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从2004年起,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学者关注的课题。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试图回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十年的发展历程,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今天,网络与新媒体信息技术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发明都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新媒体视阈下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建议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教育范式,在高等院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提升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今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构成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歷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學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體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依法治国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15DB404)]

参考文献:

[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作者为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新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

作者:臧文茜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2:

多媒体融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方案设计

摘 要 从2004年起,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学者关注的课题。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试图回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十年的发展历程,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 多媒体融合;大学生;媒介素养

1 引言

伴随数字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潮流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融合”已成为处处存在并且影响深远的现代社会现象。大众传媒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媒介融合”“媒介全球化”的时代,大学生很难做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或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认识世界。各类网站、QQ、智能手机、微博、微信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大众传媒已融入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信息获取便捷多样的同时,也存在大学生对媒介的乱用、误用和依存过度等行为。因此,媒介素养成为各高校素养教育的一部分。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理解和使用媒介时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潜能的关键期,特别是媒介环境日趋复杂,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是必不可少。在多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索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认识媒介及其功能?如何正确使用媒介?如何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服务?等等,这些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多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培养方案。

2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媒介素养一词来自于英文“media literacy”,是对传统的听、说、读、写素养的一种延伸,就是具备能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正确判断及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进而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大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到我国。经过国内学者约七年(1997—2003年)的引进与本土化,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2004年开始逐渐热化,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也同时始于2004年,研究人员以及成果迅速增加,使媒介素养研究成为多视角、跨专业的学术领域。

笔者以“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2004—2014年间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共有457篇,其中2010—2013年相关研究最为集中,这说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引起更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但通过分析发现,多数研究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而且以某地区或某所大学为例进行研究居多,缺乏更为长期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分析。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开展得比较早,基本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亚洲国家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的港台地区、韩国、日本相对开展较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正在开展。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而且我国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同时存在研究不够具体化的问题,没有真正深入某个点开展研究,而只是宽泛的研究。由于媒介素养涉及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及对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等,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加以判断。

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基本现状研究(多以特定地区的大学生群体或某高校大学生为例);中外研究情况的对比;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法等。在提升媒介素养的途径方面,所提出观点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可见,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进入正规化、系统化的开展阶段,因此还需要相关学者及一线大学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3 多媒体融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方案

国内多媒体融合发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出乎媒体业者和传播学者的预料,从广播、电视、报纸等几种单一媒体的独立传播,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融合。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地理解并且能够充分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大学生敏锐的媒介评价能力,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媒介素养教育是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需要多方面学者的参与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行。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如是否应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如果开设相关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材应如何选择,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解决师资队伍问题,等等。本文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可行性方案设计。

研究目标 综合分析当前相关研究文献,对全国各地区各高校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不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获取高校师生对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模式及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多媒体融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本研究强调多媒体融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多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模式,就是把各类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模式有效进行整合,资源共享和综合处理,从而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并通过各种平台传播给大众。媒介在提供给人们丰富多彩的信息之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三俗倾向,网络上的各种“门”事件等,这些现象也正是媒介素养教育所研究的范畴。英国著名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恩·马斯特曼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原则中就提到媒介素养教育鼓励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团体精神。因此,研究应注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协作学习,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并且注重团队协作。

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影响大学生的媒介认知、媒介分析和媒介使用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其社会化进程。本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群体接受媒介素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培养他们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媒介体验和媒介行为,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查阅对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2)通过网络问卷及文献查阅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3)探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4)构建多媒体融合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

