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思潮论文

2022-04-2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文化困境开展研究。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体育教师新的文化使命,但由于在身份认同、教育内容和文化认知上难以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融合导致其处于文化困境。为此提出融入乡土文化、促进项目融合和提高文化认知等继续教育培育对策,帮助体育教师摆脱文化困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民族文化思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民族文化思潮论文 篇1:

门前冷落鞍马稀

摘要我国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继承我国优秀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同时汲取了西洋歌剧艺术的创作经验,推出过数量众多的优秀剧目。在如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复杂局面中,歌剧演出市场很不景气。本文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史的回顾,来分析歌剧市场受到冷落的原因,并探讨中国歌剧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 大众化 精神文明 市场冷落

中国歌剧的诞生是在20世纪初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学潮流、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及西方歌剧艺术的进入,中国古典戏曲的繁荣和中国现代话剧的初创,在民族文化传统和现实审美的需求之间,中国民族歌剧逐渐形成其独具魅力、大放异彩的美学精神。

纵观七十多年的中国歌剧发展史,包括以下4个时期:1、20年代初-1944年,中国民族歌剧的探索时期;2、1944-1949年,中国民族歌剧的创生期;3、1949-1976年,中国民族歌剧的拓展期;4、1976-2000年,中国民族歌剧的振兴期。经过艺术家们的刻苦实践,大胆探索,中国歌剧已推出了相当数量并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剧目,颇具规模,在戏剧舞台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从《白毛女》到《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芳草心》、《原野》,现在中年以上的观众提起这些歌剧的故事情节如数家珍,对其中的唱段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中国曾产生过一大批歌剧的热心观众,他们因歌剧剧情而动容,因歌剧唱段而痴迷,因歌剧演出精彩而狂热,而如今,几乎看不到新的歌剧作品的问世,更谈不上热心的歌剧观众,歌剧已陷入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歌剧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中国歌剧为何变成现在的状况?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中国歌剧的出路又在何方?我们有必要从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来探究中国歌剧的现状。

一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回顾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程,一方面是对西洋歌剧艺术及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更重要的则是它不断的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融合,并在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皈依民族传统,坚持不懈地追求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选择和价值取向。如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解放初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走上了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中国人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反帝、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国歌剧的创作无一不是反映了当时背景下的社会现状。

最早从事中国歌剧创作的现代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创作并演出的12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等,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思潮的时期,黎锦晖的歌剧以歌、舞、乐的艺术表现,宣扬科学、民主和社会变革思想。作者虽然借鉴了西洋歌剧的模式,以唱段和音乐刻画形象,烘托主题,但同时在审美取向上注重民族化、大众化,剧中的唱段、音乐都以中国民间音调为基础,作品上演时,立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在国统区,进步的左翼作曲家聂耳,于1934年6月创作了一部表现中国工人阶级坚强斗争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剧中引入了群众歌曲,音乐、节奏型来源于工人真实的生活状态,音乐形象生动、鲜明,贴近大众的心声。如:《码头工人歌》的主题,直接取材于长江码头扛棒慢步号子,刻画了码头工人沉重的劳动,第一次塑造了觉醒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

1942年5月,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因此,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指引下,解放区的歌剧作家调整了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密切了与接受主体——工农兵群众在感情上的联系,自觉地将创作为工农兵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己任。《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为代表的新秧歌剧,大型歌剧《王秀鸾》、《周子山》等,尤其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4月在延安首演成功,标着着中国歌剧民族风格的形成,这些多采用民歌体的唱腔和曲调,并借助古典戏曲的歌唱、吟唱、道白三者交替出现,互为促进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舞台表现力,强化了中国歌剧民族化、大众化的美学追求。

20世纪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以前,因为剧院的建立,歌剧创作走向专业化、正规化的道路,有些在创作上向西方歌剧做了较大程度的学习和借鉴,而有些创作继续坚持《白毛女》开辟的艺术方向。

