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近年来古筝艺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现代古筝作品不断涌现,许多作曲家为了顺应新时代的音乐审美发展趋势,在保留古筝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地在各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西部主题畅想曲》正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优秀现代古筝作品,这首乐曲吸纳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创作特色,糅合傳统、创新技法,用音乐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西部画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1:

刍议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摘要:音乐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净化人们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在初中阶段,如何加强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既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就围绕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领悟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无限的魅力。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样化,对审美的理解也更多元,正处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初中生们很容易受到社会畸形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力。基于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音乐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音乐“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作用得到发挥。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从狭义方面来讲,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一些艺术教育措施对人们进行教育,探究自然界物质社会中的美好形态。在对这种艺术形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与智慧,塑造美好心灵。纵观历史长河,审美教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悠久,比如中华民族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其实,不论是“原始社会审美”或是“当代审美”,审美教育始终在伴随着我们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现阶段,审美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学校的审美教育占比最大,主要形式为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等方面的美育,在课程学习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从而帮助学生认知世界,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人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在初中生音乐欣赏中学生审美能力现状

(一)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

大部分学生喜爱音乐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喜欢,与音乐的创作背景、作者等毫无关联。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课程种类多,部分课程内容繁琐,需要进行考试。而大部分教师与家长更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忽略了音乐课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课程”上,这就导致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过少,音乐教师讲解课程流于表面,课堂任务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未挖掘音乐内涵,那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的不利影响,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掌握审美知识和音乐,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二)音乐欣赏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还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音乐欣赏教育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这主要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但对于如今的音乐欣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的不再是以背诵知识点而取得高分的人才,而是具备个人特点、拥有独特想法与观点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对音乐欣赏进行翻译解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学生的兴趣也随之殆尽,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

(三)非艺术化教育根深蒂固

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如数学、语文类学科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化教育方法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势,不利于培育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多艺术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活动,需要音乐教师从艺术的角度来诠释,如音乐类型不同,其音乐风格、美感以及主题内容和精神等都各不相同,有着干变万化的艺术感情。若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艺术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音乐美感。

三、在初中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音乐学科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只有学生真正学会倾听音乐,才能感受到蕴含在音乐旋律中的和谐美、自然美。在具体的欣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创设生动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接触音乐,感受、鉴赏和体验音乐作品中独特的美感,在欣赏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和训练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的能力,深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作品,夯实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通过对音乐风格、音乐题材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学会分析和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可见,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音乐的相关技能、知识,学会如何认识、分析音乐作品,又可以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内涵,学会准确分辨假恶丑与真善美,最终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学会鉴赏真美。

(三)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欣赏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人们感知、分析、判断、想象等心里要素参与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是如此。音乐作品通过旋律、歌词等,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留下鲜明印象,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效拓展其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激发自身想象力。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独特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进而激励学生创作歌曲或尝试演奏简单的乐器,从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學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实践

(一)还原情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情境美

其实在许多音乐作品中,都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情境,音乐教师不妨采用多种形式来努力还原音乐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景美。具体来说,在音乐欣赏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相关音乐作品图片,并播放音乐作品,教师进行适当讲解补充,重视渗透情感教育,扩展学生们的想象,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乐器丰富的表现力,感知乐曲的情景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授《瑶族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瑶族旅游”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相关视频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瑶族,了解瑶族的服饰、民族特点、民俗风情等,最大限度还原音乐作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情境美。通过多媒体一边播放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视频,教师一边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成功将学生带进歌曲的情境,享受生动形象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们与音乐作品的距离,零距离感知情境美,实现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融合,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生的练习,增进学生文化素养,使音乐课堂成为开放的体系,从而拓宽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有效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功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1.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音乐催生律动与舞蹈,可以说,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与舞蹈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谐感。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将歌与舞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感受力。

比如,在和学生们学习《踏歌》一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乐水平与舞蹈水平进行分组,这样歌曲的表现形式一下子丰富起来。引导学生们学习踏足、甩袖、倾肩和歪头的舞蹈动作,边欣赏边舞蹈,感受了中国古典歌曲与舞蹈的结合,体会诗、乐、舞相融合的韵律美,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得到美的熏陶。

