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着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缺乏明确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和缺乏科学的媒介素养的考评机制等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摘 要: 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素养成了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素养,然而,我国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缺失,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机构,应当主动承担起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任。文章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专业师资匮乏、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及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这几个主要问题,阐述更完善的改善措施,为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大学教育

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引发了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虚拟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侵害。政府及相关机构曾尝试对媒介环境进行外部管制,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减轻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受众的不利影响[1]。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媒介及媒介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着手,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新时代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真正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始于1997年,当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此后,通过相关机构和学者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著和教材还包括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不仅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还于2006年设立了传媒教育专业,下设专业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最初摸索阶段,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有的学校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我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

我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为了确保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广,教育部制定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至今,相关制度十分稀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

(二)没有建立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机构

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策划并执行。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的引导。目前,我国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方向并乐意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

学生通过课堂学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两所高校的举措带动了其他高校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思考,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一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只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学生中反响不大,效果不明显,和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相关制度

我国教育部需要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大学生媒介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规范,对大学生要达到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规定。

高校可以在教育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制约学生的媒介行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二)建立管理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组织

对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来说,建立一个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从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组成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安排和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设立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机构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在美国、英国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对我国有指导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依靠他国理论体系是不可行的,必须结合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针对那些设有新闻传媒院系的高校,应召集相关方面专家,并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可以采取和社会合作的形式,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参考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效率开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初期,老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高度饱和,高校应积极引导从事传媒专业教育的老师往媒介素养教育方向转移,充实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5]。这些老师以自身具备的丰富媒介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在职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胜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项工作。

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主要作用,但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学习,从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抓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教师具备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学科教育的能力,为大学生构建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设过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条件已经很成熟的,可以开设必修课程;条件一般的,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哪些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应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现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础知识,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辨别,媒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运用媒介与创造媒介信息。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6]。

(六)组织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还需要一些带有实践性或者教育性的课外活动辅助。

高校有着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报刊等丰富的媒介资源,将部分媒介资源交于大学生管理,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举办校园DV大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是高校为大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条件的有效途径。

高校还可以和社会合作,邀请校外新闻传媒工作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主持人、记者进学校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去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参观实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体,媒体的现状,媒体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七)形成媒介素养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落实质量及成果怎样,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考察。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励他们通过之后的学习改正。

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第二,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测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堂学习效果;第三,考察大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并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纳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引起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70-171.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242):201.

[3]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杨青山.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54-55.

[5]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12(1):132.

[6]吴刚.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0.

作者:王静媛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2: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 要: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着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缺乏明确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和缺乏科学的媒介素养的考评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应结合相关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设定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媒介素养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师进行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以及建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考核制度,从而真正获得实效。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中学生;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38

数字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出现与繁荣。出生并成长于数字时代的中学生天生就与新媒体结缘,是新媒体的主力军和拥趸者。如何把握时代潮流,以一种高度参与和积极应对的立场去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并落实于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推进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当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徘徊不前,存在着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教育机制导致各方的不重视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媒介素养教育并不属于必修课,也即是媒介素养水平与学生的升学无关。因此,无论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是家长和学生本身,都未能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缺乏明确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将媒介素养设置为独立的课程,没有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标准,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也不够明确,同时更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教材。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大多是靠教师根据经验自行编制,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着随意性。

(三)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奇缺

据了解,我国目前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极少涉及,这严重影响了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教师的专业性[1]。有些学校就算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负责授课的教师也都是由其他学科兼任,这些教师大多依靠自學或者一些讲座来获取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四)缺乏科学的媒介素养考核制度

考核环节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由于媒介素养在我国的教育十分不普遍,因此也缺少对媒介素养水平考评机制的研究,难以形成科学的考评制度,更难以提升媒介素养的教学质量。
二、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结合相关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据一线教师反映,我国中小学难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一方面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严重挤压的现状难以短期消除;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因此难以将媒介素养作为正式的单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基于目前的教育现实,笔者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以系列化的专题课程为主干,并与《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等必修课程相结合。设计这些课程应因地、因时制宜,突出校本特色,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应有课程时间、场地条件和师资的保障。

