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2022-07-03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讲,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是关乎到自己的未来发展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多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合理改革,不能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专注的去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性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摘要: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的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跨境电商已经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也已经成为时代所需。文章分析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问题,揭示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思考如果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教学改革能够和商务人才的培养相适应,真正培养出能够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探究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问题;英语教学意义;英语教学实践

引言

当今社会的计算机等技术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的技术应用变革。在各个行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已经成为行业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依据。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深入,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商品的经营渠道已经从传统的供应商与贸易商模式转向直接的跨境电商模式。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现今,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也成为各大贸易企业所急需。为了能够满足跨境电商贸易的需要,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需要根据商业贸易的要求而进行改变,以充分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一)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问题

伴随跨境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商务英语教学的展开应该根据行业发展形态的变化而进行改变,以适应有关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应该定期根据跨境电商经营的变化而将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进行改变,将电商贸易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紧密结合,让高校的教学模式和跨境电商与商务英语内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和跨境电商贸易需求之间没有相关性,其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依旧是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训练,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跨境电商等工作需要之间存在错配,因此不能够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师资问题

在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英语教学模式与内容的变化等固然需要教育从业人员的顶层设计工作,但是也需要一线工作人员的深入贯彻落实。如果高校的英语教师团队对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缺乏适应与落实的能力,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效果就不能够良好,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就不能够提高。也因此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加强对于合格教师群体的建设。高校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掌握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具备教育学的相关技能,能够妥善促进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

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带来商务英语的高需求,而高校作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应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拓展其人才培养的模式范围,为我国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商务英语人才。同时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能够提升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性,而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在地化的人才供给,方便跨境电商市场主体通过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不同市场地区的调研,进而推动我国的跨境贸易规模的提升。

三、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一)改進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针对的是学生的综合商务英语能力提升,而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展开帮助作用不大。就目前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而言,其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部分过多,而对于商务英语与跨境电商的连接部分缺少教学内容的安排。高校应该将其商务英语教学课程安排进行改革,将原本教学内容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和跨境电商需求之间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

(二)完善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教学师资

高校应该对教师的培训制度进行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根据跨境电商需求而进行针对性商务英语教学的能力。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对不能够基于考核标准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重复性岗前培训,直到员工的教学技能符合考核标准。同时,高校应该积极组织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协同会议,让教师明确即时的商务英语教学需求,从而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和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积极合作,让教师能够在高校的假期期间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到现实的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为自身的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参考。高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改进培训和评价标准与计划,从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而进行主动变革,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商务英语人才供应,以促进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更加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昊.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商业经济,2018,12:162-163.

[2]廖新佳.基于跨境电商的电子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6:128-131.

[3]赵芳.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英语广场,2019,11:138-139.

作者:朱丹丹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讲,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是关乎到自己的未来发展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多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合理改革,不能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专注的去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性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法。

【关键词】就业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在现代化社会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而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则成为就业的前提,商务英语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领导合理的分配课程,正确并负责的实施教学策略,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前提下去教育和管理学生。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对英语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前提下,它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主要指从事或者将要从事的行业的专业人才学习和使用的英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包括职业礼仪和素养,语言技能,商务技能和办公处事技能等方面,以及一些情况下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1.商务英语教学偏向传统。在一些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模糊,教学方案无针对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比较偏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被学生吸收并加以利用,而学生的专业能力变差的同时自然的就影响了就业问题。

2.教师自身的知识存在一些局限。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该加入一些创新,国际形势日益严峻,要想保证高就业,那么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习并认识到一些专业的国际贸易,国际法律,国际金融及物流运输等诸多领域内的知识。由于商务英语与国际接轨,本身具有的跨学科特性,对于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涉及到商务领域的问题,一些老师由于自身的知识匮乏并缺乏创性能力,处理的并不太好。另一方面来说,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自身性格特点不一致,对于不同学习基础和处事风格的学生来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3.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因材施教,学习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出高水平的工作和处事能力,当然,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高校老师备课的时候,更倾向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缺少对学生的影响力,不会对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1.大专院校要明确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决定着职业能力,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我国各个企业的现有规模和发展趋势使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工作中不同的业务种类以及不同的经济形式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性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应着重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大专院校领导在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式时,应该加强对本专业学生所从事或准备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不同类型人才对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的对就业所需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加强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大专院校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大专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优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体系才能使学生跟上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使学生的专业能力适用于市场上的职业岗位需求,从而让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上得到最好的发挥。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开阔视野并掌握专业的国际商务知识与工作技能,与此同时,其他的相关学科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也要涉及,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国际交际能力能在企业中更好的发展。