2.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是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对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可以创设“画中有声,声中有画”的审美氛围,达到声色俱佳的立体效果,有效培养学生对艺术、自然、生活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例如,在欣赏《中国海》时,音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欣赏“中国画海第一人”李先生的作品《海疆万里图》。这幅描绘我国绵延辽阔的海疆画幅,将我国海疆的春夏秋冬、名胜古迹、四季气候、大海的喜怒容颜等艺术再现出来,为我们呈现出我国海域全景缩影。紧接着播放乐曲《中国海》,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伴奏下,仿佛置身于海天相连的海边。然后鼓励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大海的景象,感悟歌曲的情感变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注重差异,音乐欣赏曲目要因人而异

音乐鉴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素养,从而对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对苏联歌曲比较熟悉的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对唐诗比较有研究的学生,就容易理解《关山月》,熟悉我国民间文学的同学,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更容易接受,他们都可以很轻松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甚至从中探究出许多人生哲理。

对于一般人而言,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就需要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样,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差異,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科学的音乐欣赏手段,还需要特别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歌词较为直观,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每一句都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依恋,对于这一类作品的欣赏,更容易理解,不需要借助更多资料。而对于一些歌词寓意朦胧,内涵较深的音乐作品,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开展差异性教学,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

(五)拓展鉴赏,增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如果音乐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们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拓展音乐鉴赏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比如,在对音乐素材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感悟其中的魅力与韵味;在对音乐旋律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变化,并进行对比鉴赏,对不同作品的节奏速度、节拍、形式、音色等等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显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

例如:《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在同学生欣赏这首中国民族器乐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合理地拓展一些作品创设背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等内容,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深邃的意境,通过名曲,不断强化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拓展学生音乐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结束语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儿童唱歌及审美情感,不达到这一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可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实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领悟与感知音乐,从音乐中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灵芬. 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3.

[2]杨晓黎. 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构建兴趣型教学模式[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3]郭强. 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

作者:陈佐棠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2:

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探析

[摘 要]随着近年来古筝艺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现代古筝作品不断涌现,许多作曲家为了顺应新时代的音乐审美发展趋势,在保留古筝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地在各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西部主题畅想曲》正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优秀现代古筝作品,这首乐曲吸纳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创作特色,糅合傳统、创新技法,用音乐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西部画面。本文以《西部主题畅想曲》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风格分析与演奏技法研究两大方面切入,对其展开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西部主题畅想曲;新疆;音乐风格;演奏;分析

[作者简介]卢诗谕(2000— ),女,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福州 350007)

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民族乐器古筝,音色优美,造型古朴,深受大众喜爱。古筝的文化传承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筝进入筝曲创新与创作的高峰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曲家们编创了各式各样符合时代发展与审美的现代古筝乐曲,打破了传统筝曲风格的局限,兼容并包,融合各民族特色,并大胆地结合了西方音乐,同时在演奏技法等方面也做出了革新,为古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部主题畅想曲》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周望及其丈夫黄枕宇教授于本世纪初共同创作,正是一首符合现代特色的代表性古筝作品。这首作品具有鲜明的西域风格,音乐带有新疆舞蹈的律动感,旋律悠扬,富有张力,同时将西域地区细腻与粗犷的两种矛盾的风格结合在了一起。

同时,这部作品不仅传承了古筝传统乐曲的特色,还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风格,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结合运用了一系列的近现代古筝乐曲创新手法,大胆地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在定弦、和声、技法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新颖的创作,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是一首十分值得推广与深入研究的乐曲。本文以《西部主题畅想曲》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希望通过对其分析,加深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并能为此曲的学习和演奏者们提供一些理论上与演奏实践上的参考。

一、《西部主题畅想曲》音乐风格分析

(一)定弦建构作品西部主题基调

调式音阶可以说是一部音乐作品的“骨架”,不同的调式各具特色,其构成往往对作品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本曲也不例外,《西部主题畅想曲》中浓郁的西部风格基调也与该曲中独具特色的定弦息息相关。

古筝以五声音阶定弦作为传统的定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传统筝曲中,此定弦法的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而成,共有四个八度的音域,并由此可以派生出四种以每个音为主音的变化调式,构成相应的音阶。而这首乐曲则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古筝定弦法,用人工改变琴弦的定音来代替五声音阶定弦法,以此来表现出作品特色的音乐风格。

