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佩里·安德森的文化批评实践是英国新左派文化批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国际化和超越资本主义为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通过编辑《新左派评论》杂志搭建起反权力文化堡垒,在“西马”的理论旅行中发挥着承接转换的作用,他的文化批评实践也为中国式文化批评提供了启发与示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研究论文 篇1:

西方文化思潮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内容摘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谋求经济利益、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发动文化攻势,宣扬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高职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导学生强化主流文化,整合传统文化,正视西方文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文化自信和文化追求,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西方文化 高职学生 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一个国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主体,高职学生在我国大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让其有能力引导文化发展的正确主流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不同文化在同时空中相互交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谋求经济利益、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发动文化攻势,宣扬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企图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以获取军事暴力不能获取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实现世界霸权。西方文化思潮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當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现状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文化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战后,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质追求至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享乐主义至上,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等等。

二.西方文化思潮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1.崇尚西方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他们肆意传播和渗透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当代高职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对全球意识的缺乏和对中华文化了解的缺失,使得他们在文化的选择上出现了非理性化的倾向。他们认为西方文化一切都是好的,于是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全盘信仰西方的价值观,认为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具有普世价值,中国应该向西方国家看齐;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盲目追求高消费、洋品牌,吃洋餐,过洋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生意越来越火,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推崇;甚至连电影都是国外的好,《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国产片无人问津,《功夫熊猫》受到热捧,虽然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但制作是外国的,于是票房便一路高升。这种西方化的倾向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它会导致本民族文化根基被动摇,导致意识形态难以统一,降低民族的凝聚力。

2.忽视本土文化

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许多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感,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许多学生宁愿去看外文读本,也不愿意读诸子典籍,他们能考出令人咋舌的英语高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的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有的甚至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排斥或片面地对待中国历史和文化,甚至否定中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乃至于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的现象。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游离”态度。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识肤浅,信心不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对民族文化的忽视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到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立性、特殊性,漠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3.文化自主丧失

在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撞击中,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决策文化的方向、进行文化选择。一些人在这一过程中茫然迷惘,甚至迷失自我,失去文化选择的自觉性,不自觉地被强势、炫目的西方文化绑架,丧失了基本的民族情感和心理。他们受制于文华历史视野的狭窄和文化底蕴的浅薄,无法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看待中国和世界,无法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如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评价:“浮慕西化而不得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缺乏对各民族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和理性把握。缺乏对自身文化的确认以及其他文化的反思,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造成了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丧失了自主权。

三.加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1.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最深层的精神价值,滋养着我们民族兴旺的精神血脉,是依托民族根脉延续的精神家园。我们只有继承民族的悠久历史、弘扬民族的灿烂文化、培育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才能坚守民族文化的根基。西方国家把其他国家的文化说成是保守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蒙骗其国民抛弃本国优秀文化,转而信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热爱民族文化。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隔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坚决抵制;并自觉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积极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大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2.正视西方文化

西方国家积极推进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国际分工和国际交往,利用自己已有的“身份”优势对我国进行经济控制和经济剥削。經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再加上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借全球化之机,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书刊以及其它一些传媒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散布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主张和生活方式,企图动摇我国国民的信仰,腐蚀我们的民族精神。他们动不动以经济制裁相威胁,对我国进行干涉,企图破坏我们的民主化进程。他们打着“人道主人”的旗帜,企图完全用西方文化取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其他文化,完全用西方的价值观取代其它意识形态。我们要教育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不要受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要正确认识到西方文化里一些腐朽的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他们的优秀成果,吸收他们先进的科技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生活腐化等不良现象。

3.强化自主意识

强化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增强文化判断选择能力,明确自己的文化归属,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的主动性和坚定性,避免文化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坚持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迷失正确的文化方向,不背离民族精神和利益,成为真正的、可以担当的文化主体。在面对文化冲突时,要保持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自我文化保护意识,形成基本的对文化进行区分和鉴别的能力,清楚什么是优秀的、进步的文化,什么是堕落的、腐朽的文化。要培养学生始终以坚定的文化信念、清醒的文化意识、敏锐的文化思维、客观的批判精神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要能区分不同文化的优劣,自己做出选择;并能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善于利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资源,为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4.拓展文化视野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兼文化学习与文化认知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知、自觉,主动承担文化建设责任,传承与创新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学校应有组织、有目的、全程化地普及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过于强调学科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的普及被严重忽略,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知识缺乏和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因此,学校的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最紧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和近现代文化知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同时,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趋势。文化要保持其生命力除了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本土性外,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创新,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与竞争力。

一位学者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一项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深远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雄鹰.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J].文化学刊,2012(06):33-37.