这一时期我国民族歌剧基本都定位在平民化、大众化的方向,音乐的抒情性和戏剧性相结合方面,以及歌剧中的器乐表现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不同程度吸取了西洋歌剧的一些创作经验。在演唱上,突破了传统民间唱法的束缚,采用了合唱、重唱、伴唱、对唱等形式。涌现出《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王贵与李香香》、《星星之火》、《打击侵略者》、《长征》、《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迎春花开了》、《小二黑结婚》、《红珊瑚》、《阿依古丽》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内容和题材上,这一阶段仍以革命斗争、阶级斗争为线索。这个时期的歌剧创作,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很高,民族风格和民众情趣则更为鲜明和完善,许多剧作都深受人民欢迎和喜爱,其中尤以《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和《江姐》为最,这几部剧作反响之强烈,甚至到了妇孺皆知、万众争唱的地步。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民族歌剧陷入困境,停止了发展。1976年至20世纪末,中国的歌剧艺术逐渐复苏、振兴和创新。剧作家们打破了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不同的歌剧形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使歌剧舞台上出现了多种体裁、样式、风格。如轻歌剧或音乐剧类,音乐上多采用分节歌、歌谣体形式,并大量吸收民歌和通俗音乐的手法。代表作有《第一百个新娘》、《芳草心》、《鹰》、《海风吹来》、《星光啊星光》等。另外,有些采用“正歌剧”类型,运用主题贯穿发展方法,基本上是“全唱型”,通过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来推动剧情的展开,其代表作有《伤逝》、《苍原》、《司马迁》、《屈原》、《马可·波罗》、《原野》等。尤其《原野》在1989年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音乐戏曲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并成为中国歌剧创作的里程碑。还有沿着民族歌剧的形式而在音乐创作上有了更大发展的《火把节》、《党的儿女》等。

进入21世纪后,民族歌剧兴盛繁荣的景象忽然沉寂,歌剧艺术陷入了困境,演出市场极度萧条,歌剧现状不容乐观。

二 中国民族歌剧陷入困境的原因

1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和多元的娱乐方式使得观众分流,年轻一代的观众容易欣赏流行音乐和“快餐文化”,而对于篇幅宏大、内涵深刻的歌剧缺乏兴趣和耐心。

2 近些年,歌剧缺少好的作品,剧作家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创作误区,虽然有些歌剧的题材很宏大,但反映的多是历史事件、人物或神话故事,距当代人的生活太遥远。古代的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歌剧主要是运用音乐展开的戏剧,剧本是基础,音乐才是灵魂,这些年所创作的歌剧音乐,没有一部能产生像《洪湖赤卫队》、《江姐》中那样感动人心的旋律。衡量一部歌剧是否是精品,是否具有生命力,归根到底看它是否贴近大众,不仅题材(剧本)、体裁(形式)和音乐创作如此,表演和舞美也如此。

3 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快速的生活节奏、极端的功利主义,许多人不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创作,一部歌剧的创作付出的精力巨大而产生的效益微薄,这种现状使许多文艺工作者,对从事歌剧艺术失去了信心。

4 欣赏歌剧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水准和文化素养。在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更少,这给欣赏歌剧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也应注重对歌剧观众群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机构和传播媒体积极普及歌剧知识,多组织歌剧演出到基层到社区,将歌剧艺术带入老百姓的生活。

5 我国歌剧理论建设发展不够健全,每当一部歌剧作品完成公演后,评论多是吹捧、附和的套话,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未指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包括善意的批评及对作品得失的探讨。中国民族歌剧该如何走出低谷,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味。回顾80多年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民族歌剧有过兴盛繁荣的时期,那些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并广为传唱的曲调,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中国老百姓熟悉的“乡音”,符合中国观众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中国歌剧的发展,在继承优秀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又不断革新,同时,也汲取了西洋歌剧艺术的创作经验,因此,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的四个时期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代表剧目。如:以《白毛女》、《刘胡兰》、《兰花花》等为代表的歌剧,是在学习民歌或新秧歌剧经验的基础上,并运用了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技法,音乐突出了性格主题的作曲手法,让人物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之后,一些歌剧在创作上采用戏曲板腔体音乐的表现手法,在演唱上,突破了传统民间唱法的束缚,吸收了西洋歌剧合唱、重唱、伴唱、对唱等形式,代表作有《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江姐》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类型的歌剧曾盛极一时,是当时中国歌剧的主要类型。以上经验告诉我们,民族歌剧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哲理和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并且和戏曲、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语音学、宗教学等各种人文艺术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如果脱离了这一创作土壤,就无法产生中国的民族歌剧了。

