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地方合并高校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何加强地方合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本文对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提出若干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 篇1: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摘要]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逻辑,文章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走产学研之路,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作者简介]姜鸿(1970- ),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潘伟强(1979- ),男,河北定州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徐军(1980- ),男,江苏海安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CDGZ20100037)和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科教城高校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研究”(基金批准号:K20103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琢+?茁=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与技术、劳动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A和L均可看做高校教育的函数,因为高校教育可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高校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需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其内涵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的同时,更主要地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责任。高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第一,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我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劳动者技术能力水平偏低,其科技创新能力比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在职培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在职培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接受定期的系统培训,二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企业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员工。第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高校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开业培训、项目培训、业主培训、融资培训、青年创业培训,以提高企业创办者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2.高校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为地方提供的技术分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高校为地方提供技术的途径包括:第一,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自筹和政府资助。高校自筹经费研发的目的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是高校通过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而获取的,这些项目往往是基础研究或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校自主研发的成果往往是专利、专有技术、数据、配方等形式,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达到向企业转让的目的。政府是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组织者,技术成果的质量、适用性、技术市场及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性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第二,企业的委托开发。企业的委托开发是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委托高校为其开发急需的技术。委托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和高校共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有限理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利益。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单独出资,委托高校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相对于企业自身开发技术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取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度。

三、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X-M

Y表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该式表示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高校由于学生、教工规模大,其消费、投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消费。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群体较大。高校教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消费群体较小。高校的消费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有教师、学生的食物支出、衣着支出、交通支出、学习支出、文化支出、旅游支出等。从稳定性来看,高校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不容易大起大落,因为高校的消费大部分为食物、服装、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小。从增长潜力来看,食物、饮料、交通等支出增长潜力有限,而旅游、学习、文化等支出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消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产业结构,当一个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时,就会有较多的企业为其提供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就会逐步上升,这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吸收的劳动力多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投资。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利息率越高,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高,对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利息率越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低,对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投资中的核心,如教室建设、实验设备的采购等,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其投资相对稳定。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投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的基建投资,包括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的建设,是高校投资需求中规模最大的一类;第二类是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实验设备、电脑、交通工具、空调等的采购;第三类是教工的住房、汽车、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需求会促进地方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对一个部门增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最终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高校投资的增加会拉动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增长,这些产业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钢铁、水泥、塑料等产业的发展,高校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地方经济总量的倍增。

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分析,可以构建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Q和纵轴P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价格水平,D1、S1分别代表高校发生作用前社会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E1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Q1为均衡产出,P1为总价格水平。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后,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原社会总供给曲线从S1向右平移到S2。在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带动下,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原社会总需求曲线从D1向右平移到D2。由于高校对供给的推力远远大于对需求的拉力,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S2和D2产生了新的均衡点E2,得到新的均衡产出Q2和均衡价格P2。Q2大于Q1,表明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使得新的均衡点E2低于原始均衡点E1,使得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始均衡价格P1,这表明从长远来看,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方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刺激地方的投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增加,又会增加供给,从而促使地方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部分高校未完全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被动适应地方需要。因此,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育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地方转化,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地方各类人才的主要产地。高校要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学科要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扩展到企业车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3.走产学研之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高校要从地方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和转化到生产实际中。高校要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要主动走进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地方资源条件、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和趋势,与企业、重点高校联合攻关,提高课题的实用性。

4.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扩大内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日常消费、旅游消费、购房购车等投资需求方面较快增长。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和对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增强学生群体的基本消费能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高校应加大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当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走在社会前列,淘汰高能耗设备,建设低碳建筑,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杨少华,田玉梅.试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高原,匡永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2).

[4]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6).

[6]李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

[7]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郎群秀.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9]Enrico M.Estimat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Data[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4(121).

[10]Caffry J, Isaacs H. H. 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on the Local Economy[M].Washington,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71.

