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

2022-04-15

[摘要]庞德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利用法律进行利益分配、限制人性弱点等思想,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军事法学研究要注重立足军事法治实践,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要注重对军事利益的保护和对公权力的限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 篇1:

论富勒新自然法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当法律缺席的时候,道德往往最先进入众人的视野,但道德审判和舆论审判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将从近日来热度不退的江歌遇害案着手,结合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公众对法律与道德的态度,以及由此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程序自然法;富勒;法律与道德;法治原则

1引言

在西方的法律思想流派中,长期存在着自然法与实证法的争论。自然法强调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强调法的伦理性和社会的善,认为法律制度本身存在内在的道德性和内在的善。而实证法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强调逻辑的合理性,明确法的基本规范以及法律规则理论(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和审判规则)。关于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的论争,最有名的就是20世纪50年代哈特与富勒的论战。虽然学术界对这一论战的态度和观点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哈特和富勒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理论最后走向趋同。哈特承认了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富勒看到了分离说的不足,用结合说来补充。

2法律事件与道德事件

近日,时隔一年之久的“11.3留日女生遇害案”,也就是在各大网络平台被炒得如火如荼的“江歌遇害案”再次掀起全民评论的热潮。

2.1从江歌被害案到江歌刘鑫案

“江歌被害案”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然而这次却已演变成了“江歌刘鑫案”。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再只是案件的凶手,还有案件中的幸存者刘鑫。当江歌被害案变成了江歌刘鑫案,原本是属于法律范围内的刑事案件,似乎已经变成了针对与案件有关的刘鑫的道德案件。这个事件目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然而在这一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每一位法律人深思。

当今社会,社会公众整体文化水平和个人知识素养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根据自己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任何一件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对这一见解,其他人也会有不同的判断,由此才构成一个思想活跃、充满活力的社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悄然发生着改变,很多产业的前面都被冠上“互联网+”的前缀。所以,为了迎合公众日益近乎“刁钻”的关注品味,媒体开始投其所好的挖掘和捕捉一切“爆炸性”的新闻话题以博人眼球,个人越来越追求曝光率,媒体追求读者的访问量和流量。但社会生活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人们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当一个社会事件发生之后,某些媒体或自媒体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效益,开始夸大甚至编造一些所谓的“事实”和“真相”。民众们由于无法接触到第一手资料,所以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只能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途径,这就给了有心之人以舆论导向来操纵社会大众,乃至影响社会秩序的工具。

无疑,舆论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舆论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本身也是一种可以带来杀伤力的武器。一些有心之人往往抓住公众的从众心理等,操纵舆论倒向试图以此来干预司法的公平公正审判,这是我们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甚至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人们都要坚决抵制的。

2.2法律事件与道德事件的界限

关于江歌案,央视新闻曾发表评论 “守护公共秩序,超越相互伤害”。其实,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针对这一事件或者以后发生的此类事件,我们应该用法律还是用道德去评价它。

公众有各自的舆论导向,法学界有法律的评价标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民意并不代表司法公正。在这一事件中,它的性质无疑是一起刑事案件,法律的出现是必须的,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事实的认定和审判。但是,最大的争议已经从案件移到其他领域,从法律到道德。必须承认的是,法律的规定都是最底线的要求,在法律上可以不作为的情形,并不代表在道德也可以坐视不理。无论法律还是道德,社会都需要追求一种正义。正是因为当事者道德上行为的不足,公众舆论才会蜂拥进场。但是道德评价是很微妙的,适量和过量之间的度是什么呢?但可以明确的是:有时候道义谴责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等同于无限制的宣泄情感,道德的声讨也不是说公众可以在舆论中将过错方“判死刑”。

法治与德治,两者缺一不可。单纯的法治不能将一切是非善恶的判断考虑完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道德提出需求。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是成熟而理性的,那么它也应该是真正愿意让道德去感化人心,同时也会反思使用道德作为武器的后果:是否有可能在言语越轨中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对立?要修正世人的内心本身,是否也应该考虑到方式的分寸和尺度?总之,这个社会依然需要正义感,当法律力所不及的时候,我们还要肩负道义,但是也不能滥用这种道德谴责,真正能做到守護公序良俗的,肯定不应该是互相伤害的。

3法律的道德性

3.1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人们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向了精神和素养的层面。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套自成一体的道德能够自我约束,这本来无可非议。但现实是,人们往往将自己以为正在遵守的,或者自己所期望做到却没有做到的另一套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人。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是不能对人对已采用双重标准。

