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科学

2024-04-15

论文小学科学(精选6篇)

篇1:论文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摘要:科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科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 语言艺术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而语言教学艺术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知识点,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因其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若教师完全照教科书的用语和自己教案上的内容讲课,势必造成语言生硬,学生理解吃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用讲故事,创设情境法,把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鲜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队列训练中,我经常进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

动听指挥”的游戏练习,并让学生联想“企鹅在冰天雪地里集体行走”;为了巩固队列动作,采用了“拉拉圈圈走走”的游戏,争强好胜的孩子们谁也不甘落后,大大加强了他们克制力和耐久性,一直保持有趣地进行队列基本练习。

又如在《越过障碍》练习中,我用战斗故事来创设情境,把一些障碍物比做壕沟、小山丘等。“小游击队员们,现在前线急需药品和粮食,你们要看清地形,安全、快速地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争取最后的胜利。”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

课堂中还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书面语言,它主要是指板书,它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理解等有重要作用。板书要求精要,而且有诱发功能。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发现较多的学生“团身不紧,方向不正”。在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加深理解、记忆,板书了“闭嘴下巴抵胸口,目视肚脐莫抬头;重心前倾双手推,迅速收腿不落后。”的口诀,既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使学生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学生之间互相背诵,领会动作要领,而后对照“口诀”利用进行动作练习,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又如“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上下肢配合不够协调,发力顺序不够连贯的毛病,我根据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细节和动作姿势,利用彩笔形象、生动地勾画出动作,提示学生由下肢蹬地开始,随着向上伸展,右手托球左手扶球侧,瞄准篮筐,然后伸臂、扣腕、手指用力将球投出:形象的单线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生动、开拓的思维空间。

三、教师要有丰富的体态语言

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体态语言。其中包括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

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看得见、听得清,特别是进行重点部分教学时,我先用眼光扫视一下,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并不时通过位置的移动和眼光、手势提醒每位学生,确保他们身到、心到。遇到有少数调皮的学生思想不集中时,我故意做短暂的停顿,用眼光提醒他,而不是训斥、点名,这样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有效地使这些学生的思想很快集中过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新授课中,对完成动作好的学生,我用赞许的目光以示表扬和鼓励,提高练习质量;对暂时未能掌握动作的学生,我用期待的目光给予鼓励,增强信心,激发锻炼和积极性。教师以目光向学生传神授意,能使学生感到兴奋、喜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和蔼的面容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形成良好的教育机制,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我用坚定的目光

鼓励学生:“你能行的,一定能行”,始终蹲在垫子旁帮助他们,只那么轻轻地“一托一推”,就让学生有了安全、信任感。当他们顺利完成动作后,我时不时竖起大拇指或鼓掌,和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对暂时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我就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头表示鼓励,激发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斗志,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融、升华。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能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单调乏味的感觉,把体育课上得健康、活泼、有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限魅力。

篇2:论文小学科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知识的积累,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科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好坏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所学的课文中。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我用相机把家乡植物园里形态各异的植物的叶拍摄下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做成一段视频。学生欣赏着优美图片,听着动听的音乐,好像亲身处在景色秀丽的植物园中,自己犹如变成一片美丽的绿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通过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意境,学生的心情会无比的愉悦,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主动去学习,就极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多种多样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形成一种情境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认识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和现象,如教学观察蜗牛这篇课文时,老师不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白板上,让蜗牛像人一样介绍自己的特点,学生仿佛处在童话世界,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感觉等多角度进行感受,自然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神奇,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内容,又让体现了科学与语文的联系,体现科学的综合性。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两种图片进行对比。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是有差别的,教材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新课程理念要求,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应考虑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声音

第 1 页第 1 页 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网络搜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概括一下大体有几种,并做好记录,学生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对小鸟的叫声感兴趣,有的对海浪的声音感兴趣,有的对火山喷发的声音感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发展。利用电脑播放科学小故事,汇报时让学生自由汇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对表现好的进行鼓励。为学生树立一个真正的探究习惯的榜样。在做实验时,填好实验报告单,把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自我。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知识学会、学精,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广泛地涉猎,做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在科学教学的不同环节运用课件、图片、视频等不同的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器官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能掌握多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师迅速地掌握大量的材料,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教师更容易获得成功,有成就感,更有利于为自己献身于教育事业。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成为教师在教学中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更多有用人才,必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篇3:论文小学科学

