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审计论文

2022-04-16

[编者的话]2011年初,全国性的债务审计工作序幕拉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这项工作如何部署、开展?江西省审计厅债审办及时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创新出《债务审计操作指导》、《“见账、见人、见物”审计要点》、《债务审计报表市县手工汇总流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方债务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方债务审计论文 篇1: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不能忽视隐形债务

2011年国家审计署部署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负有救助责任的债务三大类。我个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这种分类表示认同,但这种分类是已形成的直接债务,它未包含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

那么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各级政府对当地群众百姓公益事业的欠账,也包括占用预算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等。前者在账目上没有数据体现,而后者则在账上可以看见。因此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时我们就要密切关注财政总预算账中的暂付款。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资金调度管理确保预算执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将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压缩到占预算支出4.17%以内。据本人对几个县区的了解,各地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多的占当年预算支出的65.73%,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131.66%,少的也有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5%,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85%。经分析某县暂付款主要由下面几方面构成:重点工程借款占28.05%、垫付企业增值税占8%、预拨企业税收优惠奖励占3%、单位及乡镇借款占12.63%、收入调度暂付款占43.9%、其他暂付款占4.42%。由于暂付款数额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财政资金周转越来越困难,制约了财政经济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风险,直接导致了占用、调用和借用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如此一来,势必形成潜在隐患和资金风险。

因此,本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不能仅从政府直接层面看问题,还应当关注隐形债务。密切注意随着财政暂付款逐渐扩大规模,要消化这些暂付款,除积极发展地方财力外,向银行举债或向社会筹资也是其有效途径,而后者就将形成地方性直接债务。(作者单位:吉安县审计局)

作者:王俊倡

地方债务审计论文 篇2:

剑指“地债” 铸造辉煌

[编者的话]2011年初,全国性的债务审计工作序幕拉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这项工作如何部署、开展?

江西省审计厅债审办及时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创新出《债务审计操作指导》、《“见账、见人、见物”审计要点》、《债务审计报表市县手工汇总流程》。这些审计技术与方法得到审计署领导和署债审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并作为“经验交流”材料下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学习借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江西审计人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展现了全省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善于协同作战、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

这次专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拓展了审计人员的视野,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了许多启示。

2011年上半年,江西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审计署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协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等困难,组成110个审计组共1 300余人,对除南昌市本级外的10个设区市本级和100个县(市、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及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8个年度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基本摸清了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增减变化情况,客观评价了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使用和管理情况,分析揭示了各级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和债务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潜在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这次全省债务审计工作得到了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省有10个单位、7名个人受到审计署的表彰,受奖层次之高、受奖单位和人数之多,在全国地方审计机关名列前茅。

领导高度重视 有序推进债务审计的有力保证

此次债务审计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审计层次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为切实加强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副省长孙刚为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审计厅,抽调包括4个正处在内的19名审计专业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武汉特派办和江西省審计厅成立了由李晓钟特派员和王殿军厅长为组长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设区市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债务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绝大部分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在审计协调会和审计见面会上,政府领导对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做出批示或明确指示,为本次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省政府还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统一进点电视电话会议,并向全省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印发了《江西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实施方案》。针对《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各级政府认真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有的还研究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全省债务审计成果及时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重大节点上,在各个关键环节,厅、局领导都亲临一线,召开了多次碰头会、办公会,现场指挥、把关,做到了见事早、行动快、效果好。

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为审计机关有序推进债务审计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和有力保证,债务审计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被审计单位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保障了全省债务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审计机关领导都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极大鼓舞了一线审计人员做好债务审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精谋五大布局 搞好债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整个债务审计过程中,始终将把握关键节点作为债务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未雨绸缪,为顺利组织实施全省债务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起步局。早在2011年2月15日,厅领导在全国债务审计培训班现场就研究部署了江西债务审计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等事项,回来后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召开厅长办公会进一步传达、研究、部署我省债务审计工作,为起好步、开好头按要求于2月底前正式进点实施审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会议部署局。为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审计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全省债审工作,分别于2月26日、3月7日、3月14日、3月17日、3月24日、3月29日召开了六次全省债务审计视频会,事实表明,周密紧致的会议部署,为完成全省债务审计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差异分析局。考虑到财政部、银监会等四个部委刚对截至2010年6月的全国政府性债务情况做过专门摸底调查,各级政府领导必然会将这次债务审计数据与四部委债务数据相比较,并要求审计部门说清差异构成原因等情况,2011年2月全国债务审计培训班结束后,省债审办立即派专人多渠道、多途径调查了解、收集掌握各级财政2010年6月债务数据和四方对账资料,并着手研究考虑本次审计债务规模结构的官方参照依据等问题。3月2日至4月19,省债审办先后多次通过开会、发文件(简报)等形式研究部署审计与财政债务差异构成、原因分析审核工作。四是报表会审局。我们一直把报表数据的准确、完整性作为债审工作的重点。3月9日,省债审办组织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债务报表进行了初步会审,确定审计的方向和重点。4月3日至6日,省债审办又组织对厅11个审计组初步填报、审核完成的债务报表进行了会审。4月18日至23日,省债审办再次对各审计组审核确认的债务报表进行了集中会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报告完成局。早在3月14日,王殿军厅长就在全省债务审计视频工作会上提出要把边审计、边分析问题、边准备报告贯穿审计实施阶段始终。实施阶段要着手考虑审计报告的内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关注一些问题。3月24日在全省债务审计组组长和主审的视频会,进一步要求各审计组结合审计报告框架内容“缺什么、补什么”。4月18日至22日,省债审办组织对各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会审,并按审计报告框架结构分块落实到个人,统一报告口径,严把报告质量关。