作者:姜鸿 潘伟强 徐军

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 篇2:

加强地方合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摘 要: 随着地方合并高校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何加强地方合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本文对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提出若干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地方合并高校 学生党建工作 业余党校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地方合并高校办学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高校合并办学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着力探索其解决策略,对于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党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党建基层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一、地方合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员入党把关不严,党员素质不高。

当前,由于地方合并高校相对于强势高校而言,学生人员构成、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理念和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发展党员方面,一些基层组织中容易产生对学生入党把关不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资格审查方面,存在走形式、走过场,团内“推优”被严重架空的现象。这种不经过团支部“推优”,而由高校领导、机关领导通过关系网直接由党支部负责人指定入党积极分子,没有经过正常程序加入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党员发展也无任何意义。

(2)党员发展程序方面不够严格,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前没有广泛听取党内同志和党外群众的意见,只征求了辅导员的意见,而没有征求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意见,更没有公布全校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在政治审查方面怕麻烦,没有对发展对象进行一一谈话,从而使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学生混入党内。

(3)入党机会方面,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在入党机会方面存在不均等现象。“从党员的来源看,多数是学生干部,他们担任着一定的社会工作,其任务多,压力大,受教育、培养、使用的机会也多,因而进步快,容易被发现并培养”。[1]而普通学生由于没有担任干部职位,与教师接触少,表现的机会也少,因而在发展党员时机会少,容易被忽视。

正因为在学生入党时,把关不严,引进了少部分并不真正优秀的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再加上党员本身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接受的培训、教育不够,锻炼的机会少等,从而影响了党员的整体素质。

2.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对党员的继续教育不够。

部分学生在入党时动机不纯,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入党后容易就业,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也是毕业去向的要求;也有部分学生在入党过程中没有自己的见解,完全依照父母的意愿,服从父母的安排;还有一部分学生入党是一种从众心理,看着周围的同学入党,心想:“这可能是件好事,我也要加入其中。”

同时,在部分地方合并高校学生党支部中还存在着“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教育”的现象。在入党前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层层教育与培训,但一旦发展后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忽略了党员的继续教育,从而导致党员整体素质下降,随之引发出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如党员成绩下降,公益活动、集体活动积极性下降等。

3.学生党建工作政治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按照严格的选聘标准和程序,通过多渠道选拔素质优秀的人员,他们有着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政治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辅导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些辅导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承担着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如对团支部的“推优”名单,没有对其进行广泛的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图于形式;对党员的考核没有严格的标准等,政治辅导员不能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议

高校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力度大大增强,此项工作犹如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推优”作用。

目前,各高校学生中团员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91%,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学生组织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其独特的群众基础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学生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切实抓好团支部的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团组织通过“推优”活动,把团员青年学生中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优秀青年推荐为党的积极分子。[2]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推优”作用,就要建立和完善“推优”过程中的选拔、教育、培养和考察制度,具体到系部就要:第一,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和管理,对班级团支部“推优”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使之把其中真正的优秀分子推选出来;第二,要加强与学校团委的联系,了解班级团支部所推人员在学校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工作内容要具体落实,而不是空洞的理论,通过系部和校团委的两级“推优”网络,从而使“推优”成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

2.要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在培养教育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分党校,业余党校学习的次数并不多,一年仅两次,这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无疑是缺少了一个主要的渠道。加强业余党校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系党总支两级党组织的作用,建立起分层教育培养的格局,系部分党校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与培养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受教育的覆盖面,使多数学生通过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对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党校应配备一定的师资,投入一定的经费,分党校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内容,要力求深、精、新、实、活。一是求“深”。要选择设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武装教学板块,将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教育等列为教学专题,帮助学员进一步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求“精”。要设置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领导科学及当代科技等现代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教学板块,提高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增强干部为民服务本领。三是求“新”。要及时向学员传授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决策,教育引导他们准确把握时代前进脉搏,正确规划自己的大学生生涯。四是求“实”。搞好党校教学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地的实际。设置课程的内容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本身的特点,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奉献意识,使他们成为学生骨干队伍的主体、社会实践的带头人和工作学习中的模范,在青年学生中起榜样和带头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3.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当代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但由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出生于改革开放后,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阅历较浅,没有经历过重大政治斗争的洗礼和考验,再加上入党时间短,党内历练的时间不长,所以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讲哥们义气,奉行老好人主义;或者高傲自大,以为自己是党员,很了不起,可以为所欲为,等等。之所以产生和出现这些问题,除了这些学生党员没有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外,更是因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这些学生入党后转移了注意力,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3]

