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

2022-04-15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由此产生的各类新媒体平台日新月异。对于大学生而言,纷繁复杂的媒介是客观存在的,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在此前提下,大学生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媒介环境,充分利用媒介信息发展自我,才能适应媒介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并实现自我个体价值的提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 篇1:

成都市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通过对成都市三所理工类高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媒介消费行为、媒介素养认知、媒介批判能力、媒介主动参与度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比较强,其中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相当高,社交网络活跃度高;大部分学生具有媒介批判意识,但无法深入分析新闻事件,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对媒介素养认知模糊;媒介应用能力较弱等问题。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在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比重最大,占到总人数的25%,20~29岁的网民群体则是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比例最大的群体。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时至今日,也仅有十几所综合性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长江大学等先后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而国内理工类高校的媒介素养课程的相关数据则在知网上难以查询到。根据访谈了解到,理工类高校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通过研究文献可知,西部地区的媒介素养调查和研究,在体量上相对少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笔者对成都市三所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媒介素养则是指大学生对媒体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具体说来,大学生应该具有关于媒体的一般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主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自主选择能使自己在某个时候最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媒体;在接受特定的信息时能较为充分地理解媒体信息传播者的意图;对待某些特定的媒体信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等。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过程,媒介素养是结果。媒体素养教育经常使用一种基于问询的教学模式,鼓励人们问一些关于他们看到、听到和读到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工具帮助人们批判性地分析信息,为学习者拓宽他们的媒体经验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发展创造自己的媒体信息的创造性技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主要从“保护主义角度”,关注媒介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英国学者F·R·利维斯在1933年就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他认为“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文化的连续性”,这是由于“大众文化产品的泛滥几乎中断了文明——文化所珍视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他曾提出过一套完整的建议,“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面授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197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体文化协会(AML)的形成,被认为是北美媒介素养教育的里程碑式开端。加拿大传播学学者Marshall McLuhan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点燃了北美媒介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Robyn Quin和Barrie MacMahon写了一些开创性的教科书,如真实的图像,把许多复杂的媒体理论翻译成适合课堂学习的框架。1997年《现代传播》刊载了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拉开了中国大陆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序幕。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中心。从2004年至2010年,文献数量稳步增长,2010年至今,我国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大幅上升,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知网(CNKI)内在主题中搜索“大学生媒介素养”得到的文献共计1724篇,其中大多数文献是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综述性研究。总体看来,我国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虽然在数量上有所上升,但存在研究内容相对笼统宽泛、重复性研究、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但我国的研究特色在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很多学者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起来,也获得了相应的成果。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基于对成都市三所理工类大学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成都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笔者于2017年5月到7月三个月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形式,专门对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占总数的92.7%。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女生占34.57%,男生占65.43%。学生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类工学、理学。主要考察了大学生的媒介消费行为分析,媒介素养认知和批判能力分析,以及媒介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分析。

(二)研究发现

1.媒介消费行为分析

在“您平时最经常接触到的媒介”的排序题中,选项“手机”击败“电脑”成为大学生中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介。“电脑”位于第二位,而传统媒介广播、报纸则被大学生选择为最少接触的媒介。说明新媒介已成为大学生中媒介消费最多的载体。

而在另一题“您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一题中,36.43%的群体选择了1~3h,35.32%的群体选择了3h~6h,26.77%群体选择了6h以上,只有1.49%的群体选择了小于1h。说明当前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较高,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app的兴盛,对大学生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网络媒介消费动机上,受訪者选择最多的是“使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育人沟通交流”,其次是“使用搜索软件查询资料”“浏览新浪、腾讯、搜狐、知乎等各大资讯平台了解新闻咨询”则排到第三位。

而被成都市理工类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分别是,QQ、微信、微博、知乎。这四种社交网络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不同的,QQ和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前三名分别于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对应数据的前三名相似。但已经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市理工类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中,知乎作为以问题导向的网络问答平台,已经排到第四,豆瓣网作为以书影音等兴趣导向的社交社区,可以说是对书影音等相对传统的纸媒的网络延时社区,则排到了相当靠后的位置。这个结果十分有趣,说明相对于以书影音等传统媒介为依托的兴趣社区,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更喜欢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集中的直接的讨论。

2.媒介批判能力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当下的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媒介批判意识,但在应对具体事件时的媒介批判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是没有深入主动思考的。虽然在在被问到“你如何判断受到新闻咨询的真实性”时,54.28%的群体选择“多方比较,自己判断”,33.46%的群体选择“官方网站的消息公布”,8.55%的群体选择主流媒体的报道,3.72%的群体选择“大众评论的风向”。但我们同时发现约有72.45%的学生认为“北大才女回乡创业从快递”等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是很符合和比较符合事实的,只有12.3%的学生提出质疑。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欠佳,仅有23.2%的学生表示对“罗尔事件”等社会热点新闻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判断新闻的真伪,独立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有近60%的学生则选择了“不会”或“不大会”轻信各种媒体的观点。