严守一条底线 保证债务审计质量的基本原则

针对这次债务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头绪纷繁,省债审办要求各审计组严守“按照审计工作方案、五统一的原则,以审计署的文件精神为准”这条底线,审计过程中不质疑、不争论、不随意表态。与此同时,要求所有参加审计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个人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即要求在债务审计中做到逐笔审计,要“见账、见人、见物”;突出重点就是要求在债务审计中做到摸清底数、结构、规模和风险,对重大债务单位、重大债务项目、重大债务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对拼盘类债务、打包类债务、统借统还类债务、拖欠类债务等可能存在的重复认定、重大差异和债权债务置换转换等进行重点审计。二是正确处理好摸清底数与查处问题的关系。明确指出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底数是这次债务审计的重中之中,要重视各年度债务的审计工作,严格分清债务形成年度。对各年度债务的审计中,不仅要核实年末债务余额情况,还要严格分清债务的形成年度情况,为客观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成因等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要对重大损失浪费、重大违法案件,进行重点核实和突破,要对重大的潜在风险进行重点揭示。三是正确处理好全面客观评价与防范审计风险的关系。要求审计评价应以审计结果为基础,按照审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全面客观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严守一条底线”和“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为全省债务审计人员明确了审计目标,确保了债务审计质量。

技术方法创新 提高债务审计效率的必然途径

目标明确和布局周密解决了“为何审”、“审什么”的问题,但“如何审”却需要审计人员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结合债务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做出属于自己的审计专业判断。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对于市、县甚至省级审计人员来说,几乎都是全新的课题,它既需要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手法,更需要成因、效益、风险等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融资、工程、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等综合知识的支撑。因此,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才是实现债务审计目标,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全省债务审计人员在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范围广,审计对象复杂的环境下,知难不怯,开动脑筋,创新和提炼了不少好的、实用的债务审计技术与方法,如:厅赴赣州市审计组作为此次审计工作的牵头处室,做了大量的审前调查准备、审中协调和审后归档工作,其提交的审计报告有深度,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署全面采用,审计成果突出;厅赴抚州市审计组与抚州市审计局首先倡导“边填报、边审核”,通过信息报道和经验交流的方式,以提高债务审计效率,扩大审计成果;厅赴九江市审计组将“债务审计问题解答”分门别类,便于审计人员查阅,制定“拖欠工程款债务审计流程图”严控审计风险;厅赴吉安市审计组与吉安市审计局采取倒计时挂图作业、逐级承诺制,以及“三堂会审”的经验做法,确保审计质量,债审工作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审计整改工作见效快;厅赴上饶市审计组认真把握“时间点、基本点、风险点”等三个关键点,实行“总——分——总”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工作实效;厅赴宜春市审计组始终把“资金和项目”作为审计的两个关键点,以债务资金流向為主线,以建设项目为载体,注重“面、线、点”的有机结合和解剖分析,对政府性债务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作出了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厅赴萍乡市审计组与市审计局实行资源共享制度,注重问题的查深查透,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和分析债务举借、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省汇总选取该组案例说明专门问题5处以上,审计整改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厅赴青云谱区审计组审计全过程实行“一查二问三看”和“三个注重”,确保全面核实和攻克难点;厅赴新余市审计组还结合债务审计的特点,创新审计取证方法和工作底稿的编写,使得债务审计如虎添翼,效率倍增。

