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

2022-04-28

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给电视节目的制播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文化为载体,优化电视台运营。从多维度构建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对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措施展开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 篇1:

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

政治、经济(市场)、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域与电视始终呈现着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进步的关系

中国电视自1958年诞生至今已经47年了,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气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它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的成长使其赢得了当今中国第一大众传媒的地位、角色与影响。那么,面对未来中国电视可能的前景我们该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电视呢?笔者以为,有五种视角是不可或缺的。

一、政治视角

电视与政治的关系历来是至关重要、至为关键的,从政治视角来看中国电视可以从三点获得基本的判断:第一,电视对于政治的工具性。我们历来把中国电视视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尽管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左或右的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是主流电视媒体的管理者还是大多数的电视从业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是明确和坚定的。正因此,中国电视对于自己的工具性的特质从整体上看占据着主流判断和主流认识的地位。第二,中国国家政治的状态直接决定着中国电视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视每一次大的发展和进步首要的因素往往取决于政治状态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使中国电视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而90年代以来转型期的政治风云,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国内政治如民主化、制度化、公开化、亲民化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电视的内容系统和运营系统。第三,电视反作用于政治。在西方,关于电视的说法如“社会公器”、“第四势力”等等都表达着电视对于社会政治的反作用力。在中国,电视的成长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风云变幻,如央视的“焦点访谈”在十多年的时间内通过正面和负面报道极大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其中不少节目直接构成了中央重大政策的决策依据,三任总理对“焦点访谈”的题词和关怀也从一个侧面显现了电视对于政治的巨大反作用力。

二、经济(市场)视角

经济(市场)与电视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西方电视一开始就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运作之中,成为传媒产业和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我们对电视的市场属性、产业属性、商品属性的认知是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逐渐形成的。目前,人们普遍可以达成的共识是:第一,经济(市场)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电视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电视媒体的成长,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包括质量)往往是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相吻合的。一般说来,电视发展的状态是和经济发展的状态成正比的,经济发达往往带来电视的发达,而经济薄弱则往往导致电视薄弱。当然,在个别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与电视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不成比例,有的地方经济发达电视薄弱,有的经济虽然欠发达电视却相对繁盛,但从总体上看二者还是成正比的。第二,电视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繁荣。电视依靠自己独具的传媒优势,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以及活跃经济、繁荣市场等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市场)的繁荣与活跃常常离不开电视媒体的支持与参与,不论是生产还是流通乃至消费,电视媒体在经济生活和市场运行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在某些领域,电视媒体既可以塑造市场品牌也可以销毁、打击市场品牌。第三,电视媒体自身构成了经济市场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和部门。中国电视从1979年播出第一条广告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自觉地改革,再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它在资源配置、产业运营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潜力,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营销推广,乃至于电视自身的品牌打造,几乎电视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构成相应的产业链而营造出整体的电视产业。可以说,中国电视在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其产业属性、商品属性认识的自觉,相信未来中国电视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市场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三、社会视角

中国电视成长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它与这块土地、与这个独特的社会生态从来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和进步的。在中国电视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电视的发展状况。不论是某一时期社会的心理状态、情感状态还是社会组织机构的状态、社会阶层的变迁乃至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等等的变动,都会直接地给某一时期电视打上深深的烙印。不同时期的电视的风貌甚至可以从一个侧面见证一个时期的社会状态,如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健康与不健康等等状态都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一定时期的电视内容之中。第二,中国电视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状态。有人说,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一代是电视的一代,从他们所受的电视的影响再看不同时期的人们所受到的电视的影响,不论是什么样的电视内容,如电视剧、电视广告、电视纪录片、电视综艺节目等等,还是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乃至语言方式等等,都给当时的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特别是正在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从成功人士或各界、各年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成长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电视对他们的深刻影响。第三,电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毫无疑问,从西方到中国有一点是大家普遍达成共识的,这就是电视由于其巨大甚至不可代替的影响力,面对社会生活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电视媒介在它的市场诉求和社会责任之间常常扮演着相互矛盾的角色,一方面电视自身需要建构自己的注意力经济体系,需要获取利润,以求得再生产再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惟利是图”的市场诉求又可能与公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相冲突。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承担起自身的媒介社会责任,是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电视所必须思考和迎接的挑战。