3.媒介素养认知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过半数学生不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在学校上过媒介相关的课程。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56.13%的学生不太清楚“媒介素养”的含义,23.43%的学生“听说过,但是很模糊”,13.74%的学生群体大致知道什么意思,只有6.69%的学生很清楚的知道含义。由此可见,我国理工类大学对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设置是相对缺乏的,相关的宣传也比较少,造成学生对媒介的接触比较少,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比较模糊.而学生对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认知:认为自身媒介素养水平“极好”的学生占1.81%,“较高”的占21.79%,“一般”的占48.40%,“较低”占22.71%,“非常低”占5.29%,说明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但媒介素养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4.媒介的使用和开发能力分析

根据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费奥多罗夫教授对全世界10个国家25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的调查,除了“确保人民指导如何分析、批判性思考并创造媒介文本;识别媒介文本的来源”,媒介素养的含义还包括“选择适合的媒介将自己的信息或者故事传递给目标受众;即要是媒介文本的‘接受者’,还要是媒介文本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设置了相应问题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和开发能力的进行调查分析。据问卷调查,58.74%的学生基本没有参与过媒体相关的工作,29%的学生群体参与过微信公众号的运营,23.43%的学生群体只做过视频、音频,7.43%的学生做过杂志、报纸等纸媒的编辑。由此可知,在成都地区理工类高校中,接近过半学生群体尝试过主动使用媒介,特别是自媒体的开发和探索,但还有过半群体没有参与过媒体相关工作,主动使用媒介和媒介传播信息能力较弱,媒介文本创造能力也有待提高。在问题“你会经常将身边的事发到社交网络上么?”的回答分析中,选择“少发”的群体占到43.49%,而有17.84%的群体选择“从不发”,只有6.69%群体选择经常发,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四、结语

媒介素养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在中国引入和发展的时间尚短,暂且缺乏质的飞跃,但媒介素养已然成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而在理工类高校中,由于学科特点以及缺少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和宣传,学生群体对媒介素养的认知相对模糊,对媒介信息具有批判意识但缺乏深入分析能力,以及主动使用媒介意识不高、媒介文本创造能力偏弱等特点。如何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結合学科特点,通过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发展和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的批判能力等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统计》.

[2][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宋小卫 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

[3]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6-67.

作者:王书巍 郭志勇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 篇2:

浅谈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由此产生的各类新媒体平台日新月异。对于大学生而言,纷繁复杂的媒介是客观存在的,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在此前提下,大学生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媒介环境,充分利用媒介信息发展自我,才能适应媒介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并实现自我个体价值的提升。

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媒介素养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信时代下的互动性:微信时代的“摇一摇”“扫一扫”已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极大地改变了群体传播、个体传播的方式和效率。(2)云媒体时代下的高效性:云存储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便利,同时也导致了青年群体快餐式读取信息的阅读习惯,缺少对于知识、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领悟。(3)自媒体时代下的随意性,由于传统的‘把关人’在自媒体时代的功能趋于弱化,导致社会个体言论发布速度快、随意性强。(4)网购时代下的便捷性。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开启了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以“11.11”“3.8”、春节等网购热风几乎覆盖全国,这同时也直接助长了冲动消费的热潮。

在享受媒介技术发展成果的同时,青年学生在媒介接触中存在的隐患不容小视,包括:言论发布的随意性增强、媒介接触的盲目性增强、网络娱乐的依赖性和虚拟性增强、信息获取的专注度和辨别力降低等问题。较好的媒介素养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良好的媒介环境有益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突飞猛进的媒介发展进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教育体系。

二、高校媒介教育体系的构建

1.课堂育人:有效推进媒介教育的主渠道教学

将媒介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媒介基础知识。主渠道教学可以分为两类:(1)分为单设课程教学。其综合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学生基本适应信息化社会做准备,通过课堂教育传授基础媒介知识,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媒介意识,培养良好的媒介道德,培养基本的媒介能力。(2)模块融合式教学,即在各类课程中增添媒介教育模块,使媒介知识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具体途径包括:①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此类课程应当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责任感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如,将西方政治经济变革与“媒介帝国主义”相联系,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公民的媒介道德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个人信息的使用与发布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②与信息技术课程相融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介绍推进媒介发展变革的新技术,重点介绍各类流行的新媒体平台的技术背景,增加网络信息法律法规的介绍。③与社科类课程相融合,此类课程可以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介绍当代媒介传播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增强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理解和辨别。④与艺术类课程相融合。以提升学生的媒介审美情趣为目标,对比当代新媒体平台上呈现的中外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辨别糟粕与精华。

2.实践育人: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媒介教育

第二课堂教育是指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媒介教育类型包括三类:(1)媒介知识讲座及文化分享交流活动。围绕媒介发展的新形势,组织开展系列讲座及文化交流,在学生中普及媒介知识,培养媒介意识,引导学生对各类流行的媒介文化现象进行反思。(2)组织开展各类新媒体活动。选取青年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活动,了解新媒体的使用和传播方式。(3)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鼓励学生团体开通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将校内新媒体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增加校园媒体活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3.环境育人:着力强化第三课堂媒介教育