各设区市审计局与厅各审计组并驾齐驱,在债审工作中集思广益,如:景德镇市审计局建立“四动机制”,实现“五个结合”,做好“真、见、准、揭、评、议”六字文章,同时注重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在责成相关单位整改落实的基础上,市政府还通过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景德镇市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办法》,使该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九江市审计局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省厅指导与市局督导相结合、报送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把握关键环节与抓好重点单位相结合、严格控制遵循审计程序与提高审计质量相结合等“五结合”的方法,切实、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南昌市审计局充分利用债务审计信息平台,指导和推动全市债务审计工作,市赴新建县审计组开发的报表校验工具走在了审计署的前面。与此同时,该局努力做好与武汉办的对接、服务工作,塑造了我省基层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体现了基层审计人员的较高素质;赣州市审计局克服本级预算与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审计覆盖面又多的困难,发挥信息平台优势,精心组织,采取实地观察与审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查深查透,充分体现了审计人员细致和专业的工作作风;上饶市审计局在铅山县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严把范围关、做到不漏报,严把项目关、做到不重报,严把审核关、做到不多报”,把债审工作做到一线,现场解答疑难问题;萍乡市审计局结合厅审计组设计的关于政府性债务问卷调查表,深入分析各县区政府举借债务的原因及在债务的借、管、用、还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7条审计建议,履行了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鹰潭市审计局建立“分级调度指挥机制”、“挂图倒计时落实制”和“信息联络机制”,切实形成债审工作合力;为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宜春市审计局合理调配审计力量,每一个审计组都配备一名熟悉计算机业务的审计人员,为全市债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该局还对参加这次审计的人员发放通讯费用补助,以加强债审工作的机动性;新余市审计局认真组织债审工作,审计报告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责成财政等部门按照审计报告的要求作出审计整改,并已收到整改情况的反馈报告。

团队奉献精神 完成债务审计工作的致胜法宝

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审计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克服家庭、生活等实际存在的多方面的困难,服从命令听指挥,始终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债务审计攻坚战中。大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节假日仍坚守岗位,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处处可见,充分展示了广大审计人员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全省审计机关和审计个人在“大兵团”作战环境下的团队合作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也充分证明了我省审计干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的审计团队。

审计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无私奉献精神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决心支撑,是圆满完成全省债务审计工作任务的致胜法宝。

当然,由于这次债务审计规模空前,且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加上参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与被审双方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存在偏差,审计过程中也还有一些茫然并走了一些弯路,这些都需要全省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审计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不仅如此,全省债务审计工作也只是开了个头,后期债务问题整改和债务制度、机制建设与完善以及更多的审计任务还在等着我们,担当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作者:阿文

地方债务审计论文 篇3:

公共受托责任视角下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研究

【摘要】安徽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涉及安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计作为国家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与促进环节,需要以科学的审计理念为指导,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常态化的审计监督,尽早发现新问题,及时揭示安徽政府性债务积聚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进一步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措施,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投融资行为。在此背景下,对安徽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受托责任;债务审计;免疫系统

从全国乃至全球看,政府举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量大、投资周期长,几代人都能受益。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当期的收入,不仅工程所需资金难以解决,也损害代际公平原则。通过适度举债建设,有利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长期均衡,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好地造福于百姓,但随之带来的债务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政府债务审计的意义

自2008年冰岛发生主权债务问题以后,陆续出现了众多国家由于不能及时履行偿债义务,而导致“国家破产”。自2009年12月,欧洲许多国家继希腊后也开始陷入危机,面临着十分严重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与欧美债务危机不同的是,我国债务风险不是来自主权债务,而可能是地方债务。我国主权债务规模相对来说并不太大。截至2010年末,中国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6.75万亿元,相对于近40万亿元的GDP总量而言,负债率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线。另一方面,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近些年都保持在20%以上的高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速。与此同时,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却要严重得多,而且危害性不可小觑。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大约为10.72万亿,如果加上国债余额,那么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超过40%。一些地方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负债率超过60%甚至100%的也不鲜见。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打压下,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不足,偿债能力下降,违约风险大大增加。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事实给我国敲响了警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早在 2009 年,审计署就曾对地方政府负债情况展开过审计调查,当时根据调查结果就向国务院上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存在一定债务风险”的问题。2011年,审计署审计发现,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2012年至2013年,审计署又组织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变化情况进行了“抽查”。审计发现,经过两年时间,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2013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报告时建议,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抓紧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2013年7月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展开了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计作为国家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与促进环节,需要以科学的审计理念为指导,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常态化的审计监督,尽早发现新问题,及时揭示地方政府性债务积聚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进一步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二、安徽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省级政府债务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省级收支矛盾突出,有些项目不得不通过举债解决;另一方面是省级通过举债减少市县配套压力,减轻市县债务负担。安徽省政府金融办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我省政府性债务负债率为2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风险预警线60%的水平。由此可知,全国范围内,我省债务情况较为乐观,但问题仍然存在。各级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举债融资,部分地区政府性债务存在债务规模大、融资成本高、融资主体分散、债务资金使用效益较低、债务管理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债务偿还压力较大,风险隐患较为突出。尤其是局部地区的地方融资平台,违规利用逐年回购责任方式(BT、BOT等)或委托代建承诺以地补偿等变相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情况比较严重。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国家要求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公益性项目支出及普通公路发展。以安徽省2013年政府债券用途来说,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试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但部分地区由于债务负担重,偿债压力大,有五成左右资金用来偿还旧债,个别市七八成资金用来偿债。换句话说,政府债券资金偿债越多,花在民生公益性项目上的则越少。