[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3]邵红.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研究[J].世纪桥,2012,10(21):61-62.

[4]何春龙,贾中海,奇峰.文化帝国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34-36.

[5]孙吉平.政治理论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科教导刊,2012(09):65-6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高职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JB0788)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仲崇霞,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作者:仲崇霞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研究论文 篇2:

英国新左派文化批评的安德森印记

【摘要】佩里·安德森的文化批评实践是英国新左派文化批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国际化和超越资本主义为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通过编辑《新左派评论》杂志搭建起反权力文化堡垒,在“西马”的理论旅行中发挥着承接转换的作用,他的文化批评实践也为中国式文化批评提供了启发与示范。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批评 新左派评论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英国新左派素以文化批评见长,老一辈如霍加特、汤普森、威廉斯等,新生代如霍尔、伊格尔顿等,都是卓有建树、举世公认的文化批评大家。相较而言,在英国新左派群体中表现同样耀眼的佩里·安德森开展的文化批评实践却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就此,笔者试图对英国新左派文化批评的安德森印记予以概括式“标注”。

安德森的价值取向:国际化与超越资本主义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文化批评实践以来,敢于打破偏狭保守的英国民族文化传统,是安德森作为英国新左派成员最为鲜明的特点,他所注目的绝不限于单一的民族文化或国家,“他的思想并不对特定民族传统效忠;其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一个流动着的主体”。在其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安德森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国际化路线,不仅推动英国反资本主义制度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且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兴起。安德森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就曾鲜明地强调了“国际主义”的重要性:欧洲各国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彼此间缺乏沟通,就在于它们最为突出和最自相矛盾的特点之一——缺乏国际主义,这种缺乏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原则的重大背离。

更进一步来看,在这种国际化的文化批评道路上,“安德森镜像中呈现出的任何角色的身份都揭示了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忠诚信念:国际社会主义文化与政治事业”。立志成为资本强权终身“反对派”的安德森曾在一次与中国学者的对谈中对这种忠诚信念做过明确的宣示:一是“锄强扶弱”,声援广大第三世界的去殖民化斗争;二是“绝仁弃义”,揭露西方国家的伪善民主与武力法则;三是“超越资本主义”,期待一个超越资产阶级、超越资本的世界。显然,安德森的上述价值立场是西方新左派学术语境下一种典型的文化政治话语,本质上是通过文化意义上的声援、揭露及期待等理论立场和批评方法,展现出对权力、对资本意识形态的抵抗路径与僭越策略。

搭建反权力文化堡垒:安德森的编辑事业之功

作为英国新左派的机关刊物,诞生于1960年的《新左派评论》在文化批评实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1962年开始的几十年间,安德森都是这份刊物的掌舵人,他通过大胆革新《新左派评论》,为英国乃至西方的思想左派搭建起持久性的反权力文化堡垒。在西方左派文化思潮处于高潮阶段的20世纪60年代,作为英国新左派后起之秀的青年安德森面对保守的英国左派坚定地发出“我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仅是一国的事情”的声音,一改《新左派评论》运营初期仅仅专注于英国国内左派文化研究和政治运动的局限,将文化政治眼界扩展到欧陆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从欧陆国家批判性引入葛兰西、萨特、阿尔都塞等学者建构的更具理论色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和评论发生在古巴、阿尔及利亚、越南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反殖反霸斗争,同时对“五月风暴”等出现在欧美国家内部的青年学生运动给予支持和同情。

