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2022-04-20

由李毅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顾与前瞻: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以下简称《回顾与前瞻》),对于正确认识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鸦片战争起,中华民族在抗争中逐渐地认识到,欲求国家繁荣富强,必以实现现代化为前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1:

试论在吸纳中引领社会思潮

摘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传播,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内容的吸纳,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亲和力和辐射力,繁荣和壮大社会主义文化。本文对为什么要吸纳,吸纳什么,怎么吸纳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吸纳;引领:文化思潮

文献标识码:A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涉及到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无疑引领与被引领、主导与被主导是对二者根本关系的界定和解决的目标选择。但二者在各自的内容、结构及其关系方面又有着复杂的情况,这些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从而才能更好地总结出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和途径,更好地实现引领的目的。社会思潮有积极的、有益的,也有虽不算积极有益但属无害的,还有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笔者就如何对待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思潮这个视角,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要在吸纳中引领文化思潮。同时,这里必须指出,对落后、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潮是坚决批判、抵制和消除的对象,是与“吸纳”无关的。

一、“引领”不排斥“吸纳”

社会思潮是一定社会时期内,与国家主导或核心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或社会心态、大众心理。社会思潮的主体即大众,所以社会思潮与民众意识、思想观念有着直接关系。社会思潮的内容是庞杂的,种类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分为政治思潮、文化思潮、经济思潮等。本文拟从文化思潮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在“引领”的同时“吸纳”文化思潮当中那些积极的(以及积极性的萌芽)、有益的、无害的成分,同时摒弃那些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成分。文化思潮的内容是广泛的,就其内涵而言,笔者认为文化思潮就是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欣赏趣味、心理需求等等。它既表现在某些文化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创作思想态度等方面,也表现在大众的文化观念、消费需求、欣赏趣味等方面。本文主要结合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取向,特别是大众的文化观念、消费需求、欣赏趣味等来探讨。

应该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在文化消费领域,消极的、不健康的、以丑为美的东西仍是屡禁不绝的,封建迷信的丑陋低俗的东西仍有市场,受到某些人的追逐。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思潮的过程中,必须要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作品抵制和消除大众文化思潮中某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倡导、推广和壮大大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成分,将庞杂多样的文化思潮引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轨道上来。而“吸纳”就是吸收借鉴,即在总结、提炼、加工的基础上,吸纳民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或无害的内容和成分,使之融合、融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内化(到人心)的过程中,参与到构建人们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厦。这就是说,对待当前在社会大众中流行的各种文化思潮,我们要坚持“引领”与“吸纳”的辩证思维,在对积极、合理、无害内容的吸纳中达致引领,实现引领与吸纳的统一。

二、为什么要吸纳

首先,吸纳是唯物史观思想原则的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党也历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进的思想、价值观不是脱离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而是对其实践经验、智慧、理念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当然,这种总结和升华离不开政治领袖、先进的思想家和知识分子的贡献。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之核心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的,是对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吸纳,是科学性与价值性,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工人阶级、人民大众实践的概括,以及对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基础上而产生的,同时它又是为工人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相关的,既是对中国人民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又指导着当前和将来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础上的,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对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和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当代中国人民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以及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民道德实践经验、思想、理念的结晶,是对人类道德文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中国人民当下实践的总结,又是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总结,是从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双重关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既定的价值目标,是价值观建设的旗帜和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这一价值目的,就需要价值行为主体通过一些中介环节来达致。这些中介环节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而价值行为主体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而就更直接、重要的意义上来说,文学家、艺术家、文化创造工作者则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需要他们在文化产品的创造中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吸纳人们群众的价值期待和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包括其基本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包括如何使其深入人心。“深入人心”是重要的工作,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实现引领思潮的目的。当它实现深入人心时,也就是引领思潮的实现之时,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

其次,吸纳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同时,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观念的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必然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并进共生的,也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表现,是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体现。当然,在文化多样化的同时,也会出现某些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相背离的杂音、噪音,这是需要高度警惕和防止的。此外,在繁多的思想文化中也有不少是需要主导价值观尊重和包容的。尊重和包容就是在承认差异的同时,承认它的存在、它的价值,这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共存状态。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尽平衡,人们文化趣味、需求多样的大国,寻求文化观念、思想觉悟的完全同一是不太可能的,而关键的一点就

是要在异中求同,求大同存小异,在寻求一致时包容多样。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尊重和包容除了体现为“共存状态”,也还表现为使那些具有“存在”之合理性的因素为我所用,即吸纳“差异”和“多样”中某些合理的、积极的因素,使其作为文化观念因素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中来,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创造内容、形式,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吸纳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亲和力、凝聚力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凝聚力是指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民众价值观吸引、聚拢的作用能力。这种亲和力、凝聚力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过程中对于民众价值观中合理的内容、因素的吸纳和接受。吸纳和接受便缩小了核心价值体系与民众的“文化心理距离”,便具有了可亲可近的条件。比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各地群众就创造出了多种多样、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也适合我们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普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毋庸置疑,大众文化思潮和趣味中,有些内容和成分可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它们往往包含着大众智慧、经验和合理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够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融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则会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而亲和力、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对民众价值观、文化态度辐射、导向作用的重要前提。具有了亲和力、凝聚力,那么就增加了民众心理、趣味、意识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接近的驱动力,被它吸引,自愿接受其感染和熏陶,从而认同这种价值观的规导,并随着民众主体的价值情感、价值认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渐把这种“规导”转换为自身自觉的理性追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心。