2.优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教学改革来说,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种种方式去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不仅能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在教学模式制定中,我们不仅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校英语的特色,更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应该体现自身特点,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前提来实施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课程模式设计,教材选用等多方面着手,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使商务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在满足就业需求的同时,来提高商务英语的教育特色。

在现代化社会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实施注重于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应该去学习语言技能,而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提高。语言学不仅仅研究语言的结构与组成,还要知道并了解语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等的各方面因素。我们在面对市场的选择时,市场看重的是从业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因此商务英语教学要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来设计教学形式。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在以就业为向导的基础上,多多学习英语技能及商务礼仪,培养出专业性更强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做出科学的教学改革,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和设置课程模块,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

[2]刘伽.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0.

作者:张皓丹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篇3:

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市场参与路径

摘 要: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比较注重所在学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以期规避同质化现象和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为此,有必要将以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引入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来,根据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不同阶段的任务,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反馈、咨询建议和实践参与的功能,并探讨市场在不同阶段参与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市场参与;路径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英专教改”)历来是英语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且往往围绕“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个“带有共性的根本问题”展开[1]。“教什么”涉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教”则事关教学方法,且均属于教学改革中微观具体的操作。胡文仲先生新近指出,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培养层次、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培养创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多种需求”[2]。然而,英语专业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多种需求”,不仅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多元化”,更有赖于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方案的设计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遗憾的是,现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往往仅强调本校教师的作用,而将市场(业界)、学生、学界等事关教改能否最终成功的所谓“外部因素”都排除掉了,这显然无异于闭门造车和坐井观天之举。值得注意的是,与师范类、外语类和综合性院校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精英型商务英语人才不同的是,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更为突出,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因此与市场的契合度也往往更高。为此,本文将聚焦市场在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阶段的参与路径,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抛砖引玉。

一、教改前:信息反馈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作为一种特殊“产品”,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生产”同样也应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换言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稀缺价值”,其次则应在质量与规模上符合市场的双重需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语人才的严重缺乏,只要会说几句外语,就具有了一定的稀缺性。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929所高校具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2009年数据),办有英语专业的大专或高职类院校也不在少数,各类外语培训机构生产的“速成型”英语人才更是难以计数。而自2007年教育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在短短的6年间,全国已有230多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其中大多数属于理工类院校。如今,不仅英语专业成为高校扩招后“学科点膨胀最快的专业之一”[3],而且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开设速度更是后来居上。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扩招10年后的2009年起,英语专业已连续几年“跃升”为十大就业最难的专业之一。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模式继续走传统英语专业的老路子,也必将步其后尘。那么,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风光不再呢?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分析,缺乏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深入研究。相反,在专业申报方面,各高校却是盲目地一哄而上,且千校一面地按照同一标准、同一课程设置、同一模式培养英语人才,最终导致英语人才的“稀缺价值”丧失殆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是大量普通的英语人才严重过剩,一方面却是高端的口译和既精通英语又熟悉法律、商务、管理等复合型尖端英语人才的大量匮乏[4]。这充分说明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市场信息的“缺位”,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是新专业的设立还是后期的教学改革,都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开门”办学,“开门”搞教改,应想办法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引进和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如行业和企业)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的积极作用。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5]。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社会需求即是市场需求,而市场的主体由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构成。因此,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的目标需求,并对收集的调研信息进行前瞻性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针对性和质量。《规划纲要》还强调,各高校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这意味着在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时,对企业或行业的选择也应该有针对性,即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长,选择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如此才能避免未来人才培养上的“千校一面”。如农林类的高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林企业,医药类高校应选择一定数量的医药企业作为市场信息的调查对象。各高校只有通过有针对的、有区别的市场信息调研,才能把握各自行业领域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水平的实际需求状况。与学科特色鲜明的理工类院校市场信息调研应注重“专”不同的是,对于综合性或外语类高校而言,其市场调研范围则应讲究“杂”和“广”,从而突出其英语人才的多面性。

一言以蔽之,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实施前,市场的参与路径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向各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换言之,通过高校主动的“开门”搞教改,各高校英语专业院系基于未来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知识体系结构等提供的信息反馈,从而科学地对课程体系、实践实习模式等进行动态调整。