当今世界以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成为该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但从总体上来说[1],我们的科研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还不太多,尤其是缺乏国际一流的科学大师。在此背景下,我国及时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推出了多项国家人才工程,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入选者可称为国内一流青年科学家,他们正逐步成长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有些已经成为院士。

前期我们进行了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论文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从我国基础研究创新的管理角度出发,选取我国高校生物医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人群,探讨其科研产出状况、受资助前后的变化以及与世界一流同行的差距,旨在帮助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了解自身定位,为我国基础研究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加快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 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开展实施的“长江学者”发展计划,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二者均要求受资助者年龄在45岁以下(自然科学领域),已经作出突出成绩,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而且拟开展的研究要瞄准国际前沿,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

因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可以作为我国一流青年科学家的代表。本研究自定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杰青,生物医学)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下简称长特,生物医学)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根据其数量对我国高校进行了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三所高校,将其1994~2007年杰青和1999~2007年长特作为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的科学论文相关原始数据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我们提交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专题检索提问单》,自以下数据库采集综合。

①美国科学情报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②ISI的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2008

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

④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 (CSCD JCR Annual Report) 2007

二 结 果

(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SCI论文情况

截止2009年1月,42位长特共发表SCI论文2726篇。被聘前发表论文1245篇,其中零被引269篇,占总论文数的21.61%;总被引次数39208,最高单篇被引次数1230,发表期刊影响因子(IF)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14.595,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4.139的期刊。被聘后共发表1481篇论文,其中零被引432篇,占总论文数的29.17%;总被引次数11533,最高单篇被引次数277,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648,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2.823的期刊。见表1-2。

截止2009年1月,61位杰青共发表SCI论文4042篇。受资助前发表论文1650篇,其中零被引356篇,占总论文数的21.58%;总被引次数51044,最高单篇被引次数1230,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14.595,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3.89的期刊。受资助后共发表2392篇论文,其中零被引734篇,占总论文数的30.69%;总被引次数19495,最高单篇被引次数312,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14.595,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648,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2.762的期刊。

注:IF08为2008年度JCR期刊影响因子,IF5为2008年度JCR 5年期刊影响因子

(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发表CSCD论文情况

长特受聘前被CSCD收录的论文1486篇,其中零被引论文795篇(53.50%),期刊影响因子(CSCD JCR Annual Report)中位数为0.634;受聘后发表1321篇,零被引论文占66.54%,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为0.728。杰青受资助前后分别有2083篇和2254篇收录CSCD,零被引率分别为52.47%和63.71%,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为0.815和0.721。

(三)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受资助前后科技产出比较分析

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长特受聘前后的SCI论文产出有统计学差别(p <0.01,见表5),由表1-2可见,受聘前论文发表期刊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均高于受聘后;杰青同样如此。两组科学家CSCD论文产出也有统计学差异,长特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表现为受聘后高于受聘前,被引次数相反;杰青发表论文的两指标均为受资助前高于受资助后。详见表3-4。

注:IF07为2007年度CSCD JCR Annual Report期刊影响因子

注:IF07为2007年度CSCD JCR Annual Report期刊影响因子

注:IF08为2008年度JCR期刊影响因子,IF5为2008年度JCR 5年期刊影响因子

(四)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SCI论文比较

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发表SCI论文作比照。将被引论文数、被引次数≥20、被引次数≥50和被引次数≥100的论文篇数与被引次数等7个指标看做阳性,零被引或低于相应标准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看做阴性,对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全部SCI论文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发表SCI论文进行 χ2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在7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见表6﹚。由表2可见,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表SCI论文的被引情况存在明显差距。长特和杰青SCI论文零被引率为25.72%和26.97%,均高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10多个百分点。被引次数≥20、被引次数≥50和被引次数≥100的论文占全部SCI论文数的比例分别为22.12%、9.50%和3.89%,后者相应比例为57.42%、38.58%和23.85%,分别是前者的2倍、4倍和6倍之多;杰青的差距更大。从被引次数看,同样是被引层次越高,二者差距越大。被引次数≥20论文所占比例,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刚过8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高达98.21%;被引次数≥100论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82.68%,二倍于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

