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基于《媒介批评》课程

2022-09-11

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于高校新闻专业学生而言, 具备基本的采编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及该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中国目前媒介的发展情况来看, 具备相当水平的媒介素养水平,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来讲, 这不仅是专业本身对于学生的要求, 也是行业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中,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批评》课程

(一) 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20世纪30年代, 英国人率先提出了媒介素养这样一概念, 但是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 这一概念才被引入中国。但是到目前为止, 在国内对于媒介素养这个概念依然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 综合而言, 媒介素养, 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作和批评的能力。[1]

媒介素养教育亦称为媒介素质教育, 最初是由英国学者提出来的。1933英国学者F.R.Leavis和Thompson合作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该书认为新兴的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 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 因此他们在书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质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 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2]在我国, 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较晚, 公众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水平还较低, 因此在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情况较好的是在大学阶段。

(二) 《媒介批评》课程

《媒介批评》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一般在新闻专业较高年级的学生中开设。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要求学生有一定新闻学和传播学知识作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媒介的分析和解读。该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媒介、媒介行为、媒介内容以及媒介从业者等与媒介相关因子的分析判断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而这种批评意识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已经得到了众多学界和业界人士的认可。

二、通过《媒介批评》课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媒介批评》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这种联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两者都是有关媒介与人的关系研究;二、两者都是关于人的素养的培养。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批评, 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研究载体——媒介, 因此这两种素养之间虽有差异, 但是交叉点却十分的明显。

(一) 内容上的融合性

《媒介批评》从内容上来看, 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认识媒介、媒介作品、媒介行为以及利用媒介的能力。其侧重点在于分析与评判。从这一点上来说, 这也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 培养学生对于媒介的认识、评价和批评能力是其主要目标, 而这一点与该课程也是不谋而合, 因此两者无论是从培养的目的还是教学的内容上来看, 都具有较高的融合性。

(二) 形式上的互补性

《媒介批评》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安排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该课程的学习主要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理论学习占据总课时的大多数, 实践尤为不足。而媒介素养教育, 想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习者亲身参与媒介活动的过程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 而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信息产品的丰富, 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因此可以看出, 两者在教学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在内容一致的情况下, 这种差异性却可以互为补充, 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三) 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会受众解码的方法, 即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分析, 摆脱媒介信息表象的影响, 实现对传播者意图的清晰认识。[3]分析传播者的行为, 也是《媒介批评》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媒介批评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因此两者从教育的目的上来看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总结

通过整篇文章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 《媒介批评》课程的开设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 是为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搭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理论教学平台, 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又丰富了《媒介批评》课程的内容;两者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在形式上具有互补性,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助教学模式。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在电子媒介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对于他们显得尤为必要, 而新闻专业学生由于其特殊的专业背景, 因此对于他们的媒介素养要求较高。本文拟从新闻专业课程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发展的角度入手, 探讨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助教育模式,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新闻专业学生,《媒介批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解读“媒介素养教育”[J].传媒观察, 2005 (4) :23-24.

[2] 张志安, 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 2004 (5) .

[3] 吴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J].新校园, 2016 (4) :150.

上一篇:对我国造价工程师的思考下一篇:创建新型农村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