二、教改中:咨询建议

众所周知,相对于市场的瞬息万变,高校任何的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后效性。如何确保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与时俱进便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学者认为,“基于毕业生调研的信息反馈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6]。此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水平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优化课程设置,但仅针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毕业生的流动性大,不利于长期的持续跟踪调查。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终其一生服务于同一家企业或单位,而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这就意味着跟踪调查的对象随时可能会“失联”,而无法在后续的教改中进行动态调研。二是毕业生无法提供市场对人才规模及规格需求情况的信息。由于很多毕业生刚踏入社会,还无法从宏观上洞悉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无法很好地把握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期望,更无法预见市场在未来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因而难以独立担当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市场信息的反馈者。三是毕业生无法集中地反映代表高校学科特色的行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理工类院校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专长,其商务英语专业要在学校内部和市场中立足,必然要求走特色之路,因此,来自与学校学科特色高度契合的行业信息就尤其重要。然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并不必然囿于相关的行业,在无法确保所有被调查对象行业专属性的前提下,加上前文所提的毕业生的高流动性,也就无法为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特色之路提供可靠而翔实的市场信息。四是毕业生无法提供系统的、科学的教改实践建议或决策咨询服务。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与人力资源管理无关,因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实践实习等方面无法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决策咨询。因此,对于理工类高校来说,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市场信息的决策与咨询角色非行业和企业莫属。

《规划纲要》指出,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一思路为行业和企业参与教改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市场参与教改活动成为了可能。与教改前主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不同的是,在教改进行中,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路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教改往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在教改实施过程中,行业或企业仍可提供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其次,在教改过程中,企业尤其是行业可以结合本行业特色和高校学科特色与优势,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匹配、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方式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供教改单位参考。最后,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既可以是定期的晤谈,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双向沟通,不仅高校要主动“出击”,邀请企业和行业相关人员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行业和企业也应该从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积极配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活动,以期为本行业和本企业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教改后:实践参与

教改前的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市场调研和教改中与市场的适时互动无疑有助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模式、规模和方向,但在教改成功实施之后,高校绝不能因此而认为市场已无用武之地。可以说,教改前的市场信息调研是为教改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做铺垫,基于市场反馈的人才需求信息,教改得以确立明晰的目标。改革中行业或企业的参与则能以决策咨询对象或建议者为整个教改提供即时动态市场变化,从而最低限度规避教改活动后效性所带来的弊端。相对于教改前和教改中的“客体”身份,教改后市场的作用则完全可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换言之,在教改成功实施以后,行业或企业不再是只提供信息的客体,而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改后的活动当中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路径。

第一,发挥“信息员”作用,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回访提供方便。由于理工类院校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基于前期市场调研获取的信息无疑也使其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朝着特色化转型。如此一来,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必将主要流向与学校专业特色高度契合的行业和企业。作为高校方,可以与相关企业或行业建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回访的合作机制。此举一方面意在贯彻《规划纲要》的相关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校企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利用上形成良性的互动。而作为市场方的代表,各行业协会或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向相关院校反馈其招募的商务英语人才在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如知识体系结构是否合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有待提高等等。通过高校与市场双向的互动,不仅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向纵深发展,而且企业也能招聘到知识能力对口的商务英语人才。

第二,由企业或行业相关人员在高校商务英语院系担任实践导师。一直以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途径备受关注,而在教改中加强同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将行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纳入教改主体范畴,从而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并通过聘请该行业或企业负责人担任其校外实践导师来巩固和推动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培育。同时,企业导师比高校教师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师资共建是理工类高校与企业在合力推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体现。《规划纲要》指出,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这一精神虽然是针对职业院校而言,但完全适用于理工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正如前文所言,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出路在于培养有学科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这就决定了理工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去企业从事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应用型工作。以此而论,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也应接受行业和企业的相关培训,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使教育教学更接地气。反过来,企业也可以定期选派人员到理工类院校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的教师,从而在教学中提升理论水平,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第四,教改成效的评估同样离不开以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参与。传统的教改评估只注重审阅材料或课堂即时教学,而忽略了作为用人主体的市场的声音,因此无法评估和考核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质量。而能提供这一有价值的评估主体则同样非用人单位莫属。高校的毕业生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分出优劣。在教改后的成效评估中,企业可以根据其招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表现,窥探教改的成败与否,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来自企业或行业的一手评估数据和资料无疑是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成效最有力的佐证,也是推动后续教改活动的有力依据。

理工类高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必然朝着特色化的方向努力才能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从而提升人才竞争力。作为与其学科特色和优势息息相关的行业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理应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在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阶段都充分实现院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释放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活力,并增强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创造力和前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教改的后效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有中,李莉文.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外语研究,2011,(5).

[2]胡文仲.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3]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4]刘燕,华维芬,束定芳.外语专业改革与发展战略——上海市高校外语专业布局与外语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研究[J].外语研究,2011,(4).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08-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6]王敏,田慧,李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体育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

作者:刘江

上一篇:商务英语翻译分析论文下一篇:工程发展电子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