四、文化视角

电视与文化更是天然的一对关系。人类在现代社会创造了电视这样的媒体,而这种媒体正逐渐发展并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文化生态,电视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了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文化中令人瞩目、前所未有的景观。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第一,文化传统和文化思潮极大地影响着电视。文化传统更多的是遗传意义上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以儒家文化和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为主导构成了当代电视最重要的传统。而文化思潮则更多的是当下的,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锻造出来的时代文化,是人们当下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系统。对于中国而言,当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对于电视的价值观和话语系统不仅是背景而且直接呈现于电视的内容之中。第二,电视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当代文化格局与动向。中国电视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中,由于其自身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而使文化格局由主流精英文化主导逐渐改变为大众文化地位的提升。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文化取向相当大的动因来自于电视的冲击。由于电视深入千家万户而使大众文化几乎无孔不入,构成了当代文化不可忽略的乃至起决定作用的地位。同时,异域电视文化的进入也不断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电视的文化格局,如韩国电视剧的风靡以及美国电视节目内容与样式的引入,都在极大地改变着当代文化生态。第三,电视自身构成了独特的媒介文化与艺术文化景观。所谓电视文化,主体是由其媒介和艺术娱乐所构成的,电视作为媒介在发布信息、整理信息(如议程设置)、传导价值观念、制造媒介事件、设置媒介活动等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取向与发展趋势。作为艺术与娱乐,电视通过情感的宣泄、心理的疏导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制造种种偶像,满足人们的情感心理欲求。正因如此,对于电视的媚雅还是媚俗、深刻还是浅薄、优良还是拙劣等等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正是这样的争议使电视制造了我们时代不可缺席的文化景致。

五、科技视角

作为20世纪诞生的现代传媒与现代娱乐样式,电视毫无疑问是20世纪高科技的产物,是20世纪电子技术发展的结晶,从科技角度来看电视因此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第一,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电视的进步。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物,科技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视的风貌与生产发展的状态,从无线到有线,从黑白到彩色,从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从模拟到数字,这一系列的科技进步都对电视的生产、制作、传播的方式乃至电视的内容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与作用。第二,电视的进步也影响着科技的进步。一方面,电视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要求科技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另一方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在推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塑造人们的科学观以及推进新的科技发明与科技交流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各种探索发现类的节目都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第三,电视自身科技含量的提高离不开相关领域科技含量的提高。不论是电视的生产还是制作乃至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电视科技含量的提升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而催生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这些相关领域的科技含量的提升与传统电视的结合,不断地改造着电视的景观和形象。

总之,政治、经济(市场)、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域与电视始终呈现着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进步的关系,因此当我们观察、描述与研究中国电视的发展、成长与进步的时候,仅就电视看电视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可以从上述五个方面与电视的互动中来辨证地看待其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等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认为,从这五种视角来看中国电视或许可以得到较为中肯的对于中国电视真实、准确而辩证的把握与认识。

(作者: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现代传播》主编;顾亚奇,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胡智锋 顾亚奇

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 篇2:

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

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给电视节目的制播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文化为载体,优化电视台运营。从多维度构建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对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措施展开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地方电视台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模式、传播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电视台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员要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组件,在意识层面重视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吸收地域精华,需要在实际制作中追求文化内涵,从而打造电视台发展新态势,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构建融入到地方电视台发展规划中,使其有助于地方电视台实现多元发展,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地方电视台的竞争力。

媒介融合对电视节目的制播产生的影响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产业转型对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新媒体终端的广泛应用和使用给传统的电视播出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当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内容紧凑等特征受到大众的青睐。