在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不是简单地把某些民歌、戏曲的旋律直接拿来使用,重要的是领会民族音乐的精髓,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对于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也不能一味照搬,虽然歌剧艺术源于西方,但在声乐唱腔上,我们应把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合理成分,与民族唱法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我国歌剧艺术的民族特色。

在1987年的中国艺术节上,由金湘作曲、万方编剧、李稻川导演的歌剧《原野》首演,中国歌剧第一次将民族性、交响性、戏剧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与世界歌剧媲美的中国歌剧”。《原野》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引起轰动,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歌剧之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谱写了中国歌剧在世界歌剧史上辉煌的一页。事实证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歌剧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样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四 结语

中国社会在步入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中国歌剧创作从以前以戏曲、民歌为中心,转为以西洋歌剧结构为中心,而今又呈现出一种多元态势,出现了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等形式。我国是一个民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将是我国歌剧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歌剧艺术会重新崛起,会走向更广阔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 《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编:《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 何斌:《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思考》,《四川戏剧》,2005年第2期。

[4] 刘烈雄:《中国歌剧:超越与迷茫》,《上海戏剧》,2005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雪燕,女,1967—,陕西城固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陕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作者:王雪燕

我国民族文化思潮论文 篇2:

浅探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文化困境与发展对策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文化困境开展研究。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体育教师新的文化使命,但由于在身份认同、教育内容和文化认知上难以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融合导致其处于文化困境。为此提出融入乡土文化、促进项目融合和提高文化认知等继续教育培育对策,帮助体育教师摆脱文化困境。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區;体育教师;文化困境;继续教育

【作者简介】贾健(1974—),女,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及民族传统体育;张泽承(1978—),男,陕西商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作为教育先行的重要内容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这一方面源于体育不仅可以发展运动技能、增强人民的体质健康水平,满足人们对体育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体育还可以促进社会团结、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满足人们对体育的精神需求。此外,农村体育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入还能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体育与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已成必然。但从融合实施的过程来看,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作为一个以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为主导的乡土文化场域,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观念,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当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场域时,就不能获得农村社会的信任,也就必然给体育教育的开展造成困境。[1]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文化解读 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特点和新需求,对我国现有农村地区进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建设,并以此实现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繁荣的新目标。[2]新农村建设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体育而言,就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种体育物质和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在满足农村地区不同阶层人群对体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和谐进步,以此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不足的境况。面对这种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新要求,其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使命也就必然发生了变化,从增强人民体质、发展运动技能、满足人们对体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延伸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而当社会给体育赋予了更多更重要的社会责任与功能时,其体育教师的历史责任也就从服务社会向社会责任发展。而这种社会责任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从身体形态和体质上帮助人们改变身体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健康水平;更要在文化和认知上,提高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意识层次,使其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农村地区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文化困境

1身份认同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是建立在以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农耕结合为特点的农村地域。[3]在这一地域中,人们在千百年的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构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不仅引导着人们建立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获得基于这种文化影响下的身份认同。而当外来的体育教师进入这一区域从事体育教学时,由于难以融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文化体系之中,也就必然造成了难以获得这一区域村民的身体认同。而无法获得村民的身份认同,就必然会导致失去村民的信任,造成农村学生和村民对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其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指导产生抗拒、农村社会对体育活动不满、消极怠慢甚至排斥。由此,不仅会导致体育教师逐渐沦落成为农村社会的边缘人,还会造成体育教育的缺失。这不仅不能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同时还会制约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供给,使农村体育的现代化发展陷入困境。因此,要想作为外来文化承载者的体育教师获得少数民族地区人群的身份认同,就必须深入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文化体系之中。

2教育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开展的根本也是发展学习者的运动技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文化认知和实现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4]但从我国体育教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虽然我国自古就有从事各种体育运动的传统和习俗,但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却源于西方。因此,造成我国的体育教育系统也是依据西方的教育教学标准构建形成的,从而导致体育教学内容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当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导的体育教学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为开展时,必然形成西方体育项目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碰撞。虽然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来看,人们并不排斥学习现代西方体育运动,但当这些西方体育运动及其附属文化在推广中,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文化产生影响,并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发展时,就导致了人们在体育项目选择上的矛盾和民族文化上的冲突。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与当代城市社会不同,受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其文化系统相对封闭,使得西方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入其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中。