从该乐曲的定弦图(谱例1)中可以看出,该乐曲的宫音为F,主调式为F调,但相比于传统的F调式,它创造性地打破了皆为协和音程的传统音阶排列模式,音程关系以小二度、增二度、增五度、增四度排列而成。而其中降G到A、F到降G的这两组小二度音程的安排正符合西部音乐中通常在一个五音序列中包含两组小二度音程的特点,形象地凸显出了西域风格,[1]而这样的定弦所建构而成的调式也使得该乐曲在尚未构成和声的前提下就带有了西域音乐风格特点,以此奠定了作品的西部主题基调。

(二)特色新疆风格节奏在作品中的呈现

新疆的地理位置特殊,作为欧亚大陆的中心,各种各样的文化自然而然地在此地交流、碰撞、融合,再加之新疆本土干旱、荒漠的特殊自然环境与多民族聚居的人口环境,西域民族文化自然独具魅力,而其中新疆地区的音乐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而《西部主题畅想曲》正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特色的筝曲。

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最具特色的是其丰富多样且自由多变的节奏型,各种典型节奏的运用让当地音乐极具特色,风格鲜明。受当地的语言习惯影响,语言中的多音节词使重音大多落于最后一个音节上,因此,在他们的地域音乐中,则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切分节奏与弱起节奏。除此之外,鼓是当地舞蹈音乐中最常用的伴奏乐器之一,它在伴奏时也以切分节奏作为基本节奏型。[2]因此,我们可以在本曲中看到大量弱起节奏与切分节奏的运用,例如采用左手的切分节奏来模拟鼓点,使得旋律充满着律动性。

如谱例2所示,从第14小节起,选段由弱拍进入展开旋律,随即在第16小节就开始进行大切分节奏,第18小节起,切分节奏由左手的低音继续延续,将重音落于后音节,切分节奏的运用突出了新疆音乐的节奏特征,充满了律动感,推动了音乐旋律的发展。

除了切分节奏,在维吾尔族地区的木卡姆音乐中,附点节奏与三连音节奏也常常广泛使用于各类歌舞伴奏,[3]体现了民族特色,形象地表现出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的性格特点,大大增强了乐曲的感染力。本曲的节奏灵活多变,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三连音节奏等特色节奏型在曲中交替混合使用,尤其在乐曲的快板段落更为突出,这样的节奏安排使得音乐色彩变得热情奔放、自由多变,音乐的舞蹈性与律动性极强,音乐风格也更加明晰,西部风情浓郁,使听众不禁沉醉其中。

(三)具有浓郁西部风情的音乐旋律形态

《西部主题畅想曲》旋律明快,音乐主题鲜明,以西域音乐作为全曲的主要音乐素材,在创新性的定弦与特色的节奏基础之上,乐曲还扩充发展了风格性的主题旋律,凸显出西域音乐的特点,展现了浓郁的西部风情。

乐曲的主题旋律主要以新疆当地音乐旋律作为基本素材,风格鲜明,贯穿全曲,随着乐曲情绪的发展与层次的演变,紧紧围绕着音乐主题进行了数次重复与变化再现,层层递进,不断推动乐曲向前发展,是展现乐曲西部风情的重要因素。

主题旋律为谱例3,旋律的开头以半音阶模式在主调上呈现,而后以多个二度音程进行连接,并运用了典型的切分节奏,鲜明地体现了西部风格的音乐特征,为乐曲进一步奠定了基调。此外,西部音乐中重复同一音型的特点也能在旋律的伴奏织体中得以体现,在慢板段落,左手作为主题旋律的伴奏织体在整个段落中反复的重复着同一节奏,鲜明地体现了西部音乐的特点。

除了主题旋律外,整首乐曲的旋律形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旋律中的西域音乐风格特点十分强烈,作曲家巧妙的写作手法与恰到好处的呈示使乐曲独具特色,画面感强烈,用风情浓郁的旋律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幅神秘的西部画卷。

二、《西部主题畅想曲》演奏技法分析

(一)长摇技法在该作品中的应用

摇指是古筝的一种传统演奏技法,是指用大指或食指连续细密地里外快速拨弦以达到音响连贯的效果,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4]摇指技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类筝曲中,摇指技法也根据各乐曲的要求有着各种各样的演奏方式。在现代古筝音乐作品中,长摇技法应用的最为广泛,此技法在演奏时需要同时保证摇指的连贯以及演奏力度的均衡,大篇幅的长摇更是对演奏者的体力有着一定要求,《西部主题畅想曲》这部作品正运用了此技法,在整部作品中,此技法于四个部分出现。