为有效策应上述革新举措和理念,他还从学理层面总结和反思了英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写就堪为一对“姊妹”的两篇文化批评论文——《当前危机的起源》和《民族文化的构成》。安德森此类策应式文化批评实践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其标志性成果是问世于1976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格局的终结令西方思想左派遭遇来自新自由主义文化思潮的强劲挑战,《新左派评论》这一西方世界反权力文化堡垒的运营亦面临困境。在此背景下,让出主编职位已有多年的安德森再次走上编务前台,以“更新”(Renewals)的名义酝酿并实施了从新千年第1期开始的改革举措:中断自创刊以来的连续期号,从2000年1月开始杂志2.0版的第1期;改变杂志封面装帧格调;建立杂志网站等。当然,更关键的“更新”在于提出新的编辑理念——“不妥协的现实主义”,即在坚持反资本权力价值立场的基础上,采取务实的精神看待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乃至全球文化意识形态现状,并加大对中国等全球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等热点地区的考察评论,展现出更加成熟稳健的批评风格。

“西马”的理论旅行:安德森的承接转换之功

依托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不断精进的理论涵养,安德森的文化批评实践立足英国社会文化现实,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致力于英国本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化和整个历史唯物主义文化传统的开掘拓展,为进一步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事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承接转换作用。这种承转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的荣景之所以能够从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陆国家接力转移至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与安德森主持《新左派评论》编务工作打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英语传播通道有着直接的事实关联;其二,安德森在具体的文化批评实践中有效整合经典马克思主义、英国马克思主义和欧陆马克思主义三大历史唯物主义文化传统,并以此为依据从西方社会历史和现实中透析了文化与权力的互动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功能指向,进一步丰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安德森善于将基本理论问题与具体经验问题结合起来,一改西方马克思主义流行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路径,恢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立场和核心批评尺度,从政治-经济批判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功能演变。无论是在讨论包括葛兰西文化霸权学说在内的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利弊得失,还是在解读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政治思潮的政经本质,他都灵活践行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方法与路径。

文化批评中国化:安德森的启发示范之功

对于当代中国及中国式文化批评来讲,安德森的文化批评实践不无启发和示范价值。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安德森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西方学者,自称“葛兰西信徒”的他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名捍卫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有机知识分子,不仅要深入地解释世界,还要真正地改变世界。事实上,中国光谱也从未离开过安德森的文化批评视线: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时政信息的传播,20世纪70、80年代将中国作为审视欧洲社会历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参照,90年代直接以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批评对象,2000年之后则开始更多地实地观察中国、思考中国,进而在中国出席论坛、发表文章、接受访谈等。其文化批评实践中的这些中国印记本身,无疑为清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及前景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参照视野和镜鉴。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改革带来的巨大变迁,市民社会日趋成熟,以往盛行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文化思潮及其具体生活表征在中国已非鲜见,对于如何抵御和化解由此造成的诸多风险,安德森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灵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深度解析西方文化思潮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落地”状况的文化批评实践,无疑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善谋良方之一,亦可为中国文化研究培育自己的思想文化“能量”,发挥不可多得的实践价值与启示。

(作者为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佩里·安德森与英国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研究”(项目编号:2015BS08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Edward Skidelsky. “ The NS profile: Perry Anderson”, New Statesman,Mar 19,1999.p.18.

②佩里·安德森著、高铦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甘琦:《向右的时代向左的人——记佩里·安德森》,《读书》,2005年第6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宋扬

作者:赖永兵

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研究论文 篇3:

新媒体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西藏大学生在思政及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为案例分析辅助,尝试探讨如何提升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下新媒体的应用优势与应用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西藏高校大学生

西藏大学生与我国其他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同样,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思想意识、价值观、行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和谐稳定与西藏地区的长治久安。由此,从西藏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環境层面考虑,强化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尤其是重视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在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优势等,对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效益,突出高校对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引导等意义深远。