3文化认知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学毕业后的高水平体育人才来到了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从事基层体育教学工作。这一方面弥补了当地体育教师不足的现状;同时也以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水平。但这些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却在实地工作中表现出对农村学生缺乏教养的失望及对其家长无知与粗鲁的鄙夷。他们看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是一些等待他们用现代文化加工与包装的土坯,是落后乡土文化的代表。而这些体育教师之所以产生如此的文化认知,这主要源于接受高等教育后的体育教师对城市文化有一种本能的偏向,往往从城市化的思维角度出发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缺乏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学环境差、教学设施不足、群众对西方体育项目认识不足等问题的思想准备。这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落后的场地设施条件和千百年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受城市化教育的体育教师所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有着较大差异,这使得体育教师的文化认知与当地人们在体育教育的发展上和必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就必然使体育教师无法融入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文化体系之中。

三、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乡土文化培养对策 1积极融入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的、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农业文化。[5]这种农业文化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所在。而体育教师要想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获得身份的认同,就必须积极地融入这种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中。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提高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获得当地居民对其身份的认同。首先,主动地走出校园参与到当地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加强与当地人群的沟通,建立互助互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农户家中,以指导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观看体育比赛、与农户拉家常、帮农户干农活的方式,介绍自己、介绍当代体育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介绍国家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政策、介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等,让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居民感受到体育教师诚恳的为人、积极的工作热情、诚实守信的本质,缩短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灵间的隔阂。其次,体育教师应主动参加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活动。因为,只有真正地参与到乡土文化活动之中,才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活动方式和文化魅力。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板鞋竞速、打陀螺、射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掌握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和认知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参加诸如白沙开赛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教师在领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当地居民感受到体育教师融入地域文化的主动性,并以此增进体育教师与当地村民的亲和力与凝聚力。第三,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请到学校中来,让他们参观体育教学、参与西方体育活动,通过讲解、展示消除人们对西方体育的误解,提升人们对西方体育的认知,以此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体育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身份认同。如,将当地村民请到学校中来,观看学生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现代西方体育项目上的表演,让其感受到这些项目内在的技术特点和技巧性,以此增进当地村民对西方体育运动的感知。

2积极促进西方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中西方文化虽然可以能以一定的形式进行融合,但中西方体育运动却由于在运动方式上的差异而无法融合。这种体育文化上的矛盾与冲突,是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必然会出现的碰撞问题,但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却并非不可融合。因为中西方体育项目虽然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和文化特点,但其内在的本质却趋近相同,即都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对抗性。这使得中西方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可以融合的而且还可以由此产生新的创造。如,我国体育工作者在借鉴街舞、啦啦操、健美操等西方體育项目的基础上,融合中外传统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创造出新型的节奏体语运动。面对当今体育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要摆脱文化上的困境就要开展自我创新,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化中融入西方体育及其文化,以此促进西方体育运动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首先,运用西方体育的相关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协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从事者和传承者进行练习,以提高其运动水平。其次,运用西方体育竞赛的编排方式或比赛形式,协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设置团体赛、单项赛、男女混合赛等比赛形式,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类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乡土文化活动中来。

3积极提升对乡土文化的认知

当代城市化的培养,使得少数民族农村体育教师缺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造成工作中对乡土文化的摒弃而引发的深化困境。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源泉的乡土文化,虽然与现代城市文化有着发展中的差异,却依然有其先进性。因此,要提升体育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就要从多方面开展系统化的教育和培养。首先,在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中增加乡土文化的解读、阐释等相关课程内容,让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明晰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如,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培训进修中,增加有关中国体育史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等课程。其次,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以践行的方式深入民俗文化馆、拜访老艺人、走访老村寨等,通过切身实践、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以此感悟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独特乡土文化的由来、形成、发展和演变,切身体会乡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因为,乡土文化不仅仅是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更是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对于宇宙、自然、社会的哲学理解。因此,在当今西方文化入侵,我国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期。通过认知乡土文化,不仅有助于在多元化的文化面前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抵御不良的文化思潮,还能够坚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保持对民族文化的一份温情和敬意。第三,积极派遣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赴国外交流、访学,通过观摩国外民族传统体育的当代发展,感悟乡土文化在民族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此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体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因为,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文化走向全球化、市场化、技术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保持我国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和传承性,就必须积极展开对外交流,引进先进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等,改变当前我国乡土文化过于封闭、缺乏活力等不足之处,以此促进我国乡土文化的优化、变革和现代化发展。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既是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重塑的过程;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这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以思想的转变、切实的行动摆脱当前的文化困境,切实担负起发展体育运动、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赵高伟.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教育与管理,2016(12):62—64.