(二)设定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标准,因此,在中小学课程中也就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表述。根据文献梳理,我国学者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描述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素养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2];(2)媒介素养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批判思考的能力,需要参与的成员表达看法,分享观念,甚至是讨论辩解,才能反省启发,净化澄清自己的想法[3];(3)提出媒介讯息的生产过程问题,检验现实对人发生影响的媒介技巧和技术,质疑在媒介生产中常识的作用,考验受众如何解读和应对媒介内容[4]。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围绕媒介素养的定义,主要针对媒介素养含义中涉及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方面来设定培养目标。同时也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地域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水平考虑地方性的和校本性的媒介素养设计培养目标。

(三)选择合适的媒介素养教学内容

在媒介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时代的特点、地域的特色、学生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媒介素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焦点的问题,也可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媒介素养教育也可多渠道、多方式地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如语文课中增加新闻采访和写作;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电视新闻拍摄和网络互动功能;历史课中学习媒介文本对人物和事件的“再现”;地理课中以影视节目为载体比较各地区的形象和状况;音乐课中通过流行音乐分析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数学课中利用统计知识对媒介问题进行调查,等等。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笛卡儿曾经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因此,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多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因此教学适宜多安排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探究式、实践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师生置于平等关系,尊重学生已有的媒介背景,以体验式而不是灌输式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反思、讨论、探究、评价及扮演、表达、制作,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师生之间,“人—媒”之间的互动性。

(五)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要提升教師的媒介素养水平。由于我国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单独设科,多数是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应该对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教师除了关注本学科内容的教学之外,还懂得进行及时的媒介素养教育。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可组织各个学科的教师整理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由于媒介设备更新快的特点,应将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常态化,争取教师的媒介素养与时俱进。

(六)建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考核制度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一门跨学科、注重办事能力培养、提倡“做中学”的课程。如何评价其教学效果始终是个待解的难题,但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考核机制必将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化和科学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首先,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制作评价量表。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水平的评价量表应该以媒介素养的概念为基准,围绕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其次,为了合理的实施评价,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案。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组成的评价团队,对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各种评价。评价结果放入学生的媒介素养档案中,并以短期阶段性评价和长期总结性评价两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发展状况。通过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了解中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随着数字媒体的蓬勃发展,电子媒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媒介的使用也对中学生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重视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中学生科学健康地使用电子媒介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这也需要相关教育者长期的关注、研究、总结和改进,才能逐渐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

[3] 张学波.国际媒体教育发展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4):73.

[4] 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38.

作者:谢泽琛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3:

高师院校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个体提高对信息接受、辨析、筛选、创新等能力。理工科和人文学科大学生媒介素养差异明显,在国内,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重视。本文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等师范院校个案切入,以笔者在从事学生工作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着手,剖析理工科生媒介素养欠缺的现状及原因,指出培养高师院校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大学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师院校;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要想社会现代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人,而改变传统的人,就要依靠传播。”“传统的人”成了“传播的人”,传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谓“传播的人”,就是不断提高媒介素养,能自如“吐纳”越来越芜杂海量的信息的个体或群体。现代化和信息时代客观要求即将步入社会承担改革使命的大学生,尤其是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师院校大学生率先提高媒介素养,担当重要的传播者。由于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原因,目前在国内,高师院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特别关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及本文研究范围、方法的选择

“大众传播是一个由媒介组织向观众提供和传播信息,由观众选择、使用、理解和影响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具备一定的选择、使用、理解和影响等能力,即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提高对媒介信息接受、辨析、筛选、创新等能力的教育。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高师院校大学生人均每天接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三种以上大众媒介平台4小时左右。虽然频繁接触,但97%以上的理工科学生不能明确说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较准确的定义,83%以上的理工科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说法感到很陌生。这种对媒介的感性认识和接触,表明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虽对媒介工具使用习以为常,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来增强对媒介的理性认识。