首先是在作品的第一个抒情慢板中作为主题动机旋律出现(谱例4),在左手切分音符的伴奏下,右手的摇指遥远而又悠长。此部分要注意对长摇进行由弱渐强的力度控制,音色也要随其做出相应的变化,需展现出由远及近、朦胧到清晰的音色效果,以此展现出此段音乐悠扬婉转、神秘抒情的音乐风格,将听众缓缓带入情境,进入神秘美丽的大漠当中。

在第一个热情奔放的小快板之后,摇指如歌地再次出现,与弹拨混合,旋律起伏,进一步地烘托了气氛,轻快的舞蹈场景浮现在眼前,在此部分,演奏者的整体音色控制需轻快活泼,摇指旋律与弹拨部分的衔接需要自然、轻盈,音乐气氛要轻松、欢快,同时,在左手不断跑动的情况下,右手摇指如何精准地把控好节奏,不显笨重,也是对演奏者技巧的一项考验。而在乐曲的连接段,在低音区的位置出现的摇指厚实、沉稳的低音音色与轻快的左手音形成对话感,连接紧密,似一问一答,也似舞蹈时的互相互动,与原主题的情绪进行了对比,起到了过渡作用,而此部分的摇指音色则需要控制得厚实稳重,摇指位置稍微偏向琴弦的中部,换弦要干脆连贯,力度也要随着旋律走向有所变化。

最后,在结束前的再现段,音乐在情感上的表达更进一步,此时的情绪被推向更高点,气氛更加热烈,演奏速度相对前段有所加快,力度也相对加强,此时的摇指需要更加干脆利落,音色清晰有力,配合好铿锵有力的左手,一同烘托热烈欢快的气氛,进一步推进乐曲发展。

(二)富有新疆舞蹈律动性的三连音撮弦

“撮弦”,古筝的一种传统演奏技法,在筝曲中广泛应用,分为“小撮”与“大撮”,“小撮”是用大指与食指一起同时弹奏两根琴弦,而“大撮”则是用大指与中指一起同时弹奏两根琴弦,小撮多弹奏四度以内的音程,而大撮则多弹奏八度音程。[5]本曲则大量运用了“双手撮弦”的技法,左右手一起同时演奏撮弦技法,形成丰富的和声,突破了单手撮弦只能演奏较少声部的局限,极大丰富了和声的色彩。

在《西部主题畅想曲》的小快板部分,双手撮弦的技法便贯穿了整个前半段,俏皮灵巧,氛围热烈,律动性强。如谱例5所示,这个部分展现了四个声部的和声,在演奏此部分时,需要注意双手撮弦力度的均衡,音色的和谐统一,此外,在左手的伴奏织体保持状态的同时,要注意稍突出右手的主旋律线条,明确乐曲旋律走向。切分节奏在该段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撮弦时对切分节奏的重音控制,每个小重音都要足够清晰,声音要表现得极为干净、短促,以此来达到轻快的、富有舞蹈性的音响效果。除此之外,在连续的撮弦中适当地对乐句进行强弱对比也是为该部分增色的关键,一强一弱的音响效果可以大大增加音乐的趣味性,体现出新疆音乐的俏皮与律动感。

在乐曲中,散板中段与快板尾部还有很大篇幅的三连音双手撮弦,在演奏时,这部分需处理得相对自由,该段落所要展现的是新疆地区音乐的绚丽、舒展的特点,演奏者可以结合自身对乐曲的理解以及自身情绪所处的位置,稍微自由地推进旋律进行。该部分三连音撮弦的处理并不容易,一整段的重复、连续的撮弦容易使听众审美疲劳,因此,音乐的层次感在此段显得十分重要。在练习时,演奏者可以将乐句先进行分组,进一步明确音乐层次,并可将每组三连音中的第一个音做重音处理,作为旋律的力点进行突出,每一句旋律都层层递进,推动着音乐发展。强弱对比也是该段落演奏的重点,一强一弱,张弛有度,风格自由的同时又不显凌乱,在整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富有浓郁西部风情的“拍板”技法