经审计认定,截至2013年6月底,安徽省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077.26亿元。从债务资金投向看,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已支出的债务资金中,用于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土地收储、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科教文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2406.51亿元,占87.53%。安徽省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相关的项目建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大多有相应的资产和收入作为偿债保障。

省审计厅公布的我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以及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全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没有赋予地方政府规范的举债权限,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机制,难以有效发挥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资的优势和债务资金使用效益,局部地区风险不容忽视。

三、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面临的挑战

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风险预警功能、揭露功能、清除修复功能和防御及预防功能。其中防御预防功能是审计的高级功能,这是以往审计所欠缺的,它是审计发展到免疫系统论这个高级阶段才衍生出的具有创造性的功能。也正因为防御预防功能的存在才使审计被称之为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起步较晚,所开展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较多,绩效审计刚刚起步,若要更好的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在审计作用、审计视角和审计模式上加以改变,这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带来的新挑战。

1、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作用由被动防范向主动预防转变。在经济监督论和经济控制论下,政府审计主要实施的是事后、事中审计,审计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属于被动防范。在“免疫系统”论下,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要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问题,预防是首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政府有效履行受托社会责任,因此这时的审计属于主动预防。当审计以主动预防为主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机构和人员应该能够尽早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环保风险,这对于我国政府审计部门和和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审计部门可能需要从制度方而进行创新,审计人员需要全而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才能应对挑战。

2、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视角向维护国家安全转变。“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审计的基本目标,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这意味着审计人员不能仅从被审计单位的微观视角考虑问题,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表而的或肤浅的,而应站在国家的角度,从宏观的视角考虑问题。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应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不能仅进行就事论事的审计,而是要通过审计发现是否存在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审计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瞬息万变,只有保持应有的关注,通过理性的分析,才能发现可能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

3、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模式向风险导向转变。审计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就必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和抵御。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多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为主,审计工作重心主要围绕着会计账簿展开,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不仅审计效率低下,而且不能溯源追本,无法揭示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漏洞。风险导向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模式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重点转变为关注各项经济指标关键点是否设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落实,项目和资金使用是否有效益,有无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而且能更好的发挥审计防御及预防的功能。

四、提升审计“免疫力”,加强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

1、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机关的责任,构建国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免疫系统”

政府审计作为国家公共管理中的一种“内在性”力量,要提升经济运行中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消除病灶,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应该履行的职责,构筑起政府债务审计的“免疫系统”,以预防项目资金的滥用,确保项目的良性运转。

要充分反应债务资金的使用与项目建设运营、政府和企业受托责任履行等方面的问题。还应当公开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在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同时,促进问题的追责和整改,抵御问题再生,以主动性来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预防性来提前感受风险、以整体性来看待问题对全局的影响、以宏观性来进行分析和建议、以公开性来促进整改与规范。这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免疫力的基本要求和总体思路。

2、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我省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要调整安排到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二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定向调控政策,切实做到项目从严把关,分配规范透明,资金下达及时,跟踪问效到位。要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研究改进财政投入模式及资金分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将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

3、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政府债务盘活了资金、调度了资金,也节约了资金,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徽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机制,架起“高压线”,念好“紧箍咒”,将关口前移,切实加强财政债务融资管理。

目前安徽省正在研究制定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办法,定期对省本级、市本级、县级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和提示,着力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监测机制,谨防地方政府打“擦边球”、触“高压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财政金融风险。

为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省对市、县政府性债务管理考核办法,将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纳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将政府债务审计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收支审计,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等。

4、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监督

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各级审计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一是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财政经济运行安全、重点项目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资金使用绩效、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等方面的审计力度,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二是进一步创新审计管理。以实现审计全覆盖为目标,积极整合审计资源,探索多视角分析、多专业融合、多技术应用的审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自觉接受审计,积极协助审计机关开展工作。强化审计工作联系机制,重视发挥审计预警功能,推动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果、审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审计监督成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助推力。

本文为安徽省社科联2014年资助立项课题《公共受托责任视角下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研究》,(项目编号:A2014052)。2013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yxm46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

[2] 蔡  飞.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作用分析[J]. 审计月刊, 2011(4).

[3] 崔思明. 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证研究[J]. 财会研究, 2011(11).

[4] 杨  娟.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的重点及审计方式创新[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3(3).

[5] 巩  鑫.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J]. 群言堂, 2014(4).

【作者简介】

李娜(1972—),女,山东淄博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与审计。

作者:李娜 黄季红 李强

上一篇:国际本位货币论文下一篇:审计理论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