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除了平常的党课教育、组织生活和集中政治学习外,还要加强政治理论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教育,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学习制度和再教育的长效机制。

4.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考核。

很多大学生在加入党组织前表现得很积极,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入党之后就逐渐散漫下来,工作不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对自己的整体要求下降,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在同学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学生党员的质量。[4]为此,必须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考核,以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抓好理论与形势政策内容的学习,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是我系党总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监督和考核实施办法对学生党员学习、安排学习内容、高年级学生党员联系低年级学生党员制度、开展学习讨论和思想交流方式、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挂牌制度、优秀党员评比制度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明确了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宿舍管理中的作用和任务。规定还对不能较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

5.要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作用。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主要依靠政治辅导员去推动。政治辅导员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和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很大程度上起着保证大学生政治方向的作用,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的优秀分子,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其一言一行都起到先进模范作用,而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作用,要发挥辅导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党建工作过程锻炼辅导员自身修养和党性。而不能只图于形式,图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应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木喜.浅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2]薛国民.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2,(2):37-39.

[3]董国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长廊,2009,(9):58-59.

[4]牛安琴,曲海富.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3):310-312.

基金项目:湖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XJK08DJA002);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09K044)。

作者:冷 红

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 篇3: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完成的。专业是支撑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前提下,要强化自身和地方特色,加强课程内容调整,增加实践比例,加强科学研究。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省、地市政府)主管的普通高校。这些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有学者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要成为地方学术研究中心;要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力量源泉等[1]。地方高校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归根到底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的。进一步来讲,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又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完成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种类、数量和质量是通过专业设置的种类、数量和层次来体现的。专业是支撑高校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方向,其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可以说,加强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关键。

一、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实力和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无疑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进步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专业设置盲目攀比,不切实际

许多地方高校在目前全国高校“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冲击下,对自己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与国家高校的差距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攀比和效仿,片面追求规模扩大,竞相增设新的、热门学科专业。由于没有考虑自身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等实际状况,导致教师数量以及教学条件设施严重不充足,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脱节,地方适应性差

专业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之一。高校的专业建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社会需求原则。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但有些地方高校由于没有考虑地方实际需求,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脱离社会需求,地方性、区域性不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差,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是大量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困难,出路不畅,而且造成了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三)地方高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

一个地区往往建有几所高校,但由于缺乏宏观的管理和调控,不同院校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不问办学条件,一哄而上,片面追求种类多、数量多、名称新,专业设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一些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专业布点多,招生数量过大,而另一些专业布点过少,招生量过小,造成毕业生既供大于求又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失调, 出现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

以上这些问题,一方面使得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迷失,办学特色丧失,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难以完成。另一方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不仅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发展,而且也给地方经济带来较大的负累。因此,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面对招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最为迫切的课题就是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立足于地方优势,在专业建设上寻求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式和最佳途径。

二、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类别,是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专业的构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来构建专业。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一种选择和组织。二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建立专业。一定的专业必须是依据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由于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受学科发展的态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制约,因此随着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和集群化以及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具有以下新的趋势:

(一)专业设置的跨学科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各门学科相对隔绝,造成学生知识面单一,基础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许多人口、生态、能源、环境、空间等各种重大问题单靠一种技术或者一类人才是很难解决的,需要集合多科共同研究、协同攻关。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大学的人才培养不能使学生过分固着于一种狭窄的知识结构,它要求学生基础宽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为学生随时转换职业进行知识和素质准备。为此,随着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发展的跨学科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跨学科设置专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基础宽厚、学科面广、知识跨度大、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促进科技进步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二)专业建设的地方化

地方高校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的地方性、教育服务的区域性和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等特殊性决定了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2]。“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是其基本宗旨。地方高校就是为区域社会发展而创办的,它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区域社会服务,是地方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为此,面向地方、依托地方不仅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立足点,也是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地方高校对地方社会资源具有绝对的独占性。因此,依托区域资源开展专业建设,既体现了地方高校的本质属性,又有别于重点大学。地方高校要改变“千校一面”、“人云亦云”的专业建设状况,也只有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所在地区以及为地方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服务的需要,来确定学校的专业建设的重点,依据地方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要而设立专业。