在古筝的传统作品中,多数乐曲曲调旋律悠扬协和、大气磅礴,在题材上,描绘怡人的山水风景、表达人文情感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例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这类作品大多采用传统的演奏方式与规矩的演奏技巧,很少会对其进行突破。而《西部主题畅想曲》作为一首具有浓郁西部风格的近现代古筝作品,它的创作结合了西部地区的舞蹈音乐,演奏技巧也结合当地舞蹈音乐的特征而进行了突破。在当地,舞蹈开始时,人们会通过敲击地面、乐器、物品甚至击掌等方式进行助兴,烘托气氛,这样的习俗也被作曲家通过拍击琴弦与拍击琴板的演奏方式演化到作品中,以此技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当地的民俗风情,是乐曲中的一个亮点。

纵观全曲,拍板出现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十分亮眼,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情绪,作用也皆不相同,推动着乐曲的发展。

首先是在即将进入快板时的拍击琴弦,这时候的拍弦代表着前一乐段的结束,同时预示着下一个乐段的开始,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对其处理需要融入乐曲整体,着重注意前后音乐层次的变化。一开始的引子营造出了音乐氛围,为全曲奠定基调,而后情绪层层递进,起伏不断,结束的拍击琴弦使音乐戛然而止,音乐情绪也在此转换,进入欢快热烈的快板,而此处拍板力度不宜过重,衔接应自然,与快板的强奏形成对比。

拍板的下一次出现是在大篇幅的高潮演奏结束之后,右手拍击琴板,引入下一乐段持续递进的演奏。这个部分的拍板与上一部分的拍击琴弦相比,更有一气呵成、大气磅礴的意味在其中,干脆利落,不停歇地推进着情绪的发展。最后一次拍板在最后一个段落作为音乐的结束出现,作为乐曲的再现段,该段的音乐材料由主题音调变化而来,具有主题再现的性质,经过前段的层层铺垫,此时的演奏情绪已达到了全曲的最高点。在结尾部分,左手在右手的旋律结束后拍击琴弦,干脆利落地在情绪的最高点结束了演奏,表现力极强,仿佛描绘出舞蹈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戛然而止的画面。

演奏者演奏拍板时最需要注意的则是对音乐情绪的把握,乐曲的情绪不断转换、层层递进,抒情、如歌、粗犷的三种情绪穿插其中,每一次拍板应配合乐曲所要求的情绪状态,带动听众们进入广袤无垠的大漠中,感受乐曲所描绘的不同画面。

结 语

古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之一,历经了朝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洗礼,散发着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发展到现在,古筝也在注重保存传统筝乐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融合、创新,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迸发出新的活力。《西部主题畅想曲》是现代筝曲中极富有代表性的一首风格强烈的优秀作品,曲风创新、表现形式特别,同时,对演奏者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是一首十分值得深入学习与探究的作品。本文从《西部主题畅想曲》的音乐风格构成与演奏技巧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解读,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希望能为此曲的学习和演奏者们提供一些理论上与演奏实践上的参考。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这部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产生了许多感悟,这不仅帮助了筆者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也为笔者之后学习其他现代筝曲产生了一定的帮助。当然限于自身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这首作品的认识分析也尚未全面、完善,笔者仍将坚持继续学习,不断地去做更深入研究。

注释:

[1]蒋 迪.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的创作特色和演奏技法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薛 慈.新疆维吾尔风格创作歌曲节奏特征及合作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4.

[3]卢盈盈.当代民族器乐曲创作中的西域风格[J].昌吉学院学报,2010(05):9—11.

[4]王建民.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J].中国音乐,1999(04):62—63,75.

[5]同[1].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卢诗谕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3:

分析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及特征

【摘要】我国著名的乐曲家贺绿汀先生,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以传统西方乐曲创作技巧之上,融入了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作曲元素,体现出相应的文化特征。本文分析了贺绿汀钢琴作品复调写作中的民族元素,并总结了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从《牧童短笛》和《摇篮曲》两首钢琴作品中提炼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与特征,进而阐述贺绿汀先生对于钢琴乐曲中民族文化的创作方式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贺绿汀;钢琴音乐;民族文化

引言

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曾提到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是传统的儿子,同时又是传统的叛徒”。这是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阐释,也是对于融合多元化音乐表达形式的比喻。贺绿汀一生中最为代表性的两部钢琴音乐作品《牧童短笛》和《摇篮曲》正是对钢琴演奏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并以民族文化的特征形象流传至今。在中国钢琴音乐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要想在世界钢琴乐坛中突出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质,就要在继承世界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吸引听众的中华曲风,进而创作出既有自己民族文化气息,又可以作为世界性的钢琴音乐渊源流传。

