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

2022-04-20

老师们:新的学期已经拉开序幕。春节期间,微信上传播着一段小文,叫作《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富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顺其自然。一年又一年,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见,执着努力亦随遇而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 篇1: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新探

摘 要: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随着成人教学艺术和网络教学的发展而进入研究 者视野的。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远程教学相关概念的简单释读,尝试性地给成人 远程教学艺术下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分别作了试 探性的分析,以期为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学;远程教学;教学艺术

收稿日期:2006—11— 20

作者简介:魏代君(1982—),女,山东省临沂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 育学院2005级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成人教学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相结合所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 域。毋庸讳言,人们对成人教学研究长期习惯于偏重对成人教学“科学性”的探讨,而对于 成人教学“艺术性”的研究则明显不够。尤其是在成人教学理论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更是有 目共睹。在这个由计算机编织的网络时代里,随着成人远程教学的发展,成人教育教员不仅 要科学地更要艺术地进行远程教学,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一、相关概念的解读

1.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什么?其本质内容又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者都 有着自家的看法。在笔者所收集到的论文、著作当中,对这一本质问题就有如下几种有代表 性的表述。徐荣远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成人学员的身心特 点,遵循成人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图像等,充分发挥情感教 育的作用,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①季爱君认 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其功能上的超脱性,即成人教学艺术超切审美、升华情感、 引领精神,最终提升成人的公民素质。②秦发盈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本质在于把成人教 学艺术看作是师生间的交流,在于教学中教师和学员的互动。③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在美的原则的指导下,成人教育教员极其考究地进行成人教 学活动,从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的:首先,成 人教育教学艺术更偏向于静态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艺术性。其次,既然冠 以艺术之名,美的规律、美的原则必须遵守,这样不易于脱离美的轨道。这就要求成人教育 教员在进行成人教学活动是要十分考究,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效果。最后,每位教员对成人 教育教学艺术的理解与实践不同所自成的教学艺术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

2.远程教学。网络远程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先进的现代远程教学方式。具体地 说,远程教学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不同空间内的 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相互通信和共享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种教学 。可以说,我们的成人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这一方式呈现出这样的情况——任何人、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公共通信手段、任意地获取课程内容、任意地与教员和同学进 行交流。由此,远程教学也就有了“学习超市”这个别称,并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尤其是在 职成人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远程教学也不例外。其利处在于它的全球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 、协作性等。正是由于这些优越性,使远程教学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 其弊处表现在主体思维的退化、科学知识快餐化、交往本体间的疏化、学习偏差扩大化、 信息源的污浊化等。对此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针对这个在其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下的 阴暗面,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以监督和纠正,兴其利而制其弊,使远程教学更有效地服务 于信息社会的成人教育。

3.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基于成人教学艺术研究的不断丰富和深入以及成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远 程授课的兴起和发展而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内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检索“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时,笔者在高级检索的检索类别中选择了“主题”,主题词是“成人远程教学 艺术”,并没有检索到一篇相关文章。在检索“CGRS全文检索系统”时,笔者在检索类别中 选择“任意词”,任意词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也未能检索到一篇相关的文章。由此可 见,对这一领域的诸项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实践领域,远程教 学已经在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以上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及远程教学的简单解说,对于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质,笔者 作了试探性的分析: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指成人教育教员遵循成人身心特点和教学法则的 要求,娴熟地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数码通讯技术这一合成媒介,按照美的规律 而进行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可以看出,它虽然属于成人教学方法论的范畴,但 是却与成人教育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技能、技巧等休戚相关。

二、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

1.任意性。任意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以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复杂的身心特点及 其多角色扮演的状况为前提,加之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杂糅而提出的。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任 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采用任意的时空来最大限度地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学习 机会。任意的时空是进行学习的有效保障,可以解除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对多数在职人员 学习机会的制约,在某种意义上也就能够促成真正的教育公平,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二是采用任意的表达方法或呈现形式来最生动地为成人学习者解释、传授知识。生动形 象的课件是高效传输知识的催化剂,能有效地克服许多成人学习者怀疑自身超龄学习能力的 心理障碍。另外这种任意的表达方式与成人教育教员个人所独有的思想、知识结构、审美 情趣、特长爱好和技能技巧有直接的联系,也正是成人教育教员个性特点在远程教学过程中 的具体体现。