其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频、电视节目通过多方制作、多媒体平台提供的海量内容打破了传统制播和审核流程,视频节目所选用的题材也更加新颖、重点更加突出,传统媒介“把关人”的地位被撼动,促进了端对端、人对人传播方式的有效应用。相比传统的电视节目而言,媒介融合生态下生产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针对性更强,内容分层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视频消费市场得到了强势的刺激和扩容,整体产业被迅速孵化,诉求细分化的消费市场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地方电视台想要实现创新发展,可以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作为电视台发展的目标,以此来体现电视台的地域特征。

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视是社会文化沿承与重塑的重要载体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崛起给传统电视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现代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渠道已经在发生着变化,但是相比新媒体平台而言,电视媒介在大众社会价值观导向、重点及要点社会事件的评论与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加强电视平台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电视平台舆论引导力的作用,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电视台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主要可以从理念和内容方面出发。从理念层面来看,电视台要表现出敏锐的文化意识,做出正确的文化定位,在内容上要结合电视台发展现状打造具有高品質、创新模式的电视内容,在互联网技术、5G技术、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节目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变得越发广泛,实现媒介整合需要提高不同媒介之间的良性竞争。

实现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从重视文化,传播文化,形成文化等方面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底蕴,以满足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与此同时,要在具体播出内容层面进行科学策划和积极探索,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构建文化传播形态。

电视台需形成高识别度的文化传播标签

文化具有多样性,与社会结构、历史背景,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方电视台在观众心中的亲和力比较强,构建电视台文化影响力可以从老百姓生活中收集电视素材。

相比央视电视台和其他新媒体平台而言,城市电视台在深入基层、反应底层人们生活、展现地域特色、传播底层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城市电视台的高时效、报道深度、灵活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通过利用地方特色来打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电视节目内容,提高地方电视台的独特性,采用“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打造电视台独特的标签,与此同时,也能帮助地方电视台建立文化自信。结合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的发展现状来看,地方电视台构建文化传播影响力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满足观众地缘情感,增加节目收视率。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语言特征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值变得更高,与此同时受到新媒体、短视频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影响,传统电视节目的受众范围不断缩小,节目收视率也在降低。在此情形下,城市电视台要明确自身定位,了解不同媒介平台各自的优势,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依赖其播出内容的文化品质。

电视台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当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打造出符合当下社会文化思潮、文化底蕴深厚、观众认可度高的高质量电视节目,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价值和内在张力。以此来保障电视台的稳定收视率,并将观众培养成高粘性用户。此外,对于覆盖率不足的城市电视台来说,利用地域文化这种黏性较高的文化传播内容,可以更加贴近广大用户的实际生活,满足老百姓的地缘情感。

2.提升品牌赞誉度和持久竞争力。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形成,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构建。从表现层来看,需要加强对节目策划和制作的控制,提高其优势。从更深层次来看,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形成需要城市电视台管理人员从战略眼光、行业发展趋势、城市电视台发展目标、时代特征、传播理念、媒介规划等方面出发,构建文化自觉的综合成果。

构建文化传播影响力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去完成,城市电视台需要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品格。从目前国内外电视媒体的发展来看,文化传播是媒介发展的竞争意义和社会使命功能的凸显。在新媒体背景下,虽然人们的关注重心都聚焦到以短视频为主的视频平台中,但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当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很多新媒体平台为吸引流量,会降低视频内容的质量,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会出现歪曲事实真相、扭曲价值观的视频作品,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以短视频为主的视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保证了视频内容的时效性,但是其真实性、完成性、客观性都大大降低,用户长期浏览此类视频内容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但这也是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机遇和优势。相比之下,面对五花八门的新媒体视频内容,城市电视台所生产、播放出来的节目内容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制作团队更加专业,不会出现恶俗、低级、恶趣味的文化因素,有助于优化网络生态环境,借助地域特色形成高识别度的文化传播标签,从而实现地方电视台的创新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