一、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简介

(一)贺绿汀生平

贺绿汀是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自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二)钢琴音乐作品

贺绿汀一生中音乐作品很多,其中极富代表意义的钢琴音乐作品为《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这两首钢琴曲目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与二等奖。在当时,钢琴进入我国并未形成较高的艺术认识,所有演奏家也以弹奏国外名曲为主。贺绿汀认为中华民族音乐特征完全可以从不同的音乐形式中表现出来,并以极富民族文化气息的《牧童短笛》作为民族文化与西方乐器的融合范例,引导了一个时代的传统音乐发展,并将民族音乐的特质通过钢琴演奏表达出来,为后世钢琴曲目创作以及民族特色的开发融入开创先河。

二、贺绿汀钢琴作品复调写作中的民族元素分析

贺绿汀钢琴作品中融入了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并以淳朴的形式表现在复调写作中,以行云流水的五声化旋律組织复调的民族文化演绎。这种独立于西方音乐文化之外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形式上融入了中国式的音乐旋律思维,与西方钢琴曲形成鲜明对比与反差,爆发出民族音乐在语汇结合上的巨大潜力。虽然演奏技法上与欧洲复调技术规格类似,但是在自由对位中显示出了民族文化的感染力。通过你简我繁和你繁我简的声部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处理关联性,突出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元素。

从《牧童短笛》钢琴曲中也能看到,通过主体二声部复调对比五声化旋律的多元化形态,展现了欢快的民歌风韵。五声性的主旋律搭配并用三四度结合的终止形式,在对偶和重复法句式中形成了两个声部的旋律搭配。这种你简我繁和你繁我简的创作风格与设计原则,促使两个声部之间产生相互补充,并以连绵不断的旋律体现出民族曲风的特有魅力。

贺绿汀的钢琴作品将西欧复调对比技法巧妙利用,与我国民间支声复调的创作理念相结合,从声部跳跃式的跑动节奏,促使下声部再现复调的伴衬功能,融入上声部中的间歇部分,从而在停顿时咬合上声部的结尾音,形成顺势跑动的节奏韵律。这种民族元素的开发与应用,恰似江南丝竹鱼咬尾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句式对位中的严谨性,充分摆脱了西方音乐的束缚,将民族风格的逻辑性以主旋律为载体展现的淋漓尽致,浑然天成创造出行云流水般的民族文化元素。

三、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诠释

贺绿汀一生之中对民族文化在钢琴乐曲中的创作,最具备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为《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这两部作品最大的曲风特点是,中西融合而突出中国风味。以下通过对两部作品的诠释,分析从织体、结构、旋律几个方面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牧童短笛

所有熟识民族乐曲音律的人初听《牧童短笛》的音乐作品时,都会感觉似曾相识,主要原因就在于《牧童短笛》的旋律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牧童短笛》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两条主旋律相互对比前后呼应,在右手旋律中抒发了浓重的级进手法,为整首乐曲注入明快、淳朴、流畅、自然、细腻的开篇。引人入胜地对大自然的和谐韵律进行了充分表达,描绘出自然宁静的气氛。

进入第二部分后,主旋律形成与第一部分的鲜明比对,从右手音区升高,左右手穿插跳音,完美装饰了民族特色的曲风规律,尤其右手在钢琴旋律中模仿了我国民族乐器竹笛在演奏时的发音技巧,以清脆动听的音符描绘出牧童形象的韵律主体,生动地展现在听众的感知中,进而形成对乐曲的深入理解。

从第三部分起,运用中国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再现第一部分的主旋律内容,并以右手旋律为主导加以修饰。激发出整首钢琴乐曲作品的主题基调,充分体现出中国民间音乐的五生风格特征。从《牧童短笛》的乐曲旋律编排分析,第一段与第三段主要突出自然风光以及牧童悠然自得的恬静心态,从空间对比的维度中可以视为静态之美,第二部分主要突出牧童的形象特征,快乐而明快的活动韵律形成了空间维度的动态表现力。贺绿汀在此钢琴作品中以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牧童的民间艺术特质,并以此为音乐形象特征激发了民族音乐的特色表现力。