三、吸纳什么

总的来说,吸纳的是民众文化创造、欣赏、消费中积极性的、有益的、无害的观念。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吸纳民众的文化利益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或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它就什么也不能做。”他还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无论对于个体来讲还是对于群体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众文化思潮,混杂着不同个体、群体、阶层的文化利益需求。在这些需求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需求我们当然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疏通、引导、调控;而那些合理的需求,则属于某些社会成员合理的文化权利,满足这部分社会成员的文化利益要求,有利于社会和谐。比如娱乐、休闲文艺节目,虽然其社会教化的属性不高,但确是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娱乐的客观要求。总之,对于反映社会大众合理利益要求的文化思潮,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公正与积极的态度来认真对待,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之中。这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

在这里也应该指出,在尊重大众文化利益、权利的同时。大众自身也应该知晓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努力把自身的文化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不能只看见文化权利、利益,而看不见责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大众日益成为文化创造者的组成部分,而不只是文化创造的旁观者、文化的静态消费者。网络拓展了人们表达自己意见、主张、爱好、趣味、聪明才智等等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趣味和才智,而网络作品一旦离开了作者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进入到“网络社会”,那么作者自身就具有了社会责任。此时的特殊大众——具体来说即网络文化作者,就不只是要考虑到自身的权利,更要考虑自身的责任,因为你已经成为文化创造者之一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网络文化作者都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衡量自己的网络言行,自觉地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共同创造一个优美宜人、促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其次,吸纳民众的文化创造智慧和经验。“智慧”属于“真”的范畴,它与善、美一样都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经验是实践的“记录”,体现着人们的追求,是价值理性和实践的融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其实践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受着理想和利益需要的引导。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往往蕴涵着客观的、代表着时代、社会发展方向的东西。我们强调这点,并不是否定科学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指导意义,而是从实践主体性的意义上而言的。真知来自于实践。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有时即是新的观念萌芽之先导。民众的智慧和经验融汇着他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会促生什么样的实践活动。

在用文化产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民众的智慧和经验,把这些智慧和经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融入到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创造之中,从而丰富和壮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看到。人们群众的创造智慧和经验既有当下的,也有历史的。就历史性的而言,涉及到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对民族文化创造智慧和经验的发扬。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日益感受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魅力。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文化创造资源,也是打造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可忽视的民族传统之力、之魂。

四、怎么吸纳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践的标准。这是“吸纳”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去粗取精、辨别真伪,搞清哪些是积极有益的,提炼积极、有益的思想观念素材,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东西而融入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之中。对真伪、有益无益的甄别需要有一副“火眼金睛”,留住积极的、进步的,剔除消极的、落后的,这个“火眼金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再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那就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吸纳的。

其次,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我们国家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阶层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在文化思潮上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待吸纳问题,应采取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说,要以主导性来引领多样性,使多样性不偏离、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所包含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内容和成分中,有的是先进的、积极的、有益的,而有的则仅仅是无害的,而这些不同层次的成分实际上反映着不同文化水平、趣味爱好、思想觉悟的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愿望。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和趣味,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要根据先进性与广泛性、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合理的区分、引导和吸纳,从而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文化思潮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广泛的程度上体现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进而达到满足和凝聚人们心灵的作用。

在将大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成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忌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说教之中,而是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的闪亮的东西,善于发现思想观念存在的某些问题,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文化艺术作品催生、壮大其闪光的东西,纠正和消除那些消极的东西,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人的素质更好更快地不断发展和提高。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是为了文化产品自身的量的增加,而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方向的、满足人们精神世界需要的、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产品。低级的、庸俗的、不健康的文化产品被驱逐出人们的文化消费领域,成为人们自觉抛弃的对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积极的、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百花争艳,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根本目的。

作者:张博颖

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2: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由李毅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顾与前瞻: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以下简称《回顾与前瞻》),对于正确认识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鸦片战争起,中华民族在抗争中逐渐地认识到,欲求国家繁荣富强,必以实现现代化为前提。在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应运而生。进入20世纪后,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文化思潮相互交锋,然而,三种文化思潮的结局并不一样,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回顾与前瞻》一书对于中国人民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不选择其他文化思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既体现于对于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鞭辟入里的分析,又体现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关系的分析,更体现于结合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而对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者的综合比较。经过上述分析,作者得出结论: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既契合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又能和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相贯通。与马克思主义不同,西化论思潮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深地刻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印记,而文化保守主义虽有固守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面,但由于保守主义的顽固性、反历史性,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因而二者都被中国人民所摒弃。