一、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易受西方文化思潮攻讦影响,信息甄别能力低

近些年,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冲击力度加强。包含西藏高校大学生在内的我国各高校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等频次极高,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但是对多元文化思潮的甄别能力有限。西藏高校大学生作为西藏地区建设的助推者,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西方别有用心国家争夺的焦点。利用宗教、民族、地理、个人利益制造争端,通过污蔑、诋毁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本国价值理念拉拢西藏高校大学生,是此类人群惯用的手段。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信息技术、5G等的普及更是为此类不良行为提供了遮掩的良好屏障。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使电脑、手机等新媒介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MSN、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大范围应用等,同样也为分裂分子、别有用心人士、破坏分子等的反动言论发布,或者以偶然性事件在以上平台上的炒作等提供了土壤。西藏高校大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象牙塔下,实践经验少,思辨能力尚未成熟,对各类信息的甄别能力,加之其日常接受的均为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教育,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党领导的基本认知,使其面对不明出处的反动言论很难及时采取对抗措施,甚至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传阅、点击各类危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言论信息、帖子等。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高校思政教育很难对其传播过程及不良言论进行及时跟踪、监督、筛选、应对等,这也为反动分子诱导西藏大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包含西藏高校在内的我国各区域高校在日常思政教育中,的确关注新媒体和网络教育平台,但是受限于网监制度和必要的惩处手段不健全、思政教师的引导针对性有限、对学生网络使用学情的认识度不高或者监控能力不足等,对在人道主义掩护下,西方国家极力向大学生群体鼓吹其母国的生活理念、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攻击、诋毁我国的恶劣行径认知不足,应对能力有限,由此导致我国各区域高校很难及时应对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备受诱导、渗透的问题,西藏高校中此类困境尤为明显。

(二)身心沉迷于虚拟世界,心理防范及意识形态安全匮乏

在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推广的当前时代中,网络信息呈现出复杂纷繁的发展态势,受到监管部门缺失等影响,网络不良信息向学生手机的传播很难及时受限。毒素的宗教信息、娱乐信息、缺乏伦理道德的信息以及网络诈骗等借助互联网直接或者间接地破坏学生的价值观、信仰乃至身心健康。微网络的出现增加了大学生沉溺虚拟网络世界的可能性,与网络游戏为伴,对生活和学习漠不关心,无暇顾及或心理脱离网络外的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成为部分大学生当前迷失于网络的基本表现。网络世界固然会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乐趣,其资源的丰富性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与之同步出现的是上课低头族增多,依赖网络资料作业缺乏创新,复制甚至抄袭网络中的他人作品,上课不听讲,沉溺于玩手机,或者缺乏主观判断能力,借校园贷为网红直播刷礼物导致自身负债累累等。以上各类不良行为和生活、学习状态的背后实际是学生责任意识的丧失,正确价值观与成长背离。高校思政教育如果无法及时感知学生以上情况的发展,或者难以为学生以上不良行为及生活状态的正向性引导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充分的教育资源、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和思想引导时,那么网络暴力有可能会延伸到校园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沉溺于虚拟信息世界的惯性思维、行为会带来制约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各要素的恶性循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据马克思对社会形态发展的理论内容,经济直接影响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安全。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仅用几十年的实践来达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百年发展成效显然是不可能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各类来自显性或者隐性层面的风险及问题,这也是国内反动分子和西方发达国家攻击和诋毁我国的重要攻击点。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成效、民众生活水平不同,西藏地区属性特殊,但是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其经济水平、城市服务能力还是有所差距。此种差距性反馈到西藏大学生的思想中,容易因攀比心、不平衡心态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平台的构建

(一)全面调研学生所需,丰富版块内容,提升引导性针对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的资源选择可按照双线兼顾的方式操作,比如,在逐步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功能的基础上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按照高校当前发展战略及学校特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内其他高校思政教育网站模板、功能的设计方式,尝试创新版块表现形式与功能,多角度展示校园文化的个性化、时尚化。

在网站内容展示优化和调整方面,要摒弃冗杂纷繁的设计模式,可尝试打破传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将各类影视作品和音乐等思政教育参考资源直接嫁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惯性思维,可有主题的选择适宜的、贴合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资源,或者选择社会热点及学生身边的榜样事迹来丰富探讨实践活动和榜样力量引导活动。