2.时效性。时效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成人教学艺术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之一——“ 时”:成教网络远程教育是无印刷教育,知识、信息被编码后能以光速传送到任何偏远地方 ,使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高度同步。④ 换言之,任何成人教育教学信息一旦上网, 便 可以即时地被成人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地接收;表现之二——“效”:这也是时效性的偏重 点所在。成人教育教学的短期性和速效性特点呼唤更加有效的教学艺术手段。而在成人远程 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能够对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而又有针对性的反应,并通过远程多媒体直接 反馈给教员;成人教育教员亦可遥控或评价学员情况,使这种新的成人教育教学形式能够获 得在常规教学环境下难以取得的效果。而这一系列活动也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学习者。这又在 无形当中保证了成人远程教学的质量。

3.服务性。服务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在成人教学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一个人性化的特征。与传统的成人 教育教学艺术中强调情感互动方面相比,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会受到多多少少地削弱 ,但这只是表象。它所彰显的是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特性。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时时服务于学员。多媒体教学工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 以为其提供主体性最强的自学途径。二是处处服务于学员。只要有计算机、电话线和modem ,学员就可以随处接受成教教员的远程教学,这是传统成人教学艺术所不具备的。三是事 事服务于学员。成教教员从筛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结构到总结教学反馈等各环节,都充分 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为学员提供便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审美性。远程教学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艺术,当然也独具审美特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这 种审美过程,是一个审美者(学员)对审美对象(成人教育教员),由感知、感受、感动到 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情感和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客体(成人教育教 员)作用于审美主体(学员),审美者经过形象思维活动,进行由表及里的审美判断,获得 美感享受的过程。有人认为,成人教育过程中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就是单纯的“人——机”关 系 ,这是很不正确的。相反,它的美无处不在。美的形式,要求成教教员娴熟的运用多媒体制 作课程课件,给学员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美的内容,要求成教教员熟知教学内容,从中 发现并挖掘科学美的因素,用其感染学员,引起学习兴趣;美的过程,要求成教教员一视同 仁、无差别地与所有学员进行美的知识的交流以及审美心理的共鸣,达到某种程度的“大同 ”教育。

5.创造性。创造性可以说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终极、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事业的人 所企盼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决定着成人教育教员进行远程教学艺术质量的高低。成人远程教 育教员已经不能使用,甚至重复使用刻板如一的套路去满足复杂的成人学习群体的学习要求 了。而要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得当的工具软件及宽阔的网络平台来开展成人学员的研究性 学习,势必能加强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给他们的探究过程赋予“美感”和“活力”。学员的 “美感”和“活力”,无疑也能够为教员的创造或再创造激活灵感。这种良性的脉络循环便 构成了成人远程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亦是离不开创造性。个性化与创造性相结合 ,就形成了独创性。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⑤

三、研究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价值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说明它有其自身 的研究价值,可以从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得以证实:

1.实践价值。网络飓风席卷成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加之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文关怀,使得我们今天的成人 教学更加“艺术化”,而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又不断满足实践主体的需要,促进着主 体素质的提高和成人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学员素质的提高

这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直接价值体现之一,是由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性和实践的特 点决定的,是成人学员对当前网络时代的社会化要求的应然目标。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科学 性与艺术性、艺术审美观念与成人远程实践活动的统一,同时也是成人教育网络化与成人教 学人文化的统一。学员在接受成人远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形象生动地得到课内知识, 更重要的是无形当中获得了当今社会所要求的计算机原理和操作技术。当然,与网络有关的 网络素质亦是现代学员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这也正符合成人学员的复杂身心特征以及多角 色扮演的情况,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不同于其他方式的成人教学艺术之处。

(2)教员自身素养的完善

这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直接价值体现之二,是成人远程教学过程对成教教员反向社会 化最显著的效果表现。在远程教学艺术进行中,成教教员的教学经验和个性心理品质是体 现其自身素养的前提,或者说是先赋条件,而他们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主观接受与探索则 是其自身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成教教员在其素养得以完善 以后,“有其内必须形诸外”,不但可以促进学员身心素质的优化发展,且能够加快成 教教员对现代网络知识的综合获取,最终科学合理地优化成人远程教学效果。