中国应当如何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革命论,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变革社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而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两者都希冀通过社会改良,实行资本主义。《回顾与前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标准,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的重要事实,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先进文化的内在根据,以及它作为中国先进文化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都以唯心史观作为认识文化以及文化指导思想的理论工具,以致只能停留在“如果……,那么……”的空谈之中,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

20世纪的中国,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并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顾与前瞻》对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文化理论的丰富内容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作了深入的阐释,并强调,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清醒: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上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是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施展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人们观念的多样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加自觉地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成为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关键。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环境下,只有有效地阻遏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地进行。

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和规划未来。《回顾与前瞻》还对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弄清“文化是什么”,仍然是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出发点;文化与人文的矛盾,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三大文化思潮”的对立并行,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再认识,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线索;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论争,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作者的这些看法,具有启迪和警示作用。

总之,《回顾与前瞻》是一部有特色、有新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值得一读。

(本文作者:南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于朝霞

作者:冯贵贤

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3: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视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使其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课题。也是发展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大学生;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曾汉君,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广东 广州 510515

[文献标识码]A

多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必然会带来诸如传统与现代、世界与本土、批判与继承等关系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日趋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

一、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文化景观。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特点:

1.彰显宽容的文化氛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大量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的理性文化模式提出了抗议,否定传统成了文化思潮中司空见惯的事。

2.学科交流的互融共生

社会的变革、科学的实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观念的解放、思想的革新。学科之间的新成果、新观点,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借他者而反观自身,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对话的语境里,在不同的参照系里汲取新的营养。这种跨学科的集成、互文性的对比,给单一领域带来了质的重组,如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源自语言学的分析、考古学的发幽;存在主义哲学带来了文学写作的实践与探索;后现代主义美学引发了戏剧、绘画、文学等艺术的革新。跨学科视野下的互文性,于陌生中带来另一维度的诠释,使得各种思潮在各类文化中互融共生,同息相契。

二、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思”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大力提倡并反复申论“文化自觉”的理念。他在《跨文化的“席明纳”——文化价值再思考之二》一文中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他认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文化选择的自觉就是让中国文化参与世界文化的建构,互相沟通、互相理解,遏制文化冲突带来的悲剧,用当代人的话语诠释古代人的思想,这本身也是文化自觉。建构“文化自觉”意识,既要反对“文化割据主义”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强调文化吞并和文化一体化。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基本上都是从全球化背景下来阐述“文化自觉”或“文化自觉意识”这一概念的,主要强调了保持文化的自主性、兼容性和博采众长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文化自觉”应包含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以及对未来文化的“积极建设”。文化自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针对不同的主体,文化自觉的界定范围、对主体的要求等都是不同的。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言,大学生是主体,文化是客体。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体现了大学生对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三、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

1.文化认同逐渐弱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本色,解决民族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方面,西方文化在大学生中盛行。文化传播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产业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手段、技巧与策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生意越来越火,美国好莱坞电影深得大学生的热捧。有学者指出:“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百年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大学生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这表明,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而对西方文化逐步走向认同和依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呈弱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咂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这从另一侧面暗示了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弱化。

2.文化观念受到挑战

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 从整体看,大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参差不齐,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3.文化自主逐渐丧失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娱乐文化加速产业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下,娱乐文化正以“大众文化”的名义成为一种霸权文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整个大众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增殖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和多变。价值观念是文化的

核心,而价值又是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大学生们更多地表现为茫然不知所措。

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受国家、民族、文化价值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应该说,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使其往往停留于对活动的享受,而缺少对文化的反思。因而,是不可能接触到文化的本质内涵,这就造成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丧失自主性,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了。

4.参与意识日趋淡化

人依据自身的价值需要创造了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他从社会群体生活和文化结构中获得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从社会文化结构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从中获得的自由和自主性。”从这个层面所讲的大学生文化主体性,主要侧重于大学生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包括对文化需要的创造、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方面。

大学生缺乏文化选择的主动性以及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制造者和传播者常常是例行公事,他们不是按照观众的欲望、动机、需要,而是常常根据需要这条信息的雇主和社会集团所提供的广告费用的多少或者集团的大小来决定信息量,如播放时间的长短,报纸版面的大小等等。”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缺乏主体参与性和主动创造性。

四、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构建和强化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强化主流意识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总的来说,我们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来说,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统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形成普遍共识。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必须引导大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

2.弘扬传统文化

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途径离不开对中华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可以说,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关注。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要自觉进行抵制。

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是不可能团结起来的。文化自觉的培养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实现民族的大团结。

3.重建文化自信

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多元文化冲突中,思想文化上的差异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对于西方文化思潮,我们要合理地批判与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拒斥或崇拜。这就需要有分析地、有选择地博采异质思想文化之长,在思想文化整合中进行“综合创新”,并且,在多元的文化冲突中,善于利用文化资源,整合传统文化,为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扬弃与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心理自信。而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的培养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

4.注重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和矛盾,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无不对当代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位学者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国文化后继有人,乃是维护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国策。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国的崛起,任重而道远。

5.优化文化氛围

新时期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要主动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成果,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开放态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从而使大学生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增强抵御和辨别的能力。

[责任编辑:青 山]

作者:曾汉君

上一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海洋渔业规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