以文化为载体,优化电视台运营

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区域电视媒体平台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是多方面的,相比于中央级和省级以上的电视台而言,城市电视台存在着复合型人才缺乏、运营资金不足、覆盖范围小、软硬件技术落后、融合和合作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接收信息的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会直接削弱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力,城市电视台想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结合本地经济水平和电视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选择适合自身体量和资源优势的传播着力点,因此,软实力的建设是城市电视台形成优势竞争力的关键,在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传播过程中包含的传播内容较为广泛,类型复杂,相比其他传播形式来说,视频文化传播具有品质高、识别性强、地域特色明显、实效性强等特征,以本地特色、文化特征、风俗民情为切入点,优化城市电视台生产运营模式,提高竞争力。

多维度构建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影响力

加强城市电视台文化传播影响力,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以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核心,结合具体的城市特色,在电视节目的制作、素材的收集和电视节目的传播中融入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我国幅员辽阔,有些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在电视节目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同时,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以此来拉近电视台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1.重视文化价值,弘扬地域特色

电视节目包含的形式比较多,主要有常规节目、自制专题、纪录片、电视剧等专题内容,想要加强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构建,必须要结合地域特色,重视文化价值,在电视台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品味文化、深厚艺术底蕴特色的风格,将文化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放在媒体整体发展规划中。在具体的电视内容中给予合理的策划和创新。电视台工作人员需要从整体出发,对文化角色和文化定位进行准确判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文化传播形式。

以苏州电视台为例,苏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该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体系,在常规节目、自制专题、纪录片、电视剧等专题内容中融入深厚的文化体系,采用优秀的文化元素组织综艺和线下活动,推动了苏州电视台的创新发展,体现出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发展意识和独特风格,渗透到该电视台节目地生产、播出、线下活动策划等各个方面,打造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是媒介融合语境下城市电视台文化傳播影响力构建的典型案例。

2.凝练文化精髓,扎根历史民生

在地方电视台节目内容生产制作中,要明确电视台自身的重点和亮点,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合理制定领导理念、深入调查收视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做到因地制宜、权衡利弊,选择与自身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相符的文化传播重点。相比中央电视台来说,地方城市的风土人情、民俗风情更具特色,电视节目主题、地域特色更加多样,有着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凝练文化精髓可以使地方电视台明确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有利于实现特色化、本土化文化传播。在对现有的文化元素、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地方电视台在节目类型确定、电视节目生产中可以秉持扬长避短的发展原则,使文化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身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域特色不言而喻,通过构建文化传播影响力,可以在关注文化产品本身的同时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凝聚文化精髓,以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创作符合当下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影视作品。南京电视台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制作80集大型文化系列片《重读南京》,体现出了一种重塑南京形象的深刻情怀,在该电视作品中,以历史为骨、文化为魂,在国家民族的千年发展中去追溯过往时代最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的关口。该系列片深入群众生活,在基层群众中挖掘城市故事,让观众既能感受城市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的底蕴,又不会与当下的生活脱钩,以平实的风格展现出该城市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在塑造市民精神、铸造城市之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目光,以所在城市的文化为核心,通过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生活状态、城市生态和文化再生力,合理选择节目主题,创新节目传播形式,了解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喜好,学习先进的国际化语言来讲述文化、再现文化,这样才能立足长远实现电视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麒斌.城市文化环境下新媒体的运用和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4):238-239.

[2]许峰.城市电视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以广州广播电视台供稿CNN八年经验为例[J].当代电视,2013(03):85-86+89.

[3]汪永辉.城市电视台是传播城市文化的主力军[J].视听界,2011(02):32-33.

[4]汪永辉.论城市电视台实现文化传播的基本路径[J].当代电视,2010(11):32-33.

[5]肖霞.新媒体时代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0(10):52-53.