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富勒阐述了两种与法律相关的道德,即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愿望的道德是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类生活的最高目的,而义务的道德则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生活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要求。它是建立在一些基本规范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规范,一个有秩序的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形成。义务的道德与法律最为接近。社会的基本规范要求人们不偷盗,同时法律中也明确指出偷盗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相比之下,愿望的道德则不同,如果人们没有达到愿望的道德的要求的标准,此时他的行为并不意味着触犯了法律,谁也不能去指控他,只能表示惋惜。

结合上面提到的双重标准,愿望的道德就是较高标准的道德,对待它我们只能采取激励、鼓励或是保障等等较为积极的方式加以促进,以期人们可以做到。而义务的道德就是相对而言较低标准的道德,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是以禁止性条款,或者是禁令的形式出现的,对待义务的道德,更多的强调的是底线的、义务的、必须要遵守的规定。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愿望的道德是人们对人世间善和美的一种最终追求,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及其理想的一种状态。比如做慈善,如果做到了,人们会表示赞扬,如果没有做,人们也不会去过分地苛责他。而义务的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要求,并不会因为某个人遵守了义务的道德而受到人们的推崇,正相反,义务的道德一旦违反,一定会受到来自各界的惩罚和谴责。第二,愿望的道德是一种肯定式的鼓励和希望,而义务的道德则更多的是一种否定性的禁止。第三,愿望的道德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这种追求到底是什么,大多没有一个确定具体的标准。而义务的道德一般都是有迹可循的行为规范等等,是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了解到的。

3.2富勒法律概念

富勒关于法律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法律是一种事业,它让人的行为服从于规则的治理。在这一概念中,他把法律看成是一种“事业”,事业是有目的的、而且是不间断地进行着的活动的产物。在突出法律目的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在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但在这里,在法律面前,人主要体现的是自身理性思考、理性判断的属性。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是人有目的性的一种活动,因此法律也具有目的性。他将法律比作一种事业,而事业是动态的,是不断运动着的事物。由此说明,法律也具有动态的属性。最后,他说法律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规则性就是法律表现出来的另一属性。制定法律的过程也就是制定规则的过程,这一规则既包括制定出的成体系的成文法,也应包括隐含在社会公序良俗、道德等之中的不成文法。

由此再来分析上述列举的江歌案,如果真如媒体中曝光出来的那样,陈世峰当时拿着凶器已然冲向她们二人,那么对于刘鑫的行为,从刑法的角度上来评价显然不足以构成犯罪,当法律不去制裁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道德的手段去谴责。對于案件发生之后刘鑫的表现,人们只能从道德上去评价这个人品德的高低,而不能拿道德当武器去“杖杀”她。

4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也需要随之有所提高。这个法律素养不仅仅是指公民的法律维权意识,还包括在自己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不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紧密,道德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进入法律。在立法阶段,我们的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可以考虑道德的因素,依照富勒的理论,法律具有伦理性,追求社会公共的善,在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内,其本身具有内在的道德性和内在的善。在司法阶段,当法律未明确规定,或规定较为模糊,或规定发生冲突等的情况下,可以参考社会公序良俗等辅助进行司法裁判。但这种情况主要是适用于民法的领域内,在本文提到的刑事案件中一般是不适用的。

由此可见,尽管当今社会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有交叉的部分,但在一些方面还是应当有所区分。道德想要进入法律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除此之外,道德不应当也不能影响法律的正常实施。无论是道德审判还是舆论审判,在追求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环境下都是不允许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维护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要依靠法律,也只能依靠法律。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出现另一个标准替代法律进行审判。这不仅是每一个法律工作者应当坚持的原则,也应该是法治社会下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坚持和遵守的。

参考文献

[1]刁济明.法学家为什么探讨道德?——《法律的道德性》读后[J].社科纵横,2006,(12).

[2]孙笑侠,麻鸣.法律与道德:分离后的结合——重温哈特与富勒的论战对我国法治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振东.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春兴.“哈特-富勒”论战的回顾与反思——文化进化背景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J].嘉兴学院学报,2013,(1).

[5]严存生.法与道德关系模式的历史反思[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5).

[6]刘爱龙.“法律的内在道德”抑或“立法技术的伦理正当性”——从“富勒困境”谈起[J].江海学刊,2010,(2).

[7]王家国.法律与道德“结合命题”何以可能?——兼评富勒的“内在道德”学说[J].法学研究,2014,(3).

[8]孙育玮、吴涵孜.富勒新自然法思想探析[J].求是学刊,2008,(2).