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多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如何消除媒介产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其利用各种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联动作用。研究的难点在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在研究过程中要依据各省市的软硬件条件,构建符合不同主客观条件的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了解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以及利用大众传媒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等。作为媒介消费主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对各种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具备独立的思辨能力,要注重学校教育、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建设三方面合力完成,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体系。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相关文献分析→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可行性分析→确定研究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反思修改方案→结论。具体来说,以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得与失为出发点,对近10年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情况进行全面反思,重点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抽样的方法,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访谈,搜集相关案例,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改变大学生过度依赖媒介的现状,使大学生转变为媒介的主导者,成为有想法的媒介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方法——搜集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和案例,进行研读、分析,掌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动态,为研究工作提供充实的基础素材;2)内容分析法——分别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2004—2014年间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总结其发展趋势;3)网络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各级各类高校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进行随机抽样网络问卷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量访谈,多渠道多角度把握研究的重难点及可行的方法;4)经验总结法——在对前期的文献查阅和调查访谈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制订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4 结束语

如今的媒体种类繁多,很难区分彼此。比如电视上有以读报纸形式出现的报纸内容,报纸也大量摘引来自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智能手机虽面世不久,但已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集于一身,是媒体走向大融合的最好体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在多媒体融合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更显现出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各类媒介传播信息的评价能力,使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充斥着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弱化媒介信息对其的消极影响,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对媒介的解读、批判和使用能力,掌握媒介传播的知识与技能。

当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宽泛,多以某地区或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为基础提出一些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选择具体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设计,在今后的研究中还会逐步实施,并及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希望本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够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鹏泽.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29-32.

[2]李朗.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08-111.

[3]李春梅.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5-66.

[4]李先锋.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学报,2012(6):38-44.

[5]王天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51-52.

作者:朱艳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论纲

摘要:以“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为主线,从社会发展需要、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全面素质教育等方面综合考量,阐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和系统化推进两个层面展开分析研究,前者着重论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目标、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等,后者着重从“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想引领等方面論述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化推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介素养已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素质。近年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形成了许多理论,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模式。为此,结合我国大学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深入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考量

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等传统素养的延伸,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其实质关系到人们如何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符合信息技术的变革、现代大学的功能和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在思考社会环境变化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问题。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所谓“互联网+”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行业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这表明,媒介素养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重视与时代相匹配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二)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

互联网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大学要尊重新动能,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当代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未来五年实现三大转变,其中之一是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转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每天都面对着十分复杂的网络环境,各种网络信息纷至沓来,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正确利用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变革,将带来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学体系的重构。因此,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既有理论上的必要性,更具现实的迫切性。

(三)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使命

培养大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媒介素养和能力,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题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综合性的内涵表明,素质是由各种素质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即有机整体。具体地说,作为整体素质,其各个组成因素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随着互联网深度嵌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素养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项等不起的素质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被视为综合素质之核心要素,让媒介素养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成为新时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种必备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化建设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养成较强的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批判能力,造就大学生有效运用网络技术与享用信息资源的才能,为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服务。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阐释为人们面对不同媒体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受教育者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媒介接触获取能力、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媒介解读评判能力、媒介应用制作能力、适应媒介规则的能力。可见,媒介素养是在掌握网络使用技术的基础上所拥有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比利时社会交往高等研究所教授帕特里克·韦尼埃指出:“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人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提高理解、选择、质疑、判断以及思辨反应的能力。”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较之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相对滞后,大部分高校还处在自发阶段,有些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散布在计算机基础课、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修养等课程中进行讲授,尚未建立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非新闻专业的学生缺乏正规的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了一块素质短板。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体系化建设破题。笔者认为,体系化建设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要贴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优化的时代要求,把握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独特价值,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能力为先”,建构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其他要素相统一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围绕如何使大学生掌握完整的媒介素养知识体系来设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谋划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的目标、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

(一)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价值理念层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要充分认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着眼于全面发展,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做准备,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当作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切实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形势。

2.具体目标层面。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研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一是培养高媒介素养的公民;二是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使学生理解网络媒介的道德面向;三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网络媒介的共享者,又是网络媒介建设的参与者。