良好的媒介环境是媒介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环境的维护包括:(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应着力构建有效的舆情管理制度,重点培养网络舆情信息员、网络宣传员、学生干部队伍,围绕社会热点、党的大政方针、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与使用方式等组织培训交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重点关注校园贴吧、论坛、重点QQ群、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发现各类平台上的广泛诉求、不当言论及群体事件的苗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和主体权力。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观点、话题及事件,通过微信、微博、贴吧及时做好引导和反馈,有效维护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3)关注校园网络意见领袖。重点关注各类平台上表现活跃、发布言论较多、个人意见受到学生广泛关注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主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和网络环境的维护者。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媒介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为高校媒介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同时也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师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媒介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各类教育渠道,切实有效地实施媒介教育。

注:本课题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实施渠道”论文,项目编号2010SJD880094。

编辑 薄跃华

作者:张楠 朱志超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 篇3:

浅议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强,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的一种方法,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得高校有必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培养大学生运用媒介的能力。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文化产业化的推动下,媒介也进入产业化进程,中国的传媒产业空前发展,各种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正以空前的速度介入和影响着社会。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上最活跃的群体,喜欢追逐新事物,对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也较为包容,然而虽然大学生群体的素质较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导致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坏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我国的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应该而且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的教育。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素养(literacy)一词的原义是指“有文化,有读写能力”,而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目前学界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的定义即“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2]。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需要的主要后备劳动力,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获取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信息社会在学习观念上已经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专家指出的:“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3]。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我国高校学生对媒介的接触频率、接触时间、消费行为比较独立自主,此时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与发展中,无疑会受到各种媒介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进行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优势,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讨论媒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容易与周围同学形成共识,相互影响,以此达到有效并争取而利用媒介的作用。

2、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能够发挥重要的“后续递延性影响”。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多数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工作中,在与社会的各种交流互动中,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形式将自身在大学期间习得的媒介素养知识传授给同事、亲朋好友等,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从大学到社会的进一步铺延。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多数都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在哺育下一代中,这些受过正规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融入到对子女的教育中,让后代有一个很好的媒介素养启蒙教育。不断培植和强化这种意识、技能,为后代循序渐进地发展媒介素养打下坚实基础。这也将部分地弥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一时无法从幼儿、从小学启动,进行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的缺憾。这样就把大学教育递延到下一代教育,实现媒介素养教育更深远意义的扩展和影响。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是在大众媒介十分普及的环境中长大的,每一个大学生在接触大学教育的同时已经从媒体上得到了许多的信息。所以,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是大学生们重要的活动之一。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还比较模糊。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自律意识较薄弱,在媒介接触动机、行为和兴趣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点。他们大部分把了解信息、消遣娱乐作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据安庆师范学院对在读的本科生就“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有46.7%的大学生选择“娱乐休闲的媒介信息”,41.3%的大学生选择“获取生活实用信息”,3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万象”,而只有33.9%的大学生选择“学习知识”。而根据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上网人数达到80%,这些人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40%是上网聊天,25%的人是上网玩游戏[4]。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工具,但许多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却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不愿花精力去思考一些有思想深度的社会新闻,不愿深入思考媒介信息,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偏离、媒介素养的欠缺。

2、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缺乏正确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和关于传媒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能力。大学生在长期接触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过程中,建立起正面接受和依赖关系,却很少表示怀疑,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解读力。例如,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类似“兽兽门”、“日记门”等事件,相当多的大学生从媒介上得知此事后,纷纷在网上搜索、下载照片以求一睹为快。而在这种猎奇心理下,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观看、相互传递这些照片是否会违法,是否会违反了有关网络管理条例,是否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大学生所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从而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自身判断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导致其中存在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信息。因此,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高校构建合理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并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媒介素养的核心之一就是“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5],即参与媒介传播的素养。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在正规的教学活动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知识获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各种媒介的影响因素,许多的学科中已经潜意识的将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方法列入了学习的内容,但在专业学习之外,每个大学生仍然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仍需要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

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首先,高校要把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以新闻传播院系为大本营,发挥新闻传播院系的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让媒介素养教育进入大学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基地。增设《媒介素养概论》、《大众传媒与社会》等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媒体的目标和任务,策划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锻炼学生解读媒介信息与批判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学生人际沟通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正确有效利用媒体达到个人发展的目的,让高校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基地。

其次,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就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并且可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而社会则提供一系列的物质、技术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6]。

最后,高校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现代专家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质的飞跃,多数是对外国文献的追溯和引用,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总而言之,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技能素养、道德素养等各项素养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说,媒介素养不仅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影响并制约着高校学生其他基本素养的获得与养成,是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所必须实施的基础性教育。

参考文献

[1]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体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

[3]张立彬.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N].光明日报,2005-12-21.

[4]陈一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J].东南传播,2008(1).

[5]张冠文,于建.浅谈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

[6]尹利平,石伟芬.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金鑫(1988—),男,安徽铜陵人,安庆师范学院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援助服务中心实习研究员。

作者:金 鑫

上一篇: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下一篇:油菜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