[9]王方玉.利他性道德行为的法律激励——基于富勒的两种道德观念[J].河北法学,2013,(5).

作者:单婷婷

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 篇2: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及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启示

[摘要]庞德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利用法律进行利益分配、限制人性弱点等思想,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军事法学研究要注重立足军事法治实践,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要注重对军事利益的保护和对公权力的限制。

[关键词]社会控制;国防;军队;法治化

美国社会法学派鼻祖罗斯科·庞德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法律社会控制理论。在我国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冲突和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庞德的法律社会控制理论因为建立在政治组织强力和利益选择分配学说的基础上,因而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法律社会控制理论提出的背景

庞德(Roscoe Pound 1870-1964)是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他一生发表过20多本著作,300多篇论文和报告。除此之外,他还先后任教于多所大学,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长达20年,担任律师、法官、仲裁员、法律监察员、司法顾问等,拥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20世纪初,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态度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放任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积极干预。在这种背景下,庞德提出的法律的社会控制与当时美国罗斯福总统全面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其利用法律来进行社会控制的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对贯彻“凯恩斯主义”功不可没。《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代表了庞德社会学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直到今天依然是每一个修习法律的学者和入门者的必读著作。

二、主要思想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分为四章,庞德分别从文明和社会控制、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任务和价值问题等四个方面入手,完成了法律社会控制理论的构建。

第一,文明和社会控制。庞德认为,文明是人类对外在的自然界和内在的人类本性最大限度的控制,社会科学研究后者。为了达到文明的目的,“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接着,作者通过历史考察的方法,论述了在血亲组织社会、宗教组织社会和国家社会三种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控制手段演变。

第二,什么是法律。在对人们使用法律这一概念的三个不同的意义分别进行研究后,庞德用社会控制的观念加以统一,他认为法律包括法令、技术和理想。其中法令“是由各种规则、原则、说明概念的法令和规定标准的法令组成的”。法律技术是两大法系划分的依据。法律理想是解释和适用法令的背景,是进行各种法律论证的出发点。

第三,法律的任务。庞德说,法律的目的在于满足生活在一个政治组织社会中的人们的各种要求和愿望的手段。也即通过政治组织强力协调利益关系来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愿望,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使法律准确完全的发现迫切要求获得保障的利益,同时确定保障的范围及在司法和行政过程中有效保障的可能性,庞德把利益分为三类,即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四,价值问题。在庞德看来,价值问题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价值准则是衡量相互>中突和重叠的利益的尺度,是评价法律的标准。庞德着眼于法律的制定、发展和适用过程,提出了三种法律价值准则。一是通过传统的权威观念的方法,它是人们以前面社会的理想图景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形成的关于现在社会法律秩序的理想。一是通过经验的方法,人们通过法律实践的经验发现调整社会关系和安排行为的方式。二是通过理性的方法,人们依照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文明的法律假说来进行评价,比如“在文明社会中,人们必须能假定其他人不会故意对他们进行侵犯”等。

三、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启示

第一,军事法学研究应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实践。全文伊始,庞德就对当时脱离实际的法学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教授“建立起一套顽强的、违反生活和自然界事实的和非常固执的教义,并企图使生活和自然界符合他的理论模型。”在今天我国的军事法学研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对于军事实践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的成果也是‘为理论而理论’,被决策部门采用的很少。”“复制一般行政法的概念工具,但这些概念的具体指称不明,与部队实际脱节。”张山新教授认为,“军事法是关于军事的法。军事决定军事法的基本特性、主要内容和调整范围。因此,军事是军事法研究的逻辑起点。”所以说,军事法区别于一般法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军事本身的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以至于不得不采取不同于一般法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甚至是不同的立法理念。

因而,军事法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军事本身的特性进行,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实践进行,而绝不仅仅是套用一般法理论和立法司法模式,沉迷于逻辑严密、理论自洽,却与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实践脱节。必须承认,长期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侧重于对民间一般法治模式的学习和效仿,但在现代化军事斗争形式日新月异,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步前进的今天,军内外军事法学研究者应及时更正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认真钻研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中的法治规律,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实践,在此基础上研究军事法问题,检验军事法学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终形成适合我们国情军情、适应现代化军事斗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模式。

第二,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应注重对军事利益的保护。在庞德法律社会控制理论的语境下,法律承认和保护经过衡量后最为有利的利益。为了对利益更好的理解,他基于社会实践的角度,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他所说的公共利益指的是“包含在一个政治组织社会生活中并基于这一组织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这里政治组织指国家,国家利益的本意,其实就是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组织维护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侧重于国家的政治利益,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为目的。显然,作为政治统治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军事利益是国家利益中的重要部分。