(五)SCI论文发表时间与其他指标关系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长特SCI论文发表时间(年)与单篇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期刊影响因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从相关系数来看,单篇被引次数与论文发表时间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r)为0.417;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期刊影响因子与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2和0.133。单篇被引次数是论文发表之日起全部被引次数的累积,是长期效应,因此与论文发表时间的关系紧密。期刊影响因子是基于论文发表后2年或5年之内的被引情况计算的,故与发表时间关系不大。

长特SCI论文发表时间与论文数、被引论文数、被引≥20篇数、被引≥50篇数和被引≥100篇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前四者与发表时间均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递减,P值递增;被引≥100篇数则不存在相关性。发表时间与总被引次数、≥20总被引次数、≥50总被引次数和≥100总被引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总被引次数、≥20总被引次数和≥50总被引次数三者与发表时间呈负相关,同样相关系数递减,P值递增;≥100总被引次数则不存在相关性。(表7)提示科学工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低被引频次论文数的增长,高被引频次论文增长相对较慢。论文的被引次数也呈现同样的规律。杰青与之一致。

三 讨 论

1.总体来看,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质量受资助前高于受资助后,体现了我国在筛选长特和杰青时的高标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获得国家高层次科研资助后产出质量不高。可能原因如下:一是被引次数本身的时间累积性特征决定,受资助前的论文具有相对的时间优势,积累了较高的被引次数;二是期刊影响因子基于期刊全年刊载论文发表后2年或5年之内的被引情况计算,是集体效应也是短期效应,不足以反映一篇文章的质量。这些是由于评价指标本身的不足造成的,不可避免也无法准确计量。此外,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科技产出质量较低。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比较提供了佐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80%以上科学论文的被引次数≥100,而长特和杰青集中在≥20次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有1.22%的论文被引次数≥1000,长特和杰青仅有1篇。

有人可能会提出两者的可比性问题。研究显示诺奖获得者获奖年龄较高(平均60.76岁),但是其科研创新高峰在中青年时期,如其获奖前科学论文数高峰年龄51.00岁,被引次数高峰年龄47.71岁,影响因子高峰年龄48.62岁[2]。我国长特和杰青的入选年龄均为45岁以下,考虑到入选时的科研经历要求,我们以最小30岁计,这样1994年第一批杰青年龄最大者60岁,2007年入选者最小32岁,即杰青人群的年龄为32~60岁;1999~2007年入选长特年龄为32~55岁。两组科学家的年龄段正好覆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的创新高峰时段,且都为生物医学领域,因此具有可比性。

2.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其结果难以预测,一是指出现什么研究结果不可测,二指何时出现研究结果不可知,一切都取决于科研活动的自然进展。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巨人并跨越之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梅奇尼科夫(E.Metchnikoff)从1883年建立吞噬理论,到最后正式提出最初的吞噬细胞免疫学说,前后历时近20年。2007年 2月我国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闵乃本等5位教授。领奖之际,闵乃本院士吐露心声,这一项目从1986年起提出基本概念,一直到2005年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3]。此外,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复杂化和综合化程度不断提高,研究取得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的科研多为“任务式”、“工程式”[4],特别是国家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明确规定研究期限,而且大多仅为三四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定位于“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研究期限四年[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职责之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聘期为三年[6]。人为设定研究期限与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自由探索的要求是矛盾的,三四年的短暂时间,受资助者必须交任务报成果,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应付差事、急功近利,甚至谎报成绩、弄虚作假。

3.科学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发表时间存在一定关系,普通论文会随着发表时间的延长而获得更多的被引次数,但其增长有限。高质量论文(如被引次数≥100)的被引次数要远高于普通论文,但其价值的发挥体现在经过检验、验证,获得科学界乃至社会的承认之后,而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被引频次与发表时间关系不大。