[2]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9—72.

[3]高丽.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的互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3):47—50.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4—176.

[5]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4):156—161.

(编辑/徐 枫)

作者:贾健 张泽承

我国民族文化思潮论文 篇3:

试述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拥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文化底蕴,丰硕多彩,博大精深,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催化作用下,中国艺术之苑绽开了嫩绿的蓓蕾,民族声乐成为了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举措,辉耀华芳、绽放异彩。新时期下,只有将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促使民族音乐艺术实现质的飞跃,腾飞世界。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民族声乐传承和发展的创新举措,以供参考。

【关键字】民族声乐;发展现状;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是我国众多民族艺术文化中的一束奇葩,一直都在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滋养下繁衍生息着,在民族艺术文化的推动作用下,民族声乐开始逐步构建起特有的文化体系并展现了其他艺术文化所无法比拟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声乐在保留原有艺术精髓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革新,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空前的多样化趋势。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概述

民族声乐,是一种融汇了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近代中国大门的打开,西方的各种文化、艺术等相继进入中国,并逐步被国人所熟知,这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声乐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后来,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进,东西方文化逐渐实现频繁的文化交流,一大批西方及其他音乐元素融入了我国民族音乐体系,民族声乐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脱离了传统地方风格单一发展的局限,创作出一大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作品,民族声乐逐步在我国艺术苑中丰富起来。然而,在民族声乐获得巨大提升与发展的同时,民族声乐也开始在“继承”和“借鉴”的天平上逐渐出现明显的倾斜,一些歌手开始盲目地“借鉴”和“模仿”,并由此而形成了中西混杂、非中非西的演唱方式,民族声乐遭遇发展“瓶颈”,逐步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

二、我国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创新举措

(一)传承传统,打造民族声乐文化精品

民族声乐文化在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滋养下,经受了历史的洗礼,不仅意蕴丰富,还有着坚强的生命活力,在我国的艺术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艺术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极具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精品,才能以此为推动力,促进声乐艺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声乐创作者可以借助现代传媒等媒介,快速捕获不同风格、类别的声乐作品,并根据社会大众对作品的反馈评价感知受众的口味,从而有针对性地从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民族声乐文化,弃其糟糠,取其精华,以打造出极具艺术特色、符合时代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精品。除此以外,还可以把民族声乐转化成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包括歌舞弹唱、艺术品等,多层面、多维度地把民族声乐文化展示出来,拧紧文化保护、传承的绳索,向社会大众展现其特有的艺术文化底蕴,从而达到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二)博采众长,凸显民族声乐文化特色

内容是行业发展的灵魂,对于音乐文化行业来说,“内容为王”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要想有效推动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从自身的内容入手,制作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且能够彰显音乐文化特色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对于民族声乐工作者而言,他们自身担任着传承与保护声乐文化的重任,应扎根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层面上增强对民族声乐文化的认识,包括文化产生的背景、风土人情等。此外,还要从声乐的表演层面进行创新。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老一辈的演唱方式,而是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原有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把民族声乐与现代声乐作品进行融合,与时俱进,从而创造出别树一格的民族唱法,凸显极具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

(三)创新载体,把民族声乐引领进校园

民族声乐文化所特有的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声乐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声乐文化。一方面,作为培养高等素质人才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应把民族声乐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通过系统化、通俗化的完整性教学活动,让学生熟谙民族声乐文化,了解该音乐作品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条件,以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使民族声乐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等渠道,深入开展民族声乐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不仅可以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还可以进行民族声乐文化的渗透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声乐文化。除此以往,还可以借助高校所特有的学术氛围,结合地域民族传统特色,把民族声乐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其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使民族声乐文化在校园内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西文化的融合、渗透,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族声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苑的一块瑰宝,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走向国际发展舞台,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可见,对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论述,已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崔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才智,2010(32).

[2]史雅莉.浅谈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扬[J].科技信息,2010(12).

[3]袁宇平,周君.声之韵字之乐——民族声乐艺术对“字”的美学追求探析[J].大家,2010(04).

作者简介:陈鹿,女,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本科,太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作者:陈鹿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论文下一篇:节能技术建筑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