笔者认为,现代国家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福祉。结合庞德对利益的划分,从实用主义法学的角度观察,国家法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表现在三个层面。在保证国家安全层面,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法律秩序体现为公权力相对高涨,公民权利做出让步和牺牲;在维护社会秩序层面,体现为平等公正,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民事活动,权利义务必须对等,一部分公民做出的权利让渡必须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而在保障人民福祉方面,公权力承担更多的义务,需要满足公民教育、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改善性要求。显然,军事利益做为国家利益的一种,属于保证国家安全层面的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必须为维护军事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在进行利益分配时需要其他利益做出一定的让步。面对征兵难、军事设施保护难等各种利益相互;中突和重叠的复杂局面,无论是军事立法、司法还是日常执法过程中,应当统一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指导思想,树立军事利益第一的法治理想,确保法治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驾护航。

第三,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应注重对公权力的限制。庞德认为,“当人们被赋予权力时,他们就会倾向专横”,这是由于人竞争的自我本能。竞争体现为人本性中的扩张、私欲等劣性,而法律“把权力的行使加以组织化和系统化起来,并使权力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文明”,所以要走法治的道路进行社会控制,这一理念是现代法治精神,也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现实中出现的“老虎”“苍蝇”等种种问题,都与掌权者的自我扩张本性有关,所以,对这些私欲即人的扩张本性进行控制,也就要完善法治建设,对公权力进行限制。首先,区分日常管理和作战指挥不同领域的权力。指挥官在战场上的权威需要平时就牢牢驻在官兵心中,所以,相关立法要在保障指挥官在作战指挥中享有充分的处断权力的同时,尽量消除“根据工作需要”“由首长审批”等不够“法治化”的表述,减少指挥官平时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其“人本性的扩张”。其次,落实民主制度。民主监督是最公正、覆盖面最广的监督方式。制定关于基层民主、党内民主等法律规范,要保证权利主体、客体、责任、义务、程序、救济途径等要素齐全,科学可行。最后,增加敏感事务公开透明的力度。从法规制度上对官兵知情权的范围、程序、救济等进行规范,确保名额、条件、程序和结果“四个公开”得到严格落实。

作者:郭涛

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 篇3:

法治思维的历史发展与启示

[摘 要]文章以法治思维的历史发展与启示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西方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中国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两方面探讨,并以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理解它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启迪。

[关键词]法治思维;历史发展;历史启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95

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其发展过程,而且有一定的秩序存在。它的背后有一套有效的机制在运转,用现在的话来讲,即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为其建立了有序的环境,然而再进一层,可以说是由于其背后存在法治思维的管理。因而应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1 法治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依照法律处理国家政务的治国方式,即称法治。其内涵与特征可从五个角度进行阐述:一是良法,其目标和出发点,首先是自由、人权、正义、秩序等一系列价值的体现,以人为起点,以人为终点,其中的红线是保持人的尊严;二是体现民主原则,使各项权力受到相对的约束;三是以法为最高权威,任何组织、个人必须遵守;四是以其作为手段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治理;五是形式上具备公开、公正、普遍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认为哲学即是研究存在与思维二者的关系,思维作为本质或不作为本质,都是人脑中的理性的一种参与对事物进行解析的工具;法治思维,即是按照法治观念、逻辑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法治思维也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发展为基础,所以应该运用唯物史观来进行历史解析,将其复杂的脉络搞清楚。

2 西方历史上法治思维的演变

2.1 从传统的角度看

在西方,一切与思想相关的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因为当时这个文明国度吸取了人类思想的各种精华,并且从中开始了对万物的思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文所论述的法治思想,在那时是古老的政治理念之一,在柏拉图的体系中,将法的统治列于哲人王之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尤其是其《政治学》对法治展开了命题研究,并为其规定了条件:一是普遍服从,二是良好法律。在法治与人治关系的探讨中,亚氏对所谓的六大政体(民主、贵族、僭主、君主、共和、寡头)展开了具体分析,认为可能有一种混合政体较好,并且严厉的批判了其师的政治主张与法治观念。从古希腊七贤开始,就在研究自然哲学,并为其建立一系列秩序,因而其思想主法、思维方式,对于整个以后的法治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罗马时期,由于帝国的形成与发展,罗马法的法制历史是西方法治思维的重要遗产,其中最主要特征:契约精神、城市自治、衡平原理等,这些都反映出其理性、务实的一面,由于其统治方式与对于权力运用之事非常灵动,所以出现了罗马帝国,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余波至今犹在。罗马时期人们对于宗教的运用,是利用宗教性为其管理出力,所以,不应该忽略掉其中的宗教性质。