(3)教学质量的优化

这是基于以上两类价值所直接引起的影响或者说是结果,是顺应当代高水平的成人教育质量 问题要求的。ICDE2006年国际会议的主题是“质量:远程教育和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关 键”,教育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成人教育同样也追求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成 人远程教学艺术以培养学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宗旨,而且要以美育为教学手段,充分 展示远程技术在成人教学过程中的魅力,将艺术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真正做到“立美于 教”和“施教于美”地流畅衔接。这也正是优化成人教学结果、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的重要途 径。

2.理论价值。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活动是远程教学实践与成人教学艺术理论的统一,因而活动的结果当中含 有丰富的学术理论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

(1)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学科化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初是以实践的形态被成教教员们所关注的。他们将自己在成人远程教学 过程中形成的素养和风格,诉诸语言文字,形成概念范畴,进行逻辑加工,整理成论文专著 ,使之变为文化财富。从相关资料的搜集来看,以此为研究基础的真正系统化和学科化的任 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人远程教学实践水平不 断提高,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经验的丰富,其理论系统化学科化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这一 新兴领域作为学科成长的要素,是对整个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2)学科本位发展的合理化

单从学科名称看,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多层次、多门类、多学科纵横渗透的结果,可成为一 个新的力量源影响着各层次、各门类的学科理论,尤其推动着成人教育学科本位发展的 合理化。计算机的作用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有增无减,但它毕竟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或是 途径。在运用的同时,教员和学员都不可以将成人教育学科本位边缘化。而应该使远程技术 艺术地表达成人教学内容,使成人教学内容科学地体现远程技术艺术的一面,最终达到成人 教育、远程教育、美育等多门学科内容的充实及其学科本位合理化的发展。

(3)哲学理论研究的升级与深化

从哲学高度探究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质问题,似乎有太多人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其促成哲 学理论研究的升级与深化了。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研究正备受关注。从上升角度看,它目前正 在从成人教育学、远程教育学、美学分别上升到成人教育哲学、远程教育哲学、艺术哲学等 层面,叩开了哲学的大门。鉴于此,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哲学研究的发展首先要使人们认识到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与哲学密切相关,前者的诸方面都要后者的指导,后者是前者不可或缺的 基础性学科。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理论的丰硕成果,正为哲学概括提供新鲜血液,成为其紧随 时代步伐的新领域。

注释:

① 徐荣远.试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38-39

② 季爱君.对成人教学艺术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97-99

③ 秦发盈.成人教学艺术的交往本质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86-89

④ 朱涛.网络教育——21世纪成人教育的主阵地〔J〕.中国成人教育,1999,(5)3-5

⑤ 程凯、李如密.成人教育教学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15

作者:魏代君

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 篇2:

打造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老师们:

新的学期已经拉开序幕。春节期间,微信上传播着一段小文,叫作《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富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顺其自然。一年又一年,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见,执着努力亦随遇而安。”得之泰然,失之坦然,争之必然,方为“顺其自然”;珍惜当下,把握机缘,安己达人,才是“随遇而安”。作为特教工作者,但愿大家都能用这样的心境去拥抱生活,去扎实工作。

今天,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增强三种意识,就是学习意识、底线意识、发展意识。

第一,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美好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作为特教老师,加强学习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为什么学习对于我们很必要很迫切?这些年来,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新课改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在这轮新课改中,普校老师们“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反观特教领域,相对空寂得多,迟缓得多。

有教师讲,特教教师在外部交流时会不时遇到尴尬。人家一听你是特教教师,马上就不言语了。我想,第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属于社会上的小群体,未必人人关注,因此不会引起普遍的交流欲望。第二方面,社会交流时大家关注的更多是公共话题。学校订阅了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教育报刊、生活杂志、专业书籍,让大家及时“富脑”“充电”。第三方面,交流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我国原培养特教专业师资的学校,如昌乐特师、南京特师、营口特师、泉州特师,培养了大批“特教中师生”,支撑起中国特教发展的脊梁,创造了特教辉煌。如今都已升级并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是否也应该“升级”呢?现在如有人向我们求教专业的特教康复知识,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的生源在变化,自闭症和脑瘫学生在增多,县级特教学校正在向培智学校转型,大家大多学的聋教育和培智教育,是否产生过“本领恐慌”?我们的“知识转型”和“能力转型”是否该提上日程?第四方面,对特教工作者尤为重要,一定要警惕“用进废退”这一自然法则带来的隐性影响,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反击这股拉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生命张力。