(二)知识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相关知识、能力与行为相融通的素質,其知识体系应以知识发展及应用为主导,既要关注常识性和技能性知识,又要关注实践应用性知识。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常识性内容,即介绍网络媒介形态的历史演进、网络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网络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建立学生对网络媒介及其相关知识的系统性认知。

2.使用网络媒介知识和技能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侧重于培养学生网络媒体的使用技能,促使其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这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传媒实现自我成长与进步。

3.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内容。把网络道德教育、国家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道德自律和守法意识,使学生遵守互联网法律和秩序,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养成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能力要求:主要培养五项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一项认识、评判、运用网络媒介的专门能力,它须从行动上体现出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和合理使用网络媒介。

1.理解能力。即学生对于网络媒介有一定的理解,了解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能够明白每一种媒介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形成对网络媒介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的价值判断力。

2.获取能力。即学生在与网络媒介信息进行接触过程中,有较为敏锐的筛查能力,能够高效准确地利用网络媒介搜寻相关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整理及保存。

3.评判能力。即学生在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解读后,有质疑精神和免疫能力,能够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同时面对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保持理性客观的视角,能够冷静分辨和判断,并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素养。

4.制作能力。即学生学会多媒体工具的基本使用技巧,制作正确的媒介作品,利用网络媒介表达思想、陈述观点。

5.社会责任能力。即学生学会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网络媒介的各种社会关系。面对网络媒介层出不穷的新思潮新观念和即时互动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模式等问题,能遵循最基本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准则,并予以正视和积极回应。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化推进

系统化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既要立足全方位育人观,突出前瞻性和长效性“顶层设计”,又要善于从课程建设、师资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突出整体推进,构建有效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格局。

(一)做好“顶层设计”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导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设计,对全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决策指导,强化支持保障。一方面组织媒介素养研究较多的院校及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专家联动、合作,研讨创建媒介素养教育学科,为教学科目设置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研制出台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大纲,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资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保障、督导评价等做出规范,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价提供遵循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独立课程

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应像开设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等课程一样,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引入课堂,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全覆盖。可喜的是有不少高校的学者正尝试推广网络传媒教育课程。北京联合大学组建了国内首个“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成北京乃至全国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智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绝非形式上的粗放教育,应将大学生媒介素养统筹于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既要强基固本,又要思变求新,厘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建立完善的独立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三)加快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完成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故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师。一方面大力引进优秀媒介素养教育人才,或是延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的人员。另一方面立足校内,挖掘潜力,从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中,选拔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定研究的人才。此外,要大力加强媒介素养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涵盖面广,不仅与传播学、新闻学相关,更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存在交叉,因此,要以全新的职业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改善其知识结构,打造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

(四)加强思想引领

“互联网+”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传播方面,互联网各种有形介质都数字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并显现出快捷和草根性。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甚至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状态越来越多地在“线上”,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获取者,又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甚至许多错误思潮、歪理邪说、反动言论以网络为介质肆意传播和发酵。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洞察网络舆论的消极效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宣传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协力网络综合治理,遏制“虚拟世界”的不良信息影响。改进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把握不良信息的概念和认定标准,提升大学生触网行为自我管理力和网络信息免疫力,使他们能辨别真伪,不以讹传讹,主动抵制暴力、虚假以及色情等有害媒介信息的侵蚀,恪守网络道德的底线,运用掌握的常识和基本判断力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高度警惕“网络成瘾”,克服因上网分散学习精力、滋生学习惰性等消极影响,善于运用网络媒介,获取对学习生活、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等方面有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生活中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钟峻燕.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2):46-47.

[2]冉林灵,原松梅.浅析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个性化教育引导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9,(11):132-135.

[3]缪志波.“互联网+”时代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J].今传媒,2017,25(12):158-160.

[4]杨晓阳.媒介素养教育:本质、路径与误区[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215-216.

Outline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REN Jian-rui

(Tongda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9-09-06

作者簡介:任建蕊(1985-),女(汉族),河北丰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任建蕊

上一篇:水电站监理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