在栏目设计方面,要按照清晰新颖、简单大方的原则,确保学生页面浏览时对栏目信息能一目了然。栏目链接跳转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要保持,以提升用户体验度,使学生使用导航或者跳转链接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所要了解的信息内容。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思政信息教育共享工作作为应用平台构建的辅助,可开设搜索窗口及友情链接项,共享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校际、院系的文字链接、视频信息、图片信息,多渠道多角度覆盖学生日常所思所想,进一步强化隐性思政教育的逐步渗透引导优势。

在应用平台教育资源内容应用方面,要全面摆脱文本、图片或者视频等单一化应用形式,放弃枯燥简单的鸡肋型教参资源内容。可尝试交互搭配视频、图片、文本等,并重视对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的引入与把控,保持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之辅助高校思政教学课程阶段性引领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行合一教育的应用,为保障平台构建及平台供应内容契合学生心理与情感诉求,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建议在内容选择和主题设计时,除按照学生日常学习、心理、生活等的动态变化趋向设置网络内容脉络外,还可利用网站在线问卷、学校思政教育课的微信公众平台、各系导员的微信群、网络互动意见栏和社区平台等全面调研和观察学生,以精准了解学生的内心所需,借此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和网络引导教育的针对性。

(二)整合新媒体资源,借力良性互动,强化隐性思政渗透

QQ群、微信群可作为提升隐性思政渗透实践性的教育微平台。由于QQ群、微信群等已然成为大学生手机、PC电脑安装的必备软件,在QQ群、微信群中教师可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编辑和发送教育视频、教育图片等方式提升教育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完成师生间依托新媒体平台的情景模式对话。为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力度,建议辅导员按照专业、班级、年级的差异性划定不同分组,使用“一对多”“一对一私密沟通”的方式,发表、传播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及时疏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扭转学生不良行为等。考虑到微博社交功能相对齐全,诸如个人状态、招聘信息、新闻报道、社会热点等均有可能在其中推送,教师可开通个人微博,或者由学校开通校园、团委、院系、心理教师与学生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配备专人全面负责微信平台、微博的使用与监管,学校可依托高校微博、微信体系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校际沟通频次,并借力思政教师的“微”引导,对学生心理、情绪动态的关注,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微信和微博可推送通知公告、安全警示、生活贴士、微视频等的优势需要被有效发挥出来。比如,思政教师可按照学生心态的波动,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通俗易懂的图片故事等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新媒体平台对思政教育张力、成效正向性影响等。

三、隐性思政教育下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引导的辅助

(一)强化组织功能发挥,辅助学生梳理正确两论五观

我国高校分布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能力和程度不同,区域和高校在发展中对学生思政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以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政健康和意识形态安全引导为例,建议学校利用思政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宗教观、民族观、伦理观、爱国观、文化观和无神论、唯物论。学校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功效,强化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教育,重点突出反对民族分裂、强化民族团结、热爱祖国、为“中国梦”的践行而努力等思想的灌输。学生自治组织可借力各类主题性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校园文化周等辅助思政教师、团委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警醒、对抗能力。

(二)政校联袂完善教育规章制度,激惩兼顾,强化思政核心素质教育

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对区域发展的反哺能力不可忽视。由此,建议高校所在地政府,如西藏地方政府联合高校出台或者更新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网络监察制度、人才引进及激励制度等,为隐性思政教育平台的落地执行提供依据。考虑到学生缺乏竞争意识、空闲时间居多、合理分配时间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意识有限,故而,高校可立足当地实际发展情况,适时考核学生在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诱导下的对抗能力、辨识能力等。此类需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方式,实际也是隐性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实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显微,赵亚军,马小华.微网络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学理论,2019(1):169-170.

[2]韩建萍,王飞.高校思政显性和隐性教育结合运行体系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6):37-38,41.

[3]周厚思.大学生隐性思想教育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44.

[4]张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高校中的运用及优化研究[J].教育教學论坛,2018(46):46-48.

[5]徐向阳.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8(5):131-132.

作者简介:扎桑(1984-),女,藏族,西藏拉萨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扎桑

上一篇:国有企业效率经济学分析论文下一篇: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