我们需要向谁学习?500年前的王阳明提出一个哲学命题“知行合一”。知识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知识的实证,“知行合一”是最好的学习路径,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有关部门捐助学校建起“众源书屋”,书目是我们教师自选的,书是书店代购的,这些书是用来“看”的,不怕“看破”。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传播成“井喷”之势,网络、电视、广播都是我们学习的媒介。我们要见贤思齐,家人、朋友、家长、领导、同事,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通过送教上门服务,我有很深的感触:确实需要沉下心来向家长朋友学习。有的家长花费很多的钱财和很大的精力,天南海北地陪孩子求医诊病,他们的专业知识我们自感弗如。身边同事同样值得学习。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讲课的教师精心备课、全心讲授,听课的教师能静心听讲、虚心学习。此外,知识跨越国界,行动就在脚下。教师有相对的时间保证,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出去转转看看。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我们需要学习什么?通识方面,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因人而异,视情而定。需要反复强调的是专业转型和业务提升问题。请大家多学习涉猎研究一些康教结合、医教结合、脑瘫自闭症教育方面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学校把学习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安排教师外出开会、学习、观摩、培训,对教师素质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参加培训重在借鉴参考,不要寄希望于全盘拿来、套上就用。哪怕有一点或几点对我们工作的改进和思想提升有启发,就达到了目的。

第二,进一步增强底线意识。

作为一个慈善性公益单位,我们学校时刻需要全社会的理解、认可、支持和帮助。一个温馨和睦、人心思齐的环境,对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社会认同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应是“参与者”,而绝非“旁观者”。一个团队优秀与否,不看人数多寡,而看人心向背。小到个人,大到单位,形象至关重要。形象就是生产力,形象就是无形资产。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非常讲求仪式感,非常重视必要形式所蕴含的深意。我们国家,一直树立和维护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象。陕西的黄帝陵,登上轩辕殿需要踏过95级台阶,既寓意“九五之尊”,又在建筑上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我们一再强调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说到底是为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能够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多的教师红利。

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都有个尺度感的问题。教师与教师,要基于特教情缘、校友情谊、同事情怀,和睦相处、友善相待。关于学校与教师的尺度感,作为学校要最大限度地理顺教师情绪,给每位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不和教师个人“算小账”。

什么叫“最大限度地理顺教师情绪”?其一,学校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哪位教师带着情绪工作,这样无论对个人健康、工作效率、学生成长、维护团结,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二,学校努力通过管理手段创新,将理顺情绪落到实处。例如,我们推行业务和行政合署办公,就是让校委会成员精力下沉,一则离学生近一些、再近一些,抓好末梢管理;二则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增进交流;三则更便捷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为学校研判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其三,理顺教师情绪,不是对所有教师的所有要求都予以满足。当少数遇见多数,我们选取多数;当多数遇到大局,我们选取大局。其四,理顺教师情绪,是动态的而非一劳永逸。校委会成员要随时关注教师所思所想,也请我们的教师通过正常渠道及时反映合理需求。

什么叫“给每位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维系学校与教师的纽带,一是制度,二是情感。制度层面,按照用人制度来讲,学校与教师是聘用与被聘用的关系。促进学校发展,需要多种制度作保障。对大家来讲这些制度是标杆,是规范,而不是控制,不是约束。情感层面,学校与教师之间需要温度。大家多已人过中年,既要敬老孝亲,又要相夫(妇)教子,工作生活均需兼顾,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同样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些事儿只有都“不好意思”,这事儿才“有意思”;一旦都“好意思”了,那就非常“没有意思”了。以校门执勤为例,为什么校级班子要站校门?可能个别教师会说,是看谁迟到了吧。对不起,想多了。学校相信,除非特殊原因,没有谁会故意迟到。之所以这样做,是学校管理的制度设计,是校园安全应急的需要,是学校向家长传递信心和善意的契机。如果与教师相关的话,那就是向按时到校离校的教师表达敬意。

