进行了披露并得出有效的结论,这与指数研究报告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准确性还有待提升。

3.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比例和披露质量不高。2012年新疆36家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仅13家,占比为36.11%。且在这些公司中,对缺陷披露时避重就轻,仅披露“还存在一般缺陷”,但具体有几项,表现在哪些方面,基本未披露。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所有的公司均不存在“重要”缺陷。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模糊不清使得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准确性不高。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问题。统计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方面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对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分、子公司管控、担保、对外投资等易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问题方面,几乎未进行披露。在对内部控制建设实施范围描述时泛泛而谈“内部控制范围涉及公司本部,各事业部,分、子公司等,实施范围做到全覆盖”,但对分、子公司如何管控并未进行信息披露。

2.风险评估工作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模板》明确要求,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涵盖公司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并列示确定的“十大”风险。然而,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未列示风险项目,也未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可见,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未得到重视,仍处于起步阶段。

3.内部控制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评价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产品的采纳和应用水平依然很低。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内部控制评价中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对内部控制的效率将产生不利影响。

六、对策建议

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数量及比例都在增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体系建设依然面临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质量。

(一)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统一信息披露格式

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遵循的标准多样化,是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格式混乱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提高内部控制报告的可比性,监管机构应梳理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披露内容和形式做出统一要求,避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信息披露中的选择性和随意性,为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制度奠定基础。

(二)强化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数量是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上市公司缺陷披露情况看,内部控制缺陷标准不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等级含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不到位依然是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三)扩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围,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对易出现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的业务,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时应更加重视和强调。另外,上市公司在重视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对分、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也不能忽视。甚至分、子公司有时还是发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重灾区,对此上市公司应监督指导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上市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涉及到企业的每项业务、每个部门和岗位。要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地,加大信息化产品的采纳和应用程度,通过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后形成的信息管理平台,是降低内部控制实施成本,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

2.卢锐,柳建华,许宁.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会计研究,2011,(10).

3.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

4.胡为民.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贺军,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

作者:贺军 陈远哲

上一篇:谨慎性原则与新会计制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