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个案研究 ——以贵港市M民族中学为例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语言习惯、思想观念、情感认同、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亦是一个民族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近年来,民族文化教育系列问题渐引学者们的关注,并涌现了一系列成果,也为后来学者研究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与经验。民族文化教育,不单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尊重他者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与弘扬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强大的合力,最终推动社会安定、民族进步繁荣。同时,我国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意味着拥有丰硕的民族文化资源,这给学校提供了丰富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在民族文化进校园,以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将民族文化以多形式、多层次的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让民族文化在学校绵延不息的同时又与学校主流文化教育完美结合,更好地在学校特别是民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是本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通过民族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还可以通过学习本民族文化这个窗口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学生不仅要学习主流文化知识,更应懂得熟知本民族文化。因而,本研究以贵港市M民族中学为个案,通过实地观察、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开展研究。贵港市M民族中学在民族文化教育实践,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该学校充分利用壮族文化资源,语言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山歌文化、手工艺文化等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实施壮汉双语教学、壮族文化入课堂、校园景观和校园墙体处处显现着民族文化的“身影”、年年举办“壮族三月三”文化艺术节、民族体育节。然而,贵港市M民族中学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学校更多局限于对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民族教育内容在跨文化理解关注度不够,导致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未能发挥出应有功效。研究发现:上述问题存在主要原因为实然状态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理解窄化、特色课程教材的使用呈现“静态”与“缺失”、教师在民族文化教育开发与意识能力不足、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保障不足、民族文化活动与学生认知及需求存在落差等。针对存在问题,本研究以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已有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品质的建议:一是各级政府层面,在经费、物质、人力方面予以保障;二是学校层面,要多渠道拓宽民族文化教育经费的来源、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教学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围绕区域内民族文化开展系列文体活动,端正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识;三是场域整合层面,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联动作用。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教育

学科专业:民族教育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民族文化的必然趋势

2.基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现实需要

3.个人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1.民族教育

2.民族文化

3.壮族文化

4.民族文化教育

(六)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三、M民族中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及其启示

(一)办学定位:立足于为壮乡儿女发展奠基

(二)学校课程设置:凸显壮民族文化特色

1.实施壮汉双语教学,让优秀民族文化流传久远

2.壮族文化入课堂,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3.富有民族韵味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增进爱国爱民族的意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自觉

1.依托校园景观承载文化,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爱民族意识

2.校园墙体“无声的诗”,知识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达到育人功效

(四)学校体艺节庆活动:开启民族文化认知与热爱

1.年年举办“壮族三月三”文化艺术节,重塑壮族文化记忆

2.开展民族体育节,促使壮族传统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M民族中学民族文化教育实施存在的不足

(一)实然状态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理解窄化

(二)特色课程教材的使用呈现“静态”与“缺失”

(三)教师在民族文化教育开发与意识能力不足

(四)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保障不足

(五)民族文化活动与学生认知及需求存在落差

五、提升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品质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层面

(二)学校层面

1.多渠道拓宽民族文化教育经费的来源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学科教学融入民族文化教育

4.围绕区域内民族文化开展系列文体活动

5.端正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识

6.围绕壮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教材

(三)场域整合层面

1.学校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

2.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3.加强与校外民族文化场馆资源的通力合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型农业论文提纲下一篇:思政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