什么叫“学校不和教师个人算小账”?作为教师个体的依托,学校尽己所能为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在业务上有新发展,支持教师培养雅致兴趣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国家经济发展,无论个人收入增加,最终都要指向生活质量的提升。治国盛世,都是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老师们在某些领域正当的有意义的兴趣爱好,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出资出物予以支持。学校“不算小账”,不是做事不讲原则,不是工作没有标准,不是细节疏于管理,而是算队伍建设、学校发展和事业壮大的“大帐”。特教工作者的底线是以《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为准则,立足本职、教书育人。

第三,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无论国际国内、各行各业,概莫如此。2014年起,各级相继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今年是“收官之年”,国家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提升计划。对于“十三五”规划而言,今年是开局之年。在多方背景下,我们学校的工作应该推动发展。主要是坚持两翼齐飞,协调抓好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

所谓“内涵提升”,就是推动特教自身业务全面发展。我校走过了30年聋教历程,随着生源变化和特教布局调整,下一步重点转向培智教育和自闭症脑瘫教育。随着国家对特教事业的逐步重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已从校内延伸到普校,进而延伸到社会。原先的强项工作,如,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融合教育、随班就读,需要丰富形式、拓展内容、增添活力。新的重点工作,如,核心素养、送教上门、康教结合、家校共建,需要适应形势、完善探索、形成品牌。我们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安全工作,要从健全制度、定人定岗、落实问责入手,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这是我校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今年,我们还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一月一事”,优化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要将推进学校重点工作与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送教上门工作中,要用上级政策,落实教师报酬,体现教师价值。在教师培训中,要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每位教师的大脑都能接收新鲜刺激、保持永续活力。在随班就读和康教结合中,要基于问题解决、筹划课题研究、致力合作攻关、推动工作提升。

所谓“外延扩张”,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问题。学校建设是件大事,它是全市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全市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一子。各级《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都对“加强特教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特教标准化建设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学校和教师来讲,无论在现址还是新址,需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抓好管理,教好学生,干事创业,争创一流。

有句话叫作“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衷心希望大家学习不松、底线不忘、干劲不减、标准不降,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件事情,认认真真地教好每个学生,心情舒畅地迎接每个明天,不负青春地登上每个高点。

谢谢大家。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特教学校)

作者:郭华坤

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 篇3:

课程论视野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思考

语文教育的现状,历来为人所诟病。如今的语文教育在评论者的笔下,近乎到了严重侵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程度,这不禁令处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汗颜不止。汗颜过后是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该如何寻求突破?

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但更严重的是身在其中的语文教师们却毫不知情,还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寡人无疾”,因为这场论争是由语文教育界的外围发起的。至于问题的症结,笔者以为并不在语文教学技术层面的落后,因为其他学科诸如数理化政史地等,它们同样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遭受发难,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已经在尝试各种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的突破。如果把教学行为理解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组合的话,我们并没在教学形式上出大问题(所谓“训诲型”“传授型”“对话型”,笔者以为这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非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弊端的症结所在,因为内容决定形式),那么问题只能是出在教学内容上了。

语文的教学内容出了什么问题?笔者为此特意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进行了一番比较后发现,从课程论角度来打量语文的话,语文其实不符合课程论的理论界定。因为其他学科都有其明确的知识内容指向,其教材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堂课都可以找到学习内容的具体落实,而语文则不然。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似乎也导致了我们对语文教学内容指向的模棱两可。我们一直习惯性地以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教教材就是教教育部门指定的语文课本,而教语文课本当然就是教一篇篇的选文。于是,教语文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被置换为教选文。逻辑推导似乎无懈可击,但问题是:选文就等于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的语文知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 关于语文知识的几个重要概念

皮连生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人内,即为个人知识。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人外,即为人类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1]。在前人的基础上,王荣生在其论文中,把语文知识的主体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2],并且结合阿普尔的说法,将纳入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称为学校语文知识,或者“(狭义)语文知识”,即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韩雪屏在《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一文中,曾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是指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这种从性质角度来划分知识的方法,将为本文论述时所采用。