[6]屈义植.探析媒介融合趋势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J].传媒论坛,2019,2(16):61+63.

[7]周军,李苗苗.媒介融合环境下广电媒体内容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声屏世界,2018(11):61-64.

[8]王玲娟.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J].电视指南,2018(09):161.

[9]张楠.新媒体时代提升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传播力思考[J].记者摇篮,2016(02):47-48.

[10]邢雪.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策略[J].青年记者,2015(02):84-85.

作者:尚金华

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 篇3:

宋代服饰审美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服饰最初出现只是为了“以衣蔽体”,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各国各代都形成了不同的服装形式,因此服饰的发展与每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宋代作为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繁盛的时期,科技艺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质的发展,而宋代服饰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就像针线一样不可分离。本文通过宋代社会的发展背景探讨宋代服饰,分析宋代服饰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思潮之间的关联。基于此,本文具体研究宋代服饰审美发展的影响因素,又结合宋画与有代表性的影视剧剧中服装,以此对宋代服饰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关键词:宋代服饰;审美;影响因素

1 宋代服饰的审美

宋代在隋、唐以后,从服饰方面来说,继承了唐代服饰的部分风格,但也开创了一番新的服装审美天地。众所周知,唐代的服饰以华丽开放为主;而到了宋代,则以雅致实用见长。

如图1《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出宋代男子服饰的式样较为统一,多为圆领与交领的袍衫,颜色以墨黑、黛蓝、松石绿这些沉稳的颜色为主。这与宋代男子重视科举,重文轻武的思潮有关,因此他们的服饰多像文人衣袍。而女子的服饰式样相对来说丰富一些,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看出,女子服饰有交领衫、直领对襟上衣、对襟外衫等,且颜色清新素雅。宋代女子服饰纹样与颜色丰富多变,在影视剧中也多有体现,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知否》)。

宋代女性服装形制相比男子较为多样,以盛家三姐妹的服装为例。女主盛明兰少女时期在盛家多身着月白交领或对襟长袍裙,外搭饱和度低的浅色系外衫。由此可见,宋代服装在元素、颜色、面料、配饰等方面都多有考究,因此我们从元素、色彩面料、配饰三个方面探究宋代服饰审美。

1.1 宋代服装元素的应用

服饰的样式与衣料上元素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这个人的性格。同样,服饰作为影视剧中的人物与观众交流的媒介,在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表达上起到了很好的传达作用。但是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服装的式样不再像唐代那般华丽暴露,而是式样简单,颜色清丽温婉。宋代服饰摒弃了唐代服裝华贵富丽、襦裙满绣的特点,以素色为主,但会在衣襟和腰封处绣花,这也是宋制服装推陈出新的一个亮点[1]。

宋代女性的服装在注重舒适的同时还很注重审美,在电视剧《知否》中,女主盛明兰身材娇小,外貌可爱,但是经常穿着抹胸式的对襟上衣,显得她的身材比例极好。而女主父亲盛大人在朝为官,他的服装颜色多为深色。虽然在形制上与平民百姓的衣服没有很大差别,但官服与日常衣服的面料区别可以一眼看出。盛大人平时常穿深色的交领圆袍,材料是锦缎,稳重不失大气,体现出一家之主的威严。齐国公府的小公爷,其服装多为窄衣窄袖的长袍,颜色多为月白色、浅蓝色,还有鲜明的雅致绣花,体现出他养尊处优的独子身份和翩翩公子低调谦和的气质。

1.2 宋代服装色彩的分析

服装色彩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所穿之人的性格,例如影视剧中的反派形象多着玄色,这样可以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留下关于人物性格的印象。而服装包括色彩、面料、花纹这三个要素,自古以来,人们的身份都可以通过服装的色彩或者面料体现出来,因此在现代还有看衣识人这一心理。