从乐曲结构上分析,《牧童短笛》虽然依照传统西方作曲中的三部曲式进行了编写,但是在此基础之上重点突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曲风特色,并在乐曲第一段便使用了中国民间乐曲中经常使用的“句句双”结构。这种韵律重复的表现手法,从乐曲开篇便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情,并在这样的处理方式上融入多种变化,增强其乐曲的流动性,紧凑的衔接也消除了停滞感,形成前后呼应的民族音乐文化色彩。

(二)摇篮曲

《摇篮曲》与《牧童短笛》的创作方式相同,运用了传统西方钢琴编曲中的三部曲式结构,并在最后乐曲结尾部分加了一个尾声。从钢琴乐曲的音乐织体上分析,《摇篮曲》的最大特征在于融合了西方复调织体,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主调织体进行表达。与《牧童短笛》相比較而言,贺绿汀为第一段和第三段设计了二声部对比式手法。左手对位声部相对于其他乐曲而言非常独立,形成与右手旋律的呼应声部,并在这种水乳交融的表现方式中,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意蕴。但在第二段采取了主调织体的表现形式,之后在第三段中又返回复调织体的运用,进而凸显出右手旋律的装饰手法。这样的创作形式体现出贺绿汀对于钢琴技巧的理解,以及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

与《牧童短笛》截然不同,《摇篮曲》复调织体采取了机动式的呼应对答模仿。从第一段与第三段中采取的主调织体能够发现民族音乐的切入点,而第二部分的中段完全使用复调织体。这样的表达方式唯有完全理解钢琴作曲的西方技巧,并对民族音乐具有深刻理解与感悟,才能行云流水中透露出娴熟的作曲技术。为了突出《摇篮曲》中的民族文化特质,贺绿汀不仅在旋律上创新融入民族音乐表现手法,同时在乐曲结构上大胆创新,甚至为和声设计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如《摇篮曲》第一段中,左手伴奏的旋律声部可以分解为三度和旋,并增加了六度音。将原有的“do、mi 、sol、do”分解为“do、mi、sol、la”的和旋音色,大胆融入中华民族文化风气。从纵向和声特征中也能够发现,除去使用西方和声功能之外,并用四度平衡音阶推动乐曲进程,虽然存在与西方传统和声的表现形式,但也非常符合中国听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听觉习惯。可以明确贺绿汀实质上已经为《摇篮曲》注入了极为鲜明的民族曲风标签,并以西方固有的传统作曲方式,创新开发出对于民族音乐的艺术升华,突出了钢琴乐曲中的民族文化气息。

为了表现《摇篮曲》的民族文化意境,贺绿汀同时采用了多元化的民族音乐表现手法,如强弱对比、节拍对比、音色对比、节奏安排等。在《摇篮曲》的整体旋律中,右手旋律的民族风情主导了优美的旋律进程,突出了乐曲本身的艺术形象,左手伴奏声部则使用了动态节奏的风格,在右手第二声部采取了切分节奏音型的表达形式,并以两种节奏音型的双重动态效果,提升了乐曲的鲜明声部对比,传递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刻画了相应的音乐形象。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摇篮曲》的艺术形象升华为中国水墨画般的民族文化意蕴,并在其中融入了加花装饰的节拍速度变化,引导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强弱对比,进而在旋律与节拍以及乐曲结构中融会贯通,更加流畅地表达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大师贺绿汀一生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从最为代表性的《摇篮曲》和《牧童短笛》中深刻领悟。贺绿汀为两首钢琴音乐作品使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从曲风曲调中融合了传统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乐曲本身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基于民族音乐的元素运用,加以西方谱曲的模式,为中西合璧的音乐模式开创了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方式。而从中也能够强化现代音乐在揭示传统民族文化的音律表现力,为我国传统音乐创造激发民族文化特征的创作途径。

参考文献

[1]佟丽.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分析[J].黄河之声,2017(10):59-60.

[2]秦世良.浅析贺绿汀钢琴曲《摇篮曲》与《晚会》的创作技术[J].民族音乐,2015(06):45-46.

[3]徐科锐.为“新音乐”而“音乐”——作为抗战时期的批评家贺绿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52-57.

[4]王颖.最炫“中国风”——对贺绿汀《牧童短笛》之印象[J].音乐时空,2015(20):56.

作者简介:吴志仙(197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组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方向的研究。

作者:吴志仙

上一篇:计算机远程测试平台研究论文下一篇:王夫之身体哲学思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