在中世纪,以教会作为发展形态,主要集中于道德伦理,所以,此时的法治思维转向十分明确,而且总是社会问题与思想问题,诸如财产、婚姻、继承等,所关注的面更广。但其消极性也较大,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发展。

2.2 近现代西方法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5世纪末期新世界的发现、世界市场的开辟,直至近代工业的兴起等,都十分有利的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更大面积的城市化,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阶层,其思想更为自由、大胆,在整个的法治思维发展方面,更趋向于人的一面。

在17—19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处在自由竞争时期,此时也是法治思维的形成时期,尤其是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那种理性的冰冷的分析与推理,更加重了对于法律的研究,诸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都是研究法制的集大成者,而且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思想上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卢梭对于欧洲的影响、孟德斯鸠对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的影响更大,而且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被称为“最自由”的国度。

在19世纪末期至今,是其法治思维的发展与成熟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垄断渐渐形成,帝国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但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法治思维应用,而且进入了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时期,各个专业也开始了分工期的繁荣发展,各门学科都因其专而不断地出现新思路、新见解,由于这些因素,对于法治思维的影响也比较大,而且由于其宪法、民法、刑法、金融法、经济法等都不一而足,所以渐渐出现了更高水平、更为人道的法治反思,甚至提出了“禁止死刑”等。从其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主要是权利、权益、效益。因此,应该认识到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向社会利益、群体利益方面的平衡发展,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其发展与演变的深度、主题的变化、渐渐趋向于完善的优异性。

3 中国法治思维的由来与演变

首先,在春秋时期有管仲的法治思想;《管子》这本书讲的很多,尤其是其法治思想突破了西周时期的惩罚方式,并且有以物代罚,重商贾、重生态等,其思想庞杂而具有淳朴的人与自然相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后来朝代发展中,诸如律条、典籍、刑部、皂隶、刑场、衙门等,都可与现代的依法治国中的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对应研究。但应该认识清楚,在我国古代的管理制度与体系之中,社会关系格局的设置与整体制度的建立,都是以人治代替法治,因为,表面上看是以儒为代表,实质上却行的是法家之实。另外在真正的法的实施中,又是以统治者的思想为主,因而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古代的法,从字的起源上,从整体的发展上看,都与今天所说的法治思维、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区别,应该进行专门研究。

其次,在近现代,被侵略导致对西方的法律观念的吸收较多,而且,在各个革命时期或变革时期,都在努力尝试“宪法”精神的实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在1954年彻底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其中体现了法的精神,虽然在“文革”时期受到了一些阻碍,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的正确道路,并且以法治国是其核心。

4 历史启示

从文明的角度分类,现代社会两大主流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尤其是近五百年来,西方社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东方文明的痛苦之上的。其原因并不是毫无根基,一方面是由于其侵略本性,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其引以为豪的各种思想体系。从西方法治思维的角度看,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以法为基,进而提升人民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建立平等、保障各种人权、财产权、个人隐私等。从中国法治思维角度看,古代一直是以“儒外法内”为治国的主导思想,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欧美一些国家,都是以法立国、以法治国、以法为人民各项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然而,由于时间、空间上的错位,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身的独具特色的法治观念,而且由于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差异,也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法治思维体现。

应该认识到,法治思维是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一些修正,同时应该将其付诸于实践,将其作为法律建设方面的一个理性工具,正确理解它的价值,并且利用它调节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与矛盾,引导与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

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进行丰富的内容与问题。因此,应该以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础,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努力去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

5 结 论

总之,对于法治思维的研究,应该以历史眼光进行切入,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应该认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决定关系,并且利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中的学科发展进行解析,从中分析出一些有意义的部分,对其进行分析与综观,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人们更好的去理解法律的意义与其中的基本内涵,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遵纪守法。

参考文献:

[1]韩秀桃.历史启迪与现实境遇: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J].清华法治论衡,2012(20).

[2]徐雨飞.中国政治哲学中的“天道仁礼”与中国外交战略[J].当代亚太,2014(1).

[3]张清.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2).

[4]分丕祥.区域法治发展与文化传统[J].法律科学,2014(5).

作者:王芳

上一篇: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