四 结 论

1.科学界金字塔中的分层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科学家在其中的进阶不是靠普通论文累积效应螺旋上升,而是靠高质量成果实现层级“跃迁”[7]。加菲尔德博士指出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会发表几篇“经典引文”,这些“经典引文”的被引次数是普通论文的30~50倍[8]。长特和杰青是我国高层次人才计划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与诺贝尔奖级科学家同期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突出表现在“经典引文”的缺乏,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稀少,尚未在科学界金字塔中占据“诺贝尔奖”层级,而徘徊在较低层级。

2.原始性创新超出了现有的学术范式,进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个厚积之上突破的过程,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基于长期的传统理论的积累,长期的实验、调研等基础性工作的积累,反复地对实验结果和新发现的现象与传统理论之间矛盾的质疑、思考,才能有所突破,才能获得基础研究最根本的灵性——原创性。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中的“定时”和“短时”制度不利于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不利于科研项目的深度探索,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创新突破。因此,管理部门将科学研究的时间控制权交给科学工作者,交给科学研究本身,才是尊重科学,科学研究才能达到自由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04年第22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有关情况[EB/OL].(2004-06-17).[2009-07-23].http://wcm.fmprc.gov.cn/ce/cght/chn/jy/t140021.htm.

[2]段志光,卢祖洵,王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年龄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4):211-214.

[3]罗静,秦刚,谈洁.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大学闵乃本课题组[EB/OL].(2007-02-28-03:25).http://www.sina.com.cn.

[4]姜咏江.深入理论逻辑研究是创新发明的基础[EB/OL].[2010-04-02].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339.2010-03-26.

[5]《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编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项目指南[EB/OL].(2009-11-28).[2010-02-20].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0xmzn/index.html.

[6]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聘任办法[EB/OL].(2005-12-27).[2010-02-20].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5/info17765.htm.

[7]章娟,段志光,王彤,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排序——频度分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3):5-9.

篇4: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现状和反思

一、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评比标准及评比结果

以下是某区2015年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的标准,其中A档为最高档,D档为最低档。

A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B档标准为有问题意识,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C档为能提出问题,但无新意,其余部分照搬照抄;D档为全部照搬照抄,甚至有错误的结论。

本次分析是从参赛的论文中随机抽取了300篇,涉及三到六年级,A档24篇,占8﹪;B档63篇,占21﹪;C档177篇,占59﹪;D档36篇,占12﹪。

二、小学生撰写论文的现状

依据评比标准和学生最终的比赛结果,不难发现,在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获得A档的,能有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有个性化表述仅占8﹪,从小论文论文中反映出他们“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他们是“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生;获得B档的,也就是21﹪的研究过程基本独立完成,有部分个性化表述,但缺乏有深度的分析,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缺少解释和质疑。在参赛的学生中,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占参赛论文的59﹪的C档的学生和占参赛论文总数12﹪的D档学生,他们占了参赛论文总数的71﹪,也就是说,71﹪的学生没有自己做实验,以逸待劳,照搬照抄书本上或网络上的内容,这和科学课所倡导的“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大相径庭。

(一)能实验但缺乏问题意识

从参赛的论文中也能反映出我们的科学课的现状:大部分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都能够积极动手,都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描述实验的现象头头是道,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实验计划,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当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时候,能进行回答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科学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还要让学生训练学生的思维,即不仅要动手,更重要的是要动脑。

(二)能动手却缺乏阅读积累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动手多于动脑的现象。

如在教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的“昼夜对植物的影响”的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师: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植物,哪些只是在晚上开花,哪些只是在白天开花。(小组交流)

生1: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向日葵、喇叭花是在白天开花;

生2: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小组认为,郁金香、向日葵只是在白天开花;

生3: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小组认为,昙花、月光花只在夜晚开花;

……

师:大家想过没有,这些植物为什么只在固定的时间开花?

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几乎是鸦雀无声,没有学生举手回答,最后教师只好自己将“生物钟”揭示出来。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学生的阅历造成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还处于发展阶段,知识、生活经验的累积还是比较少,造成教师在上课时提出的一些具有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还是无法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加以回答,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狭窄,无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会模仿但缺乏反思能力

一节科学课的最后总结阶段,也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的内容。总结不仅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学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可是,现在的总结,成了单纯意义上的总结,没有反思和质疑。

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的最后总结,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生1:(小声地交流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2: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高度有关系……;

生3:我学会了……

师:对于本节课我们做的“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有没有疑问?