《知否》的服装不仅满足了面料要求,而且在颜色上也很贴合人物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剧情。因为《知否》的剧情发生在内五品官盛家的宅院里,所以不像宫廷剧一样,服饰多用富丽堂皇的色彩,而是偏重于简洁清丽。例如盛家嫡女如兰,她不用像没有嫡母的四姐墨兰一样,处处为自己打算考量,因此她天真烂漫,胸无城府,所以她的服装颜色都是清新淡雅、活泼明亮的。而庶女盛墨兰姿色出挑,才华横溢,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秀,所以她的服装都是艳丽的色彩,或面料极为昂贵,或绣满了花样。

1.3 宋代服装配饰简述

宋代服饰非常简便,因此配饰也不多,不像清代有香囊,玉坠挂满腰间,还有较为夸张的燕尾头、小两把头。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习惯将头发盘成简单的发髻,头上的发饰也非常简洁;而男子多用一个发簪将头发梳起,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

在宋代服饰中,一个很重要的配饰就是攀膊。它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衣带,用来系住宋代外衫宽大的袖子,将一节粉臂露在外面,以方便日常工作、学习、游玩或清扫。

2 宋代服饰审美变化的原因

2.1 政治大环境倡导重文轻武

2.1.1 科举盛行下的庶族转型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国富民强,在审美上也达到了一个巅峰,这从宋代服制就可以看出。中国史学大家陈寅恪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宋太祖建朝初,兴文教,抑武事,朝廷以“作宰相,当须用儒者”,文官地位显著提升[3]。因此服饰形式也多像文人袍衫,且男子袖口多为窄袖,方便公务案牍。

2.1.2 文德治国下的教育兴起

程朱理学广为人知,朱熹“以德治国”的思想影响了治国理念,再加上国库充足,经济发展良好,他认为应该兴办学堂,推崇正确的思想和教化,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4]。朱熹理学的本质是想普及文化教育,使民众平均素质更高,方便管理国家。因为推进了教育的普及,所以科举的范围变大,更多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出将入相[5]。

宋代的府、州、县等都设立了学堂,这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文化的发展,使大众审美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得以提升,不会一贯追求富丽,反而会追求诗词中的清雅,这一点也体现在服装的审美上。

2.2 经济环境的发展

2.2.1 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

宋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所以街上的店铺、酒馆、茶肆都非常多,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李直讲文集·富国策第四》记载:“商以用物为凡,而竞通珍异”。[6]尤其是士大夫的社交娱乐活动,明显影响着平民阶层。随着文化的普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不再仅限于雅,倾向于艺术化,连市井阶层也出现了追求艺术、追求美的风气。平民百姓虽然穿不起绫罗绸缎,但即使是粗布衣服也会注意式样,努力将一个人挺拔的体态展现出来[7]。

如图2《瑶台步月图》,画的是宋代的名门闺秀在聚会交谈。画中上流社会的女性,她们的着装是“抹胸+褙子”。“抹胸+褙子”的穿衣形式流行于宋代的各个阶层,这种装束很容易将女子的纤瘦和挺拔展现出来,却又有恰到好处的清丽性感。

2.2.2 工艺门类的多样化

宋代商业及手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丰富的市井文化和服装文化,使人们更注重以衣为首的衣食住行,注重接触文化的质量,追求生活的享受。市井文化的发展刺激了日常用品大量出现,因为宋代皇室和上流社会偏爱焚香、插花、点茶这些雅事,民间也纷纷效仿,同样,上流社会的服装自然也被民间效仿[8]。如上文所说的“抹胸+褙子”这种搭配,在皇室和民间都非常普遍。文献记载也证明了“抹胸+褙子”在宋代女性群体中的普及性。这种敞露内衣的“不制衿”款式,其实就是褙子,从北宋末至南宋,风行于天下,通国皆服之。《武林旧事》记录有宋代公主出嫁时准备的嫁妆,嫁妆里面也有褙子[9]。可见单从式样上来说,皇室、上流社会、民间的穿着都差不多。