二、 语文知识的现状

我们现在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基本都是陈述性知识,即陈述一些客观事实,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免就会变成“一言堂”之下的“满堂灌”了。通过对语文知识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现在的学校语文知识呈现以下特征。

(一) 知识内容的无序与泛化

1. 语文知识如语音、词汇、修辞等,从小学讲到初中,从初中讲到高中,翻来覆去地折腾,美其名曰“螺旋式上升”。其实,就是无意义、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而字词句篇的知识积累一直是处于杂乱无序状态,小学、初中、高中没有明确的梯级分工,尤其缺乏量的积累和质的规定性。

2. 没有将语法和修辞等课程知识教学化,只是直接照搬现代汉语知识。

3. 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将知识点细化和具体化,这意味着经验、体验、方法、态度、过程、能力等都可以是知识,这其实是对学校语文知识概念的模糊不清所致,都是知识其实就是没知识。

(二) 知识类型的有限与虚化

1. 将语文知识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只是“字词句篇语修逻常”知识的堆砌,而这些知识主要是静态的封闭的陈述性知识。

2. 课程大纲中的语文知识是为课程教材服务的,如“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课本是否能涉及所有应该掌握和识记的经典名家名作?

3. 语文知识如“语修逻常”等都只是统领在文法之下,为读文和作文服务,而能够帮助欣赏文章的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如何作文、如何修改的策略性知识一直没有很好地进入语文课程。

4. 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缺乏。

三、 语文知识的建构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那么如何突破重围?我的回答是在课程论基础上加快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建构。

1. 课程内容的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课程目标作为指引,“课程目标不应模糊和笼统,而应具有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特性。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3]。”这需要教育部门能够在多元视野下,在对别国母语知识教学的规律总结下,制订出适合汉语语言规律与特点的课程目标。

2. 语文知识的附着载体可以尝试打破当前单一的选文模式,让选文统属于语文知识,选文无非只是个例子,只要发挥其对语文知识的体现功能即可,让教师从海量的选文中真正得以解放出来。

3. 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为“课程要素”,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故而所设计的语文知识应该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者不可偏废。

4. 语文教育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先贤们建构的涵括语言学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字学知识;文学的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章学中的各种体裁的知识;文艺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等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故而,语文知识的构建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与默契配合。要把文学或者语言学等学界最新的理论与知识,及时转化为学校语文知识。

四、 结语

毋庸讳言,当今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还在严格遵循着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常”,亦步亦趋地充当肢解课文的凶手。所谓的语文知识,不外乎是修辞知识,文体知识,以及已经被淡化处理的语法知识,这些东西我们从小学讲到初中,又从初中讲到高中,以不变应万变,学生能不厌烦吗?而数理化的知识学习难度会随着学年的递增而明显递增,从而不断挑战学生接受、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能力极限,在挑战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智力优越感和智慧充实感。借用马克思的话,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对应物的确证。而这种确证后所带来的成功感,语文课堂却不能给予。因为没有系统的学理性的语文知识可以传授,所以,语文教师只好扮演着政治教师或者历史教师的角色;因为没有明确的知识内容传授,所以只好在教学技术层面开动脑筋,形式花样层出不穷,要么借助炫目的课件,要么把影视作品引进课堂刺激学生视听感官,要么把讲台当舞台超男超女式地一展自己动人的歌喉,但我们折腾了这么久,收获依然甚微,学生对我们乏善可陈的语文课依然没有多少好感,他们的语文素养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

“‘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无‘抓手’。低年级还好,因为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到高年级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大多数教师而言,除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名词解释、段落划分、归纳大意、写作方法之外,几乎无从下手,抱着一本《教参》打天下。”[4]这里的“抓手”说的就是语文知识,对它的建构过程必然是艰辛的,它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做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建构的同时,其实也就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做语文知识建构的实践者,因为这是历史赐给我们这代人的一个重大机遇。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智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40-41.

[2] 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第二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88.

[3]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4] 陈斌,何世英. 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5).

作者:方红康

上一篇:刑法犯罪构成特点论文下一篇:煤业公司财务报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