(三)专业发展的特色化

地方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办学目标以及不同的服务面向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要求不同,也决定了在专业设置上不能雷同和划一。地方高校要想生存,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办学特色很大程度是从专业设置上体现出来的。因此,专业特色化也是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地方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学校在认真分析本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现状和充分调查地方社会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基础上,依据学校办学历史、办学能力和办学绩效,进行专业发展与调整战略规划,初步形成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特色专业。

三、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对策

当我们重新反思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时,发现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上违背了现代社会专业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高校脱离了其学校定位、服务面向盲目发展的必然结果。遵循专业建设的普遍发展规律和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是地方高校面向社会、增强实力、形成特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面向和依托地方,促进专业建设

当前,迅猛增长的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使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要求地方高校成为推进知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捷径。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服务功能,增强科技支撑力度,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必然思路。为此,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上就必须面向和依托地方。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应充分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把学校专业发展目标与地方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地方就业市场有效对接,形成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在专业建设上,要善于把握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握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了解地方社会的宏观规划、产业结构和区域特色,了解行业特点与发展走向,了解企业对人才结构与素质的具体要求。以面向地方、依托地方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必然能使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办出活力,也必然能够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

(二)强化自身和地方特色,促进专业建设

目前地方高校新设专业比较多,而新设专业的不成熟和不定型,使得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创建特色是其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所在,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但一所高校,不可能在几乎所有的学科专业门类上都很有特色,都占尽优势。就一所地方大学来说,专业建设不能与国内名牌大学盲目攀比,而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缘环境、实力和条件,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选择其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发挥其综合优势,牢牢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通过对同类院校和社会需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学校长期积淀在学科与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要在那些富有初步特色,又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上做文章,集合学校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资源特点,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要依托地区的各种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来调整专业结构、构建特色[3]。随着专业的跨学科化,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对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按照重点发展特色类、加快发展应用类、适度发展基础类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创建特色专业。加快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有计划、有重点地分级、分批重点建设扶植一批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特色明显的重点专业、示范专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才能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特色。

(三)加强课程内容调整,促进专业建设

课程内容要体现专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体现基础性、跨学科性和个性特色等特征。强调基础性主要是强化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文化基础课、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地位。强调跨学科性是指由不同学科课程经过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建立知识块间有效联系,解除学科领域中完全分离的现象,使知识体系得到整体优化,使学生形成具有宽厚性基底和发散与演绎性终顶的认知结构。强调个性是指课程开设要依据地方高校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力现状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这种基础性、跨学科性和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不仅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必然推动的结果,也是地方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个性全面发展、为地方服务的具有远大社会理想的未来人才的需要。

(四)增加实践比例,改善实践条件,促进专业建设

理论教学侧重于对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具有抽象性特质,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实践教学则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建设中的实践锻炼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为此,地方高校要注重构建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科学研究等。地方高校要加强和完善教学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环节。加大实践锻炼的物质条件建设,增大对实验和实习基地条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兴建新设施,增添新设备,更新实验实习技术手段,及时购进最新图书资料,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实验实习提供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产、学、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直接成为生产力中重要力量的最好平台和实践载体。

(五)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

开展科学研究是专业建设、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表明,科研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科学研究使教师能将技术前沿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将科研中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教师一般情况下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横向课题缺乏、主攻方向不明确。这些问题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为此,地方高校要把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首先可通过建立各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其次应选择一些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帮助和带动广大教师确立科研的主攻方向,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科研规划,引导教师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形成科研主攻方向。再次应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上级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课题,加强产学研结合,特别是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展多方位、多层面的产学研合作。这样,既可以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针对性,又可以在服务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最后可通过学术交流、举办学术会议、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等形式,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建设优良的学术环境,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教学,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ZK(#]刘 尧.地方高等学校走向何方?[J].江苏高教,2007(1):67-69.

[2] 刘 尧.论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90-93.

[3] 董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12-13.

(责任编辑 张向凤)

作者:杨小峻

上一篇:情感教学下小学舞蹈教学论文下一篇:江西省美术欣赏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