高师院校理工科学生课余接触较为频繁的媒介主要是网络、电视、电影、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他们在接触这些媒介时所表现的特点。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为例,按人均接触费时大致排序的媒介分别是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学生媒介参与程度较低,媒介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精英参与,信息创新等较高层次的传播活动则还处于较不成熟的成长阶段。人文学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接触媒介、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促使我去探究原因,并因此对研究范围作了界定。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以典型学校——浙江师范大学个案分析描述为主。采取问卷抽样调研媒介素养基本情况,通过抽样访谈了解理工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概况,通过查阅近三年全校各年级学生选课手册等,探究现状原因和培养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二、高师院校理工科生媒介素养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近年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引起新闻传播者、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还开始招收第一批媒介素养教育硕士生。但到目前为止,对高师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尚缺少类型分析,对理工科学生的媒介素养缺乏特别关注。从实际情况来看,高师院校理工科生媒介素养及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 理工科生与文科生媒介素养总体比较的差异

理工科生接触媒介量明显少于中文、教育、法政等专业的文科生(人均每天费时比约为1∶1.5);理工科生更偏好消遣娱乐类媒介信息,更偏好网络、电视等感性元素较多或感性和理性元素整合较好的媒介种类;媒介信息鉴别和分析能力总体上不如文科学生;媒介活动参与情况较少,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少;实践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日趋分化,在文字表达上易“粗线条”,逻辑性不强,语言语法使用正确与否的敏感性弱,口头表达较朴实、平白,影响了宣传效果和交际能力。

媒介素养的欠缺,直接表现出了各种症状:媒介娱乐消遣更容易分散理工科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业;媒介诱导下的消费行为变得冲动而缺乏理智;耗费过多时间接触网络媒介,导致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更加自我封闭,社会适应能力差;个别学生甚至因受媒介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影响,危害了身心健康。

2. 理工科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同等智力水平和学业成就,相当年龄层次、同一性别特征下,理工科生与文科生媒介素养有以上这些差异,原因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背景、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同龄群体影响等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内容是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构成。

(1)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营养不良”。针对理工科学生基础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接受情况,我们作了抽样访谈。了解的概况是:接受过新闻类课程的学习,但教师和学生多作为语文文本解读,较少涉及传媒理论,更缺乏有一定专业指导的媒介实践。部分访谈对象尚未形成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甚至判定《炊事员》《少年闰土》等为新闻文本,且因为教学和考试很少涉及,不会写作消息等基本文体。

(2)高师院校相关师资和教学安排情况不容乐观。以浙江师范大学四年情况(查阅了2005~2008学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写的《学生选课手册》)为例,虽然课程比重逐年有所增加,且媒介素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授课年级重心下移,但接受教学的学生范围较小,基本集中在部分文科生班级。特别要指出的是“电影通识课”的开设实际上是从文学、美学欣赏的角度进行教学的。其他一些网页制作、电视原理等课程则纯粹是从技术角度进行授课。真正具有媒介专业科班出身的授课教师全校只有两三个,师资明显不足。近四年来,浙江师范大学没有任何为理工科生开设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这种教育的选择性偏差,可以说是文科和理工科生媒介素养差异的主因。据初步了解,除个别设立传播专业高校以外,其他同类高师院校情况相似。

(3)学校的媒介环境不容乐观。在调研中,学生反映了电视限时播送、网络限时使用,校园广播音响系统设备老化、传送受限大,电影院不再像过去吸引学生,媒介素养培训活动、讲座等安排少之又少等问题。

三、加强高师院校理工科生媒介素养及教育的必要性

高师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是全国教育工作的“母机”。在高师院校开展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把在大学学到的媒介素养知识带到中小学课堂,渗透到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中,为普及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奠定基础。加强大学生尤其是媒介素养比较欠缺的高师院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媒介的辨析水平,减少大众媒介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或修正。当他们具有一定媒介素养后,必定会在教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在课业繁重、媒介素养教育空缺中成长起来的初高中学生,形成媒介素养教育“泛传播”的良性效应。