2.3 多种思潮交织的文化背景

2.3.1 宋代文人的文化人格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非常优渥,所以很多寒门子弟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去参加科举。这一现象就如同现在为了稳定去考公务员的年轻人一样。这些人经历过平民和士大夫的生活,优越的生活让他们享受安逸,开始追逐风雅之事。这一心态也展现在服饰上,官服的尊贵体现在面料上而非刺绣图样上,在朝为官的男子日常服饰多为纯色、面料有质感,表现了他们对身为文官的自我认同感[10]。

2.3.2 手工匠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按照朱熹的“以德治国”理论,学堂建立了很多,文化教育普及,因此众多工匠艺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他们的审美也更加雅化。宋代民间非常风靡模仿士大夫平时的爱好,人们懂得享受生活,喜欢一些精致的日常用品和器物[11],这又推动了工艺匠人的出现和手工艺的发展。如制作墨的著名匠人蒲大韶,蒲匠人不仅有在成品墨块上裱字的绝技,还有身著儒服工作的嗜好,一副文人墨客的做派。可见其虽然是手工匠人,是劳力者,但是他从内心认为自己做的是关于文艺的事情,内心也偏向于成为“文人”[12]。

2.3.3 三教并举的世俗文化

儒释道三家广为流传,是因为雅和俗这两个观念,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更容易相辅相成。在宋代,三教并盛发展是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一点从《知否》中盛长柏科举,其母盛大娘子在家儒、释、道三家齐拜可以看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进程中,儒释道三家思想一直存在着,并互相争斗。但是在宋代,他们开始互相渗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久而久之,宋代展现出三教并举的世俗文化。

3 宋代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的影响思考

宋代服饰以色彩清丽、风格淡雅,实用与观赏性并存,被人们熟知。对于现代人来说,日常生活较为忙碌,因此轻便舒适为现代服装的特征。而宋代服饰早已参透实用性在衣着上的体现,因此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大可以借鉴宋代服装中包含的智慧,在服装上体现更多人性化的设计。

4 结语

宋代的文化非常繁盛,审美也和现代旗鼓相当,这与宋代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决断是有关联的。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教育非常普及,而教育的普及导致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所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也推进了服装审美的进步。整体来说,宋代是一个国富民强的朝代,人们的幸福指数较高,懂得享受生活,也创造出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马球等。因此上述的思想与文化改变,也影响到了服装审美,宋代服装简洁清丽,便于日常活动,可称得上是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甚至在今日看来也不过时。

参考文献:

[1] 马媛,蒋晖.论明朝江南地区城市发展下的妆奁研究[J].大众文艺,2019(19):68-69.

[2] 孔繁敏.宋史·职官志史料来源考辨[J].史学史研究,2014(04):33-45.

[3] 王尤清.宋遗民形成之因论析[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1):58-62.

[4] 施恒,张乘风.闽南古厝在室内装饰中的创新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8):120-121.

[5] 王子豪,刘力维.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分析——以扬州片石山房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6):85-86.

[6] 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N].文汇报,2016-03-18(W05).

[7] 李媛,徐雷.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时代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2-23.

[8] 许欣妍,蒋晖.晚明江南工匠入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8):37-38.

[9] 高昂星.宋代都市风俗的真实写照[D].西北师范大学,2005(01):3-4.

[10] 张海怡,蒋晖.从《上元灯彩图》中分析上元民俗及灯饰[J].美术教育研究,2020(4):43-44.

[11] 杨旭清,刘雅迪.浅析中国山水画朦胧美与苏州园林景观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0(4):98-99.

[12] 黄瑞,杨杰.浅谈吕尧臣紫砂艺术对设计艺术发展的启发[J].美术教育研究,2020(6):63-64.

作者简介:姜思雨(1997—),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丁山(1960—),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作者:姜思雨 丁山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教学高职教育论文下一篇: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