老师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没有举手,下课铃响了,课也就匆匆结束了。

学生的反思千篇一律,不是模仿其他同学的回答就是重复书中的结论,没有自己的观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的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活动中,而实际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时间却很少。实际上学生在活动之余,他们的思维是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教师怕学生出错,特别是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就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拘泥于有限的空间,让学生回答的都是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把学生获取知识的无限空间变为有限空间了。

三、小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策略

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教师要教学生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

(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这就指出了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小论文,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观察报告或者观察日记;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解释课堂上,教师将“探究”混同于“动手做”,误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的“活动”。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活动只是探究的一部分,仅仅是动手做,而探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虽然两者都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都提倡探究、主动学习,但两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探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但是不仅仅这样,更提倡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提倡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科学小论文的撰写正是来源于这种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问题才能驱动学生认真思考,才能撰写出属于自己的小论文。

(二)教会学生阅读科普作品

《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科学能力中提到“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如上表明,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科普作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就会有所加强,也能丰富学生的科学内涵,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基础上,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每天要写科普日记,要写上自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还存在那些疑问,这就为今后写科学小论文打下基础。至于阅读哪些科普作品,要推荐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因为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科普作品能够整合科学教育的多个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贴近于真实的生活,对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具有重要的意义。1.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的科普作品:如教学《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后,就要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书籍和作品;2.阅读综合性科普作品:如在学过《月球之旅》后,就要向学生推荐关于人类是怎样探索火星及其他星球的,这样就在阅读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科学常识。教师要推荐那些能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普作品,以使学生从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

科学课标中指出: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思维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例如,要有機会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鼓励他们从探究的过程中生发新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是让学生学会个性化表达,只有学会个性化表达,学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小学生也是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对科学现象和科普作品也有独特的见解,而这些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是零散的,这些独特的感受就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现。如何教会学生个性化表达?首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在发散性提问题训练的环节,所提的问题就是个性化的表达的表现。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学小论文的时候,教师要训练学生一个题目多个角度选材:如在写《蚕与我们的生活》小论文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以从蚕的历史的研究、蚕的食物、蚕的种类、蚕丝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撰写,这样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学生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了。最后,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认知方式(如批判性思维、多维度思维、求异思维等)和建立个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学生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现状也提醒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时只会照搬教材内容,不能独立分析,自己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学中要树立“以学为主”的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要鼓励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还要培育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研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小论文了。

篇5: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科学教育论文

一变化与挑战:小学科学教育变革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

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

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

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20世纪后半期科学性质以及科学教育性质演变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理解科学史、科学哲学对科学性质和小学科学教学产生巨大作用的清晰画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内容。随着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也逐渐明朗化并被各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提倡: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拓展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加大小学科学教育的整合力度,总体来说,小学科学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取向,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渗透在科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美国的科学课程体系把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为八类,其中包括“科学的历史与本质”。在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文化的教育,加强科学发展历史的教育”,也成为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

篇6:小学科学小论文

今天我陪妈妈去超市,妈妈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里面的鸡蛋有几个已经碎了。我想再没有比鸡蛋更脆弱的东西了,我拿起一个,生气地看着它,捏了一下,它没有碎掉,于是我又多用了一点力,它还是没有碎,我开始慢慢加大自己的力气,到后来用尽全力狠狠地捏它,但它居然还是完好无损。我好奇怪,这么易碎的鸡蛋,为什么我这么用力捏它,但它却不破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这个问题你自己去探讨吧。

于是我打开电脑寻求答案。很快,我就百度到了鸡蛋为什么用手捏不碎。原来,小小的鸡蛋,虽然壳很薄,但是它是椭圆形的,有无数个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大于人的握力。当你捏它时,它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分布到整个鸡蛋表面,它的受力面积大,压强就小,所以捏不碎。而在平时,比如在鸡蛋的搬运过程中,妈妈磕鸡蛋的时候,只要用力一碰,它就很容易破碎,因为受力面积小,只在一处受力。

我又多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只要你愿意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学问。

上一篇: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下一篇: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稿集合