(1)大众传播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大众传播开始实现了网络化“泛传播”,信息出现了海量特征及强大的自组织能力、瞬时性、交互性等新特征。一方面,信息无处不在地“弥漫”,另一方面,理性符号(文字、图表)与感性符号(声音、图像)全新整合的信息越来越难以把握和甄别。因此,提高媒介素养就成为一种泛传播时代的本质要求。

(2)传播内容不一定都是传播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或知识。虽说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实用性传播(监测环境、传播新闻性信息,协调关系、传播劝服性信息,传承文化、传受教育性信息,调节身心)和消遣性传播的功能,但这种功能本身就包含正负功能,且负功能和正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新闻’可正确反映世界,也可歪曲世界;‘宣传’可稳定社会,也可搅乱社会;教育可使人聪明,也可使人愚蠢;‘娱乐’可调剂受者,也可毒害受者。”培养媒介素养就是提高传播能力,传播能力的提高可进一步发挥传播的正功能,控制负功能。

(3)穿过芜杂的信息源,在比较、鉴别、思考中迫近事实的真相。这对于埋首科学学习和钻研的理工科生提高对信息时代“虚拟环境”的鉴别力和思考深度,提高自身对环境生活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4)让传播的正功能为我所用,消弭负功能的影响。由于学业压力、情感危机、成长烦恼等影响,理工科生自发性媒介需要容易出现过度放松、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快乐诉求等需求趋向。而认知需要和情感诉求、个人和社会整合需要等较少去履践。随着理性的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迅速准确汲取新信息,调整好人际关系,进行自我身心的调节,并可进行适当的娱乐放松。

(5)训练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信息的特征促使理工科生的科学逻辑思维得到有益补充,从而提高自信意识、自主意识、求新意识、求知意识、平等意识和独立意识,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得益彰。

(6)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高师院校理工科生作为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作为大众传播的传者。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媒介,在从事理工科的基础教育教学以及在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也必将影响到下一代的“传受者”。

四、加强高师院校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

针对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实现大学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学校亟待转变教育理念和采取各种教学及辅助措施,让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引起重视,注重培养学生媒介接触兴趣,并有意识地参与各种媒介素养培养的实践活动。

(1)在师范教育专业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拓宽理工科生的媒介教育视野和增强文科生的科学精神都应该在教学安排上有所体现。对于某些专业教学,要实现技术知识和传媒知识传授的融合。如目前高师院校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大多为技术层面的内容,缺乏媒介理论和媒介实践支撑,缺少文理渗透的教学。

(2)调整课程开设,在理工科学院确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各高师院校可以在理工科学院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在高年级中辅以《大众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理解媒介》《媒介伦理学》等选修课程。对理工科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要制订教育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使教育规范、有序、常态。

(3)加快相关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挖掘,以弥补目前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引进师资可以多样化,如可以聘请知名媒体从业担任兼职教师等。以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如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网络办公室)和传播专业院系教师为依托,进行培训或进修,充分挖掘潜在师资。要对不同学院、专业的相关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形成团队和合力。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媒介素养的、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和学生“意见领袖”在理工科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辐射作用。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系列讲座,邀请知名学者传授传媒知识,讲解媒介使用技巧等。

(4)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和地方媒体的阵地,引导学生参与媒介互动,强化媒介实践。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等实践频度,发挥主体性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理工科生理性判别媒介信息和主动利用有效有益信息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发挥部分理工科学生在媒介技术层面的特长,深入指导相关学生通过学生活动宣传报道锻炼、校园网络参与建设、采编报刊、编导广播电视等,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韩芳.谈高师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3).

[3]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仁伟 陆梅芳

上一篇:外国经济学派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科技发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